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雾花园

夕霧花園,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主演:李心洁,阿部宽,张艾嘉,大卫·奥克斯,朱利安·山德斯,约翰·汉纳,林宣妤,陈琼华,谢振刚,内伊姆加利利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英国语言:英语,粤语,日语,马来语年份:2019

《夕雾花园》剧照

夕雾花园 剧照 NO.1夕雾花园 剧照 NO.2夕雾花园 剧照 NO.3夕雾花园 剧照 NO.4夕雾花园 剧照 NO.5夕雾花园 剧照 NO.6夕雾花园 剧照 NO.13夕雾花园 剧照 NO.14夕雾花园 剧照 NO.15夕雾花园 剧照 NO.16夕雾花园 剧照 NO.17夕雾花园 剧照 NO.18夕雾花园 剧照 NO.19夕雾花园 剧照 NO.20

《夕雾花园》剧情介绍

夕雾花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将以上世纪1950和1980年代的双时间轴呈现,故事以张云林(张艾嘉饰)为核心开始,观众将看到以倒叙手法回忆1950年代年轻的张云林(李心洁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生活。妹妹张云红(林宣妤饰)的过世使张云林陷入罪恶感之中,此时,她也遇见了日本籍园艺师中村有朋(阿部宽饰),协助她打造纪念花园,并开启一段揪心的爱情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惠特妮·卡明:我爱你凶梦惊魂蜂箱波鲁鲁冰雪大冒险闯堂兔2疯狂马戏团肥女孩这个高中没有鬼2金色农家婆罗门纳曼嬉游记之日光宝盒太极魂之虎落平川K-POP:猎魔女团远方丛林战士最遥远的距离婚变女孩终究是女孩办公室演剧偶像危险证据芝加哥烈焰第二季美国小说一生一世可见黑暗孤注一掷九龙笔之神兵觉醒异世界居酒屋阿信第三季~皇帝与欧利亚的公主篇~僵尸之夜星光大道亚森·罗宾第一季

《夕雾花园》长篇影评

 1 ) come

阿部宽是真的帅啊,就是喜欢的气质和脸。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孔雀讲给我听,大抵阿部宽这样如今带有年代感的明星是今年35、6的他才会印象深刻的明星,而是我只看演员表名字只有若隐若现的记忆。

第二条故事线揉着日本文化,看得很心水。

全程想着过去孔雀和我讲的日本文化种种。

“文化有国界”。

有朋说了很多次“come”,有点冷到我,似乎比起“you have to talk like this?

”更神秘还更多想象的是直接带你体验感受。

电影画面记得有《茶经》的那一帧,因为看茶经是我亲身离了解日本文化最近的一次,其他不怎么了解。

也头一次看到刺青针的细节,是因为这电影。

看女主角的脸总是很出戏,两个时空都是...have no idea for why。

另外很跳脱,一些地方神秘搞得太刻意,甚至也觉得女主角在得知真相后的表现和emo太拉人出戏。

有些镜头手法也刻意,情绪没表达够或正确,显得衔接生硬。

我试图在两人戏里捉出以前孔雀和我说的那种情谊传达式,但没有感受到。

如要找,也许还需下眼日本本土的“昔日爱情“电影。

最喜欢的还是女主角的友在年轻时未表爱意前的两三场戏。

最近也看太多甜腻视频了,太爱这一种。

 2 ) 我这样最反对民族主义去诠释文艺的人,也忍不住要批评

三四星之间我踌躇颇久。

因为本剧有其可取之处。

影片的完成度甚好,对园艺的理解、时间的诠释甚至刺青的擅用也非常精妙,悬念设置得恰到好处,情爱的探讨——无关宏大背景只是两个人心灵的碰撞——很深刻,画面构图很美,风格很高级——全篇仅使用英语粤语和日语是高级的原因之一(不喜勿杠)。

单纯当作虐恋剧看,是相当内敛优雅又含蓄的上乘之作。

李心洁的表演到位,饰演妹妹的华姐不仅美貌惹人怜爱符合剧情而且演技又颇具潜力,生离死别那段表现优于李心洁;当然张艾嘉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深沉感人。

只有阿部宽的选角有点问题,气质与园艺大师怎么也不搭——当然后来证明他是间谍勉强自圆其说。

然而,怎么看都感觉几分别扭,即使是我这样再没有民族主义也偏爱日本文化的观众。

对被日本残害的妹妹的愧疚,需要自己再被日本人虐一次被占有一次才能救赎么?

