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塔

東京タワー,东京铁塔,寂寞东京塔,Tokyo Tower

主演:黑木瞳,冈田准一,松本润,寺岛忍,半田健人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法语,日语年份:2005

《东京塔》剧照

东京塔 剧照 NO.1东京塔 剧照 NO.2东京塔 剧照 NO.3东京塔 剧照 NO.4东京塔 剧照 NO.5东京塔 剧照 NO.6东京塔 剧照 NO.13东京塔 剧照 NO.14东京塔 剧照 NO.15东京塔 剧照 NO.16东京塔 剧照 NO.17东京塔 剧照 NO.18东京塔 剧照 NO.19东京塔 剧照 NO.20

《东京塔》剧情介绍

东京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1岁的透(冈田准一饰)爱上了母亲的朋友、年长他二十岁的已婚妇女诗史(黑木瞳饰),他们一见钟情并开始了地下恋情。透的好朋友耕二(松本润饰)也与家庭主妇喜美子(寺岛忍饰)有不伦关系,但情感十分复杂难解,他同时还有一位女友。 三年来透听诗史喜欢的音乐,看诗史喜欢的书,每天下午在家等诗史打来的电话。他不能主动打给她,这是两人的约定。渐渐地,他越来越不能满足这样的关系,他向诗史提出了一起生活的要求。诗史是理性的,她清楚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丈夫给予的,离开丈夫意味着什么诗史清楚不过,所以对于透提出的要求她一直模糊回避。不过,当透在派对上不顾一切地当着众人的面向她表白并离去后,诗史终于做出了决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青苔杀人狼狈如影随形2016婚外情事第三季今夜在浪漫剧场科洛弗档案看见第三季游击英雄伪装者12岁:小小胸口的怦然心动第2季33分钟侦探锦衣卫后空翻少年!!做次有钱人缘定今生伤害真相在耳中休夫记天堂2欢迎回来百音别碰我的童年周恩来万隆之行各取应得惊天战神夏至物语狮女传说古剑飘渺录海的誓言势不两立

《东京塔》长篇影评

 1 ) 寂寞无人见

很早就看了《东京塔》的原著小说,也是读过的唯一一本江国香织的作品。

日本人描写情感和中国欧美都不同,既不是感官上的香艳直露,也不是绝口不提的儒雅风度。

读他们的文字,总有一种淡淡的哀伤贯穿其中,似乎那种永远无法完美的缺憾感才最动人。

从最早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到现今的大部分作品,这个传统都没变。

整部戏的情节用一句大俗话来概括就是“御姐和正太的故事”,当然内容远远不止这些。

我觉得演员的选择上很成功,很好的诠释了作品的内涵。

黑木瞳扮演的诗史是一个在外人眼里值得艳羡的人,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夫妻感情稳定,但她偏偏和自己好朋友的儿子好上了。

冈田准一很适合这个儿子透的角色,漫长的等待,隐忍的付出,总觉得他二十岁的身体里多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的温柔和沉稳,眼神深邃,让人想一头扎进这个无边的海洋。

电影没有过分的去渲染情感,赚人眼泪。

而是恰到好处的停止转换,让你意欲喷薄的情感一次次的压抑进身体,越来越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心理。

另一对不伦之恋是喜美子和耕二。

相较前一对,我更喜欢这一对的故事和表现。

寺岛忍饰演的喜美子是个普通的主妇,生活平静的不起一丝波澜,慢慢地将她拖入世俗的蛛网中。

如果不是遇到少年耕二,恐怕她的生活仍旧会这样一年年的流逝而不留痕迹。

松本润很好的诠释了耕二这个角色,我先不得不私心表扬下这部戏里他的造型,应该算是他出演作品里的最好之一。

耕二不同于透,他对喜美子没有那么深沉的感情,在跟喜美子交往的同时,还有一个同龄的女友。

而喜美子好像也是在贪恋年轻的美色,被那么年轻的身体拥抱时,自己也不自觉变得年轻起来了吧!

“嗯,上了年纪的女人有哪一点好?

