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说: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
感觉这句话放在百合身上再贴切不过。
《贤者之爱》(后称《贤》)说到底,不过是女二(百合)对女一(真由)的调教,整场戏,实则是高冈早纪一个人的独角戏。
所谓调教,皆是出于欲望驱使,渴望得到快感。
若小说《痴人之爱》中让治对娜奥密的调教是出于性和控制,《贤》中真由对直巳的调教则是意欲得到报复的快感,而百合的是欲望自始至终都是与真由调换身份:圆满与破碎、纯真与恶毒统统倒个个儿,我便可以用昔日你看我的眼光来看你。
真由,原来你这么不堪,你看我多幸福,我可以把幸福分享给你。
像你当初对我那样。
如此我便如愿。
故事开始于百合的欲望。
为了达到目的,百合肆无忌惮抢夺真由身边的一切,抢不走的干脆毁灭,她抢来真由的初恋对象做自己的丈夫,招致她的父亲羞愤自杀,甚至连一副耳环都要那对正垂在她耳边的。
真由是她唯一标的物,在她得手之前,别人沾染不得。
腌臜的心思层层环绕,把两个女人绑在一起,越扎越紧。
百合努力了那么多年,可真由一直像块海绵般怎么被捶打都没有声响,任她予取予求依旧云淡风轻,丝毫没有“黑化”的迹象。
直到有一天,她发觉真由“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巳——她的亲生儿子。
她突然意识到,她的愿望达成了。
她终于变成了被掠夺的那一个。
且从二十年前,这种掠夺就已经生根,终于在二十年后的这一天在她面前开出最妖艳的花。
最完美的时刻,她终于变成美好的真由,而真由也终于变成嫉妒恶毒的百合。
那么就让真由在这一刻死去吧。
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结局。
这个故事不过是一个“坏女孩”以友情为要挟,威逼利诱“好女孩”与自己交换心脏,渴望“坏透”的心能在干净美好的灵魂里寄居重生,顺便再把自己伤痕累累的躯体丢给“好女孩”,让那颗原本美好的心脏随着躯体一起腐败发臭,这就是“坏女孩”人生的全部意义。
百合一步步把所有人摆在相应的位置,来玩多米诺骨牌游戏。
如同制造一枚炸弹,只等她计算出爆炸的时间,“轰”所有人一同毁灭。
故事终结于百合之死。
可是死去的真的是百合么?
剧里一早就有答案。
这是百合第一次如此微笑(高冈早纪真是美),那时她第一次拥有了真由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儿子。
百合实在是急于分享她的幸福给真由,就像当初真由让她见到美好。
(百合也是耿直鸽鸥)
压抑多年的真由,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决定去执行她的“调教复仇”计划。
她以为她成功了,貌似她也真的成功了,毕竟直巳甘愿做“向黑向恶”的向日葵,可她从少女至今何时又曾想过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与百合的周旋变成枷锁牢牢地锁住她,把她拖向欲望的深渊。
许多年以前,如果少女真由没有遇到少女百合,她可能会按部就班嫁给初恋谅一,生一双儿女,过着如奶奶、母亲一般优雅闲适的人生,最大的挑战也不过是丈夫中年的某些艳遇,但对婚姻似乎也无甚影响。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果。
这应该是最直接表现两人身份转变的一场戏了。
怯懦优柔的不再是真由,干脆果敢的也不再是百合。
看起来,百合的愿望好像已经达成了。
真由的父亲是怎么死的呢?
诱因是百合,可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真由撞破父亲同自己的玩伴在一起后无视他甚至近乎憎恨他的态度。
父亲无法面对女儿,一死了之。
百合的儿子直巳呢?
直巳可从来没有觉得跟母亲的闺蜜在一起有什么不对。
这里就牵扯到真由父亲与直巳的不同,社会、性格等原因太多,不赘述。
说回真由和百合。
真由毕竟没有亲手帮父亲系好上吊的绳索,而想要变成真由的百合只会有样学样,她怎么能动手杀了自己的亲儿子呢?