她可以爱上一个日本人,甚至爱上杀妹仇人,但那种救赎实在是不合情理之极。

最后的宽恕本来恰到好处,不错,需要时间,寄出久存的信件(久存完好本来预示女主内心良善的一面)。

但宽恕到爱上曾经折磨她也欺骗她的人甚至爱欲永存,至少对于女主出身高贵学识出众冷静理智的法官人设,太过违和。

说此片美化军国主义,真不为过。

可惜了一个好架构和一众好演员。

 3 ) 禅道园林中的自我救赎,美术做的可真是好啊~!

影片骨架做的挺干脆的,不像大家说的大格局,是一部相当标准的浪漫爱情故事。

整体制作精良,好喜欢美术啊,影片触及到了幸存者的内疚感、历史与创造,以及一个女人和她对家庭、国家的记忆。

影片经典语录:外界的景色一直存在,区别在于我们选择观察它的角度。

乱世纠葛·自我疗愈一个被日军俘虏成为地下旷场苦力,奇迹般逃生,成为战犯调查员的女人。

她为了自我救赎,深入森林,在日式园艺中理解生命。

一个为日本侵略军找寻金矿,战争期间又拯救慰安妇的日本皇家园艺师。

为了自我救赎,在自己的花园中完成了爱人的心愿。

三段时间线索,一段不现实的爱情,殖民历史、侵略战争、慰安妇、战犯等大格局的乱世纠葛,融化于一片小小的园林之中。

影片概述一个愿望·一个秘密·一场虐恋姐姐张云林与妹妹张云红在二战前是富家小姐,日军1941年入侵马来西亚后,两人被日军俘虏,成为日军在马来矿山中的苦力,妹妹云红后期沦落为慰安妇,惨遭日军虐待。

妹妹在被虐待期间依旧有个愿望,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日式园林,日本战败当天,日军将矿上所有人都活埋,云林成为唯一幸存者逃出苦难之地。

云林战后为战争法庭工作,审查日本战犯,但是不论看多少日本人被吊死都无法抹平她心头的恨意,无法救赎自己的内心。

为了自我救赎,也为了实现妹妹的愿望,云林放弃检察官的工作,决心来到隐藏在马来深山中,请求曾经日本天皇御用园艺师为自己建造的花园,请求这个日本人为妹妹修建一座日式花园。

年轻的恋人第一次见面 李心洁真的还是好看的啊 别演鬼片了好好演戏吧园艺师中村有朋拒绝了云林的请求,但邀请云林在自己的夕雾花园中参与园艺劳动。

在园艺中,云林和有朋逐渐了解对方,透过园林山水和对方,再次认知自我。

秉持着对战争的恨意,云林对有朋持有对待敌人般的姿态,秉持着对国家的忠诚,有朋从未因战争及云林的伤害道歉。

当战败的日军将领希望接回有朋时他拒绝了,但脱离自己的同胞和祖国,就能摆脱自己与战争的关系吗?

中村有朋说,精通园艺的前提是获得另一项技能,他选择刺青,很痛。

当老年的云林回到夕雾花园时,她发现了当年有朋在自己身上,刻下了日军矿址地图的秘密。

那是她妹妹的葬身之地,那是她苦苦寻找多年未果的地方。

她终于理解有朋,理解他所谈到的园林哲学与“借景”,但她能原谅自己独自逃离、妹妹惨死的情景,宽恕日军战犯的罪行,救赎战争对自己深埋下的伤痛吗?

完成的地图刺青精神内核职人执念·禅与庭院·内心救赎

枯山水,真正把美国人震了的日本最高端艺术呈现。

在影片中,导演林书宇引导着观众在优雅的日式庭园、茶园和郁郁葱葱的丛林中观察,以禅意的心态陪着观众漫步行走。

他时常以电影的停顿邀请读者驻足,想象着有朋所创造的 "借景 "的震撼效果,如用剪下的树篱来衬托远处的山顶;用山石组成想象中的平衡空间。

在一个个迷雾缭绕的场景中,云林和有朋的形象也被缓缓地、一层一层地剥开。

他们都是孤僻而隐秘的人。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执念。

有朋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云林看来,艺术来自于文化,文化必有国界。

有朋诉说,外界的景色一直存在,区别在于我们怎么去观察它。

云林控诉,你现在是为谋杀犯和强奸犯辩护吗?

