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他把她看作杀手,看作爱人,看作女儿。
他是她的导师,爱人,父亲。
他吹一支长笛,给她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她躺在一旁,听他讲的每一个字,眼怀爱意。
他叫她的名字:Kiddo。
我竟然一直以为那是kid的一种昵称。
kid,孩子。
最令人心碎的称呼。
我对Quentin Tarantino先生没有成见,但是“暴力美学”的名头实在太响亮了,这个头衔正如白鸽之于吴宇森。
我在漆黑的夜里,抱着阴暗的念头,看完了KILL BILL vol1之后一阵狂喜:世界末日到了,审判开始了,上帝是一个握着武士刀的女人。
我想起了伟大的诗人闻一多先生在著名的“白色恐怖”下豪迈的声音:“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我老是觉得闻一多先生是玩摇滚的,所以总是对现在号称摇滚的人们有点鄙视——你们文化程度太差了,看看你前辈的歌词,写得多棒。
在高度程式化的美感当中,我甚至忍不住想欢呼:杀吧,杀吧,看大地被鲜血浸透了之后会不会更干净。
是的,爱看录像带的先生的电影就这么用粗俗的力量征服了我细腻而敏感的心灵。
这样的快感持续到了KILL BILL vol2结束前倒数20分钟,在这其间我高潮不断,简直快乐的要呻吟。
猪是世界上性高潮持续时间最长的动物,长达半个小时,感谢Quentin Tarantino先生,他让我体验了数倍于猪的感觉,直到这句台词出现: “以前我是这世界上最悍不畏死的女人,但现在……我却因为怀上孩子而非常害怕。
”一个女杀手对另一个女杀手说。
我一阵警觉,联想到开头Bill先生和Kiddo小姐风清云淡的聊了大半天“今天天气哈哈哈”之后,四个杀手从电影屏幕的下方走上教堂的台阶,给婚礼的排演一个浓墨重彩而又干脆简洁之极的句号。
当然,我还联想到,Kiddo小姐和独眼龙小姐的决斗,举着名家打造的武士刀摆了半天pose,运足了架势,积攒够了足够的勇气和劲力,在第一次兵器相接短暂僵持的时候,Kiddo小姐用中国武术的手法干净利落的叼出了对手的眼珠子,扔在地上,踏上自己美丽柔软的脚。
大师就是大师,这样干脆的手法总是让我这样受了无数烂片熏陶的观众在揣摩他如何收场的时候,毫不吝啬的给我大耳刮子。
在连挨了好几个诸如此类的耳光以及智力上的侮辱之后,我变得有点聪明了,这句台词让我嗅到了不祥的味道。
我真希望自己能笨一点,就像像唐牛对史蒂芬周那样对Quentin说:我真是猜不透你啊!
我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于正在看电影的这个“我”而言是幸福的,可惜Quentin先生不给我机会。
他完全无视我复杂的心理活动,让剧情急转直下,让我这颗愿世界一片黑暗而深深仰慕他的心在下面这段台词面前变得支离破碎。
“在测试条变成蓝色前,我可以从摩托车跳到高速飞驰的火车上,为了你。
但测试条变蓝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
因为我要做妈妈了……你能理解吗?”一个女杀手对曾经给了她脑袋上一枪的爱人说。
我跟他爱人同时嘀咕了一句:“是的。
”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Quentin Tarantino先生终于要抛弃我了,抛弃一个对他顶礼膜拜的信徒。
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准备跟我谈谈伟大的母爱以及类似的同样伟大的人类感情了。
他说:人不仅仅有恨,还有爱。
我说:我知道,人不仅仅要吃饭,还要睡觉。
我明白了,一个女人只要怀孕了,身上的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就会立刻复苏。
为了这种感情,杀手可以背叛组织和自己的男人,完全放弃过去刺激而快乐的杀戮生活,去唱片店接受音乐的滋养,顺便挣两个小钱。
当然,根据中国大导演的想法,为了这种美好的感情,小偷在快过年的时候也会祈祷天下无贼,并且用性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Quentin Tarantino先生越走越远,他的身影在我看起来有点迷茫。
当电影终于结束,一个女人哼着《Goodnight Moon》,心不在焉的在歌词中闪现一两个刀啊,枪啊的字眼,我一阵蓦然醒悟后轻微的感伤——KILL BILL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
反正母爱跟男女之爱同是最美好的人类感情,这么过渡确实也不怎么算突兀。
在银色的月光下,不远处有一片海滩,豪宅的阳台上有木桌椅,大概还有香槟吧,作为穷人的我猜。
一位会给女儿做晚餐的绅士好男人与一位身着长裙的美女对面坐着,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你一旦知道,就会夺走她 ——我不想这样 ——我为你伤心了三个月,在第三个月,我发现了你的踪迹……结果我找到了你。
我发现了什么?
