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啊,荒野》的前篇与后篇视作一部统一的作品的话,我想,近六个小时的时长,应该算是我所看过的最长的一部电影。
观看该作是需要一些耐心的,不仅因为时长,还因为画面中充斥的性和暴力、荒凉与绝望。
片中人物众多,关系也错综复杂,大家寻求连接、释放欲望的方式各不相同,却又彼此相似,方才从孤独欲死的境地挣扎出来,又陷入另一个疲惫苟活的阶段,这是一个难以挣脱的命运环,两位主人公囿于自己惨淡的前半生,背负着各自被亲人抛弃,亦或是厌弃的命运,在各自低谷的时候相遇,因而避无可避,选择并走上了拳击运动这个道路。
此前也观看过以“拳击”运动为立足点的电影,《搏击俱乐部》、《百万美元宝贝》......不作对比。
不过,在我眼中,《啊,荒野》中的拳击,是背叛与恨的结晶,是向死而生与寻找自我的复杂融合,亦是为了希望和爱献祭的、人与人之间的,诚如“相遇、得到、又失去”的羁绊。
(非专业影评,涉及剧透,慎入🤔️)在“防自杀节”的舞台上,那个防自杀分队的队长川崎如是说:“人类最后患上最严重的病,名为希望的病!
”然后讽刺般的在众目睽睽的直播下,利用无人机,以自认为伟大的方式,中弹倒下,鲜血喷薄而出。
所有人惊恐散去,而只有曾经被其侵犯的女孩匍匐在血泊中。
决战的擂台上,在新次充满恨意的拳头下是建二内心默数的声音,他说:“新次,我终于无法再恨了,但是还在和你战斗。
”这个此前一直被视为“弱小”、患有严重口吃、无法正视别人的男人终于强大起来,用身体回应对手所有的迎击,不由回想起曾经,这个男人仅是为获得所爱之人的温柔,实现自身强大而付诸努力,而不是这场比赛的致胜法宝――无限的恨意,渴望在这个对抗的舞台上与新次获得连接......直到在新次第89拳落下的瞬间,应声倒地。
还有新次,这个影片中遭遇了最多背叛的人,也是最后因为胜利而陷入更大孤独、与希望背道而驰的人,终究是走入了真正的“荒野”。
新次一直是我片中所爱且心痛的人物,幼年时父亲自杀,母亲为了追求自我而遗弃了这个年仅十岁的男孩,在被孩童欺侮的时候遇到了视作希望的大哥刘辉,此后成长的路途中,他并没有选择成长为一个正直的男人,而是走上了堕落之路。
然而又在暴动的青年,被朋友背叛眼睁睁看刘辉被打成残废,其他人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唯有过激反抗的他被捕入狱。
也因此,片中开篇便是刻画新次出狱后一穷二白的经历,即便不远处正经历着爆炸,他所在乎的还是只有上一位客人留下的未开动的拉面。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说,这不是一个底层人民、不良少年通过拳击运动、自我奋斗走向人生巅峰,实现命运逆转的故事,尽管在电影中,新次曾通过拳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并且凭借实力击败了曾经背叛了自己的朋友。
与刘辉身体残疾最终选择宽宥朋友、接纳帮助不同,他虽然不是直接承受灾痛之人,却永远对此充满恨意,无法原谅。
这个阶段,他显然还是最初那个暴动不安、大开大合的年轻人。
反观另一个主人公――建二,在我看来,他的成长更甚于新次,因为口吃,这个男人开口表达和倾诉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多变的眼神、搏击的动作,以及日记中的文字与绘画来侧面反映。
这是一个更为内收的人物,因而精神世界也更为复杂,他渴望成为像新次那样敢爱敢恨,敢于挑战的人,而又难以拜托被欺凌的过往,前期一直在怯懦且极为偶然地做出回应。
在拳击这样一个通过“恨”才能够建立战斗力的世界里,他一直是柔软且充满爱意的人啊!
这个他与新次极为互补的一面,这样的性格,反而是他最后必败局面的诱因。
想说的东西太多却难以倾诉,这也许是我现在内心的感受。
我想分享的是,这部作品中,一个关于“羁绊”的事物,用“爱”或者“恨”来形容都太过单薄了,具有诱导性 我想用“羁绊”。
片中充满了羁绊,两位主人公之前本身就是复杂的羁绊综合体,他们对于拳击的不同理解以及付出,主人公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羁绊,还是拳击运动与社会大众的羁绊......率先交代一下,影片设定的背景是近未来,也就是2021、2022这个年间,而作品创作在上世纪。
地点是新宿,一个灯红酒绿、瞬息万变而又鱼龙混杂的地方。
在时代快步向前的同时,与之对应社会大众的生活却愈发混乱。
片中的社会线是时下青年人对社会奉献方案的抗议以及外界层出不穷的自杀的案例,再加上天灾人祸,每一个人都似乎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希望成谜,亟待破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主要人物是几个原遭不幸的青年人,新次、建二以及芳子等。
第一种羁绊:新宿新次与推子建二。
建二爱新次吗?
无疑是爱的,建二最初的形象虽然窘迫和软弱,对于身边的人却是始终保持温柔和善意的,这是他个性中的闪光点。
也许大家猜测更多的是这份爱的成分吧,是兄弟之爱还是其它更为不同的呢?
各人有个人的意见,我想其实讨论的意义并不大。
他肯定是对新次倾注了不一般的情感的,他的笔记本上曾经满是新次的画像,他会仔细地爱护与新次产生连结的物品,包括那根带血的绷带,跑步的时候始终默默地跟随其后,却从不超越......那么新次呢?
