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韩国电影不乏良作,无论是冲奥的《思悼》,还是引进国内,广受好评的《暗杀》,就是在这样面对本土优秀商业电影和海外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大虎》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得益于一方面影片CG的制作精良,影片中大虎完全由特效打造,在观影过程中完全难以区分真假,韩国特效做到这水平,这不知道又要甩国产电影几条街了。
对比前几天看的号称国内最强特效的《三打白骨精》,感官上好像属于两个概念,3d观影体验上竟然还不如3d的开山鼻祖《阿凡达》来得真实。
此外再加上忠武路一大山脉崔岷植领衔的一众卡司阵容造势,《大虎》有此成绩也就不奇怪了。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在日占领朝鲜期间,大肆捕杀猛禽。
终于使得朝鲜境内只剩下最后的大虎,大虎在朝鲜境内被奉为“山君”,天生独眼,体型巨大可达千贯,于是日军启用猎手悬赏捕杀。
故事里,早已洗手退出猎手行业的丰满德和大虎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早年丰满德曾经杀死大虎的母亲,但是却对尚且幼小的山君,多加照顾。
多年后,一次围捕活动,丰满德误杀自己的妻子,事后认出自己围捕的猎物正是多年前放生的山君,因此感念万事轮回,洗手不干,带着自己幼年的儿子安稳度日。
谁知日军围剿山君,年幼的儿子背着自己加入围捕的队伍,却不幸被山君所伤,最终死于狼口,尸体被山君驼回。
山君也在一次围剿中身受重伤,丰满德拿出自己以前的猎枪,寻找山君,了解这场恩怨。
影帝崔岷植依然奉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特效前面也说了,五分满分的话,绝对可以给四分以上,只是由于前面铺垫的部分太多,导致这部戏前面进展缓慢,最后高潮部分时间不多。
此外,在剧情设定方面可能是赋予山君太多的意义,导致山君几乎真的像神一样的存在,让人有时候太过容易出戏,不过这也算是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
如果说日本人在事物上对细节的打磨上世人难出其右,那么韩国人对于一件事物的角度上的延展和深思,却值得学习。
好比韩剧在对待爱情上的为了满足亚洲女性对待伴侣想象上的多角度,多方面尝试。
就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最红的《来自星星的你》,有人打趣说,这部剧在韩剧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部剧诞生了一种新的男朋友——外星人男朋友。
在痴情男,霸道总裁,阳光暖男,腹黑男,长腿欧巴这些物种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女性对于伴侣的要求后,韩剧能够想到外星人这个点,在我们抨击韩剧脑残的时候,真的应该仔细地去想想为什么韩剧能够牢牢抓住广大女性的目光,对比国产电视剧上对于女性的塑造和男性伴侣的设定,是不是我们太缺少从女性角度出发去思考怎样去编写剧本和设定人物了。
《大虎》这部影片从某一方面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曾经远远落后于香港电影的韩国电影,在这些年来突飞猛进,无论是在类型还是思想深度上,港产以及国产现在都相距甚远。
很多文章也都分析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看完《大虎》后,深深地觉得可能很多东西可能是从骨子里,从意识形态里就不一样了。
《大虎》里很明显带着那种大韩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可以说韩国民众对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对于国家的荣誉感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那种对于自身的认同完全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以及血液里面,一方面我们能看到民众对于文化,国家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更容易狭隘和自大。
同时韩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又使得他们对于现实和未来充满担忧。
体现在电影里面,我们能够看出大虎山君身上寄托着不屈于强权的顽强精神,但同时又在真实的人上体现着民族在风雨飘摇中的弱小。
电影并不没有刻意去粉饰民族的强大,虽然寄托于大虎身上的精神昭显着民族于危难之时的精神寄托,但也清醒地去认识了这个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和人性的泯灭。
也正是这种找到属于自身文化和精神根源的清醒认识,使得韩国人在拍摄时候,能够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自己,去看待事物,找到属于自己民族所认同的文化逻辑和精神寄托。
