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节档被电影塞满的日子,我被迫在这么多大片里一个选择了小猪佩奇的原因是——谁家没个孩子呢?
我也真的体会到春节档的电影圈钱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我后悔没有提前看一眼各大票务平台的评论,有不少明眼人已经提示了这是一部“不看就知道很难看”的电影。
同时也是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
估计大家都以为《小猪佩奇过大年》肯定是以小猪佩奇为主的动画电影,直到我看到朱亚文、方青卓、归亚蕾这些熟悉的电视剧面孔一张张莫名其妙地蹦出来后,我才后知后觉,少儿频道和cctv8黄金时段串台了。
真不是我要diss这部电影,是我的孩子接二连三地询问“小猪佩奇”呢,我也疑惑,这到底是为儿童准备的春节惊喜,还是企图笼络成人的八点档婆媳连续剧?
英式动画强硬地加入中国灯笼、年画等喜庆的春节元素,和家庭矛盾的论点切入实在是两边不讨好。
而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切片式地粘贴在一起的行为,大概稍微会点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人都可以做到。
回顾从我下单买票的心路历程,主要还是被《啥是佩奇》的温情脉脉蒙了眼,其实导演早从预告片就在提示各位了:“我们文不对题”。
既然宣传片可以跟正片完全无关,那么营销宣传的底线在哪?
无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上当,我也是其中一个。
光《啥事佩奇》就有2.7万人评分,真心希望这些豆友们,能看到我的文字,不要上当!
堪称现象级的春节档,作为一个影迷原本欢欢喜喜,万万没想到,大年初一第一部片子就栽了跟头,发誓再也不敢随便相信宣传片了。
看了啥是佩琦宣传片!
带着孩子到了电影院。
结果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水军更无耻。
被垃圾侮辱了我的智商!
就现在这分数都太高了。
1分以下。
强烈要求退票。
这压根就不能叫电影啊!
7岁的孩子都看不下去,喊幼稚!
这种烂片都能拍出来,真难为制片人了!。
主题没有,中心不明,乌七八糟的大杂汇!
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吗?
我看了下预告片,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有个老爷爷问啥是佩奇?
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呢,是我最近在网络上看完的,陪我妹妹看的,我妹妹呢特别喜欢这部动画片,我跟着我妹妹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看到了一半,我就想说tmd这是电影啊,害我还白充了个VIP。
外婆和奶奶是在演宫斗剧吗?
编剧你脑子进水了吗?
这部电影tmd究竟要表达什么个意思?
(气得我专门来豆瓣儿打两星我打两颗星,是因为有一颗星呢,是送给编剧,还有一颗心呢,是送给导演的导演的导演真敢拍演员真敢演。
编剧真敢写呀。
)这部电影我只想他,我只想骂娘,真的想骂娘,我就是想说这tmd是个什么玩意儿?
你一部小孩子看的电影,整那些南北差异的干啥玩意儿?
我怀疑编剧还有导演的脑子进水了。
我还想骂一句tmd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脑子进水了。
预告片的幽幽之风吹响了《啥是佩奇》,在影友圈传播为一部颇具贾樟柯风格的贺岁诞生。
坐进影院,正片开始30分钟后,睡梦中的我确信,自己是观赏着一部混合英伦风格的中国元素电影,模仿的应该是印度著名歌舞片贾拉得调门!
于是,梦中的我,心安了!
新的一年,我们大家应该认知的是,预告魔术是艺术后,待揭幕那刻,也只是工作人员换壶而已。
我也是脑子被驴踢了,才鬼使神差的来看这个!
容我也凑个气氛骂一句:《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严重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是全人类的智商!!
目前还没有见到比这更无聊的片子,这个算是下限了!!
猪年猪智商!
比小学生作文拼凑的还尴尬!!!!
(非得“佩奇”140个字吗?
加上这句应该够了吧,我是140个字的尾巴)
因此应该免费播出!
以供大家受教育,树新风,凭什么收钱?!
为什么收钱?!
哪个人如此贪财做的收钱的决定?!
凭什么收钱?!
为什么收钱?!
哪个人如此贪财做的收钱的决定?!
凭什么收钱?!
