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字不好,是我吐槽的地方。
看到结尾,我就服了。
虽然很多电影玩过这种套路,但当我陷入剧情,开始相信这就是个脱离现实讲的故事,就是童话,结果编剧来了这么一手。
让我觉得这就是个离我们很近的故事,不是虚构的,只是打破时间限制重新构成罢了,就像人们内心的对白,跨越时间和社会障碍,只是内心最真挚的爱。
看每一部电影,只要能让人相信这是生活的血肉构成的,而不是编剧和导演合伙杜撰出来的,那她就总会有一个两个地方触动你。
因为那是与你生活想通的,一个场景,一个旋律,都可能让你泪奔。
童话就是人们安慰自己,忽略不愿看见的,放大渴望的点点滴滴,而编出来的。
现在的电影都讲贴近生活,接地气,有活气,却往往忘了,电影就是人们抒发内心的,可以选择躲进一个人两个人的世界,而给千千万万的人送去他们共同的心声。
最后,不得不说,重庆是个真正的城市,适合生活和幸福。
这个城市的地皮炒不上去,因为她要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生命真的不是只剩下所谓的奋斗。
这个城市的静,会让我们看清生活不必蒙上大都市的喧嚣,只需一种洒脱的呼吸。
阳光下,我们应该和万物一起生长,躲进屋子里还剩下什么呢?
景甜,你很适合演这些文艺小电影,这会是你的海洋。
——達
认真观看了影片,评价如下,个人见解,多多指正。
首先说说影片的优点:一、影片的景致很唯美,每一帧画面都像是一幅艺术照片,单反定焦镜头的感觉,人像立体突出,细腻清晰,背景雅致朦胧,风景秀丽。
二、穿梭于大江两岸的索道,路树成荫的洁净的街道,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中心,充分反映出重庆这座沿江发展的城市的特色。
三、孩子永远是最纯净的天使,影片中有不少孩子参与演出,与小彬同班的小朋友们,一个个活泼纯真,没有大人的世故与伪善,爱憎分明,通过“画雨天”的片段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谈谈不足之处:一、不与老片对比,单纯看这部影片,题目就有很大的误导作用,通过题目,绝大多数人直观印象会认为该片主要讲述母子故事,而实际上却是一个爱情故事,与其这样不如单刀直入,不让人产生歧义(观影时,一大部分观众都是妈妈与孩子,我想他们也是冲着这个片名来的,而事实上讲述母子故事的情节如白水一般,难以引人动容)。
二、首先肯定演员的努力与真诚,但是依然要说说观影的感觉,很难感觉到母子或父子之间的那种默契与感情,表演的痕迹有点重,是很养眼的“一家人”,但是貌合神离。
三、说说情节安排,导演设置了普通家庭中常有的情节。
通过小彬——爱情的结晶,导演想强调爱情的伟大;通过母亲、父亲、孩子之间的交流,导演想证明家庭的幸福。
但是,云云种种清清淡淡,很难留下一个家庭中那种外溢的甜蜜与羡煞旁人的喜悦。
也许是影片的名称给人预先留下了框架:这是一部温情催泪片,这是母亲与孩子的生死离别惊天动地。
然而,如果不提前备课,某些情节便会感觉突兀。
四、说说配乐,我很喜欢黄小琥歌曲的感觉,但是我很难理解导演在这里插入配乐的意图,给人感觉中间突然多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音乐剧,每个演员都有加入,女二号明明内心自苦,却始终微笑歌唱,像画报的模特而不是世俗的感情动物。
以上是一些个人观影后直观的感受,不妥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欢迎批评指教。
说实话,本人是绝不会去看这个片子的,可是为了爱,只能陪婆娘去看咱婆娘自然就是那种单纯到无语,一个人回家都让人担心的主当然有景甜的片子,弟从来不抱太大希望,弟要是有钱,绝不会这么糟蹋在自己婆娘上,当然婆娘再单纯也有自知之明,也不会整天想着当天后当然我临进电影院还是有点期待的,能过点母爱给婆娘也是好滴啊那么咱孩子生出来了,也能过舒坦点不是结果...............说实话,这些爱情桥段真的都是20年来电视剧都用烂了的你还真不如照着当年《妈妈再爱我一次》拍一下,还有点回味的感觉毕竟那些苦情母爱戏倒是最近没什么片子翻炒呢我也不由想这些片子是不是又是围绕女主角的一次失败的宣传作呢?
当然女主角恐怕未必想让自己升到妈的年龄段,那拍片子的确.....
看到豆瓣上的评论,我觉得很不舒服。
其实用心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很多感动的小细节:1.蝴蝶 影片刚一开始时,小彬听到周围邻居对于自己以及父母的评价而回头看她们时,你可曾注意到了,小彬的身旁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仿佛在呵护着小彬似的,并落在了他的书包上呢?
镜头一转,来到了小霖的墓碑前,显示着小霖的生命定格在了28岁,你可曾又注意到了,始终有一只蝴蝶盘旋在小霖的墓前呢?
谁又敢保证说这不是同一只蝴蝶呢?
对于蝴蝶的意象。
中国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创作中,中国的文人对于蝴蝶都仿佛有着着了魔般的情结。
我想古有梁祝化蝶,在这里可能导演就好像是拿了一根羽毛轻轻的骚动着我们心中那最痒的一处。
谁能说这只蝴蝶不是小霖变化的呢?
小霖最后说“我想永远陪在你们身边”,没错她的确是做到了。
她化成了蝴蝶、化成了雨水、化成了照耀大(小)米的每一缕阳光,正是因为这一个承诺,让大(小)米不在孤单。
当他们想念妻子(母亲)时,可以去痛痛快快的淋一场雨,在自家种满向日葵的花园中漫步,可能那只蝴蝶又回会来和他们一起。
没错,我情愿相信这只在开头就出现了的蝴蝶就是小霖变的,这样我也可以好受些,而可以坚信无论生死,这幸福的一家人确确实实是会永永远远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
2.童话书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这本小霖留给自己儿子小彬的童话书,扉页上就写的“给我可爱的小彬”。
不妨让我们梳理一下这本童话书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吧?
