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

勇士,The Warriors

主演:李东学,于谨维,聂远,宋佳伦,徐洪浩,王梓程,郑好,曾肖龙,林妙可,宁宁,江平,王斑,刘之冰,佟瑞欣,刘劲,陈牧扬,冯国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勇士》剧照

勇士 剧照 NO.1勇士 剧照 NO.2勇士 剧照 NO.3勇士 剧照 NO.4勇士 剧照 NO.5勇士 剧照 NO.6勇士 剧照 NO.13勇士 剧照 NO.14勇士 剧照 NO.15勇士 剧照 NO.16勇士 剧照 NO.17勇士 剧照 NO.18勇士 剧照 NO.19勇士 剧照 NO.20

《勇士》剧情介绍

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李东学在片中饰演率领22名突击队员的黄开湘团长,他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一页篇章。在勇士们心中,黄开湘团长不但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带领他们击败困难的“战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突出部之役:冬季战争终极一班3伽利略特别篇无尽的边界犬爱奇缘血腥罗曼史心碎高中第一季烟波浩渺之相识进击的皇后回魂女信长的忍者:姊川·石山篇K档案危情瘾难耐隐秘而伟大革命机Valvrave第二季白奶牛之歌那个我最亲爱的陌生人119婚约爱的后事河神2十字架与吸血姬CAPU2养鬼屋深海蛇难爱情不NG追随者七大罪戒律的复活飓风营救女高音们怪奇物语第四季今晚打丧尸

《勇士》长篇影评

 1 ) 《勇士》:铮铮铁骨杀出血路,拳拳丹心铸造就丰碑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那场辗转二万五千里的大迁移,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而中央红军在1935年5月发起,由红四团具体执行的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两场战事,是整个长征过程中极其关键的战役。

取得胜利之后,红军就粉碎了蒋介石将他们变成石达开第二的阴谋,并为长征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甚至有“十三根铁链劈开通往共和国之路”的美誉。

时光荏苒,感动常在。

10月14日,再现当年红四团两大战役的战争动作电影《勇士》,开始在国内各大影院热映。

本片由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赵冬苓、赵宁宇编剧,香港著名幕后精英罗礼贤担任动作指导,李东学、于小伟、聂远、宋佳伦等位明星领衔主演。

这段历史被写入了小学课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经过主创团队的精心构思,几场动作大戏,设计得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开篇的竹林遭遇战,相比压轴大戏来说,只是正餐前的开胃小菜,但在罗礼贤的巧妙设计之下,展现得极为灵动。

当红军勇士从竹林顶端呼啸而下,向敌人射出一排排子弹之时,观众的热情一下子被引燃了。

这让人很难不联想起《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能把主旋律电影拍得如此酷炫,又有谁会说不好看呢?

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踏上一艘小船,他们的脚下,是奔腾肆虐的河水,一个浪头过来,小船就有被打翻的危险;他们的对面,是的敌人,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构建起了强大火力网;他们的身后,则是负责掩护的战友,试图压制住敌人的攻击。

勇士们要直面猛烈的炮火,随时做好中弹牺牲的心理准备,又要与激流做斗争,防止船体被倾覆。

这个难度,真不是一般地大。

飞夺泸定桥是全片的压轴大戏,但高潮之前的“前戏”同样精彩。

在接到任务之后,红四团将士拖着疲惫的身躯,顶着漫天的大雨,踏着陡峻的山路,冒着敌人的不时侵扰,用两腿一天奔袭二百四十里,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战士中流弹倒地,因精疲力竭而倒下,因体力透支而牺牲,但是,没有一个人因此恐惧,没有一个人变成逃兵。

夺桥的经过,我们当然都不陌生,但影片所做的艺术化处理,无疑把这个过程渲染得更加惨烈和悲壮,更让我们印象深刻。

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抽去,十三根冰冷的铁索高悬于河面,令人不寒而栗。

二十二名举着土制盾牌的勇士,匍匐在摇摇欲坠的铁索之上,顶着敌人的炮火,以他们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国共两军隔河交火,枪炮齐发,漫天的火光映红了天空,爆炸声震耳欲聋,子弹啪啪啪地打在盾牌上,看得人相当紧张,红军战士的不断牺牲,更让我们为之心痛。