你不仅没有死,还要嫁给一个该死的混蛋,而且你还怀孕了……我反应过激了。
——反应过激? 这就是你的解释? ——我不是为自己开脱,我只是告诉你实话。
这是很多情侣之间都会发生的对话,语调和台词甚至让我们自己都感到一丝熟悉,吵架升级之后也许还会打架,男人受伤了也会输了的Bill先生一样重视自己的羽毛。
只是这里,男人和女人手里都握着刀。
于是,那些带着醋味和造化弄人气息的言语仿佛也镀上了不锈钢保护膜,有了仿佛抠动扳机时金属撞击的味道,月光下的玫瑰丛妖娆着身躯,等着用她们的刺喝他们的血。
他们只不过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而已,终于了解了真相的时候,中间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于是,他们无法端起装满香槟的酒杯举案齐眉,只能互相举起了杀人利器。
因为,错了就是错了。
这是一个爱情寓言,一切在爱情中容易“反应过激”的男男女女都应该来认真学习一下,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让你们的爱情变成“切肤之爱”——也许是蝴蝶扇动翅膀,也许是克娄巴特拉鼻子长度的变化,也许是你怀孕了不回家。
你们曾经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当一方消失的时候,另一方努力的去寻找。
你们就是这样互相重视对方,却最终对对方举起了不世出的好刀。
你们会对对方做出残忍的事情,互相报复,不能停止,完全不顾什么“爱是坚持,爱是恒久忍耐”。
你们知道对方的哪个地方最容易受伤,因为有时候你们彼此熟悉,你甚至会告诉对方这世界上有一种武功,叫“五雷摧心掌”,然后死于掌下。
于是,在这悲惨的时刻,趁着天快亮的微光,有两个问题留给世界上的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 男人们,你们会在失败之后、死亡之前就自己的衣着与仪表是否恰当请教你们的女人的意见么?
女人们,你们会在若干年后守着曾经的爱情结晶——或者是一个生命,或者是一段回忆——对你们的男人说一声“谢谢”么?
不能爱了,也要保持风度和感激。
雪莱说,即使不爱,也该怜悯对方。
1.画外音交代前情,然后开车直视镜头,打破第四堵墙2.第六章 双松镇屠杀,回忆当时女主怎么被杀的,在场的是她的所有朋友,爱人,和爱人的朋友(这样剪的话让第一次看2的人也能看得懂)出门透气,看到了比尔,他dom感好强哦笑死,女主介绍他给自己未婚夫是fatherbill一开始是同意她结婚的,她说thank you ,下一秒四个人冲进教堂(这样好有拉扯感)3.bill找一个男人聊天,这一集节奏慢好多4.第七章 这哥们现在当保镖,被老板骂 戴着牛仔帽 老板不让他戴,经理让他去洗厕所 他曾经也是一个比尔喜欢的杀手(?
)牛仔的窘境女主在移动房车下面等他 结果这时候有条狗(这里好紧张)一推开门结果人家拿枪对着她,原来之前放音乐啥是守株待兔5.原来这哥们是比尔弟弟(诶这是一开始那个警长吗),他没杀她,而是把刀卖给独眼女(艾尔)艾尔说要把她折磨致死把她活埋,手上还有催泪瓦斯,能直接把眼睛烧了 主观视角 被活埋6.第八章 比尔给她讲少林寺故事 倾斜画面 教她顺从他带女主来拜师学艺,这个师傅好怪……还是说是邵氏电影风格?
