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岭雄风》这部动漫电影其实是很不错的 ,我在看的时候最后一段都看哭了。
现在看许多人都不喜欢国漫,更喜欢日漫或好莱坞的动漫,但是我却觉得国漫是很不错的,它更在乎的是培养孩子从小的情趣,性格,就那熊出没来说,以森林为背景,而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的搞笑故事带给孩子的欢笑背后其实也开发了孩子的智力,而每一部大电影,也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和熊之间的友情,我不排斥日漫和好莱坞动漫,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只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国漫。
终年被白雪覆盖的白熊山,可爱调皮的熊大和熊二出生在这里。
伐木工整齐有力的号子响彻森林,当卡车满载原木离去的时候,熊大和熊二则与他们宿命中的敌人——少年光头强相遇。
三个小家伙互相追逐的时候,熊二不小心掉入树洞,随后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
在碧蓝剔透的湖中央,熊二见到了妈妈故事中的大白熊。
转眼时间来到了现代,对白熊念念不忘的熊二弄丢了朋友们过冬的口粮,为此遭到哥哥的痛骂。
而就在此时,光头强带着三个行踪诡异的外地人来到森林,他们却无意中吵醒正在雪中休息的大白熊。
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年纪绝对不小,可以说完全不是电影的受众。
但是我被惊喜到了。
国产动画的确有不少好片子,画面精良,比如《秦时明月》系列和之前吹得很厉害的《大鱼海棠》。
前者拖沓,而且没有着重点,你说它想表达深刻含义,但是又不是真实的历史;你说它想表现画面和动作,为什么不看真人特效大片?
后者故事稀碎。
其实我们对动画片的要求不高,小孩子看得下去,还能学到一些好的知识就可以了。
这部动画我就觉得很好,教会孩子保护自然,对于感情的处理比较隐晦,大人有自己的看法,小孩子估计就以为是友谊吧。
《雪岭熊风》
《冰雪奇缘》有人说片头那片雪花与《冰雪奇缘》中的很像,好吧,确实像,但其实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方是在这
《雪岭熊风》片尾的雪花照抄的有木有?
《雪岭熊风》中的老赵头
《冰雪奇缘》中的威斯顿公爵这两位最开始都说了类似的话,觉得白熊(冰雪女王)是妖怪般的存在
《冰雪奇缘》开场曲
《雪岭熊风》开场曲《雪岭熊风》中的《伐木曲》和《冰雪奇缘》中的《冻结的心》这俩歌节奏有多像也不用我说了
雪岭熊风中熊大教训熊二时说了一句"俺说够了!"并把熊二的石头扔了出去,这时石头发光了,《冰雪奇缘》中艾莎对安娜发脾气时说了句"我说够了!"并变出一片冰刺
《雪岭熊风》
《冰雪奇缘》艾莎能一脚踩出一朵冰花,大白熊团子也能踩出一朵花,等等,这是巧合吗?
雪岭熊风中被白熊踩出的冰轨道
《冰雪奇缘》中艾莎造出的冰楼梯这俩本领如此之像
《冰雪奇缘》中的汉斯
《雪岭熊风》中的反派这俩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类似:"只要我把艾莎杀了(把白熊抓了),我就是拯救阿伦黛尔(白熊山)的英雄
《冰雪奇缘》
《雪岭熊风》场景有些类似
《冰雪奇缘》中覆盖冰雪的大树
《雪岭熊风》中覆盖冰雪的大树相似度80%,只不过反了过来
一部电影好看与否,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能打动观众的心,能否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作家余秋雨说:“当剧情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戏剧家所拨动的艺术琴弦与观众的心弦以近似的频率一起颤动,这就是情感共鸣。
”电影作品要表达的观点和观影者想要吸纳的“想象”有个情绪上的对接,对接好了,观众情绪就会被卷入进去。
那年与好友昌军在家看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2004),好友是一位中学班主任,平日里教学非常认真负责,跟他在一起,言必称教坛事。
片中主人公马修教师对孩子一视同仁,师者仁心,对不同类型孩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并在“铁血”校长教育模式下敢于冒着开除的危险进行变革和尝试。
这部电影让他很有感触,让他想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如何空谈素质教育,让他想到普通中学老师升学率重要还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
昌军一大摞的情绪表达,可以看出影片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
看叶伟信导演的动作警匪片《导火线》(2007)正是我在警校培训的时候,白天上的是室外课,一身特训装的教官传授擒敌拳,射击,搜身、徒手带离,让我们有一种想要实战的冲动。
影片中马军(甄子丹饰)和Tony(邹兆龙饰)在木屋的那场决斗,甄子丹犀利的脚法,凌厉的摆拳,拳击格斗式的重拳,泰拳中的膝顶肘击,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人的决战没有一丝单纯追求华丽好看的套路动作,都是骨碰骨的招招凶狠,拳拳到肉,看的是让人有点窒息,看后直呼过瘾,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完全投入进去了,应该说达到了情感共鸣。
任何艺术创作都希望作品面对“高山流水”,觅到知音,达到情感认同。
唐代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段数根须。
”唐代诗人贾岛又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其实讲述的就是作诗作曲练字的不容易,但不容易并不意味着一味高端,高端大气上档次固然不易,但要做到“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就更不易了。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说:“戏文作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人之好人小儿同看。