在有朋为云林刺青的时候,云林仿佛看到妹妹走在她期望的灯中,缓缓向自己走来,妹妹从另一个世界伸出手,替云林擦干泪水,这段阴阳两隔让人深深触动。

这段看的我特别特别感动。。

园林职人中村有朋不停的挪动着花园中的石头,以平衡内心的波澜,园林,是他对禅与术的平衡。

电影中提到的日本最早的庭院著作《作庭记》成书于平安时代(794-1192),在理石与理水两个领域讲述庭院的建造方式,“理”是”术“,是职人有朋追求石头高低的执念。

”理“的哲学,是”禅”,是宗教熏陶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

由心而生,寻找与世界的关系,是职人对于”禅“的思考。

在审查战犯期间,云林收到很多日本战犯的委托,希望她将自己写给家人的信寄回日本。

云林一直不肯寄出,直到她发现有朋在自己身上刻下的痕迹,她终于可以将信交给老友,代为寄出。

有朋不肯跟军队高官返回日本,他在为云林制作属于妹妹云红的庭院后,独自消失在属于他的森林里。

他们都得到内心的救赎了吗?

或许,石归土、信归乡,是他们在内心抗争后,最终选择的,参与历史与战争的方式。

优质的造型美术作品整部影片在造型、美术上很厉害,不论殖民地氛围还是和式风格,都把握的精巧细致。

这极大地帮助了观众理解并接受剧中人物设定,服化道融为一体,大到样式风格、场景制作,小到色彩搭配、材质选择,都非常用心。

张艾嘉演技真是没的说,百转千回都在眼睛的波动之中,这么大年纪还这么灵动了不起老年云林,即将联邦法庭法官,白珍珠耳环及项链带有年代性的贵族感,小丝巾显示着优雅,简明素色带有暗纹的服饰彰显着格调,细看衣服的材质也是很不错啊。

实力展示啥是森系男子走向丛林的森系职人,虽然羊坨坨看片前觉得,饰演这个角色的应该是个脸型锋利坚韧、很刚强的人,阿部宽有点奶油fiu不太职人。

但这套造型真是帮了他不少忙,显出一股儒雅而坚毅的气质。

喜欢这个小坎儿啊 想拥有 求链接青年云林,李心洁穿这件丝质半透明配绣花图案的小褂儿真的好看,不仅显得优雅大方,融在日式环境中十分和谐,在剧情上,还帮助观众看到她背上隐隐透出的被日军酷刑鞭打的痕迹。

蓝色的杯子对影调的调节起到非常好的配合作用(配合两人蓝色系的着装)玻璃银器、精雕细琢的酒杯及餐桌上的食物,后景的木质家具、百合花,都透露着殖民地内英式+老移民组合家庭的优越感。

活泼有趣的茶餐厅氛围设计美术指导蔡珮玲近些年参与的影片,如《血观音》、《星空》等也多次提名金马,19金马因优秀的处理拿下了最佳造型奖,期待她的更多作品哦!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影迷羊坨坨欢迎关注哦!

👏👏么么哒━(*`∀´*)ノ亻!👏👏

 4 ) 「借景」的艺术

这部片子里流露的人生智慧远比电影本身更为动人。

导演说:这部电影有一个责任感,我希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让观众进去这样一个他们可能会有些抵触,有点害怕要进入到的沉重的历史。

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这个微妙的平衡一直在去抓。

云林和妹妹年少时去日本旅行见到了日式庭院,后来回到马来西亚战争发生了,云林被日军掳去切断一根手指做苦役,而妹妹被迫成为了慰安妇。

最后云林逃了出来,而妹妹则葬身在了营地。

带着这份苦痛和对妹妹的歉疚,她决定将妹妹向往已久的花园亲手打造出来,以纪念妹妹。

思量再三她去找了日本御用园林师中村有朋。

两个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有朋教给云林「借景」的智慧。

「借景」源自日式庭园,而庭园设计最初源自中国寺庙,僧侣借由布置花园来象征往生后的乐土,同时为自己打造一个禅修的住所。

而「借景」是指在一个视觉范围内,借由远方的山,眼前的树,天上的云与雾,呼应人工打造的花园,创造出浑然天成的自然框景。

有朋试图借由园林的艺术帮助云林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

甚至有朋知道,满身痛苦和憎恨的云林,和满是谜团的自己无法走下去,他甚至从云林那里借来时间,让云林明白自己的爱意,让他们的爱得以延伸。

云林也同样从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中借景,支撑自己走下去。

就连导演也从时间,景致,氛围,甚至读者的人生经历借景,来让这个故事平静动人。

人生处处都是「借景」,处处充满答案,关键是问出对的问题。

就像李心洁说的,外面的世界很大很乱,我们要选择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便是「借景」的艺术。

 5 ) “不要忘记”和“宽恕”并行不悖

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日本侵略战争苦难史的记忆,伏笔得当,后劲十足。

也真不愧拿了金马最佳造型设计奖,意境美得如梦似幻,又听闻片中连服饰布料都与那个年代流行款式丝毫不差,便不得不佩服其精细程度。

(阿部宽书桌上貌似还摆着一本《茶经》)最初知道这部影片是因为演员阵容,李心洁、张艾嘉、阿部宽,哪个都好吸睛啊!

