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理由?
河正宇和韩石圭冲进去之前有一段对话。
大抵是:韩:“咱们实话实说吧,为了这么一个可能会拒绝投韩的老婆,我不太理解。
”河:“我也不太理解。
”“你这么拼命的理由。
”韩:“我是在工作,工作需要什么理由。
”河:“我也不需要理由,我是为了我老婆。
”2是人,怎么不会背叛?
最近大火的《太阳的后裔》柳大尉经常触动人心的展现:国家就是保卫国民的生命。
这一比较新颖的爱国方式。
因为在过去,我们的战争年代,西方认为的共产主义那些家伙还有如今的朝鲜在世人眼中的样子。
“为了祖国我可以奉献一切,我的牺牲是伟大的,我个人的情感以及家人的小团体在太阳般的信仰和千千万万的大众面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值得衡量。
”“孰轻孰重”好莱坞电影展现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常常会这样处理问题。
韩国的影片受那样的影响也开始了变化,这种变化简直是必然的。
现代的人们心智较几十年前整体发展了很多,人们会开始怀疑例如:“少数服从多数未必是正确的”“当万众一致发生的时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在《恐怖直播》里河正宇最后按下按钮,代替《追击者》里面金允石没有挥下的锤子。
没有国民哪里来的国家,这样的话从普通人那里发出很无力,因为这样群体中的个体很少有真正能够影响到国家的机会。
这样的个体相对于国家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才会被从数字的层面被简单的掂量和取舍。
但是柳大尉这样的特种兵和河正宇这样的特工间谍不一样。
他们是真正能够影响国家的,国家的外交、经济、甚至战争。
他们这样可能站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场合的特定个体可以影响平衡的两端,使国家这样的重器产生竭然不同的走向。
所以他们的“牺牲”和“加减法”似乎变得更加的“理所当然”。
就连死亡都那样渺小,不被承认,没有名分,随风而散。
所以这样的人,觉悟的时候更加让人动容。
“作为军人,我服从命令为天职。
我保卫我的祖国,人民,可以随时奉献一切,去死。
但是这是源于我的爱,我爱这个世界,爱我的国家,那些同胞的生命和他们的幸福,就如同我的家人和家人的幸福一样,我感受到这一切,从不怀疑。
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和那些救死扶伤的医生,惩治犯罪的警察,辛苦种田的农民一样,都是为了爱和幸福。
然而我并不是被什么主义洗脑了,并不是被什么系统操纵的机器人。
所以当有一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领导组织和国家,开始被某些人的欲望和私利所操纵或是流毒横行,腐烂不堪的时候。
我会重新拿起枪或是用自己的肉身抗争,为了自己所爱的家人和幸福。
哪怕砸碎的是写着“正义”的匾额,或是违逆众人口中的“公理”。
所以柳大尉违抗了军令得到了人心。
而《柏林》里作为朝鲜民主共和国英雄存在的河正宇,从无比坚定甚至指责大使的信仰不坚定,一步一步的,最终演变成对自己的领导组织展开复仇。
因为他是一个人啊,他被怀疑,被误解,被圈套,被伤害,被赶尽杀绝。
他曾经说过,我们穷一点没关系,但是要活得堂堂正正。
可是他相信的国家不相信他,他保护的组织要抹杀他。
他的第一个孩子早就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他的第二个孩子甚至还没有出生,他的老婆同样为祖国奉献了一切,却也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那是一个长得像全智贤一样的老婆啊。
他是人啊。
是人,怎么不会背叛?
