今天聊聊电影《末日逃生》。
片名Greenland (2020),别名末世绿洲(港) / 天劫倒数(台) / 格陵兰陷落 / 格陵兰。
本片由走到哪里哪里遭殃的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主演。
杰拉德·巴特勒这次倒是没有去什么著名地标,只是扮演一名建筑工人杰夫(Jeff),日常出出轨上上班,回家撕撕逼。
就因为他在地球上待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彗星直奔地球,即将造成毁灭性撞击。
为了延续人类文明,美国政府选取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地下掩体,未被选中的人就留在地面自生自灭。
杰夫很幸运的被选中,在他举家前往机场避难时,一家人遇到了各种突发状况。
《末日逃生》中撞向地球的巨大彗星名叫“克拉克”,这是为了纪念已故作家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他1993年写了一部小说《上帝之锤》( Hammer of God),小说描述了一颗毁灭地球生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间。
可能鉴于现实中漂亮国的新冠疫情控制成效,漂亮国拍摄了一部有关世界末日题材的电影,展现一下该国在世界末日级灾难前的强大抵御能力。
在影片《末日逃生》中,漂亮国不仅积极应对了这场生物灭绝级的灾难,还延续了人类文明火种,为今后重建地球做出了不可磨灭功绩。
简言之,漂亮国依旧是蓝星领袖,不管彗星撞击地球还是其他什么灾难,他们总感觉自己一直能够领导地球。
而现实却无情打脸。
《末日逃生》原计划2020年8月14日上映,结果影院不开门,片方就放弃了在美国影院发行,直接通过付费电视和流媒体上线。
和上映过程一样,《末日逃生》的拍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光是主要演职人员换了好几个。
最初计划中,影片会由《第九区》《极乐空间》的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担任导演,由美国美臀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担任男主角。
后来两人都因为档期冲突而退出本片拍摄。
老爷子山姆·艾里奥特(Sam Elliott)原本要出演岳父角色,即将出演时谈判谈崩了,最后由斯科特·格伦 (Scott Glenn)取而代之。
《末日逃生》是杰拉德·巴特勒主演的第二部灾难电影,另一部是《全球风暴》(Geostorm ,2017)。
其他那些到处沦陷的电影都是动作片,并不是灾难片。
《末日逃生》不论影片题材还是内容,都可以说是灾难。
灾难片中常见的磅礴大气特效在这里少得可怜,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普通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嗡嗡乱撞。
如果对比现实中某些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末日逃生》更像是一部写实题材电影,而非虚构的灾难片。
在影片中,每一块彗星碎片进入大气层后,都使用了相同的双音速爆炸音效。
听多了难免会有些疲劳。
如果想看一部视觉特效爽片,那么看《末日逃生》时大概率会感到失望。
因为整部影片全程拍摄的内容真的就是“逃生”,仅此而已。
你会深刻的体会到,组织的强大作用。
力量来自于组织是一个千锤百炼的真理,在无组织的情况下,“零元购”到处发生,而在有组织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瞬间进入一种新平衡状态。
影片最后一句话带过,幸存者们在地下掩体足足生活了9个月,地表的灰尘才尘埃落定,人们能够重返地面。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一颗硕大足以毁灭地球生物的彗星要撞向地球,全世界的观测人员居然都发生误判,这显然不可能。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信息通讯又那么发达,这种消息根本封锁不了。
影片刻意为了营造一种紧急逃命的极端情况,硬生生的把撞击逃生时间压缩到了不到一天。
从根本上影片就将观众置于一个鬼扯看客地位,期望观众们都无脑看一部电影。
这就造成一种矛盾,影片从设定上就想观众们无脑观影,影片实际内容又达不到无脑爽片的程度,结果只能成为一部烂片。
硬要说《末日逃生》的优点,那就是用写实手法,表现了某些国家在灾难前面的不堪一击。
天选之子末日生存,大末日的来都来了。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如果纯粹当一部灾难电影片来看,看客们吐槽无可厚非。
如果这是一个未来会真实发生的灾难,舒服的坐在沙发上看电影的看客们是否还能如此理性和淡定?
