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确定以及肯定,这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片。
这一类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如果你硬要考虑剧情和细节的话,那真是遍地BUG,比电影里的恐怖分子还密集。
举栗子:一开始英国首相突然去世,连死因都只是猜测的情况下,就直接举行国葬了...... 然后几大国家政要元首出席,英国方面开会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这次绝对是最强大的安保措施......每当我们听到这种flag的时候,表面不动声色,心里都会会心一笑......之后就是秒打脸了,各国政要一到,差美国总统就被团灭了,恐怖分子完成quadruple kill!
这是我见过的最容易得手的恐怖袭击:正步走的皇家卫队,突然对着人群开火了,等等,他们可以荷枪实弹?
然后警察也是各种倒戈,不过不知是不是导演镜头剪切的原因,我怎么觉得所有警察都是恐怖分子伪装的?
拿探雷仪检测结果反手给你贴了个炸弹;意大利总理又被黑了一把,在楼顶跟情人甜甜蜜蜜的看风景,然后被炸了。
而且一个戴着眼镜像IT高手的人动动手指头就把全伦敦的电力给停了,还把英国电信塔给炸了,是不是也太容易了啊。
我当时就有点脑洞大开了:难道整个英国就是大BOSS,一手在幕后策划的?
当然不是,结局表明,只有一个内奸,不过之前没有什么铺垫,只有一个机场接机时小细节透露,最后也只能借别人之口说出我们观众压根儿就没见过的“证据”。
不过即使如此,这类电影如果能够拍的气氛紧张,节奏紧凑,动作精彩,还是足以吸引人的,毕竟我们也需要爆米花,来图一个乐,而这部电影也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也不必苛刻要求什么。
全片枪战,子弹所到之处,必有溅血还是好评的。
http://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127574.webp">
最后的巷战长镜头还是很赞的,尽管个人觉得不如《黑鹰坠落》《人类之子》,但是颇有CS,使命召唤等游戏的感觉,尤其是戴上夜视仪那一段,只恨为什么不把主视角的镜头拍长一点。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对于路人来说是很友好的,简洁明了,标准的爆米花电影,及格的商业动作片,比起《奥林匹斯陷落》要好,至少是在室外,大场面也比前作多,主角不停的在运动。
可惜对于政府和恐怖分子的矛盾还有政府为了利益除掉他们“名单”上的目标究竟和恐怖分子有什么分别等深度问题只是蜻蜓点水。
不过我总有一种看了一集超长美剧的赶脚,不知为何......个人评分:6.5同期对比:疯狂动物城8.9正义黎明:附赠蝙蝠侠对超人7.8火锅英雄8.0PS:没有中国领导人出境感觉还是挺遗憾的。
→_→
2016年,犯罪动作电影《伦敦陷落 | London Has Fallen》看到评分那么低,其实我觉得拍的挺好的,节奏也不错,场面也不错,虽然就是说剧情扯了点,让英国人情何以堪,但是世界观是人家设定的嘛,虽然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无敌论,但是不要太较劲,起码看起来很赞(前提当然是没有黑中国)。
演员都挺有名,演技也是很赞,爆炸效果,枪战打斗都挺棒,英国各个景点也是毁的差不多了,起码过瘾了不是吗?
辞职信首尾呼应,满分作文哈哈。
不要觉得剧情太扯,起码人家没有偏离常理,看丧尸电影的时候怎么没觉出扯?
---我是沦陷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还是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英国人允许美国在伦敦拍此片时一定没想到自己会被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在2013上映的两部草翻白宫中,这个班底制作的是较蠢的一部。
我说“较蠢”,无意之间还过誉了它,仿佛它只是两部电影里有点蠢的那部,而实际上它在所有的动作片里都算彻底弃疗的那类,完全无视现实,没有逻辑,只想表现一个现代版开挂骑士救公主,哦不,我是说救总统的故事。
今天我正好在伦敦,决定观摩一下这部电影应个景。
尽管提前做好了把脑子扔进垃圾堆的准备,可是本片的不要脸程度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你第一部黑自己空军、国土安全部、一众情报部门无能弱智也就算了,第二部把铁杆盟友往死里黑,是不是不太厚道。
开场杀的意义我最后说,不过这个无人机的效率相当匪夷所思。
一次精准的轰炸,爆炸中心的目标人物们一个没死,其中一个炸没了腿,另外两个活蹦乱跳,两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活跃在了世界舞台上,WTF?
