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大会

The Congress,动漫影后(港),虚拟天后(台),Le congrès

主演:罗宾·怀特,哈威·凯特尔,萨米·盖尔,乔恩·哈姆,柯蒂·斯密特-麦菲,丹尼·赫斯顿,迈克尔·斯塔尔-大卫,保罗·吉亚玛提,Joe Childs,埃德·科尔宾,克里斯托弗·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德国,波兰,卢森堡,比利时,法国,美国,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13

《未来学大会》剧照

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3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4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5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6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7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8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19未来学大会 剧照 NO.20

《未来学大会》剧情介绍

未来学大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名噪一时的女明星罗宾·怀特(罗宾·怀特 Robin Wright 饰)早已过气,45岁的她因为执拗和任性毁掉的很多机会,也让公司老板杰夫(丹尼·赫斯顿 Danny Huston 饰)渐渐失去了耐心。杰夫逼迫她签下演员生涯最后一份合约,从此罗宾的名字和三维扫描后的虚拟 形象只能出现在公司的展示墙上和数字时代的电影中。罗宾起初极度抵制,但在经纪人艾尔(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的竭力劝说下,同时考虑到儿子亚伦(柯蒂·斯密特-麦菲 Kodi Smit-McPhee 饰)的状况,这个倔强的女人选择妥协。20年后,罗宾驱车前往亚伯拉荷马参加未来学大会,而那里是一个全动画封锁区。以动画形象示人的罗宾将经历一次难忘的旅程…… 本片根据波兰科幻、哲学、未来学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天醒之路侠丐传奇超星星学园飙速宅男NEWGENERATION天使作证催眠人格大神猴3情劫篇蛮战第二季电竞进化论37岁成为医生的我宝莲灯·浮尘幻灭给爱丽丝罪案心理小组X银魂2老大不小之都会好的孤独的美食家除夕特别篇~最后一食!濑户内出差篇人民公仆第二季走向共和末日战士清明唐卡王朝ÀTable!~怀旧的假日~嫌疑人第一季武痴奔跑吧!兄弟生命之源杰罗德游戏浓情巧克力二分之一美少年马背传奇

《未来学大会》长篇影评

 1 ) 未来学大会

根据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

这部电影我是第二次打开,第一次看着慢吞吞的开头没看下去。

总的来说,电影分为两部分:真人与动画,虚幻与现实。

第一部分:电影开始是过气知名女演员罗宾面临与麦拉蒙签订合同,将自己的形象扫描入电脑,代替自己的演员身份。

整整三分之一的镜头来演绎,表现对未来数据代替电影演员,一切被计算机取代的一种忧虑。

同时,罗宾的儿子和女儿和她一起住在废弃的飞机场的仓库里。

儿子亚伦患有严重的视力疾病,喜爱放风筝,最后罗宾签订了为期20年的合同。

在未来大数据的时代,一切是否被计算机取代,人的价值体现需要吗?

第二部分,20年后罗宾受邀请来到了未来学大会,她的电影获得极大的成功,很多人模仿罗宾的形象。

这里是动画的世界,人们服用麦拉蒙公司的药品。

享受娱乐,在麦拉蒙公司再一次续订罗宾的合同并研制出来可以让人变成任意人的化学药品。

在发表大会上,罗宾痛斥人们安于享乐,失去自我,沉迷于虚假的美好。

反叛军发动了袭击,罗宾因为吸入过量致幻剂,无法救治,被冷冻。

多年后,罗宾醒来,狄兰成了她的引导者,给她爱与关怀,并从他那里拿到回到现实的药品,因为她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儿子亚伦。

第三部分:现实中,人们衣衫褴褛,浑浑噩噩,疾病,破旧不堪的建筑,与虚拟世界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只有飞艇上的一群人保持了清醒,穿着制服,象征着掌权者。

新的世界在形成,久的世界将要被抛弃,这些最后的人是在抗拒什么呢?

害怕失去权力、自我还是不确定的未来?

电影的最后,罗宾来到了医生身边,得知儿子等了他19年,在快要死去的时候去了新世界。

罗宾一重活一遍亚纶的人生重新回到了新世界找到儿子。

在整个故事中,罗宾一直执着于找到儿子。

这不仅是亲情,也是罗宾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回到现实世界的执念。

当这根风筝线断了,罗宾也就迷失在了虚拟世界。

虚假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该怎么选择?