她明明已经体会到当年少女真由的心情。
百合步步为营。
就差没到处叫嚣:来呀!
快来伤害我呀!
真由父亲的死并没有影响两人“闺蜜身份”。
直巳当然也不可能。
这里百合诡异一笑,探手便去抓方向盘。
她已然十分确定自己已经变成真由,而真由变成了自己,她要改写《痴人之爱》的结局。
什么结局呢?
调教者沦为被调教者的奴隶,那如果在最初成功的那刻调教者死了呢?
——调教者永远是调教者,被调教者永无翻身之日。
“贤者”和“痴人”之间,差着死亡(中止)的时机。
许多人在说,为什么车祸后只有真由的镜头。
因为死的就是“美好”的真由,只不过拖了具破败的躯体。
还记得那个被刺中的玩具娃娃么?
幸存的“真由”这笑容是不是很像曾经讨要耳环得手和被谅一称作妻子时的“百合”?
真由明明已经死了。
如果死去的是坏女孩,好女孩怎么还会和已故闺蜜的儿子厮混在一块儿。
毕竟真由那么美好。
恭喜百合,她玩赢了游戏,霸占了原本属于好女孩的一切,包括躯体。
你们没发现,剧中百合看向真由的眼神,满满都是“这就是未来的我呀”。
而且,她一早就同大家讲明白了游戏规则(我哭着求你相信我,你就是不信我也没办法),这个规则注定她是最后的赢家。
可怜一群沦为玩物的被调教者。
谁说我做不到呢?
我想要的都得到了呀!
百合说。
壮哉!
大百合!
从美学上致敬维斯康蒂,《贤者之爱》已经借着中山美穗的嘴说了出来。
“真是很好的片子呢。
”周末午后,真由子和母亲一起看的是维斯康蒂的《豹》。
贵族看关于贵族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故事。
从气质上来说可能《贤者之爱》和维斯康蒂另外一部影片《魂断威尼斯》更为相似。
这是一步诉说情绪的电视剧。
《贤者之爱》主要室内场景有三个,真由子在海边的家,凉和百合的家,真由子和直巳见面的酒店。
真由子在海边的家,白色的窗帘后面好像随时会站着少年藤井树。
屋子里的女性,真由子、真由子的妈妈和奶奶都永远穿白色的裙子,美得像纱和雾,虚无缥缈得一阵风就能飘走。
凉和百合的家雪洞一般,一应摆设全无。
像《2001太空漫游》开头的空间站,工业机械风格,人也要被白色的背景吃进去,百合穿了一件又一件艳色花朵的衣服,拼命挣出来。
相似的是,两家都没有什么真实生活的气息。
海边的房子,似乎只适合一年去度一次假的有钱人和出海打渔的渔民。
像真由子家这样永恒的住在海边别墅里的,像住在一个虚拟的假期里,一个长梦里。
电视剧最后,直巳走进大海里,说“真由酱,你看我今天要游到那片海去哦。
”真由子在沙滩上看着他,像直巳20岁生日那天一样。
威尼斯的沙滩上,古斯塔夫也这样看着少年塔奇奥。
音乐家放肆又自卑地用眼神追随着美少年。
少年最终化作了海边一个逆光的背影。
古斯塔夫用死亡结束了在威尼斯的假期。
史航说,格林书里的人偷情获得的快乐,比拥抱自己的老婆还要少。
而古斯塔夫偷窥用去的激情,比占有还要多。
像古斯塔夫和真由子这样需求高级又擅于自我折磨的人,太不容易获得快乐。
他们将美学置于一切之上。
他们的自我可以无限小,又无限大。
彻悟人生而孤独又不妨碍欣赏极细小的美——真由子说喜欢体力劳动的汗水之美,直巳便跑去建筑工地搬砖头。
世界是荒原,美少年是光。
真由子和直巳之间倒不太像禁断之恋,真由子和直巳见面的酒店和他们的家相比反而更有些真实的暖意,两个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这种状态像是可以一直,一直持续下去。
很多次,和朋友提起贤者之爱,听到最多的词语就是“调教”“重口”“刺激”,在了解之前深觉 这大概是部小黄片吧。
但当认真的投入其中,就会发现无论是原作谷崎润一郎还是编剧,都只是用艺术的手法夸大了我们生活中的情节。
当剧作被缩小,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不懂如何拒绝他人,不懂得知足,不懂得底线,过分依赖,情感至上等等。
艺术永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今天想从原作的角度谈一谈这部剧。
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