再说主角老婆怀孕、主角决定辞职这件事。
我翻了第一个大白眼。
你们这些动作片,要炸就赶紧炸,婆婆妈妈扯这么些仿佛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家庭俗套你到底指望感动谁?
能不能麻溜地进入正题!
五分钟后我看到了影片对“麻溜”的诠释,整个人都是(¯﹃¯)的状态。
我自己主动把脑子扔到垃圾桶,只想痛快看爆炸,但是编剧嫌不够,硬是把我的脑子塞进了trash compactor——看预告的时候我好奇,英国首相归西,世界各国领导人去伦敦参加葬礼,按道理说此时伦敦警察、MI5和MI6应该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确保不会出事,对不对!
然而坏人居然就在这一天于全城各处发动袭击、全奸各国领导人,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编剧的解释极其粗暴——因为我们中出了好多好多叛徒!
白金汉宫前的伦敦警察和皇家卫队,都是坏人!
然后伦敦各地开始大爆炸,恰好是我今天走过的若干著名景点(安保最严密的地点)。
在戒备最森严的一天、警惕性最高的地区,坏人居然能默不作声替换了好人。
我说的不是一个坏人替换了一个好人,而是将近50个坏人替换了50个好人(后面还有从地底涌现的无数坏人)。
你们想象一下,想象一下苏格兰场和情报部门看到这个片段时的崩溃心情。
接着坏人启动了ctos大停电,银幕黑屏,地铁瘫痪,就连苏格兰场都黑了。
这仿佛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一台苹果电脑就可以做到。
在本土遭遇堪比911的袭击时,英国人基本上什么都没做,反击行动全靠白宫远程指挥、男主即兴发挥。
大部分时间里,男主带着总统在伦敦的大街小巷躲避雨后春笋般总能出现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摩的司机。
而伦敦城的每一个房顶,似乎都有一个扛着RPG的家伙随时准备击落总统的直升机。
这种精准的预判和没有几百号人下不来的恐袭,英国人不但没有听到风声,遇到事儿了反应也不是慢半拍的问题了,简直智障。
且警察总长一拍脑子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注意——既然街上的警察中很多都是坏人,那么我们把自己的警察全都喊回来吧,这样街上就只剩下坏人了,就很容易辨认了!
然后再派军队去扫荡,棒极了!
大家拍手就好。
于是全伦敦进入紧急状态,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我是说,除了全副武装、无人阻止的坏人们,和浪迹天涯抱头鼠窜的双男主。
而SAS终于出场时居然听从美国保镖指挥,一场巷战打得愚蠢至极,像小学生一样无脑向前冲,都不带喊几个狙击手上楼支援的。
很多时候不是说有爆炸、有枪战就是爽片,这样光顾着炸、打枪、战术单一、动作场面没有任何层次和新意的电影,让人十分尴尬。
你确实没想考虑剧情,但也没料到其智障程度已经对你的观影构成了干扰。
看到一半时你在想,也许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拍一部动作片,而是拍一部爱情动作片,你看,保护总统的大队人马皆以各种方式惨死,非常方便地只留下双男主互相扶持、拯救,us against the world,小保镖中途甚至调戏总统“出柜”——从此处开始他们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居心了,当男主一人勇闯恐怖分子总部、单挑百来号人、直捣核心、最后一秒营救即将惨死的总统时,我觉得自己翻尽了这辈子的白眼。
要知道即便是刺客信条这样的屠城游戏,一人被围攻时就算拿着扫帚也会损血的。
为什么现在这种踩全世界捧(美国)男主的动作片仍然存在?
我们是不是对笔力不如三流同人作者的编剧们太宽容了?
至于坏人们为什么这么牛,编剧给出了解释,非常不要脸、不可信、胡说八道——MI5的头头是内鬼,而他帮助恐怖分子的目的十分单纯、爱国——政府削我预算,这样下去我们国家会处于危险之中的!
只有一场袭击才能让我国吸取教训,继续给我们拨钱。
Excuse me? 为了避免国家安全遭受破坏,我们自己先破坏一下吧——你这是贩剑还是制杖?
不说这个,统筹策划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怎么可能一个MI5内鬼就够了?
而内鬼还是靠MI6探员发现,编剧是不是对这两个部门的分工有点误解?
