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的时候不喜欢,有一种小时候看《我的野蛮女友》的感觉,韩国本土的轻喜剧爱情就是很爱这种独特的节奏,不过披上了21世纪的皮变成了侄女和男通讯录的故事,倒还算的上与时俱进。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羁绊的越来越深入,真的又看进去了。
(虽然总是夹杂一些我特别不适的韩国糟粕文化符号)第一次哭是看他们吵架,第二次哭也是。
他们并不是第一次争吵,却是在29岁那年第一次分崩离析。
学生时代的所有矛盾都算不上什么,一次回头就可以和好拥抱的距离。
但是成年人的吵架冲击力太过猛烈,成年人的世界里苦难都是真实存在且难以解决的。
男主和妈妈的桥段很温暖又难过,尤其是妈妈包里那张cmbyn的电影票。
东亚的家庭永远有一种让人绝望的隐痛和潮湿感,似乎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和自由意志做或有意或无意的对立,不是刀山火海,但称得上一句泥沼。
好真诚,所以一直流泪,好像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想到很多我的朋友,想到他们给予我的温暖感动和美好。
🌈
因为先看的剧版很喜欢,看到电影版的出了就第一时间找到资源看了。
结论是:“电影版不好看”,大家请去看剧版吧,列举几个区别(有剧透)。
一、女主同样是被造黄谣:影版:在教室当着一群人的面,掀起自己上衣,证明裸照中那个胸口有痣的女性不是她自己。
陷入自证陷阱, 怼天怼地,带着一种不自洽的愤怒感。
这个情节会比剧版的冲突更大,让观众同情女主,立一个女主是一个非常无辜的受害者(本来也很无辜,但是我不喜欢女主做一个跳脚的弱者)。
剧版:女主压根懒得搭理他们,被孤立了也无所谓,也不在意,女主自己爽了就行。
二、女主怀孕:影版:是因为被渣男欺骗、被三还被羞辱,伤心地喝酒在酒吧等待男主,但男主有一些事情很久都没来,女主等不到男主,更加伤心然后被酒吧的搭讪男钻了空子搞怀孕了,过程可能是灌醉也可能是下药,但一定不是女主不自爱,是意外。
剧版:前后差不多的时期分别和两位男性上床,并且都没做措施,怀孕了。
也不想联系这两位男性,一是怕麻烦,二是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的父亲。
三、做人流时影版:被女大夫指说不负责任,拿着子宫的模型 ,崩溃的大哭跑了出来 。
电视剧:是被男大夫的一番恶臭言论气到跑了出来,因为拿了子宫的模型 ,一个女护士追了出来对女主说“这家不正规,不要来这家医院做人流,去街对面哪家正宗的做吧”充满了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是一个非常好哭的点。
真是不理解影版为什么要改成女大夫?
气死了这个厌女的世界!
除去视角的区别,影版的男女主戏份差不多是男4女6,大家更能带入女主的视角,感受女主的痛苦和欢乐,也迎合了当下大家都喜欢女主元素,比如洒脱、勇敢、做自己。
改编的很多部分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取悦女观众做出的一系列改编。
剧版是以男主的视角缓缓展开,戏份差不多是男主7女3,每一集男主均换一个对象,间缝中插入对女主情节的展开,又合理又缓缓展开。
因为没有看原著,所以只针对剧版和影版做评价,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剧版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只是大都市爱情法,更是生活法,教的是一对gay蜜如何在千丝万缕又若即若离的都市里站稳脚跟、寻得爱人、与己和解。
“爱情那么抽象且难懂,但想念是确切的”,所以我想你比我爱你更有实感。
“人们只要觉得和自己不一样,就会把那想成自卑,才会舒服点,然而并不知道那才是自卑感”,所以她被嘲抹布疯女人不过是因为她的直爽帅气与其他人不同,她不需要改变,做自己就好。
同时,他对待自己的性取向也没必要畏畏缩缩,遇上对的人就执着追爱而非纠结于出柜之羞耻,更何况这本来也没什么好羞耻的。
他们都在这繁忙都市里学会爱、学会生活,遇上一个好gay蜜室友比谈八百场恋爱还幸福,碰上一个知音能懂你的高山流水更是人间理想。
看完很舒服很快乐的一部电影,就像海报上的两人穿着西装婚纱在天台看风景一样舒畅自在。
大都市的爱情法 (2024)7.92024 / 韩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同性 / 李彦禧 / 金高银 卢尚贤