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 ) 最感动的是经纪人的表白,最震撼的是虚幻与现实切换的那个瞬间!

这是一部总令我不自觉想起今敏红辣椒的电影。

科幻与真人交织,大半的内容非常的意识流。

但其实最令我感动的是经纪人的那一段表白,而最令我震撼的则是虚幻与现实切换的那一瞬间!

大脑中的世界

客观真实的世界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大半剧情处在一种如梦似幻的好似60年代美式动画的世界,而缺乏客观世界的信息,因此导致其基础世界观其实并不清晰。

很多诸如意识世界如何影响现实之类的问题也不明,时间流也很诡异……两段没结果的爱铺设的只是去向患病的儿子的路,然而之前的呼吁又算啥?

总之是一部极具特色的电影,但喜不喜欢就非常看个人口味了。

PS:动画部分的老太太都画那么性感……S

 3 ) 《未来学大会》女主如何回到现实世界?那颗解药,摧毁剂是什么?

女主问医生是否还能回到之前来的地方,也就是曾经救过自己的男主那里,可是医生这样回答↓↓↓

医生的意思是说那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可是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曾经救过她的那个男人也是她想象出来的吗?

影片没有直接说明,而剧本也说的实在是有些棱模两可,医生说“地方”是想象出来的,可是没有说“人物”是不是想象出来的。

由于剧情最后,女主没有再去见那个男主,那么我们先假设“人物”也是想象出来的,那么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既然男主也是想象出来的,那么那个让她回到现实世界的“摧毁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回顾下当时的对话↓↓↓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女主之所以能回到现实世界,是因为男主给了她那粒药丸。

如果说,这里面的男主也是想象的,那么想象中的药丸可以发挥效用吗?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男主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她为什么不能再找到男主呢?

我认为是一种哲学文化影响了导演和编剧的想法,就像日本的“物衰”文化,反正就是一种衰,就是要让她倒霉。

所以这就是答案,女主靠男主回到了现实世界,可是因为导演不高兴,就给女主安排了这样一个绝望,醒来后更加绝望的梦境。

 4 ) 电影立意很好,很有新意,但奈何bug太多,不太符合逻辑

人们喝了安瓶后进入幻想的世界,逃避现实,失去自我,这些可以理解。

但是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的联系却充满了bug。

下面让我们来细说这些bug:1.电影中没有描述人们的幻想是脱离身体存在的,他们在幻想世界里不工作,不生活,不做饭,那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的身体怎么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2.这些喝了致幻剂的人们,他们的幻想是可以相互关联的吗?

如果关联,那迪伦这么容易就找到了女主,女主找儿子为什么就这么难?

如果不关联,那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形象,这些形象又出于个人幻想,那启不是他本人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那迪伦又怎么找到的女主?

3.女主重回现实后,发现儿子去了幻想世界,决定重回幻想世界找儿子!

真的让人觉得可笑,难道在现实世界找一个知道相貌的人,不比在幻想世界找一个不知道相貌的人简单吗?

 5 ) 一场没说透的绚烂幻想

这部电影,只好在一些新颖的概念。

坏在说的零碎,不够透彻。

酷的概念包含对大脑的探索——儿子对词语的脑补、联想能力——是不是在未来我们的感知能力会倍增,强大到无需肉体上的做爱,也能感受到感官上的高潮。

信息的传达也不需要任何载体。

闻了安醅进入动画区,起初我以为是进入真的二维世界,是一项科技,直到后来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嗑嗨了”而已,这只不过是少数派关于丑恶现实的一块遮羞布,或者就像《盗梦空间》里永远活在梦境中的人一样,这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泡沫手段。

只不过问题是,二维动画区的故事与开篇“演员扫描”想要探讨的似乎有点远。

后者是关于自由的讨论——意志的自由和时间上的自由是很难取舍的,以及关乎电影的未来,但是前者似乎探讨的是少数派的利益,总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关于影片的结尾我也有些困惑,既然妈妈清醒了,为什么不在真相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儿子,而是又选择回迷幻的世界。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内容驾驭不住形式的电影。

 6 ) 平衡

未来学大会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对错,各自有各自的追求和热情。

在2013年的电影里,提出的利用对人的扫描进行数据化保存和建模,让真实演员从此不必登上台前而是消失于幕后。

所有的电影都由数据制造。

这是十分超前的概念,但我认为这也很可能是一种未来的电影发展趋势。

说到拍摄手法,即使是在电影从真人转向动画的情节,我也一直把这个当作真人电影在看。

在我看来画面顶多是加了点奇幻和滤镜效果。

这更像是对VR在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隐喻,只不过是用药品代替了机器,体现科技的运用。

幻想世界里的革命有着非常强烈的政治或者说是人类进化形态发展的暗示-在阶级分化越来越明显的社会里,科技的介入如何让人类生活的更好?

