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暴笑的电影,不少笑料是William H. Macy制造的,不晓得他要演倒霉鬼演到什么时候,推荐他演的《THE COOLER》《Edmood》,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好莱坞第一号衰人。
这电影本来不小心就会写糟,最高潮的部分就是这些中年衰男和飞车党地冲突,糟糕的编剧必然会将飞车党描述的十恶不赦,打家劫舍,中年衰男们发生大规模流血械斗无法避免。
难得的是编剧很有分寸,飞车党表面凶狠,本身只是些迷惘的贪玩男人,美国毕竟是最法制的国家,飞车党若真是车匪路霸也早该被政府清洗了。
冲突被顺理成章的化解了。
谁都可以想象到若是华人电影这些不入流的编剧,最后衰男一定跟镇民联手起来整个《七武士》,还好是好莱坞,为了这个有分寸的冲突,我多给了一分。
哈雷的highway属于每个人,每个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特例独行的 my way--lifestyle的人。
哈雷---团体有爱巡航的归属。
飞车党highway上的帮派,让原本的tour of adventure and explore the fascination of the unknown。
变成 tour of danger。
帮派的排外与孤立自命不凡,人上人的样vs黑 she会。
对于路上的酒吧,ms的一种有型的归宿,但除了人,任何的东西都可估价,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玩法vs因循守旧固步不前。
保护古迹,建成的东西都保留成古迹?
那样思想负担太重。
我们只是生活。
对于美好的记忆记忆的是曾经的在xx地方发生的“事”,而不是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事物只是勾起那份美好的回忆。
有时感觉比起有型建筑、事物。
照片、视频好像更真实---因为记忆会遗忘会淡化。
即使有型建筑、事物还在。
人生如梦,做好梦。
不是yy,是perfect picture memors。
1。
骑哈雷的不一定都是坏人2。
你所看到,或者以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3。
好莱坞也有很多著名的跑龙套的4。
流行歌曲,不管现在是否还流行,总是很好听的5。
好的故事,即使很俗套,有好演员,也会满好看的
上班时候看的电影,是个暖洋洋的阳光明媚的下午,所以充分感受到了电影中的加州公路沿途风光,新鲜空气,望不到头的柏油路,一些在路上的小摇滚,四个不得志的中年男人,远离让人烦恼的世俗杂事。
不需要动脑子,看着这四个野猪帮成员的荒诞旅行,最后是意想中的皆大欢喜结局,于是觉得很舒服,又有点羡慕,办公室同事说这个片子中年男人看了会特别有代入感,我羞愧地发现确实如此,它属于所有平庸的一本正经循规蹈矩坐在办公室却又小闷骚暗地里经常YY做大侠梦的中青年男性,所以虽然媒体评论几乎都是对这部电影空洞情节和苍白笑料的批评,但丝毫不妨碍我欣赏约翰屈伏塔同志帅翻的小头巾,女老板娘性感的长裙,各种式样的重型摩托,还有那令人憧憬却永远止于遐思的“在路上”情怀。
Ps:看到44:03,屈伏塔一句whosyourdaddy,完全亮了
荒野大飚客 Wild Hogs 这是四个过着平庸生活的中年男人寻找自我、寻找激情的故事。
道格是个牙医,工作百无聊赖,连儿子都瞧不起他。
鲍比辞了工作当作家,半年后并没有写出什么东西,被老婆赶回去重操旧业——干他的马桶工。
杜德利是个软件工程师,标准的极客宅男,因为不敢和女人说话一把年纪还没有女朋友。
伍迪是个律师,公司面临破产,名模老婆也要离他而去。
这四个人是好哥们,也是哈雷摩托的爱好者。
他们都过着平庸和无奈的生活,都面临着中年危机。
这一天,伍迪提出一个建议,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越新墨西哥州,然后去看看大海。
只有道格对这一提议没有响应,因为他很有顾虑。
道格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和妻子、儿子产生争吵,一气之下吃下了各种平时他都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的东西,结果住进了医院。
他和老婆谈心,老婆建议他出去旅行。
几个人出发了,在道格的建议下,他们四个都扔掉了手机。
出发了,却遇到了大雨。
他们躲在塑料布底下,被开车路过的美女们嘲笑。
晚上,他们谈心,各自诉说着各自的困境。
他们原本打算住在帐篷里,却无意中把帐篷点着,最后只能睡在气垫上。
早上起来,来了一个穿着警察服装的gay,gay希望加入他们,被他们婉拒。