MI6负责境外的情报工作(间谍),MI5的职责才是揪出国内的间谍和恐怖分子。
在这件事中,两个部门的职责有重合,所以内鬼瞒过那么多探员显然不可能。
而百来号恐怖分子藏在市中心的毛坯房里,苏格兰场一脸懵逼也是很厉害啊。
算了。
多想一秒都是浪费时间。
这部电影还有个十分让人诟病的地方——往往用无人机的都声称自己是在精确打击目标、避免collateral damage(平民伤亡),而本片开场五角大楼授权轰掉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平民,好啦,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件,然而这个事件却在之后的情节里被非常心机地justify。
总之就是表现敌方多么残忍,杀各国领导人、炸无辜市民、直播斩首总统,而美国则在一直强调我们的敌人杀人如麻、完全该死。
美国只是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小事,但是敌人却做了大大的坏事,因为这点,所以不光彩的小事可以被谅解,敌人就是该死!
大概如此。
结尾处他们居然派了又一架无人机去炸反派,似乎在得意洋洋(不要脸)地宣扬:无人机,好顶赞!
干得漂亮!
放映前有个预告片,是海伦.米伦、艾伦.里克曼、汤米.李.琼斯、艾伦保尔出演的《Eye in the sky》,讲述的就是一次无人机行动引发的立场大讨论。
在这么富有道德思辨的预告后紧贴了这样一部没有脑子的、夸自己特对倍儿棒的爱情动作片,还不惜黑一把盟友,我真心疼我的票钱。
典型的美国好莱坞动作大片,刺激的暴恐场面,肾上腺素喷张。
也只有帝国主义国家才能够拍出把自己总统府、盟国首都都炸掉的戏码,放在某国家,你连省厅都不能动。
在影片的最后,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副总统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最坏的选择就是不作为。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息事宁人或者说和气生财,其实,往往就是这种不作为,才助长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
班宁(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饰)是美国特勤局的特工,最近,他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联手局长琳(安吉拉·贝塞特 Angela Bassett 饰),护送总统本杰明(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饰)前往伦敦圣保罗教堂,参加英国首相的葬礼。
英国首相死得蹊跷,班宁和琳知道,他们的行程一定受到了不法分子的密切关注,与此同时,在葬礼上,各国首脑均有出席,伦敦这座繁华靓丽的城市霎时间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果不其然,刺客们潜伏在暗处等待着时机,国家领导人屡屡遭到伏击,伦敦地标建筑亦不能幸免于难,整座城市陷入了混乱和瘫痪之中。
而对于班宁来说,最要紧的任务,便是护送总统,回到国内。
London has fallen 对它的第一印象来源于片名里的LONDON,我对这个城市颇有好感,大概因为没有去过,所以那种经典与复古的印象一直在心里从未磨灭。
欧美男神本尼迪克特是伦敦人,在字幕组做了三年多的翻译,每每对他的低音炮伦敦腔总是抵抗无能的。
男朋友也在伦敦读书,从他的镜头,常常能看到伦敦的泰晤士河、塔桥、伦敦眼摩天轮、大本钟之类的地标性建筑,也能看到伦敦大街小巷的风貌,和固有的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堆砌起来的印象交织混合,构成了我心里对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感受。
大抵如此,我在看《帕丁顿熊》的时候,都能看到热泪盈眶。
《伦敦陷落》不同,它不是城市风貌片,甚至因为美国的制作,也没有很多伦敦音的回荡。
粗浅地说,它把伦敦的各种地标、建筑都炸烂了给你看,而心里在想,真的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的感觉。
刺激?
或许有的人会这样觉得。
然而对伦敦的复杂感受让我不单单只把这种艺术表现当作一种刺激,更多的,是和电影里的这座城市一样惊心动魄。
这电影的豆瓣评分很低,只有6.2,“主角光环”、“幼稚套路”等等这样的形容不绝于耳。
但是我却不觉得它是一个烂片,虽然情节、人设,简单粗暴,但是制作却不粗糙,大可作为一部很不错的爆米花电影来欣赏。
故事起源于英国首相溘然长辞,西方领导人纷纷受邀到伦敦参加国葬。
但却不知道其中暗藏玄机,从头就是恐怖分子的一次计划已久的报复行动。
从立场上来讲,毫无疑问这个片子站在了美国政府的世界规模反恐角度,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细致刻画恐怖分子的暴力、无情甚至变态。
但却不得不说在情节设置方面,它也客观地阐述了恐怖分子不是无缘由的恐怖分子,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或是从战火中牟利,或是家人遇袭而复仇。
而不管怎样,暴力与敌对,应该建立在尽量少、甚至零平民伤亡的前提下,而这一点,不得不说博弈的两方都存在问题,而这一点,是明眼人公允的。
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似乎都成了一种陪衬,虽然意大利总理参加国葬前都不忘调情、法国总理要从水上泛舟而去、德国总理对孩子倍加关照、甚至英国的新苏格兰场、军情六处等等是颇为写实的政治刻画,但终究是戏份太少,作用甚微。
从人设上来看,承认主角光环,也得承认幼稚套路,但敢问如果说“主角光环”是一种弊病,现在哪个电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就好比助小李子一举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的《荒野猎人》,一部电影里,艰难的荒野逃生之路上,无数人以无数种方法失去了生命,而唯独身为主角的他,受伤最重,经历最惨,却以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方式生存了下来,直到最后一幕凝望镜头,结束全剧,这有没有主角光环呢?