这本童话说是小霖死前就给小彬亲自绘制好了的,也就是说这是在小霖23岁出车祸穿越之后,得知自己29岁的生活之后,又回到23岁与一凡结婚后,有了小彬之后才留下的。
也正因为小霖得知自己会在她29岁(如果还活着的话)时穿越过来,所以才特意在童话书中,描绘了一个“莲花岛”和“莲花仙子”的形象,来安慰小彬同时也做了这一个承诺。
果不其然,在小霖29岁时的雨季,她果然再次出现在了大(小)米的面前,尽管她失忆了,尽管她并不完全是从前的小霖了,但是这些都并不妨碍这一家人这幸福但是却无比短暂的重逢。
之后的事情也正像童话书中所说的一样“天神告诉莲花仙子,等雨季一结束莲花仙子就要回到莲花岛了。
”尽管有一千、一万个不舍,尽管小彬在生日时许下“希望雨永远不要停”的愿望,但是那本童话书就好比一本预言一样。
小霖最终还是消逝了,再一次的小事了。
但是这一次无论对于大米、小米亦或是小霖而言都应该是没有任何遗憾的分离了。
真的,倘若每个人死后都会有一次像这样重新生活一段时间的机会的话,我想无论是已死之人还是深深爱着他(她)的人,都一定会倍加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让所有的生前的遗憾全部弥补、统统爱回来。
尽管再次分别是痛苦的、是伤心的,但是却绝对不会是遗憾的!
因为真的,这次大米真的给了小霖幸福!
小霖心中最大的幸福!
3.相片墙(全家福照片) 在大(小)米家中的一面墙上满是一家人幸福的照片。
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全家福,也有小霖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彬的照片!
这一张张幸福的照片时刻提醒着父子俩他们曾经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同时也刺痛着父子和观众们,小霖已经走了!
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不会在回来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交织在每一张照片上。
之前可能我无法保证,但是我想自从再次与小霖重逢又分别后,父子两人一定是只有幸福感(最起码是幸福大于悲伤)的去看着每一张照片,并且由衷的告诉小霖“我现在很幸福!
” 4.结婚戒指 影片中不止一次的给无论是一凡左手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还是小霖在歌曲《没那么简单》中幸福地戴在手上的戒指以特写!
我想导演这么做无不是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家庭,一个无法分割的家庭!
她的每一名成员都曾经,并将永远属于这个家、属于这个家中的其他人。
可以毫不演示的说,在歌曲中小霖幸福地打开戒指盒,并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双手十字交错、头微微低下,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那一刻,是我认为小霖最美的一刻!
此时的她是幸福的、满足的!
她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所有女人都梦寐以求的所有东西!
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一个“永远都爱”她的丈夫,一个想永远和她在一起的儿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的确,小霖已经什么都不缺了,唯独缺少的就是时间!
一段足以消受这段幸福的时间。
戒指是一种牵绊,它像一把锁紧紧地把一凡和小霖两个人锁在了一起。
影片最后小霖消受的时候,手上依旧戴着那枚璀璨的戒指——结婚戒指。
她把它带走了,带着一凡对她的那深深的爱、小彬对她那深深的思念一起带走了!
但是她也留下了很多,多到做够添补父子两人这因她而逝的一年中内心所产生的空白。
5.录像带 无论是在自家花园里,一凡给小霖拍摄的录像带,还是在那座莲池桥上小彬放风筝时的录像都成了在小霖死后,大(小)米想念她是的精神寄托与媒介。
录像带中的小霖显然已经饱受病魔的折磨,脸色憔悴、声音微弱,但是面容上还是无时无刻不是显露着幸福的表情。
的确“我的幸福是在你身边”,只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那里都是天堂,那里都是幸福的!
而一凡就是可以给小霖带来幸福的那个人!
“你们俩是我最大的幸福”,尽管已经是走在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上,但是录像带中的小霖是有一凡和小彬陪伴的。
她是幸福的!
所以这为数不多的直接描写小霖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录像带,对于父子二人而言就格外的弥足珍贵了啊!
6.游乐园 小朋友们真正的天堂。
对于小彬而言更是如此,电影设定了大米每周天都会带小米去游乐园这一情节。
可以简单推想得知,肯定是在小霖还在时,一家三口肯定每周天都会来到游乐园,好好享受着只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而现在,小霖走了。
只剩下大、小米了,但是他们还是会每个星期天都去游乐园。
不同的是以前去是为了享受一家三口的快乐时光,现在去则是为了怀念从前一家三口的快乐时光啊!
在幼儿园里,小彬更是画了一幅雨中游乐园的画。
因为一下雨妈妈就会回来了,一家人又可以像从前一样一起去游乐园玩了。
雨和游乐园,一般人比较讨厌放在一起的两个事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却变得格外令人心酸与令人向往啊。
7.熊宝宝(草棚) 小米被大米呵斥后来到了一个堆放坛子的草棚里,从一个坛子中取出了一个大熊抱着小熊的玩具。
我想这并不难想象是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在幻想着有母亲疼、有母亲爱的生活!
对于只有五岁大的小彬而言,母亲的离开对于他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创伤啊。
但是值得研究的是,之后小霖的出现,小霖的消失,还是秘密宝盒的埋藏地,全部都是在这里!
而且一凡也可以想到来这里找到小彬,送离小霖,可想而知这个地方对于这一家人而言意义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正如小霖童话书中所说的“莲花仙子穿过了一条长廊回到了这个世界”。
而在这个草棚旁边就是一条类似长廊(门)的东西,小霖就是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中给自己挚爱的小彬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童话。
让小彬可以无时无刻不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妈妈的影子,我想这种有所寄托的思念肯定是会比毫无所依的牵挂要贴切、暖心的多吧。
8.钥匙,秘密宝盒 小彬脖子上始终挂着和妈妈一起藏起来的秘密宝盒的钥匙。
这是妈妈曾经存在过的证据,这是小彬被妈妈所需要的证据,这是妈妈给小彬留下的开启自己记忆的钥匙。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觉得自己被需要。
而小霖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小彬觉得自己被需要,去疼爱那个自己用一生尚且没有爱够的小彬。
而对于小彬而言,这把钥匙、这个秘密宝盒就是妈妈的象征。
在妈妈去世后,爸爸不得不担当起了妈妈的所有角色。
但是唯独这把钥匙、这个宝盒,连爸爸都不知道。
所以她对于小彬而言就是妈妈的象征!