据说,原创小说还获奖了,虽然整体没看太懂,也感觉莫名其妙的高大上。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概就是疯女人和男同性恋的同居生活。
试着用另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年轻时把该犯的错都犯一遍,长大后好好生活。
故事里头,女主没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玩死,祖坟应该是冒了八辈子青烟。
故事的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的。
大概是从“海外留学”开始说起。
女主和男主大概是同班同学,反正一起上过课。
这个班,好像是专门为半岛留学生开的专班,虽然顶着学法语的名头,基本钥匙文还是通用文字。
这个提醒大家好好考试的老师,下一秒,就被男主拿下。
但是,第二天班级群里头就炸锅了。
男主也无从解释啊,这闲言碎语的力量,相当强大滴。
只有女主此时挺身而出,当着一帮八卦的面,言语中透露出昨晚他们俩在一起,那么,和老师鬼混的谣言,当然就不攻自破了。
既然女主“救”了男主,男主必然也是需要表示的啊。
很快机会来了,班级群里头又出现了爆炸新闻,这次新闻主角是女主。
班级群里头从A一直讨论到西柚,确定是女主“原装”无疑。
男主都看气炸了,一怒之下退出了班级群聊,当然,还是需要友情提醒一下女主即将面临的“挑战”的。
对于有点懦弱的男主,这已经是最大的勇气了。
解决这个问题,女主很彪悍。
当场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验明正身”。
这样的情况下,俩人成为好闺蜜,那基本就是水到渠成了。
女主是个恋爱脑,这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男朋友。
为了追求男朋友,估计也是“睡”了不少。
对于女主的做法,男主当然开启“最佳损友”模式,怎么损怎么来。
但是,非常不幸,基本上,每次男主“损”得都有点“神预言”的意思。
在其中一次霸王硬上弓时,女主不幸遭遇了妈宝男的老妈大驾光临。
这一般男人钻床底的事儿,女主也是乖乖的干了。
但是,一个吸尘器毁掉了所有。
回到家,一顿嘲讽当然是免不了的。
说着说着,女主就说道,貌似自己最近确实丢了好多内裤。
男主还损呢,说你那破内裤,谁要啊,是不是自己塞哪里了,找找吧。
好么,这一找,找出来一个内衣贼。
但人家非说自己是修空调的,叔叔愣是没办法。
老外的叔叔,查案也是靠监控。
如果没有监控,或者神秘的监控忽然失灵,那基本叔叔就不会办案子了。
眼看着这吓人的场景没办法根治,女主一咬牙,要不,你过来一起住吧。
从此,俩人过起了“同居”生活。
这段幸福的日子里,女主又找到了男朋友。
男主也不赖,也找到了男朋友。
巧就巧了,当晚,女主想着给男朋友一个惊喜,男主也去参加男朋友的几个活动。
两边都被抓包了。
女主虽然已经“恋爱”了N次,但依然感觉天都塌了,跑到酒吧买醉,然后疯狂call男主。
男主本来只是以为男朋友参加的只是个吉他协会,但是赶到现场却发现是“声明出柜”的社死现场,结果和一帮恐同分子干了一仗,女主的连环夺命call当然就没能回应。
那天晚上,女主经历了男朋友的背叛,又经历了男主的背叛,极度颓丧之下,又睡了个路人甲。
这个锅,必须男主来背。
但此时的男主,也一肚子憋着呢。
说什么“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这对生死闺蜜,想要吵架,那就来个狠的,什么解气说什么。
吵完了,女主开始踏踏实实做人了。
感谢上帝,女主作死作到现在,没有死掉。
从此,女主就洗心革面,做个好人了,努力学习,努力找工作,励志得不要不要的。
老外不喜欢说“普世价值”,但也有个名词——集体知性。
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高大上。
反正,女主和男主,从此以后就乖乖接受了“普世价值”给他们的定位,踏踏实实的生活。
多年以后,女主已经参加工作,看起来也加入了“白骨精”一族,也认识了律师男友,按照既定的生活轨迹按部就班的生活。
和当初的那个“她”,完全不是一个人。
当年,她敢在全班同学面前露出A满杯,现在,她在敢上司面前曲意逢迎。
但是,聊着聊着,女主也是聊露了馅。
身为律师,男朋友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他们说的那个“妹子”,从来都没有真正出现过。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这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难道是为了熬夜做PPT么?