但《伦敦陷落》这部剧太突出主角光环了,甚至疏于其他人物的描写,不禁让人感慨,其他国家首脑都是两三分钟之内纷纷挂掉,唯独美国总统像开了挂一样,逃脱力MAX,武力值MAX,生命力MAX,几乎在主角保镖班宁一人的保护下上演了飙车躲子弹、直升机被击落依然幸存、跑步躲过了数十辆摩托车追击、两人战群雄(恐怖分子)的戏码……而在电影的最高潮,竟然班宁单刀直入恐怖分子老窝,在生死时刻救出总统不说,炸毁整幢大楼,他俩竟能穿越火线,跌落电梯井而无恙。
这过于夸张的戏剧化对比,倒真是会让人觉得太过虚假。
6.2分的评价,也主要是因为这些设置吧。
从情节方面说,整部影片把故事讲得张弛有度,平静的生活与伦敦的战场交织,前线的火拼跟后方的努力配合,紧张的气氛,安排适度的诙谐,故事完整而有趣,在影院中,有数次全场齐笑的场景,所以这真的是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呢,让大家在影院开心够了,出来还能有气力来骂几句“主角光环”,好似自己多么有见地一般。
从情境上来看,“伦敦沦陷”的场景模拟非常逼真,打直升机、攻基地的场景堪比一场战争游戏,本来很好奇这是不是一部骗取钱财的3D片,但不得不说加上3D效果,让人很有身临其境想来场CS的感觉。
虽然情节简单粗暴,但是情境却没有制作粗糙,还是有它的水平在的。
如果想周末放松,不妨来一场《伦敦陷落》,虽然可以说伦敦、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都被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是轻松诙谐,又伴着紧张刺激,却还不用大脑的爆米花电影,非它莫属了。
粗暴却不粗糙,真实得有些可爱,也不失为捞金商业片的一种发展模式,这杯可乐,我先干为敬了!
《伦敦陷落》,2016年的美国电影。
2016年4月在新天地UME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可以视作以前《白宫陷落》的姐妹篇。
只是这部电影的战场从华盛顿转移到伦敦。
和《白宫陷落》一样,电影的前半部恐怖分子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伦敦安保犹如虚设;而后半部分美国总统身边的仅剩的特勤队老大遇鬼杀鬼,遇魔杀魔,而恐怖分子犹如站桩靶子。
另外,本片其实最值得看的一场戏是开场时德、法、日、加首脑全部被杀,足见恐怖分子之强悍。
但是如此强悍的恐怖分子,居然在结尾时就如同靶子般被无人机清除,令人唏嘘。
另外,本片中国未派首脑参加英国首相国葬,大家的推理就是本片导演不希望这部电影在中国被广电总局毙掉,可见导演还是有那么点逻辑和智慧的,而且是大智慧。
其实在《伦敦陷落》之前,还有一个片子叫做《奥林匹斯的陷落》,实际上是《白宫陷落》。
为了写影评,这部片子我也补了一下。
这个片子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乍一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和大漏洞。
整片情绪流看起来也都是蛮舒服的,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尿点,但不知为什么就是难以让人觉得非常好。
具体原因呢,要从电影本身的真实度说起。
电影的真实度其实许多著名的电影理论家都有观点,我这边取一个我比较认同的,就是电影的真实度,其实应该叫做可信。
而可信是与氛围和观众有关。
第一是氛围,一个电影,如果氛围是喜剧,或者是荒诞剧,那么就不需要对人物的行为逻辑过度要求,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局部的一些真实的感情和感受。
第二是观众,一个电影,只要能够让主体观众信服,那么真实度就达到了。
比如说,小时代的观众主体是中学生,而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想象就是这样,那么作为非主要观众的我们,去质疑这个片子的逻辑,就实际上越过了这一点,因为我们并不是主体观众。
回到《伦敦陷落》,先对照一下氛围和观众,氛围应该是正剧和动作片,而主体观众,应该是成年男性观众群体。
好了,成年男性观众会认同这种剧本逻辑么?
