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생일,没有你的生日会(港),没有你的生日(台),生日宴会,礼物,생일잔치,Birthday

主演:薛景求,全度妍,金宝敏,尹灿荣,金秀珍,李凤辇,朴钟焕,权昭贤,成侑彬,汤峻相,申文成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9

《生日》剧照

生日 剧照 NO.1生日 剧照 NO.2生日 剧照 NO.3生日 剧照 NO.4生日 剧照 NO.5生日 剧照 NO.6生日 剧照 NO.13生日 剧照 NO.14生日 剧照 NO.15生日 剧照 NO.16生日 剧照 NO.17生日 剧照 NO.18生日 剧照 NO.19生日 剧照 NO.20

《生日》长篇影评

 1 ) cr

简介李四要过60大寿了,不料却空盼了一天,于是独自进城寻亲。

三个儿女为了生存各自奔忙,都没想起这天是父亲的生日,执拗的李四不愿提醒儿女,抱怨离开。

李四偶然结识了破烂王父子老胡和胡来成。

一场交通事故,老胡猝死。

悲愤难抑的李四想看看儿女的反应,于是将身份证与老胡的骨灰盒一起放在儿女家门口,陪胡来成过起日子。

儿女们全慌了。

 2 ) 全度妍一哭,韩国电影就出好作品

还记得那场震惊世界的“岁月号”沉船事件吗?

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海域发生浸水事故沉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共计29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

这是韩国近几十年最严重的海难事故。

如果说这只是天灾,还不至于令韩国民众群情激奋。

关键是事故发生后韩国政府的迟钝和隐瞒,错失了最佳的施救良机。

五年后,以“岁月号”沉船事件为原型的电影《生日》在韩国公映,历史的伤疤被揭开,不少韩国观众泪洒影院,“晒纸巾”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这是一部典型的韩国伤痕电影。

有社会事件作为故事雏形,有对现实的反映和政府的影射,有聚焦普通人的精神状态,有韩国电影最擅长的煽情场面,有表演感染力十足的演员阵容。

但影片的叙事方式却是非典型的,摒弃了简单粗暴的背景介绍,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岁月号”沉船镜头,无意于渲染灾难的恐惧,也拒绝宏大的视角介入。

而是从一个受难者家庭的角度,去讲述“岁月号”事件带来的后遗症。

故事一开始的场面是这样的:一个面色沉重的男人从国外回到家,却被妻子拒之门外,连女儿都不让相见,男人只能先暂住妹妹家。

很明显,这是一个有裂痕、有误解、有伤痛的家庭。

横亘在中间的心结是什么呢?

随着故事的徐徐推进,我们知道这个家失去了一个儿子。

而他们的儿子,正是“岁月号”事件中的遇难者之一。

影片并没有以常用的闪回形式去回忆过往的美好,而是经由男孩的父母、同学、朋友、邻居等身边人的怀念,将拼图一块块地拼接完整,令观众们在脑海中想象这样一个男孩——他是听话懂事的好儿子,是体贴温暖的好哥哥,是友善助人的好朋友,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世人的悲喜或许不相通,但对死亡,却出奇一致地痛惜。

尤其是一个好人的意外死亡,更是让人对命运的不公感到愤慨。

而人类同样是健忘的动物,只要事不关己,便体会不到那种切肤的痛,当痛觉慢慢消失,记忆就丢失在了某个角落。

比如邻居家的女儿听到隔壁传来的哭声,不再是怜悯,而是抱怨它影响了自己考试;暴发户的亲戚也丝毫不顾他人感受,直接就问出了“为什么不拿补偿金投资房产”的荒唐问题。

但对于父母来说,儿子的死是永远的痛,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母亲在儿子死后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麻木,郁郁成疾,歇斯底里,需要用药物来稳定情绪;父亲则陷入深深地自责,在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无法亲自安抚受伤的妻子,也抹不平内心的愧疚。

虽然这是一个催泪的题材,但影片前半段的情绪处理颇为克制,小心翼翼地揭开这个家庭的脆弱和失落。

父亲努力弥补过往的情感缺失,母亲仍然难以接受新生活的开始。

有一个细节说明了一切。

郊游,原本是这个四口之家最幸福的回忆,却在祭奠儿子的时候成了最无情的讽刺。

受难者家属拿出孩子的照片,努力营造出欢乐的场面,却被全度妍一顿责骂“你们是来郊游的吗”。

其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受难者家属的行为无可厚非,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生活总不能一直沉浸在痛苦中。