谷崎润一郎是一位很有趣的作家无疑了,如果需要形容词去描述他,我一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刺激”。
一个钟爱肉体的作家,对女性充满崇拜,极力维护女性之美,主张男性臣服于女性,但他所追求的一部分美美到达极致 已接近丑。
有人说他的这部分思想应该是受西方唯美主义代表波德莱尔和王尔德影响,我觉得在这部分之外,他的戏剧性人生也是他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
几乎在谷崎润一郎所有的作品里都可以找到他自己的影子。
以《痴人说爱》为例。
和第一任妻子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谷崎润一郎想找一名娼妓一般的女子。
他曾痴迷一位艺伎,但艺伎已有心上人。
故而将亲妹妹介绍给谷崎润一郎。
两个人结婚后,谷崎润一郎发现妻子是一位贤妻良母类型的女子,逐渐心生厌倦。
而后看上了妻子的妹妹,觉得这是一位可以培养成理想型的女子。
于是将其从小调教,直至成为自己的性伴侣。
这也是《痴人之爱》的原型,关于调教之说。
由于后来其人生的转变(著名的让妻的故事)和本剧无关,故不作赘述。
在这里还想要提到一部作品,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也是一部和他本人有极大关联的作品。
谷崎润一郎曾爱上一位有夫之妇,一见倾心,奉其为女神,并表示愿意成为松子夫人的男仆。
这就像《春琴抄》中的春琴与佐助,女性拥有的一切均高于男性,让佐助心生仰慕,甚至在最后为了春琴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现实生活中,谷崎润一郎在49岁时和32岁的松子夫人结了婚 ,也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所以这也许就是谷崎润一郎在日本大众心目中并未成为主流作家代表的重要原因,他的作品太过直白露骨,太过现实、扭曲,但又不得不否认 耽美主义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尽显无疑。
很幸运的,业内对他的评价并不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接触到他的作品,体味其中艺术之流。
说谷崎润一郎其实就是想从艺术来源的角度讲《贤者之爱》并不是一部简单的调教片,把它放入生活,它就可以融入人生。
人生的戏剧性无处不在,有人写进剧本,有人搬上荧屏。
个人觉得不毁三观,有理有据,一切都是必然。
第三集百合嫉妒并破坏抢走真由的一切,但又在真由被别人欺负侮辱时挺身而出并对真由说出“你的笑容只属于我一个”这样的话。
底下的评论都说百合是谜之心理,但那一刻我感觉真由之于百合,就像直巳之于真由。
真由花二十年把直巳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男人,要他一辈子都属于自己。
而对于百合来说,真由从出生开始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她理想中的,她一方面想要真由的人生,破坏并抢走她的一切,一方面又不希望别人伤害她,鼓励她要笑着好好活下去。
给我的感觉就是“你要好好的活成我理想中的样子,然后我要把你的一切都抢过来,你身边的一切都是属于我的,别人都不能碰”。
真由想要的是直巳这个人,而百合想要的是真由这个人所拥有的一切。
但到底是谁影响了谁的一生,谁牵着谁走呢,这恐怕很难说了。
水平有限,只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到这份上。
这部剧刷新了我的三观。
一直很好奇在日本人谦恭温良的外表下怎么会有那么多饲育的变态作品,难道外表越温顺内心越变态?
这部剧女主花二十年把男主饲育成她想要的样子,同样她也搭进去了一生。
两人之间只有一种病态的畸形感情,亮瞎我的眼。
好奇男主为什么喜欢比自己大20岁的女人,恋母情结?
他明明有亲生母亲。
也许是在从小被饲育的过程中审美观慢慢扭曲了,觉得眼前的女人美若天仙。
但是,大自己20岁的女人怎么啃得下去?