性爱能力和经济能力都好,和有夫之妇恋爱有说不出的甜蜜。

”故事的最后,第一对感情历经波折最终修成正果,然而看着他们在巴黎的天空下相拥而泣,我却不禁恶毒的猜想,那二十岁的年龄差距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拖垮两人。

第二对虽然是以分手告终,却更符合现实的残酷。

看着喜美子在舞台上淋漓地跳着疯狂美丽的弗拉明戈,你似乎能感受到这个平凡女人心中的暗涌。

再平淡的家庭琐事,再激情的床上狂欢,都抵不上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出口。

寂寞怎么会得以排解?

它只是悄悄隐藏起来,在你放松防备的时候,全力攻占你的心。

一直喜欢前人东坡的几句词:“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与君共赏。

 2 ) 我们无法再在一起

“我现在这儿可以看到东京塔,你那可以看到么?

”“我这儿也能看到。

”“可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

”……可是,最后,你还是到了我所在的地方。

——《东京塔》文/杰夫很多东西,被我们记住,被我们想起,并不是真的就有多美丽,只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所以,即使再漆黑的夜里,依旧闪烁着动人光芒的东京塔,之所以皎洁,正是因为它的背后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回忆和思念。

记得很小的时候,住过的那所老房子,躺在床上,抬眼就可从墙头的小窗口,望到故乡那高耸的电视塔。

我在那座老房子里生活了10年,也就望了那座电视塔10年。

我想,跟我一样,过去生活在那座电视塔下的蛛网般的弄堂里的人们,现在每每看到它,想必也都会或淡或浓地想起那些曾经属于各自的故事。

稍大一点,我到外地读书。

学校所在的城市夜空,时常绽放着娇艳的烟花,那些烟花总是把那座娇小的城市衬托得格外柔美。

也就是在那些绽放散落的灿烂里,我遇到了有生以来觉得最美的女孩。

我们认识,交往,一起拥有幸福,然后分开。

从此分隔两地。

如今,她早已结婚生子。

可是,无论我在哪座城市,当夜空闪起陌生而又熟悉的烟花时,我的脑海中仍旧会浮现出她的脸孔。

尽管,我知道,这么多年,彼此都应有了极大的变化。

可是在烟花深处,她的面孔依旧那样美丽澄净,就连脸上那惯常挂着的淡淡微笑也仿佛不曾改变。

再后来,我去到北京。

那座庞大的城市,庞大到令每一个新到那里的人都会觉得不知所措。

可是,就是在那不知所措中,我却记住了这座城市初秋傍晚斜斜洒下的阳光,明亮却不失温和熨贴。

后来,即使在其它城市,不经意间,看到天边夕阳浅浅地铺下温暖的光线,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座城市的朋友,想起跟那些朋友穿过一条条安静地胡同,想起初秋那些胡同深处淡淡传出的桂花香。

如今,我房间的窗外,看不到电视塔;我所在城市的夜空,也很少有烟花绽放;而江南绵绵的细雨,也总是让我很少在秋天再去体味到同样温暖清爽的夕阳。

毕竟如同《东京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中太少太少。

因为,在现实里,东京塔尽管依旧矗立在那里,闪着同样的光芒,可是塔下的樱花却早已开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过去了,就很难再回头吧。

即使我们这些曾经在一座城市,仰头看过同样的景色;即使我们曾经喜欢过同样一本小说、喜爱同样一部电影、钟情于一样口味的咖啡,乃至于曾经痴迷于同一张唱片,可是我们后来也依然无法再次相遇。

即使再次相遇,我想,我们也无法如同《东京塔》里的透和诗史,可以那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吧。

因为,我们本就在不同的地方,也因为,我无法去到你那里,你也无法到我这里。

 3 ) 完美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

……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

……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我喜欢黑木瞳的表演。

絮絮的台词,由她的优雅深情来演绎,说尽了寂寞主妇心底里无尽的幽怨。

不知道现在的导演都怎么了,想讲述的是爱,是美好,是一切令人心仪的主题,可是偏偏要用非正常的关系来诠释。

刚看完《断背山》,感慨于一个未完成的梦,现在又看过了《东京铁塔》,感动于一份执着的爱情,只可惜,前者是关于同性恋的,后者是关于女主人与少男情人的偷欢,所以,我只好撇开这影片中令人争议的社会关系,努力将主题从中抽取出来。

剧情中,透对清水说:我们会在一起; 耕二则对喜美子说:我们注定会分开。

于是两段同样是有夫之妇与美少男的感情终究发生了不同的结局。

再看这唯美、深色调的画面,每一个人物都带着淡淡忧伤的眼神,夹杂着内心里徘徊、焦急、埋怨、愤懑、曲折的思想斗争……其实,如果将其拍成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也许影片应该结束在喜美子驾车撞了耕二的跑车后,转身黯然的表情;可是这偏偏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在导演的刻意升华之下,最终描写的是清水与透在巴黎的浪漫重逢,一个喜爱艺术的中年女人和她那有音乐家气质的少男情人的终成眷属。

那么然后呢?

