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某时
Sometimes in April,泣血四月
导演:哈乌·佩克
主演:伊德瑞斯·艾尔巴,Carole Karemera,帕梅拉·诺姆韦特,奥里斯·厄休罗,弗雷泽·杰姆斯,Abby Mukiibi Nkaaga,Cleophas Kabasita,诺亚·艾默里奇,德博拉·温格,Peninah Abatoni,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英语,卢旺达语年份:2005
简介:《四月的某时》(Sometimes in April)——描写西方世界没有参与调停的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悲惨影片,加入了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是为期11天的电影节中两部关于此暴行的影片之一。与特里乔治的《卢旺达饭店》关注的是同一背景和题材,拉乌尔佩克却以不同的途径展示了内战的创伤。这两部影片和《卡雅利沙的卡门..详细 >
昨天还是前天看的,感觉拍的比卢旺达饭店更残酷
只有700多人看过片子并打分…果然对相隔万里的事情,我们与美国人一样,除了冷漠,别无剩余…宁可花100大洋去看一部闹剧,也不愿了解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地狱…真是悲哀…
即便最低级动物也比不上人类史野蛮血腥,在大自然的视角下,人类除了被划分为“高等文明”外,也是一种会使用工具的邪恶生灵
在这部包含人类最大悲痛的电影中,有一种杀人利器,叫做“中国弯刀”。叛乱的胡图族人正是用这些从中国订购的弯刀砍下图西族国人的头颅,擦擦弯刀上的血和缺口,从一个妇女走向另一个妇女或者孩子。。。
中国弯刀~
新保守主义者对克林顿的粉丝们一针见血:“反战运动”就是“我不想知道这场战争运动”
卢旺达系列
sad
场景一切换到美国就觉得假大空
世界史课上给学生放的,有学生给看哭了。不太喜欢温情结尾,虽然也理解还要继续在一个国家共存,但反思和批判戛然而止,尸山血海仿佛跟没发生过一样。
这是全人类的耻辱。
以写实为基础的卢旺达,叙述略加了点技巧
平庸的煽情
为什么要灭绝彼此?当你弱时,没有人会在乎你。
看到心力交瘁。。。人类历史上的黑暗和阴霾,残暴血腥,令人发指。卢旺达大屠杀背景下的个体命运,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
静静的述说四月的某时。平淡,真实,不失细节。没有加重笔墨宣扬种族矛盾,也没有刻意着重描写历史仇恨。就这样冷静而客观的讲述着那年那月发生的一切,让你身临其境……
血脉里的侵略性
杀戮的容易。没有仇恨也可以杀戮!
这部完全是西方视角的卢旺达内战,比同类型的《卢旺达饭店》境界差多了。卢旺达种族屠杀的根源之一是欧洲(卢旺达是比利时)殖民非洲时的分化策略。冷战之后的西方重返非洲是带着有条件的西方价值观而来的,中国如今在非洲拥有巨大利益,如何扩大和保存自己的影响力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5分。一半时长的纪录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