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一、引出凯蒂和朋友贝拉,在屋子里看电视,贝拉突然问凯蒂是否听说过那卷录像带,看过后来电话7天后就会死,贝拉想讲恐怖故事吓唬凯蒂,凯蒂就顺势说自己偷着跟男朋友看过了,今天是第7天,然后装出卡嗓子的样子,贝拉紧张起来,发现凯蒂是开玩笑。
突然楼下电话来了,凯蒂看着时间有些害怕正是自己看录像带的时间,贝拉抢过电话接起来,原来是凯蒂的妈妈问凯蒂在干嘛,贝拉吧电话交给凯蒂就自己上楼了,凯蒂打完电话,奇怪的事发生了,电视自动亮,拔了电源还是亮,凯蒂就这样死了。。
死状恐怖。
二、找到录像带凯蒂的妈妈和父亲沉浸在痛苦中,女主是个记者却没有时间管自己的儿子,儿子也很懂事。
母女来参加凯蒂的葬礼,凯蒂妈妈求女主调查凯蒂的死因,凯蒂在葬礼上通过和凯蒂同学的对话,知道凯蒂处了对象,而凯蒂的对象也是跟凯蒂同一天死的。
女主发现凯蒂有照片洗印就把照片洗出来了,但最后一张照片,4人面部扭曲,女主通过查看新闻、报纸发现,照片上4个人都是晚上10点死了,女主发现线索,并想着凯蒂同学说的录像带的事。
女主前往照片里4个人去过的旅馆。
女主发现并观看了旅店里传说的看了7天会死的录像带。
三、调查女主发现给自己照相也是面部扭曲,女主复制了录像带找了男主,男主不信也看了录像带,男主发现录像带比较奇怪,不像是翻录,就像是原版,觉得这个带子奇怪,男主没有同意女主的调查,女主在网络上查找录像带里的线索,发现这是一个小岛,小岛上有灯塔,录像带里的女人叫摩根,擅长骑马,后来马都发疯冲进大海溺死,摩根也跳下了悬崖,期间,女主也慢慢发生了一些灵异情况,男主去超市买烟,发现监控画面里的自己面部扭曲,他相信了女主,他们一同展开调查,女主前往小岛调查发现摩根的家,打听到了摩根怀不上孩子,收养了一个孩子,然后小岛上发生怪异事情,人们感冒,鱼也会死,马也会冲进大海,后来摩根的丈夫把孩子送到了精神病院,小岛才慢慢恢复正常,根据男女主的线索,我们发现摩根把孩子推进了井里,摩根可能也跳崖自杀了,摩根的丈夫还活着。
四、结局摩根的丈夫用电自杀了,还说着:你的到来就让我知道不会结束,你非要把一个人的痛苦带给全世界。
一头雾水的女主和男主并未发现结局,女主觉得自己时间马上到了告诉男主要继续调查,男主发狂一样不肯接受摔着东西,突然发现地下有东西,两人扎开地板,发现有一口井,女主时间已到,被诡异的意外冲进井里,女主救出了摩根孩子的尸体,男主女主以为解救了尸体,觉得孩子被推进井里7天才死非常可怜,可是第二天,女主的儿子问女主:你为什么要救她呢,她根本不睡觉,女主回想起来,她的目的就是杀戮,害人,急忙给男主打电话,可是男主已经死于电视里爬出来的贞子。
女主把原版录像带给烧毁了,却发现床下她之前丢弃的翻版录像带,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又把着儿子的手新翻录了一个录像带。
五、猜测、、、1.女主因侄女看录像带死了,带着男主一起找答案,以为贞子死于贞子的父母,是受尽了苦楚而死。
他们以为拯救了贞子的尸体就结束了。
却没有发现,原来当年贞子的父母忍痛杀了贞子是因为贞子就是杀戮、害人的诅咒,他们的想法是结束这所有的痛苦。
2。
观看影片,我们知道,贞子的养父是最后一个拿走录像带的人,但他看没看呢?
女主问他好不好奇,明显养父知道录像带的事,并且养父家还有其他贞子的录像带,所以我猜测养父是看过录像带的,但他得看过几十年前了吧,那他为什么没有死,我猜测是他复制了给他老婆看了,他老婆为了结束诅咒把贞子推下井,然后跳崖了,这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也就是养父说:我看到你来就知道不会结束,你为什么要把一个人的痛苦带给全世界。
可能养父就是这个自己承受着痛苦的口中的一个人。
又或是养父把录像带放在旅店的吧。
3。
不知道为什么录像带在旅店里出现,女主复制了录像带,女主没事,因为女主把复制品给了男主看,男主死了,临片尾,女主用儿子的手翻录了一个新的录像带,她可能是要继续传递保护儿子的命,女主可能也是通过男主的死,和贞子养父没有死的原因分析出了自救的办法,那就是复制录像带传播下去,自己就不会死。
4。
为什么贞子会天生自带诅咒就看第二部吧或者后续,但为什么女主的儿子能够画出预言呢?