就算是女人遇到大自己20岁的也要好好考虑考虑吧。
中山美穗虽然年过40,依然风韵犹存。
找她当女主是告诉我们:女人可以拿下小鲜肉,但前提是,你要漂亮。
最后一集,谅一问编辑,你会选择真由还是百合?
编辑并没有马上回答,离开之后,说:当然是真由。
作为一名男性,你会选择真由还是百合呢?
是白玫瑰和红玫瑰吗?
选择真由,是选择一种贵族式的典雅生活方式。
真由的父亲是著名编辑,母亲是一名老师。
当真由爆发怒火,说出自己讨厌百合的种种理由,母亲制止了她,母亲的眼神分明在说: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应该随意去批评别人的,哪怕这个人做得不对。
真由在校园里被欺凌而毫无反击之力,百合却用随身携带的冰锥呵退了欺凌者。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精英阶层的真由在面对暴力分子时往往束手无策。
真由从小出入父亲的书房,阅读各种书籍,最爱的却是谷崎润一郎。
为什么是谷崎呢?
谷崎润一郎最著名的大概是他笔下浓浓的和风和贵族遗韵。
但是,他同样是一名嗜虐和恋物大师。
他善于把通俗甚至猎奇的主题以艺术的形式融合成高水平的纯文学佳作。
《春秋抄》《细雪》《痴人之爱》。
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
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在与诸多社会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之间的性心理与性生活。
所以说,究竟是谷崎润一郎影响了真由的气质还是真由因为的气质使得她一辈子都喜欢着谷崎润一郎,并最终选择了用谷崎润一郎的方式来完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复仇。
真由太知道打破禁忌的快乐,或许,养成游戏并不仅仅是一场报仇,也是一次自我的释放。
她一直在无知无觉的扮演着完美角色,出生名门,名校毕业,成为一流出版社的主编,一切的一切都毫无悬念也失去了味道。
就像她和直己说:正因为一直很讲究礼仪,所以这种不讲礼仪的吃法才会开心。
正因为调教一个少年,既可以复仇,又可以向世俗的观念发起挑战,所以才特别有趣。
百合所代表的暴发户阶层,往往通过粗暴直接的掠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野心。
比如,她不停地向真由索要项链、耳环、布娃娃乃至直接跟真由说:你把谅一让给我,我有他的孩子了。
百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取。
她的咄咄逼人也恰恰是她的虚张声势,她总是在篱笆外看着真由和她的家人,她好奇地打量着真由家的一切。
却在真由提出想要到她家里参观时,一瞬间没有了底气。
她当着真由的面大声地问保姆为什么没有把房子收拾好,她冷眼看着弟弟们恶劣地打闹,她看着漂亮地浴缸里堆满了垃圾。
她的生活就像这只浴缸。
明明是风景绝好,但是,并不被需要,慢慢地荒芜。
周围的热闹从来都跟她没有关系,她抢来的东西也不属于她,丈夫夸赞好吃的那一道料理偏偏是她从外面买回来的。
儿子和她不亲,就算没有真由的有心养成,她也并不见得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她并不具备爱的能力。
我一直不大明白,为什么真由会一直容忍着百合?
多少次怒其不争。
可是,转念一想,又都明白了。
百合一直羡慕着优雅高贵的真由,真由又何尝不是羡慕着粗鄙野蛮的百合。
她也会对谅一说,如果当初我也走进你的房间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谅一直说真由不会这么做的。
是啊,一个高贵的淑女怎么可能会投怀送抱呢?
恰恰如此,真由对百合有一种容忍,就像是看着自己心里的野兽在一片原野上肆意的奔跑。
每个人都在羡慕着别人,也都在释放着找寻着自我。
有些人自知有些人不自知。
包裹在不伦之恋下的或许还是一场漫长的自我爱恋与释放。
看了这么多影评,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我总感觉最后女主的微笑才是令人后背发凉的结局。
请让我脑洞大开一下:有可能那是复仇的一个计划,女主的内心是:CN 我最讨厌的“闺蜜”消失了 这两个男人都是我的;或者 也有可能是,(我们往正常的方面想一下,)看着心爱的男人,和想起过去的往事,终于幸福的笑了。。。
PS 看弹幕的时候,有人说,这是直己妈妈的杰作,故意把她弄得和玩偶一样。
好吧,我看完《贤者之爱》了,就我目前看过的日剧而言,日剧是不是没有真的坏人?
