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精品回放”里又看了一遍兄弟,这部片子的星评不高我总觉的是和它混乱的剧情有些关系的,也许演员演技不行?
也许情节平庸有漏洞百出。
对于一个好的电影的标准我也不是很清楚也并不去在意它,喜欢这部片子更重要的还是冲着Eason。
放下Eason不说,放下这部片子到底拍的好坏不说,我觉的它还是有它的亮点的。
这个亮点就是这部片子的主体和选材。
不说别的了,就光看见《兄弟》这两个字眼,就可以引出一大串发人深省的思虑了。
而且片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
我看电影不太喜欢去追求细节,也许是我观察力不够,只是为了追星看个热闹。
不管怎么说,个人觉的这部片子还是不错的,也许是我品位不高?
也许吧,是独生的缘故,一看到和兄弟姐妹有关题材的电影,就会觉得特别好看。
还有主题曲很好听的说。
其实刘德华要梁朝伟拍这个电影基本就等同,早年的兄弟找到你,怎么样,你红了也别忘记我们啊,当然刘德华众比谷峰一般小流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也不是要他去抢金店。
但这样一部电影,梁朝伟实在不必自毁了。
我最讨厌的香港片就是拍得像内地片的香港片,记得里找个蒙古人演香港人,还什么晚上裸泳(当然不会实拍)表现香港豪放什么,地域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但如果另外的地方能拍出另外的一个地方的本色就太奇怪了,虽然里面有王志文于荣光和黄奕,但,但这个毕竟不是冯小刚作品啊。
看于荣光和黄奕做北京大学大学生谈恋爱我对他的毛衣兴趣超过眼镜,是想暗示读大学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吗还是明示于荣光是穷且不坠青云之志呢?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警察和黑社会抢马子了,好像警察就没有赢得可能,其实警察也就是吃不到头汤,黑社会编剧会帮你干掉的,你如果喝得下去,剩下的还是很多的。
第一次自然就是黑冰。
记得里面的警察还执着自己是本科而不是大专什么。
王志文现在真是老到连眼袋都撑不起来了,不过他的表演倒还算和缓,基本没有像陈宝国在宝贝计划里那么触目惊心。
黄奕的感觉好像好一点了,湿漉漉的头发从酒店里跑出来颇有高档小姐的味道。
北京大学法律系高材生,好像这样价钱可以要得高一点吧。
其实所有的黑社会电影就像肉蒲团一样一方面把黑社会的骄奢淫逸写得声光电影的,一方面老是做沉郁状:我也想做好人,可都是社会的错(吕奇)。
老是开头已经是一把江山了,然后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出问题了,问题开始基本就是要么儿子太没有出息要么就是儿子出息过头了。
说到五虎了:刘德华,汤镇业,苗侨伟,黄日华。
(其实他们为什么不找梁家仁呢,五虎将决裂人家是主角。
梁大胡子连大灌篮这样的电影都肯演,只盯着人家梁朝伟干什么,人家赤壁
了的说。
)先说黄日华吧,其实要说比狄龙还要正的人不是没有的,不是岳华(他还律香川呢)而是黄日华。
黄日华是很罕见的哪怕做坏事都会一身正气的,譬如嫖妓。
金鸡里那些嫖客如梁家辉辈猥琐得那么讨喜,“你们在我身上其他地方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不够经济),黄日华哥哥抱着露着大腿的吴君如还是温良摸样,男人正到这样的地步简直就是党员了。
又譬如本片开头他拿个大扳手砸汽车玻璃窗,我想难道郭靖哥哥要走南海鳄神路线吗,咳,脱去墨镜,沧桑下还是我本善良。
(原来这个里面就有李琳琳的)黄日华的问题是表情实在僵硬,他就属于张彻说得那种一辈子没有学会肌肉放松的演员。
最后和汤镇业同归于尽那么悲怆的戏总感觉却很滑稽,我实在害怕他滑倒后从口袋里拿出若干张大牛:这是我的党费。