或许国产电影并不是落后在技术上,也不是落后在人才上,更不可能是落后在文化上,我们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聪敏,我们的快速而落后。
我们没有停下来仔细去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
我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学美国,学日本,学韩国,这些仅仅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或许是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精神寄托。
或许有一天我们不在把不作为推卸给那个什么局,才是真正开始电影的寻根之旅。
◎ 木木勺◢ 天命 ————————————猎人与猛兽,永远只能互相伤害。
因为不干掉对方,自己就要被干掉。
这简单纯粹的关系里似乎只有生死。
但你我本来无冤无仇,却不得不以命相搏,又似乎包含了颇多活在这世上的艰难与无奈。
一心杀掉大虎为妻报仇的队长九英,最终还是被虎所杀。
同伴哭他的凄惨可怜,他却似早有觉悟——猎人死在山林里有什么可怜,这是我们的天命啊。
说得顺理应当。
芸芸庸碌众生,各有天命。
尽管老猎人百般阻拦,他唯一的儿子还是拿起了猎枪。
尽管老猎人十几年决心不再捕猎,最终还是要与大虎有个了断。
大虎就像是天命,神秘,强大,凶残。
◢ 抗争 ————————————天命安排,我辈只好逆来顺受。
但总有些勇敢的家伙,不甘,不愿。
在举国百姓都在侵略者铁蹄下俯首低眉之时,难以征服的大虎是山林里的英雄。
被奴役的人们当然会羡慕那份自由。
百姓敬之为山君,传说会变成神仙。
◢ 偏执 ————————————大虎生来独眼,凶横可畏之外,多了一分惯于片面的偏执。
大家都有自己的牛角尖。
困在里面,钻也钻不出来。
老猎人满德困在误伤妻子的悔恨里,看不见了儿子已经长大。
队长九英困在为妻报仇里,一心杀虎,看不见了危险。
石儿困在青梅竹马的爱情里,一门心思的想着赚钱成亲,听不见了劝告。
大虎困在他自己的山林里,见人放火烧山,一定就会撕咬杀人。
◢ 末路 ————————————当整个国家老虎所剩无几之际,当大军围堵追杀之时,大虎走到了末路。
虎无伤人意,人却都有害虎之心。
母为所害,妻为所害,两只幼崽也为所害。
步步紧逼,简直走投无路。
全是因为猎人。
当生命中唯一的支撑和希望石儿死后,老猎人走到了末路。
他又想起被自己误杀的妻子,他本来就没办法忘记,愤懑自责,生无可恋。
先后失掉最爱的人,全是因为大虎。
月夜竹林里,山君何曾来——————两个凄惨的家伙,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心碎满地,真是同病相怜,深知彼此呀。
月夜竹林里,老猎人满德说:被伤得不轻啊,是在抱怨吗。
像是说大虎,又像是说自己。
虎像是来过,又像是没来过。
最终,末路的大虎和老猎人相互了断,埋进大雪里。
那姿势,像是相互搏斗抗争着,又像是彼此依偎陪伴着。
老虎戏很出彩,场场都是直给,没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虚写。
令人联想起徐克老爷子的《智取威虎山》。
虎的猛扑、吼叫、撕咬、舔舌,每个动作都栩栩如生,无可指摘。
场面血淋淋,甚至有群狼分尸之类的限制级镜头。
崔岷植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举手投足都是戏。
丧子之痛、与山君在竹林中惺惺相惜、最终引颈就戮,悲壮地同归于尽,都表现到位,增减一分都不行。
作为男二的九景戏份也很足,与《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有一拼,当然他比船长更黑暗腹黑。
日本人很不幸地又成为讥讽的对象,刚在《美人鱼》中被吐槽捕猎海豚,本片中为了打老虎又闹得伤亡惨重。
不仅被山君咬得尸横遍野,就连爬个雪山都要失足摔死老几,编剧的苦心孤诣让人拜服。
剧情走向都在情理之中。
千满德是猎人之王,而山君是老虎之王,两者在互相搏杀,互相伤害,也互相依赖。
正如布拉德皮特在《燃情岁月》中饰演的老三一样,与熊搏斗,最终成为熊。
棒子改编剧本的能力非常强,总能在现有剧本中挖掘出新意,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至于山君狼口夺食,送还满德之子,这部分戏只能算是小插曲,但总体上似乎有点不协调。
毕竟满德之子是山君自己拍成重伤的,在杀戮一番后忽然又动了恻隐之心,特意杀退群狼,亲自送还,总有点画蛇添足的赶脚。
大虎这部电影属于另类的抗日题材,并不是朝鲜人民组织起来抗日,而是通过超自然的老虎来抗日(无语)。
尤其是老虎手撕鬼子的片段真是让绝大多数观众喜看。
然而这部讲的还真不是所谓抗日。
大家如果仔细看电影,最终的结局是老虎,捕手,日本鬼子都落得很惨的下场。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三个有共同之处。
老虎是猛兽,靠猎杀动物为生;捕手又是靠捕杀虎狼为生;日本鬼子呢,日本当初资源匮乏,也要靠掠夺攻占他国领土和资源来维持自己国家。
这就是共同之处。
也是电影的内涵,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就是说掠夺者的结果就是悲惨结局!