我想大概就如同王尔德所说“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
”即使是贤者之爱的女二百合,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不算真的坏人,她,只是很讨厌,但也,只是这样,坏?
算不上。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些配角的人生故事其实比主角的更立体。
尤其在今天看完之后,我愈发这样觉得。
关于剧情,我引用一下百度百科的话“ 《贤者之爱》创作灵感来自于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讲述性格内向的主人公真由子,为了向夺取初恋的闺蜜复仇,将初恋谅一和闺蜜百合所生的儿子直巳花费20年时间,调教成“自己喜欢的男性伴侣”。
”的故事大体上看起来这段话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又不只是这样。
我先说说百合吧,大概是最近这两集一直在洗白她,我对她有很多感慨。
百合很讨厌,她讨厌到什么地步呢?
第一次见面就要求真由把自己的项链给她;然后为了拉近和谅一的关系,说自己和真由是闺蜜;看到真由父亲带回来的洋娃娃好看,尤其是在知道是对真由很重要的礼物的时候,要求真由把这个送给她;勾引真由的父亲,以至于被真由看到后,真由父亲羞愧自尽;后来怀上谅一的孩子,然后告诉真由,我们是闺蜜啊,这是一生一次的请求,请你把他让给我;即使是在自己儿子都十八岁了,大家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在谅一的发布会上,她依然喜欢看到真由身上的耳环自己喜欢,就要真由给她。
我一直觉得是真由脾气太好,搁我我早翻脸走人了,哪儿能让这丫头后面有机会在我的人生中兴风作浪。
所以真由选择百合的儿子作为复仇工具,很长一段时间我是觉得恶有恶报,干得漂亮。
但是当我全部看完的时候,我开始在思考,这部剧是不是四个主演都有点毛病?
所以才有这个剧情所以大家才走到这一步?
百合很讨厌,谅一眼瞎,真由脾气好得丧心病狂,直巳……真的会有人爱上和自己妈一样年龄的人么?
我不太懂这种爱,所以我也不打算对这个角色做太多评价(不过讲真,龙星凉好帅)。
真由,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谅一会选择了百合而不是真由。
在我看来真由简直完美。
出生书香世家,独生女,父母宠爱,家庭和睦,自己有文化底蕴,有教养,脾气好,单纯不谙世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大胆的想一下,如果她的人生没有百合的出现,可能就是这样一直完美下去,一生顺风顺水,到了年龄就嫁给谅一,然后继续美好的过一辈子。
美好得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谅一,作为真由父亲看好的学生寄住在真由家,大家都以为他和真由最后会在一起,谁会想到百合的出现就像一粒石子,活生生打破了这潭死水的平静。
真由的复仇虽然奇怪但是也有迹可循,我惊叹于她的忍耐于魄力,多深的恨意才能让她花费二十年来向百合复仇,我很欣赏她的能力、气质、智慧,但是,走到这一步,她一点错都没有么?
百合很讨厌,可是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她站在真由家花园外,看着远方的真由一家和乐融融,这时一个猥琐的男人意图侵犯她,她不动声色的从包里拿出了冰锥,保护了自己,而这个男人是她父亲的下属。
这个问题就很奇怪了,我一直没想通这个剧情设置,为什么一个下属敢对上司的女儿图谋不轨?
也许是个BUG,我们可以不管。
那么来谈谈冰锥,这个冰锥在后面真由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也出现过,百合路过看到真由被几个女生欺负,然后上去挟持了一个女生,用冰锥抵着那个女生脖子,并告诉她们,如果谁敢再欺负真由,那么,我就杀了她。
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需要一个小姑娘随身携带武器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啊,光是活下来就要用尽全力,怎么去懂得爱别人?