恐怖分子有那么多同伙,足以见得是一个大规模的行动。
但是这么多人的行动,竟然没有任何一人走漏风声。
要知道秘密行动一般都是最怕人多的。
行动的范围超大,遍及整个城市,从来没有演习,而且还选择从多个不同的地点暗杀多国总统,而且成功了。
这个只能说是行动策划史上的奇迹。
我举个例子,万一秘密通讯出了问题呢?
万一行动中途被人发现了呢?
万一了解到的对方情报是错的呢?
这么大张旗鼓的行动策划,又是必须全秘密,看起来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让行动失败……说实话,难度大于奥运会开幕式。
但片子里面的恐怖组织就是有这么好的能力和运气,一切按他们的计划。
在后面,美国总统身体健壮堪比特工,特工主角光环满满百折不挠英勇无比。
最后邪恶不敌正义,恐怖分子终于被绳之以法。
吐槽了一点,片子在整体上的可信度不行,但是在局部的可信度还可以,所以整个片子看下来会有种这样的感觉:整个电影,其实还行,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不是那么好。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觉得主角光环太强啊,敌人太弱智啊,基本上都是可信度出了问题。
观影下来,甚至整体感觉还不错,但是又觉得缺了点什么。
其他的部分,拍摄还不错,气氛渲染的很好。
CG竟然有5毛感,这可是进口片啊……此外以美国总统为第二主角的反恐主题片……一听就了解了,主旋律感太浓,比较容易有说教意味……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编剧 6CG 5.5有说教意味,主旋律感太浓的主题 6总评:6.2看不看都行有一个蛮有意思的绑架总统的出发点如果有更加严谨的编剧,真的有机会成好片<图片1>
这种爆米花突突突乱打的xx片一般上限是4星。
看的过瘾,没啥大毛病3星及格,如果有不少小细节能让人回味一笑,给人留下印象,煽煽情4星优秀。
最近看完战狼2,想着哎呀,好像看完奥林匹斯陷落还没看伦敦陷落啊。
全程看到80%进度感觉3星及格,别跟我说主角一个人怎么打几十个的,也别问我说为啥腐国特工男说先等大部队吧,里面100+恐怖分子,主角非要一撇嘴,等?
导演能同意吗?
大家不就是让我开挂进去一个打100个吗?
最后一秒拆弹啦,最后一刻救人啦,等总统男被殴打,一脸硬汉撇个嘴,美帝NO1,吧啦吧啦说完,大家捂脸不敢看,我觉得看了这么多年美剧电影的我们可以嚼着爆米花,喝着饮料看主角跳出来救总统男了。
以前还要编剧一撅屁股,现在编剧刚站起来我就知道它要干啥。
这都不是事,这都能3星起步往上走。
战狼2某些人这个酸,这是科幻吗?
美队能打100个那是超能啊。
原来007系列科幻了半个多世纪啊。
勇闯夺命岛,真实谎言,这些片子不管科不科幻都是一样的套路,主角一定是吊炸天的,别研究,速8能爆核潜艇,是科幻吗?
拿这些去黑只能说脑残。
不玩双标我都当是人类,可以一起讨论。
然而看到最后剧情,我真,呵呵呵,之前铺垫说有内鬼啊,腐国剩三个主要角色,特工女,黑人男,白人男,哈哈哈,我先大喊一声政治正确,然后想,白人男是内鬼,你往下演吧。
还是那话这都不叫事。
你只要过程拍的好,虽然全剧所有剧情的点我全tmd猜到了,没大毛病我也会打个3星及格,然后特工女出来,对白人男说,你当内鬼居然没删访问记录啊,录像拍下来了都,就是你,没法洗啊,你说咋整吧。
回忆前面剧情,各国元首和畜生鬼子分别在不同地点还是狗带!
意大利秘密偷情总理,死,河道上的法国总统,死,德国总理,死,畜生鬼子,雅蠛蝶雅蠛蝶雅蠛蝶啊,死。
然后主角男开挂救了美帝总统男,毕竟美帝拍的片子吗,这不是凸显其他各国都是渣渣吗,当然了就是这个套路吗,然后反派boss装B开始,主角阵营大惊,好牛逼的大反派,好阴险的计中计。
假冒警察伦敦当街突突突,这必然有内鬼啊。
众人惊呼,他们这是准备了几年吧,步步都考虑到了!
