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革命小将的青春冒险物语看,这部剧还挺有趣。
缺点:1,女主过多,感情戏过多,多集注水。
很多地方只能快进2倍跳过。
2,鬼吹灯系列最有趣的一个地方是各本小说里的故事互相承接,互埋伏线。
小说结尾引出了陈瞎子的身份是很巧的构思。
剧里却删了。
3,最后一集居然没对老羊皮的诡异殉葬方式做解释。
4,关东军堡垒里,我想看的是蚺而不是蜥蜴 。
13到15集的打斗场面只能说一般。
优点:1,魔改让敲山老汉成为主boss其实挺妙的。
将小说里本来关系不紧密的两个故事捆在一起设了一个大局。
同时敲山老汉前期对胡八一的利用也在促成他成长为摸金校尉,多多少少展现出了他的一些成长心路2,第二集多加了一次下黄皮子坟。
五氧化二磷那段笑死 3,由抓到假扮的人熊引出胡八一找金矿的这段改编也算环环相扣。
另外剧里加了搞笑三人组去找金矿这段,被许多观众吐槽。
我觉得合理加入与胡八一一行构成对比很OK,问题是出在围绕这三人的狗血尴尬段子太多4,胡八一通过开枪催生龙气进入黄大仙庙比较有脑洞 5,引入两个白皮子为了复仇,跟着胡八一来到内蒙草原的情节。
编剧这么改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进一步串联两个故事,也增加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的合理性6,17集大战尸参的场面很精彩 ,超出预期
7,关东军堡垒里幽暗惊悚的环境刻画不错,有盗墓冒险氛围
关东军要塞
发现有毒雾气
遇难苏联科学家遗骸
大鲜卑女巫
大鲜卑女巫
类似食人草的尸参
终极boss 传说能召魂的青铜匣子
埋葬大量干尸的龟息之地
无目龙符,这里挖了坑,此物肯定还有下文8,电影质感,画面唯美。
大兴安岭雪景和内蒙古草原真是美如画。
当风光片看也值了
我敢说五星的很多都是腾讯请的水军,看了几集,失望透顶,这也能和第一部比?
阮经天的尴尬口音,让人分分钟出戏,还有在黄皮子坟前念的尴尬台词,整个人都不好了。
胖子不胖你一个小时候胖就能让看过书的接受这个设定?
燕子更是丝毫没有演技,第二集掉进坟里下去的时候那声疼(以及各种说话场景),你特么确定自己不是来卖萌卖嗲的?
黄鼠狼特效逼真么?
反正我是很出戏。
还有管虎之前说的对原著改编不大?
你特么又逗我?
这改编还叫不大?
本来就是为看鬼吹灯才充值的VIP,第一季精绝古城讲真的狠是好看,等来这部黄皮子坟导演、演员全换了不说,剧情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咱就不提阮经天那一口台普了,你可以说胡八一祖籍是福建人,可这货明明是在北京混的啊。
再说说王凯旋吧,咱不跟黄渤比啊,那是五十亿帝,咱跟上一季精绝古城的胖子赵达比比好吗?
演员不说了,剧情大家自己看,我已无力吐槽.......最后只能说:管虎,我看你就栽在这部剧上了......
看星际穿越时,我就想诺兰真牛,花半小时铺垫,在草丛中跑来跑去,现在的观众哪有耐心陪你这么玩?
开场5分钟必有一个小高潮已经是商业大片的定势我觉得这次管虎托大了,他在采访中说,为了后面大高潮,去掉了前面很多小的高潮。
我不太理解这种做法,因为前三集留不住人,观众可能就跑了一半,现在的观众可选的内容太多,没有有性子等你娓娓道来,这又不是文艺片。
而且铺垫就铺垫,为什么给那些无关紧要的配角加那么多戏?