真由去百合家做客,百合家很有钱,可是百合在带真由参观自己家的时候,并没有像很多富家女一样洋洋得意,反而有几分小心翼翼和自卑。
她有几个弟弟,我没有看出她是不是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但是,这个家庭暴力、无情、冷漠是肯定的。
家里很有钱,母亲却不怎么管孩子,她们刚搬家到这里的时候,百合饿了,她直接给钱让百合自己解决,完全不在意百合,甚至可能对那几个儿子也是如此。
经常更换保姆,保姆对于照顾这些孩子也毫不上心,或许这也可以看出家长对自己孩子多不上心。
当这一切都展现在真由面前的时候,百合才会崩溃了,她很难过,为什么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也很害怕,也许是怕真由的嫌弃、又或者是同情。
我一直以为她喜欢抢真由的东西,是由于嫉妒真由生活在幸福中,而她,在黑暗里。
可是我看了今天这集,我忽然间觉得,她对真由不是嫉妒,而是真的很喜欢真由,只是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我怀疑她以前可能没有过朋友,所以她以为朋友就是把你喜欢的,给我。
所以她不停的抢走真由的东西,而真由为了维持良好的修养家教,一次次的纵容她,真由并没有提供正确的引导,她们两个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是畸形的。
因为真由很可能也没有朋友,她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百合没有朋友是性格问题,而真由或者是因为太完美。
同时,很大程度上,百合对真由的人生充满向往。
她以为她拥有了真由的东西,就可以拥有真由的美好人生,她以为,好朋友之间,分享什么都是正常的。
在第四集,这对闺蜜摊牌。
我以为以百合的性格,知道自己儿子被真由抢走,这场戏一定会很激烈。
可是当她听到真由说她们从来都不是闺蜜,听到真由对她的评价,她真个人都是一个大写的悲怆。
她说她想要成为真由啊!
她可以接受自己儿子和真由在一起,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和她绝交。
我真是震惊,在她心里,真由居然比儿子重要。
可是,大概就是这样吧,即使她不停的抢走真由的东西,但其实,只是因为没有人告诉她真正的友情是什么样,没有人教过她如何爱人吧。
她很爱真由,她也确实希望真由幸福,只是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表达。
她以为谅一出轨,她不担心谅一出轨,她只是不希望那个对象是真由,可能是因为,在她看来,真由是最不该背叛她的人吧。
可是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伤害真由。
她和真由绝交了,一个人在偌大的房子里,她给谅一打电话,谅一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凄凉的说“我很寂寞,想确认一下我是不是孤独一人。
”的时候,我忽然不讨厌她了,又或者说当她给真由说可不可以不要绝交的时候,我就不讨厌她了。
可是,也只是不讨厌,也只是明白她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也只是同情她而已。
而真由,我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她,她为了劝她妈妈不要把房子卖给百合,说出了她对百合的看法,“暴发户、没教养……”,然后她母亲制止了她虽,让她注意自己言辞。
虽然显然在她的家庭教育中,这些话是不被允许说的。
可是嘴上的话可以制止、心里的看法是没有办法的。
她并没有说错、虽然她这样评价一个她讨厌甚至恨的人也很正常。
但我很难不去思考,她是不是最初对百合的接近就是嫌弃的,只是教养不允许她表现出来,是不是对百合只是一种同情、施舍,只是没想到百合后面会越来越过分,导致她父亲去世、抢走她未婚夫。
真由是受害者,可是她真的没错么?
她从一开始対百合,也不是正确的友谊啊!
这两个妹子三观都不太正,一个要维持自己完美的形象,一个错误的理解了友情。
所以就是两个根本不该在一起的人在一起了。
然后谅一,我不太懂男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生,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真由就是很完美,如果我是男生,我可能会选真由。
就像剧尾,他问另一个人,如果是他,他会选谁。
那个人说他会选真由吧。
可是,换个角度,百合这样的性格也不怪她啊!
如果可以,谁不想生在真由的家中,无忧无虑的成长?
可是她就是没有这样的运气啊!