之前也说过,新次是一个大开大合的人,最初的他一点就炸,换言之就是敢爱敢恨,忠于欲望,挥洒汗水。
他曾经很认真地说过,过去的他不是一个好小子,但是现在他只想好好的练好拳击。
他也真正这么做了,这也是他个性中的闪光点――凡事认真,认定了便不会草草对待。
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学会禁欲,克制自己的怒气,没有怨言地做好照顾老人的工作,再加上付诸的百分之百的汗水和努力,以及在擂台上一往无前、大肆爆发的恨意,成就了他最后成为舞台的胜利者。
他很重视兄弟情,无论是之前的刘辉,还是之后的建二,这也是为什么他无法容忍任何背叛,在后篇两场对垒曾经兄弟的比赛中,爆发出了比拟杀心的实力。
我不知道他最终究竟有没有接受建二近乎自杀式献祭的对抗,因为在建二看来,他在奉献自己的温柔与爱,也最终放下了恨,被失去理智的新次一拳一拳地击打着,直到最后一拳落下,他应声倒地。
可真正的交锋是无声的,这时候,导演依次给了所有主要人物画面,二者的教练、新次的母亲、前女友芳子、曾经的社长、建二眼盲的父亲、支持建二的富二代、门外示威的群众......等等等等。
可以想象他们的心应该悬到了嗓子眼,等待打破暴风中心的平静。
新次和建二,是互相成全,互相依存,而成长的往往是倒下的那一个,留下来的人独享无限孤寂的荒野。
第二道羁绊:主人公与拳击运动此前略有交代过因果,一个其貌不扬、患有眼中口吃、被父亲家暴的理发匠与一个刚出狱、钱财尽失、被好友背叛的不良少年,偶遇一个招募不到拳手的半废拳馆拥有者独眼,因而投入拳击运动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两人都是在最窘迫、最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入这项运动,前期他们共同生活、互相扶持,在天赋的加持下,实现能力上的成长。
新次的拳击是充满恨意的,他希望通过强大自身,实现对于过往背叛的报复,他抱着必赢的决心,也因此实现了目标,赢得了成功,这样的新次,对于拳击的认知更为极端,某种意义上也更为清醒,他知道这只是一种运动,脱离运动本身,他是一个需要正常生活的人,需要爱欲等种种其他内容来填充。
建二的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他希望通过这项运动实现强大,摆脱过去那个懦弱的自我,一方面他的个性注定了他是柔软且温柔的,总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心软下来,用自己的爱来回应打击。
他希望通过拳击来向新次靠近 ,于是他也这样向新次坦诚了“希望成为新次这样的人”,尽管新次说:“我就是我,大哥就是大哥,我们永远都不会成为对方。
晚安”。
第三种羁绊:主人公与亲者片中最主要的几个人物都或多或少遭遇着来自原生家庭的打击,片中的几类父母,正面的并不多,他们是人物最初的羁绊,不过显然这种羁绊极力牵绊着主人公们,而巧合的是,这几对父(母)互相之间也有深浅不一的牵绊。
新次的父亲出于过去战争的恐惧,选择了自杀,悲痛的母亲出于追求自我的选择,自私地抛弃了年仅10岁的新次,而后很多年,她成为了老年疗养院社长的小蜜;建二是日韩混血儿,母亲是日本韩国人聚集地得陪酒女,父亲性格暴戾,嗜酒,曾经带领沙漠战争,因为虐待他眼中“软弱”的儿子而给儿子留下了成年后的阴影;芳子的母亲同样是从事边缘工作的底层人物,因为无爱的结合生下了芳子却连芳子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一次地震后,遭受腿疾最终与年幼的芳子失散。
可想而知,三个人都希望告别自己悲惨的过去,多年后的“摆不脱”或者是“又相见”在片中有一个很好的暗示:三人在去海边的时候,芳子郑重地将母亲送给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也就是一双鞋扔进海里,寓意跟过去告别,然而一阵阵海浪过后,鞋又被推回海岸。
这仿佛在说,人是无法同过去告别的,过去会永远跟随一个人。
看到这,指示着故事将会出现转折。
我想,这种悲哀正是每个人物内心中的一根刺吧,恍然很久后,还是会隐隐作痛。
即便亲人带来的是悲痛,可是在故事正酣的时候,还是会来敲打主人公。
新次母亲透露当年父亲自杀的真相,建二父亲因为重疾流连自杀,最后又决定姑且活着,芳子母亲寻女来到酒馆却与教练堀口产生了情感羁绊......我们惊讶于这个叫做“新宿”的舞台居然藏匿这么多秘密的时候,又不自觉为主人公们揪心着。
第四种羁绊:拳击运动与社会大众个人认为,拳击是一种充满社会性的运动,台上的人倾注爱恨、野心、荷尔蒙、报复、欲望,尽情地释放汗水、负伤顽抗......台下的看客不断叫嚣,寻求感官刺激和竞技乐趣。
对于拳击这项运动的投资无异于二人伯乐堀口在观看赛马时所说,“不挑战一下宿命,人生还有什么乐趣”,总有人像他一样,抛弃血统的优势,愿意在非纯种马身上下注。
他赌成功了,于是新次和建二都强大了起来,成为了擂台上的胜者,直到兵戎相向,建二做出了类似“背叛”的决定,转头堀口的死对头做拳手。
在片中的设定背景下,一直交织着“国家自杀率升高”和“反对社会奉献方案”两条社会线,前者成立“反自杀小组”,可其队长却在众目睽睽下完成了所谓艺术的自杀,走向了畸形的献祭,而真正最初高呼想要丢掉生命的人却在死亡的前一刻因为恐惧而放弃;后者贯穿全篇,虽未重点点名,但充斥街头巷末,到处挂着反对的横幅,行走着为了抗议而号召的年轻人群,在新次和建二的最终之战里,也被交叉剪辑进去,最突然的无非是示威人群在示威的过程中突遇的爆炸。
场馆内的人,也就是从事拳击运动以及观看拳击比赛的人,亲身经历台上的对抗已到了生死一线;场馆外的人,那些为了自由和平等奔走的年轻人,正面临着随处可塌、随处可炸的末世感。
竟然产生了奇妙的对应。
什么是荒野?
这就是荒野。
不需要寸草不生,不需要不着一缕,不需要纯然的野生和死亡,人却犹如赤裸,孤独地暴露在白日青天下。
当然,电影是电影,人生是人生。
悲剧并不影响我们反思人生,再盛大的荒原我们都有机会连结在一起,“希望”这种病,最好还是有的。
迷妹本心:饭上菅田将晖这样一位俳忧简直太棒了!
(乖巧:))(完)
记录一些看完没有逻辑的感受碎片。
建二的死似乎回应了前篇对于死亡的思考,什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死是美丽的?
……我在想,建二作为推子建二站着扛下了八十九拳,他应该是在救赎自己吧。
他渴望被爱,渴望与别人产生连接,但是在有女人主动和他连接的时候他却自己拒绝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抗下了这八十九拳的?
当他最终选择做自己的时候,这个悲壮的结局似乎隐隐地成为了注定的结局,也许他直面自己,就是为了迎接这个结局。
新次对于建二又是个什么心态呢?