而定格与慢镜的恰当运用,更是将这种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因此,当最终胜利到来之时,银幕上的战士们一定会尽情欢呼,影院里也会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虽然是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但影片主创显然无意于拍摄一部准纪录片,而是在四场主要动作戏之外,穿插了不少文戏,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些战场上铮铮铁骨的勇士,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却相当平和甚至是腼腆,他们会一起识字,一道聊天,一块开玩笑,红军没有森严的等级,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相处得就如同兄弟一般亲密。

铮铮铁骨之下,他们还有着拳拳丹心。

都说如今的影视圈是一个小鲜肉横行的刷脸时代,一些颜值出众的帅哥美女,恨不能在脸上盖个“我是##”的大印,吸引粉丝前来买单。

而《勇士》中的一干明星,为了真实还历史现场,却让化妆师把自己的脸庞变得极为黝黑,令观众看不清本来面目。

因为是在川西实地拍摄,他们还要与高原反应做斗争,还要顶着酷热趴在铁索上拍戏,其辛苦程度,没有亲历的人,真是难以想象。

在这一百分钟之内,我们只记得黄团长,杨政委和廖大强等等,而顾不得去想他们是由谁扮演的。

特别是果郡王李东学本尊,全程扮演小腿受伤的团长,并没有上阵搏杀,却是这支队伍的灵魂。

正是他的冷静指挥,才确保了战事的胜利。

于小伟饰演的连长廖大强,作为夺桥的突击队长,承担了大部分动作戏,矫健身手不输《湄公河行动》中的张涵予。

聂远饰演的政委沉稳大气,机智沉着,与团长配合默契;宋佳伦饰演的神枪手看似鲁莽却粗中有细,更是带给了观众最震憾的一幕。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妙可扮演的小姑娘,给这部杀戮气息深重的男人戏,带来了一抹别样的光彩。

她站在铁索后面大声呐喊的场景,一定为会自己收获更多粉丝。

总有一些往事,让我们永远难忘;总有一些感动,长久萦绕在我们心头;总有一些勇士,让我们一想起来就肃然起敬,倍感亲切。

没有八十年前红军战士的流血奋战,就没有今天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不管时光如何流转,岁月怎么变迁,红军的精神永不过时,而《勇士》这样的优秀作品,也会在中国影史上留下精彩篇章。

 2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00年,那时候共产党还没诞生。

八国联军在北京以杀人为乐。

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第三个月,570多名中国妇女不堪凌辱选择了集体上吊。

《日本邮报》描述:“联军以杀人取乐竞赛。

法军将中国人追进死胡同,用枪扫射十分钟,直到不留一个活口;英军将中国人赶成一堆,然后用炮轰毙;德军遇到中国人,一律格杀勿论。

枪杀、刺死、绞刑、烧死、棍击、勒死、*无所不用其极,街头到处都是砍下的人头,一些房屋里悬有首级和被枝解的尸体。

”1931年,那时候共产党饱受污蔑和攻击。

日本人拿中国人试验取乐。

国民党统治期间,中国人均寿命始终在35岁以下,中国人被当做牲畜一般任人宰割。

日本鬼子人纯粹是为了取乐,用手术摘除中国受害者的胃和小肠,让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眼睁睁地饿死;砍下中国受害者的手和脚,还用“高明的医术”把手接在小腿上,把脚接在手臂上;把中国受害者的血液抽干注入马血,史料称由此引起的剧烈抽搐和痉挛“连几个壮汉也压制不住”……日本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1942年,那时候共产党被国民政府围剿,四分五裂的中国饿殍遍野。

