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72年的塔可夫斯基版,结果片子一开始,克鲁尼出来,看看他的年纪就知道这是个新版的于是将就着先看了2002年的这个索德伯格版应该说没有让我失望吧,很安静的片子,很美的画面,很动听的配乐,行云流水,却让人有种时间静止下来的感觉,看完了觉得有点恍惚翻看了很多评论,有人大骂烂片,有人吹捧得天花乱坠的,正如IMDB上一句评论:It's certainly not a film for everybody... 也看到原著作者的一个评论,说索德博格拍的不是他小说里想写的,至少他写的绝不是简单的Love in the outer space...哈哈,觉得挺搞笑的不过觉得索导驾驭情节的能力还是挺强的,毕竟商业化的电影,把一本很小众的小说拍成这样挺不错了。
一部科幻片被索德伯格拍出纪录片的效果。
当心理学家返回地球时,他并不觉得地球更不陌生。
其实他已经不在地球,也不在太空,而是身处索拉里斯。
索拉里斯,这个神秘的事物、神秘的地方,一方面他毫不客气的凸显在你的面前,你清楚它的所在,可同时,你对他一无所知。
就像复活的爱人,他就在你面前,你对他那样熟悉,可那并不是他。
索拉里斯是一个不解的谜,不是难解,而是在它的面前,我们都失去了解谜的欲望。
最迷人的魅力不在你的微笑,而在微笑的背后,那乖异的感觉,那服从的感觉,像接过男童伸出的颤抖的手,让电流通过全身。
索拉里斯,具有无穷的魅力。
很吸引我的是前后切手的细节,死亡仅是一个转折一个契机,血是爱情是拯救是希望是存在,启示就出现在那一刻,然而又被迅速遗忘。
因为之前看过塔可夫斯基的版本,所以总是下意识的拿两个版本比较,其实两个片子没有可比性,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完全被索德伯格化了,完整的体现着索德伯格的个性和美学观,它情节完整,逻辑严谨,简洁生动,不同于老塔的开放性多义性版本,它们是两个导演的两种思路,是两个题材相近的不同电影。
這是根據電影史上最佳科幻片之一的《星球疏拉里斯》(Solaris)重拍的荷里活版本。
影片改編自波蘭科幻小說作家斯坦尼斯洛.蘭姆(Stanislaw Lem)的同名科幻小說。
而早在1972年,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就已經把它搬上了銀幕。
小說本身充滿了對人類生命的思考,而電影版本更是充滿了人類的內省和對靈魂的詰問。
蘇聯版本也已經使人感到詩意盎然,其中有個場景,男女主角因失重而漂浮飛舞在空中,堪稱電影史上經典的一幕。
史提芬.蘇德堡是當今荷里活新一代的優秀導演之一,他非常了解電影和觀眾的關係,明白什麼是觀眾能注意到的,什麼是觀眾容易忽視的,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什麼是可有可無的錦上添花,因此他善於發揮電影的優勢而拍出很好看的電影。
起初他對拍攝這部科幻影片並不太感興趣,因為他從來沒有拍攝過類似的題材,而且他對表現未來的科幻也興趣索然。
可是當他回憶起曾經看過的小說與電影時,他答應了霍士公司的邀請。
而美國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公司則花了五年的時間與俄羅斯方面交涉,解決版權等問題。
史提芬.蘇德堡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對於未來世界的視覺想象力,他自認不足,所以在本片中沒有對未來世界的全景展示。
本片中的大部分鏡頭都是中鏡和近鏡,極少的幾個全景鏡頭都是關於太空、空間站、飛船和「索拉羅斯」星球的。
另外在拍攝中並未強烈突出未來的高科技產品,這樣雖然缺乏電影常有的特技和視覺衝擊,但影片則完全集中在人物關係上和故事的發掘上。
《星球索拉羅斯》是一部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科幻電影。
因為科幻電影並不光是預言未來會怎樣,而營造出一些現實世界中沒有的情境來考驗人性的真偽也是其目標之一。
再有設計的壓抑的內部空間站、與情節密切相關的變幻莫測的光線,這都使得「索拉羅斯」號空間站既真實感人,又如夢似幻。
http://hk.movies.yahoo.com/040219/173/x8ik.html
我觉得,索德伯格的改编版本与塔可夫斯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将它通俗化了,他们共同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尘世一切只不过是更高级生命体的臆想。
这种思考方式比[黑客帝国]更虚无。
看得人心惊胆战的,本人胆子小……主要是这配乐太过惊悚了……其实看开头时大概就猜到结局了,但原本想说主人公是心理医师的话会不会有意外?