好无聊师傅当时教她怎么用拳打穿木板okay 白眉 here I come7.艾尔(独眼女)来了,给巴德的钱里面有条黑曼巴毒蛇她一推开门就是女主来打她8.艾尔说他之前宰了她师傅,她找到了巴德的刀,两个人拿着武士刀打有把枪就一切结束了9.她把她眼珠抠出来了,然后踩爆怎么每次打完,女主都跟没事人一样笑死10.终章 决斗找到比尔干爹问比尔下落,墨西哥 各种地点切换满足猎奇 女主原来叫碧翠丝 第一部为什么要消音她的名字11.到比尔家里,看到女儿,她们在玩游戏,她瞬间配合女儿倒在地上装死她对小孩的爱,孩子爸爸妈妈相互仇恨 变成狗血感情了笑死了12.女儿从小就踩死了金鱼,看的电影也是杀手类的,她陪女儿看电影听到the zombies的歌了 she's not there🥰13.回忆她当时为什么会怀着比尔孩子离开它,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她在执行一次任务,对方派出了杀手,对方也是个女性,确保她怀孕后两个人决定各回各家14.比尔说他当时以为她死了,难过了三个月,然后后面发现她活着 还要结婚,反应过激了两个人打 女主使用白眉教她的绝招击败比尔15.她在厕所里哭,然后说谢谢 啊我有点没懂原来一切是误会,他是因为她的背叛,但她也不能接受他的背叛 变成狗血剧……
第一集是快速凌厉的日本风,那么第二集便是绵里藏针的中国味,或者说,香港武打味。
都说白眉那一段很雷,Five-Point-Palm Exploding-Heart Technique,用英文来讲武侠神功,真是莫名的喜感。
我想日本观众听第一集里刘玉玲讲日语也挺别扭的吧,那是美国人昆汀对日本与中国元素的致敬与yy,倒未必追求真实。
白眉那一段还故意搞成了七八十年代香港武打片的粗糙画质,白眉那抚弄胡子大笑简直就是香港金庸剧再世,这恶趣味可谓是到了家。
第二集的视觉冲击不再那么猛烈,重点玩起了剧情与节奏,不得不说把握得很出色。
小教堂屠杀那一段,所有观众都知道即将有一场屠杀,昆汀却不断的拖戏,让比尔和乌玛互相祝福感谢了半天,把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千呼万唤屠杀终于来了,1秒钟完事。
就是你怎么期待的,他就偏不这么来。
再比如一关一关杀boss有点流水账,便来了个主角被秒的情节,正当主角愤而出土准备复仇时,秒她的小boss被下一关boss干掉了。
不到最后就偏不让你爽。
好了,终于要到最终Boss比尔了,打入boss老窝,眼前却上演了一出和整个电影系列毫不搭界的家庭亲情戏,还真挺感人。
观众们都歪着头看,想乌玛到底要不要打boss啊,要不要啊要不要?
比尔却坐下来谈了一番对美国漫画的看法,超人和蝙蝠侠蜘蛛侠的区别。
这和《无耻混蛋》里的影评人在丘吉尔面前大讲塞尔兹尼克一样,属于借角色之口扯点昆汀对不相干的事情的个人想法。
都说第二集是中国元素,最后还是离不开Five-Point-Palm Exploding-Heart Technique。
比尔不停的强调自己被伤了心,最后heart果然explode了。
结束了,片尾曲真是好听,但特立独行还没结束。
本系列两集中无论哪个犄角旮沓里出现过的小角色,全部按照退场的顺序走一遍,每个演员都是领衔主演的字幕待遇。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Well, guess what, bitch? I'm better than Annie Oakley. And I got you right in my sight.”昆汀电影史书般的台词绝对让人印象深刻。
我很喜欢他对打斗场面的剪辑,简单、清晰、直接,但与此同时,他的非线性结构似乎变得枯萎了,变成了一种相当保守的技巧,就像他的整个情节一样,用一个相当愚蠢的 "家庭之爱 "为整个复仇大戏画上了句号。
这是一部好的续集吗?