《柏林》。
8分。
柳昇完导演作品。
河正宇、全智贤、柳昇范主演。
大陆怕是永远也不会有这类现代DZ影片吧,TG、JD……故事倒是没有反转,但剧情的架构非常合理。
一起军火交易,机密被泄露,C、H关系瞬间紧张,多方介入调查,发现秘密账户,特工被陷阱,逃亡,追杀,复仇。
故事完满。
非常成熟的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
演员表现水平在线。
全智贤真是清瘦啊,像朝鲜的特工的样子。
可惜没有床戏。
韩语电影真赞啊。
韩国版的《谍影重重》朝鲜版的《无间道》,故事以金二胖驾崩,金三胖登基为大背景,凸显了再王朝变革时代曾经的共和国功勋惨遭抛弃,面临权贵清洗的命运,在同类型国家来说“大清洗”是必然的,这样的国家权贵操作的手段更隐蔽,任何没有背景的个人下场越惨。
就像建国后被清洗的那些卧底一样。
而且片尾也讽刺了韩国政治,在政客利益面前,正与邪,对与错没有那么明显。
PS:最后的护照好像是天朝的
文/时漆如果把《柏林》放置到好莱坞的任何一家公司,它指定不会有足够的惊艳感。
《碟中谍》、《007》、《谍影重重》等一干老家伙都是一副要秒杀新秀小辈的架势。
然而,一旦把出品方移植到韩国,这就叫人大呼过瘾、啧啧称奇了。
尤其是咱们大陆的电影产业,在人家周边屁点大小国色、香、味一应俱全的作品面前,就只有瞠目结舌、直打哆嗦的份。
韩国电影,从异军突起到现今亚洲的一枝独秀,也就用了二十来年的时间。
韩国电影人肯专研肯进步的精神,世人有目共睹。
善于模仿,更热衷革新,把舶来品修剪得有模有样,还带着自身的风格特质。
如今也就差科幻片领域有待进一步的建树,于是就有了美、法、韩合拍,大师、巨星如云的《雪国列车》,其飞跃的跨度,实在叫人难以冷静。
韩朝的南北争端,一直以来都是韩国荧幕演绎的重点题材。
剪不断理还乱的政治纠葛纷争,成了韩国电影人思维素材的源泉所在,诞生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作品。
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极端敏感的冲突焦点,韩国人完全没有任何规避、兜圈子、饶远路的意思,而是能够直面赤裸裸的利益交锋,突显血淋淋的拉锯战,描摹相互倾轧的腐朽领导层,雕琢风雨摇曳下的小人物命运,这些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电影《柏林》中。
影片特意把故事的场景搬到柏林,其隐喻显而易见。
“东德——柏林墙——西德”,一串简单的符号,无不昭示着统一才是大势所趋的前进导向。
朝鲜半岛的南北关系,一直以来都僵持着,零星冲突,整体平和,态势上究竟是冰冻三尺,还是一触即发,孰难说清。
但就《柏林》的姿态来看,在一定程度、一定层面上,还是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河正宇饰演的朝鲜特工,悲催地被夹在本国与敌国之间,本是肩负着保卫祖国,维护主权尊严的重任,可到头来却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
在求生意志与家庭责任感的驱使下,这位朝鲜共和国的英雄,毅然选择了投韩。
这个主打入戏的焦点,影片处理得相当成熟熨贴。
理论上讲,作为韩方,大可以以此为契机,大肆宣扬自身和平宽大的政治立场,好好粉饰嘴脸一番,这也绝对不为过。
但影片却上演了一出“政治丑闻”,尴尬地让韩方唯一一名智商不低于猪的特工来匆忙救场。
男主角朴宗盛在痛失妻儿,摈弃节操,众叛亲离之后,仍是被政治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牺牲品。
由此,也就有了“海参崴”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结局。
作为一个世界级鱼龙混杂三不管的地域,汇聚着各国的间谍、特工,情报信息的流量堪比华尔街的金钱交易量,无不给续集留下了一个非常广阔发展空间,故事的政治鲜明性与可探讨价值也随之上了一个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柏林》并非仅仅只是一部结构紧凑、节奏凌厉的谍战片,它其中的剖析与留白,如果不认真去体会捉摸,亦或是不熟悉朝鲜半岛的政治局面,在很多时候,都是会要么看得一头雾水,要么心里所想的与电影实际表达的信息完全背道而驰。
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影片鲜有直接表述介绍的,而均是通过大量侧面表现的手法来间接交代始末。
以至于,本人这种对政治了解甚少,七窍通六窍的观众,中途就很有必要多暂停几次以便理清思路,实在不行,还得让度娘来填补知识的空白。
《柏林》是一部非常有营养的电影,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普世娱乐性,该有的都有,内容远大于形式。
在看惯好莱坞模式下的谍战片之后,早已对满大街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FBI、CIA、S.W.A.T等常客见惯不惯,对于那种干完一架就换一个国家,堪比Discovery,生怕观众不知道投资有多么大的片子,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美极度疲劳。
这些耳熟能详的烂大街元素在《柏林》中,都没有过火的体现,但它依然散发出好莱坞谍战大片应有的气场,着实传神。
不过,有一点也必须要吐槽,在人家柏林公然打群架,拔起枪来就扫射,而丝毫没见到德国警察的身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整个剧情讲述的还可以,但在各个细节方面考虑不周。
例如:1.柳承范拿沙鹰在小屋里枪声不符合实际2.作为摩萨德和朝鲜军人在屋外竟然不放警戒哨3.柳承范拿ak点射加扫射的,弹夹子弹数不对明显太多4.韩石圭拿把冲锋枪就能当狙击枪用?