认为他是叛徒,抱着恨意上的擂台,但是又似乎没有。
在决战开始之前,两个人甚至没有正眼看过对方一眼,这和新次对战裕二是完全相反的,新次恨裕二恨到骨子里,所以一直在瞪着裕二没有离开过。
新次最后喊“大哥”的时候,建二最终燃尽生命之火站起来抗下第八十九拳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所有人都在说抱有最强恨意的人会站到最后,新次和建二都在努力让自己去恨对方,但是恨意似乎从来就没有成功出现过。
建木将新次的眼睛画了下来,但是又将“新宿新次”的名字写了又擦掉——他恨的从来都不是新次,也永远不会是新次,也许他恨的始终是自己……新次似乎想把建二视作叛徒去恨,但是他站在擂台上的恨意似乎在战胜裕二后就烟消云散了,他无法理解刘辉对裕二的原谅,他对裕二恨之入骨,但是在战胜裕二后,他的恨意似乎随着他对裕二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就结束了吗?
”结束了……支撑两个人站在最后的不是恨,也没有一点恨,反而是兄弟二人的爱吧,一声“大哥”让建二站起来,迎接弟弟的最后一拳,迎接自己的终结。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前篇建立起来,而后篇又一一断裂开来。
街上游行队伍示威,时不时会有爆炸袭击,人们脸上看不到笑容,一整个末世模样,似乎性是这个国度最后的欢愉之地了,一切超越性之外的爱都是没有空间可以容纳的下的了……这荒野般的世界啊,“这最美丽的、最肮脏的国度啊”。
菅田将×扬·扬伊庇留W主演作品《する、荒野》决定在10月7日(土)和10月21日(土)),连续公开前后篇两部作品。
同时公开了图像视觉。
本作是1960年代后期,动荡时代,寺山修司活跃于戏剧、电影、文学和多播的作品,将唯一遗存的长篇小说改编成真人版的青春故事。
菅田将暉×ヤン・イクチュンW主演作『あゝ、荒野』が、10月7日(土)と10月21日(土)に、前後篇2部作連続で公開されることが決定。
あわせてイメージビジュアルが公開された。
本作は、1960年代後半、激動の時代において、演劇、映画、文学とマルチに活躍した寺山修司が、唯一遺した長編小説を実写化した青春ストーリー。
这部片子好看到什么程度呢,一口气看上下两部和一口气写两部影评都不是事儿。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想和苏打谈恋爱,我想和苏打为爱情鼓掌。
荒野的上篇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拳击,是主角们各自的人生。
到了下篇,我看到的东西就多了起来,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映射,看到了彻底的自我抗争,更多的看到了孤独。
先单拎出来下篇里最明显的环境线,学生反社会奉献法的游行示威活动。
其实这条线我一开始并没有看出来,也是在看到影片后期的时候发现的。
在影片最后一部分,新次和建二在擂台上对决的时候,导演来回切换了示威游行和他们两个比赛的场景,这里的寓意不言而喻了,曾经把新次当做自己精神支柱的建二,曾经为了建二和他父亲争吵的新次,和曾经信任国家的学生,为了学生增进福利的国家形成了一种对应。
曾经彼此相信,互相成长,即使一方领先自己N步,我也甘愿做那个背后为他鼓掌的人。
但是当我想要成长,想要变强大的时候,这个人却拒绝了,被拒绝的人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用一种最激烈的方式去战斗,选择了拳击,选择了游行。
两者相斗,必有一方失败,失败的那一方始终都是心软的那一方,始终都是爱的最多的那一方。
最后建二说“我就在这里,等你来爱我”,最后游行演讲的舞台爆炸了。
为什么说下篇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孤独呢,因为在上篇里有所交集的人们,在下篇里都再次分离了。
曾经孤独的每个人在遇到了对方后温暖了彼此一阵子,之后又再次分开。
芳子把有着童年烙印的鞋子扔进了海里,她满心欢喜的以为真的可以和过去那个孤单又堕落的自己告别了,却在散步的时候发现鞋子又被大海冲了回来。
有些东西,是你不论怎么摆脱都摆脱不掉的,比如那些烙在身上的童年印记,比如那个始终过不去的愧疚,又比如想要逃离唾弃的那些人却最终成为了那些人的宿命感。
建二的父亲最终赶上了建二的比赛,但是他看不到了,他这辈子都没有看到过建二站起来反抗的样子,他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出拳头的建二有多么的厉害,他这辈子都活在了他自己的世界中。
站在擂台上的建二也是孤独的,他孤独在他无法和任何一个人相连,他始终都是一个人,他连去恨一个人都做不到,他迈出了真正和新次相连的第一步,却在可以相连的时候退缩了,他不恨了。
新次在最后陷入了孤独,原谅他人的刘辉,被打败的裕二,一如从前的母亲,选择离开的芳子,拳击馆的关门,迈出一步却又退缩的建二,每一个曾与他相连系的人都再次离开。
即使在和建二比赛时他们都再次出现在了他的周围,都来看他的比赛,但是他看不到他们。
他又陷入到了前篇中开场时候的他,心中一无所有。
孤独的人才能在发生爆炸时吃得下去面,因为毫无牵挂。
建二呀,如果你还活着的话,不要再说“我就站在这里,等你来爱我”的傻话了,你都迈出这一步了,就再多往前走几步吧。
毕竟,和新次那样热烈的人相连,你也需要稍微热烈起来呢。
PS:我觉得集团二代目对建二的感情是爱情,不然你告诉我怎么会有兄弟或者朋友专门堵在你回家的路上,装作偶然遇到的样子,还邀请你一起吃饭?!
怎么会有人在你发脾气不比赛的时候撒娇一样的站在门外问你”你到底要怎样才好嘛”?!
这不是爱情是什么,你告诉我是!
什!
么!
「あ」 荒野分了两天晚上看完的荒野,我的脑子不太能一口气消化。
这里说一些观后感——前后篇加起来快6个小时,我称之为史级「丧片」,片名的那一声「あ」就很丧,但却肆意,又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安定,似乎在接受,又好像在抗拒。
像是一个人孤独的行走在日本“新宿”的荒野上。
开篇新次在爆炸声中和大家慌乱逃跑的声音里淡然的吃着拉面,从这里开始就是荒野的开始,感觉的到他是孤独毫无牵挂的人,内心满是恨。
其实在看之前就有所耳闻尺度很大,但里面的大尺度性爱镜头我看的内心毫无波动,感受不到爱意,全部都是痛苦和宣泄。
没有人在真正的「爱」让我内心波动的镜头是新次看了建二的日记本,上面写着他说的能赢的胜利的是最恨对方的人:「在拳击的世界里,拥有最多恨意的人,将被授于冠军的荣誉。
」「所以,恨吧,恨吧,恨吧。
」
建二和新次的感情线真的很复杂,两个性格相反,但却同样孤独的人相遇,他们两个都通过拳击找到了活着的意义,都挣扎着反抗着,用拳击来掩盖痛苦发泄出内心的恨意,就在这期间他们产生了不可分开羁绊和友情。
“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上呢?