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300万人西出潼关逃难。

在逃难者中无数人因为饥饿吞食尸体、易子而食,不仅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沿途前行的难民队伍不断遭到各省军阀的驱赶扫射,或者是被日本飞机轰炸,肠肚满地,哀嚎响彻云天,大量的人在饿得只剩皮包骨后挣扎着死去,或者是在伤口感染生蛆灌脓之后撒手人寰。

那时我们的祖辈,是多么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被各省军阀驱来赶去。

1949年,共产党当政,接手一穷二白的中国。

人均寿命38岁。

那一年,中国一片废墟,***水洗一般地贫穷。

城乡几乎找不到完整见着房子,到处是残垣断壁,没有医生、科学家,没有像样的武器,没有汽车、石油和化肥。

钢铁产量才几万吨。

文盲占绝大多数。

整个中国的GDP还不如一个在世界地图上连自己的名字都差一点写不下的小小的比利时。

1959年,共产党执政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44岁。

到那一年,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157项重点工程。

工业化打下了全面基础。

钢产量是过去的几百倍。

之前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和美国人的一场正面战场较量取得胜利,震撼了世界。

我们利用苏联的援助建设自己的石油炼化厂、化肥厂、武器工厂。

但我们要勒紧腰带把粮食送给苏联,换取援助。

在那一年,苏联给了一些筛网,能漏下去的小苹果留给中国人,漏不下去的大苹果给苏联人吃。

1969年,共产党执政二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51岁。

那一年,我们模仿和学习苏联的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引起了苏联的不满。

教会徒弟就要饿死师傅,苏联人深知这一点。

于是中苏开始交恶,边境陈兵百万,数十万苏联坦克随时准备碾过我们父辈的身躯,梦想把刚刚掌握核技术的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而政策的失误,也使国家进入了令人痛心的动荡时期。

尽管这样,中国的各项事业发展,还是保持了惊人的高速度。

1979年,共产党执政三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57岁。

那一年,我们能够自产军舰和坦克。

我们能够发射初级的导弹和氢弹了。

那一年我们有了大庆油田,有了属于自己的化肥厂,有了自己的炼化设备,虽然很原始很简陋,但我们有了拥抱世界的信心。

那一年,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从此走上超高速发展的正确道路,开始创造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

1989年,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63岁。

那一年,我们虽然在改革开放,但一直拒绝放弃自己的主权,拒绝美国人重提“七块化中国”的论调,因为我们不想回到1942年!

那一年我们第一次被骂成“独裁”,那一年美国军舰开始封锁岛链,力图让我们的父辈屈服。

美国人和苏联一样不愿意中国崛起,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道理美国人也懂。

那一年,我们没有被迷惑,没有动摇和退缩,坚持走改革开放,但更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999年,共产党执政五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68岁。

那一年,美国撕裂中国的决心到达顶峰,中国必须回到1942年,否则美国人寝食难安。

那一年,我们的大使馆被导弹轰炸,数名同胞粉身碎骨。

那一年,我们的商船被公海拦截,断水断粮,但没有人屈服。

那一年之后不久,英雄王伟驾机撞向了来犯的美国侦察机,化作蓝天下的一缕忠魂……但是我们咬牙坚持度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

英雄的牺牲没有白费。

2009年,共产党执政六十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5岁。

那一年,我们的北斗上天,我们的卫星遍布,我们的J20起飞,我们的航母初露峥嵘。

虽然比起美国的七大舰队我们还差得太远,但这却是我们的父辈用百年沧桑、屈辱、磨难、牺牲、不屈、桀骜与血性换来的荣耀辉煌。

除了我们自己犯傻之外,再没有人能将我们摧毁。

只要共产党领导这个国家,任何外国势力都没有办法撼动中国,也不能指望中国摇尾乞怜,成为附庸。

走到今天2017,回望历史这一个个惊魂动魄的历史瞬间,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思考。

我不知道那是一种的怎么样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才使得他们在如此悲怆的绝境中,牺牲无数先烈,掩埋战友的尸体,前赴后继地战斗,毅然选择了向西方奋起抗争而不是放弃。

那种信仰和力量即便用再华丽的辞藻去形容也丝毫不会过分。

你可以说共产党抗日的时候没打过正面战争只是小打小闹,你可以也可以说解放战争是胜利者的自夸是成王败寇的描黑。

平型关是以少欺多人海战争,百团大战是人民群众挖挖铁路小打小闹。

抗美援朝是自作自受自找苦吃。

难道那些无数革命前辈流的鲜血是假的?