这是我疑惑的地方。
养父为什么自杀呢?
愧疚吗?
还是忍受不了痛苦了?
贞子的尸体救与不救有什么区别呢?
可能贞子的尸体也已经不重要了,她的诅咒已经变成录影带里的病毒,需要复制和传播?
上面的剧情简介其实是第二集的内容,搞错了。
第一集剧情如下:女记者凯勒(娜奥米·沃茨)的侄女凯蒂突然神秘死亡,在参加侄女的葬礼时,凯勒的姐姐觉得女儿死得蹊跷,请求她利用记者的关系和手段去查清凯蒂的真正死因。
就在葬礼结束后,凯勒从凯蒂的朋友那里听说了一盘神秘的录像带的事,据说所有看过这盘录像带内容的人,都会在七天后离奇死亡。
不信邪的凯勒于是开展调查,她发现,侄女的三个朋友也在同一天内死去,而且死亡的确切时间都是在晚10点,而就在死前的一天,四人一起出去玩,在一间林中小屋里过夜,凯勒找到了那件屋子,并在屋中发现了那卷传说中的录像带。
四个孩子的死亡到底是不是和录像带有着神秘的联系?
传言难道是真的?
为了追查下去,凯勒把带子放进了录像机中……录像带上记录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断续画面,看完带子后,凯勒就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那头只传来模糊而阴森的两个字:“七天……” 传言是真的!
自觉不妙的凯勒开始感到了围绕在她周围的恐怖气氛,她有七天时间去解开这盘录像带的迷,否则就会遭到和侄女同样的下场——死亡。
情急之中,凯勒向她的前任男朋友诺亚(马丁·亨德森)求援,诺亚是一个摄影及录像技术方面的专家。
在反复研究了几遍那盘录像带后,两人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线索,这个线索把他们领向了一个名叫Moesko的荒僻小岛,在那里,那隐匿于录像带中充满怨毒的诡异精灵即将现身…… 本片的恐怖气氛不如日版,但悬疑效果较好。
环环相扣,吸引观众想一探究竟。
我也觉得如果有个完美的结尾就好了:小女孩的冤魂被凯勒感化,不再继续害人。
“不要把一个人的悲剧带给全世界的人。
”萨摩拉被爸爸讨厌,被妈妈杀掉,还被送进精神病院,“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我还是伤害了,我很抱歉。
”不应该是小姑娘一手造成的,是她的家庭,这个世界。
女主在井里抱起萨摩拉的尸体时,怎么说,莫名的母爱满满,也是和朋友们一起看的,不觉恐怖,一般般,除了有些特写的地方可怕一点,电影里的录像带也是加阴间滤镜强行渲染恐怖气氛。
提及午夜凶铃这四个字可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日本经典恐怖片,关于日本一个受诅咒的录像带,只要看了这卷录像带的人都会在7天之内去世,但是也有活下去的方法就是将这卷录像带复印一份交给下一个人看,那么宇宙就会转移,本片的经典画面就是女鬼从电视机里的枯井里爬出来然后从电视机里钻出来,能在90年代拍出这么有创意的镜头真的很不容易。
我接触《午夜凶铃》的时间线:— 小时候去音像店租了2002年的美版《午夜凶铃》DVD,回家偷偷看的。
疑似盗版碟,也可能是家里电视太差,全片画质呈现为片中恐怖录像画质。
对女主角从喉咙里扯出录影带的镜头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那张《午夜凶铃》盗版DVD好像是我人生中自己租的第一张碟。
— 1998年的日版《午夜凶铃》是我高考后看的第一部电影。
夏天坐在明亮的窗前,在笔记本电脑上在线播放,拿着半透明的圆扇遮着看的。
没有觉得很吓人,对松岛菜菜子在井底母性光辉爆发拥抱贞子的骷髅以及最后在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的情节印象深刻。
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日本恐怖片。
— 2019年7月18日晚,出于学习目的,心血来潮地找1998年日版来重看。
在洛杉矶的公寓里,在Youtube上找到了中文字幕的完整电影,airplay到新添置的大彩电上看的。
非常喜欢日本原版,受益匪浅。
(刚看完电影就收到了京阿尼第一工作室被纵火的噩耗。
2019.7.18真的是一个黑暗的日子。