是只有妈妈才可以担当起的角色!
小彬像一个骑士一样,时刻守护着自己和妈妈的回忆,从而可以坚强的去面对一切!
“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小霖临走时这样嘱咐小彬,而小彬也确实做到了。
没有什么比恪守自己的承诺更能彰显一个男子气概的事情了!
一把钥匙、一个宝盒,一个装满了母爱,一个坚守了承诺!
9.缆车 一凡和小霖是在缆车上见的第一面。
并且两个人彼此都是一见钟情。
尽管两人彼此都是并不知道的,尽管这种情节过于童话!
但是我还是宁愿选择相信,相信这一份美丽的童话,相信这一段美丽的邂逅。
既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实现这种美丽,为什么我们还要在“童话”中拒绝这份“童话”呢?
本来电影就是让我们圆现实中无法圆之梦的吗。
缆车一头连接了起始、一头连接了终点。
没有停靠、没有中间站台。
两个人一个在起点痴情的等待,一个在终点默默的守候。
半年未果。
幸亏两个人是同一所学校的,幸亏半年后两个人仍然是有缘再见的。
倘若,两人的交集仅仅是这一部缆车,而两人却有只是一个在始一个在终的等待,我不忍想想之后会是怎样的命运。
所以,缆车是残酷的,它的距离,使得两个有缘人,在起点与终点遥望却不可及;但是缆车又是温柔的,它让两个原本的陌生人在此相遇并开始了一段美丽的童话。
10.雨靴 不知道你可曾注意到了。
自始至终,只要小彬是在户外,他全部都是穿的雨靴。
这可能就是小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下雨、渴望着妈妈能够回来的实际做法吧。
无论是在公园放飞大把的许愿气球,许愿下雨;还是生日是许下“希望雨永远不要停”的生日愿望;亦或是自始至终都坚持穿雨鞋。
都是渴望雨,渴望妈妈!
“雨”已经由单纯的一种天气转换为“妈妈”的代名词了。
小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下雨,一凡也是为了“让雨停”而和同事们起了口角。
父子两人都在用实际行动捍卫与坚持着自己心目中的“雨”,捍卫着属于这个家庭的小霖。
--以上文字均摘自百度贴吧我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总爱戴有色眼镜看人,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
说什么这部片子抄袭雷人,说演员演技烂,说导演手法差。
拜托有没有看到片尾,改编自《借着雨点说爱你》。
仔细到哪首曲子,作者出处。
都是购买了版权的。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里的镜头真的很唯美,你们不喜欢,可以。
但是不要乱喷人。
演员很好,某些烂人没资格评论人家!!!
11月9日,全国各大院线同期推出了这张主打亲情、爱情的催泪巨作《新妈妈再爱我一次/雨一直下》。
我也独自一个人看了这部电影。
看过之后对我的感触、感动、内心的悸动都是影响很深且久久无法平静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部让我内心颤动不已的久违了的电影貌似外界给与的评价并不是很理想,或者说是并不如我想想中的那么高。
至此我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的爱情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于同一件事物的褒贬也会出现一些差异也是在所难免的啊。
在此,我仅代表我个人,真心实意的、推心置腹地向大家推荐这部影片。
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是能让我觉得为数不多的很经看、很耐看,且每次看过之后总会有所不同的发现与不同的心灵触动的电影。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是我唯一一部看过之后认为绝对有必要写一些什么,以安慰自己内心的文字的电影。
倘若不写这一篇观后感的话,我想,我的内心肯定还是会久久无法平静,无法将自己的感情有条理的抒发出来而抑郁徘徊于胸中,实在是有点难受啊!
所以我真的认为这是一部看过之后,会让你想到很多、思考很多的电影。
因为自己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看她了,所以在此将我看过之后累积了很多次的那些容易被你我忽视的细节(意象,可能是导演故意跟我们玩的一些骚动你内心的“小游戏”)在此给诸友分享分享。
愿这些不经意间走入你我内心中的意象可以时不时的稍稍触动一下你我久已冰封了的内心。
1.蝴蝶影片刚一开始时,小彬听到周围邻居对于自己以及父母的评价而回头看她们时,你可曾注意到了,小彬的身旁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仿佛在呵护着小彬似的,并落在了他的书包上呢?
镜头一转,来到了小霖的墓碑前,显示着小霖的生命定格在了28岁,你可曾又注意到了,始终有一只蝴蝶盘旋在小霖的墓前呢?
谁又敢保证说这不是同一只蝴蝶呢?
对于蝴蝶的意象。
中国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创作中,中国的文人对于蝴蝶都仿佛有着着了魔般的情结。
我想古有梁祝化蝶,在这里可能导演就好像是拿了一根羽毛轻轻的骚动着我们心中那最痒的一处。
谁能说这只蝴蝶不是小霖变化的呢?
小霖最后说“我想永远陪在你们身边”,没错她的确是做到了。
她化成了蝴蝶、化成了雨水、化成了照耀大(小)米的每一缕阳光,正是因为这一个承诺,让大(小)米不在孤单。
当他们想念妻子(母亲)时,可以去痛痛快快的淋一场雨,在自家种满向日葵的花园中漫步,可能那只蝴蝶又回会来和他们一起。
没错,我情愿相信这只在开头就出现了的蝴蝶就是小霖变的,这样我也可以好受些,而可以坚信无论生死,这幸福的一家人确确实实是会永永远远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
2.童话书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这本小霖留给自己儿子小彬的童话书,扉页上就写的“给我可爱的小彬”。
不妨让我们梳理一下这本童话书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吧?