电影中射程明显过远,手枪子弹威力明显过大5.和很多韩国枪战片一样作为军人却都没有一点军事素养和普通人一样,进房屋,闪光使用太少,武器太单一,作战方式太平民化6.装在大使馆的间谍监视器竟然在闪红光,这是故意让人看到吗?
7.太小瞧摩萨德,一个精锐部队战绩斐然,武器装备后勤补给消息渠道战术素养如此落后8.发生了这么多事过了这么长时间,德国的情报和安全机构无动于衷,这种在他国进行间谍行为并杀害平民,可直接击毙了,只能说编剧太YY了。
作为一部特工片,本片不像《色戒》那样富有浪漫与诗意,也不像《碟中谍》那样惊险与刺激,本片的特工故事既真实又传奇,既生活又特殊,平静下起波澜,平淡中有惊险。
四位被遗弃的间谍在异国他乡不甘任务的失败,继续着自己的使命,充分显露出在政治动荡下小特工的悲惨命运,抨击政治手段的自私与肮脏,又从反面歌颂了人性内心的真善美。
这部影片听说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获得了票房的丰益收获。
光是投资百亿韩元这一点就足以吊足人的胃口,而柳承莞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谍战的故事很多见,但一般发生于此国或者彼国境内,但把故事放在第三方国就好玩了,再加上政治动荡下这几位被遗弃了的特工却继续着博弈,更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真实感是本片的一个重要特质。
不管从人物的日常生活还是拳拳到肉的赤搏,让这一切显得真实可信,有理有据,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西方国家的谍战片,甚至更胜一筹。
相比国内的谍战片……实在是难以启齿,记得看过一个国产的谍战片,里面的所谓间谍大侠,身着黑色风衣,头戴尼龙礼貌,手着黑皮手套,内穿雪白衬衣,不用讲话走在大街上人人都知道这不是演地下党装的特务,就是演真的特务,生怕别人看不出自己在演戏一样,然后此演员利用各种眼神、POSS演出了一幕幕寻找敌人的场景,让我产生了这究竟是不是风衣广告的幻觉,最后与敌人的搏斗更是标准的“擒拿与解脱”示意图,看得我掉了下巴——我们竟然还能拍出这样烂到家的片子……不说了,说多的都是泪,要想改变这个现状,还得从我做起,韩国电影这两年的崛起也并非偶然,这里的艰辛和努力当然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我们除了低头虚心学习,用心钻研已无他路。
全片无硬伤,节奏紧凑,打斗精彩...称得上极其成功的商业片了... 尤其是在昨晚不慎看了所谓的好莱坞大片"白宫陷落"之后.... 发现单以此两片的水平,韩国电影简直甩了美国电影几条街.... 当然,同时也甩了中国电影二十几条街!!! 发现这几年全智贤MM的演技简直要逆天了啊...从盗贼联盟里面的可爱冶艳,到本片的沉稳内敛,演什么像什么.... 于此同时,不得不感慨本片格局甚大,图谋甚深.....看完后,竟然让我有了看完谍影重重第一部后的感觉... 韩国是否也要开启另一个谍影重重的时代呢??? 假如是真的的话,必须承认...我很期待!!! 四星仅仅只是因为少了些打动人心的力量!!!..呵,何况最近我的标准比较严苛..
