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特工2 (2005)6.72005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冒险 / 李·塔玛霍瑞 / 艾斯·库珀 塞缪尔·杰克逊
我觉得第二部电影的话,肯定正确来说可能没有第一部票房这么高,因为毕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而且主角也换了,可能会导致票房下降,但是我觉得第二部总体来说那个情节肯定不会说第一部的,而且那个女主角出现多了一个黑白都有,而且都颜值特别好看,所以说看这种极限特工不仅仅要有高科技的战斗,还有美女陪伴。
老片子了。
刚又看了一遍。
第一篇影评献给美国动作片,足以说明我对它的热爱了。
主角Darius Stone是Ice Cube演的。
这个略发福的hip-hop黑人歌手,在电影上展现了他的另一面。
没有帅气的面孔和结实的身材,但是这丝毫没有掩盖他的敏捷身手和范儿。
范儿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快到片尾的时候,他从河里爬上来,整个画面是橘色和黑色的光线,一个英雄慢慢爬上岸。
背后是Gibbons的那句话,“Wars come and go, but my soldiers stay eternal。
”战争来了又走,而我的士兵永垂不朽。
美帝最擅长塑造英雄,在这个画面出现的时候,I'm moved. 英雄当如是。
Samuel L. Jackson演的Gibbons也很有范儿。
这个在速度与激情里一直是刀疤脸的老头一直都演的是伯乐。
虽然长的不太好看,但是伯乐有范儿有眼光就够了。
在里面意外发现个金发小帅哥。
饰演Agent Kyle Steele的Scott Speedman。
小帅哥不管打拳击,还是穿西装,还是持枪射击,都帅到不行。
尤其是演正派的小帅哥就更带感了。
他有句台词把我秒了,“I wasn't born to wear suits.”(我并不是生来就穿西装。
)这是当Stone夸他射击准的时候,他说的。
最喜欢这样的男人,要外表有外表,要头脑有头脑,有能力有能力。
穿得了西服,抗得了枪。
给个赞。
还有个女人,我很爱。
饰演Lola Jackson的Nona M. Gaye。
Stone身边的女人。
外表当然性感妖艳,大胸长腿,眼神魅惑。
黑人也可以美的惊艳。
爱她,不仅是她的外表,更是因为她懂身边的男人。
知道Stone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然后恰到好处的出现,解燃眉之急。
善解人意,聪明,知进退,还美艳到不行。
这样的女人,我都很爱,更别说男人了。
女人当如此。
印象很深的桥段是,当Stone需要一辆车去追子弹列车的时候,她开着那辆拉风的跑车,性感妖艳地停在Stone面前,说“I hear u need a ride." Stone说:"how fast can she run?
" 她性感地半眯着眼睛:"let me know.”女人当如是。
男人需要的不是爱他,而是懂他。
最后想说的是关于美国精神和英雄。
自由,民主,博爱。。
都是美国精神。
在好莱坞大片中,美国精神被反复提及。
美帝最擅长塑造英雄,美国大片,尤其动作片都出英雄,拯救国家人民于水火之中。
英雄主义贯穿美国电影,使人热血沸腾。
网上有句话这么说,美国爱塑造英雄是因为他们历史短。
言下之意,中国已经不需要塑造英雄了,因为历史上遍布英雄。
只是现代社会,有感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些让人热血澎湃的英雄了。
在这个三观已经扭曲的社会,中国也需要英雄,哪怕昙花一现的电影中的英雄,起码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唤起我们内心的一点点英雄情结,这就已然很不错了。
续集的演员阵容用上海话来说就是“抹擦黑”……除了黑人演员塞缪尔·杰克逊继续饰演老特工吉普森外,新一代特工由黑人歌星艾斯·库伯扮演,这位身材有些发福的特工据说是美国说唱界的鼻祖,上世纪90年代在嘻哈歌坛上曾经风靡一时。
可是他演特工……这实在是离谱了点。
有人用“爱死哭吧”来称呼这位,可见对他的不满。
平心而论,我也没想清楚为什么导演会选上他:这位老兄那五短的身材、肥胖的体积、臃肿的面部、甚至是摇头晃脑的架势,无一不是一位干净利落、迅猛凌厉的超级特工的大忌。
几乎可以说,片中其他任何黑哥们,随便抽出一个来演极限特工,都会比他强。
我才看到片头的时候几乎就丧失了继续看下去的勇气:天哪,主演怎么长这么难看啊?!