但根本就没任何意外,这种明知虚假却甘愿被虚假所俘获、相信在精神世界得到超脱,可以说是歌颂情爱超过一切,也可以说唯心主义的乌托邦?
私人情感和人文伦理纠缠不清。
这种片子看过就好,不能想太深,要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呢,跟电影主人公没啥差别。
对我来说不会再看第二遍。
2002年的重制版《索拉力》,如果我们以所谓“纯科幻”的角度来看待它,那么,较之于小说和72年版定然是逊色不少的。
这部电影对原版小说的改编太多,尤其是把主张消灭“客人”的白人物理学家莫名的改成黑人。
片中也没有深入地探讨人类与索拉里斯星之间的“对立”关系,和试图相互理解的努力。
然而,我们把它看作是爱情片,那么这部影片还是值得观赏的。
当然了,这样一来,我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煞费力气搬出科幻经典之作作为舞台设置来摆布。
抛开羞涩难懂的背景设定不谈,故事的主旋律是很简单的。
一名男人因种种原因和深爱的女人闹矛盾离开了她,最后的结局是女人寻短辞世。
几年之后,这位男人心中依然存着负罪感,因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观测神秘星球的太空站,“奇迹般”地重逢了她。
我不知道科学的发展在精神层面是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如果这则故事发生在古代,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幸福的结局。
然而,依照现代的科学知识,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曾经爱过的故人复生时,不带有人间天上的隔阂是不可能的。
在太空站里男主角重逢的“她”,不是几年前逝世的她。
虽然“她”的模样,神情,还有她脑中的记忆,和她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她”不会死。
即便男主角把“她”放逐到外太空,只要他醒睡一次,就出现在他的身旁;即便“她”服下液态氧,也会复苏。
作为知识分子,他当然知道“她”不是她。
可悲的是,他仍然无法狠下心来把“她”看作是索拉里斯星试验人类的道具。
他的内心深处,似乎是一直希望着和她重头再来的。
据某位心理学家所说,当人遇到一些无法挽回的事件,总是希望在相似的情形之下挽回曾经犯下的错误。
按照人类的伦理道德尺度,索拉里斯星可能是无耻下流且残酷阴险的。
但是,男主角,终于遇到了绝佳的机会,来挽回当年所犯下的错误。
在他眼前的“她”和她,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其实也可以说她俩是同一位人物。
“她”不是机器人,用肉眼来看,和人类几无区别。
她早已死去,她早已失去了继续生存变化的可能性。
那么,根据男主角的记忆复原的“她”又何尝不是“真实”的她呢?
错过了这一次,以后他还会有机会解脱自己吗?
可是他想挽回的,究竟是她呢,还是他自己呢?
影片到最后,我们可以知道,男主角并没有回到地球,因为他手指头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他又遇到她了。
我们只是不知道,这部影片是索拉里斯星在解读男主角的心路历程,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在影片结尾处男主角被索拉里斯星所吞没。
不过这些细节,可能没有男主角所感受到的那份救赎感重要吧。
"How can you be so sure if you don't know whether it is real or not?" If you cannot prove it but you choose not to believe, why cannot I choose to believe?Like Carl Popper said, scientists have been trying hard to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metaphysicians, however, science in itself involves a huge amount of metaphysics. Because it is based on a lot of very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that you can never prove.This world, I would like to say, is contaminated by materialism. There was once a time we people could tolerate and probably accept the existence of all different kinds of believes and we all tried so hard to understand this world. But now, like what scientists would not like to admit, we adore science too much as the flies' passion on rotten foods. We suddenly stopped thinking. We are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and we are crazy playing with it. We are not only enjoying it, we want more. Still not knowing what we are and why we are here, we keep a thirst for the things that we don't even know if we are supposed to possess.All creatures, with or without a brain, do stupid things when they are satisfied. Once upon time we were so happy declaring that we were unique. However, after years, we turned no more than the dirty monkeys in Gulliver's trip. So we came to Solaris, with great ambition and unexplainable confidence. We came here for the entire human race on the Earth, although we still don't have a single clue of what we are on that planet for.A lot of humanists sensed this huge question mark. Kubrick's 2001 also demonstrated a possibility of getting closer to the keys of big questions by not depending on science too much. If there are most arrogant scientists, the craziest words they could possibly say might be, ok gentlemen, we are familiar enough with our planet. Only the most stupid of the most arrogant believe that we can explain things even out of this planet, such as in Solaris, using what we learnt on Earth.I know that my interpretation involves some subjective thoughts and feelings. However, I can be sure that Soderbergh doesn't deny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explanations of the world or the universe and he believes that we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among them. "Hello, Neo. Look, here is a Matrix inside which people live regularly with rules created by God and guaranteed by computers. Also, you have the power of destroying it. What do you think? To be, or not to be?"Solaris is such an elegant movie with profound retrospection, beautiful photography and reasonably good acting. It is set on a stage that seems so strange but so familiar. It could be Solaris. It could also be inside our mind. Soderbergh reminded us again, that if there is anything that makes us human race so special, it is the spirit we possess. It is that we do something that the creatures who only have a brain cannot understand.
