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
Hannah,汉娜的日与夜(港),汉娜的失序人生(台),鲸,The Whale
导演:安德烈·帕劳洛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安德烈·维尔姆斯,斯蒂芬妮·凡·维,西蒙·毕斯乔普,杰西卡·范汉,法图·特拉奥雷,简·贝尔萨兹,卢卡·艾瓦伦内,Thomas Demarez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忘记了自己身份的女人,如何在自我否定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汉娜是一名普通的家政女工,闲暇时间在表演训练班上课,家里养着一条狗,生活看似简单平静,没有人知道她其实过着破碎的人生:她的丈夫入狱、儿子不肯与其相认、陌生人不断叨扰……汉娜独自一人承受着其后果, 她不断地拒绝接受真相,现实生活越来越分崩离..详细 >
看的我好怕。有些电影就只是一个故事,而有些就是生活本身。
一人一狗一段枯萎的生命,一个入狱的丈夫,一个不肯相认的儿子,一段踽踽独行的旅程……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吗?孤独落寞就是她的标签,71岁的夏洛特·兰普林艳压威尼斯电影节,继续着自己的传奇,“我所做的并不是表演,我只是简单地诠释我自己。”
兰普林奶奶演技再了得也挡不了我隔三分钟走神一次的节奏。虽然描写的就是个到了晚年生活支离破碎,快孤寂到死的老太太的生活,但电影也太丧了,再深一点的内容全被我走神走掉了,能发呆一个半小时,佩服我自己。
完美的表演和完美的开场。影片最聪明的一点就在于充分表现或者说是过分夸张外部世界的热闹,例如地铁,地铁里的艺人,泳池,泳池里的喧闹,来于汉娜的寂寥无声的生活对比。舞台剧式的表演,纪录片式的表演。
在形式上,又一部《无头的女人》。。。全片各种特写和主观视角,专注人物随时的精神状态。但由于没有清晰的有冲击力的时间作为导火索和刺激点,全片关注于“人的存在”和情绪还是在叙事层面上太过于温吞。另外你说它政治层面上升到中老年女性的身份以及身份下的特殊状态,可能是男性导演,可能也不能触碰到这个年龄段最核心的某些危机。难以掩盖的“孤独”恐怕也只是问题最表面的那么一层。
期待过高的独角戏,
昨晚《爱情万岁》最后也是镜头跟着杨贵媚走了长长的路,然后她坐下哭了好久;今天镜头又跟着兰普林走了长长的路,然后她上了地铁……说实话,我一直害怕她会卧轨。#如果不是兰普林,我无法坚持看完#
像平淡的真实生活一样,谁不是在忍受生活麻木,直到习惯伪装的幸福和基本的应酬
全片都是用没有什么意义的镜头拼成的,怎么说也是部电影,不用拍得这么没有看点吧?
我心中的闪亮胶片!
捕捉到当代人缓慢着隔绝彼此和世界的情绪。明明悲恸不已却依旧要强忍着不能哭出声音,和世界的一切拒绝有效的交流,女主角就是那只迷失方向搁浅海滩上死亡的鲸。也无所谓女主角经历过具体什么悲惨的故事,电影本身即是一出高度凝结的社会寓言。虽然导演并没有完全将其撑起来,多亏兰普林,本片的灵魂。
深海般的寂静孤独
很欣赏以中老年女人为主角这一点,但故事没撑起来
很压抑 没有任何故事交代 就好比突然闯进一个人的生活 不知道她的过去 看着她一个人生活 上班 通勤 枯燥无味 一直是悲伤忧郁又像是面无表情的脸孔 唯一一次的情绪崩溃则是在被儿子拒绝给孙子过生日 过门而不被允许进入 儿子冷漠不想和母亲有任何关系 还有一次是来自仇家?陌生人的控诉 所以 她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如此结局 完全不知晓。最后一幕跟着镜头,像交代后事一般做每一件平常做的事,直到站在地铁站台前,我确实以为她要卧轨自杀,但她和往常一样,走进了地铁里。又开始了她应该痛苦的人生——从蛛丝马迹中,情感上,她成了犯罪后果的承受者
真是完完全全兰普林一人舞台,非常独角戏了,表演连台词都很少用到,表情、动作、场景转换,一个人的孤寂静默哀伤,真的不在于电影本身如何了,是演员个人的表演能力魅力力量感的整体体现。
完全沒有掩飾甚至加重的衰老外貌,一個抬眼就讓人心裡難受。Rampling一個人就是一齣戲,鬱鬱但也好堅持好好活著
来祝贺奶奶获得威尼斯影后~~~
果然是电影节才吃得下的片子。在给孩子抓头那场戏悚然一惊,前面一下子说得通了,猜到信封里是照片,但是第二次探完监我又有点懵,查了下媒体review唔…好吧。另外一个纯感觉:结尾是不情愿的继续“搁浅”。人老了一定看什么都像照镜子。#HKIFF#
有的时候痛苦大得就像海边搁浅的鲸鱼,没人能够无动于衷,人人又都无能为力。
刷演技之作,但节奏缓慢,适合边刷手机边看,就像谁会去仔细品味老太婆的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