在真实的大规模灾难面前讨论人性善恶与否毫无意义。
如果未来有一天真实上演,人性的恐慌和可怕程度会比电影里面的场景放大一百倍。
笔者看了不少这样类型的电影了,只有这部最接近于暗喻来自另外一个太阳系的Planet X 行星(有真实新闻报道)同样巨大的慧尾会对地球构成巨大威胁。
这一天是否到来,何时到来无人知晓,说这个也有些杞人忧天,或许有些灾难片存在的意义就是导演提醒人们,地球的头顶时刻挂着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于这种全球性地球危机,普通人能够做的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享受当下。
就像电影里面一样,危机来临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是被guojia选中的幸运儿,除了自救,别无选择。
彗星即将撞击地球,地表生物存活机会渺茫。
1.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老老实实在家观星…卒2.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不安分的我驾车逃难,结果三环堵车…卒3.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擅长骑行的我刷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往最近的机场,机场极度混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卒4.作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优秀职业技能市民的我,虽然没有收到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躲进了家楼下的民防车库,我躲过了彗星的第一波冲击,房屋坍塌,食物与水用尽…卒5.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并没有相信,于是我开开心心在家观星…6.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相信了,但是三环依然很堵……7.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我相信了,但是机场还是发生了踩踏…8.作为主角的我收到了政府发来的避难邀请卡,门铃响了,三个穿军服的大兵把我护进了停在楼下篮球场的直升机,我皱着紧缩的眉头飞到了机场,看着即将毁灭的城市我感慨万千。
到达机场,通过干净整洁的贵宾通道优雅的登上飞机,机组很体贴为我准备了明天的日报,还有一杯65度的枸杞茶,吹吹杯中的茶末,我抿了抿…“告诉机长,可以起飞了…”
本以为《末日逃生》这部电影会像《2012》那样紧张,毕竟设定都是地球要被毁灭,需要保留部分精选人类作为火种。
但是看完之后感情上并没有看完2012那样有波澜。
看2012时会有上台阶一样层层递进的感觉。
而这部电影比较像过草坪上的踏步砖,有间隔,但整体很平,平淡又平均。
电影大致都以机场戏为节点。
以下是大概的剧情。
男主回家给儿子办派对了。
借儿子的口知道了有克拉克这个彗星要从地球旁边过。
派对当天男主全家被选择成为火种。
男主全家开车到军方机场。
儿子把胰岛素遗落在车上,男主与妻女分开拿药。
儿子糖尿病被发现,军方以有病为由拒绝其登机。
机场暴动,男女主分两线回孩子姥爷家。
经历女主手环和儿子被抢、女主和儿子在下一个机场外重聚、男主手环遭抢自卫杀人后成功在儿子姥爷家汇合。
一家三口启程去加拿大坐飞机到格陵兰,姥爷选择不去。
一家三口到达并且成功进入堡垒。
这部电影里男主一家的运气基本上是好的。
被政府选中、女主带儿子药店拿药被放走、在机场外营地短时间找到儿子、男主想搭车就有车、在加拿大有救命飞机的信息被主动告知、杀人之后又可以找到一辆车、一家三口重逢得还比较快、到了加拿大满员的飞机搭上了他们、到了格陵兰之后军方并没有检查他们这一飞机人有没有被选中就直接拉进了地堡。
感太顺利了,感觉编剧都懒得编。
既然最后不检查,那电影前一个多小时手环的重要性在观众心理上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就是一般水平的爆米花电影吧,特效一般,数量也不是很多。
想专注在文戏上,我感觉唯一亮点就在儿子姥爷身上。
台词不多但人物很立体,想留下来陪已故的妻子玛丽,看淡生死要和妻子在同一个地方进入天堂。
爱女儿。
接到女儿电话只有简短的“在原地别动,马上到”就直接开车去接,还警告男主出轨的事。
爱外孙,要为孩子做喜欢吃的东西。
主角一家走的时候还递上了枪。
但是这个道具对之后的剧情没什么用。
2星,小成本的老套末世毁灭灾难片, 想看大场面特效的就可以无视了。
因为投资有限,所以影片主要精力在于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性的情感展示上,无非就是世界毁灭,人人自危,人性面领考验的同时,主角儿女多情,老人家也是个情种,孩子无助等等煽情桥段。
不太通顺,有硬伤,闲的无聊的话可以看看,没时间就算了。
本想打四分,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
所以给了五分想拉扯一下。
真的觉得很经典!
