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莫托拉·世理奈,西岛秀俊,三浦友和,西田敏行,渡边真起子,山本未来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简介:影片讲述少女小春从广岛回到故乡岩手,去往风的电话所在地的一段旅程,是一个关于内心治愈,以及我们忘却的珍贵记忆的故事。详细 >
女主的演技不痛不痒,导演浪费这么好的题材拍得无病呻吟。没觉得多治愈啊看完只有“好困”两个大字。
在影院看日系文艺片前一晚不能熬夜,我记住了。
@SIFF2020 @2020-07-29 22:13:47
从广岛到福岛,一次迷茫的疗伤之旅串起了群体PTSD的众生相。结尾处所捕捉到的风云变幻:从片刻的云开见日而又复归阴影直到最后阳光照耀,简直是电影之神显灵。先前在柏林电影节错过还略微觉得遗憾,但在经历疫情之后再看这片却更有一番体会
#东瀛新风映画季# 重庆站,2.5。用公路片的方式对311后的记忆与创伤进行回溯,用几乎不着痕迹的笔触来勾勒平凡人接受失去、获得生之救赎(风的电话)的故事。小春仿佛是一个慢于周遭时间的存在:通过无数次与周围人物延迟一般的对话与动作,成功烘托出了疏离/甚至“空洞”的氛围;小春仿佛是一个飘忽的幽灵,在创伤的过去无意识的游荡,串起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与主题暗暗契合。同时也是很好的题材,有着日式电影独有的在日常之中寻得的沉静与动人力量:小春在花园突然回忆起家庭的景象,再抽离回现实时手里拿着瘪的红气球的瞬间痛得令人心碎。不过慢节奏+疏离感+固定机位一直让我没有入戏(困过去好多次…),几次小春情感爆发的瞬间也显得较为格格不入;结尾才姗姗来迟的“风的电话”更像是为点题而生,长达有五分钟的独白也看得好累…
还停留在文本意义上的对311的回望,失魂地寻找。对过去尚未放下,所谓更好地活下去也仅存于话语,试图煽情的坏尝试,并没有提供很好的解决问题思路。
在影院的每一分钟都想起身走人......
世理奈这厌世脸是挺高级的😂
#SIFF23#又一部后311的作文,所谓创伤共同体的相互慰藉,事先预知的公路片。但情感似乎通篇毫无变化,前后两段手持太过刻意,倒不如一些偶然的人triggering
#70th Berlinale#新生代14plus。没想到诹访敦彦拍得这么主旋律……311幸存者少女从广岛回岩手县老家的相当标准的公路片,影片的主要立意就是“灾难(原爆和311以及其他)就是灾难,灾难就在那里”,把广岛和福岛联系起来不能不说是有些刻意;而且影片问题不少,女主角的表演也有些过火,库尔德人的段落不仅十分刻意而且实在是画风不太统一,春歌到了自己家废墟那段光不接到有些说不过去了……但是影片仍有几处击穿银幕的时刻,首推第一要数春歌刚到老家,偶遇当年闺蜜母亲那一场戏的前半段,真是情感强烈,那是一种超出影片文本的极度真实。可能真的要经历了新冠肺炎的(TZRH)的惨痛,才能开始与经历过311的日本友邻共情吧……西田敏行那段吐槽真精彩,春歌在回忆中见到在海啸中失去的父母弟弟的那场戏算是真正的诹访敦彦时刻。
又重温了一遍,依然很多处泪点,人是需要哭一下的,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结尾处叔对少女说没事的,直接哭崩,哭完又可以继续上路了,我觉得这就是西岛的温柔,这段时间每天都在被西岛叔的温柔所拯救(❁´◡`❁)2022.5.15只有活着才能回忆呀,太好哭了,西岛叔一出来就感觉被他的温柔治愈了,太温柔了,最后和少女握手那段哭死我,想抱抱西岛叔,抱抱少女,山本未来那段也不错,三浦友和实在是太硬汉了2022.2.10
创伤和悼亡。311失去亲人后跟姨妈住设定跟铃芽之旅一样。有宰后人群的多个截面,但是拍的太平淡了,感觉没有创伤经历的人很难代入。
人啊,活在世上,还是得有个盼头,否则就只剩下了判头。不管情况有多糟,人们总是需要一个心理安慰。
节奏好慢,第一幕第二幕我都爆睡。可是最后女孩到达大槌,情绪爆发的戏真的非常强,全场都是抽泣声。可是,节奏真的太慢了。
太灾难了....就好像一盘精致包装的屎,简直是在消费世理奈的形象。
对セリナ的期待落空了。如果没有好的引导,素人的即兴表演就是模仿,毫无魅力可言。
不太典型的公路片,日本311大地震的未成年幸存者从广岛到岩手县家乡的疗伤之旅。日本电影有时很神奇,片子看似寡淡却会有特殊的力量。本片的节奏缓慢;情节虚实结合;全程几乎没有配乐,大量的长镜头与沉默戏,是对演员功底的考验。主角一路遇到了不少PTSD患者,让我想到当年那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当西岛俊秀握着主角的手重复地说着“大丈夫”时,这是超越了影象本身的表达。真的可以没关系吗?或许一生都做不到吧。
Japan Cuts online
前半部分自己感觉有点乱,后面遇见朋友的妈妈和打电话着实很感动。