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演得好。

李心洁和杨雁雁的角逐让人有种死亡般的纠结……阿部宽角色台词设计得着实巧妙。

我初听和李心洁反应一样,以为是装腔作势的土味情话,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解迷后才明晰其深意。

云林,don't forget it. 花园里的一切都有时间,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So , you need time. 那么这部影片的探讨焦点或许可以理解为人们该如何面对苦难。

战争从来没有输赢可言,一方的苦难是所有参与者的“对倒”。

分别归属侵略方和被侵略方的有朋和云林都徘徊在爱情(宽恕)与家国(仇恨)之间。

云林重返花园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失踪的中村有朋。

她说,“我也不清楚我和有朋之间到底是怎么结束的”,她的“重返现场”,一方面是在追寻自己戛然而止不知所踪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证自己的爱情是否合乎正义。

云林一直怀疑有朋的不告而别是弃她回国,那么这便暗示了有朋的非正义性,而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云林竟然爱上了归属施暴者那一方的有朋,这便令她产生了背叛国家、背叛妹妹的罪恶感,但殊不知真正的“背叛者”是中村有朋。

有朋这个角色的本质类似《南京!

南京!

》里的角川,他最终选择“背叛”国家来完成自我爱情的升华与自我内心的忏悔救赎。

而于云林来说, “不要忘记”和“宽恕”并行不悖,对信件态度的细节刻画最能直观地显现出她与世界的和解,另一处则是在她确认自己的爱情合乎正义后,欣然地决定了争取法官席位。

有朋说,个体能选择的,是自我如何看待外景。

人生也需要借个景啊!

花园的雾散去,有朋走了,年迈的云林吻了吻岁月,世间依然阳光普照。

 6 ) 乱世诗

在阿巴斯谈电影中,他这样说:“所有艺术的基础都是诗歌。

艺术是为了披露,为了提供新的信息。

同样,真正的诗歌把我们提升到崇高之境。

它帮助我们逃离习惯、熟悉、机械的常规,这是朝向发现和突破的第一步。

它暴露了一个隐藏于人类视域之外的世界。

它超越现实,深入真实的领域,使我们能够在一千英尺高空飞翔并俯视这个世界。

其他的一切都不是诗歌。

没有艺术,没有诗歌,贫瘠就会到来。

”艺术和战争是《夕雾花园》中两个并行不悖的重要主题。

几乎可以说是如影随形。

它既没有落入一般战争片的套路,把视线聚焦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特别强调战争的惨烈与黑暗,同时也没有用艺术来弱化个人身上饱含伤痛的战争记忆。

在《夕雾花园》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无论是从历史、爱情、推理还是其他,如果单从一个故事的层面或一种叙事技巧来推敲这个电影,未免可惜。

对我来说影片最深的魅力来源于渗透其中美学,哲学和诗意。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一个问题,如果艺术不能用来反映社会现实,艺术还有什么意义?

尤其是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人是否还需要诗?

以前我的答案或许是一种毫无疑问的肯定,但现在我想其实没有人可以真正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给出一个恰如其分的答案。

因为它是一种个人而私密的体验。

有如一种信仰。

如果相信,它就是肯定的,而如果不相信,那它可以被理解为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问题,电影中的解答来自一个简单的情节。

当云林冒着生命危险,隔着战俘营的栅栏偷偷去看望妹妹。

云林发现,是往日一段她们共有的回忆还一直在支撑着妹妹彼时有如身处炼狱的生活。

战前他们一家人去日本京都旅行,让妹妹对彼时所见的日本庭园永生难忘,并从此在心中暗暗埋下了一个庭园情结。

云林问妹妹云红,日本人这样对待我们,为何你还喜欢他们的庭园?