只不过在全度妍这位母亲看来,死亡是一件无比沉重的事,不该出现笑声,因为那意味着情感的背离,对死去的孩子不公平。

最终,一场生日会解开了彼此之间的心结。

当儿子从小到大的画面一一闪过,在场无不潸然泪下,亲朋好友回忆起儿子的好。

原来虽然儿子离开很久,但那些人一直没有遗忘:同学父母一直记得他爱喝牛奶,朋友对那个一起度过的台风天念念不忘,发小为他写了封饱含深情的信,女同学坦白事故那天是他救了她的命。

母亲直面自己的内心,原来一直以来她不能原谅自己,是因为那天没有接儿子的电话,她将儿子的死归于自己的忽视;父亲终于难以自禁地宣泄情绪,痛陈自己没有做好父亲和丈夫。

于是,“生日”有了更深的一层含义。

它不仅是死去的儿子的生日,更是这些深陷痛苦、内心煎熬、自责愧疚的家人的重生之日,他们从心灵的枷锁中解脱,从无边的黑暗中看到光明。

不可否认,这场集体情绪爆发是“蓄谋已久”的,在前半部分的慢慢酝酿中,情感走向了高潮,也达到了戳人泪点的效果。

与其说这是韩国电影惯有的煽情,不如说是影片本身的悲剧性引发了集体的共鸣。

影片能够感染观众,演员的演技同样不容小觑。

饰演母亲的全度妍,将“哀莫大于心死”的丧子之情演绎得入木三分,她歇斯底里地嚎叫能让人瞬间陷入她营造的情绪氛围中。

全度妍的母亲形象让我联想到《密阳》和《唐山大地震》。

《密阳》中全度妍同样饰演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只不过在李沧东的镜头下,这位母亲还承载着更多关于精神、信仰、救赎的苦难哲学。

《密阳》而全度妍心理上由折磨到解脱,则更像《唐山大地震》中徐帆的心理状态,因为在地震中选择救子不救女,徐帆经历自我谴责,最终母女相认释放了积压了几十年的情绪。

《唐山大地震》薛耿求饰演的父亲从一开始就隐忍着情绪,他既然承担挽救家庭的责任,又强忍失去孩子的痛苦,这个角色背负的是比母亲更深沉的爱,直到最后一刻终于爆发,憋屈得令人心疼。

曾经被《素媛》感动哭的观众,看到似曾相识的薛耿求,或许将再次被眼泪沦陷。

影片到最后,似乎也没有与政府、官方有很激烈的抗争,只是用拒绝补偿金表明了态度。

恰是故意回避与官方的对抗,更反衬出政府的无作为,而受难者家属则只能靠自我疗愈和抱团取暖,才能走出阴霾。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上说过:“有些事是不可能原谅的,只是算了。

”就像“岁月号”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尖锐和矛盾会磨平,但不代表原谅,只是算了。

有些事终究不该遗忘,《生日》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唯有记住历史,才能负重前行。

作者| 工藤;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你的生日

这部电影在韩上映之时,从微博上看到两条印象深刻的信息。

其一,是一位遇难者男孩的母亲给儿子写的亲笔信,妈妈因为当天没有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每天生活在愧疚之中,这一辈子恐怕都无法心安了。

二是,电影上映期间,观众们发的欢迎感受,是九宫格的各种晒纸巾。

有关世越号的资料看了不少,大多是以官方角度、调查者角度、民众角度去看待这场事故,而从遇难者家属的视角,这还是我看过的第一部。

整部电影没有一个世越号沉船的相关画面,没有官方、民间对这起事故的责任认定,也没有介绍过多的遇难者,单单只选择其中一个男孩的家庭来讲述。

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父亲离家到越南工作,儿子在家替父亲照顾母亲,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在讲述这个过程中,这个男孩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

只有游学前原封不动的房间,桌上摊开的算草本,熨烫整齐的校服;还有母亲格格不入的伤心,走不出来的抑郁;从国外回家的父亲被母亲拒绝走进家门;懂事的妹妹时时刻刻想着哥哥,就连吃个蛋糕也要分哥哥一半打包带回家。

男孩生前最好的同学朋友、同班同学,对门的邻居小弟……无一不沉浸在对他的思念和愧疚当中。

不过也有很多疑问,父亲为什么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不回家,留下母亲一个人面对痛苦?