起因是看《犯罪心理》时,ride邀请emily看苏联加长版的《Solaris》,我这就来了兴趣!!
网上down下来看,却开始产生疑问,我看的这个版本,跟ride说的那个可能不是同一回事=A=看完后上网再一查,真的找错版本了,ride说的那个是1972年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拍的呐,我摔=A=但看也看了,还是记个小记,以后补回1972年版好了。
02年这个版本的故事,开玩笑的说那是大家都掉进藏马的幻觉植物里了XD。
Solaris这个星球,有股诡异的能量,他貌似有生命、有意识的迷惑接近她的人类。
派去调查停留在Solaris附近太空站真相的科学家Dr.凯文在揭开事情真相的最后选择迷失在Solaris制造的假象中,与重生的妻子迈向“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登场的人物很少,主要场景就只有五个人,最后唯一回到现实的只剩下黑人女科学家海伦、他从头到尾都很坚定的认为,大家遇到记忆中的实体造访者都是因为Solaris这个星球在干扰、影响了人们的大脑。
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为什么编剧会让ride提起这部戏,几乎都是心理、潜意识、精神问题相关的SF剧,虽然这次看的版本不对,但也正好预习了一下剧情大概,苏联导演都有拍电影很晦涩的前科,预习过后,应该能很好的衔接72年版的电影。
好期待!
片中关于凯文已经去世的妻子蕾亚重生这段,反而让人想探讨克隆人是新生命体还是承接原主意识的替代者这样的问题,就片中的描述,他妻子是Solaris根据凯文的记忆衍生出的生命体,海伦也能看到他说明蕾亚确实已经是个生命实体,尽管出自于Solaris星的一块肉,他死不了,但蕾亚确实是有独立意识的生命体。
原本推论或许大家都被Solaris星影响了大脑,把眼前的幻觉看成了实体,但海伦制造的能量源能彻底清除来访者,那就直接否定了这个推导。
有个小细节,一开始凯文博士在所谓的现实中自己的家里切水果时,不小心切到自己的手,那伤口口子,非常的大,还大的有点假,反倒是后来掉落Solaris星外围一瞬间的幻觉中,回到过去蕾亚还在的场景里那伤口口子变真实了,导演又想把解读的钥匙交给影迷发散思考开去了吗?!
我再摔!!!
太嫩了啦!!
想超越晦涩的苏联导演乃太嫩了啦!!!!