汤镇业剃光头发眉毛胡子扮演方平的儿子实在不像,倒不是年纪上的,而是他的气场太强了,虽说黑社会如宫闱之内那种不以常规伦常度之,可方平大呼小叫的何止不像他的老豆。
汤镇业实在是走英俊小生路线的,他的段誉我觉得是最符合我的想象的。
(岔开话题,这个里面谢四的段正淳,关海山的慕容博都算一时之选,里面演甘宝宝的实在肥美甜腻那种,当得上人如其名。
演秦红棉的是演梅超风的,咳,这就难怪了),可是汤镇业在五虎将决裂里面就演了个人神共愤的坏蛋,在本片中说话不多,举手投足却很有大哥风范,人可以肥,但不可以痴肥。
刘德华说实话演得不赖,至少西装就不错。
不过和林家栋在警局里拉起百叶窗窃窃私语一段很俏皮的,两个男人在私密的地方说说小话实在很纯洁的说。
不过灵堂搜毒的桥段太硬桥了,别说黑社会,就是某党也干不出那样的事情吧。
苗侨伟,他就是击败于荣光和黄奕上床的男人,这个真是杀鸡用牛刀了,哪怕于荣光拍海市蜃楼那时光,也比不上杨康哥哥帅滴,
如果说汤镇业是一如既往的出色,苗侨伟就算是突破了。
苗侨伟基本就是给人绣花枕头一包草的感觉,可是显然草变成了乔木。
这个很糟糕生硬的剧本凡是他的部分还是有些层次的,特别是酒醉安排陈奕迅撞死方平的一场戏还算有些起伏的,虽然这个显然在抄袭教父的电影里对应的该是帕西诺(我以为帕西诺的角色是陈奕迅,看完了当然知道不可能),但这样对苗侨伟同志是不公平的不是:)其他陈奕迅我总觉得属于古灵精怪的角色,在薰衣草里
演个基佬,但在这个电影里显然要走黄日华的路子,天啊,演艺圈不需要那么多好人啊。
扮演汤镇业头号杀手的是里“我顶你个肺”兄弟,这次倒是蛮黑社会的,杀人不眨眼。
林雪就出场做个被杀掉的人,我之前看他演一个刘德华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被撞翻的警察,如果不是重看实在不会注意到这个肥白男竟然出来混这么久了,搵食真难啊。
这里面还有王青,最近才知道他是王钟的弟弟,最近看他的是在貂女里无恶不作,年纪那么大了,也该退休了,不过里面给他二十万港币也的确少了一点。
有意思的是这个电影特意拍了上海滩的片段,还点出方平断指的是像发哥学的,听到叶丽仪的上海滩,突然原谅这个电影的种种粗糙了,毕竟他们占有过一个时代。
如果你是女士,这部戏可以彻彻底底地饱你的眼福:包括扮警察扮得上瘾的刘德华,快五年了还保持着《无间道》里一样的形象,一套可身的小西装,掩盖着这位小巧玲珑型男人的年龄(香港导演比较会用光吧,这里的刘德华看起来比《十面埋伏》里要年轻太多,扮嫩嫩的香港皇家小警察一点都不显老);一身休闲装的年轻男人陈奕迅,表现就像戏里别人评价他的一句台词:“真是一只小白猪”,傻的优点让人怜,小卷毛,永远嘟着的嘴唇,实在很像在美国被时尚风潮熏陶了20年的小弟弟;一身黑衣的黄日华(还好他是黄日华,不然肯定会被人说是抄袭基努李维斯)身材依然保持得不错,只是那眼角暴露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50岁的男人,恨苗侨伟为什么要对他说那句话:“摘掉墨镜”,墨镜之下,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对被揍得五眼青的双眼,谁知,那里的颜色正常,只是多了些深深的鱼尾纹;最令人惊艳的是苗侨伟,我想我已经超过15年没见过这个男人了,包括之前的《岁月风云》也没瞟过一眼(那个为吉利汽车做广告的片子我想我是不会看的),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决战玄武门》,那里面风度翩翩的李世民,轻易地就让黄日华身边的翁美玲变了心,《射雕》里的杨康,也只有这个杨康才符合原著中那让人恨又让人爱的样子,还好,还好,50岁的苗大帅哥依然那么有型,有棱有角,与黄奕谈恋爱、做王志文的儿子一点也不显老,甚至还敢露出手臂上的肌肉;王志文还是一贯的风格,瘦削、寡言、深藏不露,只是这次退位演了个父亲,影片刚刚开始便容颜苍老,与她配戏的也只是个面容酷似蔡琴的女人,还好,也算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汤镇业便不必说了,早已找不到当年段誉的一点影子,所以他一直也只能演个反角、配角,被仇人射杀、被属下补枪致命,横死在泰姬陵;《疯狂的石头》中的“顶你个肺”竟然也出现了,只是在众星的辉映下已经惨淡无光,不光在台球厅无缘无故地挨了几巴掌,最终还充当了一个犹大的角色,白瞎了那搁在凡人堆儿里也能鹤立鸡群的好身材……可见这是部群星闪耀的戏,没提到的还有于荣光等几个总在港剧中出现的熟面孔。
