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鲁尼娅
Господ постои,佩图尼亚神加持(台),上帝存在,她的名字是佩托尼亚,上帝存在,她叫佩托尼亚,上帝是存在的,她叫佩特鲁尼娅,主啊,她的名字是比
导演:缇奥娜·斯特鲁加·米泰夫斯卡
主演:拉宾娜·米特威斯卡,彼得·米尔切夫斯基,赫瓦特·杰斯哈瑞,马里奥·克涅佐维奇,佐里卡·努什瓦
类型:电影地区:北马其顿,比利时,法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言:马其顿语年份:2019
简介:三十二岁的佩图尼亚身材微胖、相貌平平,空有一张历史文凭却毫无工作经验,面试再度失利还被男主管狠狠羞辱。在返家路上,佩图尼亚遇上男士限定的年度主显节“泳渡夺十字”大赛,抢到十字架的人将获得一整年的好运。神父在吟唱时失手提早开赛,上百位教徒壮丁争相跃入冰冷河水,万念具灰的她也不假思索地跳河奋游,竟破天荒抢得头筹。男性..详细 >
剧本框架像《无主之地》,前半段有意思
刚刚在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看了,结局真的很温柔了,喜欢
当女主是一个32岁单身无工作的历史学毕业背景时,我肯定是现场最扎心的观众。
也就像马其顿这种落后国家的人才会把精力花在这种事上吧
被轻慢、被矮化、被侮辱、被掠夺、被侵害,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世界上所有女人的共同经验。所有男人认为是常态的、规则的、不应改变的、无足轻重的日常生活。历史的经验投射到现代,并不会带来改变,法律的、宗教的、人性的,没有任何一个框架尝试改变这一切。
「FIRST第二场」故事讲得非常好,但结局戛然而止,极尽周章地讲好铺开一个现实,然而也只是个现实,放弃了深入 。如果它是关注于个人思想层面的胜利而顾不得大局,那宗教与女权的主题绝不是通过个体上的解脱就可以承载的。
女主的历史学者身份是个很有趣的设计。这个社会人民都吃不饱饭了,没人会在乎历史。最近看的这几部女性议题电影都跟宗教压迫分不开。
世界对女性还是那么不友好
(✿◡‿◡)
非常女权的一部电影,我特别特别能理解那种对抗强权男性世界时必须的坚定信念。导演说,距离这件事发生5年后的现在,女性终于可以跳下河流去争取十字架了。我想,这是电影的力量。
有点用力过猛了
69th Berlinale 目前为止加短片看了20部,这是最惊喜的一部,全场观众掌声最持久。历史系毕业失业女孩在警察和教宗,媒体和传统宗教男权之间,轻盈得如同一支蝴蝶。
#Berlinale2019 这得拿金熊啊。(2019年度十佳备选了)
我有点看不懂这个电影,可能文化差异吧
意识超前?无意义的影像过多,maybe我没有理解。
没想到竟是一部女权主义的影片,切入点蛮特别,后半段慢慢让人失去耐性…
很奇妙的q a 被导演的话激发到了。我要好好活下去
四星半。历史学专业本就工作难找,若是相貌还不加分,连母亲都会看你不顺眼。可就是这样的境遇,马其顿女孩Petrunya却始终保持本心。趟入仅限男性的水中寻找十字架活动这潭巨大浑水,拔得头筹,令马其顿社会的男权重压、宗教中女性糟糕的处境都暴露无遗。尤其是电视台女记者介入后,多视角镜头的展现,更令诙谐的台词变得立体。女主角Zorica Nusheva用其脆弱、坚毅并存的面眸,令影片宛如现实。
很有趣的人物设定,历史学家,大龄女青年,无业,后续的故事发展中,落入女权主义的俗套中了。
谁三十多岁单身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因为理想化融不进社会还犟得不行,原来是我们历史系学生啊那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