◆ 片 名:飞向太空 / 索拉力星◆ 制 片: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 导 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 编 剧: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 主 演: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娜塔莎·麦克艾霍恩Natascha McElhone 杰瑞米·戴维斯Jeremy Davies 维奥拉·戴维斯Viola Davis 乌尔里希·图科Ulrich Tukur ◆ 类 型:奇幻(Fantasy)惊悚(Thriller)◆ 国家地区:USA ◆ 语 言:English◆ 发行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 制作公司:USA影业(USA Films)◆ 首映日期:2002年11月27日 ◆ 片 长:99分钟幕后:本片改编自著名波兰科幻小说作家斯坦尼斯洛·兰姆的同名科幻小说,而早在1972年,大名鼎鼎的塔可夫斯基就已经把它搬上了银幕。
小说本身已经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老塔的版本更是充满了内省和对灵魂的诘问。
该版本诗意盎然,有个场景,男女主人公因失重而漂浮,仿佛夏加尔的画中人似,半空飞舞,堪称影史经典。
起初导演索德伯格对拍摄这部科幻影片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从来没有拍摄过类似的题材,而且他对表现未来的科技也兴趣索然。
可是当他回忆起曾经看过的小说与电影时,他答应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拍摄邀请。
而詹姆斯·卡梅隆和雷·桑奇尼,还有扬·兰道所在的光风暴公司 (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则花了五年的时间与俄罗斯方面交涉,解决版权等等问题。
对卡梅隆来说,拍摄《飞向太空》几乎是个梦幻般的计划,他认为小说的故事全都发生在回忆与想像中,因而可以有无限开放的表现空间。
索德伯格答应拍摄的消息让他大为激动。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明星制作班底:以《泰坦尼克》获奥斯卡奖的卡梅隆,和以《毒品网络》获奥斯卡奖的索德伯格。
与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不同,索德伯格在拍摄中并未强烈突出未来的高科技,而是更多集中在故事和人物的发掘上。
然而科幻影片的硬件依然是重要的,影片的制作设计莫西纳曾经与索德伯格在《11罗汉》、《永不妥协》等多部影片中合作,这次他给影片设计了压抑的内部空间。
光线的设计也与情节密切相关:“我们想让‘普罗米修斯’号既真实可感,又如梦似幻。
”索德伯格拍摄的电影题材越来越多变了,从现实主义的《性、谎言和录像带》,到惊悚的《卡夫卡》、惊险不失幽默的《至激关系》,一直到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毒品网络》、《11罗汉》,他正如卡梅隆所说,如同变色龙一般灵活。
[演员]心理学家,离家若乾光年,面对死而复生的妻子和其他光怪陆离的事件,这样的角色绝对难以驾驭。
索德伯格想到的第一个人选就是与他合作过《至激关系》和《11罗汉》的乔治·克鲁尼,而后者也欣于从命,并且非常珍视这个机会。
但是看上去无论如何没有知识分子相的克鲁尼,要使自己的角色让人信服,想来并非易事。
在片中扮演妻子蕾亚的英国演员娜塔莎·麦克艾霍恩,曾经出演了《楚门的世界》、《拯救毕加索》、《浪人》等等影片。
索德伯格对她评价甚高:“她让我想起了60、70年代法国那些极其优秀的女演员,比如让娜·莫罗,和多米尼克·桑德。
她们是机智、性感、复杂的女人,不是姑娘,而是女人。
”也许期待她的演出,比期待克鲁尼的心理学家更有些道理?
影片只有五个角色,其中扮演举止古怪的年轻科学家斯诺的是杰瑞米·戴维斯。
这个角色在索德伯格的设想中,需要与其他的人有强有力的互动,他的表演要有种怪异的能量,显出特殊的张力。
杰瑞米·戴维斯?
对,就是《百万美元酒店》里那个可爱的难以置信的TomTom,《拯救大兵瑞恩》里也有他。
这个人曾经因为在大卫·罗素(David O. Russell)的影片《打猴子》(Spanking The Monkeys)里的表演获得过独立精神奖的最佳新人。
第四个角色是女科学家海伦,意志坚强,由和索德伯格合作过两次的维奥拉·戴维斯扮演。
那个开始就死去的吉巴里安则由德国演员乌尔里希·图科扮演,他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吉巴里安舱里的录像带,后来揭露了一切的真相。
[闲言碎语]有塔可夫斯基的珠玉在前,要说对索德伯格版的《飞向太空》拭目以待,似乎有点虚伪。
尤其最近以来,他的《11罗汉》和后来似乎要回到《性、谎言和录像带》那样的独立精神之作《正面全裸》风评都不甚佳。
只能说《飞向太空》让人捏了把汗,担心会是又一部好莱坞风格的惊悚科幻片记于2011-03-26 14:13
他所看到的,是他所回忆的吗?
仅仅是他回忆的吗?
为何有些又在他回忆之外,超出他的控制?
我们都做过梦,梦中的,只是“日有所想,夜有所梦”吗?
他所爱的,是什么?
是他的妻子?
是他记忆中的妻子?
还是,只是他自己?
你所爱的呢?
你是的那个TA?
是TA的离去而在你世界中的投影?
还是,你根本就是爱你自己?