(好吧,这是片中的观点,不代表本人观点)
韩国电影的后期特效早已雄居亚洲首位。
片中的大虎,雪景。
之前有《海云台》《流感》等。
韩国大叔的演技又为电影加分。
崔岷植就不用多褒奖了。
金相浩在本片中的角色定义为一位具有韩国大妈性格的男性,相当到位,功力不俗。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的说法。
本片中编剧将日据时期的朝鲜比作山中的山君,也就是山中之王——猛虎。
配乐得当,没有过于煽情。
最近两年韩国战争题材的影片增多(《鸣梁海战》、《暗杀》、《延坪海战》、《西部战线》等),这或许和近年来韩国同日本及朝鲜间紧张的关系有关,在对日问题上,不时地给国民打打鸡血,至少在打嘴炮时能够壮起胆;在南北题材电影里,则延续“你对我残酷无比,我被迫与你为敌,但我却依然爱着你”的模式。
但这次被标记上“战争”标签的《大虎》,吸引我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演崔岷植。
这位从《生死谍变》开始展露气质的演员,在《老男孩》中因其塑造的极具个性的角色被我们熟知。
去年集中看了他2010年以后的几部电影《与犯罪的战争》、《新世界》、《鸣梁海战》(2010年的《看见恶魔》没下载到),崔岷植在50岁以后,正式开始酷到没朋友了,以后他的电影估计要跪着看完,大脸王宋康昊明年满50暂时不说他,凭借一部《杀人回忆》就可以吊打韩国年轻演员20年。
二脸王孙贤周虽也算得上戏骨,但有些面瘫的表演风格还不够犀利。
爱情、文艺片演太多的韩石圭不够硬朗。
—————————————————正题分割线—————————————————影片讲述的是日据时期,围绕着殖民者-捕虎人-老虎,在朝鲜族神山智异山发生的故事。
作为世界上最能YY的民族之一,电影被注入标准的韩剧色彩,实现了从“武松打虎”到“智异山二壮士”的转变。
但这种商业民族主旋律,很容易引发观影者的共鸣,漫天飞雪中的群山大气磅礴,广袤的空间给人以肃穆感,而戏骨崔岷植塑造的捕虎达人外表平静淡薄,但内心却如皑皑群山,隐藏着极度厚重的情感——最终从人到神。
CG特效制作的老虎在技术上基本合格,作为片中的“男二号”,人性化到快成精了,导演还给安排了丰富的内心戏….它负责让观众燃起热血,同时也化身民族的守护者催人泪下——从山神到民族之神。
<图片1>日据时期这一特殊背景是产生民族共鸣感和营造民族精神的最好时机。
在影片的几个反派人物身上,导演在处理“自己人”时显得比较暧昧。
1:朝鲜籍日军军官,这位“深爱”自己职位的军官在捕虎这件事上一直充满迟疑,他清楚作为智异山山神的大虎在朝鲜人心里的地位,但他朝鲜籍的身份又让他不得不卑躬在其上级前,他是个在日本军营里血统不纯的小角色,他渴望得到真正的认可,他希望动用自己的力量即朝鲜捕虎人来捕获这只大虎,来换取自己在上级前的地位,内心拒绝由正规日本炮兵队来协助捕虎,隐约有点“自家事,自家解决的”味道。
2:捕虎队长,他是意愿最为强烈的杀虎人,这个服务于日本人的朝鲜猎人在捕虎这件事上,和日本人保持高度一致。
但他并非常规战争题材里的“狗腿子”,他也有着自己内心纠葛和尊严,在这个人物身上,既能看到其可恨的一面,也有着为之动容的地方。
他杀虎的原因并不单纯的是取悦日本人,影片让他作为大虎的受害者身份出现(自己被糊了一巴掌,半个脸毁容;同时其妻子/女朋友也被大虎杀死),因此他捕虎的动机实为报私仇,最后也以猎人最圆满的方式死在了山里。