律师,可没那么好糊弄。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律师突击检查。
这事儿,换谁能说得清楚?
女主是真心想解释的,甚至连男主羞于说出来的“出柜”都秃噜出来了。
但是,如果你是律师,你信么?
如果是这样,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奸夫淫妇”呢?
好吧,大家都到叔叔那里去解释吧。
此时,女主也是冷静下来了,这倒霉律师,不要也罢。
为了保住男主的面子,女主觉得,“睡一起就睡一起”了,老娘当年秀过A,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到女主为了自己承担所有,男主也坐不住了。
总算是有勇气承认自己“出柜”。
但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男主最后,还是把锅甩给了社会,这不是俩人非要在一起,而是俩人合租更有性价比。
好吧,故事说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
女主这一辈子的恋爱脑,总算是修成正果了,新郎不是男主,但伴娘非男主莫属。
这“二十代”的移动硬盘,到底是个啥呢。
各位网友,赶紧检查一下自己的“私人珍藏”吧,移动硬盘不够用,升级成“二十代”吧。
前半部分很好看,但后面开始飘了。
女主的前半生非常有意思,骄傲并且自由。
而且会真心为了女主可惜,因为不同,所以受到歧视。
为了自证,反而变成别人口里面的疯子。
我觉得整个的断点在于酒吧被人捡尸。
不报警,默默人流。
把事情掩埋,后面就变得和普普通通的打工牛马一模一样,好像这段事情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虽然的确希望女主能过的更好,但更好的定义不应该是过的和别人都一样,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打磨掉。
现实主义最后告诉我们的还是人只能有一个模板才对嘛
这里面的爱情也是,前半部分很甜。
纵使以分手告吹,女主依然敢爱敢恨。
但是从那个律师出来就不对了,变成了没有下限的舔狗。
而且换了个男人,最后又变成了结婚。
“谈了3年了,除了结婚好像也没有其他路了”。
感觉就像导演过于爱男同的平权,女人依旧不是能上桌的。
这个婚礼真的很玄幻,一个男的,接受自己媳妇和别的男的同居好几年。
这个男的是同性恋,但有没有把jb割掉,甚至身体上还有双份名字的纹身,就相信这俩人很纯洁的友谊?电影真的太美化了,除去性,这俩人和恋人有什么区别。
最后这男的我感觉就像是个傻乎乎的老实人。
只能说,男同线写的太好了。
爱情的蹉跎,自己为了适应家庭一步步变化。
结尾非HE,骗骗观众眼泪。
20岁的美女夜店喝酒,帮帅哥遮挡同性恋,现场漏胸澄清照片。
潇洒又放肆,和帅哥互相做挡箭牌处成了哥们。
帅哥老妈很怕儿子同性恋,但是帅哥迫于社会压力,不敢承认和公开。
两个人是最好的朋友,哪怕美女堕过胎,帅哥打过架。
那种感情属于什么呢,兄弟吧,女人洒脱男人扭捏,但是都会及时关注对方的情绪。
情绪价值拉满的时候,也是感情懵懂的时候。
【我們一點兒也不奇怪】
挺好的。
韓國的這個IP,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拍得挺好的。