电影开始播放前小黄楼还是好好的,电影看完后一切都不好了。
题外话,现实世界比恐怖片可怕很多。
恐怖片本就是一种让人忘记现实恐怖的存在。
这样一想,恐怖片就很可爱了。
)— 2019年7月19日晚,出于对比分析学习目的,看了2002年的美版。
作为优爱腾全会员很有觉悟地对比了三家平台上该片的长度,腾讯是1小时50分钟,优酷1小时54分钟,只有爱奇艺是和IMDB数据吻合的1小时55分钟。
腾讯删减也忒狠了吧。
友情提醒,国内平台看国外电影注意比较平台长度,选长度最长的看。
本来是想看完美版写个短评就完事儿了。
但是怪自己话多,短评装不下,就这样很久很久没写长评的我过来码字了。
《午夜凶铃》系列也算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回忆,值得记一笔。
这里主要做一点日版和美版的对比分析,重点讲讲美版作为翻拍片的成功与不足。
首先,1998年的日版《午夜凶铃》就是我心目中的低成本恐怖片扛鼎之作,故事一气呵成,处处恰到好处。
美版作为翻拍电影交出这份答卷实属不易。
日版珠玉在前,美版成功地把这个极具东方色彩的鬼故事嫁接到了西方背景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1. 美版着力使用视觉语言营造印象恐怖,恐怖录影带的蒙太奇更长,更为意识流,片中处处以图形和线条呼应恐怖意象—形如井口的杯底水渍,楼梯,铁栏。
更有致敬《后窗》的女主窥视各家电视屏幕的镜头。
在艺术上不可谓无追求,也难怪这部电影上映后在美国当时的流行文化圈掀起一阵热潮。
2. 对“贞子”的故事和游戏规则新增了一个原版电影没有的解释——被困在井底能生存七天,这就是为什么看完录影带有七天的时限。
不知道这个设定是否是小说里有的,如果是美版电影团队原创的概念,可以说相当灵光了。
3. Naomi Watts演的女主角性格上更为独立,符合时代对强势女主的期待。
不过这个女主塑造得没有很成功(后面再讲)。
美版还有很多和日版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感觉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很多改编处理都比原版的效果差一点。
比如:4. 美版的女主性格独立,在影片前半部分独立调查。
松岛菜菜子的女主比较柔弱,很大程度上依赖前夫推进调查。
虽然强势主动的主角是金科玉律,但是美版对女主性格的调整过犹不及,整体上显得不近人情,性格不稳定,作为母亲的角色弧光十分生硬。
而松岛菜菜子贯穿影片的柔弱反而衬托出她领悟真相后的决断。
5.男女主角的关系。
美版男女主角从第一场对手戏开始就有chemistry,却又像是刚认识一样,实在很不像一起生过小孩后又分手的一对男女。
日版中则完全是一对生分了的前夫妇。
我更喜欢日版的感觉。
日版里女主和前夫的关系是有完整的成长弧线的,松岛菜菜子对生分了的前夫仍本能地依赖,两人共度危难,还几乎重修旧好,最后前夫领了便当,松岛菜菜子被迫独立前行,成为比原来坚强的女人。
6. 男主角设定差异。
美版男主角是个有点天然呆的小可爱。
日版是个超能力沉稳大叔。
这个就萝卜白菜了,我更喜欢日版的男主。
美版男主角的幽默可以博人一笑但有点违和,男女主角都不像是知道自己马上要死的人。
7. 美版“贞子”的背景故事令人困惑。
第二幕后半程明显拖沓,南辕北辙。
甚至不清楚贞子有何危害,为何非杀她不可。
马的情节也有点不痛不痒。
8. 剧本质量。
日版的剧本干净通透无赘肉。
美版有不少脱戏和出戏的对白。
父子在车里谈心的一场戏写得尤其失败。
其余部分美版就算做得和日版不同,也总算无功无过,除了……9. 美版彻彻底底把贞子爬出来的高潮戏拍毁了!
如果说其他部分要做得和原版有差异都可以理解,但这场高潮戏我认为是可以照搬的!
说说这场戏毁在哪里:a. 本来前夫的死是第三幕的大转折。
日版做了从平安无事到天降横祸的无缝衔接,效果很好。
美版非在中间加一场母子戏,戏精本精的小男孩告诉女主你丫萨比了,老爸药丸。
见过这样剧透的么?
b. 美国贞子爬到一半居然咔的剪到Naomi堵车。
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 就算午夜凶铃翻拍一百遍,也不能有人打断贞子姐姐爬出来!