这么低的评分,我就从缺点说起吧:明显的宣扬所谓的“正能量”的电影,有些情节稍微狗血的渲染。
其次,片子里存在些许bug(比如不摘手环,还有人在现场打喊我是被选中人等,“财不外漏”的桥段)。
还有…貌似没什么叫我不可忍受的了…再帮助影片开脱下上边的两个问题。
首先,宣扬正能量是每个影视人基本的义务,稍微过分我能接受,甚至觉得是应该的!
并且影片内把很多善恶的对立及并存的纠结进行了很成功的表述。
比如主人公杀人,阻拦飞机起飞的恶,但却不顾自己受伤的救人,杀人后洗手的忏悔及借车留便条的善进行了很多细腻的表现,还有男主出轨的恶,和为家庭拼死保护的善;再比如抢孩子夫妇的恶,即便最后事发,女的还是善意希望孩子得救的善;政府放弃大多数人的恶,到最后看到飞机下来的一队人不论是否符合条件都营救的善,等等,非常的多!
我不认为这是影片的败笔,反而觉得恰到好处的“正能量”了一把。
哦,还有药店拿枪抢劫的黑人反而放过了女主和孩子~真的太多善恶对比及并存纠结的展示,细节满满。
其实,人性本不就如此,哪怕面对死亡的时候。
善恶还是并存的。
反而这样看,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很成功的亮点。
我不否认在死亡面前大多数人都是自私丑恶的,但我也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次那个傻乎乎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有手环的bug…这个确实有点大毛病~但在影片开场的快节奏下,我还能够忍受…哦~还看到很多短评说什么建筑物都没塌,太假之类的…我觉得这真的跟影片细腻的地方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最后再说几个映像深刻的小细节吧~末日的酒会男主争斗时众人的冷漠军队的死板与善解人意(我的家人没被选中,帮助找孩子的军人,医生,还有救下孩子的那个军人)末日前几个老友的牌局去否救助邻居,及邻居的表现还有很多…不一一写下了。
总的来说,细节满满,前半部情节够紧张,大多数情节经得住推敲,真的觉得这部影片值得7分以上!
(直言不讳,个人认为,巨石强森的末日坍塌,凭什么比这部影片分高…)
如果真末日了,政府连男主家这种的人都要救的话,人类该毁灭救毁灭吧。
但凡救个正常人呢,起码身体健康,有繁育的希望。
末日了,人人自危了,大兵搁那还牺牲自我,给你一家人服务呢,还为了你家死小孩违反命令呢。
你男主就飞机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然后推迟所有人的时间,最后拉上一飞机的人为你老婆等着,丧失求生的机会。
自私自利到恶心人的地步还有,能不能不要每部灾难片放着逼小孩,关键时间给你拉,还不声不响那种
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部中二电影的优质末日观:1。
世界末日倒计时了,您还在大包小包收拾呢,女猪还在还要跟面包刷果酱呢,建议导演看一下10年前的中国春运,末日逃生应该要挑个扁担挂两只土鸡腌鱼一边篓子一边桶。
再看看阿汤哥《世界之战》的末日逃生指南,1.一分钟内拿空冰箱的食物 2找电池 3 拿枪。
拿枪是对末日的最切实人性理解。
因为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
不用责怪小孩弄丢了胰岛素,毕竟人家是小孩,要怪就怪这对末日当头还在收拾尿不湿的婆妈夫妇,以至于东西太多让生命必备品遗漏了。
2.政府的末日指令安排居然是直接机器语言call电话。
在社会混了这么多年,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机器语言电话说你中大奖了你会信的话,建议你去医院看一下脑子!