如果一个虚构的故事讲得太真实,就会变成一种困惑:诉求会否直接转变为现实速写?
韩影【柏林】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尴尬。
了解大时代背景,甚至明白个中情由的人会觉得有趣,甚至会心微笑,却不会太在意,因为这个故事太像是真的了,真相却无从查考,陷入这样一个大圈子里,非但不会得到娱乐消遣,还会感受到属于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黑暗氛围。
不明白环境背景的人,反而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谓。
所以,在本片刚被翻译制作完成后,甚至出现了不少因为没明白事件的起因经过,因此不能理解结果的评论。
不明白由来也就不会看懂究竟,评论写出来不知所云,让人看后更是一头雾水,正因为看不明白评论,才促使我起了好奇心,非要看看,看完写了这篇原本不太可能会在大忙时节完成的文字。
实际上,看一部大制作电影作品的规模,先看投资,再看演员阵容。
看投资数额基本能够估摸出场面究竟能做到怎样,如果需要特效,特效能做到什么程度,看演员阵容,就会对剧情演绎,有个基本估计,不至于看之前满怀期待,看后一盆凉水浇头。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韩影【柏林】是到位的——国际化背景,大投资,大场面,大卡司,有打斗枪战,有惊险悬疑,有感情纠葛戏,演技派搭配成熟美女。
演员敬业到为宣传电影甚至还借助了自己的结婚新闻,一时之间引起瞩目。
可是从剧本线索来看,真要多做一点交待才行,否则观众不明就里会造成错误认知。
故事的起因是为了朝鲜北方特权阶级金氏家族的秘密账户,第二代掌舵人身故之后留下了一个谜样的账户,在此之前这个账户一直都由第三代中的长子负责掌管,在第三代长子被剥夺继承权又被逐出权力核心层之后,秘密账户就成为第三代长子赖以生存的依靠和法宝。
对于跟随第三代长子的人们来说,想要自谋生路,投靠别位继承者,秘密账户就是投名状,若是想要继续坚持权力的角逐,秘密账户就是护身符;对于朝鲜北方的当权派来说,秘密账户就是角逐的利器,只要掌握了秘密账户,就有离开北方来到海外生活的依凭,也是最后的退路;对于韩国的权力机构来说,秘密账户的掌握无异于在韩朝斗争中多了先决手段,即可控制北方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又可随时对金氏家族的人们提出要求,可谓法宝在手,世事不愁。
可是,秘密资金账户究竟在哪儿?
除了第三代长子知道之外,还能通过谁获取?
不知道。
这就是本片剧情开始的理由。
故事就发生在极富有寓意的国家:德国。
德国也曾经被一分为二,可是两德早已合并,合并后两边逐渐融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统一是大势所趋。
可是朝鲜呢?
朝鲜也被一分为二,至今没有得到统一,两边还在隔空喊话,相互指责,觊觎对方的武力和财富。
德国人富有而自由,而且不甚关心欧洲事务,对于一部分激进派人物和国家,甚至采取了宽容和接纳的态度。
什么?
德国是欧盟重要的盟友?
哦不,若是重要盟友,德国就不可能在诸多重大事件表决时都为自己一方投票,譬如光伏制裁一案,它选择支持我国。
德国国内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德国人对国际事务不甚关心,他们只关系自己国家的秩序和经济发展,注重生活品质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说是重要的结盟伙伴?