特别是他扮情圣或者是耍cool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搞笑……反一号国防部长戴克的扮演者威廉·达福,就是那个《蜘蛛侠1》中的罪恶议员,没办法,面孔天生阴沉,所以注定只能演坏蛋啦…… Vin Diesel一红了就不演续集了,所以片子一开头就说他被炸死了(死于开头的被攻击事件?
可怜啊,那个改装武器的家伙都逃得出来,他就逃不出来……)。
可能为了防止“爱死哭吧”同志也来仿效,所以压根就没打算让他演续集。
但是续集呢估计是要拍的,所以最后塞缪尔·杰克逊的台词为新特工再次换人作了铺堑——“下次要找新特工!
”
可以明确的说第二部比上一部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在是那个漏洞百出,没有任何逻辑和剧情的电影。
剧情方面紧凑了很多。
还是很正常的剧本,但场景出现了很多。
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但这种感觉1个半小时我都没有放松过,剧情过于体现打斗以至于少了剧情,但和第一部相比已经好了很多。
对于演员方面男主没有那种很帅气,很矫健,以至于很多动作看起来没有那么流畅和赏心悦目。
这个国安局的谁我给忘了,就是那个脸上有疤的,从第一部到现在给我的感觉就和打酱油的一样,除了会说说话什么都不会,还很不堪一击。
国外的电影女主都是很火辣的出身,但这个有点胖!!!
本作还是可以的,闲暇之余观看,这个系列还是在成长,比较期待第三部,会去电影院支持。
2017.2.7
第一部,典型的英雄救世情节。
太过相像于007,但英雄由典雅浪漫的英国人邦德变成了一点野性一点痞相的美国佬,本土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不然怎么叫“文化攻势”呢?
竟然还拉进了一个俄罗斯克格勃,美国痞子竟然把俄国美女特工给收复了。
到了第二部,美国人忽然发现要开始奔向主题——民主的权利,人民的权利。
于是果不其然地又把总统抬了出来。
有时候想想美国的这位三军总司令为什么老是那么倒霉。
《空军一号》是这样,《极限特工》又是这样。
《空军一号》还好点,多少有点主动权,《极限特工》竟然傻得被身边人出卖,只能眼睁睁等人来救。
怪不得那国防部长敢玩这一招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12年前的爆米花大片,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值得最近三年甚至之后三年的所有同类型电影当作教科书去拜读。
战争来了又走,而我的士兵却永远忠诚。
——《极限特工2》上个月的时候,在《爆米花时代》里写了一些对于现在爆米花电影的看法,其实那篇文章更多是在写现在的电影观众对于这类电影的想法,总觉得是快餐时代如何不好而忽略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而这一次,就从另一个角度讲起,回到到这个系列电影的本身,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一下如今在全球电影市场横行无忌的爆米花大片。
这一开始,还要从一部十二年前的老牌大片讲起。
2005年,美国黑人说唱歌手,制片人,演员艾斯库柏主演的《极限特工2》。
让时间稍稍拨回一点,回到今年早些时候,范迪塞尔主演的《极限特工3》全球上映,光头在数不尽的速度与激情之后,又成功地把另外一个系列带进了他标准的公式化爆米花大片的套路中。
全片爆炸不断枪战连连自然无需多言。
但是对于我来说,真正最让我热血沸腾的片段,却是决战临近结尾,艾斯库柏扮演的达流士斯通拎着榴弹发射器神兵天降的那一刻。
他的出场瞬间让我回到了12年前,回到了那个好莱坞模式化大片还未成形,《速度与激情》还是二流动作片,漫威宇宙才初露锋芒的峥嵘岁月里,那部堪称经典神作的《极限特工2》。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12年前的爆米花大片,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值得最近三年甚至之后三年的所有同类型电影当作教科书去拜读。
回想2015年《速度与激情7》的经典镜头,其中之一必然是范迪塞尔和杰森斯坦森高速飙车对撞。
说实话我一直想不通这个桥段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两个人就好像欧核中心粒子加速器里面的两个微粒一样,把自己车车子全都开到极速然后走直线迎面互怼,到底想要表现什么。
除非你看过当年的《极限特工2》。
早在2005年,这部电影中就有类似的桥段,而且比高速跑车毫无意义的对撞更为震感的是,这是两辆坦克以摧枯拉朽的力量相互冲击。
坦克当然开不到跑车的速度,那么这样的冲击力从何而来?