你脚底下踩着的土地是假的??

那些大放厥词、不屑甚至否定他们的付出和奋斗的人试想你又是什么东西?他们有信仰他们敢牺牲你算是什么东西?

你可以说电影风格浮夸特效五毛剧情雷人但你越过电影攻击历史这算什么?

没有信仰是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带过来的金钱至上和唯我主义OK我理解并感同身受,但是某些人急于推倒他们头顶鲜艳的五星红旗下的革命信仰无限抹黑先辈们的鲜血历程我只能对你们说居心叵测的人滚你丫的

 3 ) 除了要努力做一名有水平的影迷,亦要认真做一名有良心的观众!

鄙人上周10月17日下班后到电影院看了此片,随即写了下文(仅在10人左右的中学同学群里发了一次。

鄙人是今天首次注册登录豆瓣):大家,可考虑一下,去看看《勇士》,国产电影良心巨作,主旋律题材与商业娱乐性结合的大胆尝试、恰当兼顾甚至是完美匹配,绝对不输好莱坞战争大片的视听震撼,所有演员演技在线、个别甚至超水平发挥!

鄙人这些年在境内、境外各种院线影厅阅片甚多,虽审美、审丑水平一般,但仍坚定认为:好莱坞或欧洲韩日台港确实有不少好电影,但国产片当中亦偶有佳作!

好的口碑就应该口口相传,更不用说理当支持用良心面对观众的国产电影(垃圾烂片则另当别论),绝无盲目追捧之意,只是觉得好作品配得上应有的口碑肯定和票房效益,不应该被盲目批评、任意诋毁、恶意中伤!

此文不是什么电影发行方的授意宣传,纯粹个人有感而发!

记住,必须是进电影院欣赏,否则上述观感全无!

 4 ) 红军好猛

红军真的是太猛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跑完240公里的山路。

我参加过两天徒步100公里的活动。

所以,我比较可以体会那种强度的感觉。

红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天跑完240公里还需要继续去夺取泸定桥。

对于身体都是极致的挑战。

除了刚开始打斗场景感觉像武侠剧。

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情绪渲染相对比较克制,有几段还是打动我心的。

 5 ) 这不是一部及格的宣传片

1.TMD紧赶慢赶到了桥头,干嘛要等那么久发动攻击?

等什么?

早知道不会少跑死几个人么?

2.红军凌晨到了桥头,下午四点攻击,这么久时间,又是动员,又是收门板,对岸锅军愣是没发现?

都没战斗部署?

要等到一小兵撒尿才看到红军渡河跟见了鬼一样大呼小叫?

3.桥两边都发动攻击,南边夺容易还是北边夺容易拿脚趾都想得清楚,不觉得黑了桥北的红一团么?

4.为什么王树增的长征里说二十二个人一个都没有掉下去?

到底有没有人掉下去啊?

5.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我,到底是王开湘还是黄开湘啊?

怎么好多文学作品和和回忆录都不同一啊?

......其实还有很多啊。

导演,编剧能不能走点心啊?

本来我还是挺坚定的,这样一来我也动摇了。。。

......所以,我敢肯定,这电影是锅民党缓动派拍的。。。

 6 ) 20161029看电影《勇士》有感,写给参加鸟马的自己

看电影《勇士》有感,写给参加鸟马的自己我知道, 我参加鸟马有一个原因,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要用奔跑致敬那些勇士们!