云红说,我爱的是花园,而不是建造它的人。

那是我的花园,爱也是我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夺走它。

这个残酷而不乏温柔的情节,让我不禁联想到一个画面,就好比一个人被关在黑暗的囚牢之中,但她仍然需要从那扇狭小的囚窗去看到微弱的星光,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电影中,日本庭园不仅成为妹妹生命最后的支撑与安慰,同时也成为姐姐云林生命背后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后来让她不顾一切去完成妹妹的遗愿。

日本庭园作为一种貌似与生死毫无关联,尤其在战争年代显得无用的艺术,并不意味着醉生梦死或纸醉金迷的生活的一种,它不是一种靡靡之音。

而是帮助人类实现了一种心灵层面的构建与维持。

而这个构建与维持的过程并不是目的的达成,它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发生,一种自然。

如果说云林关于妹妹云红的一段回忆,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影片的主旨,园艺师的出现则是对影片主旨一种狂澜式的深化与推进。

就好比前者是庭园中的一树或一石,而后者呈现出了庭园的全貌。

理解影片中日本宫廷园艺师中村有朋的世界观,是理解影片主旨的一个必要前提。

在彼时乱世背景下,从一开始有朋就是一个社会意识淡薄,游离于世界之外有如天人般的存在。

有朋的眼中,看待世界一切没有分别。

有的只是对自然和生命的尊崇。

在有朋的身上,体现出了道家的哲学。

而这种道家的哲学体现在日本传统美学中,呈现侘寂之美的庭园就是文化融合所结出的果实的一种。

他对俗世中的杀戮征战没有任何兴趣,而是隐居深山潜心造园。

乱世之中,他身处的仍然是一个纯净无垢并且超越的艺术世界。

那个艺术的世界来源于他静谧而诗意的内心构建,而这个艺术构建的外在体现,就是以从自然中借景作为表现形式的日本庭园艺术,同时也是影片的核心意象。

一方面,有朋的身份对云林来说是敌人。

他们国家的铁蹄踏入自己的家园,并且把亲人带向毁灭是事实;而另一方面,有朋又是辅助自己完成妹妹遗愿的老师,跟敌我无关,也是事实。

影片冲突在此时深化。

如果云林对园艺师产生了感情,那她是否就是对惨痛战争记忆的一种背叛?

而如果园艺师远离天皇至上的祖国,把国家机密透漏给殖民地的女人,并与其恋爱,是否同样也是一种背叛?

影片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二元对立的答案。

事实上,影片对这个答案的处理是暧昧的。

故事呈现了冲突但没有给出结果。

园艺师在隐逸密林中最终消失,他对云林的爱也因此被迫阻断,无法在当下就获得验证与确认。

而是被遥遥无期地悬置。

只有在经过足够漫长的时间淘洗以后,云林已经走出半生。

彼时的战火纷飞已经化为云烟,一切尘埃落定。

时机成熟,机缘巧合,云林才终于能够明白昔日那个男人的用心良苦。

他把对她的爱,用一种私密而几近残忍的方式,一针一针种在了她的身上。

那就是云林背上的刺青。

就像某一天他们在建造庭园休息的间隙,有朋让她讲出自己的历史。

云林说,你不需要为此负责。

有朋说,从遇见你的最初,你就让我负责了。

她背上的鞭痕历历在目,没有逃出他的眼睛。

刺青这段将故事推进到高潮的情节,可以说是《夕雾花园》中美学的又一次深化与推进。

如果了解谷崎润一郎,或许就会对这个被称为“恶魔主义者”,在文学中将唯美主义贯穿始终的作家,多年以后另一位马华作家又悄悄继承了他的遗风。

而花园的名字夕雾,又直接来源于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

《夕雾花园》是一个浸透了日本传统美学的故事,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本人的审美。

但种种这些被《夕雾花园》悉数收入囊中的日本传统美学,在这里却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感官的愉悦,而是充当了一座战时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束将胸中坚冰融化的光。

它发挥出了更重要的用途。

有朋对云林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她立刻反驳他。

他说,生逢乱世,庭园的存在提醒我们,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而苦痛。

但我们,仍能觅得一丝宁静。

在一次采访中,影片导演林书宇说,有许多电影谈到战争与伤痛,但有时反而让观众的心里产生仇恨,这是我特别注意和避免的。

如果战争的结果没有让人意识到爱与和平的珍贵,却适得其反深化了人的仇恨与愤怒。

死于战场上的那些孤独的灵魂就是被辜负。

当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遗忘更不可能背叛自己国家的历史。

但或许在反复号召、命令、强迫,提醒的反面,人可以选择让灵魂升华的艺术去溶解冰冷与仇恨。

用爱去打破壁垒。

因为它会不停地提醒人们,这样的宁静来得如此不易,如此艰难。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拾粒)