主线完全冲淡。
男主阮经天除去口音,表演还是合格的,在几个遇到危险时的冷静与坚定,已经看出摸金校卫的智谋与才能,这个年轻版的胡八一,是个觉醒中的胡八一,相对稚嫩,这点到是把握的不错。
改动最大的是胖子,我猜也是想表现他的转变与成长,所以在初期设定与原著出入较大,但是,真的话太多了。
我一时分不清谁是男主徐璐有点小惊喜,看得出是有好好想演戏的演员。
这个剧目前看下来最大的问题,是人物太多太杂,剧情太过分散,配角着墨太多。
不过,比起最近层出不穷的抠图剧,看得出这剧至少态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只是能力稍显不足。
先推荐,后半程看能不能扳回点失分。
我对这部剧唯一的印象就是惊悚本来就是一个很怕鬼怕黑的人,而那黄大仙每次出来,无论是场景,还是音乐,都特别惊悚,像恐怖片、鬼片那种。
无数次被吓得整个人都能跳起来,要是有音乐预告还好一些,至少能做好准备,没有的话只能等着受惊了。
对,我就是那种又怂又爱看的人,就像喜欢看盗墓一样,只能说有点自虐倾向了。
这种题材的尽管拍,反正在没有不喜欢的演员的情况下我都会看的
抱着无限希望充了腾讯会员追黄皮子坟,结果追了这三周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来豆瓣看看评价,5.6分都感觉有一半水军刷出来的,正常的话,《牧野诡事》2分,《黄皮子坟》也就4分,最最让我气愤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不要脸的水军说黄皮子坟比精绝古城好,我真是无语至极。
黄皮子坟烂在剧情上,烂在编剧上,烂在胖子上,烂在东北三傻上,跟小阮关系不大,而精绝古城精在剧情和节奏上,靳东演技的确过于学院派,但跌宕起伏的剧情弥补了一切。
《精绝古城》第一集是胡八一、胖子与大金牙的对手戏,大金牙绝对一高智商人才,说话做事八面玲珑,看人更是精准,而《黄皮子坟》前五集都是胡八一、胖子、燕子与徐二黑三人团的戏份,东北三傻瞬间把胡八一智商拉低了不是一个层次,大量戏份让人感觉这是一部乡村爱情剧。
再说胖子,赵达的胖子虽然浮夸,但相对符合原著,张扬,桀骜不驯,对胡八一毫无保留的信任,做事鲁莽但不失耐心,枪法不错,精绝里胡八一对胖子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让胖子照顾考古队员,让胖子垫后照应全队,而且关键时刻能帮到胡八一,再来看刘潮版的胖子,戴眼镜,瘦不拉几,话痨,油嘴滑舌,对胡八一不够信任,智商弱爆(双腿追黄皮子),看到12集除了是个累赘没有看到他一点价值,衬托主角过于明显,原著里胖爷是何等英雄人物,就算年轻时也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而且黄皮子坟里胡八一根本不欣赏胖子,处处卖弄自己。
《精绝古城》第二集就去了野人沟,开始有惊险小高潮,第三集就下了墓,并且让人惊艳的大粽子出场,整个剧情多紧凑,反观《黄皮子坟》,这个对比就不用说了吧,昨晚我拖着快进想看看到底第几集进百眼窟,都12集了,没有令人为之一振的高潮出现,这种节奏的差别实在太大。
再来看人物设定,精绝里靳东饰演的胡八一并非全能,需要胖子的配合,他有的是睿智与果敢,但也会被行军蚁包围,需要别人的救助,而黄皮子坟里的胡八一那绝对是个人英雄主义,冲进羊大爷马群跳上白马这个剧情就为了突出他而突出他,根本不现实,那些马为什么给他让道,他骑的那匹马又为何敢冲向马群,为了突出视觉效果不顾真实情况,让人无语。
再来看感情线,精绝里除了胡八一与莎莉杨有一点点感觉,而且还只是用了几个镜头体现,其他人压根没有瞎配对,所有人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黄皮子坟呢?