”这就涉及艺术措置,白居易每每作诗都要念给老妇听,老妇听懂了,白先生才拿去发表。
因此,从电影等艺术推广的广度和力度上来看,情感共鸣就要更加注意他的普遍化和普通化。
单就个体而言,不同阶段对电影的指向与注意点也不同。
中学时候看《太极张三丰》(1993),少林功夫,君宝(李连杰饰)与天宝(钱子豪饰)打垮十八罗汉阵,这些飘逸的拳法让我激动不已,顶礼膜拜。
参加工作后再看该片,很为里面的一些无厘头台词和搞笑画面,或者戏谑的打斗场面开心一笑。
再后来,陪着他人重看此片,注意力就会回到人物的台词和故事反映的人生态度上来。
君宝在客栈里睡觉,说:“做人啊,只要问心无愧、开心就好。
”然后带着一个甜甜的笑容酣然入睡,导演还特意给了他一个近景。
天宝却不认同,他懊恼地将爬在地上的一只臭虫弹走,表明他十分不甘心做一个卑微的小人物。
面对八抬大轿耀武扬威经过的刘公公,君宝看后对旁人说:“这人怎么这么霸道?
”天宝一脸羡慕,说:“好威风啊。
”这就是他们的“三观”不同,也决定了后面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角色的最终命运。
一部好的影片要照顾到全面,顾及到全方位,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学识、不同经历的人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让观众入戏,产生情感寄托。
和家人一起去看3D动画版《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014),儿子沉浸在熊大、熊二高山飙雪,酷炫的视觉冲击效果,五彩斑斓的奇幻溶洞等夸张的戏剧场景中,站在一旁不停地手舞足蹈。
芹着重在熊二、团子(白熊)等主角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上,熊二为了挽救团子,舍命回到她身边,团子注视熊二的表情,让芹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我重点关注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较量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内心的善。
主题曲“你最勇敢、不怕困难、让整个世界一点一滴不一样”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离场灯光亮了,结尾曲白挺的《你从未离去》唱到“前方的路不再孤单漫长,天空下你我不再守望”让我的内心再次感染。
不同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需求点,你说这样的电影我们会给他差评吗?
PS:本文与后来的《熊出没之探险日记》及其第二季的情节存在严重冲突,我本人并不喜欢那种情节(而且我本人认为《熊出没之探险日记》两季的剧情与此片的结局不吻合),支持《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结局的人可以不看本文。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 (2017)6.72017 / 中国大陆 / 动画 / 丁亮 袁惠芳 李宁 / 张伟 谭笑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2 (2019)暂无评分2019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冒险 / 丁亮 / 张茗 谢丰泽 传说中的“白熊再也没有出现”其实就是团子把自己封印在熊二小时候遇到她的神秘的,不为人知的地方,以确保白熊山免于爆发。
小时候的熊二误打误撞进入那个神秘的地方,不小心破除封印的同时,那个封印团子的神秘的地方就消失了。
团子发怒时,白熊山爆发,熊二带着上面有自己眼泪的石头,相当于自己的眼泪和团子的眼泪结合,唤醒了团子善良的本质,团子再次封印了火山。
代价就是,再次将自己也一起封印起来,消失,就跟传说中一样。
白熊圣池上的那些石柱,我猜它们不仅拥有治疗的能力,还有时空转换的能力。
火山已经喷发,灾难无法避免,团子封印火山的方式,只有通过这些石柱转换时空,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团子动用了这个魔法阵,重置了时空,但是团子没有抹去熊二的记忆,而要把那块石头给熊二并且改了一个图案,就是为了让熊二明白:这一切的事情不是梦。
所以团子也就消失了,因为时空已经重置,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食物没有丢,商人是环保主义者,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
当然,熊二看到石头,就明白了,团子消失了,就像妈妈讲的故事一样。
而实际上,团子并未真正消失。
这相当于团子一次彻底的新生,团子重新变小,带着同样的石头再次出现在熊二与团子初次相遇的那个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被封印着,让白熊山免于爆发。
也许直到几百年后再次有谁意外进入那里,不小心破除封印,火山爆发,又被封印,循环往复。
19.2.9号补充几句,最近看见有人拿同样理由给烂片挽尊。
这是两码事。
大人要尊重孩子,第一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观念强加到孩子头上上纲上线什么救救孩子。
第二也该想想怎么把儿童作品做好点。
这也是尊重的一个方面。
————————————————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评判这部电影,可说的似乎没什么,也似乎很多。
不过看到那些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的另一个意义上的卫道士,想说的话就变成一句:你们真的考虑过小朋友的感受吗?