”“为了与人相连,或许吧”“你有和谁相连过吗?
”在夜里新次问大哥有没有喜欢的歌,建二他唱歌了,没想到一个结巴居然唱歌了。
芳子扔进大海的绣花鞋最后还是被海浪冲了回来,很多东西不是不想要了就可以不要了,就像是过去一样还有仇恨,这是忘不掉的,失去或拥有,都由不得我们。
裕二和刘辉放下了过去的仇恨,只有新次一个人没有放下,他放不下,他还恨着。
最后建二烧掉了给新次画的素描,却还留着那条粘有新次血的绷带——
荒野里否定了爱,但只有建二在爱。
自始至终新次其实都没有恨过建二,他也在用他的方式成全帮助建二,很多人不理解最后推子的做法,这难免,因为他不想一直在新次后面,他向往、崇拜、爱慕着新次,但却活得像个影子。
最后建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新次相连。
“我想像你一样”“不可能的,我就是我,大哥就是大哥,路本来就不同”建二对新次的感情可能就是超越了普通的爱,真的是复杂的两个人。
最后对战时候,推子的内心独白:「僕は、ここにいる。
ちゃんと、ここにいる。
だから、行かないで。
新次、僕はちちゃんと立ってるから。
だから、愛して欲しい。
」“我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所以,想你来爱我。
” 他终于无法在恨了。
最痛苦的人还是新次,抛弃她的母亲说永远不会向他道歉,打败了裕二但似乎内心并没有得到慰藉,芳子和建二都离开了他,拳击社也开不了,后篇真的很压抑啊.. 最后新次的眼神我看了三次,麻木空洞虚无的眼神,好像,真的如荒野一样了。
他死了
*看完我真的没法思考了,憋了很多天才写出这些,真的让我感受到看不到一点希望,世界太烂了,剧情节奏刚刚好,而且每个人的内心都刻画的很好,每个人都一样,身不由己。
好像是两个不一样的故事但却连接了起来,劝别人不要自杀的组织,最后自己却自杀了“人类最后患上最严重的病,名为希望的命。
”看了一些影评很多人说建二其实没有死,最后死的是建夫的时候,好像就没有那么的难过了... 这日影并没有让人过多的流泪,就是很压抑,真的丧透了()*建二,下次亲口说出来吧,“就站在这里,想让你来爱我。
”
经过5小时的残忍的心灵“净化”之后,我决定将2017年最佳日本电影颁给它——《啊,荒野》!
这是一部正片时长破天荒的达到5小时的电影,分为上、下两篇,可我一点没有觉得度秒如分,5小时如同经历了一生,看透了红尘俗世,当我们抵达所谓生命的真实、梦想、期望时,抬头远望,原来只有一片荒野。
穿过漆黑的现实下水道,我们以为奋力撬开井口盖可以看见梦中的别样世界,可令人绝望的是,那里依然荒野遍地,只有荒芜。
《啊,荒野》讲述的都是日本底层民众的故事,两位失意的年轻人新次和建二,只能通过拳击赛证明自己的存在,活出自我,证明自我,诠释生命。
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同样是一群有着心灵和肉体创伤的人。
抛弃儿子新次,希望把控自己人生的母亲君塚;失去女儿芳子,苦苦支撑自己人生的母亲尾根;自暴自弃,靠出卖肉体偷拿钱财的年轻女孩芳子;寻求生命的意义,最后却成为孤儿寡母的单亲妈妈恵子;因为比赛失去一只眼睛的教练;生意失败,不能勃起的中年的大叔;影片中的人物围绕两位主角轮番出场,各个丰满、真实到令人过目难忘。
5小时过后,他们都成为了你难以割舍的朋友,你太想陪他们度过其人生的起落,一路走下去看尽浮华世界。
从故事设计,主角对手,主题交融来看,《啊,荒野》处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极致矛盾,他们逼迫人物和观众做出选择,在非黑即白的人生道路上用拳头打出一条生路。
《啊,荒野》残忍至极,希望如摇曳的烛光,稍纵即逝,风过即灭。
但正因为希望的渺小和不堪一击,才让其变得珍贵万分。
所有人物和矛盾都在最后的拳击赛上汇合到一处,剧情冲突张力用最为残忍和痛苦的方式得到了宣泄,那个出口居然通向了死亡。
影片的高潮一幕是史诗级的丧与然,对立的化解需要用死亡来消解。
原本懦弱,口吃的男主角建二拼劲了全力,在比赛的最后,他放弃了肉体的抵抗,他的兄弟、朋友,对手新次一拳拳地击打在他的胸口上,脸颊上。
凌迟般的计数开始了,影片的背景身变成了数拳的背景身,一拳、两拳,三圈,整整80多拳,让观者经历了2017年最为虐心的一幕。
那是《黑暗中的舞者》才敢使用的精神折磨,那是即将被处以极刑的犯人,一步步走上行刑台的死亡阶梯时的生命倒数。
一拳,两拳,一刀,两刀,刀刀伤魂,次次诛心。
新次大喊建二站起来,继续打下去,不要停住,他只能这是兄弟最后的期盼,用拳头,用热血,用生命,用最强大的对手去证明这个口吃的羞涩平凡男人曾经活过,来过,存在过,被爱过。
无论是出拳,还是被拳打倒,至少这一刻,太都在人群的中央,享受着平日不会有过地注视。
这一刻,他是焦点,他正在被爱着。
所以,倒下的建二又站了起来,心满意足的迎接着新次送来的最后几拳,生命停止,他的名字永久的留在了死亡证明单上,终于,他得到了永生。
拳击赛场沸腾过,建二在经历拳打磨砺时,母亲君塚失声大喊,痛哭流涕的叫新次:“杀了他”!
这位执着于自我生活的母亲,懂得建二的愿望,也懂得人生的残酷,杀了他,让他正在活一次!