當然,劇集版對於性少數人群的刻畫再厚重一點,畢竟涉及了對HIV的討論。
不過既然是兩個小時的電影,那麼輕輕鬆鬆來當然也好。
於是瘋女人具在熙和gay興秀出現了。
男主角的長相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雖然這位在《彈子球遊戲》裡的人設真的太天使),所以小男友幫他擦藥的時候誇他眼神清澈長得帥,和《春光乍洩》裡的梁朝偉一樣,我突然:「⋯⋯」好在男主角非常有自知之明:「你要不要配個眼鏡或者去給腦子拍個CT。
你大概是瘋了吧。
」
電影版的主題討論其實更為輕鬆一點。
金高銀飾演的具在熙風風火火、瀟瀟灑灑,喜歡談戀愛、享受人生,從小就有留法經歷所以大學選擇法語對她而言沒有任何挑戰,晚上泡吧、喝酒,於是她變成了抹布一樣的浪蕩女人,各種黃謠被造謠在了她的身上。
可是不被父母關照的富家女,也只是享受每一次戀愛而已。
興秀從小喜歡同性,高中和學長戀愛,接吻被母親發現,於是母親開始了宗教信仰,會跑到他的房間禱告。
他們並沒有點破興秀的性向問題,可見到興秀和在熙成為同居好友後,興秀媽媽的反應是:「媽媽知道你的病,是會好的。
」
於是後面看到興秀真的和媽媽出櫃,然後媽媽去看了《call me by ur name》就覺得很感動。
電影看到演員卡司的時候覺得金高銀的演出是大材小用,確實是她的演技用在這樣的電影裡就是太輕鬆,那種憤怒、委屈、倔強、驚恐,都很好。
她的電視劇就看了幾個cut,但是她的《恩嬌》我很喜歡。
在熙讓我看到了當年21歲的金高銀扮演的恩嬌,活得很隨性,也很自在。
喜歡在熙為了興秀和渣男分手,敢愛敢恨敢分手,我的gay蜜是我一輩子的朋友,你,滾開。
在熙说:“我曾经以为,人活在这城市里,总要找个人来爱,后来才发现,有时候,一个朋友,比爱情更重要。
”兴秀低头整理围巾,像在躲避什么,却又轻轻答道:“我们是彼此的出口,但不是彼此的目的地。
”他们一起走过凌晨的街道,在路边摊喝啤酒,谈论生活里的烦恼和秘密。
在熙写在本子上:“友情,是一种看不见的纽带,它比爱情更自由,也更真实。
”兴秀点着烟,望着远处的霓虹灯:“身份是什么?
是世俗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还是我们自己不愿承认的答案?
我不需要别人定义我,但我知道,你懂我。
”城市的喧嚣中,他们是彼此的静谧角落。
没有情欲,没有承诺,只有一种不被打扰的信任。
“我们不像家人,也不像恋人,可我们是朋友,足够了。
”天亮时分,他们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身后是共同度过的夜晚,前方是未曾交汇的未来。
可每当想起这座城市,他们都知道:有一个人,永远站在记忆的街角等着你。
对无性恋来说这就是爱情啊,为什么人类一定要用性来定义爱,对ta无法有欲望又怎么了?
有一个人处处护着你,为了你可以放弃所谓的恋人、结婚对象,那ta就是爱你啊。
世界上没有比ta更好的人,即使你永远不会跟ta做,但是你对ta的就是爱情啊?
这还不是爱吗?
即使你的身体和户籍属于别人,但是你的灵魂属于ta呀。
太双箭头了。
不是说不做=友情,友情以上这种词语也早就有了。
放眼生活,一个男的如果为了朋友打老婆,那这个男的就是爱他朋友、不爱他妻子。
很简单的道理,人类天天用什么友情来掩盖说这不是爱情。
天哪,如果一个已婚男觉得自己和朋友的关系是“清白的、不可玷污”的,那么在他心里夫妻关系就是“不清白的”。
哪种关系对他来说是真正的高阶关系,一目了然了吧!