更为平等?

但这种虚假的脑中情景真的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吗?

我甚至想把这个电影看作是一个哲学轻科幻的类型片,也许加一点悬疑因素。

一是女主角在面对新科技时对合同的理解。

受到这种新科技的冲击,对数据形象的存在她存疑,我思故我在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别人有了你的数据,“在”就是他思,根据他人的思想去塑造新的人。

这种“在”和演员本身的职业概念没有什么冲突,不过是更加可控,且不需要被真人的各种因素影响。

二是女主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小我。

她做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大家都因各种利益来责怪她罢了。

她始终关心的是她的儿子,他好不好他还在不在?

以至于在最后她选择重新回到幻想世界中去的时候,她的形象转变成她日思夜想的儿子,用儿子的视野来看待她的一生并去度过这一生。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梦中梦,因为“儿子”在梦中做了和她在现实中一样的选择-服用了药品。

在最后一个镜头中她以“儿子”的身份与儿子再次相遇了。

这种执念让她至少完成了个人的圆满。

还有一点。

女主在抗拒扫描时,她的经纪人多次疏导她,他说到了“爱”以至于让女主角敞开心扉去接受机器的镜头捕捉以及扫描。

在女主深陷幻想世界的时候,有一个人物“迪伦”一直在帮她。

我在想这个人是不是经纪人在幻想世界中人格的映射,比较在这个世界所有人的形象都是可变的。

他甚至有一种陪伴的、可以舍弃自我的爱意-不留后路的把回到现实中的药给了女主。

虽然这个人物只是出场了一下,但他十分重要。

我在看完电影之后才发现其实我很早就看过类似的博主推荐,但我一直都没有看到这部电影的存在,仿佛被我屏蔽了一样。

不知道这片算不算是大众,但我喜欢它,它值得被推荐。

 7 ) 探索真相的可能性

【未来学大会】罗宾主演(阿甘正传中的Janny)豆瓣评分7.6,我会给更高的分数。

我们一直想要探索人生的真相,却常常自我麻痹。

慢慢的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离开万能幻觉世界是需要勇气的,同样,离开现实太久,我们会与本来的自己失去联系,无法回到现实,即使找到,也是幻想出的现实。

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已经不具备分辨的能力,我们的遭遇,遇到的人事物,也是依照自己的喜好不断的加工,以主观世界幻想,成为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我们的人生。

可能我有点投射了,整部电影看得我很压抑,但同样也说明这是一部好电影。

压抑来自于电影最后仍是在主角的梦境中,也就映射为人生有些东西终究无法探究真相的绝望感,可能也有能理解主角选择的无奈让我能感知我们身上有同样的东西。

又似在胡言乱语,写了这么多有兴致看完的朋友,也真的感谢你~anyway,电影不错,喜欢想点东西的人会喜欢看。

 8 ) 难得放手

根据波兰未来学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半真人半动画电影,女主最瞧不上的就是出演科幻片,可她身处于科幻世界。

既对复出充满渴望,又受羁绊于自己引以为豪的母爱,儿子的病症是科幻世界的映射:人们不再活在当下,而是活在自己对当下的解读之中。

因为渴望,女主服下药剂,进入动画封闭区,与儿子阔别二十年。

又因为母爱,她毁灭了自己的动画形象,回到“真实”。

用空间表现时间流动,在《看不见的城市》文集和《风平浪静》电影中都有运用。

而《未来学大会》以女主的一种状态,穿越电影技术的三个时代,演员是道具(让演什么就得演什么)、演员是代码(类似动作捕捉,但捕捉的不仅是动作)、演员不复存在(服下药丸,任何人都可以变成偶像,虽然是以动画人的形式)。

极其大胆的情感挑战,在身为演员的女主处于事业最低谷的时候,设计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环境压力,你以为你被当作了工具?

却被告知再被利用最后一次,一劳永逸,把你彻底模式化,录入我的硬盘里。

你以为你的模块依旧能唤起人们对你的崇拜?