母亲为什么走不出阴影?

好朋友们为什么对他避而不谈?

这些都紧紧揪着我的心。

随着故事的推进,那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爱父母亲人的秀浩才渐渐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热爱音乐,懂事听话的阳光大男孩,这是一个懂得尊重,富有责任心的高中生,他的存在给所有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终于给他过了生日,亲朋好友的缅怀,父母的痛哭救赎,对他的愧疚,最终才走出阴霾,勇敢面对新的生活。

全度妍这个母亲的形象塑造的很成功,因为自责,所以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当中,甚至忽略小女儿的感受,例如,为儿子买打折的衣服,女儿不高兴不吃饭,于是她拿儿子再也无法吃饭来责骂女儿,事后又后悔地抱着痛哭。

还有歇斯底里哭到影响邻居女儿两次高考落榜,吃精神科药物控制情绪,昔日儿子最要好的朋友碰到她也要绕着走。

如果说全度妍的母亲是一个自责的母亲,那么薛景求的父亲,就是一个愧疚的父亲。

好久没看到薛景求如此正常的角色了,没有戏谑,没有阴暗,没有染发,没有不正经,这个父亲如此的接地气,所以让人非常有好感。

因为自己在越南工作,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又因为坐牢,错过了与儿子的诀别,陪妻子度过痛苦的日子。

所以他回家后一直是隐忍的,那么小心。

因为记不起儿子的模样,所以并没有那么悲伤,反而更加理性,但是,他那种小心翼翼,让人看了后更加心痛。

尤其生日那天失控的痛哭,简直是演技的大爆发。

这部电影让人产生共鸣的还有,当面对这种灾难时,作为当事人的痛。

外人都可以轻描淡写的学会遗忘,而家属永远都不可能忘掉悲伤,正如电影中秀浩姑姑说的,“经历那种事还没事的话,那才叫不对劲儿吧!

”当所有自责与愧疚丢开时,才是面对新生活的开始。

秀浩虽然走了,但是还会永远和家人在一起,门厅突然亮的灯就是他回家的呼唤。

全程泪目,一定准备好纸巾,一个人观看……

 4 ) 要幸福啊

对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还是感觉导演处理得很克制,尤其前半段太克制显得略微平淡。

但也正是这样的克制,才显示出痛苦的日常。

活在悲伤里的妈妈,隐忍悲痛的爸爸,还有小心翼翼着的妹妹,有的伤痕真的或许永远不会好。

最后生日会好像变成了一个记录,那么真实,情绪那么动人,眼泪一直忍不住流。

男女主的演技真的太厉害了。

妈妈在屋里抱着儿子的衣服声嘶力竭地痛哭,爸爸在生日会上情感完全爆发,太戳人了。

不过黑暗中还幸好有一丝希望的微光。

“我不会跟你道别,只是在下次讲话之前暂停了一下而已”。

多希望这世上可爱的人们都可以得到幸福啊。

 5 ) 豆瓣只有7.4分,但可能定是今年最值得哭的电影

2014年4月16日,“世越号”从仁川港出发,开往济州岛。

船上大多是来自韩国鞍山市檀元高中的学生,他们正满怀欣喜的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假期生活。

然而这艘船最终却没能按计划驶向目的地,沉没在了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

476人,仅有172人生还。

直到3年后,“世越号”沉船才被打捞出水。

如今5年过去了,关于“世越号沉船”的真相仍然众说纷纭。

以这个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生日》上个月在韩国正式上映,看完电影的我只能表示眼泪像关不上的水龙头,奔涌不止。

国外影评网站IMDB为8.3分,目前豆瓣只有700多人评分,仅7.5分。

但是我赌他过段时间在国内会火,并且评分一定会涨。

先来说一下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

男主是韩国一线男演员薛耿求,也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你大概率看过他主演的电影《素媛》,封他为影帝一点也不过分。

女主全度妍,凭借在《密阳》中的精彩演出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也是一个分量很足的影后。

这两个人在影片中可以说是献上了真·教科书级的演技。

而且影片中的甲乙丙丁们,演技也纷纷在线。

电影并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很大的世界观或价值观,而是把故事聚焦在了事故发生之后一个家庭的矛盾和悲痛。