 7 ) only pain feels right

在大马山中,战后神秘留驻的男人,在热带的氤氲碧绿里造一座日式庭园,最后化为深埋隐秘的钥匙。

慰安所集中营战犯的残酷兽行,夕雾深山园艺师的无言深情,日式庭园的美,刺青的痛。

一个人与一群人一体两面,艺术无国界而文化有,夹缝里的爱,“Same reason you are with me. For you,only pain feels right”,生发是因为痛,分离亦然。

“Is your place decide what family thinks”,但她带来的噩梦往事让他看到了恶果,几层回溯终归是他种的因。

最终他选择渡她,把自己和秘密一同归于丛林。

刺青一段是真让人想起《刺青》,特别是某些雾气朦胧的气氛和 刺青 里地震的回忆很像。

一查导演是当时的副导(导演当过好多人的副导啊)。

国外特殊时期的异国人,这题材挺戳个人口味的。

如果不是残酷往事还是撕开得太浅太柔和,如果不是太过戏剧化(说来《血观音》也有这毛病。

演员真的选得很合适。

因为时局HKAFF买了票却没有在去年看到确实让人遗憾。

————总觉得云林没有经历和她妹妹一样的遭遇,也许该是个男人呢?

如果是个男人,那感情似乎更纠缠难言了。

(没有歧视异性恋的意思)

 8 ) 一部有艺术滤镜的战争苦难片

有朋,一个日本园艺师,真实的身份是日本间谍。

云林,一个马来西亚华裔女孩,她和亲妹妹在战俘营受尽日军的凌辱和折磨,在日军投降的最后一天,战俘营所有人被炸死包括她妹妹。

云林侥幸逃脱,却从此陷入悲伤和痛苦之中。

她带着妹妹园林手稿,想帮妹妹实现梦中的花园。

影片以非常唯美的艺术滤镜,展示了日本园林的静、巧、幽、雅。

在夕雾缭绕中,花园动静结合,悠悠忽忽,空灵得犹如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苦难。

“花园里有不同的时间,有的快,有的慢,最终他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最长的记忆是悲伤…”按照浮世绘的风格,有朋在云林的整个后背刺上了整个图案,在刺青的痛楚中,云林与逝去的妹妹谋面重逢。

有朋在图案中留下了一个方形的留白,他告诉云林,艺术留白,是为了诠释生命的不唯美。

多年以后,云林远眺傍晚的雾中花园,惊觉那个石块搭建的位置,经历时间的洗礼,疯长的杂草天然的围出一个方形图案,她对着镜子验证背上的图腾,正是有朋留给她的整个山形地图,而留白处,以“借景”的手法映射了云林妹妹的位置,也正是日军的藏宝之地。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时间,对不起当我面对你的时候,还不能告诉你一切,在夕雾花园里,在合适的时间里,我会告诉你一切。

 9 ) [Film Review] 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2019)

A Malaysian film directed by Taiwanese filmmaker Tom Lin, his fourth feature, 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is based on the Twan Tan Eng’s eponymous novel, retailing the story of a Chinese Malay woma Teoh Yun Ling (played by Lee Sinje and Sylvia Chang in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her lives). Japan-occupied Malaya in the 1940s, Yun Ling and her younger sister Yun Hong (Lim) are imprisoned in a war camp, suffered from unspeakable atrocity (Yun Hong is selected as a comfort woman and Yun Ling travails as a peon in a mineshaft). After the war ends, Yun Ling survives but Yung Hong doesn’t, and Malaya again becomes the British colony. Yun Ling visits a Japanese gardener Nakamura Aritomo (Abe) in Cameron Highlands, commissions him to build a garden to commemorate Yun Hong, who is fascinated by Japanese horticulture and, albeit being ravished by Japanese on a daily basis, still thinks beauty has no borders (which Yun Ling disagrees “your art comes from your culture, culture has borders,”).Yun Ling ends up as a disciple of Aritomo, who thinks the best way to honor her deceased sister is for Yun Ling to learn the know-how and build a garden on her own, and impassively inculcates Japanese philosophy into her (which she retorts with a knowing dig of his didacticism). In the process of time, mutual respect sublimates into attraction, and before vanishing from her life completely, Aritomo bequeaths Yun Ling a hidden secret on her body, which only in time, an elderly Yun Ling can hail eureka of what it denotes (a quintessential case of “borrowed scenery” that Aritomo espouses), that links Yun Ling’s survivor’s guilt, her “only pain feels right” masochism with a Japanese man’s guilt-tripped remorse and the whereabouts of the missing gold treasure, all consummated in the end, the circle is full, but the aftertaste is not entirely palatable. The catch is, not enough scenery of crisp verdure, or an artificial brook of dainty Japanese lanterns, nor a doughty, noble, deeply-felt performance from Lee Sinje, can save this plodding vehicle from swanning along to its finish line, and Lin’s partisan leanings gets blatantly offensive in his outrageous depiction of the acquisitive and savage Malayan communist rebels. Also Yun Ling’s over-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British colony, and Aritomo, the man might or might not be a Japanese spy, from a country that wantonly brings inexpressible suffering and bereavement to her, are problematic, to say the least. As an intimate, personal story, THE GARDEN… is poetic, touching, if overwrought in its final application, but if one tries to obtain a critical take on Malaya’s WWII turbulence and its colonial days, the outcome is cripplingly jaundiced and romanticized. referential entries: Jon M. Chu’s CRAZY RICH ASIANS (2018, 7.4/10).