那是因为德国人富有而自由,而且不关心欧洲事务,这样的橡皮图章加入,是再好不过的了。
所以,在德国的首都柏林,设有朝鲜北方的大使馆,内部人员称之为:柏林公馆。
公馆的大使同志就是秘密资金账户的知情者。
可是,柏林公馆并非轻易可以动手的地方,为公馆稳定,所有人以策安全,金氏家族第二代的掌舵人做了非常有深意的安排:他将最为深沉谨慎的李学秀同志任命为大使,以李同志来守护账户和他希望保住性命的长子,并将侦查英雄表宗盛同志任命为使馆护卫和监察,并享有单独报告的权力,为谨慎起见,将表宗盛的妻子延秀珍任用为使馆秘书。
咦?
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
按照北方的一贯安排,难道没有人质吗?
有。
当然有,人质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刚出世就丢在北方的孩子,就连一口奶也没喂过的幼子。
所以,这就是延秀珍一直都惴惴不安,想要回到北方,惦念不已的理由所在。
知道了这些,韩影【柏林】就没那么难以理解,甚至可说是看起来很有趣的电影了,因为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现实中真实事件的投射。
在第二代掌舵人死前,柏林公馆在李表二人的共同维护下固若金汤,在第二代掌舵人死后,柏林公馆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问题当然是当权派那里发起的,他们也要账户要资金,想要拿到账户,就必须掌握柏林公馆,清除李大使和表宗盛。
从刚开始,顶级演员韩石圭扮演的韩国特工冲了武器资金交易的现场,这就是个引子:韩方本不知道这条信息,消息来自北方内部。
可是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北方起了内讧?
通消息的人究竟要干什么?
别着忙,影评花费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说误会的起因,经过和后果。
李大使投敌最后被认定为是污蔑和栽赃,延秀珍向美国大使馆申请避难,甚至单独与大使会面也是误解,实际上李大使是在进行北方高层允许的内部接触,而延秀珍只是因为怀孕而感到不安,去了美国大使馆附近的妇科诊所。
虽然如此,表宗盛还是差点就误会了,好在夫妻二人还有机会说清楚误会,虽然吵架气到大吵大闹,但是侦查能手毕竟是能手,和一般人不同,知道分情况和场合。
但是李大使就没那么好运了,他是个头脑清醒,对周围事物认识明确的人,所以在严刑逼供至死之前提前将账号和密码的获取方式告诉了表宗盛。
因为获取方式太过于麻烦,数字不可能记忆那么清楚,所以就算使用最可怕的神经毒素也未必问得出来,因为那是需要分析才能获取的数字。
那么,李大使后来究竟怎么样?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小人物或是不那么小的人物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实际上,本片只用不到五个镜头就交代了李大使的结局。
至少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促使南北双方的顶级特工开始携手合作,理由竟然是为了救助一位北方被挟持的怀孕女子,虽然结果让人嘘唏不已。
可是,剧本毕竟是韩国编剧完成,表宗盛的北方同胞阴险残忍狠戾,要杀他全家,死了还要他身败名裂,可是韩国的情报负责人还是给了他一条生路,虽然离别的话是要他如同尘埃一样存活于世。
这么多复杂的细节,全部要演员来演绎,这就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至少在选角问题上,采取了保底的做法。
韩石圭的名作就是【鳟鱼】(生死谍变),影片的题目说的是一种生活在朝鲜河流中的鱼,在下游生活,在上游产卵,虽然朝鲜被一分为二,可是鱼儿却还是会在同一条河里相聚,寓意统一。
而这部影评【柏林】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又一种统一的诉求,算作韩式统一三部曲的第二部。
在年富力强,演技实力依旧的情况之下,韩石圭只要保持旧作的一贯演绎方式,甚至参考角色要求,更加粗暴一些即可。
对于另外两位演员河振宇和全智贤来说,他们需要挑战的就是角色,这种时而内敛,时而情绪爆发的人物,对演技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何振宇要表达的那种隐忍和机智,在片中已经有所体现,只是内心戏还略显单薄,需要借助对于台词的了解,才能理解到位。
而演技考核至少对全智贤来说,这样一个压抑,沉郁,甚至是心事重重的女性,不那么容易演绎到位,想要表达好,确实不易。
但这并不是说,本片中演员的演技经不起推敲,至少有三个人的演技是极为到位的,一是韩石圭,二是柳承范,第三位不用说就是那位神头鬼脸的话事人。
虽然只有开头和结尾几场戏,郭道元演员还是把一个老奸巨猾的国际负责人演的活灵活现,丝丝入扣。
还是那句话:想要随意评价一部影片,非常简单,但是想要看懂,却不容易,尤其是一部历史背景深厚,又打上相关人文色彩的韩影作品就更是不易。
弄不好,没弄清细节,乱评价就要闹笑话。
什么?