这本童话说是小霖死前就给小彬亲自绘制好了的,也就是说这是在小霖23岁出车祸穿越之后,得知自己29岁的生活之后,又回到23岁与一凡结婚后,有了小彬之后才留下的。
也正因为小霖得知自己会在她29岁(如果还活着的话)时穿越过来,所以才特意在童话书中,描绘了一个“莲花岛”和“莲花仙子”的形象,来安慰小彬同时也做了这一个承诺。
果不其然,在小霖29岁时的雨季,她果然再次出现在了大(小)米的面前,尽管她失忆了,尽管她并不完全是从前的小霖了,但是这些都并不妨碍这一家人这幸福但是却无比短暂的重逢。
之后的事情也正像童话书中所说的一样“天神告诉莲花仙子,等雨季一结束莲花仙子就要回到莲花岛了。
”尽管有一千、一万个不舍,尽管小彬在生日时许下“希望雨永远不要停”的愿望,但是那本童话书就好比一本预言一样。
小霖最终还是消逝了,再一次的小事了。
但是这一次无论对于大米、小米亦或是小霖而言都应该是没有任何遗憾的分离了。
真的,倘若每个人死后都会有一次像这样重新生活一段时间的机会的话,我想无论是已死之人还是深深爱着他(她)的人,都一定会倍加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让所有的生前的遗憾全部弥补、统统爱回来。
尽管再次分别是痛苦的、是伤心的,但是却绝对不会是遗憾的!
因为真的,这次大米真的给了小霖幸福!
小霖心中最大的幸福!
3.相片墙(全家福照片)在大(小)米家中的一面墙上满是一家人幸福的照片。
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全家福,也有小霖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彬的照片!
这一张张幸福的照片时刻提醒着父子俩他们曾经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同时也刺痛着父子和观众们,小霖已经走了!
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不会在回来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交织在每一张照片上。
之前可能我无法保证,但是我想自从再次与小霖重逢又分别后,父子两人一定是只有幸福感(最起码是幸福大于悲伤)的去看着每一张照片,并且由衷的告诉小霖“我现在很幸福!
”4.结婚戒指影片中不止一次的给无论是一凡左手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还是小霖在歌曲《没那么简单》中幸福地戴在手上的戒指以特写!
我想导演这么做无不是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家庭,一个无法分割的家庭!
她的每一名成员都曾经,并将永远属于这个家、属于这个家中的其他人。
可以毫不演示的说,在歌曲中小霖幸福地打开戒指盒,并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双手十字交错、头微微低下,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那一刻,是我认为小霖最美的一刻!
此时的她是幸福的、满足的!
她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所有女人都梦寐以求的所有东西!
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一个“永远都爱”她的丈夫,一个想永远和她在一起的儿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的确,小霖已经什么都不缺了,唯独缺少的就是时间!
一段足以消受这段幸福的时间。
戒指是一种牵绊,它像一把锁紧紧地把一凡和小霖两个人锁在了一起。
影片最后小霖消受的时候,手上依旧戴着那枚璀璨的戒指——结婚戒指。
她把它带走了,带着一凡对她的那深深的爱、小彬对她那深深的思念一起带走了!
但是她也留下了很多,多到做够添补父子两人这因她而逝的一年中内心所产生的空白。
5.录像带无论是在自家花园里,一凡给小霖拍摄的录像带,还是在那座莲池桥上小彬放风筝时的录像都成了在小霖死后,大(小)米想念她是的精神寄托与媒介。
录像带中的小霖显然已经饱受病魔的折磨,脸色憔悴、声音微弱,但是面容上还是无时无刻不是显露着幸福的表情。
的确“我的幸福是在你身边”,只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那里都是天堂,那里都是幸福的!
而一凡就是可以给小霖带来幸福的那个人!
“你们俩是我最大的幸福”,尽管已经是走在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上,但是录像带中的小霖是有一凡和小彬陪伴的。
她是幸福的!
所以这为数不多的直接描写小霖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录像带,对于父子二人而言就格外的弥足珍贵了啊!
6.游乐园小朋友们真正的天堂。
对于小彬而言更是如此,电影设定了大米每周天都会带小米去游乐园这一情节。
可以简单推想得知,肯定是在小霖还在时,一家三口肯定每周天都会来到游乐园,好好享受着只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而现在,小霖走了。
只剩下大、小米了,但是他们还是会每个星期天都去游乐园。
不同的是以前去是为了享受一家三口的快乐时光,现在去则是为了怀念从前一家三口的快乐时光啊!
在幼儿园里,小彬更是画了一幅雨中游乐园的画。
因为一下雨妈妈就会回来了,一家人又可以像从前一样一起去游乐园玩了。
雨和游乐园,一般人比较讨厌放在一起的两个事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却变得格外令人心酸与令人向往啊。
7.熊宝宝(草棚)小米被大米呵斥后来到了一个堆放坛子的草棚里,从一个坛子中取出了一个大熊抱着小熊的玩具。
我想这并不难想象是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在幻想着有母亲疼、有母亲爱的生活!
对于只有五岁大的小彬而言,母亲的离开对于他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创伤啊。
但是值得研究的是,之后小霖的出现,小霖的消失,还是秘密宝盒的埋藏地,全部都是在这里!
而且一凡也可以想到来这里找到小彬,送离小霖,可想而知这个地方对于这一家人而言意义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正如小霖童话书中所说的“莲花仙子穿过了一条长廊回到了这个世界”。
而在这个草棚旁边就是一条类似长廊(门)的东西,小霖就是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中给自己挚爱的小彬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童话。
让小彬可以无时无刻不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妈妈的影子,我想这种有所寄托的思念肯定是会比毫无所依的牵挂要贴切、暖心的多吧。
8.钥匙,秘密宝盒小彬脖子上始终挂着和妈妈一起藏起来的秘密宝盒的钥匙。
这是妈妈曾经存在过的证据,这是小彬被妈妈所需要的证据,这是妈妈给小彬留下的开启自己记忆的钥匙。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觉得自己被需要。
而小霖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小彬觉得自己被需要,去疼爱那个自己用一生尚且没有爱够的小彬。
而对于小彬而言,这把钥匙、这个秘密宝盒就是妈妈的象征。
在妈妈去世后,爸爸不得不担当起了妈妈的所有角色。
但是唯独这把钥匙、这个宝盒,连爸爸都不知道。
所以她对于小彬而言就是妈妈的象征!
是只有妈妈才可以担当起的角色!
小彬像一个骑士一样,时刻守护着自己和妈妈的回忆,从而可以坚强的去面对一切!
“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小霖临走时这样嘱咐小彬,而小彬也确实做到了。
没有什么比恪守自己的承诺更能彰显一个男子气概的事情了!
一把钥匙、一个宝盒,一个装满了母爱,一个坚守了承诺!
