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为这部片子多么有可看性,战争如同闹剧,场面毫无可圈点之处。
何必要刻意这样干呢?
小成本电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这真的不是搞笑,只是胡乱拼凑的片段情节和胡乱拼凑的演员,再加胡乱搞的细节。
笑在幽默中更能打动人心,更有力,更有长久的存在价值。
这样做作的搞法,没准我后天就忘了这部片子到底在干啥。
对于这部恶搞斯巴达的电影,我只想对腐女们说一句,这里男人和女人打招呼的方式是“击掌”,男人和男人打招呼的方式是“接吻”。
恐怕恶搞电影们,永远都无法超越最初的惊声尖笑。
毕竟,经典电影就这么多,被恶搞了一次,下一部就少一个题材,毕竟,人的才华有限,每一次新的恶搞电影,都需要榨取一次脑汁。
所以,到现在的Meet the spartans,真的是,已经有江郎才尽的感觉了,基本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kuso了。
不过,却仍然是那么的欢乐。
那些刻意模仿斯巴达300(ps.那可是一部超热血超男人的电影哦)的电影里,那些到现在还历历在目的感人场景,在电影里全部被恶搞了一番,竟让人同时拥有了感动和爆笑两种情绪,这一点倒是之前的惊声尖笑所没有的。
看这种电影,是需要观众看过很多电影,或者至少听说过很多电影的。
所以我在看之前,超级怀念温泉,还是和他一起看恶搞电影最默契,最能享受到两人一起报出原电影名的那份快乐。
已经习惯了恶搞经典电影场景,不过里面居然出现了American idol,还是惊奇了一下。
最欢乐的是斯巴达国王去见女神想要得到预示,女神给他的预示居然是,Save the cheerleader,save the world,当时就直接笑翻在地了。
话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自英雄第一季的这句台词以来一年多,我到现在都还时不时突然会念叨这句台词,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念叨这。
所以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就觉得特欢乐了。
恶搞,不但是电影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虽然非主流,但电影也好,生活也好,有了恶搞,都会有不一样的乐趣的。
这部片子我给了三颗星,我给食言了,不仅因为里面的人打扮很赞,而且还由于频繁恶搞布布囧。
我想看过斯巴达的人再看这部片子会觉得更有趣,但是里面穿插恶搞的美国偶像,布兰妮,帕丽斯希尔顿,脱口秀主持人等等的情节还是能让人被动地笑出声来。
另外主角选得好,即使腹肌是画出来的,但是仍然很性感,哈哈。
要想了解近两年美国文化中的大事风潮,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这样的恶搞片。
其最形象地将美国文化中最流行的事件与元素聚合在一起,仿佛一个Web2网站。
所以观看这样的恶搞片除了抱着恶搞娱乐之心,也可以一种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仔细研读。
不知道这是否一种“双重恶搞”呢?
如今epic movie系列大有赶超另一笑抽筋系列scary movie的趋势。
说实话,每年的好电影因为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像这样调侃热门、潮流、时尚的恶搞影片倒是成为我的期待和喜欢。
如果你不知道今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美国的大热电影,不妨参考一下诸如epic movie和scary movie的影片,保证你愉快的了解了当年的美国“时尚”。
本部epic movie看图便知是以《300壮士》为主线,上一部呢是以《纳尼亚》为蓝本。
两部其中更是穿插了无数“笑点”。
影片一如我们神勇的斯巴达国王Leonidas所提倡的“男人亲吻,女人击掌”那样,rock u world,颠覆你的世界!
最令我笑得捧腹的是两军对抗时采用的方式:拼街舞和对骂!