若是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不要以自己的预设和判断代替孩子天真朴素、自然而然的喜好。
火车头托马斯,天线宝宝之类,大部分成年人在观看时都如坐针毡(我同学父母坚持收看此节目,是因为中间有六合彩的中奖号码飘过),但某些年龄段的孩子却兴奋非常,手舞足蹈。
因为他们是孩子。
小时候看过余华的一篇随笔。
在他儿子出生后半年,他决定让他来分享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爱好,于是整天给孩子放巴赫、巴尔托克和德彪西。
“正当我乐观地感到儿子对巴赫的喜爱与我越来越接近时,外婆拿来了一盒儿童歌曲的录音带,里面有一首四十多年前周璇唱过的儿歌: 小燕子,穿花衣…… 这一天下午,我的儿子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显得十分激动,张大嘴巴使劲地笑著,小小的身体拚命扭动。
他让我将这首歌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气喘嘘嘘、满头大汗,因為激动过度而没有了力气,倒在床上睡去后,才让我关掉了音响。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听巴赫了,每当我為他放出巴赫的《平均律》,我这才一岁几个月的儿子都要愤怒地挥动著手,嘴里口齿不清地叫著:「小燕子,小燕子……」我只好关掉巴赫,关掉巴尔托克,让「小燕子,穿花衣……」在我们的房间里飘扬。
我苦心经营了近一年的巴赫,被「小燕子」几分钟就瓦解了。
于是我的蓄谋已久、我的望子成龙、我的拔苗助长,还有什麼真正的宁静?
在我儿子愤怒挥动的手上和口齿不清的「小燕子」里,一下子就完蛋了。
” 每个人都曾年幼过,华兹华斯说,孩子是成人的父亲。
说过“救救孩子”的鲁迅,后悔的是童年时毁掉了弟弟的风筝。
而评论中那些疾呼“救救孩子”的人,却是因为孩子看了部你们不爱看的动画片而已(甚至有些人看没看过都两说)。
以自己的价值观越俎代庖,别说“救”了,根本是不尊重孩子的自以为是。
熊,本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
哪个孩子童年时不喜欢熊?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一个美国卡通里的毛毛熊。
后来又喜欢爱心熊。
时至今日我的同事看到维尼熊和泰迪熊就迈不开步子。
最近几年在日本大热的熊本县吉祥物Kumamon,除了宣传策略外,恐怕本身就具有“熊本熊”这个得天独厚易受欢迎的条件。
现在,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熊大熊二。
剧情设置如何改进,怎样做到老少咸宜,这些问题都可以探讨。
偏偏有些人不这样,他们只会跳出来大叫:“救救孩子!
”根本不管抱着狗熊玩得开心的孩子们需不需要他们救。
这就是孩子们眼中最没意思的大人。
需要被救的搞不好是他们。
首先,我需要先说明一下,我今年19岁,刚上大一,年寒假我和同学一起去看雪岭熊风的首映。
我不知在你们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人来说怎么样,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比第一部要好很多。
至少我在看第一部时只是觉得好笑甚至有点幼稚,但是我在看第二部时看到最后特别是那段音乐响起来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真的很感动,而且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我幼稚,看动画片也哭,长不大。
我不在乎,我只知道看完电影后我的心里那些在大学里看到的不公平人心险恶似乎瞬间消失了,这对我来说就够了,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
有些人一看到熊出没电影就开始发什么救救孩子们,那我倒要问问你们,那什么该是孩子们看的动漫电影呢。
首先你们要明白看电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而且有很多人觉得不适合儿童看拉低儿童智商的很大原因恐怕是自己不喜欢看吧。
因为你们觉得它幼稚,所以你们就认为孩子们看这个拉低智商。
还有一些更离谱根本没看过电影就乱发评论,就是纯属于黑国漫。
你们觉得雪岭熊风幼稚无聊,就像觉得教你们1+1=2一样。
是,我们都会1+1=2,可那我们该教一年级的孩子们什么呢,就是这个。
难不成要教他们拉格朗日定理,不定积分吗这样高深的东西吗?