9.缆车一凡和小霖是在缆车上见的第一面。
并且两个人彼此都是一见钟情。
尽管两人彼此都是并不知道的,尽管这种情节过于童话!
但是我还是宁愿选择相信,相信这一份美丽的童话,相信这一段美丽的邂逅。
既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实现这种美丽,为什么我们还要在“童话”中拒绝这份“童话”呢?
本来电影就是让我们圆现实中无法圆之梦的吗。
缆车一头连接了起始、一头连接了终点。
没有停靠、没有中间站台。
两个人一个在起点痴情的等待,一个在终点默默的守候。
半年未果。
幸亏两个人是同一所学校的,幸亏半年后两个人仍然是有缘再见的。
倘若,两人的交集仅仅是这一部缆车,而两人却有只是一个在始一个在终的等待,我不忍想想之后会是怎样的命运。
所以,缆车是残酷的,它的距离,使得两个有缘人,在起点与终点遥望却不可及;但是缆车又是温柔的,它让两个原本的陌生人在此相遇并开始了一段美丽的童话。
10.雨靴不知道你可曾注意到了。
自始至终,只要小彬是在户外,他全部都是穿的雨靴。
这可能就是小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下雨、渴望着妈妈能够回来的实际做法吧。
无论是在公园放飞大把的许愿气球,许愿下雨;还是生日是许下“希望雨永远不要停”的生日愿望;亦或是自始至终都坚持穿雨鞋。
都是渴望雨,渴望妈妈!
“雨”已经由单纯的一种天气转换为“妈妈”的代名词了。
小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下雨,一凡也是为了“让雨停”而和同事们起了口角。
父子两人都在用实际行动捍卫与坚持着自己心目中的“雨”,捍卫着属于这个家庭的小霖。
11.枕头电影自始至终在一凡和小霖的双人床上就只有一个枕头。
我想在小霖去世之后,家里只有一凡一个人还可以解释。
但是在小霖再次出现之后家里床上仍然是只有一个枕头,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枕头就好比是他们两个人,他们已经经历了生与死的分别。
现在的他们已经完全如同一个人般,倘若是两个枕头的话,中间是必会出现一条“鸿沟”。
恐怕是任何人都于心不忍再次拆开这对短暂相聚的恋人了吧?
所以,即便是在短暂的重逢中,一个枕头足以。
小霖又可以再次枕靠在一凡温暖而又宽广的胸膛与臂弯里,一凡也可以再一次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小霖,不会让她再次飞走。
两人的重逢是短暂的,但是在这短暂的重逢中所留下的温暖却是永恒的。
12.发卡不知大家可曾注意到在一凡和小霖的回忆中,小霖头上的发卡是在符合时机地不断变化着。
第一次见面时的淡蓝色,直板发卡,象征着今天无论对于一凡还是小霖而言都是会带来好运的一天;之后持续等待时的白色小花发卡,仿佛像少女般渴望自己的爱情可以早日开花结果般,一朵可爱的花蕾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着;一凡帮小霖系鞋带的那一天,小霖正好带的是粉红色的发卡,仿佛一颗小鹿在心中砰砰直跳般,脸颊泛起两朵红晕,发卡此时也恰到好处的透露出了今天小霖的粉红色的心情;渴望了解到一凡,而总是在远处远远眺望一凡的小霖,戴的是红色的发卡,少女暗恋的紧张心情、渴望了解对方的迫切心情,恰如其分的被红色发卡所表示了出来;两人互换毕业证的那一天,也就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约会的那一天,小霖戴的是白色的发卡,一切终于开始了!
长久的暗恋终于结束了,两个互相爱慕对方的人儿终于可以走到一起来了,一段新的幸福童话所开始时的颜色,没有什么比纯洁而神圣的白色更适合的了。
可能对于这些颜色的理解与注意只是我个人的主观臆想罢了,但是在这个催人泪下的电影中,我宁愿去相信、去编织一段更加符合童话气息的解释,去理解、去阐述这一段我心目中理解的童话故事。
13.鞋带一凡认为小霖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给她系鞋带之后。
而在小霖的回忆中,我们也可以确确实实的看到,小霖左脚的鞋带时常是松开的。
我们可不可以以为,这是小霖的一种守株待兔呢?
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那个声音再次说一句“等等,你的鞋带开了”。
小霖可能也是一直在这样幻想着,就如同小彬始终穿着雨鞋渴望下雨般。
小霖也一直希望一凡可以再次为自己俯身系一下鞋带。
于是乎,这个小女生邋遢的小毛病,在这个特殊的心态下就显得那么的可爱。
仿佛是她可以把鞋带弄松的一样。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虽然影片中没有表现到这一点,但是我想在婚后,一凡肯定也是无微不至地体贴呵护着小霖,始终疼爱地俯身一次次为小霖系上鞋带,同时也将自己对对方的爱深深的系在对方心上了。
谁又敢确切的说,导演对于鞋带的那几次特写是无意义的呢?
14.日记本片的线索物品,小霖人生轨迹的真实写照。
小霖将她从开始暗恋一凡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她23岁车祸后穿越的经历(之后或许日记仍有内容,但是我们不得而知了)全部记了下来。
并且藏在了和儿子小彬一起藏的秘密宝盒里。
对于日记的感情,每个人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小霖是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恩、回忆时的快乐、想到自己现在能够如此幸福时的庆幸、以及在马上又要离开时得知真相时的悲伤;一凡则是得知小霖当初同样爱慕自己似的幸福、得知小霖与自己在一起幸福时的庆幸、对于小霖消逝了的无限思念与怀念。
15.影片中那些巧合的事情“小彬”这个名字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是由童星“迷你彬”直接换化而来得到“小彬”这个名子的吧。
但是无巧不成书,“彬”字恰巧不正像是在“林”旁下雨吗?
那座一家三口一起嬉戏玩耍,影片结尾时小彬独自一人经过的树“林”,加上他所渴望的“雨”(三点雨),不正是“彬”字吗?
同时也正是他妈妈的“霖”字啊。
这个巧合,真可谓是编剧在人物名称设定上是给我们设定的一个完美的人物名称了啊。
日记中记着一凡和小霖第一天见面是在7月21日,恰好是小霖(景甜)的生日啊。
这个是小霖(景甜)的意思呢?