四人继续前行,非常开心。
开着摩托车确实很酷,不过也有狼狈的时候。
一群群飞虫扑到他们脸上、甚至嘴里,还有个乌鸦砸到一个人的头上。
他们路过一个水潭,进去里面洗澡。
其中一个人建议把内裤脱了,这样才能达到这次出来旅行的目的。
刚把裤子脱了,就来了一家老小,他们也要加入进来。
结果当一家老小发现这四个人光着屁股在里面时,当然把他们当成了gay,非常恶心地走了。
一家老小刚走,早上那个穿着警察服的gay来了......这次,轮到他们四个落荒而逃。
他们来到一个酒吧,酒吧里全是“哈雷一族”。
四人受到欺负,甚至连杜德利的摩托车都被领头的要走了。
四人灰溜溜地准备打道回府,但伍迪非常不甘心,他自告奋勇回去。
他剪断了所有哈雷摩托车的油管,然后跑了。
伍迪告诉三个伙伴,他已经搞定了一切,于是四人又掉头继续前进。
路过酒吧时,“哈雷一族”发现了他们,于是骑车来追,结果发现摩托车都漏油了。
更要命的是,一个人把烟头扔到地上,引发了大火,大火直接把酒吧给烧掉了。
伍迪知道惹了大麻烦,总是催促着其它三人赶紧前进,急得连油都没有加。
于是在荒野之上,摩托车没油了,他们只能推着摩托车前进。
还好,前方有个小镇。
来到小镇上的一个酒吧,他们见酒就喝,被人误以为是坏人——原来那些“哈雷一族”经常来这里白吃白喝,有时候还砸东西。
当地人知道他们不是坏人后,对他们很友好。
他们在集市上玩得很开心,杜德利因为喜欢酒吧老板娘,就去她的摊位上买吃的,结果差点被辣死;鲍比玩飞镖游戏,自称很牛逼,结果烂得一塌糊涂。
之后,他们又被警长带去玩“摸牛屁股”,虽然四人被牛顶得屁滚尿流,但是依然很开心。
晚上的聚会也很开心。
杜德利为了和老板娘跳舞,让伍迪教她跳舞。
杜德利跟老板娘跳舞,表白,最后还接了吻。
而“哈雷一族”中的两个人这时也来到了小镇,他们把四人的行踪报告给老大。
老大叫两人不许动他们,否则后果自负——因为老大要自己动手。
鲍比误以为伍迪已经搞定了一切,而“哈雷一族”们很怕他们,所以他上前戏弄“哈雷一族”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因为有老大的指示,死活不能还手,于是鲍比等人成了小镇居民们的英雄。
第二天早上,伍迪竭力要说服大家赶紧走,但其它人都不愿意走。
这时候,众多“哈雷一族”进入了小镇。
伍迪赶紧拉着其它三人躲了起来,他只好告诉其他三人事实的真相——他破产了,老婆也离开了他,而他并没有真正搞定“哈雷一族”,事实上反倒闯了大祸。
四个人躲在老板娘家里不敢出来,而“哈雷一族”叫嚣着,要是再不出来,就把老板娘的酒吧烧了。
为了心上人,杜德利勇敢地站了出来,但是他还没动手就洋相出尽,还被“哈雷一族”活捉。
杜德利被“哈雷一族”用绳子绑了挂在了树上。
伍迪下定决心去救朋友——他已经失去了一切,不能再失去剩下的朋友了。
于是三人去救杜德利,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被痛打了一顿。
但是叫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四个被打倒后,又站了起来;再次被打倒,再次站起来......“哈雷一族”们都快蒙了。
而小镇的居民们被四人的精神打动,他们站了出来,要和“哈雷一族”们决一死战;同时,“哈雷一族”们的老前辈、也是酒吧的主人来了,他让“哈雷一族”们住手,并且说他们已经完全歪曲了真正的“哈雷精神。
老婆们得知四人在这里,赶了过来。
得知真相后,她们也很支持老公们的旅行。
而道格也成了自己儿子心目中的英雄。
四人继续前行,并且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海边——当然,还是洋相出尽。
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家庭、孩子的功课、老婆的唠叨,渐大的肚子、渐稀的头发,一切都提醒你人到中年了。
我们用尽前半生奋斗而得来的安稳,却在后半生越发显得令人厌倦。
因此觉得要放纵一下自己,让身体跟着心做次旅行。
四个人踏上了回归之旅,一路上的欢笑和挫折,都和他们的生活、身份、地位无关。
这就是一段重新开始的人生。
一段找回最初的自我的人生。
四个老男人本来就很难让人提起兴致,一个个骑上哈雷也一点不拉风,看上去就像是……四个中年男人。
而且四个主角分散关注也让每一个人的演出难以令人印象深刻。
而笑料除了前后两次撞路牌和滑水板之外,就没有什么能让人记住的了。
还不如Marisa Tomei出演美丽的女服务生,因为实在看不出她是43岁的人。
又见中年男性危机,又见Thank You America的Cliche。
Macy的表演是电影唯一亮点,他泡到的那个女孩(中年女人),曾经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也挺漂亮。
不过Wild Hogs?