胡八一偷看画眉洗澡这样恶俗的低级爱情片手段都用上了,燕子喜欢胡八一,画眉跟胡八一暧昧,胡八一跟小丁暧昧,胡八一是头种猪么,是个年轻女人就得对他动心?
精绝里小叶也是年轻美女,英子也是年轻美女,人家怎么就不这么滥情,只能说编剧格局真小!
现在只能拖进度条看,看到胖子我就想跳过,鬼吹灯能拍到这样,也是无语了。
一部好剧不光靠演员,有时候演员就算不够传神,但制作如果精良,那也会是经典,比如精绝古城。
所以,无论如何,黄皮子坟远远不如精绝古城,水军尽管来骂,爷跟你口水大战三百回合!
之前管虎说过他认为这部剧更多的是一部青春剧,当时我就感觉要坏事,果不其然。
多好的故事,给改成啥样了都。
下面开始吐槽。
首先人设就很有问题,敲山老头是个装逼犯,弄个画眉一出来就阴阳怪气的装的让人出戏,好好说话就那么难吗?
还有徐二黑和他的小伙伴,三个傻子精神病吧,来演小品的吧,关键是456集戏还贼多,与主线剧情没多大关系的戏一大堆,那表演风格让人分分钟出戏,干脆改名叫《小流氓徐二黑和他猪队友的作死故事》得了,哪来的野鸡给自己加戏。
再就是剧情,改动大我倒是不介意,但个人认为有两个地方很不好,一是黄仙姑抓了跑,跑了抓,人家猎户家的皮馄饨就那么不中用?
最后还来个大白天平地里尿液致幻,这小黄鼠狼道行也太深了点吧,原著里黄皮子再厉害也没人聪明,顶多耍耍阴招,到你这直接开挂了?
你拍的是科幻片吧。
然后老大爷居然一个空手夺白刃就把黄皮子收了,难道敲山老头是终极boss??
再一个是人熊,刚开始那泰迪熊出来的时候我真以为这就是人熊,这造型你拍儿童剧呢。
结果后来是个人扮的,哦。。。
好像没啥毛病了,但是后来一想,原著里那么精彩的人熊大战,你这过个家家就算完了?强行整个二柱子出来就为给后面三傻大闹鬼衙门埋个伏笔?
我甚至怀疑你丫不会是经费不够没钱做特效吧。
鬼吹灯小说这么火不是没道理的,人家的情节那都是一等一的,最大限度的还原小说是最好的选择,没本事就不要乱改,画虎不成反类犬,作为原著党,我比较失望。
电影《老炮儿》的导演拍了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转载南都全娱乐
多年前,导演管虎曾经很清晰地把电视剧和电影分成两件事:一个是干活,一个是做事。
似乎做事比干活更加精致和高级。
而如今他拍了网剧,也再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一回,他依旧把剧和电影比作两件事:但是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品红酒。
品红酒有逼格,但人不能一直在品红酒。
管虎导演在电视圈和电影圈来回穿梭,最早被定位为文艺片导演,但突然从电影圈扎进了电视圈,在电视剧圈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又折回了电影圈,这回,他再次出人意料地拍摄了他的首部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管虎说,每一次改变总是会被人瞧不起,但“如果你不去拥抱它、了解它、深入它,你可能就站不到时代前沿了”,不管是品酒还是吃饭,“首先,这事儿自己得喜欢”。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7月21日即将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南都记者提前看了6集。
为什么导演拍出了写实版的《鬼吹灯》?
对原著有哪些保留、哪些改动?
为什么王胖子又瘦又帅?
为什么胡八一有台湾腔?
永远被人批评的特效该如何实现?
气势磅礴的场面是实景拍摄吗?
这些问题,导演管虎都跟我们聊了。
[7.21独播]《鬼吹灯之黄皮子坟》阮经天徐璐探秘地底世界 1做电影的瞧不上网剧?