还是编剧有意而为之的呢?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见一个新的爱情萌芽地诞生还有什么时候比在自己生日那天诞生更值得纪念的呢?
以上就是我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之后的所感所悟了。
可能有些片面、可能有些差强人意,但是也算是个人的一丝感悟吧。
也算是对久久压抑于内心的看过这部电影后的情感的一个交代了吧。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也让我内心无论是喜是悲,都纠结于心中很久很久。
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派遣、一种抒发吧。
另外我还有两点想要为这部电影辩护的,那就是一大家总是说《新妈妈再爱我一次》远不及《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经典与感人。
我个人是完全没有看过《妈妈再爱我一次》了,但是我想,这只是电影的一个名字罢了。
如果非要和《妈妈再爱我一次》去比较的话,充其量只能算是编剧取名不当这一个失误罢了。
但是无法因为这一个取名字的失误而就否定了这部电影内容的成功与感人啊。
请大家脱掉有色眼镜,去单纯的仅仅去以欣赏本片,也仅仅是本片这一部片而言的目光去看待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它还是成功的。
为什么我们非要本末倒置、先入为主般的去因为一个名字而去否定掉这部电影呢。
我会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也许我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会觉得它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但是我不会因为它的成功而就否定掉《新》,更不会说这就是《新》的失败。
因为在我心中它们只是名字上的一字之差,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
二关于最后结尾的穿越故事情节的设定,网上大多数人抱怨声一片。
我想说的是,“穿越”这一话题,只是因为最近风头太火,而且大多是邪风妖风、不正之风,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该就单纯的把“穿越”一次就定性为“贬义”吧。
《新》只是因为在不合时宜的环境下,碰巧有些走霉运般的走到了“穿越”的“枪口”前,于是乎它就躺枪了。
但是,就事论事,我们撇开社会那些粗制滥造、毫无深意的“穿越”风不谈,单单只论《新》中的穿越。
你如果是编剧的话,你可以给《新》设定一个更好、更加扣人心弦、更加感人至深的情结吗?
这里的“穿越”只是单纯的,就像我们作文中那一种“插叙”(或是“倒叙”准确定性我也定不准啊)的表达手法一般罢了。
我们为什么又要揪住这一个无关紧要的次要问题而全盘否定掉整部影片呢?
只是一个社会问题与不符合时宜的表达方式,难道就应该遭到大家的批判吗?
以上就是我不知观N遍《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后有感的所感所想了。
梳理完内心的感情后,也算是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这部影片的一个交代了吧!
本来是十月份上映的,人家太极都改期了,天也改成11月,暂且等等看。
首先电影未看之前,这个片名是有多重意义的,既可能是新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也可是新妈妈,再爱我一次。
从电影内容简介来看,妻子小霖去世后,男主米一帆就和五岁的儿子小乐相依为命。
后来,出现了一个跟小霖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只不过记忆全失。
按片名来看,这个新女人只不过是跟亡妻长得很像的女人,然后真正融入这个家庭,接受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但显然,这部电影依然可能是一部催泪的电影,泪点总不能是幸福的生活吧?
电影一开场,男主米一帆点着儿子两人生活,他身患疾病身体十分虚弱,似乎很快就要挂掉的样子。
不会是新妈妈来了,男主再挂掉的结局吧,虽然那也算催泪。
可惜这只是我的猜想!
韩国导演金世勋说,“我的导演处女作就献给了中国电影,我希望《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可以带给大家更为震撼的感动。
”电影《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原名《雨一直下》,讲述了一段唯美伤感的爱情故事,陆毅扮演的轮船修理工程师在大学时爱上了同学景甜,两人结婚、生子,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但一次意外的车祸,妻子丧生。
已经化为鬼魂的妻子,不舍孩子和丈夫,每到雨夜就会出现和他们相聚,但雨一停,她又不得不消失。
故事很像《人鬼未了情》,同时似乎还有一些《星语星愿》的影子。
【以上来源于网络】原来是鬼片!
甚为失望!
导演啊,你到底想要什么催泪的结局呢?
《新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放映应该也结束了,我也来吐吐槽。
从影片的宣传看:剧本是从日本买来的,导演是韩国的著名MV导演,演员是有名的帅哥美女再加上童星迷你彬。
看来剧本有保证,导演有保证,演员有保证,这应该是一部有质量保证的影片。
影片正式上演以后,我发现影院上演的场次在直线下跌,赶快找了个时间入场,看了这部我很是期待的电影。
影片看完,只觉得整个片子都很平淡,基本上没有什么感动点,没有什么力度。
也就是影片开始,几个妇女远远的指着小米(迷你彬饰)窃窃私语:“这小孩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有病,真可怜,这小孩还不知会不会遗传有什么病?
”看到这里让人有些纠结。
影片的情节也感觉有点松散,有些地方有一点拖沓,不自然, 如有个场面小米抓着气球就跑,而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爷追呀追的,小米跑到很远的地方把气球放飞了,大米很生气,把小米带回家后,一边教育小米一边揍了小米一顿(看到这个场面就觉得这是国产片)。
这个情节感觉力度不够,如果改为小米看到气球还没有放飞,急了,上去不由分说就把气球全放了,大爷很生气,找大米算帐,大米也急了,当场就揍了小米一顿。
这样感觉更有力度,更简洁,大米揍小米也更自然些。
影片大致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小霖和小米的母子之情,另一部分是一凡和小霖的爱情。
在小霖穿越之前,小米思念自己的妈妈,当年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靠母子之情打动亿万观众的。
新片似乎是从大人的角度表面地看待小孩子的思念,如大米打了小米,而后又向小米道歉,小米说:“不是大米的错,是小米错了”,小米放飞气球是为了让妈妈雨中归来,他怎么会认为自己错了呢?
这句话倒像是大人说的。
又如大米打了小米后,小米抱着“大熊抱小熊”的玩具,大人会觉得小米是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抚,这么小的小孩是这样想的吗?