却只有一个码农对你的履历着了迷,而你饥不择食。

你以为你在这个欲望破灭后还能找另一个欲望来满足?

儿子也模块化了。

那个虚拟世界是时代速写,也是儿子牵在风筝里的精神世界,最后,女主在那里见到了儿子,她未老,儿子未病入膏肓,她唯一欣慰的事就是,她曾心甘情愿放弃过。

 9 ) 如梦幻,亦如泡影

标题是我突然想起来《大佛普拉斯》的片尾曲。

顺便吐槽一下以色列电影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全程英语、全部在美国拍的。

虽然The Congress的片名翻译成了《未来学大会》,不过是一部妥妥的反乌托邦了。

第一次看以色列电影,女主看着面熟,结果电影就抖出来她是《阿甘正传》中的珍妮,只是岁月留下了痕迹,也算是和女主演艺生涯的对照吧。

前半部分演员表演,后半部分变为动画的奇幻世界,再短暂拉回现实,最后复归奇幻。

这样在真人演员拍摄、平面风格动画来回之间穿插(反复横跳)的风格,是电影的一种大胆尝试。

前半部分讲述女主Robin Right早已过气,面对miramout影业(对,就是用来黑派拉蒙的)要求将她扫描、数字化的要求,她一开始拒绝。

因为这样作为一名演员,能够演什么、怎么演的选择权就丧失。

之后,因为她儿子Aaron,一个痴迷于飞行器和放风筝的骚年,病情不断恶化,她最终妥协,前往麦拉蒙扫描。

这里迎来了前半段的一个小高潮——女主站在由闪光灯和相机包围的半球形框架,身穿一件,呃,秋衣,开始扫描各种情绪的外在体现。

听着她的经纪人讲述,她从微笑到开怀大笑,到慕然、最后大哭。

这一系列情绪的变化,完全是因为经纪人的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娓娓道来,不愧是体察人心的行家啊。

每次的情绪变化,360°笼罩的闪关灯便会如亿万之眼眸眨动一般,泛着光茫。

这是演员的一个囚笼,又通向某种意义上的解放——从此之后,实体的演员这一职业消亡了,代之以永葆青春的数字化的演员。

演员不需要再用心地投入表演、创作作品中去了,而是由动画师来构建人物的模型,演员本人躺着数钱就可以了。

如果这还是触手可及的未来,影片后半段开始切换成动画风格。

女主开着2013年的跑车,前往阿拉巴马参加麦拉蒙的未来学大会。

吸入一安甑的液体,从后面看应该是致幻剂之后,世界随之变成五彩缤纷、奇幻瑰丽的平面化动画——高速公路变成蜿蜒的彩虹,两侧的原野成了起伏翻滚的海洋,长鲸从一侧跃起飞过头顶到另一侧入水,女主的跑车也变成了驰骋的摩托艇。

未来学大会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导致了女主和动画师迪兰初次相遇。

动画师在二十年内一直负责用数字化的怀特创作电影,他要揣摩演员的一颦一笑,久而久之,虽素昧平生却爱上了女主怀特。

后来,反对麦拉蒙推出大规模致幻剂使用的反对派冲突中,女主吸入过量而无法治疗,而不得不速冻二十年。

二十年后,女主苏醒,只有迪兰来到她身旁。

这个世界已经全面的数字化,不再局限于阿拉巴马。

人们通过不同的安甑药剂能成为自己想要的任何人,纽约大都会的摩天大楼顶上开着硕大的花朵,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有耶稣、有观世音也有维纳斯,人们终于选择了全面拥抱致幻剂。

迪兰带怀特重新认知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帮助她找回儿子的感觉,同时也一诉衷肠,于是他们相爱了。

他们吸入药水,胳膊巨大化成了翅膀,飞往夕阳下的原野,他们水乳交融、繁华簇拥。

但女主想要找到儿子,不知道儿子是否也进入了这个迷幻剂构成的天堂。

迪兰虽然痛苦,但用了四十年的等待换来的爱人面前,他奉上了走出这个世界的唯一办法——一颗胶囊。

在女主选择吞下前,他让女主答应他,永远不要去寻找现实中的他。

他们一别,便是永诀。

女主不能通过再吸入安甑的方式重新找到迪兰。

人们吸入想要的形象的药剂、对外释放信息素,让其他人看到他想要成为的样子,所以每次的形象都是对潜意识的重新投射。

进入了这个迷幻的世界,就再也找不到现实中的人。

女主吞下胶囊醒来,发现真实的世界中所有人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全都沉浸在迷幻剂的作用中。