而通篇仅有的一个女人——黄奕,却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整部戏里,她都在被苗侨伟当属下使唤,全然看不出两人的亲密关系。
本人比较俗,甚至在猜想,黄与陈奕迅之间是否会发生点感情纠葛,以引发兄弟间的自相残杀,可导演对这种TVB剧中演到滥的三角关系已经没有兴趣了。
《无间道》之后,香港的枪战片似乎都已经脱离了庸俗单一的打打杀杀和情情爱爱,开始挖掘深层的人性——这样也好,《兄弟》虽说是黑帮戏,倒也拍出了些以往黑帮戏没有的内涵:一种旧势力的倒掉,总是伴随着伤痛、流血,甚至死亡,一方的牺牲,换来另一方的新生。
不破,则不立。
注意到一个细节,法庭在对苗侨伟进行宣判时,庭外飘扬的是英国国旗。
那么,这种不破不立,难道还有更深的寓意?
总之,《兄弟》值得一看,不管你是不是女同胞。
什么都没看到,陈奕迅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仍显稚嫩,可能和年龄有关吧。
刘德华的角色有所突破,坏坏的感觉让人刮目,其余的什么都没看到,除了那个就叔还行!
其实表演尚可,导演的功力有待商榷!
又是黑帮片儿。
讲义气黑白斗黑吃黑这三条线平衡不好节奏不对。
又是全明星阵容。
无线五虎就梁朝伟最聪明,人家色戒去了,不淌这趟混水。
剩下的四虎也就苗侨伟因为戏份多,算是落了个正常发挥,剩下的汤镇业一如既往地很怂,刘德华一如既往地很假,最让人没法理解就是黄日华演了个一直带黑超的打手,还不如顶你个肺的连健那个角色有的发挥。
所以一点都不强大。
总的说来就是黑社会报复来报复去,你杀我个亲爹我杀你个儿子,加上点儿警察律师在里边瞎搅和,反正俩儿子的打败了一个儿子的。
说明混黑社会还是多生几个儿子好。
不过无论港版结局还是内地版结局,几个儿子最后都打不过警察。
因为要和谐么。
还要这样多久?
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他的命运吗?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孩子的幸福吗?
仅是一部商业化的电影,但我们要深思的......看看自己拥有的、没有拥有的一切,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四环边的东都影城看了刘德华的《兄弟》。
据说之所以会和《色戒》同档期上映,是因为刘德华以当年“五虎将”的四虎阵容故意向梁朝伟主演的《色戒》挑衅,以示自己对当年在“无线五虎罢工加薪”一事中做了“叛徒”的梁。
呵呵,这自然是八卦家言。
已近“知天命”的五个英俊男人,浮生半世,过眼无数欢愁,怎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小心眼一把?
当然,你如果说这是恶作剧,那我并不反对。
老江湖,老套路。
剧情上略显不同的是,为了表现主题,谭(苗侨伟饰)复仇的非常简捷高效,而对方保镖的一句“这个位子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就把江湖仇杀的故事了结了。
实际上,自《暗战》和《无间道》以后,我认为港台的警匪片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了(除非有机械战警出现)。
而我们仍旧喜欢看《兄弟》,为什么呢?