八十一年前,也曾有过这样一场奔跑,一天一夜,二百四十里,沿着大渡河,披荆斩棘,前有拦截,后又追击,枪林弹雨中,一刻也不停息,脚上穿的是草鞋,腹内吃的是生米,心中升腾的却是必胜的意志。

相比而言,今天的这场奔跑有多么的幸福,三个小时,二十一公里,沿着大马路,宽阔无比,周到的服务,丰富的补给,欢歌笑语中,走走也可以,脚上穿的运动鞋,腹内吃的高能量,心中充盈的该是无尽的感恩。

当年的勇士们奔跑着,留给我们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的我们奔跑着,为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如果你觉得苦,如果你觉得累,请跟我一起唱: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二百四;加油!

参加鸟马的自己!

加油!

参加鸟马的新时代的勇士们!

 7 ) 其实真不错

在豆瓣众里,对所谓革命历史题材的评分没有公正性可言。

见到红旗红星就想吐,想呕,想痉挛,想吃酸的。

此类属身体症状,未可强求。

我个人评价三星半,但我儿子非常喜欢,非要打四星,好,听他的。

把革命历史题材拍成川西风景纪录片,川西美轮美奂的风光是本片一大亮点。

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角色,话不多,一言一动,朴实有力,情感充沛而内敛。

影片其实没有为了时髦耍酷,把大渡河的红军勇士弄成“一团行走的荷尔蒙”。

而是想接近红军勇士们的内心世界。

竹林里的大熊猫,战友背上的识字板。

都是这种接近心灵的努力。

一个情节,刚参加红军小女孩没有经验,打着红旗行军。

黄开湘团长批评了她,说这样不利于隐蔽,w会暴露目标。

黄团长说,红旗,要藏在心里。

在真实的历史上,黄开湘牺牲了。

在走完长征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死于伤寒。

 8 ) 电影《勇士》:勿忘那段英勇的岁月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相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青春片和动辄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神片,《勇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承对当下信仰缺失的中国社会不啻为一种醍醐灌顶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当年战争岁月中的那种精神信念了,如今的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安逸自在极尽享受之能事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气而不用担心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这全靠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忘我牺牲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许今天的你我将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苦难中哀鸿遍野。

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

佛教中有“上报四重恩”的偈颂,其中有一条就叫作“国家恩”。

革命先烈为了什么可以不顾一切投入血与火的抗争,不就是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兴盛吗?

有些影评人本着高人一筹的思想境界不经意间指摘着内战的大不韪,打着和平主义的旗号反对内战的诸多不仁不义,甚或举出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影片作为佐证。

对于这种观点,我并无异议,但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内战都是非人道的,有些内战是顺势而为,替天行道,比如“辛亥革命”,有些内战则是迫不得已,比如“长征”。

评价一段历史应该客观公正地评判,而不应该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上进行论断。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本身上来。

影片以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著名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为原形,基本上真实演绎了当年红军勇士两昼夜行军320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全貌,较之80年代的老版电影《飞夺泸定桥》更加身临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波助澜,各种场面的战斗如丛林伏击战、抢攻战、炮战、群战、对垒战都呈现得格外壮观,不仅子弹横飞清晰可见,甚至浓浓炮火或偷袭的子弹的呼啸都能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看着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偷袭下无声倒地,一阵无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战士没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陆续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况还有瓢泼的大雨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也几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每一项都足以载入世界纪录,每一项都值得全世界肃然起敬——这精神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谨是对勇士发自内心的叹服。

当然,全片的压轴大戏“飞夺泸定桥”也没有辜负观众的祈盼,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天堑奇险的劣势环境、光秃秃的十三根铁索还被敌人据断一根、简陋的武器装备、连绵不断的迫击炮的轰炸和机枪的扫射以及被敌人玉石俱焚点燃的熊熊大火等,都在镜头的切换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残酷悲壮,宁海强导演的执导能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白军田生才与小红军的生死兄弟情、藏族小女孩对勇士哥哥的孺慕之情、黄团长与一众战士的革命战友情以及红军战士对过往老百姓的关心帮助等均都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可以说,《勇士》在整体的拿捏上比之热映的《湄公河行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湄公河行动》着重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勇士》则更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

影片的最后,李东学不断喃喃重复着“理想”二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红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正规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的原因。