薛耿求饰演的正日和金度妍饰演的顺南是一对夫妻,丈夫在越南工作,一待就是五年。

他们的儿子秀浩在“世越号”沉船事故中不幸遇难。

顺南怪自己出事当天没能看到秀浩打来的电话,更怪丈夫在孩子去世后也没能赶回来,夫妻两人因此产生了隔阂。

沉浸在丧子悲痛中的顺南不接受政府的赔偿,也从不参加遇难者家属的纪念活动,甚至频频产生幻觉,需要靠药物维稳。

她经常在夜里失控,痛哭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小区里。

邻居们刚开始会跟着她哭,到后来也都释怀了。

正日自感对家庭亏欠很多,他对秀浩的记忆还停留在5年前,甚至儿子多高、胖了还是瘦了,他都一无所知。

秀浩为了去越南找父亲,他规划了很久。

办护照、学英语、规划线路……可是直到最后也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作为一个男人,正日在电影中大多时候都是隐忍的,他要照顾女儿,要关心妻子,他不能哭,现实也不给他哭的机会。

直到电影尾声,正日才将内心积压的情绪瞬间爆发了出来。

从眼含泪水到放声大哭,我认为这个画面是整部电影最令人动容的,不禁为薛耿求的演技拍案叫绝。

电影情节是平淡的,哭戏确实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男主是素媛爸爸,女主是密阳的妈妈,就是要观众哭的。

很多人说导演煽情太刻意了,我并不赞成。

韩国SBS电视台2016年的节目《无法毕业的孩子们》,很真实的给我们呈现了事故中遇难者家属们两年后的生活状况,他们的悲痛远不止于落泪。

学校里有一间教室留给了事故中遇难的同学们,教室里摆满了鲜花,每年4月16日,家长们都会来到这里,代替他们的孩子答到。

诗妍的妈妈还是会经常想起女儿,即使是去泡温泉,她也不敢把脚放在水里,因为她会想起女儿泡肿的手脚。

她说:“以后那种幸福的日子永远不会再来了”。

言语间泪流不止。

静秀的母亲常备一条手帕,在镜头面前一言不发,直到最后还是没忍住痛哭。

目睹了自己的朋友和老师溺亡场景的俊赫,常常看着朋友们的照片痛哭,很长一段都只能靠安眠药入睡。

一位爸爸一直充满自责,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活下去,旁边的记者都哭得像个孩子。

一位在事故中痛失女儿的母亲在“世越号”沉船5周年时,含泪写下了这封信:你周岁的时候抓阄抓到了线,是因为我没有买新的丝线,而把用过的线放在上面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吗?

妈妈老了才生下你,都没能怀你久点,就早早生下了你。

要是多怀你一个月,是不是就能改变你的命让你活下来呢?

妈妈是做错一切的罪人。

对不起,为了工作多挣几块钱,没能接到你最后打来的电话。

对不起,妈妈不是有钱人。

对不起,让你诞生在这一无所有的家里。

妈妈会去地狱的,女儿你去天堂吧。

(翻译来自@奋斗在韩国)

“妈妈会下地狱的”,五年来她都承受着这样的折磨。

所以相比现实,电影可以说很克制了。

演员们不是在煽情,而是用神仙般的演技呈现了一种真实的日常,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故事的最后,顺南和正日带着女儿参加了秀浩的生日纪念会,在互助小组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电影是美好的,可现实中的父母们,依然在日复一日的挣扎中,等待一个答案。

 6 ) 生日

电影中父母因为孩子的离世,受到的痛苦是极其巨大的。

无论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子欲养而亲不在都是这世间极度的痛苦。

无论现在怎样,我们一定要爱自己呀,不要让父母担心。

但另一方面我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是有灵魂存在的吧,比如说电影中时不时亮起玄关的灯,他们虽然离去了,但一定是在以你看不见的方式温柔的注视着你,陪伴着你。

 7 ) 薛耿求加全度妍,神级卡司!真实事件的背后的感人故事

薛耿求凭借着《素媛》摘得百想影帝,全度妍凭借着《密阳》获得戛纳影后,一个影帝,一个影后,外加真实事件,简直就是爆款预备

果不其然,韩国上映首周便夺得票房冠军,面对这部电影,更多的是悲伤的回忆

在事件的背后隐藏的秘密或许早已经被消失无踪,那些遇难者的家属们已然剩不下多少的抵抗,唯一的眷恋就是没有保护好深爱的人2014年4月16日,韩国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件当时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在全罗南道珍岛海域发生了沉船,事故导致了304人死亡,142人受伤,9人下落不明