是的,至少它不会让人失望,昆汀的每一滴血和每一个造型都还不错。
但它是一部好电影吗?
还不是,剧情让人忍无可忍,整部电影变得像电影学生打斗场面研究原版,它就是,它就是它。
中国功夫角色继承了黑泽明在《七武士》、《醉天使》、《流浪狗》等片中的招牌动作风格。
这部影片虽然不错,但与昆汀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就像一个电影史的大熔炉。
故事和人。
故事和人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装扮的效果。
电影里的故事,你或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你把其枝枝叶叶描述得特别的精彩,那么,就会有一部好的电影出现了。
最简单的事件,有最高明的描述手法,也会让许多人为之着迷。
人却不同,一个丑陋的人,即便最娴熟的化妆师为之妆扮,即便穿最华丽的衣服,即便佩戴上最昂贵的首饰,人们还是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其真实面容。
所以,这就是故事和人的区别。
应该说是一个区别,这是故事和人的一个区别。
杀死比尔,我需要用人来做一个类比,所以我需要说明下故事和人的区别。
杀死比尔这部电影,如果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人的面容,还是人的服装呢?
我想是服装,因为其服装太美。
故事的面容和人的面容不同。
当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下面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老师的面容,但是却没有几个人会知道老师在想什么。
故事的面容就像“心”一样,需要你去思考,而不能单独的通过视觉即可得到一个结果。
我很想再说一次,当我们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我可不想太用头脑去想东西,我只是想用眼睛去看东西。
炎炎夏日,你需要一杯冷饮的时候,你肯定需要一杯冷彻心扉的饮料。
故事里的感情,要具有足够的冲击力,能够在一瞬间,就让你为之着迷,为之感动。
女主角和比尔的感情,你是否能够感觉出来。
当碧翠斯听到教堂外的笛声,其实只是杀戮的前奏。
但两人之间的靠近,我看到也有过往的温情。
他掩饰着自己的动机,恰如其份的词语可以表达出两个意思,而走进她心里的,总是温馨,而不是残酷。
其实我觉得感情应该到此为止,最后和女儿的相处,则显得有一些过于的做作。
他会让之前的一切都失去意义,这不是一次考验,这是一次复仇,如果你们还能和女儿演戏,那么这根本就不是一次复仇,这只是一次演戏。
碧翠斯即便有再好的刀,有再好的功夫,她的一切都不具备意义,因为这里有一个女儿,因为在故事里,比尔随时都能杀死她。
这不是一次受尽苦难的新娘充分利用自己的智谋,功夫,武器进行的一次残酷的复仇,这只是比尔用自己团伙的所有成员与这个金发美女玩的一场游戏。
我把所有人的性命给你,再给你一个女儿,你是否已经满足?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小学语文课本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战国人,他在街上卖东西,他开始跟人吆喝,我的矛啊,是世界最好的矛啊,能够刺穿所有的盾;之后,他又吆喝,我的盾啊,是世界上最好的盾,能够抵挡住所有的矛。
所以,就有人问他,那么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这个小贩怎么回答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了一个词语,叫自相矛盾。
比尔,最初打出一张冷酷牌,他带着他集团的几个顶尖高手将这个逃跑的爱人新建立的家庭杀个精光;之后,他又打出一张畏惧牌,他去找一个隐居的弟弟,要和他合作来对付这个前来报复的未婚新娘;最后,他再打出一张温情牌,他用女儿作为一个支点,试图去寻找出五年前的答案。
这就是矛盾,故事之所以具有意义,是因为一始而终。