这两个人物虽然加速了主角和大虎的死亡,但导演依旧没有给他们扣上明显的恶人帽子,朝鲜人内部之间的矛盾导演刻意让他们不那么激烈影片实现情感飞跃和主题深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入悲剧色彩,并最终从个人悲剧上升到民族悲剧。
千满德(崔岷植)作为出色的猎手,在经历几次“神秘”(影片开始并未说明)遭遇后忽然带着独子过起隐士般的生活,这里设置的悬念是为了后来制造“人虎孽缘”的第一次高潮埋下伏笔。
他和大虎的关系十分纠结,一个归隐的猎人和一支被逼上绝境的老虎。
随着影片的推进,他与大虎间的交缠使得他们几乎融为一体,达到人虎不分的状态,单纯猛虎手撕日本鬼子的剧情虽可以短暂激起观影人的热血,但深层次里民族情感的注入才能让这种一厢情愿式的屠杀变得富有正义感。
为了实现这一点,编剧们可谓煞费苦心并且终于让电影充满韩剧味道,首先,这只神兽得与千满德之间可谓是孽缘,这也是为啥题目叫:人兽畸情。
早年,千满德杀死了大虎的母亲———千满德救下了还是虎仔的大虎,并养了它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大虎的干扰(实际大虎也是被逼无奈,后面会解释)千满德误杀了自己的妻子———千满德自责无比,和儿子一起归隐——朝鲜猎人杀了大虎的妻儿——朝鲜猎人、日军和大虎PK,千满德的儿子被大虎误杀(这里是被大虎被迫杀死,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误杀)———千满德与大虎最后跳崖同归于尽……导演给予了这只老虎充分的内心戏,赋予了它与人类一样的情感表达,把本能的自卫和复仇演绎得如同勇助朝鲜人抗日一样精彩。
这种设置在观影中达到最佳的催泪和燃情效果,于是大虎被逐渐英雄化,但同时,又不断地对这个“英雄”进行折磨与打击(妻儿被杀,又被各种追杀),将它置于悲壮的境地,;千满德痛失妻子,后又失去儿子这一唯一的精神寄托,他的归隐被未让他逃出悲剧,影片并没有过多的展现这位技艺高超的猎人的英姿,几乎全程都是描绘他消极隐世的状态,不断在荧幕前灌注他对儿子的情感,这让最后其子的惨死带来最震撼的打击。
人与虎都被逐渐被逼入凄凉的境地,他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共同在智异山中的生活,影片中多次出现主角和大虎从山崖向下遥望村庄的镜头,这种带有某种守护意味的画面,将他们的形象深化。
当最后发现原来千满德隐居的家,其实正对大虎在峰顶的巢穴时,又演变为他们彼此的守护与牵绊。
千满德利用自己与大虎的“情感牵绊”让它在智异山中安稳地生活,至少对普通朝鲜人无害,影片开始我们就发现这只老虎偶尔杀杀日本人,这是日本人想要杀死它的直接原因。
而千满德则一直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于是从他们身上幻化出英雄光芒。
影片的第一个情感高潮便是大虎将千满德儿子的尸体从野狼群中抢出来,并拖到他家门前,人与虎以极度复杂的情感对视(这大虎人性化到就差蹦出几句台词了!
)。
然后便引出一段略感狗血的回忆。
这段经历让人虎进一步合一,略微伸展出大虎与千满德神似“父子”般的关系,一种孽化版的情缘(参照之前的关系图)。
而影片的第二个情感高潮,便是千满德爬上神山,在山顶与大虎“对决”,最后一跳入万丈悬崖,实现最终的神化!