船上的人几乎都是学生,因为是一次组织的旅游活动这次事件惊动了国家,事故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裂,而当时的韩国政府却极力的隐藏了事件的真相真相对于遇难家属已经不再重要,他们一直在责怪的是自己,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们。

余下的日子里只有无数的自责与痛苦

有的人坚持住却早已千疮百孔,有的人坚持不住走向了深渊而这部电影的背后不是针对事件本身的讨伐,也不是再次重现事件的经过,而是遇难家属们在经历过失子之后的后遗症电影用细微的镜头和语言,告诉我们遇难家属如何度过余下的日子,他们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心境和勇气前半个小时的生活描写,后半个小时的集体回忆,眼泪终于止不住的奔涌而出,我在庆幸没有遇到如此之事

也在思考每个微笑的面孔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之的事情,她们所承受的痛苦我究竟能不能忍受人生一直都是苦的,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是坏的,那会毁了一个人,同时还有她背后的家庭《生日》

片名生日看着很温暖,只不过过生日的人却早已经不在,而母亲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提起她的儿子这个生日是艰难的,是痛苦的,同时也是一个母亲的重生之日,一个父亲的救赎之日全度妍饰演的母亲顺南和薛耿求饰演的父亲有着幸福的家庭,儿子秀浩从小就善良,有责任心,深得邻居和同学们的喜爱,而女儿艺瑟也十分的可爱懂事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世越号”出事的时候,顺南的儿子恰好在那条船上,一切的悲伤都源于这起事故

而秀浩也从此消失不见,在临死的时候他依旧心里想着的是别人,不过他似乎忘记了他还有爱他的人秀浩的死让母亲彻夜难眠,事情发生的时候,父亲在外国工作,恰好也出事情了,在监狱里呆了三年这三年是致命的,顺南的不原谅,艺瑟的生疏,自己的无限自责而电影在表现这位母亲的痛苦时,都是通过细节处呈现,从而拉动与观众的距离,似乎亲身经历着这件事情比如:顺南母亲白天是超市的收银员,若无其事,晚上却一遍又一遍的翻着儿子最后留下的聊天记录,哭泣,孤独,深夜

这种痛苦浸遍全身,只有在深夜才能够感觉到入骨的疼而解决疼痛的方式唯有幻想,街边男孩们的嬉笑打闹,让她以为是秀浩回来了;躺在沙发上假装睡着,秀浩每一次都叫她:顺南女士

为什么叫”顺南女士“在电影的后面有解释:不是不尊重母亲,而是代替父亲照顾母亲,让母亲感觉背后有人撑着这个家在“世越号”发生的背后不止有顺南一个家庭,还有其他的家庭,一次简单的追悼会上,顺南爆发了,说了一句:“你们是来旅游的吗?

”追悼会上的欢笑并没有让顺南感到好受一些,确实如此,一个人失去至亲,其实假装笑脸是最痛苦的

追悼会上的人们或许是好心,以为幻想能够掩饰心中的痛苦,结果只能是越来越通,直到最后完全的爆发顺南的苦全部都一个人承受了,虽然女儿艺瑟懂事,但她还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子,需要人照顾的一场简单的晚餐,又成了顺南崩溃的现场或许我们不知道的崩溃已经数不胜数,而她的坚强都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艺瑟不愿意吃饭,顺南直接将她赶出了门外,艺瑟在门外哭的让人心疼,门内顺南更是哭的肝肠寸断

一里一外,孩子稚嫩的哭声与母亲低吟的哭声构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的顺南将艺瑟抱在怀里一起痛苦的镜头更是激起不少人的共鸣生活的无奈,真实都在这里得到的释放豆瓣上有这样的一条留言:‘你有过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的人买衣服然后在挂在她衣柜的经历吗?

我有。

而在电影中这一幕应该是顺南最歇斯底里的一次痛哭在整理秀浩的衣物时,突如其来的悲伤,止都止不住,放声痛哭,周围的人全部都能够听见而人类的悲伤向来不是共通的

邻居女儿抱怨哭声害的自己高考考了两次还没考上,暴发户亲戚的荒唐质问:为什么不拿补偿金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永远不会有同样的感觉,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现实有时候只会比这更残酷从顺南的母亲视角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与承担,而父亲的视角却充满了不可理解的痛苦三年的监狱让一个本该承担家庭责任的父亲失去了机会,他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的?