我想,不是因为王志文阶级斗争的脸,不是因为黄奕天真烂漫的笑,更不是因为陈奕迅一如既往的躁。
而是因为那四个男人。
我们喜欢少年演小流氓、中年演老流氓永远精力旺盛的华仔;我们喜欢永远一脸正气侠之大者的黄日华;我们喜欢虽有点发福但还看得过去的汤镇宗;我们更喜欢久别杨康后第一次出演大片男一号的苗乔伟。
无论剧情怎么无聊,我们都很愿意花上两个小时开看这几张老脸。
这几张老脸让我想起了我的少年时代,让我想起了那时代陪我一起看他们的她,他,它。。。。。
看了上面的评论,似乎都是内地版本的,主要有两点让我困惑1.于荣光北大事件。
内地版似乎对这一段还有发挥,但是香港上映版对于此事只有一句话台词交代,并且也是表现林家栋和刘德华兄弟情的八卦段子,所以没有什么不合理,甚至当时在剧院还挺欢乐。
至于黄奕,则完全是为了苗才想起来利用这条线,我觉得这里表现出黄是真爱苗的,因为连这么隐私的事情都不得不利用。
2.结局。
影片一开场确实有刘德华脖子受伤的部分,地上倒下一个人,但是大家不知道是谁。
香港版最后揭开了这个谜底,倒下的正是苗侨伟。
大哥在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不惜以一死来阻止已经杀红了眼的弟弟枪杀警察,堵了枪眼。
最后电影在刘德华所扮演的警察和陈奕迅扮演的弟弟的震撼中收场,并打出字幕(诗经还是啥里面的)。
所以结束的也很合理。
不知道内地版是不是根据要求做出了少许修改,不过我看来这出戏在香港来说算是不错的。
尤其是为了规避这个和谐问题,甚至故意把时间定在了97回归之前(无论里面的警服还是手机什么的都找了老的来用,旗也是英国旗),非常有时代感。
其实,我只要看到当年郭靖给当年的杨康演小弟这么戏剧化的镜头,就已经很high了:)。
其实我是最没什么娱乐八卦精神的人。
年少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偶像,翁美玲死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哦了一声,这哦,是大过于路人死的感叹了。
苗侨伟据说是帅哥的,据说是我周围的人都说,我虽然亲眼目睹了,但也就是哦了一声,这哦,其实是不大分辨得出来郭靖和杨庸哪个更帅的。。。
刘德华重组公司,想找齐五虎将一起出演,梁朝伟不来演。
其实是这个爆料去吸引了我去看这部电影。
如果梁朝伟去演了,就是一派其乐融融,五虎将重聚一堂,那有什么意思?
看电影,不过就是看人性,这台上的精彩不过二三个小时,又怎么能和二十年来人生浓缩后的风云变幻比呀,睁着眼睛在豆瓣上写着不好看几个字的人,脑子里大概就和年少时我哦出一声地样子差不多,他们懂什么看电影的精华呀。
一切的文艺作品,从来不是看人家拍什么写什么给你,这不过就是有个平台让你在大脑里重新搜索组合,自己给自己想出一段好戏来的呀,那些年轻人呀,从来不知道写感想写评论是最精彩的一次再创造,哎,再叹,年轻人呀,懂什么人生。
记得宁远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忍不住存了那篇八卦,她只是写在她的博客上,用了很yy的精神去写狄龙。
香江第一小生被邵氏一脚踢开,从1984到1986,他的演艺事业几乎一片空白。
宁远是这样写的:狄龙憋闷在家里的这两年,正是为他日后的宋子豪打下了坚实基础,那种壮志未酬,那种亲人离散,那种小人背叛,世态炎凉,他也尝到不少。
1986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值得记录的日期之一,这一年,中国的香港,诞生了辉煌巨著《英雄本色》,几个失意人集中到一起,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所有的人名说出来都是铮铮响亮:吴宇森,徐克,狄龙,周润发,张国荣。
再来看五虎将吧,刘德华长得很帅,但是个子不高,但他从我十几岁时一直红了二十多年,红到我三十多岁。
黄日华演过多少金庸大侠,从正直演到了奸恶。
梁朝伟当年演过多少小混混,现在已经是一方影帝。
我们那个时候,汤镇业又有多少戏在演,侠女十三妹里面,左右摇摆不停的安公子。
苗侨伟的外型又是多么让人注目。
可是,人生起起落落,让人去想一下想吧,苗侨伟转眼也卖了二十年的眼镜了。。。
从委曲卖到愤恨,从愤恨卖到平静,从平静卖到波澜,从波澜卖到无欲。。。
我说过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些人当中的谁。
不过他们又站在了舞台上而已。
除了刘德华,都胖了。
就连刘德华,也老了。
还少了一个梁朝伟,就算没演又怎么样,这戏里全都是他的影子,每一个林奕迅演的地方,你都会去想,梁朝伟来怎么演,他怎么用他现在的沧桑去演一个曾经天真的一张白纸,他梁朝伟还有信心去演一张白纸吗?