答案是,航空母舰上的喷气机加速轨。
把一辆坦克架在航母的喷气机加速轨道上如同弹弓上的一颗石子一样打出去不可一世地撞到另外一辆坦克上,这样的场面仅仅是想想,都让人肾上腺素爆炸。
而这只是整部电影精彩场面的冰山一角。
把航母改造成移动军事基地,在里面玩坦克漂移;用坦克轰炸白宫;快艇从河里直开上桥;空降部队围着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扫射;以及经典的汽车改装;街头混架起重型千斤顶瞬间抢劫军方坦克;将豪车轮毂卡在铁轨上和子弹列车极速狂飙;这一切场面即使放到12年后的今天,也绝对是一场惊涛骇浪一般的视觉盛宴。
比起光头范迪塞尔只知道无穷无尽的爆炸爆炸爆炸,砸车砸车砸车,实在是高下立判。
然而,如果你认为这些大场面就是《极限特工2》被我看作爆米花大片的圣经级别的作品的全部原因,你就大错特错了。
更精彩的地方在于它堪称绝妙的剧情。
电影的一开始是国家安全局的一个分部遭到不明人员的入侵,十六名特工殉职。
负责极限特工计划的纪本斯最后关头逃脱出来,幸免于难。
他找到当初因为和现任国防部长戴克在行动中大打出手而被判20年监禁的前海军陆战队员达流士斯通,并成功策划了一场越狱行动,将斯通从监狱里截了出来。
斯通和纪本斯是老战友了。
而当年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其他人却在这段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掉。
几个人明白,一股未知的势力正在进行一场无形的清洗,在不知不觉间除掉他们这些老部队。
当晚纪本斯回到家取出机密资料,却意外的发现,在家等着他的是正是国防部长戴克。
原来戴克一直都认为,如今的美国总统政策上太过软弱,而自己则要武装夺权,取而代之。
一声爆炸,纪本斯和它的房子化为碎片。
失去领导的达流士只好孤身一人破解迷局。
他先是从纪本斯位于被袭击的国安局分部的硬盘上得到了隐藏的机密文件,然后通过上面的人员名单找到了纪本斯在政府部门的内线查理。
之后他暗中找到查理,又在查理的帮助下化装潜入宴会,接近军方司令与国防部长来探听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发现自己一直都在被人算计,查理更是制造陷阱几乎将他逼入绝地。
更可怕的是,查理也只是整个阴谋里一个小小的棋子。
剧情讲到这里,才仅仅过了四十分钟。
导演运用极其流畅的拍摄节奏与叙事手法,在一部全片长度只有现在看来堪称短小精悍的100分钟的电影里,将这样一个布局缜密节奏紧张的庞大故事娓娓道来,又丝毫没有脱节之感,可以说仅凭这样的实力,近几年来流水账一般平铺直叙的大片颜面扫地。
不说别的,就说它时隔12年的续作《极限特工3》。
整部电影的故事就是政府研究了一个神奇的黑科技叫做潘多拉之盒,可以入侵所有的人造卫星来进行监控,更可以让它们坠入地球轨道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然后恐怖分子抢走了这个盒子,政府派出当年的极限特工追查,发现抢走盒子的人也是曾经的极限特工,政府其实打算把他们一网打尽。
于是两边联合摧毁了军方的阴谋。
这样一个愚蠢到简直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剧情,居然也大张旗鼓地拍了两个多小时。
单看剧情可以说无聊至极,所以导演不得不疯狂地在电影里加入各种战斗,爆炸,飙车,彪船,以及一群神经病插科打诨来使观众不要在影院里睡过去。
回到刚才的故事。
千钧一发下机制脱身的达流士窥探到了国防部长戴克的阴谋。
于是他从水下潜入戴克位于航空母舰上面的军事基地,却意外地在那里发现了已经死去多时的纪本斯。
原来,戴克一直以来就在秘密搜捕纪本斯及其麾下的老战友,将它们囚禁在航母上。