失去女儿的母亲尾根和失散多年的女儿芳子第一次同框,她们没有相认,芳子泣不成声,尾根在比赛结束前默默离开。
只有一只眼睛的教练在建二生命的最后一刻,亲声告慰,“你是冠军”!
场外,建二罪孽深重,失去双目的父亲在建二倒下之前满意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保存了后半辈子的指甲片撒了一地,那是他的墓志铭,他的丰碑,他的一生。
人人都以为能在这场拳击赛后看到生命的意义,殊死搏斗后激烈燃烧的生命瞬间熄火,冷却,遗忘。
5小时的神迹展示之后,导演却给了每一个观众当头棒喝作为结尾。
片尾,没有任何配乐,零台词,只有新次落寞,孤独的坐在更衣间,行尸走肉般的注视着观众。
用男主角打破第四面墙“凝视”作为结尾,不知要魂穿多少人的心灵。
新次面无表情,眼神之中,满是荒原。
《啊,荒野》在5个小时的残酷青春无语里讲述了很多东西,导演仿佛通过影片在布道。
看吧,“死掉”又站起来的建二,仿佛复活的上帝,他用生命迎头而上,用肉体的玉石俱焚完成了自我精神的永存。
影片讨论了多对母题,作为贯穿全片的主题。
首先是爱与恨的交织。
新次学习拳击,参加比赛不过是为了打败昔日的宿敌裕二,成为拳击手前,裕二伤害了新次的大哥,裕二用恨意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杀伐之欲让新次选入眩晕,特别是在瘫痪的大哥居然早已和裕二和解之后,他更是走入了复仇的窄门,他必须用一场光明磊落的胜利证明作为孤儿的他的存在意义。
可当他与裕二的比赛结束后,他痛苦的问裕二,“难道这就结束了吗”?
随后,新次再次坠入空乏的世界中,他还是迷失了。
原来恨不是活着的证明。
在与建二的比赛中,他差点被击倒,在生命停顿的片刻,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欲望。
半醒半昏迷中,他穿过了森林,来到瀑布前,一个身材诱人的女孩裸体背对着他,画面美好,如同天堂。
不是恨,是欲望带来的爱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冲动,有了获胜的信心。
建二,这个在训练里一直更跑在新次后面的男人,没有目标,力大无穷,却不敢出拳打人,他对所有人满是怜爱,哪怕对他狠毒的父亲也是。
他同样用恨意书写着自己的成功,可在最后的比赛中,他顿悟了,由爱生恨,从恨而爱,不同于时刻都在出拳的新次,这次,他选择了重新收起拳头,任凭命运击打,在全场人们的呼喊声和注视下“由死而生”。
“我就在这里,不要走,来爱我吧”!
我们在《啊,荒野》里处处都可看到恨意的凶猛,新次疯狂的地狱式训练;裕二拿起铁棍击打对方的眼神;芳子把母亲最后的礼物丢向大海;恨意凶猛,而爱意总在点滴之间。
一边是积攒的恨,一边是原宥的爱;一边是困顿中的死,一边是绝望后的生。
那种“两难”的抉择在《啊,荒野》里犹如被拉扯到了极限的橡皮筋,似断非断的紧张感让观者如坐针毡,不寒而栗,所以当涓涓细流的爱意袭来时,顷刻间就能让情绪决堤而出,以至于泪流满面。
在爱与恨的背后是死与生的激烈碰撞。
《啊,荒野》在两位主人公的拳击生涯里加入了多个支线故事,日本311大地震,大学反对自杀组织;游行抗议的队伍;还有将情趣酒店改为老年公寓的养老院。
地震、自杀率、自卫队、老龄化等日本社会极度关心的议题都通过生与死的主题在影片中得以表现。
忙着生,望着死;何为生,死为何。
《啊,荒野》的平凡故事里,藏着一部都市版的大众圣经。
黑格尔曾经提及,如何证明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他的答案是,拿人生去冒险,但是什么都不图!
那是人类超越普通物种,绝对精神的体现。
最后的比赛中,建二和新次的冲突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使之相靠近的同类相吸。
作为绝对精神,他们都具有绝对的人性,他们都不会放弃自我,都会一条路走到黑,哪怕付出生命。
他们必须在现实中解决他们的矛盾,在你死我活,在殊死搏斗中证明自己和对方的存在。
故事结束时,不拥吻,亦不握手!
在划破生与死的矛盾时,为何存在的主题开始逐渐明晰。
人类的存在可以超越肉体吗?
在《啊,荒野》中,无论是女性美好的酮体还是男性被击打后扭曲的面容,肉体在影片中总是“无意义”的。
那些情欲戏总是勾不起人的欲望,反而越发残忍,有泄欲,有交换,有索取,就是少了爱。
全片最有爱的一次肉体接触,是建二和爱慕女生片刻的“连接”,刚进入就退出,这就是从心到肉体的连接吧。
其他角色的肉体要么带着残缺,坡脚,臃肿,视盲,不举,瘫痪,我们一位两位男主角可以在肉体的磨练中重塑灵魂,结果恰好相反,只有重塑我们的灵魂,我们才能解放自我的肉身。
芳子不再站街偷盗而是学会去爱,裕二用失败换来赎罪,建二用死亡超脱肉体,无论是爱,生命,存在,到最后都是一种精神超越肉体的证明。
《啊,荒野》是灵与肉,爱与恨,存在与虚无的生命交响曲。
无论是影片中的拳击擂台还是现实中我们生活的社会,恨会让你出拳,爱却让你站起。
在无处不在的人生荒芜里,我们表现向擂台上血肉模糊的建二般保持格外清醒,因为我们就站在那里,在那里,想你来爱我。
这个丑陋又美丽的世界,我来过,存在过,我不在乎结果。
电影里的每一天,都仿佛是这地球的最后一天。
爆炸、自杀、 反自杀小队、性无能、战后的社会伤痕、地震的家庭悲剧、《社会风险法案》变相征兵、婚礼酒店和风月场所改为养老院和殡仪馆……2021年的东京,依然是这世界上最繁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也笼罩着一层浓重的末世感。
连那个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新宿,仿佛也变成了个体搏杀与意见冲撞的战场。
这里是一片荒野,人的心也是一片荒野。
这部电影主要人物大概有十多个,情节和对白几乎没有闲笔,如果一点不注意很可能就会错过对人物关系及心理动机的表达,但显而易见,就是这样复杂而庞大的人物关系,电影却利用”相连“这个概念将荒野之上的末世图景编织了起来。
他们紧紧相连,却又相互错过和放手。
最终没有人得到,所有人都在失去。
虽然没有看过寺山修司的原著小说,但是通过编剧导演的创作,可以看出,电影重点在传递人物及社会状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精神指向或结论层面的东西,而将所有的反思和探讨都留给了观众。
内心的耻辱和悲愤究竟会把一个人推向何方?
