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
وارونگی,反转,Varoonegi,Inversion
导演:贝赫纳姆·贝扎迪
主演:阿里·礼萨·阿哥克哈尼,萨哈尔·多拉沙西,阿里·莫沙法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波斯语年份:2016
简介:妮露法(阿里·礼萨·阿哥克哈尼 Ali Reza Aghakhani 饰)是一个35岁的独身女人,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因为逆温层,德黑兰的空气质量在不断的恶化,妮露法的母亲因为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患上了呼吸道疾病,拯救她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开德黑兰。 身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妮露法义不容辞的接受了带母亲离开故乡..详细 >
3.5。伊朗电影的写实最打动人。
争取为自己的生活作主,不受亲情的摆布和控制。
所有人都在“为她好”,典型的命题,泛世的悲哀。
很生活的女性电影,看的时候注意到了德黑兰的生活情景,需要静心看,我没看下去
人的表情举止挺像多年以前存在但如今已消逝不见的中国人,说话声很轻很轻,内化的东方式分寸,表露情绪前后,总还有为了他人的留白,习惯在出门前轻嗅植物,得到和失去总会在某个时刻到达平衡,心灵的平静让人与人之间赢得新的秩序,所有人都在这秩序里……我好像扯远了☺︎
木心说“忠、孝、仁、义、信,则规定人际关系。伦理学在中国,就是人际关系学,纯粹着眼功利。”原来伊朗也一样。
城市化污染,养老中的家庭责任,自由恋爱,贝扎迪探讨了当代社会环境下伊朗女性的崭新困境,但像他摇摆不定的镜头一样,叙事温吞无力,人物塑造也是全无新意。
车上那段话是女主的心声啊 自我记事以来 我就要对各种人各种事负责 现在我累了 没有人关心我是不是想玩承担这些责任 我总得时刻就位 现在有人开始询问我的意见了 但我又看到了那种苗头 我总是身不由己
跟中国真像。可是看伊朗电影,总是觉得过于写实,缺那么点煽情。女主的手机铃声,真的能把人逼疯。
挺不突出的
被安排命令的人生真的好窒息
恭喜妹妹!
#Cannes2016Paris#
反抗
越来越没耐心看这么温吞拖沓的片子了
理想自我情感责任,很难共存于一张人生棋盘上。
女主角台词: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没有丈夫和儿子的女人,我就不值得拥有自己的生活吗?最可悲的是她对母亲的照顾,对兄弟剖白反而不被认可的,因为他们总觉得这是她应该的职责。其实爱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男人承认。而且怎么所有人都在吃这个单女呀!
换成是中国人毫无违和感。在这个星球上有时候人的喜怒哀乐想通。
也许你做不到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但是至少可以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也算另一种自由吧。
好冗长无味,看过的最无聊的伊朗电影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