Yes Wild and Stupid。
香港90年代IIB级搞笑片的水平。
彼得方达的出场,的确是让人惊诧。
如同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归来一般,I'll be back, and yes I am back!之后做了一番Easy Rider的精神宣教,骑着那辆哈雷孤独的走了(对于这样一个片子还能期待他做什么?
)。
镜头中孤独离去的彼得方达,镜头前景是欢呼的人群,而人群背对着亨利,他跟40年前一样孤独地骑这车走了。
还有Ray Liota?
我Good Fellas里我曾经疯狂的喜欢他,跟John Trovolta一样人老色衰。
John的舞步似乎还有点儿周末狂欢的影子。
不过如今只能勉强逞能去拍拍公牛的屁股,还是别提了。
看电影如果没有抵抗力,一些记忆里的好东西都会被和谐得很干净。
对了还得提一下整场电影里要不是The Beach Boys的Good Vibrations这首歌,我真没感觉到这部电影里还有音乐存在。
你是喜欢四平八稳的生活,还是追求天涯漂泊的感觉?
对男人来说,在不同的年龄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大多数最终会选择归于平静。
退出江湖的你,身家慢慢有了,子女慢慢大了,麻烦却也慢慢来了,正如片中的四位大叔一样。
一个四十岁的老处男,整天和电脑程序作伴,早已忘了“浪漫”2字怎么拼写;一个家庭美满的牙医,每天的作息如瑞士钟表般规律,连食谱也是精心计算过胆固醇含量的;一个辞职写作的管道工,要么在家面对老婆和岳母的白眼,要么出门穿着鞋套去和堵塞的马桶较劲;一个超级名模的老公,正面临离婚、破产双重打击,偏偏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样四个高中同窗,不约而同地在步入中年之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了莫大的困惑。
换了咱中国人,可能去卡拉OK吼两嗓子就太平了,可对这四位在汽车文化中长大的美国佬而言,最佳的减压方法却是穿上拉风的皮衣皮裤,开着大排量的哈雷摩托,沿着一望无际的公路做一次狂野之旅。
这次旅行没有计划、没有意义,唯一的目标就是放下所有事情,向前,向前。。。
直到大海。
为了避免受到干扰,大叔们扔掉了手机和GPS,给自己的车队起名Wild Hogs(野猪)像模像样地上了路。
扮酷是需要一点学费的。
大叔们当晚遇到的第一份惊喜就是―――被篝火烧掉了唯一的帐篷和大多数寝具。
于是,四个男人只能挤在一张垫子上互相搂抱着过了一夜。
清晨的阳光带来了新的一天,也带来了一位神色凌厉的骑警。
四人刚想解释这不是同性恋派对,但在发现警官柔情似水的眼神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光速穿戴整齐后继续上路。
在经历了鸟粪淋头、裸泳遇上露营家庭等一系列插曲之后,他们在一家飞车党酒吧中碰到了最大的麻烦。
党魁一眼看穿了他们的身份和心态,霸占了IT大叔的摩托后把他们赶出了酒吧。
为了逃避真实的生活,破产大叔独自回到酒吧剪了所有摩托的输油管后胜利取回了被扣的摩托,不过他估算不到的是飞车党在出门追赶时不小心把烟头掉在了满地的汽油上。
看着炸成碎片的酒吧,破产大叔吓得赶紧督促毫不知情的众野猪们速速上路。
经过了N个小时的疾驶,大叔们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
这里没有暴力、充满温情,让他们暂时放下了所有的麻烦留了下来。
IT大叔泡上了美丽的餐馆女老板,作家大叔也和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游戏自学成才的执法官成了好朋友。
在教训了受命赶来监视的飞车党探子之后,野猪车队俨然成了小镇的守护之神。
童话故事总有好人受难的情节,大叔们也不例外。
飞车党全体迅速赶到了小镇,并扬言要烧掉餐馆逼骑士们现身。
为了保护情人的唯一财产,IT大叔拿着扳手挺身而出,并不出所料地在1秒钟后成为了人质。
其余3只野猪试图模仿西部片里的救人情节,同样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势后落入敌手。
陷入绝境反倒激起了4人久违的豪气,向飞车党提出单挑的请求。
在被摆平数次后,终于有飞车党的老前辈现身,指责党员们早已背离了飞车族秉承的自由精神(没办法,这毕竟是喜剧片)。
嚣张跋扈的阿飞们看见领导就迅速成了乖乖仔,排好队形后回了家家。
而野猪车队的四位英雄也在全镇的欢呼声中继续前行,并最终看到了大海。
对于大叔们来说,这次惊骑之旅让他们放松了心情,也找回了自信。
人生就像漫长的公路,一眼望不到头。
旅行的目的并不在于路的尽头是哪里,而在于欣赏沿途那不断变幻的风景,并满怀期待地迎接下一秒钟的未来。
天下的女人啊,如果你的男人想要暂时离开,并不一定表示他不爱这个家,他只是需要一点空间来找回自我罢了。