“我不需要‘干活’了,所以只追逐乐趣管虎对网剧最初的兴趣来源于国外的季播剧,而《鬼吹灯》系列“恰好就有点儿这种季播剧的意思”,所以“特别感兴趣”。
管虎说,“当年,在电影不是特别景气的时候,电视剧发展势头很好,我去拍了电视剧,但在当时,拍电影的去拍电视剧是被人瞧不起的。
后来,电影好了以后,我回来做电视电影(专门为电视播放而拍摄的电影),结果又被电视界瞧不起。
再后来,我做电影的时候又突然发现了一种叫网剧的东西……我是一个性格多变的人,如果我喜欢做这个事情,就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虽然每一次选择都被另一个圈子里的人“瞧不起”,但他的选择似乎都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意味。
Q&A南都:在你心目中,电视剧和电影是怎样的定位?
管虎:我的经验来源于电视剧,虽然曾被瞧不起,但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
比如,拍电视剧时积累的演员资源、美术资源、拍摄手段,后面拍电影的时候都用上了。
而这次拍网剧,我相信也会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电视剧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严格的说,它能让你保持一种敏感度,让你在不停地在创作,其实,我到今天也没停下来,一直还在做,只不过我有点像监制的状态。
电视剧与电影对我而言,有点像生活中的吃饭和品红酒。
电影,有点儿品味红酒的那股劲儿,但是饭你还得吃。
南都:早年间,你曾说过电影是做事儿,电视剧是干活,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管虎:几年以前确实会这么想,当一个人穷的不行的时候,肯定需要挣钱,但当解决了物质追求,要的就是精神追求了。
目前对我来讲,我不需要干活了,我吃的也挺好,穿的也挺好,不需要干活挣钱了。
所以现在,我就只有一个选择——全是从乐趣出发了。
南都:你怎么看待国内的网剧市场?
管虎:它就跟咱们去年电影市场一样,热钱纷纷进来,再纷纷离开。
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过程,一切才刚刚开始,网剧的发展过程最终会水落石出。
我们也在探求什么才是成熟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乐观,我觉得网剧会越来越好,市场特别繁荣昌盛。
2这是写实版《鬼吹灯》?
“写实的冒险青春片很多人提起《鬼吹灯》,脑子里首先蹦出的是“天马行空”“志怪奇谈”这样的字眼,但导演管虎用了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形容词——写实。
《鬼吹灯》写实???
是这样写实的么?
↓
管虎这样评价《鬼吹灯之黄皮子坟》——“接近乡村野史,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最吸引他的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讲述人物成长的冒险青春。
他的定位:“这是一部青春片。
”而因为喜欢这种冒险青春,所以“上赶着就来了”。
Q&A南都:出品方怎么说服你拍《鬼吹灯》的?
管虎:好像没有人说服我。
最早,刚出现网剧这种形式的时候,有人找过我,我特排斥,我说不做,看不上那东西。
后来就有人埋怨我,你看你当时没做吧,现在那部网剧怎样怎样了,我脑袋里就留意了那部网剧的播放情况,心想原来是这样一种的形式。
这样对网剧有了初步的概念。
至于《鬼吹灯》,我几年前就注意了,我就想,要是《鬼吹灯》来找我,会是怎么样的?
当他们来找我的时候,我说,“好,就试试”,顺着这个方向走走看,没准还挺有意思,就这么一步一步的,没有谁来说服我,我们自己“上赶着就来了”。
其实是因为喜欢,要不然就不做了。
当时说要拍《鬼吹灯》的时候,大伙都很吃惊,但是我是深思熟虑了的。
南都:看《鬼吹灯》的原著是什么感觉?
管虎:人都是慢慢变的,刚开始我对网络小说,也多多少少会有点排斥的心态。
但进去之后发现,它跟我们常规的文学作品是不一样的。
这么多人喜欢它,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后来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点,就决定做。
南都:喜欢它哪个点?