为什么去海参崴?
那是一个对于北方来说极为特殊的城市,虽是满人的隆兴之地,却被前苏联夺走。
前苏联解体后,俄方依然允许朝鲜北方的人在此设立据点并露面,也是个俄方权力无法完全触及的三不管口岸地带。
什么?
海参崴是军港?
军港对于控制权没有帮助,是军用港口不意味着海参崴也是据点,相反地,海参崴的治权就连官方都无法插手,此地不仅是朝鲜北方向欧洲而去的重要出入口岸,也是各国打探消息的重要据点。
韩影【柏林】是一部尴尬的作品,说不透,道不明,全看观众的理解和认知。
自开篇始,就埋下了伏笔,也出现了幕后人物,这是北方的历任当权者,是若干不会在片中露面的人,可是他们的态度和决定却影响着主人公的命运。
最重要的线索贯穿全片:金氏家族的秘密账户究竟去向何处?
为账户,为这笔四十亿美元甚至更多资金存放的谜样账户,多人被害,南北双方的特工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还是没有确切的结果,只留下了一个悬念重重的结尾。
虽然如此,仍然不妨碍观众欣赏剧情;若按剧情和演员表演来看,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场面大,演员强,演技精湛,不少细节都很有说道,但前提是必须看得懂本片编导究竟在说什么。
学波恩,还是有几分像的。
也有自己的东西。
开场很乱,完全搞不清什么会是,不过动作戏么,剧情从来不是较真的地方。
反派抓bra的动作,人物性格表露的很有意思,更有意思是这个动作还是栽赃私藏优盘用的,巧妙而有效率。
反派开枪烫伤全智贤,没有给脖子一个特写,最后只是吹了一下枪口,算是分寸感得当。
德国好间谍从塑造到死亡,也是好莱坞范儿十足。
两人从楼上掉下来那场戏拍的真是惊心动魄。
看的时候不停想怎么拍的。
结尾的麦田拍的没有伯恩有张力,也算是很吸引人。
人群中把人放到,利用穿衣服作掩护,这些动作创新都很好。
我觉得,这些都是这步电影的宝贝,也是韩影的宝贝。
结尾,塑造了一个被祖国背叛(祖国的奸臣),失去妻儿,无处容身的复仇者的角色,也算蛮酷的。
就是全智贤死的有点可惜。
真想跟着看看人家的枪战,动作戏怎么拍的。
感觉真实情况大概是这意思吧,朝鲜大使、河正宇和全智贤一开始都没有想叛逃,而是被平壤方面的董家(董明秀和他当人民军高官的父亲董明浩)出卖了。
于是有了开篇那一出戏,就是董家把朝鲜和阿拉伯军火商交易信息透露给以色列摩萨德,通过承诺交给摩萨德阿拉伯军火商,让摩萨德破坏交易。
目的是制造柏林驻外人员内部有奸细的假象,并以此为借口进行大清洗,让董明秀成为柏林负责人。
但这意外导致韩国方面柏林小队精心策划的行动失败,结果柏林小队的负责人姜部长被解职,于是姜开始单干,和之前的老关系某个CIA合作,并从那里获知朝鲜大使将要叛逃消息(他认为以色列故意捣乱,和朝鲜联手,但实际不是,理由上述已说明),但是姜的行动被韩国内部获知,于是也派出队伍对朝鲜大使进行抓捕,但完全没有默契和配合的两队人互相干扰,导致广场的行动完全失败,不仅没抓到朝鲜大使,那个CIA还被董明秀杀了。
另一方面,河正宇得知朝鲜大使叛逃(本来没想逃,应该是被出卖的愤怒和恐惧造成),怀疑全智贤也要叛逃(实际上不是,是被大使派任务当陪侍)。
同时董明秀名正言顺地除掉朝鲜大使,并透露消息给军火商说是河正宇向以色列摩萨德出卖他们。
(但其实是董家董明秀出卖的)之后阿拉伯人在酒店被姜部长撞上,最后只抓走了全智贤。