在新次和建二身上,我们看到了悲剧的两面。
新次10岁时,父亲因战争期间备受虐待而自杀,母亲随后也抛弃了他。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新次视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大哥刘辉如亲人一般,而刘辉却在街头斗殴中被打伤至下半身残废。
新次满腔恨意,想要通过拳击报复打伤刘辉的裕二。
建二的母亲是韩国人,是歌舞伎町的陪酒女,在建二小时候便去世了。
建二的成长过程里备受父亲虐待,口吃,自卑。
满腔恨意的新次想要通过拳击的方式报复打伤刘辉的裕二,而建二则在出逃家里之后把拳击馆当作了一个避风港。
拳击使他们二人相连,拳击亦是他们与世界冲撞的方式。
在日本电影中,拳击这项运动多次出现,并伴随主人公命运的起落。
不论是《坏孩子的天空》中对于友情及自我迷失的围合与催化,还是《百元之恋》中安藤樱破茧的出口,拳击像一种自我内心力量的外化,用一种简单形式去诠释着人和这世界的复杂关系。
《GO大暴走》中是这样说的:“人的圈子只有你用你的拳头画出来的那么大。
在这个圈里,力所能及处你是安全的。
什么是拳击呢?
就是用你的拳头去突破你的范围,去外界取你所需。
” 只要站在拳击场上,新次就会带着恨。
寺山修司《丢掉书本上街去》写到:角逐的世界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不幸“。
这种”不幸“会转变成”非胜不可“的力量。
新次像一只伤痕累累的野兽,在拳击场上去赢得命运里所有的失去。
一拳一拳的暴击,是恨意的释放也是胜利的欢呼,但终究是对”相连“方式的执迷。
新次和建二两个人心里其实都是有爱和柔软的部分。
但爱好难抓住,不如恨。
新次爱芳子,却守护不住芳子。
建二仰慕着新次,想得到新次的爱,却用错了方法。
电影中,最让我动容的是新次发现建二画漫画记日记的那天晚上,新次教建二打拳的技巧,一来二去地练习结果竟被建二一拳击出血来,建二又惊讶又抱歉赶紧拿起场边的绑带帮新次擦血,但是新次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那场戏的灯光非常温暖,照在两个人的身上,让人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被抚慰。
新次和建二本是各自孤单飘零在荒野之上,但那一刻灯下眼前的对方好像是自己在绝境时幻想出来的伙伴一样。
似真似幻,至情至性。
他们本来是爱着的,是友谊,是望穿彼此的悲剧之后的相逢。
即使在新次知道就是建二父亲在军中的暴虐导致了自己父亲的自杀,他也极力在跟自己说这一切与”大哥“无关。
与其说建二希望成为新次,不如说建二想要新次的在乎,想要平等地站在一起,哪怕是被新次恨着。
最后那场比赛,拳击场上的两个人,一个凭借恨活着错失了爱,一个渴望着爱却又想习得恨,终究被束缚在命运的荒野上,迷失爱恨,挥出去的拳头再有力,也终究是来自破碎的灵魂。
”我在这里,就在这里,所以,想你来爱我“。
结局,建二是生或死都不重要了,因为不论是活着还是死亡,他和新次都以一种不自由的方式紧紧相连。
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平静,但翻开豆瓣,对两位主人公的感情戏,竟然没有找到一篇和自己产生共鸣的影评,所以自己动手写了:对大家认为建二是gay喜欢新次的看法我不敢苟同,建二对新次的感情是复杂的,首先他是爱新次的,但这是一种哥哥对弟弟的爱,也可以说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爱。
刚开始的时候,建二既把新次当兄弟,也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偶像,是自己向往成为的人。
相信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会对身边的某一个人高度仰慕,会悄悄的模仿他,希望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对耿乐的仰慕。
建二就是这样,他仰慕新次,羡慕新次的开朗、大大咧咧,他悄悄地做笔记,记录新次,学着新次去憎恨,想成为和新次一样的人。
但问题是,一般这种仰慕都是发生在青春期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时候,而且仰慕的人一般是比自己年龄要大的人,而在这里,建二是新次的大哥,他已经30岁,他的心智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他的父亲从小对他的压迫和伤害,但他所遭受的儿时心理创伤虽然很严重,却在这段拳击馆的日子里慢慢得到了治愈,在老教练不经意的那段告诫中,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新次的话也让他醒悟,他成不了新次,大哥就是大哥。
于是他又回到了新次大哥的身份,这时候,他开始用大哥的视角去审视新次,他开始关心并试着治愈新次的心理创伤,他现在已经成熟到看清了新次的问题所在就是憎恨,他明白如果新次一直带着这种恨意去生活将永远得不到幸福,同时他在看完新次和裕二的比赛后,发现只有让新次的这种恨在拳场上全部的发泄出来才能真正的治愈新次,所以从那时起,他已经决定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新次。
对建二还有一条感情线,就是和书店那个女孩的,其实建二一直暗恋那个女孩,只是因为自卑不敢开口,后来在宾馆之所以拒绝了女孩,是因为他知道女孩的妈妈和男友都是自杀的,这给女孩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这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在比赛中牺牲自己生命去拯救新次的决定,其实也是一种自杀,他不想让女孩再次受到伤害,所以他拒绝了女孩,并不是大家所说的这更证明他是gay了。
看完后劲很大,前篇加后篇两部一共近五个多小时,从晚上看完到现在凌晨3:55了,我的脑子里还在回放电影的画面。
首先2021年的时代刻画就像是现在时代暴躁的提炼物,“不是涩谷,也不是池袋,而是新宿”。
单纯点讲就是参杂了影帝那部2016的“错乱的时代”的极端狂暴错乱却克制冷静的“毫无目的的暴力”。
背景下的日本有居高不下的自杀率。
防自杀节那段描写也极其诡异,有很深的哲学意思。
就像会长结束生命前说得最后一句话,“希望”是人类最后的顽疾。
前篇泽村新次在拳击比赛里对抗敌人(山田裕二),后篇在对抗爱人(二木健二)。
就像人类一样,经历了地震、爆炸、海啸、核辐射之后,被打败的了结自己的生命,打赢的重新以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所谓幸存者也是胜利者。
新次妈妈抛弃了10岁的新次。
新次自己从孤儿院成长起来。
海啸中侥幸活下来的女孩抛下了妈妈,一个人来到城市。
每个人企图忘记过去,打败一切敌人,重新生活。
对抗完敌人,可是恨意无所适从,于是暴躁,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得开始自相残杀。
就像新次终于打败了山田裕二的时候,在他耳边问“这样你满意了吗?