不管你们会如何说我甚至骂我,我不会改变立场。
我非常讨厌那些把成年人的想法加到儿童电影上的人,你们既然一开始就觉得幼稚那又何必去看呢?
转载于b站 结合前后剧情,最后一段故事的讲述,其实是熊二对于小时候妈妈讲故事的回忆——因为,他也有些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知道看到了手中的石头,想起了妈妈的故事(影片结尾的时候,一直在播放小时候,熊妈妈给熊二他们讲的故事)……才明白了……1、白熊山的由来——原来雪山由于人类的贪婪,砍伐树木猎杀小动物,使得雪山愤怒,火山爆发,一头大白熊(就是团子)拯救了大家。
团子用法力控制住了火山,才维持了人类的平和,所以,人们把雪山叫做白熊山。
但是,团子拯救大家后,就消失了2、石头——石头是雪熊的眼泪,也可以理解为是雪熊封印火山的力量,雪熊以自己的眼泪为代价,封印住自己,也封印火山——参考熊二第一次拿到石头的场景,那是个冰雪的世界,但地底就是无尽的岩浆!
3、团子的苏醒——团子封印这火山,火山就不会喷发,但熊二误打误撞拿走了团子的封印,团子就苏醒了。
4、火山再次喷发——本来,火山由于团子的之前的封印,是不会再喷发的。
然而,人类似乎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砍树,伤害团子,特别是伤害了熊二(引发了团子的强烈愤怒)。
失去控制的团子再不再压抑火山,于是火山再次喷发!
5、熊二的举动——熊二带着自己眼泪的石头,相当于自己的眼泪和雪熊的眼泪结合,再次唤醒了雪熊善良的本质,雪熊再次封印了火山。
代价就是,再次将自己也一起封印起来,就跟很多年前一样。
6、结尾——火山已经喷发,灾难无法避免,团子封印火山的方式,只有转换时空。
在时空转换的过程中,熊二看到了所有人的童年,那些坏人,为什么坏,做了解释。
也因为转换时空,所以一些人也不一样了,比如商人,在新的时空中,其实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结尾时,商人和光头强变成了老同学,而原来时空中,商人和光头强是完全没有交集的。
所以,不能理解为商人变好了。
)7、时空转变——新的时空下,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食物没有丢,商人是环保主义者,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
当然,熊二看到石头,就明白了,团子消失了,就像妈妈讲的故事一样,再一次,牺牲自己,消失。
不懂结局看一下.顶上去.转发别人的。
无暇看长评,就来看短评吧!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在制作上比上一部有进步,但创作上有退步。
所谓的“熊样”究竟是什么,影片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通过重量级发言的方式明确给出答案。
影片的音乐不错,很能烘托气氛。
片尾时有一段闪回的镜头组,配上一首抒情的歌曲,堪称影片最感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
熊二的人物弧线不清晰,它的变化在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讲清楚。
影片中无谓的追跑打闹太多,留给主人公情感线、任务线的时间体量太小,所以整体剧情太过简单,困难不多,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也不多。
影片植入广告太赤裸,尤其是汽车那段,已经等同于念广告词了,效果不好。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在制作上较上一部“夺宝熊兵”有长足的进步,模型和大场面的质感都可谓进入了高水准区间,但在创作上却不进反退,呈现出以借用和讨巧为主要创意点的拼凑状态,撒上一点美轮美奂场景的味精,加一点追跑打闹的食盐,最后再来一下“暴走”性质的炝锅,这样炒出来的一盘菜作为动画或许可以,但作为原创动画来讲基本是不合格的。
且不说熊二跟白熊看着咋么那么像《驯龙高手》里的小隔隔和没牙仔,从相遇相识,到骑着飞行的状态完全如出一辙;也不说白熊从一开始在森林里神秘隐现的身姿,到最后巨型化暴走的设定,咋么那么像《幽灵公主》里的猪神;单说影片开头伐木工人的一段劳动号子,连作曲都快完全抄袭《冰雪奇缘》了。
也难怪,都是冰雪题材嘛,可是中国伐木工人在工作时会有这种唱歌的闲情雅致么?