如果真实世界是这样该多好,不仅省去庞大的军费开支,还可以卖转播权以获取赢利。
我们国家队队长一定是把死人说活的“周星星”,试想对方输的张口结舌、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呵,损人无敌。
片子虽是恶搞,但特效的制作却是一点不马虎。
细节上的注重更是比国内的许多所谓的文艺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我看来,它的评分可以比《满*》、《无*》、《夜*》高两倍。
[By Vincentspring]
看看别人的评论吧,最火的那个正儿八经评论的也够YY的.这部片子想看就看了,何必评论,拿个看过此片的一点都不笑的呢,除非他是旅居火星多年对世事不甚了解.可以说,斯巴达300是部好片本片也不失为一部YY的杰作.印象最深的是女神说的那句:"拯救拉拉队长拯救世界."(曾经是heroes迷)
记得当初美国人民和伊朗人民互相看不起的时候,一部300横空出世,独角兽,穿环男等把伊朗人民的祖先波斯人民从万年尸坑里刨出来,吐了一脸口水,好好戏弄了一番。
还没得意完,美国人民居然自己开始内讧了,(虽然很多次了),自己开始调戏自己了,300的导演看了“既生喻何生亮”之余,也只能吐血而亡了。
不过看来次级债这么一折腾,终于开始正确认识自己了,不过那个中东口音的薛西斯怎么看,怎么看怎么像傻达姆哦。
平心而论,说到制作,这部片子只能给2分,但看在他满足了我看300时yy的心态,姑且给个3分。
遥想300出世时,有人冠以300肉饼+飘柔的名字,精辟之至,准确之极,而今的13,实在不好意思,学13罗汉,就13个人,只能说时恶搞美国文化的集众者,不能算是集大成者,比起反斗神鹰,白头神探乃至惊声尖笑的前辈们,差远了。
但他也把美国偶像,小天天,希尔顿之类的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很抱歉把希尔顿列为文化产业的一员,不过她要是手机换成sidekick2就更完美了)蹂躏了很多次,连洛基,蜘蛛侠,幽灵骑士都没放过,我比较期待超级英雄。。
我其实不知道这类恶搞的电影,多大程度属于讽刺,多大程度出于无聊,假如导演不现身说事的话。
然而又想,在水平不分上下的条件下,难道纯粹恶搞、娱乐的电影就不如有点意义的电影?
文真的要载道么?
想起了当初和纵横周刊的刘柠讨论日本某人获诺贝尔奖时,他说,“中国文化中显然有喜欢宏大叙事的要素。
日人做什么只是为了做而做,比较纯粹。
相比较而言,中国有种功利性,做某件事,为了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则远远高于这件事本身,换言之,做这件事,只是一个达到某个目标的跳板。
而这个目标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但都比较宏大叙事。
”一边看一边想象着,把华南虎编进去,布兰妮换成子怡章,各种门穿插进去……不是这电影不好,假如更了解美国人身边的事,假如了解他们的文化,我们可能会感慨,我们什么时候能有类似的一天。
序幕当我坐在银幕前,心中早已对这部名为《这不只是斯巴达》的电影抱有期待。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影片,而是一部巧妙地将经典斯巴达故事与搞笑元素相结合的创意之作。
开始影片一开场,就让人眼前一亮。
它将斯巴达的经典桥段进行了复刻,但并非简单的模仿。
导演巧妙地加入了独特的搞笑元素,使得原本严肃的战争场景变得诙谐幽默。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禁会发出阵阵笑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悦。
过程整个电影过程中,观众不需要过多思考,因为影片所表达的内容浅显易懂,让人很容易就能消化。
影片中的屎尿屁等通俗元素,更是让人捧腹大笑。
虽然电影时长为86分钟,但其中约有20分钟是花絮和重复桥段,这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笑点。
高潮电影的高潮部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紧张刺激的斯巴达战场上,导演巧妙地插入了许多搞笑桥段,使得整个战争场面变得荒诞而有趣。
观众在紧张与轻松之间切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结束当电影落下帷幕,观众仍然沉浸在影片的欢乐之中。
这部《这不只是斯巴达》不仅是一部搞笑片,更是一部能够让人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佳作。
对于那些压力较大的人来说,观看这部影片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垃圾胡搞剧……不喜欢 可我有强迫症 所以还是看完了
捏了很多美式综艺节目和老式广告,基本没有剧情,搞笑段子虽然恶俗还略显恶心不过还是全靠演员的敬业力挽狂澜了•••个人觉得没那段街舞的话会更好•••
就是爱恶搞 就是喜欢贱
囧……这太邪恶了…… Orz 到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个班子想法还是很多的……
一夜不关电脑把你搞定...- -!
太TM无聊了,无聊的让人一直笑
里面至少70%的引用我一眼就知道出处~包括美国偶像这几个评委的特点~中美毒太深了~
就是走的这个破片儿风格,那又怎么样!还是要赞一下的。狗血的很爽!
恶搞什么的。
太搞了...真人秀那部分还蛮搞笑,但是觉得没啥营养,纯属娱乐。
GAY版《300勇士》?无聊的话可以看看。。。
这几天看恶搞片的最后一部,已经非常疲劳。觉得长头发队长蛮有爱,那只嗯嗯的暹罗猫也不错……%¥#(咿呀大~姑娘faifai辣~~梭奴家像辣只猫~~)
不是说有多少艺术价值,至少可以看
和同学一块看的,笑喷了
恶搞的太痛快了,咩哈哈哈
Absolutely stupid yet hilarious
bb强力推荐的...我觉得好冷
为了发泄 不过 那个幽灵骑士 笑是我了
烂,实在是烂
很有时代感 这就是恶搞片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