裕二,这样就行了吗?
”因为他发现人们善于变得麻木了,连恨意都麻木了,而他很比任何人清醒,他的恨远远不止是打败对手,甚至不止是打死对手,新次想要打败的是整个荒野一般的世界。
周围介质再也承载不下这份感情,所以人就开始暴躁,开始自我毁灭。
父亲将自己对沙漠战争的恨转嫁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整日醉醺醺,开始殴打自己的儿子。
政府变得更加惊恐不安,于是颁布实施奉献法,让年轻人义务当兵。
强制守卫土地,怕不是同族的人侵占了家园,然而这种刻意的过度紧张感却使得土地本身变得廉价, 不值得被珍惜。
年轻人恨老年人的肮脏,宁愿参加自卫队,也不愿意做照顾老人的无风险工作。
时代在扭曲变形,想要没有纯种的血统的马赢得比赛,需要的不仅仅是千万倍的汗水,还有博上性命的一赌。
教练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其实拳击没有什么真正技巧可言,拳击就是怀着极致地恨意打倒对方,恨意最强的成为最后的champion。
”两位主角参加拳击,无非是像健二日记里重重的字 “憎め!
憎め!
憎め!
”。
拳击手可以光明正大的恨对手,所以才有理由带着这份恨意在暴躁的生活里,恶心的时代里生存下去。
影片最厚重浓烈的感情就是新次和健二两位主角之间的,世界上有很多特别也深重的感情,“爱”这一个字有时就显得太笼统单薄。
海洋拳击俱乐部,同门兄弟情。
同样厌恶世界,想要变强,所以彼此理解,友情。
但是两人之间还有更复杂的情感。
其中一段两人的对话如下。
健二:“赢了的人,大家对他很温柔;输了的人,大家就会把他遗忘。
”新次:“这和别人无关,这就是单纯的斗殴而已。
怀着恨意,打赢了。
又怀着恨意打下去,又赢了。
我会成为冠军。
”健二:“我想想你一样。
”新次:“不可能的,我就是我,大哥就是大哥,路本来就不同。
晚安。
”新次比健二恨得更深,因为他瞪大眼睛看着敌人,不像健二面对爸爸殴打一直不敢睁眼,于是他把这份血淋淋的恶意记得更真切,这种极致恨意在战场上可以把拳击转化为享受的过程。
他完全崩溃以前一起被伤害的同伴可以原谅裕二,他这辈子也做不到,他只要复仇。
他知道这份极致恨意使自己必胜,所以才可以站在制高点,像狮子玩弄到手猎物一样,跳着变换成自己从没练习过的左向拳戏弄对手,可以野兽一样瞪着眼睛鬼魅的笑着,不要命得冲向对手,发了疯得对着敌人大喊“我要杀了你!!!!
”
健二有绝对的力量优势却总做不到享受恨意本身,因为他的恨不够纯粹,就像他仍怀着善意去拜访第一次的比赛对手,所以他的恨带着恻隐之心。
而教练也早就预料到了:“健二你拿不了冠军的,因为你赢不了新次。
” 健二想要拥有变成强者,但是他变强的方式却是不断的否定自己,于是他想成为新次。
想要变得和新次一样,有着纯粹的爱恨。
可是在他和新次表达自己的愿望时,新次却拒绝了他。
新次说“你不能成为我,大哥是大哥。
” 因为新次爱着的健二,是他看成珍重的“亲友”的大哥,是那个恨的不纯粹的,有着恻隐之心的大哥,却也正是健二一辈子不停的否定的那个自己。
拳击的胜负秘籍就像新次说的是“和别人无关,就是单纯的斗殴而已",怀着极致恨意,就可以打赢。
其实到头来健二不知道其实他最需要也只是“大家对他很温柔”而不是什么胜负。
他需要的是温柔,最重要的是他爱着的新次给他的温柔,所以他想要赢,他以为赢是不被遗忘冷落的唯一办法,然而最终的对手也是新次,这样的矛盾,这样的复杂,所以健二哭了,寻找到新的练习场想要战胜新次。
新次和健二最后一场拳击赛,看得我心都要梗塞了。
两人谁也不放手,都互相扶持着,没有给对方倒地的重击,就是要命的你一拳我一拳,耗尽彼此最后的生命。
然而新次的情绪是忘我的。
最后健二放弃了的时候,数着新次打过来的次数,看得要留下泪来。
不愧是高语境国度,把感情描写的这么大克制大隐忍。
在荒野一般的世界上,对抗完敌人,我们开始自相残杀。
电影分上下两部,6小时,非常丰富的剧情电影。
完全没有水份,最后一场的战斗,更是畅快淋漓。
“在擂台上,仇恨最多的人将会被赋予冠军,而不是冠军的人,将会被人们所遗忘。
”最后一场战斗围绕着这句话所展开。
新次和建二两个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在社会都处于最底层的社会状态,不被任何人尊重,也没有任何的尊严。
他们为了改变,一起来到了海洋拳馆,一起接受训练,希望通过拳击改变自己。
建二内心善良,在现实中由于长期受到父亲的家暴,胆小,怯懦,结巴。
却又一直渴望被爱。
每当他打赢了比赛,大家都会对他很温柔,赞美他,喜欢他。
他希望一直被爱,成为像新次这样拥有强大恨意的选手。
由于他和新次同是天涯沦落人,和新次在一起的时候,他无法怀有恨意,于是他决定离开新次。
他带着仇恨跳槽去了另外的拳馆,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领悟到了仇恨的力量,但是仇恨却让他无法拥有爱,更无法与任何人产生链接(无法和惠子做爱)。
当他快要站在擂台的巅峰时,他害怕了,他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爱的人,越上走,恨意越多,爱意越少。
建二重新找回了新次,向新次发出挑战。
在擂台上,建二早已将新次击倒,但是建二不想成为冠军,建二一直给新次机会,希望新次终结自己的恨意,在被新次连续攻击的八十八拳中,建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观众“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请大家来爱我吧。
”他不想被遗忘,但又不想成为冠军。
他希望以这种“爱”的方式站在擂台上,告诉身边的所有人,来,我在这里,来爱我吧,不要遗忘我,近乎哭诉和哀求的方式,表达出在恶劣社会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爱”在控诉着不甘。
最有艺术的画面是在第八十九拳的设定,建二在八十八拳倒下休克后,听到耳边响起“冠军”二字马上清醒过来,强烈的反映出建二对冠军所包含的恨意,极度的反感。
建二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摇摇晃晃的步伐,一步步迈向新次的死亡拳头。
新次的眼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最后一拳,第八十九拳,终结了建二的生命。
建二为什么还要继续向死亡迈进,因为他学会了奉献,奉献自己的生命去唤醒新次心中的爱。
新次赢了比赛,最后的镜头留给了新次,新次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让人无法猜透最后新次到底是继续仇恨下去,还是带着爱意上路,我想这应该是导演给我们最后的悬念吧!!!