你可以揭露阴谋,来个剧情大反转,但是你不能矛盾。
你在某天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点子,你就必须忍不住把其加到自己的电影里,我觉得不对。
就像你在炒鸡蛋的时候,你加了西红柿,很好,你再加点辣椒,我也接受,你加点盐,没事。
可你如果往里面放入一根甘蔗,加入一个冰淇凌,那我就没法吃下这个炒鸡蛋了。
即便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鸡蛋,即便这是世界最美味的冰激凌。
即便我特别喜欢吃鸡蛋,即便我特别喜欢吃甘蔗,我不会吃甘蔗炒鸡蛋。
当最后的温情牌打出,这并不是一个剧情的反转,这是一个胡乱的搅合,把前面所有的东西给弄糊了。
就比尔这个枪法,何苦去在自己弟弟面前表现出畏惧。
可惜这是电影,所以即便放在一个锅里翻滚,它们也会泾渭分明,前面是鸡蛋,后面是冰激凌。
都很美味。
白眉,中国人,武功高强,但是却有一个很不光彩的死法。
一个人的一个眼睛有许多种瞎的方式,如果你要为此讲一个故事,那么就讲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
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一个中国高手,我想说,如果他刺瞎了她的眼睛,就不会再去吃下她的毒药。
或许,可以给杀死比尔一个另外的名字,叫比尔杀死比尔。
来自一个非昆汀粉的路人,感想如下:1.异文化大杂烩很有特色植被和色调带来的意大利风情、日本武士道和建筑、中国武侠的混合,每换一个场景就是新风味,因此眼花缭乱且不觉乏味。
2.动静结合的冲突与和谐惯用的是悠扬音乐与激烈打斗,一静一动。
印象深刻的是KB1里跟御莲的决斗,竹管滴漏的侘寂之声。
以及突然的黑白两色,以视觉张力弱的单调色彩呈现暴力。
3.杀死Bill是父权反叛Bill的身份是师傅、引导者、情人、孩子的父亲,甚至于父亲(误)。
杀死Bill即杀死一切男性角色的影响,说高一点,一切父权的消灭。
看完KB之后我觉得昆汀可真女权。
4.没人能安排任何人Bill说女主的本我就是killer,有点伯乐的意思。
可以说Bill爱极了女主,是看无价之宝的珍惜。
但我感觉很多豆友总是搞不明白,总是觉得自己没法真正认识自己,只有一个智者才能点醒女主。
Bill看透了女主的本质。
可是我觉得不是。
女主得知怀孕后,立刻放弃职业放弃原有生活路径,孩子的重要性可谓超越自己。
可能女主本没有本我,之前是为bill的期待而活,而后想为孩子而活,失败了又为复仇而活。
退一万步,如果女主born to be a killer,又怎么会为了一个胚胎放弃生涯?
放到随便哪个女孩身上,说不定都会为了事业选择打胎。
母性如此强烈的女主,你说她天生killer?
反正我不信。
Bill的问题在于位高权重太久,当了女主太久的引路人,未免太自负了点。
保罗·范霍文的电影是关于“血与肉”的布道,那么昆汀·塔伦蒂诺则是血肉模糊的。
他成名于一部《低俗小说》,一夜成名给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带来了好莱坞级别的荣誉。
纽约是个熔炉,来自田纳西州小镇的昆汀绝对不止是个熔炉。
非科班的出身使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掌握他所喜欢的拍摄技巧,一个爱看电影的,变成了一个拍电影的。
在录像带租赁店的工作经历使得昆汀的电影血统混乱不堪。
戈达尔的新浪潮电影、梅尔维尔的黑色帮派电影、意大利西部片、香港动作片等,年少的昆汀就是在这些不上档次的B级片的包围中习得一身独步天下的武艺。
昆汀从来不会标榜什么,某种意义上他被看做独立电影的典范。
但是,这个男人从来不隐晦自己的趣味,即使它低俗。
《杀死比尔》就是昆汀用来向意大利西部片、中国功夫片、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等那些自己从小喜爱的类型片致敬的。
在《杀死比尔》中,致敬的地方俯拾即是。
或许,在我们正常人的想象中,图兰朵绝对不可以用流行唱法来唱,但是在昆汀那里,混搭也好,乱炖也好,一切都并不突兀,当然,除了他套用张彻的惯用伎俩用避孕套装满假血来制造的一幕幕鲜血飞溅的场面。
好吧!