然后就如清水的丈夫所说的那样,一个20岁的男子和一个40岁的女人从此生活在一起,再然后男子40岁的时候,女人已经是60岁的老太婆了。

如果我们能百分百的相信,那个时候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那么影片最后升华的主题便是真正美好的。

可是如果不能呢?

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些,留几分美丽的遗憾也好,悲伤的怨念也罢,将故事结束在那见证了一切的东京铁塔前面呢?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静和热情之间》,我认为,这与导演最后设计的巴黎重逢结局充满了矛盾。

也许我是一个电影悲观主义者吧。

但是,无法拿捏的准未来的爱情,与其在影片最后构造一个完美的结局,倒不如去反映现实的不如意,演绎一个或潇洒或唯美的分离,留一个淡淡的念想在每个人的心里。

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面莉香的离去,留下的那份遗憾永远挂念着人心,于是故事的美丽永远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这才是美的电影,现实的人生。

就像片中喜美子跳的弗拉明戈,摇摆、转圈、踏步、抬头看前方,富有张力的舞蹈,热诚,却充满悲凉。

 4 ) 冷静与热情之间

“两个十九岁的东京少年分别与比他们年长20岁的已婚女人相恋。

诗史与透的恋情已经持续两年了,两人不能经常见面,多数依靠电话谈情说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交流。

透的同学耕二高中时候就和同学母亲有过不伦之恋,分手后虽然在和同龄女孩交往,但同时又和已婚女子喜美子保持肉体关系。

根据江国香织同名小说改编。

黑木瞳和岗田准一主演,另一对情侣由寺岛忍和松本润饰演。

” 导演好像比较偏重表现分别代表了精神和肉体两种不同类型的恋爱。

看了看影片介绍,类型那栏孤零零的只有三个字“爱情片”。

封面是繁华而寂寞的东京塔,由夜晚的黑幕和零星的灯光映衬着灯火绚烂的东京塔。

感觉导演没有把这电影拍得很忠实原著。

对于作者描述的社会现象,比如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爱情和人生的不同理解和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婚外情等。

感觉没有特别重视。

因为,原著中开篇第一句话是,“世界上最令人感伤的景色莫过于雨中的东京塔了。

”而我在镜头里,没有发现透的寂落。

 5 ) 一生一次的激情

冲着松本润来看的电影。

其实一直对这种男女年龄差距较大的不伦题材没什么兴趣,无论是年长男性与年轻女性的组合还是人妻与青年的组合,都很少勾起我观看的欲望。

再加上不少相关题材的作品常打出的卖点与其说是不伦不如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感官刺激,很难判断其叙事的重心到底是什么。

这部电影有些不同。

观看之前便听闻这是松本润尺度最大的映画,但我对其中的亲密戏份却几乎没什么印象。

或许这么说显得本片拍摄得有些失败,但我并非是贬低本片。

可以这么说,剧情的部分更为打动我。

映画拍摄时间是2004年。

当时的松本润21岁,还没有练肌肉,身材瘦削,却不显得柔弱。

停车场的第一场戏,喜美子不停地望向后视镜,因为一次次停车失败而着急不已。

一转头,看见走过车前头的、穿着保安制服的耕二。

喜美子看着耕二,耕二也低头斜瞟着喜美子。

镜头语言无需多说,看到这一幕的一瞬间我便明白,喜美子的内心一定是在对视的那一刻颤动了一下,而耕二,根据后面的剧情,在那一刻便从她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看透了喜美子是另一个寂寞的人妻,他的下一个目标。

于是耕二能在帮喜美子停好车后对她漫不经心地笑着说“我可不是无偿为你工作”,这是两人日后有了更多纠缠的缘由。

之后的剧情谈不上有什么新意,其实老套得很。

寂寞的人妻从年轻而充满激情的美少年上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满足,长期独守空房、一潭死水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可心动便是历劫的开始,爱欲使人贪婪而永不满足,特别是两人的情感需求与付出不对等时,往往便是悲剧上演的开始。