千满德家破人亡,再无活下去的理由,大虎与他的情感纠葛需要画上句号;儿子虽被大虎杀死,但他或许会将责任归为自己对他的保护不够(或许也可追溯到他当初没有杀死还是虎仔的大虎),让他加入了捕虎队,加之他隐瞒着自己和大虎间的关系,又联系到自己失手杀掉孩子的母亲……等等的一切让他懊恼与自责胜过对大虎的怨恨,他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他对大虎是有着感情的,因为他是杀死大虎母亲的“凶手”,他宁愿让大虎最终和自己死在一起,也不让它屈辱地被日本人捕杀。
他们的自杀成仁,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本身就作为朝鲜民族“山岭之神”的太极虎在这里与这个背负极大痛楚的男人纵身跃崖,最后他们的尸体渐被风雪掩盖,与巍峨险峻的高山和莽莽森林融为一体…这种简单直白的歌颂和情绪表达,深得韩剧的精髓,我甚至都在脑补:千满德的儿子最后骑着大虎,冲入敌阵大战日本人,千满德在远处各种狙击猎杀,最后他们都身负重伤,一起用尽力气爬到神锋顶端,高喊口号,纵身跳崖…….好在戏骨崔岷植的演技,让一切浮夸的狗血剧情也不那么不堪,当崔岷植以《荒野猎人》里小李子一样的妆容出现在画面里,你本能地感受到来自演员的强大力量!
#大虎#一部兼具文化内涵与深远隐喻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背景是日据时代的朝鲜,猎人在日本军官的压力下狩猎东北虎的故事,豆瓣评分7.5,算不上神作,但我觉得这个评分日后肯定会被逐渐调到9分佳作,大多数人可能看的是个老虎撕鬼子的热闹,但我觉得这部片子真真拍出了三层意境。
第一层:见山即山。
不输好莱坞的逼真特效,高质量的CG技术,老虎的毛发,空中俯拍的视觉给人一种超级大片的即视感,看的过瘾。
此为一层,看个热闹刺激血腥;第二层:见山非山,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史,日本占领我们壹拾叁年,占领朝鲜整整三十五年,朝鲜人民受到的更为惨烈的迫害与奴役,显然导演把这只大虎隐喻为韩国这只太极虎,将虎拟人化,把对那段侵略历史的民族之恨通通倾泻其中,誓死抵抗绝不屈服,可谓国仇家恨,老子不咬死你们这帮小日本狗汉奸老子咬死谁去?
此为二层,国仇家恨第三层:见山仍为山。
抛开仇恨与特效,老虎还是虎,猎人还是猎人。
人在自然和生命面前应该抱有敬畏之心、怜悯之意,不尊重自然与生命就如同践踏他国主权的后果一样必会带来恶果,善恶是非皆为因果。
人敬畏虎,虎护佑森林,森林养育人类,山还是那座山。
此为三层,善恶循环,终为因果。
再来点题外话:本片导演,朴勋政,本片主演,崔岷植,均是韩国国宝级别的人物,他俩的合作,放眼亚洲,无出其右。
我大天朝还在沉湎于什么10亿票房的烂剧当中时,韩国电影真的在不知不觉中领先我们太远了。
看过电影后陷入沉思。
大虎一家人的勇猛无畏、宁死不屈的眼神、摄人心魄的威势;猎人的冷静开枪,屠杀与怜悯;大虎一家几代的悲歌,猎人一家的悲惨结局,到底是历史大环境的缘故,还是各人为各人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的缘故,一件件事件之间似乎都有必然要发生的趋势,一切似乎都是早就注定的,是水到渠成的。
我研究佛学,并且认同佛学阐扬的“业力”。
造业与承果,斩不断的因果纠缠......,死亡并不会结束这一切,下辈子业力继续影响着人造下新的业,一世一世,流传不息......。
佛讲的觉悟,正等正觉正念,并不能马上斩断因果,理虽顿悟,事需渐除。
需要努力修行,修行的过程也就是努力不沾因果的过程,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人相、无寿者相......,说的复杂,我理解的就是让人不起“念”或者不住“念”更恰当一些。
人活着就要吃喝拉撒,要让肉身活下去就必须“入世”,完全出世是做不到的,入世就容易沾惹因果,佛教给我们的不起“念”,不住念,不着相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是一种断绝因果的技巧,做事而不沾因果或者尽量少沾因果或者最差也要沾善因。
修炼到能达到道家及金刚经讲的无为(金刚经讲的“一切贤圣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然后无为的活下去,一世不够,第二世......,善行善念能结善因,善因有利于人坚持修行,而觉悟的人入胎不迷,世世坚持修行直至彻底了断因果,至大解脱。
这还仅仅是小乘道,要达到佛菩萨或者圣人那样的大解脱,能化解因果的程度才算大成道。
这部电影很经典,各个层次的人理解都有不同,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不同的理解其实就是不同的人的心境状态、业力状态。
这只大虎充分体现了韩国人民的人性,但结局真够垃圾的,太写实了,要我说,日本本来侵占了你们国家,你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他们,最后居然来个与老虎同归于尽,你TM是不是该和老虎并肩作战,把那个皇军首领干掉才是正事。
真垃圾的结局,懦弱的民族,太懦弱了,只晓得声音吼得大,点用都没得。
前半段剧情有些拖沓,扣0.5分;看后一半我一直哭,太废纸,扣0.5分。
剧透一句台词,冲这句台词,我就必须推荐,燃!!!