这锅被称为“暴力美学”的东北乱炖虽然用了450加仑的血浆,一场戏中“新娘”狂屠57人,以及破天荒第一次少于100次的出现“Fuck”(该片只有17次)等等一切暴力指标,但是这个低俗的男人还是传达了他的高尚趣味。
你肯定会不同意这血肉模糊、断肢横飞的场面下有丁点儿高尚,不好意思,你错了。
难道你没注意最后的结尾是多么的温馨么?
难道你没注意杀人成性的“黑曼巴”是为何突然在一瞬间放下屠刀的么?
难道你没注意比尔是为何要杀死自己最爱的女人的么?
如果你像我一样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这部血肉模糊的暴力盛宴中的原动力——母爱和爱情。
我想没有人会认同我,因为你觉着暴力大师昆汀不可能去拍这个。
的确,他或许没想去拍这个,但是,这是他确实地拍出来的,重要的是,你、我都看到了。
其实,这才是昆汀·塔伦蒂诺,用最低俗的暴力与最伟大的母爱和最美的爱情混搭,形成严重的反差,但你又不觉着突兀。
我只能说,他是个疯子,不过,有趣的是这个世界就是由疯子创造的。
现在的天是昏黄的。
我拿着精致的武士刀,站在小山丘上,和我曾经深爱的人,决斗。
我嘶喊着,奔向他,我的眼里有决绝的刀光,我的手里有直指他脖颈的利剑。
霎那间,他轻轻的倒在我的身后,没有挣扎的他的脸,和平静闭上的他的眼带走了我最后的眼泪。
可是,我不是杀手。
我也没有杀过我深爱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无法理解bill和kiddo的感情。
但是,当kiddo躺在浴室地板上痛哭时,我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的痛苦和伤心。
我们总以为爱情就是恋爱的全部,其实,爱情只是占了一小部分而已。
Why?因为还有那些,嫉妒,占有,虚荣,好胜,伪装,欺骗,误解,仇恨。
也许有人要反驳,我们平凡的爱里没有那些,有的是,关心,了解,体贴,照顾和尊重。
是,我们没有杀手的爱情。
但是,扪心自问,有时正是这些丑陋的词语,才让我们对那段感情念念不忘。
曾经深爱过的人,也许你不再爱他了,可能你现在有些讨厌他了,甚至你希望能从你的生活中将他抹去。
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有人说起爱情,有人谈起往事。
我们总想起那个我们恨过的人。
我们不是杀手,可是,在心里我们曾经抹杀过深爱的人和那些爱情。
这几天热感冒了,在家把《杀死比尔》又拿出来看了一遍。
N年前,看朋友高压推荐的PULP FICTION的时候,正处MC(这里我说一下题外话,英文缩写已经成为天涯子民的常用委婉语手法,但是关于这个不便的表达,我一直很困惑。
我认识一个menstruation,一个catamenia, 但是这两个同义词应该不可以放在一处表达一个意思吧?
如果不是这两个词转化而来的,那MC又是哪个词的缩写呢?
求教——),脾气暴得可以,智商低得可怜,好象饶着操场,云里雾里地跑了一圈,把活动在观众席上的各色主角配角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黑色活动看了个完整后,就可想摞袖子打人!
以为一部自称低俗的电影铁定会讲出什么不同凡响的故事和深沉悠远的内涵,所以耐着性子把整部电影看完,到最后发现,啊,原来还真他妈的是部低俗小说啊!
无非就是抢劫呗,吸毒呗,枪战呗,偷情呗,鸡奸呗,逃亡呗,各种要多俗有多俗的流行桥段,给QUENTIN这么一解构,一重组,一调侃,其实还真有那么点看头。
但是也就只有“那么点看头”。
QUENTIN在这部电影中,采用的散点,环状的结构表现,已经在讲故事的手法上登峰造极了,但是我仍然对这部影片兴趣寥寥。
再好的讲故事手法都掩盖不了这是部没有任何内涵,低俗至极的电影的事实,一部东拼西凑的黑色幽默剧,向来不在我的口味之内。
而且我最讨厌这种导演凭借自己的高智商强逻辑把观众耍着玩的感觉,觉得憋气,而这股气,在看他的KILL BILL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
太过瘾了!!!!