管虎:其实《黄皮子坟》它特别写实,接近乡村野史,就跟真的发生过一样,这种乡村野史感就特能吸引我。
故事本身有一种青春冒险的色彩,它有青春片的色彩,又有冒险主义精神。
那些东西非常吸引人。
南都:能不能理解为你喜欢那个年代的青春感?
管虎:它跟年代没关系,人身体里就应该有这样的东西。
青春有很多种,这种就叫冒险青春,先不管它是不是探险,故事本身是有色彩的,我们生活中实现不了的,但在那个环境里它实现了。
我跟所有人说,咱们得让大家觉得他们可爱,让观众觉得他们可爱,它不光是胡八一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这个可爱劲儿其实就是从男孩儿到男人的成长过程。
3改编多吗?
“不要只是尊崇,也要引领原著党是观众中最难讨好的群体,而拥有众多“灯丝”的《鬼吹灯》必然会面对原著与改编的矛盾,稍有不慎就会被原著党的唾沫星子淹死。
记者问管虎会不会有压力,他回答:“做任何事都会有压力、都会担心,但结果只有一个,你还要是抬起头来做。
你看我每拍一部戏都有一堆骂的,这很正常,有什么关系呢?
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它的跟创作者没有关系。
”对于创作者来说,如果顾虑太多就会束缚了手脚,很显然,管虎不想让自己的手脚被束缚。
他说:“既然是管虎来做,就不要天天嚷嚷着、玩命的讲尊崇,咱们是不是也可以稍微尝试着引领一下?
它是一个系列剧,不是一锤子买卖,从《黄皮子坟》开始,我们能不能让它逐步落地?
我想要写实,拍出来要像真实发生过的那样,不想太虚化、太天马行空,先不管天马行空是好是坏,那个东西至少不太合适我。
”
Q&A南都:原著改编成影视剧,哪些是一定要动的,哪些是一定要保留的?
管虎: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物,中国电影缺的是人物。
不是故事讲得不好,而是缺人物的树立。
你现在能记住的好电影,全是人物栩栩如生的,情节差不多都快忘光了,但你会记得人。
中国电视剧也缺这个,我希望把人物先做好,用各种手段去梳理、塑造人物。
到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时候,再看能否把电影感放进去,但这也是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别的我觉得不需要改动,原著情节好,我们得尊重人家。
南都:刚刚你讲到落地跟天马行空的问题,你会觉得让它落地、有真实感会更高级一些吗?
管虎:谈不上高级不高级,所谓的“落地”并不是拒绝天马行空,而恰恰相反,是让你更容易接受天马行空。
让观众逐步进入到那样一个迷幻的世界,相信它是真的,我觉得这是需要引领的,需要影像的魅力。
文字可能几句话就描述了,但影像需要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你拍出来的东西首先你得自己先信了,能说服自己,才能让别人相信。
南都:很多人会觉得,当文字影视化的时候,很多想象力实现不了。
管虎:很多东西你无法实现,但却要去实现,乐趣不就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吗?
这两年,我可以去拍很多有把握的戏,但我更愿意选择一个没有把握的戏。
当你没有把握、没有做过这个事儿的时候,就会去设想,这样可能吗?
告诉自己,它一定可能、一定能做到,就看在实现的过程中怎样去保留。
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乐趣,这不是好事儿吗?
南都:你觉得你对原著的改编大吗?
管虎:这个得别人说,不能我说。
我们的原则是尽量不要动,还是尊重它,不会改编太多。
南都:在《黄皮子坟》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轻松搞笑的戏份,这是刻意加进去的吗?
管虎:没有刻意,任何事儿都得有喜感,喜感是故事里面比较高级的东西,不是喜剧是喜感,似有似无的,他们逗的那个劲儿,是我们需要保持的。
4胡八一有台湾腔?