小孩的思维一般比较直接,似乎不大会这样绕山饶水的去联想,当然小孩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做,但缺乏某种必然性。
应该让这熊玩具包含更多的含义,如让小米联想到妈妈生前,自己被大米打后,妈妈用这只熊玩具安慰了自己,这样感觉更自然,更有气氛。
总之感觉片中这个情节力度不够。
想起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里面的女主人公也是就六七岁的样子失去了父亲。
小说中母亲忙着料理后事,老舍先生就从六七岁的小孩自己的感受来描写这件事,寥寥几笔,就把小孩那种孤独,无助表现的如此真切,如此让人心酸。
六七岁的小孩望着父亲的遗体心里说:“我想揭开盖在爸爸头上的白布,但我又不敢”,一句话就把小女孩不相信,不愿意父亲就这样走了的心情鲜明地表达了出来,让人的眼泪忍不住要夺眶而出。
而这又完全符合小孩的心理。
这部片子大量的篇幅是在表现米一凡和小霖的爱情。
影片叙述的结构很新颖,前面从米一凡的角度讲他的恋爱感受,后面又从小霖的角度讲她的恋爱感受。
这样的结构可以把他们的爱情的很细致微妙的地方都展示出来,而且又赋有悬念。
这应该也意味着片中这一段剧情的设计需要很微妙很细致,因为同一件事需要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
本片描述的两人的爱情故事感觉是:两人的几次接触都在对方心里留下了爱意,他们实际上第一次见面就一见钟情,但由于那个时候人们的保守,双方都没有表露出来直到最后一刻。
都不表露出来,这爱情怎么发展出来的,事实上他们第一次见面的一见钟情并没有完全钟情于对方,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的恋爱主要是暗恋,真正的交往没有多少内容。
他们的暗恋也看不出爱情发展的过程,他们的爱情过程有点突兀感。
前面米一凡那一部分的感受表现出了米一凡对小霖的爱,以及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焦虑,只是觉得力度不够,悬念不够强;后面小霖那一部分对爱的感受表现出了小霖心里其实一直都在呼应着米一凡的爱,但又不表露出来。
有两个地方觉得不错,1.毕业的时候,小霖有意把鞋带踩脱,反映了小霖多么渴望再次邂逅米一凡。
2.毕业证换错了,小霖拿着米一凡的毕业证高兴的扑到床上,手脚还不停的扑腾,米一凡打电话来问了,小霖却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换错毕业证的时候,正是小霖因为自己的羞涩及不善于表达,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老天爷居然出手帮了自己一把,使得自己有理由再跟米一凡见面联系,小霖是何等的欣喜若狂,同时面对一凡还要故作矜持的掩饰自己,是个小女生。
这一部分为他们那太过平静的爱情添加了活力,如果说本片有亮点的话,那这一部分应该是亮点。
总的来说,他们的爱情表现的还是单薄了点,似乎他们相爱的内容只有双方的漂亮和帅气,这样小霖就愿意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去爱一凡,感觉还不够。
其实片子中感觉还有很多突兀的,可以吐槽的地方,就不说了。
总的感觉就是清汤寡味的,似乎这片子讲了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却没有多少说服力,更不要说打动观众了。
影片看完后,感觉和自己的期待落差很大,又看了一下陆毅和景甜在北京卫视的宣传活动,感觉他们是下了功夫的,有一个一凡和小霖相拥的场面花了两天时间,拍了76遍才通过。
看电影时,我注意了一下这个地方,在一条穿过荷花塘的小道上,一凡和小霖走到一起,小霖带着恬静的笑容与一凡相互拥抱,这一拥抱应该是他们定情,似乎也是定终身的拥抱,种种曲折后走到一起,这一拥抱应该有很多内容的,不过这个镜头很快就闪过去了,感触不大。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影片的口碑会这么差?
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我才注意到这个导演是“MV”导演,不知为什么,以前就没有注意到MV这两个字母。
我觉得片子拍成这样主要还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导演在影片中起核心作用,剧情情节的安排,电影的裁剪等都是导演来控制的,一个很会演悲剧的演员在演悲剧时,导演安排烘托的场面是喜剧的,那这个演员可要真悲剧了。
星光公司需要出部力作了。
景甜这两年话题不断,单纯从这部影片看,景甜的基础是好的,稍有一点青涩感,景甜还年轻,没有做过妈妈,或许恋爱都没有谈过,不过前两年的《我的美女老板》景甜演得不错呀,可能景甜是需要接好的剧本,与好的导演合作。
依然看好景甜的未来星途。
我不是业内人士,只是个普通观众,吐槽几句,若文中有不妥之处,多多包涵。
影片讲述了离世的母亲失忆后按照生前的约定,在雨天回到父子身边,最后一家三口经历生死离别的感人故事。
五岁小彬的妈妈病逝之后,爸爸身体本来就一直不好,现在记忆都有点衰退,经常记不起妻子的脸。
小彬每次走在路上都被人当面议论纷纷,说:爸爸妈妈有病,那小孩说不定也有病。
回到家里也是到处扔的衣物和没有收拾的碗筷,爸爸大米连妻子给的手帕都找不到了,还是小彬给的提醒才找到的。
学校组织去游泳池玩,别人都有妈妈领着和好吃的便当,只有小彬是一个人带着泡面,还没有开水泡,只能生吃。
小彬的妈妈小霖病逝前,给小彬留下了一本自制童话本,这本童话书是小彬的宝贝,也是本故事的预告片。
童话书里妈妈小霖告诉小彬当雨季来临,妈妈就会从莲花岛回来,雨季结束就回去。
于是小彬就相信游乐场的老爷爷祈祷快下雨的气球,但是游乐场的老爷爷没有按约定放飞小彬祈祷的气球,于是小彬就将老爷爷的气球全放飞了,但是被不理解的爸爸给教育了。
小彬委屈极了,一边哭一边跑,跑到妈妈的坟墓前号啕大哭。
不一会儿小彬的爸爸气消了,他以为小彬还留在家中,但并没有,小彬的爸爸到处找心急如焚,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小彬可能在这里,就找到小彬了。
在他们父子俩正要回家时,下雨了,奇迹出现了,小彬的妈妈正坐在一个大木桶上,但是失忆了,她了解了情况后回家了。
妈妈真的回来了。