他会比顺南更悲伤吗?

电影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从出场开始便是隐忍,他想弥足失去的东西与女儿艺瑟的第一次见面,艺瑟躲闪的眼神,父亲想亲近却又不敢亲近的退缩,足以展现父亲内心的愧疚与不安后来父亲多次与艺瑟的接触让他们关系变得紧密,毕竟有着血缘关系,而艺瑟也不过是一个孩子而已

很多人都会责怪父亲,缺席的父亲在人们眼中就是不负责任的,哪怕事出有因不过我看到的却是更深的痛苦,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还要继续像一个男人一样活着,肩膀必须坚挺,必须温暖表面处处隐忍的父亲最终也在顺南的无理取闹中第一次发了脾气,顺南指责他是因为补偿金才回来的父亲大喊着叫到:”你是疯了吗?

一个在外面承受了痛苦,回到家里却发生变故后依旧不被理解的痛苦,谁人能够体会,要疯也应该是他疯薛耿求饰演的父亲太憋屈,他承受的比顺南更加重,最后终于在一次回忆中彻底释放,那一刻的爆发不仅仅是对儿子的思念,也是对这些年的隐忍的一次释怀

生活还要继续,世事艰难,我们应该放声哭泣一次,然后继续走下去《素媛》中有这样一句话:”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影片的最后也没有任何关于事件本身的指责,不过是用拒绝补偿金表明了态度,算了并不代表原谅,历史终究会像《生日》一样被我们记住,我们只能负重前行

 8 ) 悲傷使我們與世界脫節,並在我們周圍築起圍牆。

它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個容器,容納著失去某人的所有情緒。

那些悲傷的人往往無法理解彼此,因為我們悲傷的方式不同,導致誤解。

有些人會保持如此安靜,以至於在某些時候,當痛苦已經太大時,他們就會爆發。

有些人會聚在一起慶祝逝者的記憶,減輕他們的痛苦。

有些人會感到麻木。

有些人不知道如何面對。

有些人再也無法理解自己了。

2014 年的世越號渡輪慘案,這種悲痛與憤怒交織在一起。

不斷思考這樣的悲劇如何發生並奪走 304 條生命,而這些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並在船開始下沉後的黃金時刻拯救每個人,這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有些人,尤其是那些有權勢的人,可以選擇驕傲和貪婪,而不是數百條生命,真是令人發狂。

他們並不愚蠢,因為失去了拯救所有人的所有機會;they're evil murderer mfs.當親人因悲劇而離去時,一個人如何繼續前進?

他們如何才能接受自己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

想到受害者在那些時刻難以想像的恐懼和痛苦,他們要如何生活?

一個人在那些時刻想要做點什麼來拯救他們卻又無能為力,怎麼能忍受這種罪惡感呢?

一個人怎麼能帶著倖存者的罪惡感生活呢?