松本润在特典里谈到耕二与映画的另一男性角色透的不同,虽然都是与年长于自己的人妻不伦,但透是因为对方恰巧是年长人妻,而耕二则是爱着所有人妻。

前者显然更符合大众对理想爱情的期许:人妻什么的不过是某种刻板标签,我爱上的是你非同一般的灵魂。

后者则是万千烂俗故事中的一个,狩猎者与猎物之间的快感游戏。

这也可能是映画给前者安排了一个理想化结局,而后者则是更多让看客心感“果然会这样”后再多一声轻飘飘的叹息。

但烂俗的故事就不能打动人心了吗?

显然不是。

世间唯一的soulmate何其之少,更多的是彼此心怀鬼胎的饮食男女。

喜美子渴求从耕二身上得到更多的情感慰藉,而耕二则希望坐拥年轻漂亮的女友与带来刺激感的人妻。

一方步步紧逼,一方呈防守姿态。

生活如看似平静的水面,内里却暗流涌动。

打破平静水面的是发生在bar里的修罗场。

终于无法忍受耕二若即若离的喜美子在厨房失火之后穿着围裙独自一人过来寻找耕二,耕二从前勾引的人妻的女儿吉田科普了耕二的斑斑劣迹,来寻找耕二的女友从错愕到愤而离场,喜美子与耕二的对峙,喜美子歇斯底里之后提出与耕二断绝关系,吉田最后和高中时发现妈妈与耕二的不伦后将西红柿扔到窗户上一样,将手里的桌球狠狠地掷向耕二的脸上。

一场闹剧,以耕二额头上一道永恒的疤痕作为纪念。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结尾:耕二捧着花束来到剧院看喜美子演出的弗朗明哥,碰巧和喜美子的丈夫、婆婆坐到一起。

喜美子的丈夫中途便离场,耕二托喜美子的婆婆把花束转交给她,接着离开剧院继续开车带着自己的联谊对象。

重头戏便在此刻:喜美子的车不停地撞向耕二的车尾,一路碰撞,两人在一个路口后停车。

愤怒的耕二下车指责喜美子的疯狂,而喜美子却只是拿着他给她的花,脸上是疲惫而勉强的笑容。

她以这种方式来与他做个了断。

两人以车相识,又以车结束。

她以决绝的方式为自己无疾而终的感情争取到了回应:耕二答应不再招惹其他年长的已婚女性,她在某种形式上成为了他的唯一。

这样的激情一生只有一次,哪怕之后又是长久的孤独,夜深人静之时,她也会想起他模糊的面容与声音。

21岁的松本润十分契合这类花花公子的角色。

他瘦削而不单薄,眉眼之间满是挑逗的情意。

哪怕华丽的外表之下藏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内心,和他对视的一瞬间也令人甘心万劫不复。

比起他所演绎的道明寺司、深山大翔等人气颇高的角色,这样一个危险如罂粟的青年更让我难以忘怀。

 6 ) To be, or not to be

又是熟女与少男的组合。

想起萨冈的小说《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年轻貌美而富有的少年西蒙在雨中等待比他大十多岁的宝珥从店铺出来,雨淋湿他的外套,两人相视无言。

西蒙瞥到街边招贴筒上的演奏会广告,痴痴地问:“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宝珥却苍白而美丽地叫他走,她不能爱他。

亦舒对此冷静地注释:恋爱过后又怎么办?

结婚?

嫁一个小若干岁数的丈夫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婚后开门七件事跟着而来,神仙眷属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变得伧俗起来。

最可怕的是养儿育女,孩子一出生,那小小的身躯,响亮的哭声,能把最洒脱的男女打回平凡的原形,这便是恋爱的后果。

恋爱过后的婚姻所带来的问题,不是熟女与少男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走入围城的男女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熟女与少男的问题是,是纵身于激情,还是止步于未燃?

是选择瞬间燃烧后化为灰烬,还是选择一步一步走入黑暗沉寂的所在?

他们在最美的一刻相遇,他沉迷于她的成熟之美,她借他的激情暂时忘却寂寞。

但是这最美的时刻同时又是最短暂的,因为她是夏天那朵最后的深色玫瑰,眼看要凋零了,花瓣中开出深黄的花蕊,越发显得彷徨无依,令人伤感而叹息。

诗史的老公对小透说,比你大20岁的女人,你能跟她缠绵到几时?