这样的景象触目惊心。

她找到了当年的医生,却得知了儿子在六个月前去了那个迷幻世界。

她意识到,从此再也找不到儿子了。

Aaron在那个世界里不再有失明和失聪,而是以自己想要的样子活着。

她选择回到迷幻世界中去,变成自己的儿子,度过儿子的一生。

最后电影在动画版的Aaron放着风筝、回头远望中结束。

和前半部分开头何其相似,也是影片回归亲情基调。

不论现实还是虚幻,女主都惦念着儿子。

影片中有很多不明了的地方,不过我重点想讨论的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对于一个全民嗑药、全民幻想的未来图景,对于我明显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说这是一部反乌托邦。

不同于黑客帝国里,每个人生活在母体安排的世界中,这个幻想的世界里,人们仍然在和”真的人“交互,只是每个人都将以自己幻想中的方式呈现在其他人面前。

娱乐主义可能带来演员的数字化、私人定制化,每个人都能根据喜好定制自己想要的演员、想要的演出,乃至自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生活和演出的界限无线模糊。

人们会为了沉溺在美好的幻想中而放弃“真实”生活吗?

 10 ) 观后感 未来学大会

中年女演员Robin因为步入中年,将要过气,在经纪人劝说下签署一份合约,扫描一份自己的三维形象,成为一个数字演员。

也就是将自己的形象卖给了公司,自己不能再出席在任何舞台荧幕上,不能再参与任何表演。

考虑到儿子的糟糕情况,Robin签下了这份合约。

二十年后,Robin受邀去了封闭动画区参与未来学大会。

(从进入动画区开始,我的思维就已经跟不上了)在动画区里每个人都是动画形象(这一切是致幻剂造成的)之后女主又与公司签订了一份新合约,数字时代已经过去,公司将大地区发行一种新型致幻剂,喝下后可变成任何样子。

这一举措,导致了不同意这一方案的反叛军登场,交战后,女主逃到地下昏迷。

被解救后,说女主吸入太多致幻剂,被冷冻了20年。

之后在醒来时,发现全世界几乎都成了动画区。

在动画区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但女主一心只想找到自己的儿子,在帮助下,服用药物,回到了现实世界。

在现实世界大家都衣衫褴褛(有点类似 头号玩家),然后女主坐上了风筝热气球来到了天上,见到了儿子的医生,询问后得知,女主儿子一直在等她,但在前几个月服了致幻剂去了动画区,最后女主也服用了致幻剂回到了动画区。

太难懂了。

1. 我认为女主从头到尾都是在动画区,在进入之前,门卫就说过离开的唯一方法就是原路返回。

之后的一切都是进入了一层层更深的幻想,驱动幻想一层层更深入的就是想要见到自己的儿子的心。

2. 在诊断儿子病情时,医生说她儿子的病很神奇,这部分应该怎么理解?

3. 扫描形象后,突然就二十年,我感觉有点跳脱,是从这里就开始进入幻想了吗?

4. 回到现实世界时,要去天上用了一个他儿子标志的红色风筝是什么寓意?

5. 最后女主再次回到动画区,是采用了她儿子视角吗,还是说这次她选择成为她儿子?

《未来学大会》短评

优点:有想法的改编,没一门心思“还原”原著;缺点:对真-幻关系的讨论有亮点,但基本上是原作的功劳,编剧自己添加的伐木累故事属实平庸,说充满哲思的相当一部分应该都不思吧,与此同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于简单化以至于使这种批判沦为姿态丧失有效性。还改不了非要给真实找一个“保证”的基础主义毛病,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没有改变,掌握表象之后的所谓真实当然没有任何反抗-生成的可能。

5分钟前
  • Xieirse
  • 还行

我真的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看过这么作的片了。每一分钟都在期待它结束,又想看看它装逼是不是又能装出啥新花样,结果就是硬生生浪费了我2小时日你吗。这些角色的反应可以再不自然一点,台词可以再傻逼些,作得想一巴掌打飞这堆假人。动画做的也没啥可说的,风格一般。不过是一个早就没啥新鲜的主题,到底有啥可宝贝的,玄玄乎乎,屁都没讲清楚。垃圾