悲傷並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能克服的。

每天都保持不變。

時間只是幫助我們學會應對它們。

這些受害者是某些人的心的一部分。

只有他們的記憶才能填補,即使不是全部,他們心中那些現在缺少的碎片🎗️“我把我們的回憶一起寫下來,這樣我就不會忘記。

 9 ) 在下次相遇前

很想打5分的作品。

是新人导演,但竟然用的是一丁点儿花巧都没有的叙事手法,沉静老到得像个前辈。

除了最后的诗稍稍有点硬,说是诗人把故事听了去,但所有描述全是上帝视角,分明是导演把自己认为尚未充分拉动升华的情感,假借第三人好好地吐露了个干净。

这里处理得略功利了一点,但诗人之语,恰如秀浩未能说出的话。

对于活着的亲人,是一种告慰。

对于观众而言,显然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闭环。

因此,也就没那么突兀了。

至于其余部分,无论细节描摹还是情绪转折,值得高赞。

有三个片段印象极深。

一是在墓地家属们相遇,郊游野餐似的场景,一秒钟从欢笑突然沉默。

一是妹妹被买了新衣给哥哥的妈妈忽略,闹情绪不吃饭却被赶出家门。

一是超市里同事讨论新闻,说只要痛一下下,就会得到一大笔钱。

跟着也心痛了。

痛啊。

痛这样的离去,将余下活着的人的生活搅得七零八碎,一场灾难。

痛失去亲人的痛苦,果然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切肤。

与《密阳》相比,同样是丧子,全度妍这次演出了一种钝感。

拒绝面对,拒绝接受,但所有的思念在倏然亮起的感应灯开关之间,所有的悲伤在午夜恸哭之时。

这些对着空气的演技,大象无形,不着痕迹,相得益彰。

薛景求是同样稳得一批的搭档。

二人的哀痛是写在骨子里的,萎顿着,行尸走肉着,像被什么慢慢地抽走了生气。

没有爆发,无法爆发,而是向内坍缩着,消耗着。

这是好演员共同创造出的气场和氛围。

你甚至说不上究竟是哪里好,但就是能让你相信,沉浸在故事里。

关于世越号悲剧,这是韩国人心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不该死的孩子们,最后一刻也相信大人会去救援的孩子们,哪怕某个环节变得不同就可能获救的孩子们...这也是令亲人更加无法释怀的地方吧。

这是一场可以有人去怪罪,却永远也难以原谅的创痛。

因此,也让活着的人充满了歉疚。

对不起,没能救下你。

对不起,没能守护你。

对不起,甚至没办法替你去惩罚谁,除了责怪自己。

无论大家如何接受了既成事实,如何在墓地里也学会了说笑,但相互抚慰的暂时镇痛之后,无尽的负罪感和心痛仍不时来袭。

因此我们怀念,我们抗争。

对那些离去的还爱着的人呐,是需要彼此反复提醒他们的存在吧。

有些理解朴顺楠女士的心境。

有时候,她是不情愿不舍得重新生活。

因为,怕自己慢慢习惯,然后,就慢慢忘记了。

最痛的是,真正要道歉的那些人,也许早已忘记了。

愿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10 ) 好看

但影片又不仅仅依靠情绪来共鸣,故事中点点滴滴,人物突然的崩溃,都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一个家庭不会忘记,一个群体不会忘记,也希望一个社会不要忘记。

只有做到记住,才能警钟长鸣,避免悲剧的重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这胖子爱看电影(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83047但影片又不仅仅依靠情绪来共鸣,故事中点点滴滴,人物突然的崩溃,都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一个家庭不会忘记,一个群体不会忘记,也希望一个社会不要忘记。

只有做到记住,才能警钟长鸣,避免悲剧的重演。

《生日》短评

有到好多《密阳》和《诗》的影子。看完生日那爆哭的半小时之后,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单拎出来这半小时,还会不还有这样的效果。当然这个问题很蠢,不过它促使我反向去思考前一个半小时的内容。正向看完前部分的笔记:细节丰富但是无论是灯还是鞋子都处理得比较刻意,导演煽情意图明显。人物情感逻辑小于场面性和戏剧性,人物一直处于非常“肉”的状态,缺乏层次和行动。视听表现还不太够,几处手持很违和。空间在一开始作为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后面就消失了,连同消失的还有小女孩。生活流之中加入过多的弱逻辑的戏剧性段落,显得生硬。最后的生日处理得很棒,沉默之人被说话者赋予新生,众人的参与更加深了这一场面神性的仪式感。反向思考的结果是,影片前后节奏失衡,做减法观感会好很多,但是导演始终没能把重点放在人和情上,太过炫技急功近利。无解

6分钟前
  • #寒带针叶林#
  • 还行

像全度妍在里面的哭声一样,直白而让人厌烦。

7分钟前
  • シュクシン
  • 较差

你有过给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的人买衣服然后还挂在她衣柜里的经历吗?我有。

11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全度妍下班后把车停在路边那个镜头我才猜到是关于世越号的剧情。心疼那些在青春灿烂的年纪就离开的少年。那场生日会看得我泪流满面。太难过了……

15分钟前
  • 隐尘
  • 还行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儿让我们记起逝去的亲人,痛哭一场,往后余生,带着这种不经意的悲痛,笑着走下去。

18分钟前
  • peipakoa
  • 推荐

害!好小孩才值得愛咯。

19分钟前
  • 沛然有雨
  • 较差

完全因为全度妍的哭戏,等有一天我真哭成她了,觉得她演的太牛逼了。

23分钟前
  • 骨亠
  • 力荐

嗯全程虐心的片子实在是不多见。。。拍得真的是很细致,把人心层层拨开,细细分析,悠然的情感娓娓道来,感觉还是很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总是感觉共情的地方不是那么强,虽然知道缘由,但还是觉得妈妈的表演有些过了,实际上可能确实不过,这也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感觉这个以小博大的手法有些没用好。。。所以整体减一星吧。。小萝莉是真可爱啊。。里面主演全程演技完全在线,很难得~