当你30岁,她就已经50岁了。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

他们只有现在,没有将来。

小透的母亲对诗史说,你独占了我儿子最宝贵的三年。

但这三年何尝不是诗史最后最好的三年呢!

这之后,可能就只剩下难以挽回的失去。

诗史最后对小透说,我已经没有可以下车的车站了,所以就算你明天变心,我依然爱你。

虽然双方都是有勇气的付出,付出后,也都有变心的权利,但对诗史来说,只要跨出这一步,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她完全明白,却仍然选择最后的盛放,即使这意味着永恒的放逐。

真是孤注一掷!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可以尽其唯美之能事。

生活中的男女可能没有这么美,但其热烈奔放程度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一点也不诧异的是,纵使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仍有那么多扑火之蛾。

而且古老的情节被历代所传诵,经久不衰。

这真印证了一句话,人性是不能被抑制的。

另外需要特别提一笔的是,诗史是由有日本最美丽主妇之称的黑木瞳扮演,这样具有致命诱惑力的女人多少年才出一个,不动心真不是人了。

如果不去想象两人以后怎样过日子,也不去理会不伦的因素,这电影拍得真是美丽。

 7 ) 爱是什么

和《绝爱》一样 这片子也仿佛一直在问 爱是什么。

《绝爱》拿两个男人来说 而这里拿大龄女人与年轻男人的故事来说。

所不同的是 《绝》太过理想化甚至神圣 而《东》显然是以现实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老实说 我喜欢彻底的悲剧。

因为没看过江国香织的原著 所以并不清楚片子的结尾是否作了改动 但我并不喜欢最终还所谓留着希望实则拖沓的结局。

透应该长大了 成熟的清水没有必要为一个站点放弃所有的其他的风景。

倒不如喜美子和耕二 撞车的重逢和再度分别 有种弗拉门戈般的轰轰烈烈和火热 喜美子正是“热情与天真”的女子的代表啊不过毫无疑问 这片子确实有理由成为同类影片中的佼佼者。

你为其中的故事叹息 同时也被它彻底说服

 8 ) Tokyo Tower

对我而言,影片的名称和海报很有魅力,然而故事却跟我所期待的丝毫不沾。

又是敏感的话题,开头的出格镜头让我原以为又是一部肢体语言陈述的影片,但拍摄得恰到好处,只有爱情没有色相。

虽说我与透的年龄差不多,但思想境界完全是两个层次哇,真的很难理解其中的爱情。

唯一让印象深刻的就是黑木瞳所饰演的诗史,既贞节又放荡,人前人后截然不同,抽不到有底牌的女人,乃是尤物。

诗史说她多坐了一站车,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可终究是到了错误的地方,人生虽不该但确实是单一的,应该尽量去配合这枯燥而不是去试着让它变得丰富。

温柔的外表、素净的气质,骨子里却跃动着一种不安分,喜欢。

爱情是纯洁,但透着道德这层镜片来看,他们这种执着只是盲目的罪过,结局虽美好,也只是编剧的好心吧。

 9 ) 《东京塔》

书是先于电影看到的,还是在去年的地坛书市上买的,记得当时还有一本《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那本书好象红透日本了,跟风的电影和电视剧也红得一塌糊涂,这本书似乎就寂寞了些。

作者江国香织算是畅销作家了,但书给我留的印象并不深,没有特别能抓人的细节或者细致入微的表达,日本人总有一些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谷崎润一郎比如村上春树比如川端康成比如吉本芭娜娜,所以,我不觉得那本书写得有多好,或许是翻译的缘故?

在店里看到这个片子,想了想,还是拿了。

片子节奏很慢,黑木瞳仍然在里面演一个出轨的已婚妇女(她那种半放纵半端庄的调调儿好象特别适合演这样的女人呢),她和小自己十几岁的男孩透一次偶遇后就在一起了,另一条并行的线是透的朋友和另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之间的纠缠。

男孩子们很难表达清楚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大自己很多的女人,他们也讨论,可是说到后来就会说不下去,也许是她们的温柔、宽容让人没有一点负担,再或者是她们的欲拒还迎,在顺从、温良背后偶露峥嵘的狂野诱惑着他们?