后3/11电影的死胡同。游魂般女主的奥德赛拍得如同冗长、沉闷而空洞。难以相信是拍《狮子今夜死亡》的诹访敦彦之作。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女主的演技不痛不痒,导演浪费这么好的题材拍得无病呻吟。没觉得多治愈啊看完只有“好困”两个大字。
在影院看日系文艺片前一晚不能熬夜,我记住了。
@SIFF2020 @2020-07-29 22:13:47
从广岛到福岛,一次迷茫的疗伤之旅串起了群体PTSD的众生相。结尾处所捕捉到的风云变幻:从片刻的云开见日而又复归阴影直到最后阳光照耀,简直是电影之神显灵。先前在柏林电影节错过还略微觉得遗憾,但在经历疫情之后再看这片却更有一番体会
#东瀛新风映画季# 重庆站,2.5。用公路片的方式对311后的记忆与创伤进行回溯,用几乎不着痕迹的笔触来勾勒平凡人接受失去、获得生之救赎(风的电话)的故事。小春仿佛是一个慢于周遭时间的存在:通过无数次与周围人物延迟一般的对话与动作,成功烘托出了疏离/甚至“空洞”的氛围;小春仿佛是一个飘忽的幽灵,在创伤的过去无意识的游荡,串起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与主题暗暗契合。同时也是很好的题材,有着日式电影独有的在日常之中寻得的沉静与动人力量:小春在花园突然回忆起家庭的景象,再抽离回现实时手里拿着瘪的红气球的瞬间痛得令人心碎。不过慢节奏+疏离感+固定机位一直让我没有入戏(困过去好多次…),几次小春情感爆发的瞬间也显得较为格格不入;结尾才姗姗来迟的“风的电话”更像是为点题而生,长达有五分钟的独白也看得好累…
还停留在文本意义上的对311的回望,失魂地寻找。对过去尚未放下,所谓更好地活下去也仅存于话语,试图煽情的坏尝试,并没有提供很好的解决问题思路。
在影院的每一分钟都想起身走人......
世理奈这厌世脸是挺高级的😂
#SIFF23#又一部后311的作文,所谓创伤共同体的相互慰藉,事先预知的公路片。但情感似乎通篇毫无变化,前后两段手持太过刻意,倒不如一些偶然的人triggering
#70th Berlinale#新生代14plus。没想到诹访敦彦拍得这么主旋律……311幸存者少女从广岛回岩手县老家的相当标准的公路片,影片的主要立意就是“灾难(原爆和311以及其他)就是灾难,灾难就在那里”,把广岛和福岛联系起来不能不说是有些刻意;而且影片问题不少,女主角的表演也有些过火,库尔德人的段落不仅十分刻意而且实在是画风不太统一,春歌到了自己家废墟那段光不接到有些说不过去了……但是影片仍有几处击穿银幕的时刻,首推第一要数春歌刚到老家,偶遇当年闺蜜母亲那一场戏的前半段,真是情感强烈,那是一种超出影片文本的极度真实。可能真的要经历了新冠肺炎的(TZRH)的惨痛,才能开始与经历过311的日本友邻共情吧……西田敏行那段吐槽真精彩,春歌在回忆中见到在海啸中失去的父母弟弟的那场戏算是真正的诹访敦彦时刻。
又重温了一遍,依然很多处泪点,人是需要哭一下的,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结尾处叔对少女说没事的,直接哭崩,哭完又可以继续上路了,我觉得这就是西岛的温柔,这段时间每天都在被西岛叔的温柔所拯救(❁´◡`❁)2022.5.15只有活着才能回忆呀,太好哭了,西岛叔一出来就感觉被他的温柔治愈了,太温柔了,最后和少女握手那段哭死我,想抱抱西岛叔,抱抱少女,山本未来那段也不错,三浦友和实在是太硬汉了2022.2.10
创伤和悼亡。311失去亲人后跟姨妈住设定跟铃芽之旅一样。有宰后人群的多个截面,但是拍的太平淡了,感觉没有创伤经历的人很难代入。
人啊,活在世上,还是得有个盼头,否则就只剩下了判头。不管情况有多糟,人们总是需要一个心理安慰。
节奏好慢,第一幕第二幕我都爆睡。可是最后女孩到达大槌,情绪爆发的戏真的非常强,全场都是抽泣声。可是,节奏真的太慢了。
太灾难了....就好像一盘精致包装的屎,简直是在消费世理奈的形象。
对セリナ的期待落空了。如果没有好的引导,素人的即兴表演就是模仿,毫无魅力可言。
不太典型的公路片,日本311大地震的未成年幸存者从广岛到岩手县家乡的疗伤之旅。日本电影有时很神奇,片子看似寡淡却会有特殊的力量。本片的节奏缓慢;情节虚实结合;全程几乎没有配乐,大量的长镜头与沉默戏,是对演员功底的考验。主角一路遇到了不少PTSD患者,让我想到当年那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当西岛俊秀握着主角的手重复地说着“大丈夫”时,这是超越了影象本身的表达。真的可以没关系吗?或许一生都做不到吧。
Japan Cuts online
前半部分自己感觉有点乱,后面遇见朋友的妈妈和打电话着实很感动。
后3/11电影的死胡同。游魂般女主的奥德赛拍得如同冗长、沉闷而空洞。难以相信是拍《狮子今夜死亡》的诹访敦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