那个一边是正常的眼睛,一边是被打肿的眼睛特写,意思我猜测一下,是证明了建二的爱注入了新次,新次不仅只有仇恨,还有建二的爱意。
不然建二的牺牲实在是太白白浪费了,让我以这种猜测赋予他奉献的意义吧!!!!
影片涉及了社会的各种阴暗层面,里面的人物一个个犹如深陷泥沼之中。
故事并没有将深陷泥沼的人拉出来,就像是让观众从一个破洞的盆子里,观看盆子盖住的泥潭一样。
看着他们在里面挣扎,纠缠,有些人沉下去了,其它人带着伤痕和痛苦继续挣扎着。
成长无悔。
到底在恨什么啊?活在压抑的社会里没有恨意也要刻意地制造仇恨不是有病吗?性和暴力能让人解脱吗?打赢了打死了又能怎么样呢?上篇是日本社会震后创伤的群像,下篇是动物世界。我还是相信坚定而温和可以消解一切仇恨,也不需要和解理解其实。
太假了 裁判可以终止比赛 刻意为了刻意而刻意
越来越匪夷所思的剧情啊,直接都把人干死了,这让我get啥呢
如此絕望又美好的最後一擊,和社會事件的intercut塑造了濃烈無比的孤寂,從未有過這樣的拳擊片體驗。一下原諒了那些頻繁巧合的人物關係和不停讓女演員露點的剝削片感受。
相对来说更喜欢前篇 后篇基本都在拳击方面用力 对于外界的游行 除开拳击手之外的角色塑造都有些点到即止 仿佛荒野就只存在于两位主角的心中 不过也因此两场拳击比赛都非常精彩 比前篇更精彩 在这样美丽而又肮脏的国度里除了逃跑便只有不断战斗 可想要一直战斗下去只能不断怀抱着恨 恨如果消失了 那就在荒野上撒上爱的血与痛吧
整片下来记住了 人活着是为了与人连接 通过搏击主人公与人产生连接 想来我可能活着还没完成任务 今野杏南胸真大 mytype
因为太长了,一直懒得看,没想到看完被震住了。拳击戏份后劲十足。孤独、绝望、暴戾。打拳是和人连结,做爱是和人连结,我们出生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和人连结。2021已经过去,现实中的2022甚至不如这片荒野。
推子说不想相连的时候,大概不仅是面前的女人,还有整个世界。
学习美西方黄暴污罢了
这导演还是有水平的,上一部作品《我被爸爸绑架了》就挺喜欢的。上下两集加起来五个小时的电影,竟然都没有拍崩。男1和2互不相识到成为朋友,最后成为了对手,这一步步走来,人物变化很大。这是一部不励志而且很丧的电影,却像诗一样,你怕不怕?木下明里真是越看越好看。不过情色戏份觉得有点偏多了。
最后那场打还行。但通篇还是逃不了的低俗音乐、瞎调音和慢动作… 男演员的自我陶醉也来源于这种拍法,会出戏。但还挺喜欢“美丽的、肮脏的”这个设定,一边努力地活着,一边无意义地活着。女演员都还成,比菅田将晖好。
《啊,荒野》还是有好电影的潜质的。全片最难理解之处在于两个好友在拳台上互相残杀,最终通过憎恨汲取力量的新宿新次杀死了善良的推子木二让人不禁为之唏嘘。但影片结尾新次在一声清脆的鈴声中警醒却又好像蕴含着什么寓意?其实这是个标准的佛教哲学结构,这一声钟鸣未敲时已是惊天动地,已敲时亦是寂天寞地。推子木二扮演就是那个想明白了并试图感化新次的人。比较可惜的是导演没有强调推子木二顿悟的过程,或者说烧日记和离开拳击道场是醒悟,但在选择新宿新次做对手时又似乎迷茫了。对着鬼眼挥拳,躲在洗手间诉求的行为还是存在太多希慕。其实结巴多是心理病,此处不妨让推子木二恢复语言能力,或者用果断的行为表达求战的意图。再者一说感化便又落入宗教思维,这从导演以解脱理解柏拉图“半死的人”可见一般,其实“半死”只是假说,正言若反而已。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后作消解了前作为什么而打的意义,因为我们只能在这里击打人生。复仇之站压制住了胜利的骄傲,反高潮的设定一度拔高了片子,但可惜最后是为了迎来漫画般(尽管它仍然是虚无)的绚烂的大结局。梁益准的表演精确含蓄与惆怅,算上《春梦》他这一年贡献了我心目中的最佳表演之一。
后篇不及前篇阴郁,背景的功能性减弱,更聚焦人物,不过张弛间的过渡差了点。打戏拍得很好,长,却不散。
在回忆里沉溺
茫茫人生 好像荒野
站起来,去战斗。
絕大的格局和野心,不同於一般的拳擊電影,聚焦成全英雄之旅的唯一,五個多小時企圖梳理的是整個日本社會的一路走來。遍地戰場,頹喪洪荒,唯獨在擂台上,孤獨地戰鬥著的個體,與另一顆靈魂深深相連。活著的代價究竟是甚麼。
原来这么好看,上下集近五小时一口气看完,一直以来只有日本电影能拍出这种野狗一般的生活,野兽一般的爆发力,野草一般的命运,每个人都有纠结,有羁绊,又有活着的自私,24岁菅田将晖,42岁梁益准,不拿表演奖都不行,打得鼻青脸肿,打得涕泗横流,打出了基情,打出了爱意,打出了对肮脏人生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