 10 ) Ban

《夕雾花园》另一个提到的理论是要学习一门艺术,你必要另外再学一门艺术,扩阔自己的眼光,通过它去掌握第一门艺术的精要。

有朋除了是园艺大师外,也精于刺青。

刺青其中一个特色是痛,为什么痛是特别适合云林的触感?

电影有解释,我不剧透。

许多年后,云林通过爱情化解了她对日本hao4k人的仇恨,终于愿意寄出那些死囚的信,也暗合了通过一门艺术学另一门艺术的理论。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多如天上繁星,英国人拍的、美国人拍的、法国人拍的、日本人拍的、中国人拍的、台湾人拍的,不少我都看过,从马来西亚人角度看(导演林书宇是台湾人,但原着小说作者陈团英是马来西亚人)倒是第一次看。

《夕雾花园》优美、精致、感人、演员表现出色,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又有娱乐性,有这样优秀的电影从这个角度说故事,记录这段历史,我也为马来西亚人高兴。

《夕雾花园》短评

電影溫柔而心碎。有一場戲我非常喜歡,日本官員來拜訪中村請求他回去,雲林在門外偷聽,對於中村竟然沒有直接拒絕而氣憤。當天晚上,兩人默默用餐,中村一開口即被雲林質問,他怎麼可以幫那些惡魔說話?中村提起那堆沒有寄出的信,他難得慍怒地說她沒有資格決定那些人的家人怎麼想。因為這場戲到後面才能發現,男主角和女主角一樣糾結,他知道日軍的暴行也做出彌補,他對女主的愛讓他共感痛苦,但是他來自視忠誠唯一的國家,他沒有選擇所以留下時間,因為時間治癒一切。我很喜歡雲林的角色,勇敢而堅毅,當老友問他是否為了中村放棄爭取聯邦法官,她說我既要為中村辯護也要當大法官,不因為過往而懷著受害者身分自憐,也呼應她向馬共兵說的─我什麼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好怕。最後把信寄出去,既是釋懷也是放過自己,有一天會再見到至親和摯愛,李心潔超美!

4分钟前
  • Ellen
  • 推荐

编剧讲座说,爱情剧最大的难点是障碍设计。于是就倾城之恋呗,国恨家仇,二战时期的日本男人和马来华人女。女人是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一起被抓的妹妹强迫做了慰安妇后被埋杀。那么,如果女人接近男人仅仅是为了给妹妹圆梦学习园艺,那么接受刺青是为什么?浴池激情又是为什么?真的不恨吗?不是把艺术拔高到不分国界、把爱情拔高到不分种族、把偏执拔高到信念就他妈牛逼了。那些被日本兵排着队发泄兽欲的苦难能轻易忘记?那些埋在矿坑里的冤魂可以被无视?