另外,大概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两处细节颇令人玩味,一处是被枪炮吓得瑟瑟发抖的大熊猫,还有一处则是吓得倏忽而逃的金丝猴。

这是影片的创意之所在。

 9 ) 遇到困难要像红军战士学习,坚持

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虽然有的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但是这在此类主题的电影中算是优秀的,至少我看哭了,比美国大片好看多了,说抗战神剧,那美国大片就不是虚假的啊。

缺乏人生理想的喷子不会懂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信念。

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我觉得无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用当时的历史形式和常理分析也知道,战争肯定是相当艰难的,能够成功实属不易。

习惯性的批判国产红色剧和从众的迎合非主流,这不是能耐,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得出客观的评价才是一个有个性和思想的人应该拥有的。

 10 ) 『勇士』沉默

『勇士』沉默

《勇士》短评

故事牵强附会

10分钟前
  • 江南style
  • 较差

赚了我不少眼泪啊,电影还是拍的不错的,用了一些商业片的拍戏套路,瑕不掩瑜。

13分钟前
  • 茹影随形
  • 还行

比血战钢锯岭好看多了

14分钟前
  • 阳光🌈小白马
  • 力荐

还可以,没有渲染的太过分。

18分钟前
  • kanata
  • 还行

恶心到极点的影片。

23分钟前
  • 潘俊
  • 很差

额。。。

28分钟前
  • 悠竹小萌
  • 很差

打一星是因为豆瓣没有负分。什么叫打着红旗反红旗。

31分钟前
  • 梓泽
  • 很差

蜜汁玛丽苏,还我飞夺泸定桥!

34分钟前
  • 劈叉浣熊
  • 还行

我觉得很好看啊

39分钟前
  • 22
  • 还行

几位演技在线的真爷们演出这么热血的一部剧,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就为演员敬业、三观超正、主题爆燃都值得肯定,五星送上

43分钟前
  • 清新_拂尘
  • 力荐

七律·长征 |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8分钟前
  • 被解放的梅德
  • 还行

为啥一点也不感人呢,为啥一点也不激烈呢。飞夺泸定桥不比诺曼底登陆差吧?国产片啥时候才有救呢?

51分钟前
  • 西区书客
  • 很差

红色电影商业化,中国电影业迈进一大步,值得鼓励。。。

53分钟前
  • 马梨梨
  • 推荐

我爸在飞虎团完结后陷入剧荒,非要看完这个才肯把电视让给我,所以看了半天。和我爸看电影总让我想到《金玉盟》对男人和女人哭点不一样的调侃,确实是这样,他看到结尾一脸肃穆,我全程感慨男主帅气,指着果亲王说黄海冰怎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很帅呀……

57分钟前
  • 卜卜
  • 还行

你要教我打炮!

59分钟前
  • Underdyingsun
  • 很差

无论片子质量如何(事实上对比同类题材已有新意和进步),刻意打一星绝对是对红军精神的侮辱,生于安乐的喷子们永远都和主旋律不“共”戴天

1小时前
  • Hinkly
  • 还行

红军当年按时到达泸定桥只需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完全可能!240里=120公里120/24=5公里/每小时。普通人城市里每小时走五公里根本没问题。当年红军部队里的都是打剩下了精锐,就算是山路也没查特别多啊。有些人拿马拉松40km说事,这根本不相关,红军只需保证5km/h的速度就行

1小时前
  • 叫块
  • 推荐

刚刚电影频道在播,无论电影故事完成怎么样,至少还有人去拍了去正视了。这是值得肯定的

1小时前
  • 海芋
  • 还行

一提到长征,就会想起献礼说教啊什么的,而且太悲惨就不愿意看。但勇士真的让我出乎意料!尤其是结尾的那句“前进”,让我感动得掉泪。这是部关于理想信仰的电影,绝不是往日印象里的主旋律。很真诚的低姿态来写这段历史,难得!还是那句话,看了再评价!

1小时前
  • 垂直阳光
  • 力荐

拍的好一般

1小时前
  • 豆瓣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