不多说,上图先
再牛逼的山主也不会去别的地方瞎晃悠,跟某些人可不一样。
技术啊、演技啊什么的没得说,角色也很饱满,一切都是宿命。
截图里这个人算是反派,但是面对民族仇恨,一点也不含糊,最后和山君联合上演一出手撕鬼子的好戏。
想起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总说,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但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朝鲜日剧时代,想必也是如此。
然而他还是要杀山君,虽然他老婆是被山君所杀,但山君没了,大自然的食物链也就断了。
好吧,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无法因为个人仇恨,与自然对抗。
所以此人也逃脱不了被灭的命运。
环环相扣,因果报应,没有绝对的对,没有绝对的错。
虽然有些场景于心不忍,但也是有前因后果的,可以理解。
结局震撼。
最牛逼的老虎,和最牛逼的猎人,对峙彼此都承载对方太多的情绪。
同归于尽,都保住了彼此最后的尊严,也是朝鲜的命运和民族气节。
究竟是人可怕还是虎可怕
又想讲抗日,又想讲人兽情。其结果就是生生把这部片子拍成了老虎口撕鬼子抗日神山。我想知道的是,朝鲜老虎真的厉害到几十条枪都搞不定,还要动用炸药?
我对崔岷植的演技已经五体投地了 韩国人的特效大虎做的太逼真了 就是想吐槽一点 这个虎战斗力也太强了 日本人一大帮子过来抓一只虎 死的死伤的伤 真的也是黑的牛逼
越看越假,还不少人打满分,这水平也就差不多接近大陆神剧了
山君和千满德的恩与怨,应该是影射了朝鲜抗战士兵与当地人的关系吧。像我对朝鲜近代史相当文盲的也能看出这种认知,在剧情与人物关系处理上是成功的。虎也做得逼真。以矛盾来说,日本那方显弱了。崔岷植大叔如果不主番就必须演坏蛋。像这种戏份加设定,他太压制配角,导到了极大的不平衡。
不过尔尔
老虎形象不就是太极虎么
没有崔岷植,就不会看这个片子。老虎还认人!虎撕鬼子酣畅淋漓,呆逼儿砸no zuo no die!(山君成了哥斯拉)
猛虎牙撕“鬼子”那几段动作戏不错。
历史片还是yy片?
太浪漫了吧 一人一虎 英雄末路
用一句俗话讲,韩国棒子吹牛掰呼呼响。棒子的吹牛水平冠绝世界,绝对不是盖的。
好看,嘿好看
边整理东西边看后面居然被虎人之情感动到端坐在桌前.....话说日本人以前真的好烦啊!(重点误)之前《看见恶魔》被崔岷植吓出阴影,本片好感倍增,他就是演巨变态的坏人也一点都不油腻的那种大伯,得空再去看看他别的作品。
太假了
非常差,事实证明这个导演的《新世界》只是灵光一闪,或者说是用凌厉的剪辑掩盖了很多问题,之前糟烂的《血斗》才是他的真实水平,果然这部又被打回原形了
原以为导演会抓住时代与民族说事,但没想到他的志向远超于此,许多地方让人想起阿城的《树王》,讲的是自然界里不可捉摸的神灵,猎人与老虎看似是水火不容的敌手,实则是互相成就的密友,因为最终所有生灵都是自然的子孙,他与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知晓了这一道理,最后虐心的和解方式令人动容。
又一次印证了我的预言,崔岷植装逼没好片。
前一半还好,还有些历史片的范,但是从中后部开始,日军劳师动众地用精英部队去抓一只老虎起就开始变味,再后来又加了一段捕手和大虎的恩怨情仇,更使得本片从历史片走向了传奇片。结尾尤其不喜欢。综合一下,打三星吧。
太把老虎拟人化了,不符合老虎的习性。同时对情节的推动逻辑上有欠缺,静态CG做的还不错,部分打斗场景动画感太强了,很出戏。为了崔大叔,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