等到行动当日,在总统发表和平演说的时候自己带领军队发动政变,杀掉从总统往下所有比自己级别高的领导,再杀掉纪本斯的部队,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
这已经是本片不知道第几次上演精彩的剧情反转了。
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精彩绝恋的移花接木,让观众在欣赏缤纷场面的同时又不得不为编剧的锦上添花拍案叫绝。
更是让电影的过程达到了几度翻转一波三折。
孤身一人的达流士不可能立刻救出老战友,于是经过之前介绍的航母基地大战之后独自逃脱。
之后就是达流士的反击了。
体制内的革命必然要由体制外的力量去制衡。
街头混混出身的达流士,找到了自己当初的兄弟们,来了一场极限救援。
他们截获了国家安全局运来运送军火装备的卡车,又利用他们在社会底层极其丰富的经验,从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隐藏道路制定了精确的拦截路线组织戴克的军队袭击白宫,然后上演精彩的街头混混抢劫军方坦克,将戴克的计划几次粉碎。
最后走投无路的戴克将总统挟持到子弹列车,而达流士开着改装过的极限超跑,把轮毂卡在铁轨上一路追击解救总统。
演了全片最后的高潮。
一部全长100分钟的动作片,做到了没有任何一段无用的剧情,紧凑的节奏利落的剪辑,放到今天的商业片市场足可以睥睨天下目空一切。
无与伦比的动作场面,高潮迭起的视觉效果,再加上精妙的剧情完美的反转,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居然诞生在不知爆米花大片为何物的年代。
那个时候,没有漫威的宇宙,没有《复仇者联盟》,没有拍不完的《变形金刚》系列,更没有只知道一味狂轰乱炸却毫无技巧剧情可言的《速度与激情》。
那个年代,这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动作片。
但是时隔12年,我们用现在目光重新审视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几乎具备了所有这个时代商业大片的元素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美女,枪战,抢劫犯和小混混拯救世界;跳海,飙车,坦克漂移子弹列车。
在每一个方面,这都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教科书动作片。
它的意识,不仅仅在于对于剧情节奏的把控达到了空前绝后,更把这个系列最核心的主题发扬得淋漓尽致。
“极限特工”:他们没有经过生化改造,没有超能力,也没有经过政府的秘密培训和一身的超级武器。
但是,他们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拥有绝佳的身手,拥有过人的反应力,和不可思议的心理素质;他们可以化装潜行,来无影去无踪,身着燕尾服在宴会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可以拉开架势把一个地方炸一个翻天覆地,开着坦克炸飞机,面对一支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八面玲珑,军人政客,黑帮窃贼,结交之人绝无泛泛之辈。
最可贵的是,他们永远不会被敌人所迷惑。
所谓临危不乱,镇定如斯。
即使腹背受敌,即便四面楚歌,却依然在乱局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听从着最为理性的本心,抽丝剥茧,力挽狂澜。
这才是真正的3X特工。
回过头来,再看光头范迪塞尔的特工形象,全程开挂,各种碾压。
装酷耍帅,一副老子是主角干谁谁死的德行。
靠着光环横冲直撞,形象之猥琐,面目之猖狂,就好像一个往腾讯的游戏里充了几万块的土财主一样。
真真是对不起3X特工的名号。