为什么收钱?!
哪个人如此贪财做的收钱的决定?!
凭什么收钱?!
为什么收钱?!
哪个人如此贪财做的收钱的决定?!
作为一个男人,是合格的,作为一个爸爸深感羞愧,一年每天早晚得工作,真的很少时间陪女儿,好不容易春节长假可以带闺女出去玩,闺女喜欢看佩奇,正好有佩奇电影上映(真后悔没刷豆瓣就去看彡( ̄_ ̄;)彡)。
结果进了影院,我了个擦,这是个什么玩意????
佩奇冲破次元了吗???
尴尬的演员,尴尬的对白,尴尬的舞蹈,尴尬的转场,尬尬尬尬尬,我TM是带闺女看舞台剧来了!?!?
一个3周的孩子能看懂吗???
看到那几个演员,我闺女就喊“这不是动画片,你骗我”,编剧还算有那么点良心,好在还有那么点动画,动画部分看的入神,一到这些尬演我闺女就开始不停地问“啥时候佩奇出来,我不看他们”,电影还没完闺女就拉着我走了。。
眼睛里转着泪。。。
最后好不容易去宝贝王玩了半天才缓过来,不然真的是拉进父女感情的机会,反而会变得更糟。。
一部电影,大人看了会沉默,小孩看了会哭泣。
嗯,已经写了一段短评了,但依旧难以平复我内心得怨念与气愤:我女儿看动画部分还好,看真人部分就哭闹,毕竟真人部分对她而言就是广告,要你看一部电影其中一大半是广告,就问你气不气,烦不烦?!
好了,步入正题首先以动画形式开头,对的,就是宣传片的那段,小猪佩奇过大年,然后迅速的切回真人部分,嗯,没错,还是宣传片部分!
小孩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收拾行李准备去奶奶那过年,然后见到爸妈在大扫除,还傻拉吧唧的告诉孩子,今儿不去奶奶那过年了,外婆会过来,好吧,可想而知孩子们那失望劲儿了,这做爸妈的就可劲儿造吧!
中间还穿插了段不伦不类的仿阿三歌舞,嗯,看着多尬自行脑补就好!
然后外公外婆过来了,孩子依旧失望脸,为了挽尊,老爸强行尬入佩奇动画,动画的一开头就是,今天是儿童节,嗯,你没听错,今天是儿!
童!
节!
特喵的说好小猪佩奇过大年呢?!
一开场就是今天是儿童节,你特喵的当大家都不懂人话呢编导?!
好吧,动画部分跳过,演一半拉回现实,然后奶奶突然旅游杀回,俩亲家一见面就是一顿比拼,行,过年外婆戴朵小花,好嘞,奶奶直接把外套一脱,一身标准的过年大花袄直接闪瞎众人的眼睛,再然后,奶奶一回,基本上是没外婆啥事儿了,基本秒杀,如若不是懂事儿的爷爷替亲家强行挽尊,恐怕这电影到这快演不下去了,嗯,中间再继续穿插小动画,动画完了奶奶再接着出来提醒外婆,对于哄小孩这块,你是真的不行,总之奶奶比拼外婆环节,奶奶方完胜!
其实看到这我就挺纳闷了,而且电影也觉得没看下去的必要了,为何一部家庭电影非要尬演成中国宫斗剧?
好好的传统家庭剧不行吗?
再就是介绍中国的传统习俗了,为什么只介绍怎么去做而不介绍为何去做?
一部电影直接失去了它最该具备的底蕴!
就宛如一本干巴巴的教科书,教你该如何如何去做,却始终不告诉你为什么该这么去做!
再则表现出的亲情,奶奶外婆争风吃醋的那劲儿,就宛如后宫争宠,这所谓的亲情又有多真多纯多有针对性,对编导不经又得画个问号了,这样一部电影让小孩看,真的有多合适?
最后,依旧是要提醒各位,这就是部垃圾电影,真不值得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带着您的孩子走进电影院!
与其想指望着这部电影帮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并带给你们一家人欢乐,倒不如带着您的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外面总有更好的!
最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zhu”事顺心,万事如意!