27分钟前
  • Archon
  • 推荐

本來應該講兒子的,放了太多精力在父母身上,結果父母和孩子都沒講好。應該前面先鋪墊最後才哭得出來,最後就變成觀眾像看猴子一樣看大家在生日會上狂哭。

31分钟前
  • 橋本喵
  • 较差

哀悼与悲伤:因为每个人悲伤的阶段与处理方式不同,时间与空间造成了关系中的间隙,有些人的空间就此拉远了,有些人的时间就此断掉了。~去掉形式的哀伤辅导才能出现真的情绪,可是很多人学会的却只是形式。

36分钟前
  • 西祠
  • 推荐

和国产片《亲爱的》差不多,但剧情冲突感太弱,属于大闷片,全度妍和薛景求都是李沧东的金牌主角,感觉就像拍出了李沧东的节奏,p.s.我的女神啊变大婶了。

37分钟前
  • 简抱
  • 还行

谁会为一个已经去世的人举办生日会?当然是他的父母。之前看过讲述世越号沉船始末的纪录片《那天,大海》,所以对于剧情背景有一些基本了解。2014年韩国一艘叫做世越号的客轮沉没。没有海上风暴、没有意外撞击,仅仅是因为轮船右转时货物倾斜 导致轮船侧翻。政府已开始给予这次遇难的定义是,单纯事故。虽然事故发生在白天,但是因为施救的不及时,上船的时候毕业旅行的476个学生,最终导致了304人丧生。而这部电影《生日》记录的就是这304个家庭遗属们的生活缩影。父亲和母亲努力克服丧子之痛并且互相治愈,办了一场儿子缺席的生日宴——与其说是生日宴,更像追思会。薛景求和全度妍的哭戏真的太绝了,比起已经死去的儿子 留在世上的父母才更像是活在地狱里的人,前半段在日常生活中压抑克制情绪,后半段有力爆发思念逝去儿子的崩溃情绪。

39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5. 如同《利益区域》般 没有展现矛盾 却一直在展现矛盾的后遗症.但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为零 基本就一直在哭 丧.

42分钟前
  • RVT
  • 较差

薛景求声音都变了…好听……

44分钟前
  • 一个豆瓣用户
  • 推荐

不好看啊,难道女人才会看?超级慢,还体现不出情感。哭也是没有碰到泪点。浪费了2小时。

49分钟前
  • 步毅
  • 较差

全姐饰演的妈妈在儿子去世后变得郁郁寡欢、脾气暴躁,终日生活在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中,但是为了照顾小女儿又不能选择去死,靠着抗抑郁的药物故作坚强地活下去。薛叔饰演的爸爸,长期在越南打拼,甚至还在那里做了三年牢。他离开的时候大儿子还很小,等他再次踏上韩国的土地时,却早已与儿子阴阳相隔。他对儿子的愧怍应该也要更进一分,同时他还要面对妻子对他的怨恨。

52分钟前
  • 蝶志凯序
  • 较差

每个人接受和克服离别的方式以及节奏都不一样,哪一种都不该被指责。这个世界上最荒唐的一件事就是往往有人要求遇难者家属闭嘴,要他们赶紧接受事实,要他们不要打扰旁人,要他们接着去过生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只能是当事人自我安慰的言论,而不应该是旁人的声音。整个故事一直在表现秀浩妈妈的不肯放下,其实只因为幸存者最容易产生罪恶感。最后的生日会全程催泪,就是那种哪怕你知道它是故意的但还是忍不住跟着难过。因为这不只是电影,这就是那些遇难者学生家属余生的真实悲痛。

57分钟前
  • 杜望川
  • 推荐

B,在哭泣的设置上,相比多次痛哭的全度妍,导演对薛景求的设置是一直的将哭未哭后,直到最后释放。完全去政治化表达。奇怪的是韩式苦情片拿手的催泪感在这部片里不见踪影。

59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还行

过于催泪,不忍看。另外,全度妍从密阳走出来的演技是没得挑了。

1小时前
  • 迈克尔逊干涉仪
  • 还行

歲月號這樣一個話題卻只拍出了強行催淚而沒有真正的悲傷實在太可惜,整個催淚點也全都靠兩位演員的表演,全篇就看到導演說“素媛的爸爸+密陽的媽媽,給我哭!”

1小时前
  • G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