想想2002年,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居然还是他亲自主演所开创,到头来被别人发扬光大,自己却将其彻底葬送,也算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了。
这是一个快餐电影盛行的时代。
可是并非所有的快餐都是一个味道。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只要投钱就可以狂轰乱炸的公式化爆米花电影的套路,习惯了看一年一部甚至两部的超级英雄和两年一部的《变形金刚》。
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来会有更多的同类型电影出现,更多全新的ip都会陷入这样一个诡异的怪圈。
回头想想,这无非就是升级版的《富春山居图》罢了。
他们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他们有受众,有需求。
但这个时代不应该是一个适可而止的时代,创意更不应该止步于利益面前。
12年前的《极限特工2》不正是拍在这帮只知道点火药的SB导演们脸上的一个响亮的耳光吗?
作为观众,我不排斥这些土包子爆炸片,因为20多块钱一场票,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但作为电影爱好者,我不希望观众,导演,编剧以及最最重要的,投资方们把目光止步于此。
国内的观众玩不了文艺,玩不了小众,玩不了深沉,但也不能只玩这种货色吧,要玩爆炸,要玩场面,就把它玩个淋漓尽致,玩个痛痛快快,这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出路。
作为结尾,我最后要说的,是台词。
在震撼的场面,精彩的剧情之外,《极限特工2》更是有各种绝佳的台词。
有一些甚至配合上导演的剪辑,发挥出了远大于这两者之和的力度。
如今不要说这种快餐电影,即便放眼全类型片,能够留下经典台词的电影也屈指可数。
可不得不说,《极限特工2》的编剧之用心。
那句经典的“战争来了又走,而我的士兵却永远忠诚”几乎被电影赋予了超越其本身的精神内涵。
自由之树需要爱国者和暴君的鲜血来浇灌;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一群混混与窃贼的手上;以及美国总统发表和平演讲的时候,每说一句宣扬和平的台词,白宫之外戴克的军队就和达流士的黑帮来一场硬碰硬的火并。
这样极其鲜明的对比剪辑更让电影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内涵。
最后一战里,总统被救走,达流士跳车逃生,而戴克和总统的子弹列车在飞机的导弹下化作灰烬。
电影的结尾,戴克作为营救总统的功臣进行了最为隆重的军队葬礼,而达流士的名字无人知晓。
总统为他保留了一枚勋章,并说出了只有他理解的台词来进行隐晦的感谢。
无奈也好,淡然也罢,观众总是会在这样的结尾中意犹未尽,若有所思。
言尽于此,更无需多言。
就好像开着自己的极品跑车重新上路的达流士一样,过往的一切不过是段段回忆。
油门踏响,引擎狂转,车尾的烟尘散尽,只留下长路无人。
(感谢阅读)
http://vcbear.mblogger.cn/posts/40043.aspx这也是一部缺乏可陈的片子,没有了文.迪塞尔,换成番薯一样的艾斯.古巴,虽然身手很有《谍影重重》的干脆利索,但除此之外,这个番薯就只能趴在各种酷车的方向盘后面支牙咧嘴了,还有人说:“看他飞天神猪去够直升机,真担心他的体重一下能把直升机给坠下来”.....情节方面也很水,总之基本上是搭个花架子台面让人耍酷。
这种片子,实在没什么好说的,给面子看一次就行
只有明枪暗箭、打打杀杀,各种武打动作,各种好车显掰,各种特技效果,各种美女搔首弄姿,但是剧情忒烂。
真是二不如一,一还有一些极限运动可观赏,请问2有啥?