3. 除了机器语言和短信外,居然直接电视广播通告逃生优选者名单,导演的幼稚无可救药了。
上面说过,世界末日一定是人性恶的大爆发,连公平的制度都无法维持,不公平的制度更不用想了。
如果电视广播:世界要灭亡了,我们挑选了一批人可以活,名单如下,其他人不好意思等死吧!
我相信获得逃生票的人在家看完报导就可以倒计时了,5分钟内绝对一群暴民冲进你家抢你的身份证和带二维码的手机,就算他们用不了也不能让你用。
“人不患穷患不均”,在世界末日之时居然公开搞特权优先!
这种事肯定是高度机密下运行,最好派个直升机去指定隐秘地点接人,如果发现你泄密立即取消你名额,参考指南皮特哥的《僵尸世界大战》。
4..还是关于行李问题,政府给选定逃生票的人的指南是可以带一个行李箱。
您当这是度假呢,这是末日逃生啊,少三个行李箱的重量就可以多载一个人。
至于食物被单等物品必须政府另外配置这样好控制,人应该只能带生命必备品,比如糖尿病的胰岛素。
都世界末日了还在带换洗衣物,美国的中产阶级和ZF连中国大妈都不如!
5. 末日的集中撤离最重要的是什么,秩序!
绝对的秩序,所以所有的末日电影维护秩序的一定是军队。
可是电影中根本不理解军队的意义,就正常情况民用航班一旦关闭舱门等待起飞,您提出要下飞机劝说一次不听,闹第二次就可以直接空警刑拘了。
电影的这种情况,作为军人应该可以将要求下飞机的男猪直接击毙。
6. 撤离的军用机场居然是完暴露在开大庭广众的,以至于没有机票人山人海堵住了通道,让有机票的人都很难进去。
美国那么多地下机场,隐蔽军用机场这个时候不用?
真实情况要是世界末日你公开搞特权逃生,没有机票的屁民会瞬间像丧尸一样顶着枪林弹雨挤爆你的机场。
应了陈胜那句鼓动的话:失期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是造反吧,毕竟造反还有点生机。
7.如果天上下起陨石雨,千万不要到桥下躲避,陨石的密度一般不大,直接砸死的概率低,但力度砸塌一座桥是绝对没问题的。
8.不让我们上飞机,谁都别想走!
世界末日电影中的一向反派嘴脸居然出现在了本片的主角。
最终映证本片主题:不让我们一家好,你们谁都别想跑。
看完本片后我有个想法,觉得如果要组织一场末日逃生,首先要把本片夫妇挑出来,公开处死祭旗,然后宣誓群人:要让更多人的逃生,这种害群之马必须铲除!
末日逃生 (2020)5.42020 / 美国 英国 / 剧情 科幻 灾难 / 里克·罗曼·沃夫 / 杰拉德·巴特勒 莫蕾娜·巴卡琳
说实话杰拉德巴特勒拍的这部灾难大片,虽然场景好,没有想象中这么厉害,但是我感觉这部电影最主要它不是凸显个效果有多好,而是彰显人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所体现出来那多么黑暗的一面,那么多么可怕的一面,不管怎么样,最终杰拉德和他们在电影里面所演的家人成功逃脱,确实让人感觉好像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不过我也想不到这部电影有续集。
先是把药给弄丢了 然后又是在陌生人车里透露他们是被选中的 导致整部片子一半时间一个小时都在填这儿子的坑。
最后明明死亡闪回了 又搞个9个月就出地堡了,这么大陨石,9个月就恢复生态了,恐龙估计灭绝不了。
槽点确实比较多,要是我,我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抛下我爸妈走,要走就一个不落。
而且截停飞机我也做不出来,再强的求生欲,也不能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基础上,万一飞机和你撞上了,两败俱伤。
政府通知去避难所,居然还有电视投屏,并且还冷静的和邻居一起看完,真的是邻里关系和谐,但凡有个心胸狭隘的邻居,估计当场让你见识人心价值观导向和中国人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中国人主张的是灾难面前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度过难关,每条命都不能放弃……半路打劫人家小孩,抢人家手牌,关键时刻抛下自己老爹等等,这些事讲真的,有点损人不利己的意味…..美国人主张的是先满足自己需求,再考虑别人的感受,政府也是选择帮助对自己有用的人,路上的路人坏人比好人多,但凡大家团结一点,这个片子都演不了两个小时…..