这到底是部怎样的电影呢?
其实我看电影,什么GENRE,什么STYLE,什么FABRIC,什么INCIDENTAL MUSIC,都是属于我鉴赏能力范畴之外的元素。
我唯一关心的,永远只是它THEME。
《杀死比尔》,贴着暴力美学的标签在各大影院捞足了钞票,而这些看到高潮迭起呻吟起来的大老爷们,又被躲在幕后嘿嘿笑着QUENTIN狠狠地耍了一把——这电影,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事无忌惮、最伟大高超、最精彩决绝的对母性的赞歌。
“在测试条变成蓝色之前,我可以从摩托车跳到高速飞驰的火车上,为了你。
但测试条变蓝以后,我就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
因为我要做妈妈了——你能理解吗?” 女主角对她曾经深爱但后来(为了孩子)背叛的男人说。
“以前我是这世界上最不怕死的女人,但现在,我却因为怀上孩子而害怕。
”两个女杀手生死对决前,真心倾诉。
母性是这地球上所有生物最璀璨夺目的品质,是一切罪恶的终点,是所有美德的起源。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这句话也是可以反着说的。
一个刀光剑影下与黑社会老大“切肤”相爱的非凡女人,仅仅因为怀上孩子,就果断背叛了这个摧毁性的男人,离开腥风血雨的生活,甘愿到一个破旧之地,与一个平庸之辈成婚。
目的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安乐的生活。
在被暴打成面目全非、并被爱人一枪迸了脑袋之后,她靠着要保住孩子的潜意识存活下来,靠着微波的呼吸,在植物人床上一躺就是4年。
苏醒后看到自己扁平的肚子,误以为早已失去孩子,便开始了血肉滔天的复仇行动。
靠意志恢复了自己瘫痪的脚,在残酷的屈辱和非人的折磨中习武,被活埋了用双手劈出活路,被成百上千的高手围堵了孤身杀他个手脚纷非尸堆如山,最后与他们的老大在静谧的雪地血染白衣,将死亡与美渲染到极至————越看越觉得惊讶,觉得神奇,难道这个复仇新娘是不死之身?
但是我知道一个被母性的本能牵着往前走的女人,是万夫莫挡的,她最终就是会到达终点站,见到她一直认为非杀不可的那个男人。
一个老男人,温厚,细腻,带着他和她的女儿,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个就是血洗婚礼并朝自己孩子的母亲头上开枪的,但仍旧爱着她的男人。
他淡淡地说,看到她离开了,愤怒了,反应过激了,言语中有真诚的解释和心虚的道歉。
但是没有用了,近在咫尺,但隔着血流成河的深仇,是由爱转化为恨的距离。
说实话,看到这一段我有点担心。
如果导演让这个女人从此不计前嫌,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而留下,那导演就等于把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强奸了。
女人的母性的光辉,因怀孕而起,但绝不会停留在一切为了孩子这一浅薄的层面上。
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找到债主了,历史遗留问题非要跟你一一清算。
不会逃避,无法将就——爱起来深沉缠绵,恨起来恶狠冷酷,女人月月见红,怕看到鲜血淋漓的,根本算不上真女人!
但是导演没让我失望,最后来了一场末日审判,非但让这男人死于女人豁出出性命学来的绝杀招下,还慷慨地给了复仇的新娘一场在浴室痛哭涕淋的戏——此乃真女人也!
大爽!!!
我有预感,西方女权主义者很快将把这部电影奉为女权圣经,顶礼膜拜。
从此,QUENTIN除了暴力美学,还有别的BUG可贴了。
真是赚死了!