那黑人不是杀了将军成了通缉犯吗?
怎么还能大摇大摆地在哪改车,做各种小动作,不是应该到处躲的吗?
这就好像没有剧情的AV,光有感官上的刺激,但它不能成为电影艺术,加上剧情的AV才是好AV。
这样的动作片也是,如果剧情经不起推敲,那也只是看来爽爽罢了,但这样的话会让人觉得花一个多小时看个烂片——忒没劲!
虽然豆瓣上恶评不断,但是我还是想说我很享受这部电影。
喜欢的原因如下:第一,电影场面很火爆,各种武器轮番上阵,让我大呼过瘾。
第二,感觉是在看《碟影重重》,《越狱》,还有《速度与激情》的remix版本。
第三,主角除了不帅之外也挑不出其他的毛病,不过总是会误以为是二号人物,因为给人的感觉就不像是主角的说,呵呵。
第四,这个片子的音乐不错。
第五,塞谬尔杰克逊表现很酷,有点MIB里面汤米李琼斯的感觉。
只不过这部片子创造了一个搞笑的白人搭档,但是实事求是的讲,他不怎么搞笑。
一般是白人在拯救世界,一个黑人非常搞笑,这次不是。
以为第二部仍可看到Vin Diesel,没想到Xander就这么在传说中在Bora Bora逍遥得死了。
换成了个一脸凶悍,但其实浑身正气的D。
D不高,不帅,不幽默,作为极限特工还太正气凛然,不过身手矫健,作为特种兵的训练有素,还是不错的,以至于从刚开始跟道具专家一样的感叹“I miss the older X”,到最后觉得这个X也不错。
配角中的地下车厂少主和正统安全局警察,都挺亮眼也眼熟,查了百度才知道一个是Xzibit,是美国西岸嘻哈最受瞩目的明星(难怪指挥大家干活那段说得那么好听),与痞子阿姆关系非常,另一个是Scott Speedman,是《黑夜传说》的那个人,怪不得呢!
《极限特工》系列还挺有趣的,跟传统电影的1、2、3……不一样,除了负责找人的高层领导人和啰嗦的道具专家不换,其他Who,When,Where,What,How统统换掉,系列的意义仅在名称而已。
因此,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差异很大。
第一部更像另类007的风格,这部则是纯粹的美式英雄片了,连片尾的画面都有这种差异。
一样的是,两个X最后都是以跳入水中,又簌簌发抖爬上岸结束任务的。
萨缪杰克逊!
感觉不错,标准的美国大片!
喜欢,我就喜欢事闹大了!
傻逼男猪脚
跟第一集没法比 不用浪费时间了
后面有些做作了 特别是男猪 说话很别扭 剧情发展太过当然 没悬念
这种特效动作片其实非常养眼,不过我觉得Sunny Mabrey的体型更养眼。
没有VD的续集……
2010,12,21
一开场就那么cool,比第一部精彩。期待下一部。
这男主角后台是有多硬呀
这部一不小心看了很多遍
为了偷坦克~
比第一部精彩很多,非常刺激的动作电影,还夹杂着黑人的搞笑~音乐很有极品的味道。
不喜欢hero,heroin都是black people的电影,没什么情节,但是动作画面在电影院看的话还是很刺激的
GOOD
两个女主不错,动作场面很花哨,剧情没仔细看
还行。
延續第一部的優點。。
导演: 李·塔玛霍瑞编剧: 西蒙·金伯格主演: 艾斯·库珀 / 塞缪尔·杰克逊 / 威廉·达福 / 斯科特·斯比德曼 / 彼得·斯特劳斯 / 桑妮·马布雷 / 诺娜·加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