我多想成为你啊,可是,如你所言,没有人可以成为另一个人。
我只能是我。
天啦,我竟然起了一个很押韵的题目。
好了开始正文。
最近在准备考试,疯狂刷了一周题之后感觉脑子瓦特了。
然后找剧看,打算放松一下。
先是刷了两季《纸牌屋》,发现果然污,直接导致脑子信息过载、三观过载,简直要大脑短路了。
后来看朋友圈都在刷《贤者之爱》,于是跟风刷此剧,我了个大操,作为一个男人,我撩起心中风骚的小粉红,把她按在厨房的桌子上,扒光她,看她雪白的身子和四肢在黑胡桃木的餐桌上扭动成一幅画。
莫迪里阿尼?
马蒂斯?
波洛克?
不不不,她是我情绪的杰作,是我的意境,是我的快乐的痛。
她让我想起最近刚刚背过的一个在《艺术概论》中很重要的名词解释:“有意味的形式”。
是啊,她是一个关于艺术本质的解释,各种要素进行有“意味”的组合,来唤起人们对美的渴求。
如果只看剧中女主的面孔,就像只看这个名词解释的表面的字义,那确实是有意味的。
准确的说,日剧(或者扩大到日本的所有影像作品,嗯包括“你懂得”的那种)中的女性,都具有一副“有意味”的面孔。
她们坚韧、性灵、恰到好处云淡风轻的距离感(或者煞有介事严肃认真的急促压迫感),她们相互组合,扭曲,摇摆,梁子纠缠,薛定谔猫之等待……哦,她们的脸怎么能容得下这么多的内容!
是的,她们的脸开始僵硬,笑容已经消费殆尽。
日本的审美本就是这样,菊与刀,人淡如菊,或者刀头嗜血。
像川端康成继承先秦诗经的古风,从香草芳汀里来的文字;或者像是在盛唐胡姬压酒“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般浓艳的袖口。
在故事情节上,她无疑属于后者。
一个复仇变态的故事,一朵充满黑暗能量的向日葵,一个混合着血液、花瓣泥屑、破碎刀片的漩涡,让人不禁想跳下去混为一潭涌动的血水。
可是在拍摄的镜头里,她却又不像故事那么激烈,娓娓道来的叙事语言让人觉得是一部爱情风景片。
我想把这种东西叫做闷骚。
一个万年不变吸引人的套路,让我们起了撕掉外衣的欲望,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
其实这个世界的所有故事的类型都被规定好了,想要跳出去,不仅仅要变态,还有有人喜欢。
是的,我们快乐就好。
我真的是“三观正确”的人生过习惯了,把一切的正确答案都想得太简单。
在这里想通过谈谈究竟是谁的错这样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来简单回忆一下这样一部“致郁”作品。
1.涼兄さま临近结尾处,一切潮起潮落中归于平静,涼兄さん问Mayu的部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Mayu还是Yuri,部下很疑惑,没当面回答,但在走出大门后随口说了一句“果然还是Mayu吧。
突然间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如果当时涼兄さん选择了Mayu,想必这一切都不会发生的吧。
但是他败给了刻在男性灵魂中的不可改变之物,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因为现代社会赋予一些词的种种含义会让一些词的纯粹性和美感全无。
这么想来,一切又是无可避免。
2.Yuri这是整部剧中唯一让我为其想哭泣的人物了吧。
从第一集的恨,到最后一集的理解,甚至共感(如果在世俗的眼中Yuri算是变态的话,那估计我也是)。
总觉得我其实与Yuri很像,但,谁人不寂寞呢?
Yuri做错了什么吗?
在一个毫无爱可言的家庭里长大,没有教养整天惹事的两个弟弟,对家事不闻不问,在家做的事只有睡觉一项的两亲,Yuri的内心多少有些扭曲,她甚至随身携带ice spike防身。
这是怎样的对世界的不相信啊!
她想过的幸福,而当她看到那样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就在她身边时,贪欲诞生了。
正如Yuri最后那令人背后产生凉意的句话,“まゆちゃん、あなたの人生ちょうだい?