7分钟前
  • 非相
  • 较差

造日式花园抽象的愿望,盖不住宏大的历史跨度和人性主题

9分钟前
  • 府右街烟酒行
  • 较差

林书宇终于告别自己的幼稚病,把情感热烈地表现出来。花园的意义是寻找混乱人生中的宁静,那么爱情的意义就是制造一种彼此牵制的平衡

1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无病呻吟

16分钟前
  • 乡下人
  • 较差

所以日本人还是坏,不论坏人还是好人,都要折磨你。

21分钟前
  • 独孤一竿
  • 还行

“大片”,在电影语言上和央六数字电影齐平吧

23分钟前
  • 四娘生猛
  • 较差

地圖與身體 唯一戳到我的點過份戳了

28分钟前
  • 1077 Canton Rd
  • 还行

介于翻白眼和睡死过去之间……

29分钟前
  • tonight
  • 较差

画面精致地讲了个故事。整个故事前面铺垫稍显冗长,导致悬疑结局推导得太快,整个节奏没有把握好,很可惜,可能跟小说改编和整个故事涵盖的元素太多太大(战争 历史 悬疑 道德 爱恋)有关,很难在两个小时娓娓道来。情感处理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再更细腻和深刻,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缺少一个强而有力地邀请观众共情的入口(除了慰安妇那段历史真的太难受了)。元素多,混乱的历史时期下,不同元素和主题交织,可能是想要面面俱到但又难,所以看完之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把重点放在哪里更精准。p.s 前排见到李心洁真人QwQ,头和脸也太小了,眼睛很亮,片中演技在线,情感收放自如,处理得很棒,得奖在望。金马11/21

34分钟前
  • 梨柚柠檬茶
  • 还行

角色选的可以,风景也不错,其他的……没了

36分钟前
  • 宫唯明
  • 还行

1.5,好奇怪……

37分钟前
  • 阿特拉斯抠抠脚
  • 很差

有时看到这些电影也会暗自惭愧 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视角会让我们忽略许多别处的历史和故事 一场世界大战 几万万人各有苦难 有时候要以己度人 但有时候要少以己度人 这种大历史背景下仿佛指间沙一样幽微细腻的情感折射 可能也只有同样心有戚戚焉的台湾导演才能拍 甚至看到中间一些空镜的时候在想 如果这个片子李安来拍可能直接9分了 转念一想也许安导是很抗拒这种“political”的吧:)

41分钟前
  • 糖仙贝
  • 推荐

首先,我觉得我已经看不了这种“大片”了。意识形态很有趣,感觉借着马来西亚讲了一个台湾的情结: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把慰安妇问题直接放在台面,但在对日本文化的态度上用爱情再怀了一次旧、暧了一次昧、和了一次解,最后是对马共冷战式、国民党式的恶人化。李心洁的衣服很美,阿部宽让我无时不刻出戏到《不能结婚的男人2》。

46分钟前
  • i-Kuma
  • 还行

【2.5】无论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手段都无聊至极,日后如若回忆起此片可能只得用“制作精良”来概括。不过李心洁女士怎么可以这么美。

47分钟前
  • DeckardYang
  • 较差

一直擅长执导青春题材的台湾导演林书宇此次突破不小,转向历史悬疑题材。影片有三段不同时空,先用倒叙方式引出故事,然后在女主角的回忆视角里再衍生出更早的时间线索。由于涉及二战日本侵略的背景,其中有部分段落跟大陆的抗日题材有相似之处,比如日军对马来西亚人民残酷的剥削与血腥的杀害。然而,最核心的部分却是乱世之下的爱情,男女主角来自敌对的国度(日本和马来西亚),彼此挣扎于国家大义与个人感情之间的艰难抉择。女主角由对男主角的怀疑,再到揭露隐藏数十年的秘密,抽丝剥茧的悬念与丝丝入扣的感情变化刻画得真实感人。李心洁和阿部宽的演绎都很精彩,但是张艾嘉却没能获得金马奖提名有点遗憾。

49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导演把厚重的历史题材拍得清汤寡水,剧作糟糕,如此宏大的题材却囿于爱情之中。两三句话就将几十年没发现的谜解开,实在逻辑硬伤。阿部宽的角色看起来仿佛毫无情感波动。张艾嘉最后的moment还算不错。

53分钟前
  • SpyLiu
  • 较差

殖民者优雅 侵略者有文化 都是可以原谅的 唯独那啥不行

5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夕雾花园》:第56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剪辑9项提名,最后只拿到最佳造型设计一个奖项。—— 中村有朋:花园之中,万物寿命不同。有的匆忙消逝,有的安然离去,花园里的生命都有自己的命运。云林,希望你能记得。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感觉男女主的爱情相较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的太轻易太迅速了,面对爱上来自和自己有着国仇家恨的国度的男人这件事,女主没有犹疑,没有羞愧,就这么坦坦荡荡的深爱着,这事儿怎么看怎么怪。

1小时前
  • 馥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