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娜·瓦雷拉
Vitalina Varela,暗光疏影留不住(港),梦回里斯本(台),火焰的女儿,As filhas do Fogo,The Daughters of Fire
导演:佩德罗·科斯塔
主演:维塔利娜·瓦雷拉,文图拉,曼努埃尔·塔瓦雷斯·阿尔梅达,弗朗西斯科·布里托,玛丽娜·阿尔维斯·多明格斯,蒙泰罗·伊米迪奥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9
简介:薇塔莉娜经过漫长的等待,总算盼到一张从非洲维德角到里斯本的机票,然而迎接她的并非丈夫允诺的美好未来,而是天人永隔的哀伤,以及迷雾般的身后事。两人上次见面已经是多年前,期间渺无音讯,谣言说丈夫卷入了肮脏阴暗的利益纠纷,却没人知道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伤心的薇塔莉娜寡居在丈夫生前的幽窄小屋中,独自在暗夜的巷弄间徘徊,循..详细 >
私密的影像,阴郁的风格,诉说不出的痛苦
5+
这是...谁先爱上他的? 一个身不在场却气贯始终。有色彩的黑白电影,对暗色无比迷恋以至不见画幅,所以忘记镜头,忘记屏幕,去关注那些光的投射,它来自窗楹、门框、灯火,来自Vitalina明亮的眼睛,其所在即所画。当画面终于走出暗夜和室内,就如从影院里走出世外,即使所见皆青冢。最后结尾的力度堪比迷失Z城。
visual language A
片名出现前我开启了二倍速,坚持十分钟以后开始后悔,后悔为何不找个五倍速的播放器
相片的质感,这个质感太好了。
当电影不是电影,话都说不利索,还一个个慢慢半拍举手投足耍酷,镜头呈现好像是一帧帧油画,还TM一副很高深莫测的样子,傻逼哄哄还问你看我屌不?又一部文艺青年装逼神片,摄影比《路边野餐》稳的一批,台词有的一拼。
2021-2-4重看。科斯塔一贯的打光美学,局部光源穿透黑暗,聚焦于苦难深重的脸,折射于粗粝墙面,共建幽冥氛围;用光如泼墨处留白,人形于无限幽暗处剪影如鬼魅,一出似梦非梦的追忆。与记忆中明媚的佛得角成对比的是追述中幽冥环绕的往事,以及陷于光线深处的里斯本低下层现实废墟,无法用葡萄牙语沟通的失语境地,无法控诉的亡灵;结尾终于转向明媚室外,屋顶上开启的新生。透过铁栅栏窥视失去信仰的神父,如头顶荆棘的耶稣,惊到了。
骑行台上2倍速放完,喜欢摄影学习构图的可以看看,0剧情。
太慢了太慢了,好煎熬。高对比的布光看起来很累
补
并非适合多数人的影像。
愿称之为驾驭光的人,画面中只有光线与阴影,每一帧就像倾诉着哀伤的黑镜头,全片唯二的光明只属于埋葬过去的墓地和佛得角故乡的回忆。
对整个人类学与社会学进行反向间离,观者被抛向太空,幽冥影像似窥洞中偷看得来,远在地球上从未观测到的另一极,科斯塔宛如来自宇宙的外星生命,将亲切变得陌生,将日常变得超验,拍摄对象-观众-创作者的稳定三角彻底决裂散落在三个时空,而关系失衡裂变出的具备代表性的统一征象——电影,回归土壤,生根发芽,最客观的史学,最真实的生命。
7.0
受不了,太形式了
第一次看Pedro Costa的片子,很难说喜不喜欢,影像很有风格,舞台布景般的硬光,静中微妙动作的局部特写,呓语一样的对话,凝视,自叙,一种强烈的超现实感。但确实也很割裂,至少第一次很难抵达作者的世界。
#24th Busan IFF# 2019洛迦诺金豹+最佳女演员。慕名而来不过确实欣赏不来,画意摄影相当之有风格(高对比度,敢于使用大量纯黑色,画面只有局部是亮的,低机位,广角镜头等等),不过实在是不明觉厉且抓不到重点。
没有十年的抑郁症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一个被丈夫遗弃的怨妇,一个丢失了信仰的神父。可怜嘛?诚然!然而世人哪个不是在浮嚣的生活里中活着?!自我感动的人是自欺的懦夫,完全配不上他所经受的苦难。
我承认美学上无话可说 为啥动不动就放弃叙事啊 就算是情绪到位 给点故事大家不都看得更开心一点吗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