“原音比配音更生动,贴合人物是第一位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胡八一是靳东,但到了《黄皮子坟》中,胡八一是阮经天——一个更加年轻的胡八一。
阮经天是管虎挑的,他一直很敢用年轻演员。
Q&A南都:阮经天那样一张洋气的脸,配上那个年代的台词,你不担心观众会出戏吗?
管虎:不会,他天生有一种魅力,我们一群人坐在一块,所有人都会注意到他。
他是一个冒险精神极佳的人,会去玩很多很危险的运动,真的就是胡八一的那种感觉。
关于配音的问题,我曾经尝试过给小天配北京话,但是不行,听着太难受,它让人不够生动。
我们尝试过配音,但后来发现,他自己的声音更贴合这个人物。
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人物第一。
人物的塑造,口音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想给他负担,所以我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小说中,胡八一本身就有福建的背景色彩,我们这么安慰自己,也希望将来观众能接受他的口音。
南都:这次拍出来的阮经天,我们有点诧异,印象中很帅的男孩儿往糙里整了。
管虎:也没成心往糙里走,只是那个年代的人物就应该是那样的形象。
他也不叫糙,经历了磨砺,就应该是那个样子,所有东西都是人物第一,不管你之前是什么样子。
南都:没有想过要去做一个很帅的胡八一?
管虎:如果是人物需要一个特帅的,我也会做。
但是,在这个部分是不应该的。
南都:但是王胖子很帅,而且还不胖。
管虎:很多人小时候都叫“二胖”,实际上长大后一点都不胖,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我希望的效果是——“哎呦,这次王胖子是这样的,有点意思啊”,这样的话题讨论可能吸引力更大,因为有新鲜感。
南都:拍完之后,你觉得阮经天完成了你心目中的胡八一吗?
管虎:他没拍完我就觉得他是了,在现场大家都叫他老胡,我觉得他具有小领袖的气质,也有非常强烈的冒险感,其实刚开始我不太相信他有那个睿智,但他反而演出来了。
南都:《黄皮子坟》启用了很多新人演员,你怎么调教年轻演员?
管虎:说到调教,一些演员都要感谢我,他们会觉得我是对的。
我对演员的要求是,在片场,首先你把手机拿走,别在现场看手机,在片场哪有时间看手机,天天问题都提不过来呢。
这些演员我要把他们往专业化上带,我让他们回去都要做功课,比如揣摩角色的时候,我让他们都写出来,让他们揣摩自己演的这个角色是什么星座、什么血型,为什么会做这件事儿。
后来这些演员都特别感谢我,终于知道拍戏是这样拍的了。
我们觉得这件事儿是非常功德的事儿,对演员的后续发展有好处,而这些演员后来也挺努力的。
结果好是第一位的。
5故事结构反常规?
“好作品不会赶节奏,相信观众能接受《鬼吹灯之黄皮子坟》中有大量有年代感的台词,现在的年轻观众能接受那个年代的台词吗?
剧情用了大量的铺垫,观众能接受这种叙事节奏吗?
如果前四集节奏不够快,会不会担心观众就此弃剧?
这些问题管虎也一一作答。
Q&A南都:这个片子有很多有年代感的台词,你会不会担心年轻的观众不能理解那时为什么那样说话?
管虎: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样太好了,终于有一个能引起他们不理解的、能琢磨的事儿了。
这是好事儿,为什么成坏事儿了呢?
所以我不仅没有担心,我还反而希望有更多、更强烈的有年代感的东西出来。
但也建立在一个前提上,观众爱看这个剧,才会去琢磨那些台词,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全是扯淡了。
南都:现在的电视剧经过市场洗礼之后,创作者一定要把剧情最精彩、最好看的地方放到前几集,前面几集节奏往往很快,但是《黄皮子坟》不一样,它有非常足的铺垫,要看到后半段才会有一个集中的爆发,但是这对普通观众的耐性是一种挑战。
管虎:《老炮儿》在剧本剪辑阶段,所有人都提到了这点。
我还是认为,人物最重要,扎扎实实做前期人物和前面的段落,后面的完整性才会更好,就跟《权力的游戏》一样,先立的是人物而不是情节。
我一直认为,好作品不是这样赶节奏的。
我特别相信观众,即便今天很多观众接受不了,但是到了后面,大部分观众就有感觉了。
6特效“五毛”还是“一块”?