他为什么爱这个长像相他妻子的她?
是爱屋及乌?
是自欺欺人?
还是爱情转移,或者寻找替代品?
他明知这个此她非彼她,他为什么还不离不弃?
我们所欢呼那个诗情画意般Though lovers be lost,love shall not是很美这是善意的谎言吗?
假如在你死之后他持续的思念和爱并非对你而是对他所想象的“双胎胞”妹妹不知道,我们所奋力呕歌的是否就是如此爱情?
然而,爱情又是如何?
主体为谁?
受体为谁?
为谁而作?
你的爱情呢?
你爱谁?
你身边的TA是我记忆的投影吗?
你的父母?
你的前朋友?
或者,你在同时拥有众多的TA?
在满足你的要求?
我们所爱的,到底是谁?
看完了这部披着科幻外衣讲述凄美爱情的《索拉里斯》, 还可以,给四星,多一星是给乔治克鲁尼的!
电影讲述在未来某年,在外太空的空间站“普罗米修斯”上驻扎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切断了空间站和地球的所有联系。
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博士受命去调查。
空间站围绕着一个液体星球Solaris旋转,这个星球蕴藏着神秘的能量。
到达后,凯尔文发现有人神秘自杀,另外两人则情绪极度不稳定。
Solaris让他死去多年的妻子蕾亚重新复活,给了他第二次爱情的机会!
电影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别等到犯错失去才知道后悔惋惜,不然一切都只会成为回忆,过往的一切终将会围困你不堪一击的心灵,陷落在往昔的点滴残梦里,苦苦挣扎,建造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在那里只有你和曾经美好的一切!
纵使一切只是幻梦,人们也愿意选择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希冀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改写命运!
没头没尾的,至少不是个合格的故事。原来阿凡达的灵感来源于这个电影吗?
原本很饱满的设定被拍得很干涩枯燥,索拉里斯星上那鲜活的大洋被做成简单的特技效果。完全脱离了原著,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存在主义,活着还是死亡,玩偶想成为人的哲学思考,索拉里斯就是一个玩偶
我不想讨论这电影想表达的哲理,我只知道这电影让我看了五次都没看完,看了五次睡着了十次,电影作为讲故事的媒介,它没有让我看下去的动力。这也是坐实克鲁尼票房毒药的一个证据
867|也就只能骗骗没看过原著的美国人了,莱姆看完估计能气死(事实上他确实看了,确实很不满意)。
的没看过原版,把这部美版的看了下,画面很美,但实在看不出内容~~
60/100 你看看这海报,真的很贴合内容。不愧是史上最催眠的太空科幻。
珠玉在前,翻拍的毫无价值
很喜欢的影像风格。恰巧是黑人女性科学家的角色代表没有资格接触高等文明的这部分人群,心胸狭隘,拒绝与高等文明和平相处,在信息为零的情况下无脑毁灭一切潜在的威胁。放到今天政治正确的好莱坞应该是百分百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角色必须得是白人男性。索拉里斯星类似于高等文明的一个制造程序,可以读取其他生命的思维信息,然后操控基础粒子制造出你最在乎的人的复制品。满足你。这不就是造物主本主吗?只是男主自杀的妻子本身就是个认知水平很高的人类,无法接受自己是个复制品遂选择被黑人女科学家毁灭。结局男主留在索拉里斯上过起了伊甸园般的生活也是个happy ending了。对于个体生命来说,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Though lovers be lost love shall not” Dylan Thomas+神剧本肯定值5星了
哎,居然无法超越三十年前的前作,技术这东西也帮人,更害人。
一部討論溝通之不可能的小說該如何改編成電影?改編也是溝通的一種形式啊。
节奏慢得没有底气,又不像科幻片。飘渺空幻的记忆片段和太空电子音乐,催眠。
说实话,没看懂。不过那个液体星球,非常漂亮
莫名其妙变成又臭又长的爱情片
用科幻版的方式拍出宗教片,拍出神,这片子绝了。
不得不失
下载1972版发现是02版怒删后又被骗下了02版 看完才发现|气
索德伯格的当代演绎,cliff的配乐是亮点,剪辑拉低了档次,完全可以更高级一些,有些可惜。
概念不错,但节奏太慢了,还用了很多空镜头,甚至黑屏。本来只有90几分钟的篇幅,还是觉得冗长。未来的世界,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要感觉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