绝望中的河正宇只能和姜合作,并从姜那里得知事情的真相。
于是两人联手去救全智贤。
河正宇巧妙地用录音将真相透露给阿拉伯人,造成了大混战,虽然最终杀死了董明秀,但全智贤也中枪死亡。
河正宇本想投韩,但却成为交易品和牺牲品,和秘密账户一起作为韩朝俄石油管道的交换条件。
姜看不下去,于是暗中放他走,不过河正宇没有善罢甘休,仍然时刻准备向董明浩复仇。
作为一部谍战政治惊悚片,完成度出乎意料的高,虽然在剧情设置、情节反转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几乎是按着一个固有的框架套着拍,不过将酣畅淋漓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全程抓住了观众的心,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拳拳到肉的动作设计配合快速剪辑的极致动作戏爽到爆,作为一部商业片,做到这个份上也是不容易了。
打打电脑,打打枪,再打打电脑,再打打枪。基本就是这么个剧情。。韩国人拍的电影为啥全篇歌颂朝鲜人。。当然这可歌可泣的朝鲜人最后还是被更可歌可泣的韩国人救了。。(话说韩国人的意淫那是相当厉害。。)全智贤讲话的声气真喜欢,发音吐字都好舒服。还是挺紧张刺激的~夫妇的情分也很感人~
很难得看到这样的电影。
不会拍就别拍啦
很散乱及莫名其妙,枪战戏是挺爽但也救不了烂剧情
全智贤啊,女神
柳承菀导演的镜头真是值得称道,虽然明显感觉借鉴了很多好莱坞的片子,但是还是觉得很赞。都说柳承菀是韩国动作片导演第一人,其实说亚洲也不为过。河叔每天喊着怕吊威亚怕这怕那,还是拍的超级帅啊,结尾背着全摔好几跤,然后哭的那样让人想起黄海树林里那怂样了于是笑场…河叔对不起
装逼做作气息浓厚,不咋地
本以为河正宇和全智贤首次搭档会很出彩,贤姐也一改往日泼辣,柔情似水小鸟依人,却全被这剧情搞砸了,单独给电影评分也就一两颗星,无奈还是要给正宇和贤姐感情星吧。
看韩国谍战片 无外乎就是和北棒子互相掐 这个片子虽说换了个地方 演员的卡司上也选的不错 可还是避免不了韩式谍战片的一贯套路 先打一架在来个你你我我 亲情战胜意识形态的路子 片头有些谍影重重的即视感
韓國電影真是拍得越來越好了
太international了,如果要看这么个片子我何苦去看韩国人拍的呢。。雏菊当年就已经开始不太喜欢了。
有点乱,搞得很复杂的样子,朝鲜又被黑出了翔,看过的南北题材中最简单粗暴的一部。
The.Berlin.File.2013.BluRay.1080p.DTS-HD.MA.5.1.x264-beAst
南韩大队长太恶心人了
没看完容易让人分心的干其他事情的电影····················
韩国人在国外拍韩国片,鲜有特别成功的,选角很成问题
没看懂……全智贤在里面脸好扁……
南北问题真是韩国电影无尽的宝藏,事实证明群星云集的制作未必是佳作,打斗特技很精彩,叙事有点混乱。
韩国动作片从情节到场景都已接近国际大片,而这片非常巧妙的把故事地点设定在柏林,政治寓意十分突出。演员到选择题上也很到位,河正宇的硬朗+韩石圭的正气,在人物塑造上尤为突出。全智贤这朵全片唯一的红花其实找任意一个韩国女明星都能拿下,但抱着私心大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