”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视为“親友“的Mayu的真实面孔其实是一个不择手段复仇的无感情的人时,她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Yuri眼中的幸福,是想Mayu那样,想要Mayu的一切,即使得不到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也要变成Mayu。
于是执念被现实崩坏之后,杀意浮现。
3.Mayu“有直巳在,我也是一个人。
一直都是一个人。
”或许Mayu最终也意识到,活着一开始就早已意料到了自己最后其实什么也得不到。
更讽刺的是,她小时候对谷崎的“痴人の愛“的不理解最终变成了现实:她,同样地,也爱上了直巳,无可自拔。
她实施了她的计划,但是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部剧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人吧。
4.直巳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其实答案全都已经被剧中人物说出来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只有直巳吧”,父亲多年后回忆着这一切,说出了真相。
贤者之爱,作者所表达的贤者究竟是什么?
爱又是什么?
剧中每位角色对爱的对象的方式都不同。
但至少我觉得,这里的贤者一定不单指女主。
到底哪里神剧了。。。
我去,养成!简直高能。比韩剧脑洞还大。只有国产剧依然徘徊在小三撕逼跟婆媳关系中
徒有其表智商不够用的剧。中山美穗真是老了~
多年后,你若已娶,我若未嫁,放学路上,小心你儿子,给编剧跪了,你抢我男友,我睡你儿子,这个复仇好单纯,好不做作,女主和其他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画面美爆了,太短了,感觉故事还没有说完
题材让它成了网红,养成系的确比较带感,但个人觉得拍得很一般,龟速文艺wowow台典型产品,养成背后的故事也比较索然,无数闪回加童年阴影加扭曲人性,仅从内容上讲,复仇的大旗打得响亮但是毛线用都没有。中山美穗真的老了,撑不起这个迷倒年下的角色,风韵是有但说服力不足
好无聊!
变态虐恋一定是文学更厉害点。反而让我怀念起谷崎润一郎这个恋脚癖啦。
才!4!集!而且一大半的回忆,略水
配乐比剧情更点睛更到位。另外就是果然成熟的女性比青春洋溢的小姑娘更吸引人更有魅力啊~莫非只是成熟的女性才这么想,科科。
中山美穗简直人生赢家,初恋有柏原崇,忘年恋有龙星凉。
龙星亮真的好帅啊
WOWOW出品,拍摄方法和技术上自是无可挑剔。就是这个故事,没太多意思,满是做作矫情自怨自艾。
额
人設實在太討厭了。女主逆來順受,女二本可以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壞女人,卻在人家說絕交的時候,哭起來。不懂整部劇,對原著比較有興趣。
第一集给五颗星,太赞了。另外配乐太点睛了,这配乐五星。至于剧情,看到后面感觉纯粹是两个女主角的sm之恋啊。我对拉拉没兴趣。
本来只想给三星,但是看到网络上各种说霓虹此片三观不正,如何乱论,何如把三观推给诺贝尔提名有怪癖的小说家也好,不好意思,这就是人性真实存在面。强烈推荐本剧,虽然只有一集看了。
挺烂的,女一男一演技尴尬得不行,没想到中山美穗是这种水平【男一忒倒霉了,身边三个大人没一个靠谱的,还摊上了整剧最奇葩矫情的女一
现在的编辑不好混啊为了宣传一本书还的拍一部剧是怎么着?一对百合大傻子和大碧池折腾半天作大死的故事拍的如此淡定也是醉了,还好只有四集,WTF,居然有四集!
两颗星给bgm,剧情真是接受无能。。。。大写的6。。。。
暑期补课。所以“贤者”对应“痴人”吗?好像并不怎么聪明的样子。遇到这样的朋友、可不可以提出友尽呀?如果是爱慕、也太可怕了吧!// “世上本无不可读之书,无聊之书倒是有的。” 竟然有点想读小说了。// 剧情拖沓冗长逻辑不洽,真让人扶额叹息啊。但看美色呢?龙星凉的眉毛怎么回事?说起来在今年的搞笑剧里颜值倒是回来一些 —— 扮扑克脸呗。谅一啊不诚一大哥您是戴了假发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