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骗子
年前,6分钟的预热宣传片《啥是佩奇》刷爆社交网络,大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因此被众多网友熟知,不少人认为,这将是2019年春节档的一匹黑马。
遗憾的是,《小猪佩奇过大年》上映之后,首日票房仅以5786.2万排名第七,猫眼评分5.7分,豆瓣评分仅有4.6分。
相比宣传片的火爆,影片票房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
网友甚至提出质疑称《小猪佩奇过大年》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用真人拼凑,不是一部合格的动画电影。
按理来说,《小猪佩奇过大年》具备打造爆款的潜质。
据悉,《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营销团队在前期宣发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光是前期物料《啥是佩奇》的制作费用就破百万,远远高于普通动画电影宣传片的价格。
其次,《小猪佩奇》是用户规模最大、变现模式最成熟的动画IP之一。
《小猪佩奇》动画片自2015年被引入国内后便迅速窜红,既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收获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这部动画片得到豆瓣评分9.2分,累计播放量也已达几百亿。
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动画电影在春节档也一直是个刚需,《喜洋洋》走了之后,《小猪佩奇过大年》正好填补低龄的空缺.....拥有如此好牌,《小猪佩奇过大年》为何上映后反响平平,这部电影到底是“毁”在哪里?
“真人+动画”穿插 编排尴尬据悉,《小猪佩奇过大年》由阿里影业与英国Entertainment One合拍,讲述除夕这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与汤圆、饺子一家相聚,为孩子们讲述小猪佩奇去儿童节的故事。
大家体验了传统习俗,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然而,让许多观众没意料到的是,《小猪佩奇过大年》并不是动画片,而是由真人拍摄,主演有爸爸朱亚文,妈妈刘芸,还有归亚蕾、王圣迪、单禹豪等,很多观众都疑惑:用真人拍摄那跟动画形象佩奇有啥关系?
其实,这两者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每当有人需要哄孩子时,就会说:下面我们来讲一个佩奇的故事,然后屏幕就会毫无征兆地切换到动画片模式,几段动画片总时长加起来还不到半个小时。
这些动画片有不少是《小猪佩奇》动画片里早就演过的情节,七拼八凑地掺杂在一起。
很多观众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部分观众表示:“佩奇是通过讲故事出现,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硬生生融合在一起。
”此外,还有观众认为,电影中出现“奶奶姥姥争风吃醋”、“南北方差异”等片段,不是“能给孩子灌输的价值观”,成为影片备受诟病之处。
至于观影后的感受,片场不少充斥着小孩子的抱怨不耐烦和大人哄“还有还有,动画还有,等一会”的声音。
对于带孩子的父母来说,这部片子看的也十分吃力,基本上每十分钟就要安抚一次。
所以,《小猪佩奇过大年》无论从形势,还是剧情来说,都不受观众的认可,尽管看得出导演与创作团队努力想把小猪佩奇“本土化”,使其受到更多中国家长的喜爱,但生硬且尴尬的编排使得小猪佩奇这部电影变成“四不像”,孩子看得不过瘾,家长也看得云里雾里。
《爱情公寓》大电影的营销套路观众在看完《小猪佩奇过大年》之后,感到被欺骗,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被前期片花、预告片的宣传资料所误导,这种“骗术”已经在2018年《爱情公寓》大电影中玩过一轮,观众对于这类营销过度的影片早已嗤之以鼻。
在《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片花中没有真人镜头,预告片和影片更是毫无关系。
在豆瓣电影的宣传剧照里,也全部采用小猪佩奇做动画片的主角,这些宣传物料成功避开了所有的剧情,让你不知所云,因为电影的剧情本身就非常单薄。
除此之外,很多观众表示《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并没有《啥是佩奇》这部预告宣传片拍得好。
在《啥是佩奇》中,爷爷用着一部落后的手机,不会上网,更不知道佩奇是什么。
但是,他却可以为这个家创造万物,最终,农村的爷爷为孙子做了一只鼓风机。