影片的主人公其实只有熊二一个人,主要想讲它找到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熊二的人物弧线变化不大。
只能说之前它有点胆小,依赖妈妈和熊大,没有熊样,到最后它勇敢献身了,不再依赖他人,有了熊样,但它对待亲人、朋友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且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变化也不清楚。
变化不大,就意味着角色的成长不多,变化原因不明,就意味着给观众带来的情感收获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影片结尾有一段非常有亮点的闪回镜头组,配上抒情的歌曲的确触发了泪点,但总感觉这种感动并没有那么真实的原因。
因为使你感动的是妈妈、童年、家庭这些词汇,而影片的重点却不在于此,因此产生了某种观感错位。
即,对次要的东西萌生了主要的情感,而对主要的东西只萌生了次要的情感。
熊大在影片中已经不是熊二的哥哥了,而是家长的角色,代替妈妈对熊二予以亲人的关爱。
所以才会有当熊二让一车水果掉落悬崖后,熊大终于按捺不住的发彪。
它的语气完全是家长式的、教条性的,给熊二带了很多顶大帽子,什么选择了逃避、什么为过去找借口之类的,仔细想想,这些话太过生硬,熊二究竟怎么逃避了、怎么为过去找借口了,至少我是一头雾水,它不过就是坚信有一只白熊存在而已。
影片为了推动熊二离家出走的剧情,而让熊大说这么沉重的话,有点牵强俯会之感。
所谓的“熊样”究竟是什么,影片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只是一味地在重复,熊要有熊样。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通过重量级发言的方式明确给出答案,要么是敢于担当的精神,要么是为朋友献身的勇气,总之说出来会让人很感动,不说出来就会让人觉得差点味道。
在这部影片中,光头强的角色被淡化得太厉害了,他仅仅充当个帮助者的角色,没有融入围绕白熊进行的戏剧冲突主线。
如果不是非得有个光头强的话,完全取消这个角色影片也是依然成立的,这就说明影片实际没有挖掘这个人物存在的必要性。
可能为了在电影版中刻意营造出一种“猫和老鼠”的和谐,光头强总是不充当反面角色的,总是有新的反派出现,但这同时也丧失了熊出没原始的一些味道。
当然,相比“夺宝熊兵”来说,本片中反派的结局要好得多,虽然他是怎么转变的并没有讲透彻。
目前影片中无谓的追跑打闹太多,留给主人公情感线、任务线的时间体量太小,所以整体剧情太过简单,困难不多,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也不多。
比如水果车掉落悬崖,追了几分钟,闹腾了半天,还是掉下去了,这个追只是为了博小朋友一笑,没有什么剩余价值了,其实让车直接掉下去也是可以的,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来讲熊大和熊二的矛盾,讲熊二和白熊的矛盾等等。
影片也没有回答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一方是保卫家园不让砍树的熊,一方是砍树但却是为了建设自己家园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究竟应该怎么解决。
既然可以无脑给一星,那也可以无脑给五星
少儿频道播播也就好了
变身是童年阴影
宁愿看这个也不会去看跑男!这就是原则!
作为国产动画,还不错。最后也被感动了一把。
小妹生日看~
真是被低估的国产动画电影,没想到这么好看,被故事内核感动,如果换上现在的制作技术,豆瓣至少8.5吧
经典熊出没
还算是比较好看的。我觉得这部电影主要是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大自然的报应人类难以接受。
还是很良心的
春节看熊大和熊二是小朋友的保留节目,美好的童年呀!
技术是硬伤,太low,故事确实不算低幼,但明显抄好莱坞,熊二的配音什么鬼,憋死我了
不伦不类
比想象中好点。。。
二流故事,三流叙事。编剧奇多,想一出是一出,小朋友还是好骗。
还可以吧=-=
模仿的痕迹依然很重,也有说教成分,但不失为国产动画诚意之作,比夺宝熊兵有进步,会继续去看熊出没。
吹制作没必要了,剧情5分(十分制)
太好哭了,不输美国那些迪士尼片
因为小朋友们都在影厅的座位上加了个小凳子然后脱了鞋坐上去,于是我被狠狠熏了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