“全中国的导演没有一个人会对特效满意国产剧一直被诟病特效“五毛”,而当特效流程化操作之后,还会不会“五毛”?
管虎导演的特效管理一直是比较好的,所有特效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小样,现场进行瞬间合成。
管虎的经验是:“特效要从一开始就开始做,从建模开始,很多特效在拍摄过程中就要做完了,拍完以后只剩下修。
特效实现的过程要从一开始就想好,如果全部拍完才开始做,肯定会糙,时间也就来不及了。
”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认为,特效是一个无止境的东西,全中国任何一个导演,没有一个人会对特效满意。
Q&A南都:成片的特效效果,你满意吗?
管虎:特效这事,你问全中国任何一个导演,没人会满意,也永远不会满意。
它就跟跳高似的,跳的最高的人也会失败,但是他已经是跳的最高的了。
它是一个无止境的东西,永远有问题,所以我没有满意,我对特效从来就没有满意过。
其实,特效也不是最重要的,做特效,是因为它对人物有帮助。
南都:《黄皮子坟》里有很多气势磅礴的场景,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实地拍摄?
管虎:大部分是,但是也有特效。
为了拍一场戏,我们还租过几百亩的草场。
南都:在片子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场面,甚至有上百匹马往一个方向跑,跑到那个栅栏里面,怎么实现这种场景的?
管虎:最难的不是实现,而是真实操作中它很危险,从摄影师到副导演都有生命危险,那么多马冲过来,踩到人就麻烦了。
你只能依靠当地牧民的经验,你只能去相信他们,那些马都是他们自己养的,基本习性他们是能掌握的,他们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我拍动物戏拍的特别多,当初《斗牛》就是拍牛。
任何事情、即便是最难的事情,你只要钻研进去了、专心去做,其实就没那么难了。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告诫所有人,专注下来做这一件事儿就没那么难了,扎进去就行。
南都:拍《鬼吹灯之黄皮子坟》,你会用做电影的思维去拍摄它吗,还是会刻意做出改变?
管虎:我是一个多变的人,我敢这么做,肯定不能拿电影去套,拿电影套这事儿就拍不下来了,我还是在找一种方法,介乎于电视剧和电影制作之间的东西。
比如一些特别大的场面和实景拍摄,有时候也会想,咱别白弄了,弄完在小屏幕上别人也看不出来,但是最终还是一拍脑门,“不行,还是得弄”。
南都:有人说,在拍摄过程中你是一个不太会妥协的导演,在拍摄难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或许说换一种方式,放弃一些东西,但是你不会?
管虎:我现在的快乐来源于这么多年的折腾,我基本上有一个成熟的团队了,都是多年合作的。
我觉得特别幸运,他们在我身边、了解我。
其实,我没有妥协,但也没有勇敢,我就这么一个生活方式,所以大家司空见惯了。
没有说我非得坚持,该达到的标准一定要达到,不达到就不行,这是肯定的,这所有人都知道。
主角居然是台湾腔,是在演偶像剧吗,而且还烫头,那个时候这么穷,还有钱烫头?