看看,男人多么门儿清,“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如果他的天平上兄弟比妻子重要,那他就是精神恋爱着他的兄弟。
所谓的“朋友”“妻子”不过是工具名词,无法定义一个人对于你来说真正的重量。
电影的画外音就是:愚蠢的人类,你们居然还在根据性来定义爱。
不受性的控制,去爱自己精神上想爱的人。
24年11月 首尔影院一刷
电视剧版和电影版都超级好看,当然基本是真的好剧本,但不管在导演编剧,还是各种细节,两版都各有各好,尤其是电视剧版,是分别4个不一样的导演拍,有男有女,有老有年轻,看着不一样,但总体风格是一致的,电影版就更不用说,金高银是女主,演技真的好到没话说,她出道的时候,我就看了她电影,完全被她演技震撼到,男主表演平平稳稳吧,电视剧是在男主觉得讲故事,电影版是女主角度讲故事,两版都很触碰人心,两版都很感动。
为什么要让东亚人演一遍欧美人的伤痛青春文学,吐了
金高银太强大了,好爱疯女人。
金高银的可爱和灵并没能拯救俗套桥段的堆砌之感,以及请不要碰瓷梁朝伟。
比电视剧好太多了,起码是一个有正常叙事逻辑的作品。但没有任何新东西就是了。看过很多遍的故事。没什么特别的。
三星半
温柔的氛围,怒吼的安慰,有小温馨,小欢喜。住一居室,得一挚友。不怕风雨,掌控雷电,好中二哈哈
比剧版好在主线清晰,就是gay蜜情深和出柜自我认同,别的就没啥可夸了,在电影感上还不如剧版,太商业流水线制作,男主不但不像作家,也不像gay,而是T台走秀冷漠脸男模。金高银还不错,应该让她和南润寿搭。
9.13 TIFF 首映 超出期待的真实好看,诙谐幽默又不失真情流露。都市爱情,就是这样苦涩与甜蜜交织,但重要的是总会有人在你左右
闺蜜兄弟,分不清啦,大家混成亲人就是了
故事、观念、人物处境以及镜头语言都土得掉渣,放在二十年前估计还说得过去。
小清新到爆炸,剪辑和OST都太棒了,金高银把各种情绪都演得自然到位,让人共情,看得我春心荡漾又怅然若失,友情与爱情的故事永不过时。
4- 电影版没有剧版深刻,但很高兴在熙做自己并嫁给了爱她全部的人。两小只的友情很好磕婚礼跳舞哭了。
电影胜在故事。终于有电影开始讲直的弯的大融合了。男主长得像长脸款黄轩😅,话说那双鞋👟送鞋店保养一下不行吗?非得买双新鞋吗?
就,意图蛮好的,也蛮暖的,多少还是多点韩式狗血味
“做你自己,怎么会成为你的把柄呢?”比剧版好太多太多。高煐过分的双标让我无法共情他在一次次炸雷后对寂寞的兴叹,但是张兴秀在第一则故事里,滤掉了那些偶像的、跋扈的成分,哪怕戏剧性很强,也不妨碍在现实里的呼吸。他真实到,长得偏向张翰,就绝不会盲信梁朝伟的错觉。他不那么光鲜亮丽,他需要抵销刻板印象里的放肆与刻薄,那种妨碍他人相信自己的屏障,他需要呈现出转变,因人因事的细微、动人的转变,而不是拔苗助长的那种。你会很清楚他为什么害怕出柜,又为什么愿意出柜,很清楚他和更像主角的具在熙,是如何因为天生的局外人性格和娱乐本性,走在一起,相互温暖,并在更合理的摩擦与升华中,成全这段动人情谊的。但当然,还是要多看点美剧,人家九十年代都有《威尔和格蕾丝》了,gay跟闺蜜同居,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萨利鲁尼和亢奋吗
现代荒蛮故事,很美丽的精神状态。
7/10 剧版先入为主了,同样的设定下感觉剧版人物之间的感情更真实自然一些,南润寿也比卢尚贤更合我眼缘,不过影版对闺蜜这条线的刻画细致很多,能看到更多的人物成长,金高银的表演也没话说,很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这部和《柳烈的音乐专辑》里的她都非常能打动人,这种感情跨度大的角色完全是姐的舒适区
两个世人眼中【特立独行】的人,需要摸爬滚打在处处碰壁后学会勇敢接受自己。真正爱你的人会包容你的一切❤️
直女gay蜜刻板印象大乱炖,根本是照着直男直女搞暧昧的思路拍的。就算是这样这个男主也跟金高银完全不搭啊!(上次碰到丑到难以下咽的韩剧男主还是毕业里的魏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