上了点年纪的女人对自己心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都有种骨子里的温顺体贴,所以才让那些男孩子感觉到久违了的,如同母亲般的舒适,就连做爱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体贴。

这样的交往一般持续不了多久,很快,随着男孩子的成长就会中断。

可是这两段感情却都有一个“拧巴”的结尾。

中年女人温柔但也贪婪自私,她们喜欢年轻男孩儿给自己带来的青春和刺激,但也同样害怕他们破坏自己固有的生活,他们可不能给予她们现在这样优渥的生活条件,感情就是谁付出的多就希望得到的多,看着黑木眼中的游移怕丈夫发现时的慌张,让观者也能感觉得到透的屈辱,而另一个女人也开始卸下温柔,在患得患失中再也无法平衡彼此的距离,她打电话要求他即刻就来,她气恼他扰乱了自己的生活和计划,那男孩终于觉得了麻烦和厌倦……后面的故事结局应该不用再多说了,猜也能猜出来,不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编剧竟然一相情愿的替黑木那一对设计了一个童话般完美的结局,透到巴黎学画画,一年后黑木放弃一切去找他。

再然后呢?

呵呵,就听天由命吧。

在于是的博里看到她的观影记,是这样写的——“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

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

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

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

别无他用。

甚至无法让人幸福。

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乍一看,都是说了一百遍的老式故事——过着平淡生活的太太爱上了年轻男子。

恋情的开始是盲目的游戏,结局却是人人发现了新的自己——这恐怕就是爱情的定义了,并不是保证抵达幸福的途径。

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透和诗史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总觉得,这是电影编剧的一片好心而已,是可以切去的、童话般的结局。

 10 ) 我是你心底的一滴融雪

《东京塔》(tokyo tower)改编自江国香织的小说,据说上映时票房极好。

日本导演的美学观念有时特别极端,无论什么题材,同性恋、不伦之恋、暗恋都拍得一个味儿,干净的画面、素淡的景物,无声无息的叙述着不同的故事。

《东京塔》不例外的都占全了,细雪、樱花、东京的夜景,还有东京塔孤独的背影。

江国香织的原著读了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文字不是那么流畅,影片倒是比原作更多了一份细腻的敏感,这确实少见。

清水是一位让人羡慕的已婚太太,她什么都有,美丽年轻的外表、苗条娇好的身材、事业成功的丈夫,经营着一家有点古怪但品位极好的精品店,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年轻的情人——透。

透18岁到20岁的时光是和清水在一起的,听清水喜欢的马拉,看她喜欢的小说,享受和清水在一起的时光。

新年的夜晚,在衣香鬓影的party上,很有默契的转到角落,相视一笑说“希望明年还在一起”。

如果说《东京塔》在感情渲染方面很到位的话,摄影立了大功。

人物的面貌、动作都是次要的,景物悄悄的占了主体画面。

比如,清水和透在宾馆幽会的情景,外面飘起了细雪,两个人望着窗外,说着幽幽的话,很美,毫无罪恶感。

与清水和透同时开始的另一条线,是喜美子和耕二。

同样是年龄悬殊、有夫之妇,不同的这份感情带着游戏和冒险的元素,因此更加索取、激烈、曲折。

耕二喜欢已婚的女人,是因为她们更单纯。

喜美子是感情平淡的家庭主妇,越到感情的尽头,她越明白耕二并不愿意永远在一起。

愤懑不平之余,她情绪失控、予取予求。

我想,喜美子是爱耕二的。

在充满张力的弗拉明戈乐声中,喜美子摇摆、转圈、踏步,分明是爱情受伤的女子,这和年龄无关;当她驾车撞了耕二的跑车后,带着孩子气的天真,转身时黯然的表情却透露了心事。

透对清水说:我们会在一起;耕二则说:我们注定会分开。

于是两段感情注定会有不同的结局。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静和热情之间》,倒是很符合内容,东京塔则作为隐喻的象征,在春、夏、秋、冬与不同的景物出现。