在爱里表达母性太过甜腻,QUENTIN就把这个THEME扔到一个反环境中,用恨来渲染母性的伟大和不可抵抗。
而对于母性所具有的力量,我认为这样的电影表达,是恰如其分的,理所应当的。
想起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母性》,当时年少,被作为恶的化身的母性深深震撼。
母性带来了一米阳光,也能带来狂风骤雨。
而小时候我外婆的叮嘱我至今牢记——别惹怀孕的母猫!
少了第一部的淋漓尽致感,多了几分幽默感...恩,还有悲伤,,,
1.原来是一个爱比死更冷的故事。看完好想回到蒙在鼓里的感觉。2.有一天痞子昆说他想要有所表达了,咱就该预料到他惹人爱的东西会少成渣了。3.话说比尔死的跟炸鸡叔居然是一个范。4.昆汀我懂你,可是好难过,因为你他妈说好的高潮没给我。5.我滚回第一部瞅我的栗山千明去了。
我爱你,所以不惜用杀戮赢回你,终究却还是失去了。(诺瑞兹要是拜白眉道长为师,就不会死在活埋里了。)
比起1还是更喜欢这部。看来我还是不停地挣扎在寻找意义中,而做不到完全放松地享受啊。
节奏太慢,故事无聊。催眠佳品
别说 宁浩和昆汀长的还有点像 都有点坏坏的感觉 痞子相!大概都是小时候古惑仔看多了!哦哦 昆汀应该没看过古惑仔!人物刻画的成功与否 在于你看其他片的时候 还觉得这个演员就是那个谁谁谁!现在一提到 乌玛瑟曼 就会想起满脸血浆 黄色黑边运动衫 手拿日本刀的情景!!
那個中國猥瑣老頭讓我吐了。
得,成嘴炮了,连个爽劲儿都没了。两部合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111612/index_2.html
两口子相爱相杀,最惨的却是接盘侠,盘没接到还赔上了全家。
我要看动作戏!动作戏呢?为什么不像第一部一样吓得我心惊胆战!没事儿讲那么多对白干嘛!
2012.12.14电影资料馆重温。白眉撩胡子。最后长长的字幕和音乐。最后最后的小彩蛋。看到工作人员中有WANG LI HONG.
老样子,上一部还有场秒杀一群日本人,续集连这个场面都没了,打女反派挖眼直接KO,打大反派一击穿心掌KO,老美拍功夫片真是呵呵
看到白眉的时候我喷了……但是到最后,怎么都觉得是个太凄美的爱情故事= =
女主与独眼女对决的时候,她戳掉独眼女的另一只眼睛的那一刻,笑死我了!
抽离所有的故弄玄虚,本质上就是男的以为女的出轨就杀了女的,结果女的没死成,开始复仇之旅。关于日本 中国的情节全是刻板印象,戏仿和致敬也归于简单,明显地迎合美国观众的东方猎奇心理。真搞不懂昆汀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大部分都遵循着好莱坞的安全叙事心理,内容上毫无新意。所谓的暴力美学也完全是形式上的呈现,稍微多看几次就极度不适。叙事结构上的突破有《低俗小说》就够了,反反复复照搬多少有点江郎才尽。
个人觉得没有第一部精彩~ 暴力美学之美,在第二部似乎没有美到我~ 不仅剧情有些拖沓,那无与伦比的配乐,也不见了~
尼玛,这是玩爹呢吗。你们两口子都去死吧。
第一部像踢踏舞,第二部像华尔兹。“华尔兹”慢的我有点儿受不了。
较1风格大变。动作戏寥寥无几,取而代之是枯燥乏味冗长的故弄玄虚和画蛇添足。婚礼详情完全是多此一举炒冷饭。众章节无一不是无意义的装逼流水账。最后大段亲情戏尴尬累赘,杀手复仇至终章成为寻亲煽情大作。演员造作,情节虚假不合逻辑,失去了血浆cult片属性本身对剧情的包容后,成为了四不像。
觉得这部照昆丁别的都差好多,第一部要是宣传日本剑道的第二部就是宣传中国功夫的?第三部要韩国跆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