《荒野大飚客》如果叫“荒野大嫖客”会更卖座。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有两个看点。
第一,是影片的几位男演员。
John Travolta、Tim Allen、Martin Lawrence和William H. Macy,四个名字房在一起,就让人对影片有着无限的憧憬。
特别是Tim Allen,我很喜欢他的满嘴fxxx废话连篇的风格,很容易让人想起年轻时的Eddie Murphy。
希望Tim在片中的表现能让人满意。
第二,是影片中一样非常重要的道具,几乎是本片的灵魂所在——Harley-davidson。
因为Harley-davidson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和品位的精神是触发主人公改变生活的原动力,之后才有了一连串的故事。
下面说说影片的片名。
我一开始很奇怪,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电影名字竟然叫Wild Hogs。
翻阅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
今天看了一部关于Harley-davidson工厂的纪录片,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这里的Hog不是真正的猪,而是指哈雷骑士自己,也就是说,骑士们喜欢把自己叫做Hog。
这是有历史的。
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叫做破坏大队的哈雷赛车队,这个车队有个很特别的习惯,获胜的车手要抱着一只小猪开车绕场一周。
这是最早哈雷最早一次和猪扯上关系。
后来这个习惯慢慢演变为现在骑士自称为Hog的风俗了。
甚至于现在的哈雷主车队的名字就叫Hog(据说是简称造成的巧合。
没找到主车队的名字)。
想想,中文译名真垃圾,不知所云,干脆翻译成“疯狂骑手”都比什么“大飚客”好。
题目起得有点绕,不过几个中年男人突发奇想要作飞车党周游列国,这听起来确实不老靠谱的,而wild hogs就这样做了,让不靠谱变成了靠谱。
几个演员都在圈里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肯凑在一起当个1/4的主角,应该就是图着这玩乐的气氛来的吧,电影非常有趣,其实一些笑料也没什么特殊的,甚至有些老套,可看着几个几十岁的男人难得这样释放自己、尽情享受,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都让人觉得很开心,还有一丝感动。
middle-age crisis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成不变的生活过了十几二十年,或者面临工作的压力,或者面临感情的淡漠,或者面临子女的代沟,或者面临自我的迷失,总之,生活无趣而乏味,没什么特别的不好,可是也再难想起什么特别的好来。
这时候,人大概是需要一点外力、一点刺激的。
可是,要想真正从现有的模式中跳出来,又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只是像电影里这样偶尔发疯一回,恐怕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能够打破既有稳定状态是需要魄力的,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英雄,即使结果不好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下决心去做就是了不起。
生活中能够敢于尝试的人恐怕不多,所以,如果是看看电影,借助角色们来过过干瘾,也可聊以安慰吧。
在结尾居然还安排了好玩的小段落,在电影的句号中填入了搞笑的煽情。
中年男人装可爱。
挺好笑的。
可以拍的更好,没有发挥出这些实力派演员水平...
4个大男人体现出的那种坚韧和顽强的精神值得赞赏,旅途中的欢笑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很漂亮的公路片,中年男人的激情之旅 :P en,小店女老板娘很有魅力~
太俗气
wrong jack!It's my highway!
大学在宿舍被窝看的 有意思
四个搞笑男人的故事 难得的欧美喜剧
荒唐的中年危机~真搞不懂飞车党的所谓信条==
老了以后也疯狂一把~
应该比较适合桃姐看,╮(╯▽╰)╭.....
...感觉垃圾,桥板太古板了,做作太多了
a little bore
3分
标准中年危机,,
这电影确实挺彪的。
热血大叔啊
故事生动,精神可嘉,演员也很放得下。人到中年,我也定会希望跟兄弟们有这么一出。
衰男逍遥游。不小心把哈雷帮酒吧炸了这段有点意思。男gay错把他们当成gay友狂欢想加入的时候笑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