他为什么不来淌这淌混水,为什么不去看所有老的容颜,为什么不把所有老的容颜拼在一起?
他又为什么要来淌这淌混水,现在他的地位,有必要要演一个非名导演,非名编,非主角的角色吗?
谁知道他在怎么样想。
就是不知道,这戏才精彩呀!
刘德华当了老板了,当了配角了。
有一个不认识的人在网络上说,光看他当着配角,衬托着自己过去的兄弟就觉得感动了。
看,这位才是真正懂戏之人呀。
黄日华几乎没有风采,给他的风衣很碍眼,风衣,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不是这个世纪的,你披着,是因为你还恋着旧吗?
汤镇业在演凶残,在演孝顺,那是温温的,他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在哪里,他被打死前的,子弹穿透身体的眼神真的让我觉得,他也有日行千里过呀。
谁也不知道刘德华是怎么样想的,把苗侨伟拉回来,还是当主角。
可是苗侨伟演得真的很不错,他演得越好,越让人心酸。
狄龙在1986年后,豪哥那么风行一时,也仍然那么快被小马哥取而代之,贾樟柯的三峡里,也只有小马哥,而无豪哥。。。
象这样非名导非名演,只不过挂了一个退休了也想有地方养老的刘德华的名字的电影,我觉得是很难有机会拿奖的,那么今日的苗侨伟,比之当日的狄龙更不如。
因为,就算有的角色是为了他们量身定做,但是,有谁是能够为他们量身定做一辈子呢?
明天的苗侨伟不知道会怎么样,总之,他仍然是可以去卖眼镜的。
但我总觉得,明明一弯春水,是谁投了一颗石子,让死水也起了波澜呀!
(好了,感想发完了,再闲说电影二句,我觉得设计得还不错,很典型的香港商业片,基本的故事的高潮起伏铺垫都有。
黄奕是我目前见过合拍片中演得最好的女演员,比什么高园园、董洁,李小娜(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统统要好,后面的戏演得差了些,总的来说,还蛮替大陆的女演员长脸的。
)我在参加博客大赛,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好的,请点击: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9d351ac2 帮我投投票好吗?
还有欢迎通过http://feed.feedsky.com/zz4211 订阅我的博客,谢谢要连续比三十天,我会在这期间分享我看的电影和书,敬请支持鼓励!!
我很喜欢,从头开始看,越看越想看,虽然情节没有波澜起伏,但是大家的演技都很到位,真的是在看一部电影,很轻松,很娱乐!
电影,其实不就是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陪老妈在医院看的,感觉还不错啊,E神演技挺有张力的!
如果梁朝伟进来就……
一帮老男人主导的烂片
只记得 左手 神马的
兄弟
还可以
三哥眼神太深邃了。话说兄弟情果然是最容易搞基的存在啊啊啊啊啊。。
平庸之作!主题曲倒是挺好听的。
看了后半段
你喜欢变白 就变百吧
我看到黃!日!華! over。
剧情没有赞字可言,但因为三哥的演技,魅力,我给四星!
好人和坏人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在,在什么位置做什么样的事。那把除了谭家人之外没人敢坐的椅子二十多年后一样只能低价出售,黑社会的代际更替有些残酷,兄弟俩很有可能就为了头一把交椅而自相残杀。还好苗侨伟和陈奕迅扮演的兄弟从小分开,因为爸爸王志文的被害而再次见面,有些跌宕有些起伏,还好哥哥安排的“陷害”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家族,也为了自己的弟弟。这次是五虎将缺梁朝伟的再次聚首,阵容很是强大!我还意外发现监制是郑则仕,哈哈~~
“你喜欢变白就变白吧”
五虎重聚...缺了伟仔...
陈奕迅在这部电影里的演出还算是中规中矩,他的角色并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倒是他哥哥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摸不透,亦正亦邪,一开始因为父亲的卦言,玄武门之变,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让我觉着他十分的可恶,但执导影片的末尾我才明白他命不久矣,做这一切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弟弟清清白白的接手公司。
最近刘德华演的警察都是一个样子%……
新瓶装旧酒,苗侨伟的自虐,不过华仔的出演还算幽默。
ms看过几次
《教父》那几个桥段被抄第N+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