但是回来的妈妈的记忆却不见了。
死去的妈妈出现在他们面前,虽然难以置信,但是爱着妈妈的爸爸和小彬相信就是妈妈回来了,于是将妈妈带回家。
有了妈妈的小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爸爸米一凡为了让妈妈景甜相信自己是她老公,向她诉说了他们的爱情故事,米一凡是轮船修理工程师 在大学时爱上了同学景甜,米一凡和景甜是在缆车上见的第一面,并且两个人彼此都是一见钟情。
舞蹈室的偶然相遇才知道彼此是同一个学校的,她因为搬箱子没有手,他为她系鞋带,他为了她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受损最后不得不放弃体育,毕业那天在舞蹈室的相撞而拿错毕业证,交换毕业证之后的一次仅有的约会,两人在一起了,就是在米一凡发现自己生病之后与景甜分手,但是突然某一天景甜发现了他的秘密,坚持要和米一凡在一起。
在故事的发展中,小彬身上的钥匙打开了一个秘密盒子,并通过里面的一本小霖自己的笔记本打开了小霖的记忆,了解到全部的事情真相。
原来,他们分手后,在一个下雨天,景甜发现米一凡偷偷来看自己,出去追的时遇到车祸,躺在病床上梦到自己来到了29岁的未来,而对于生活在未来的丈夫和儿子来说,她遵守死前的诺言,在雨季回到了他们身边。
也就是现在的自己,遇见了未来的米一凡和自己五岁的儿子。
而且她也知道了,在这个雨季结束之后自己就要回去了,因为她要从车祸中苏醒。
所以她为米一凡和小彬做了她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后雨季结束了,她在米一凡和小彬的不舍中离去了。
最终米一凡在景甜留下的日记本中知道了事情的一切真相,也知道了他们恋爱时的所有故事。
小米真的好可爱~一声妈妈叫出口,甜甜的心都化了,母子的笑容都很灿烂,很有感染力,小米说妈妈对不起,都是因为妈妈生了他才会死,看到他们母子二人大颗的泪珠往下落,我真的忍不住哭出声了。
一些温情和离别的场面也真的被催哭了。
我觉得这个电影挺不错的,评分却有点尴尬。
支持一下。
陆毅的形象气质跟之前的偶像形象差别有点大呀,不过很入戏,俩人恋爱的剧情有点牵强了。
印象中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剧情已记不太清,只记得那是大三的光棍节,距离失恋有一年左右,说是失恋,其实不过是一场无疾而终的单恋而已。
那一年的光棍节,没和宿舍的兄弟们一起过,到现在都有些遗憾。
那时候的自己,只不过是不愿承认自己依然放下而已,而特殊的纪念日,总能给人一些理所当然的理由,去放纵自己。
平生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拉了一个在贴吧里认识的妹纸。
可惜那时还没有光棍节特供电影,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这样一部影片,没有太大牌的影星,没有令人惊艳的情节,俗套的剧情,到如今甚至都想不起来一点内容。
可还是没能忘了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不管是一首歌,一部电影,那些隐藏在其背后的故事,大概只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有点荒唐、幼稚,却也平凡的惊不起一丝风浪的过去,才最值得你自己回忆。
能给负分么。
蛮好看的呀 发现在电视机上随便看的电影比较容易满足 也不是特意下下来准备看的
- -0 真是不适合中国人演,怎么看阿都怪怪的,不过画面挺好看的
片名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天啊,这可吐槽的点也太多了吧。是神话故事吗?还是借着穿越的余温来故意恶心人呢?浮夸做作的全体表演就先不说了,最最令人的发指的是中间那一段《没那么简单》的MV啥咋回事呢?你放一首让人出戏的歌也就算了,还演员对口型哦亲,而且放整首啊,这都不是光说凑时间能够解释的啊,没有逻辑没有叙事。
因为影片名给的三星。真心讲作为爱情片还凑合,作为亲情片,真的不怎么样。不过迷你彬的表现还不错。
#晶晶儿就爱看电影#妈了个巴子,这居然是一部电影!不能打零星那就一星给陆毅的脸!十几分钟跳着看完。十分同情上影院看该片子的同志!
景甜出现了!!!你这是自寻死路!!!
这部电影感觉上还算可以,它将孩子心中的一个童话故事转成现实,最后又穿插了一点穿越的手法,整体上是浪漫温馨的基调,与老版《妈妈再爱我一次》那种苦情全然不同,但是这部剧更多的是描述爱情,对于母子感情描述的有些少,不是很到位!
槽点真心不要太多:陆毅老了,小小彬演技好过大人,景甜演技好过陆毅。导演果然是拍MV出身,超长MV看得人熬不住。尤其那段没那么简单。电影院内所有人都笑了。
没看过旧版,所以无从比较。偏结局的地方开始,剧情很不错!中间有一个特别不能理解就是那首“没那么简单”。。完全无厘头的出现!以前不喜欢景甜,但这里真的还满漂亮的!去掉无厘头部分,还是很喜欢的~
中国就不适合拍这种片子
你真是21世纪的奇葩,拍的跟八十年代一样的水平。多少年没看过这种烂片了,搞得我都有怀旧感了
一切疑惑尽在那个日记本,整体不错,只是片名跟内容不够贴切..
无比拙劣的翻拍,笔变成了毕业证,日语变成了汉语,演员换了几张国内观众熟悉的脸,除此之外就是原封不动的复制粘贴,但却遗失了原版清新自然的气息,从头到尾肤浅而做作。
一部很让人难忘,一段萌芽于校园,经历了近一个时代风雨的感人爱情故事,也挺唯美,很拼命也无法抓住的那种无力感,最后生死别离的,融合了爱情、亲情以及悬念元素,爱情一波三折,生死扑朔迷离,充满童话色彩,母子情元素,从校园相恋到最后生死离别很好诠释“用生命去爱”的电影主题,也让人看后相信爱,珍惜眼前人。
我还有印象
是相约在雨季我看的第一个翻拍,小时候觉得还不错啊,怎么现在一看评分这么低
名字不太符合。母子之间的感情表现不足,更像一部爱情片。情节相当平淡。典型的小清新电影。不过画面不错,加上又是在我的故乡拍的,情感上加分。景甜终于有一部不那么脑残的电影了
我觉得比较戳中我的点。整体风格非常清新干净,演技其实还略有不足,台词也稍有苍白。中间假唱没那么简单很让人笑场,最后穿越那个点也挺突兀的。整体来说,没看过旧版的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剧本是旧的,但是感动依然还在,这,已属相当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