太吊了。
咋办啊,开挂呗。
结果就这么抓内鬼?
这特工是不是连天朝网吧抠脚男的智力都不如啊?
贴吧撕逼人肉起码的吧,删访问记录不会?
注册个小号去人肉不会?
装作网络游戏公会好友骗钱,借用账号不会?
最后啥都不演,内鬼跑了留个悬念,拍续集。
我都不说啥,如此菜的抠脚的人,秘密准备搞了2年,害死一堆国际政要。
呵呵呵。
楼主自从上一部《刺杀金正恩》后就没看到哪部电影黑一个国家黑的这么欢乐的电影了,观影全程就在哈哈哈中渡过。
回到电影,《伦敦陷落》讲述了英国首相被毒死,英国连死因都还没调查出来就急急忙忙邀请了各国首相来参加他们的葬礼,在邀请他们参加葬礼的时候,英国负责安保的人一起开了一个会议,他们指出因为各国首领都来了,我们一定要用史上最强大的安保措施来保证领导们的安全,大家纷纷点头,这时候一人提出,各国领导们都来了,他们带来的那些安保队伍不好管理啊,万一有内奸混进来了咋办,这时候负责人牛逼哄哄的表示:没关系,我拒绝了他们所有的特殊要求,这样安保问题就万无一失。
于是,各种领导们纷纷赶到了英国,然后就被全歼了,如果他们没死,他们一定会说:英国我草你吗。
因为楼主估计他们也没见识过,拿着仪器去探雷的人反而把雷贴你车上,皇家卫队好好的走着正步,突然就转身掏枪射击,坐个船炸船,过个桥炸桥,尼玛和老婆在楼上看个风景,把楼都给炸了。
尼玛指望你安保,安保一半人员都是恐怖份子。
当然,也不是全部领导都死了,为了更好的黑英国,电影还留下了美国总统,于是电影上演了全歼其他领导后,在号称最严安保的英国街道上,恐怖分子上演了旁若无人追击美国总统十条街的戏份,还在各个楼顶放置了RPG人员轰炸美国总统的直升机,最后围攻美驻英大使馆掳走了美国总统。
同时还停了整个伦敦的电,负责英国的安保班子看到这个情况表示没事我们办公室有发电机,哈哈哈,说些什么好呢。
然后,这群办公室有发电机的一伙正在喜滋滋的表示我们终于查到恐怖分子的据点了,而作为影片的男主角,用一把刀戳了恐怖份子几下就问出了据点地址。
然后就带着美国派出的小队去进攻据点,这个时候,英国警察局长给他打来了电话,叫他别行动,英国军队20分钟就会赶到。
主角想了想,最终“草你吗”没有骂出口。
电影的结尾就是恐怖分子逼迫美国总统在全世界的电视上宣扬了正能量后,被男主角一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英国不要脸的告诉全世界,我们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伦敦也在重建。
害的男主角看到这情况,辞职报告都不敢交了。
电影完。
最后,这次各国首脑聚会,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参加,他们表示:你们啊,还是太naive。
看到boss们一个个被做掉,很爽
在非洲,每过去一分钟就会有60个摩根·弗里曼死去
幼稚。。
满满美式自嗨!种族优越!
英虽三岛,亡美必英
妈的退我电影票钱
炸炸炸
广州-北京。
主要的动作场面就是在漆黑的伦敦夜跑和打黑枪
评分没有三点五和三点八星档,真的很不方便。
【补標】
把腐国和绿绿黑出翔的一部电影,制片方竟然是腐国,导演竟然是伊朗的绿绿。简直神片,哈哈哈,冲这种自黑精神也要多打一颗星。Freeman大叔超级霸气!
中影
啊 良久不见的爆米花大电影 原谅我最近看片太渣 所以你这三星绝对值
剧情太扯了,但是我喜欢被炸掉的场景,有点爽
延续了前作所有安全人员智商下线的传统,只是上一集的主题是“朝鲜我艹尼玛!”这一集换成了“英国我艹尼玛!”依旧是一部不需要逻辑不讲究细节只顾炸得爽的动作爆米花。
很不错的电影,炸的很酷炫,很爽!
五毛特效碉堡了
末日片?反恐片?战争片?好像都不是,唯一靠的上的是硬汉片,但这个硬汉牛吹的似乎大了点,完全看不到特点。
不看情节还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