最土味的中国式亲情和代表着善与美好的小猪佩奇相遇,宣传片传递出来的真诚和感动,使得我们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但是在《小猪佩奇过大年》这部电影中缺乏了一个类似的核心主题,没有深入人心的东西,所以无法被大众广泛认可。
内容毫无新意 导致票房不佳通过观看电视积累下来的观众基础,可以为动画IP进行改编的电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然而,近些年来抱经典IP“大腿”的动画电影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据网上数据统计,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数量约70部,票房过亿的却屈指可数。
近几年,“熊出没”、“喜羊羊”、“黑猫警长”、“麦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IP动画衍生出一系列电影。
以国产动画“喜羊羊”为例,自2015年最后一部纪念喜羊羊十周年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后,已经连续四年缺席寒假档。
相比2009年至2013年间5部过亿级票房作品,201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仅获6749.7万元票房,影射了疲软的现状。
有业内人士指出,动画IP进行电影改编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动画片和电影在呈现手法上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不过是将剧情线拉长放置于大银幕和电影院之内,造成审美疲劳。
对于《小猪佩奇过大年》,动画内容毫无新意亦是其票房不佳的原因。
总体而言,《小猪佩奇过大年》虽然依靠《啥是佩奇》的超强营销而热度十足,但这种“货不对版”的营销方式无法让电影获得好口碑和好票房,一部好的动画电影除了宣发的投入、上映的档期这些客观因素,最为核心的就是内容本身的品质和深入人心的核心主题。
笑死我了,TV原版剧情加上真人音乐剧,真的是不错的作业了,家长和孩子能一起看,各取所需,还有什么不满的?江浙和东北老人的文化碰撞堪称《双城故事》,所有的尬点都get到了。还好孩子不觉得尬,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是个低成本的电影
看到评论区大量的一星二星,我觉得两个原因吧。一、宣传片啥是佩奇拍的太好,拉高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二、一般动画片改电影的方式是用90分钟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比如多啦A梦,熊出没。这部是把小猪佩奇各自独立的动画短片当做素材,用一个春节的场景贯穿。问题在于每个段落仍然各自独立,让人无法产生一气呵成的感觉,不断的跳出跳进。比较恶心的是,除了最后一段舞龙放烟花表达了春节的年俗,是全新创作,其余故事是老故事简单改改。对于熟悉小猪佩奇的观众,会觉得在电影院看了家里能看的动画片。而所谓欺骗,就是严重低于心理预期的底线。不过,孩子看完也就看完了,不好不坏。没看过佩奇的家庭,应该还是会觉得不错的。
《啥是佩奇》挺硬核,影片本身不说了,Entertainment One能不能对动画部分走点儿心?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
儿子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的电影
佩奇:爱我,你怕了吗
挺魔幻的。。。
本以为80分钟的佩琪动画,结果是真人和动画交替,还挺适合小朋友的,演佩琪的时候就乖乖坐好,到真人的部分就到处跑跑摸摸,眼睛不会一直盯着电影看。儿子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值得记忆!
这种方式很符合原著 总比各种其他大电影番外篇 层出不穷好多个路人甲乙丙 硬凑一些硬核剧情的那种 要强很多很多!最后一个过大年很棒!p.s. 请盲目寄予太高希望又自行想象力太丰富的家长不要在电影院骂脏话带口头语 不止我的孩子 你的孩子也在旁边
带孩子看的,让两个孩子安静1个多小时不容易啊
😂😂😂好逗
太烂了,令人发指的烂,整场就是大型的马戏灾难卖丑傻逼大型广告。骗小孩都嫌智商太低了。
孩子很喜欢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真人部分确实像片头广告……
为什么会用歌舞片的形式啊,真的是一头雾水啊。。这种儿童片讲故事的模式还是可以的,至少国产片没有吧?两个老戏骨还是不错哦
真人戏精致但没意思没内容,动画工整有趣但只吸引小小盆友,比豆瓣评分要好,豆瓣完了
英伦佩奇,就这样被糟蹋成了乡镇母猪……
年初一上午帶著孩子們看了第一場。孩子還挺喜歡,劇情無功無過(動畫片的腳本應該和平時劇集一樣由外國人寫的?風格水準穩定,但是三次元劇情就稍微有點尬),整體還是ok的。熱熱鬧鬧溫馨過年(•̀ω•́)✧
糟糕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