而且还到处撩妹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言情剧,胖子也扯淡,一点不胖,弱的1逼,胖子不是很厉害吗,还有那三个女的,遇到危险只会喊胡八一,你妈不能去帮忙吗,等死吗,那个画眉,鼻孔那么大,不能换个演员吗,5.2分都打高了,应该打3分,几个主角,居然还没有画眉爹演技好,真他妈的扯淡,拜托用点心吧。
不要拍烂剧了,好歹演员符合一下原著吧,操蛋。
胡八一一口港台腔,京腔不是京腔,东北话不是东北话,听着就别扭,除了念口诀就是逞英雄耍帅,胖子的人设就是一话唠加二逼,看过其他几部的简直没法看这个胖子,画眉一直装狠人,一整就瞪个眼珠子,敲山大爷装神弄鬼,也不是个好好东西,燕子一口盗版东北话,还净犯花痴,就丁思甜一个正常人。
那个时候就有你睡我我睡你,编剧和台词也是牛逼了。
挺好,娱乐性一流
管虎演员选的实在…港台腔总调戏啊!!而且广告实在多到无以复加,虽说这种题材拍电视非常有难度,可是也太拖沓了…相比还是精绝古城略胜一筹。就看了5集受不鸟了…
陈坤版胡八一集灵气,市井,勇武于一身,为最佳版本;靳东版则凸显博学,脑子快,并以严肃的外表和谈吐反衬出幽默感。这二人饰演的胡八一可谓从两种角度诠释胡八一。阮经天这种干干净净的小哥,一没流寇范儿,二没博学范儿,三没嘴皮子范儿,与胡八一八竿子打不着。剧还是制作精良的,我要拉分
13集之后剧情开始是硬伤
节奏是大问题,但最严重的是一方面极力否定书中志怪诡异的情节,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保留。所以就呈现出现在这种奇怪的组合,强行给龙套加戏变主角,删改重要情节,节奏时快时慢,结局来的唐突又全盘保留书里面的诡异情节却把最精彩的鬼衙门全部略去。最后只证明一件事,管虎不适合拍鬼吹灯这种题材。
其实还好啊,就是小天的口音emmmmmm(20180808更新)偶然间在b站看到小天的专访,名字是“入戏”,样片中放了一段,内容是问小天骂了燕子的演员有没有后悔,小天说没有后悔,希望燕子以后能多用功在片场不要玩手机好好工作,共同努力拍好戏。我瞬间就懂了为什么这部剧一般般了
还可以啊。虽然前面节奏是慢了点,但剧情也还是不错啊。顺便说句,满屏的挑演员不是的也是够了,你是多有金马奖评委的心!
没有靳东演的精绝古城好看。这一部真是烂死了,为啥王凯旋总是这么烂呢,每部的王凯旋都让人有种想要屏蔽或者抽他的冲动。阮经天一口蹩脚的台湾腔国语啊,说起话来总觉得有点不自然。画眉怎么长的这么丑啊,最漂亮的大概就是燕子了。
是不是对东北的冬天有什么误解。那山里的冻土,说挖就给挖了。😂😂
说啥好呢,,,算了不说了。。。
悬疑片啊!!
挺好看的啊。。。就是那燕子太咋呼了
第一,台湾腔的胡八一;第二,极其做作的王胖子;第三,乱七八糟的剧情;第四,惊悚全靠bgm~
胖子不胖,胡八一不痞,还有脸不配音,反倒画眉配了个音,cao!女主口条得有多差,导演得对男主多有信心!还有有些地方乡村感太突兀了,原著背景衬托出来的是野性不是土味!搞笑桥段也常常来的不是时候,让人出戏!当然,摄影、调度、特效、场景、后期制作之类还是属于国内顶尖的!
非原著党,看着挺年轻欢乐呀!
比起牧野诡事良心多了
挺过前面七八集乡村爱情故事,转场到内蒙古草原寻找百眼窟就还行。只是选角确实太失败了,胡八一不痞,王胖子不胖,几个女角色也难以让人满意,胡乱增加的感情戏更是画蛇添足……
特效真的很棒
除了选角的巨大失败,这部其实是美术和制作上最精致,最有电影感,节奏也最好的一部。管虎的掌控力和塑造力还是不一样,以完成度而言,比后来的怒晴湘西和龙岭迷窟更好。
制作精良,导演不愧为拍电影的,故事线索娓娓道来,搞笑的搞笑、惊险的惊险,小天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