一家子巨婴。。
真不敢相信自己在電影院裡看了這麼一部爛片。
末日灾难题材放在2020年的背景下都感觉能格外代入 剧情节奏和人物线索还算合格 重点 紧急情况下永远不要跟家人分散行动 尽量避免与陌生人的接触
没必要拍。
看过这片后更不想生孩子了。又是一部主角一家害死好多人的故事。最后挡飞机说出我们走不了都别走这种话,我白眼已经翻到肛门了。倒是胜在人性真实。
二星给外公吧。
科技能够带领一堆金属航向外太空,信仰却无法指引上亿生灵寻求避难所。家园、机场、高速,三幕速度与激情的逃亡;丈夫、父亲、罪孽,三重身份在灾难中获得救赎。白墙林立,警报只能被限制投放;死生面前,亲情也只得被审查筛选。末日烈焰不及妻子的怒火让此生难忘,狼狈的孤雄比塔尖的精英更值得敬仰。平淡时光里全世界可以与你快意乘风,末日降临时是否有人愿为你停驻脚步。
全程高能的一部片子,几次冲突都很抓人,逻辑也经得起推敲,中间还有一个大泪点,给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另外看这种灾难片,一定不要纠结为什么陨石啊爆炸啊没有砸在主角身上,因为只有活下来的才能当主角。这部片值得更好的分数
剧情推进就是靠几个主角的(低)智商撑起来的,观众真的不喜欢。
只想给三星,最多。一个成年人装贵重物品时,不会放在背包上层,拉链附近,那还是儿子的救命药。当妈妈被坏人拉下车,想要绑架儿子走,孩子在车上那几秒钟完全有时间打开安全带逃出去,但是傻傻坐着,可能孩子吓坏了。如果真的末日了,得多大的概率能让你遇到好人,告知秘密基地位置,成功拦截飞机、让你坠机后还能进入防空洞内,等八个月后,末日过了,打开防空洞门,居然还有鸟儿飞过天空。大概是防空洞里的鸟吧。故事讲的好不好,还是得看能否自圆其说。
看了一半,侮辱智商系列。
中规中矩,灾难虽恐怖犹可躲避但人性的打击无可幸免
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不是灾难片!重要的话说三遍,别被骗了,特效镜头寥寥无几,海报涉嫌诈骗~
如果末日来临,最好是当一个事了拂衣去的志愿者,次好是当一个大难临头仍在放音乐的电台主持人,最不济也可以去老朋友家打牌或天台开派对。千万不要当东西掉了不知道捡、手环套在袖子外面、在行驶的车上打架…那样的人!
节奏感很好啊。居然这么多人觉得灾难片看的是特效?什么逻辑?灾难来临时的人性才是最有意思的啊。本片算是描述的很好了
23/9/2020 @ Festival Grand。入場前以為是一般B級片,雖然有些情節上主角太刻意作死,但意外地在人性和親情上描寫得還不錯
这逃生的步伐堪比我家隔壁张大妈
还不错的末日灾难影片。可能是预算少,所以有些特效镜头看着不咋地,如男主救着火车主时的火焰,有些则省略了许多,如飞机迫降的过程。剧情也算用心,一些匆匆遇到的陌生人,还有夫妻母女父女之间的情感,酝酿的比较充分。男主也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哪怕只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只有某加拿大一小机场将飞往格陵兰岛这一几乎是瞬息万变的机会)也要开车12小时去试一试。男主属于人才计划或者称灾后重建计划的一部分,他是个建筑工程师,于是有机会可以进政府设置的机密避难所。事情的变化合理又无奈,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整部电影始终有危机感伴随,但这种灾难片绝大多数都有个“最后生机”,结果肯定没说的了。剧情不够庞大,特效也马马虎虎,打个三星吧。
无聊的行活,啥都有,啥都没有。
Mainstream patriarchy stupid dis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