8分钟前
  • 标你码的记
  • 很差

牛逼,只能说看懂了一半,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且看了几篇长评,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解释。绝对属于神作。

13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力荐

对现代数码的嘲讽,真实与迷幻的未来世界,哲学的思维,心理学的梦境!简直是和2001一般划时代的电影!不过我看不懂。

17分钟前
  • 南风吹梦
  • 较差

电影的前篇和后篇完全可以切开来看,前篇是对现在社会对娱乐精神的讽刺,一刀刀切开电影市场的痛点,很多人看电影看明星就是单纯的猎奇与消遣,不需要背后的东西。电影后篇完美的用动画承接不突兀,反而显得魔幻,又是对科技发展的讽刺。可以算是另一个版本的黑客帝国,只是更加普罗大众罢了

18分钟前
  • 破旧的时光机
  • 推荐

动画的部分太丑了

21分钟前
  • 神清气爽李小崴
  • 较差

毫无新意 麦拉蒙挺有意思哈哈哈哈哈哈哈

26分钟前
  • 积极向上
  • 较差

前半段对娱乐行业批判到一半不挖了,后半段设想VR技术和致幻剂结合的未来,讽刺得很有意思,也探讨了主观意志与现实的哲学命题,但这个故事讲得是真糟糕。瞎了这么好的卡司。

30分钟前
  • 里拉
  • 较差

酷,但是故弄玄虚?

31分钟前
  • uma y
  • 还行

与原作氛围相比改编可以用『绝望』二字来形容。娱乐至上的社会以数码取代真人演员,二十年后在大区域内进行致幻药剂实验,四十年后人类缩回精神世界的壳里等待死亡。象征自由的风筝撞碎钢铁飞机只是梦境,或许此刻的我们都不是真实的。

3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对红风筝这个意向的重复——耗尽一个太平凡不过,甚至尚未被升华的东西。这就像逼一个没什么才华的童星去营业,连伤仲永都不如。结果,自以为是浪漫的变成了最煽情不过的东西,展示着导演自身可怜的高度——那不可越过铁栅栏的高度。画风也太丑了。从动漫 - 现实,仅有一瞬的力量,但它马上就黯淡了、熄灭了。

35分钟前
  • かゆみ
  • 较差

影片与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原著的风格迥然不同,导演无意于用形象消费盛行的景观社会来讽刺唯心主义者设想的乌托邦社会,而是紧扣母子关系,用一针一线缝制起娱乐工业的改革和人类文明的异变。从某种角度上说,看似割离的后半段其实也是关于未来娱乐——尤其是电影的“超量”发展,即实现从制作虚拟化到影像精神化,我们不知道40年后电影会变成什么样子,会像影片中那样在每个人的脑中上演吗?通过迷幻药真正而直接的实现欲望的投射?自由选择的同时会失去“自我”吗?《未来学大会》通过另类的方式探究未来世界的娱乐方式,通过诡谲的动画展示反乌托邦社会的存在形式,令人向往又恐惧万分。结尾,母亲通过自由选择经历了二十年不曾谋面的孩子的一生,在人类即将消亡的精神居所内证明了“自我”的意义。

3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構想優於實踐,眼高手低的作品,若動畫世界部分用3D表現應當比2D更好更震撼……

40分钟前
  • 侯二六
  • 还行

分了三天才看完,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风格都类似,充满了哲思与自嘲口吻,迷幻又虚无的幻想,向动画转场那一幕真的很震撼,很智慧很烧脑潜质的一部片子,今天实在没什么心思深究下去,待重阅吧

44分钟前
  • B7K
  • 还行

结局太消极了,就什么都不要了,就这样!?

49分钟前
  • 鼻言
  • 还行

真人部分略弱,还是动画部分更有味道。绚烂与绝望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导演可以查到的资料不多,我怀疑肯定是今敏的粉丝,动画部分的天马行空到处都是今敏的影子,可惜只模仿到了皮毛。

56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推荐

导演福尔曼给出了电影新体验。硬科幻里有永恒情感的软化,实景向动画转化那一段印象深刻,音乐与画风令人愉悦。

58分钟前
  • 梦旅人
  • 力荐

过于让人迷惑,但是罗宾·怀特的表演还是很细致。

5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再一次证明戛纳电影是不能看的电影,一堆无聊的细节用枯燥的方式拍出来剪出来,这种电影就是在浪费时间。

1小时前
  • liuda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