总感觉东京塔漂亮、现代,但是很冰凉、寂寞,清水开在东京塔内的精品店同样予人这样的感觉,这种环境里的清水会当众告诉透“我不喜欢坏了的玩具”,也不奇怪。

最后,她能走出这个圈子,寻找真爱,结局是完美不过了。

又想起清水和透在海边渡假的情景,神态和谐的样子。

——我是你心底的融雪,有点冰,会痛,会流泪,会永远记住。

《东京塔》短评

真喜欢那段弗拉明戈。

3分钟前
  • 岕川
  • 较差

完全无法理解主人公们的感情。P.S寺岛忍阿姨的那段弗拉明戈很赞,这种舞果然还得熟女来跳

6分钟前
  • Kirara酱
  • 还行

如此弱智又男凝的剧情,如此洗剪吹的男主。最后黑木瞳说出我会永远爱你的真的吐了。白瞎了如此美丽的黑木瞳,如此美丽的巴黎与东京。sb导演。

10分钟前
  • 艾芷
  • 较差

平淡无奇的模式化生活才是出轨的原因。

14分钟前
  • Kowalski
  • 推荐

年轻男子与年上女人的爱情故事,故事没讲好有再多的感情戏也是白搭。

18分钟前
  • uncannyblue
  • 较差

前半部分还可以 后半部分烂烂烂。看过密会差不多一年 感觉两者其实不尽相同 密会中更像是爱欲 相处像是一个光明的逃离,而东京塔中更像是情欲 是人性中更自我的部分 孤独空虚自我选择后不被控制的依赖纠缠(一年前看完密会搜这个 里面的人我还都不怎么认识 现在...呀 11,呀 黑木瞳,呀 马子俊)

23分钟前
  • Zoe
  • 还行

时隔多年仍旧一无抵抗力,老女人的魅力什么的,大概是只有成佛了才放得下的东西......个人感慨,跟电影没屌关系,是个烂片儿,尤其结尾的处理,属于那种对真实生活的一无所知的郭敬明式浪漫(我就假装自己知道什么是郭敬明式)......只有踢踏舞好评。

28分钟前
  • 狗头金
  • 较差

前半段是四个星,后半段也就两个星,,,,,,,尤其是结尾,,,,,取中吧

32分钟前
  • 7
  • 还行

这种电影在我看来有些鸡肋,氛围和演员都是好的,可是故事讲得疲软无力,看得人昏昏欲睡,连清奇的三观也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但黑木瞳真女神。

37分钟前
  • 马马
  • 还行

所有情节都想预想着发展。。太矫情了

42分钟前
  • PHDD
  • 还行

少男都爱熟女,熟女身上有少女没有的风韵;熟男只爱少女,少女身上有他逝去已久的青春。

4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偶像剧味道大过导演在影像上努力的“姐弟恋/老少恋/老年吃嫩草”故事...两对“姐弟恋”相比之下还是松本润这对有趣多了(也许这对看着稍微接地气点吧,从结尾看来这对也比黑木瞳那对更像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后者明显过度浪漫主义化了),尽管黑木瞳+冈田准一那对可能视觉上更养眼些。这样的故事更像是为了满足某类人群的幻想而存在,观念上的噱头、戏剧冲突按理说都够多,但是给我感觉导演水平不太行以至于看得人昏昏欲睡。两星给演员,一星给配乐。

46分钟前
  • 銀河映像創作組
  • 还行

哪来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如果现实中存在这样执着纯粹的真爱 放手赌一把又如何 p.s.巴黎还真是适合作一切的solution...

48分钟前
  • umi
  • 推荐

画面很美,但不知道在表达点啥,结局强行洗白!

49分钟前
  • Emma
  • 较差

韩国也有一些不伦恋,但往往会为不伦找一些“理由”,比如女方家庭不幸啊什么的,但日本就是纯粹的不伦恋,我就出轨了乍的

53分钟前
  • 曾于里
  • 推荐

台词很杀,句句直指内心,弗拉门戈可以点燃一个女人灵魂深处最隐秘的激情,日本人对不伦的描绘总是如此打动人

54分钟前
  • 塞口
  • 力荐

“爱情中的甜蜜和野蛮和人生是不相容的”

58分钟前
  • 还行

黑木瞳一如既往的迷人.... 中年妇人优雅的代名词

59分钟前
  • Dimple
  • 推荐

因为冈田准一和黑木瞳多一颗星星,呵呵呵

1小时前
  • 走路去纽约
  • 推荐

姐弟恋,婚外恋 画面比较美

1小时前
  • Wanderer邢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