因为这样的时刻咔到别的地方一定是反高潮的。
我们已经知道男主必死无疑,也知道女主无能为力,又不是碟中谍营救,干嘛在最重要的时候咔掉。
c. 贞子爬出的镜头用了侧面的角度。
效果远弱于日版的正面角度,也就是男主角的主观视角。
d.美版贞子虽然特效更贵,但是长得很好笑,真心比不上那时日本贞子的眼神明亮又美丽。
e. Naomi来找男主时先看到椅背。
本来是很好的一场戏,结果她把椅子翻转过来的时候又咔掉了,最后在闪回时才给一秒男主的死相。
剪辑真的很善良,对吓人这件事完全不诚恳。
话讲完。
日版真的很棒美版也很不错,两部片都值得多年后重看。
《午夜凶铃》也算是最早的赛博朋克恐怖故事之一了。
90年代末人们对电视、电话、传播的恐惧。
那之后过了20年,人类社会经历了互联网、智能手机、流媒体、社交网络等大变革。
就连贞子本子也会感慨时不我待吧。
不禁有点好奇,超能力少女贞子小姐姐能否追上时代呢?
两部都看完了,都没吓到我...可能是大白天看的缘故吧...比起日版小清新色调,美版这个真的是黑的反光,整部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烂点就是女主儿子和女鬼,她儿子从原版里的毫无存在感变成了半神棍,一股“闪灵”里那个孩子的味道,一个星期前就能预见女主堂妹的死,那个时候也没看过录像带,电影结束也没解释为啥,女鬼指引他画出自己尸体所在的线索,但是!!!
电影看完回头一想,找没找到都得死,她要自己尸体被找到干啥??
原版女鬼生前就是个异能人,能靠意念杀人,美版对女鬼生前也没咋深入,简要概括就是认为招灾被养母杀了(这丫不封建迷信吗(...我竟然在鬼片里批判封建迷信)),原版女主儿子看录像带的原因是因为女主堂妹的鬼魂叫他去看,美版直接就是“睡不着”也太突兀了,原版那一段我还吓了一条,这里是真可惜了,水井里的水,过了这么多年,还清的很,里面可是有尸体的,日版那个浑浊度才像样吧,氛围塑造也没原版舀水来的更加紧张,主体录像带加了好多镜头,褒贬不一,我觉得有点精神污染,不如原版,女鬼最后露全脸也不如原版只露一个眼睛来的吓人,除了这些,还是好多地方都比原版有突破,比如加入了水的意象,暗指井里的水,从录像带里抓出苍蝇,也对应着最后经典的爬出电视段落,这些情节让我觉得这版比全版更加完整,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次翻拍是很成功的,至少不是美版《咒怨》那种车祸现场
作为一部独立于午夜凶铃的恐怖片来看,故事情节和恐怖感觉都是不错的。
本分居的年轻情侣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诅咒,在经历一切准备面对生活后却又遇到新的噩梦。
剧情有几点小地方让我觉得突兀,一是死者的母亲居然委托姨妈来调查真相,虽然有感情好做铺垫但依旧觉得莫名其妙;二是女主最后看到男主惨死,思路奇迹般的落到“我做了什么他没做的”上,这个略牵强。
当然这两点都是个人见解。
东方的恐怖元素很大部分是冤魂报复,怨灵索命,中日韩皆如此。
(中国由于题材限制不允许拍摄类似电影,但作为没有失落的最古老文明之一,中国民间素材绝不少见)。
西方多是恶魔,邪灵,这可能与文化历史长短有关。
几百年的历史让他们没有远古神兽,三界六道之类神秘的传说,这些需要长久年代的口耳相传才能沉淀进一个文明中。
所以他们只能塑造保护人类的上帝(以及超级英雄)和图谋人间的恶魔这样的形象。
这也是我为中华文明骄傲的地方,从山海经的神兽到流传的传说,绵长岁月让我心怀敬畏。
让欧美演员表现怨恨确实有难度。
而且怨灵的重点在死前有不能瞑目之恨,贞子的天花和被虐杀,伽椰子的冤枉家暴分尸,本是善良之人却惨遭厄运,而这些厄运却又很生活化。
(比如我们难以找到被鬼神骚扰的人,但家暴这样的元素却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也拉近了观众与恐惧的距离,让我们觉得可能自己或身边的人也会遭到厄运,从而带来同感和切身恐惧。
本片按我理解的是小女孩本身就是恶魔,带来灾难后被养母无奈杀害,仍在世间传递怨恨,最终被本想救赎的女主释放。
这又回到了西方恶魔的恐怖主题。
午夜凶铃令人惊悚的不只是贞子爬出电视的桥段,更多是怨恨执念残留人间,希望别人体会自己经历的痛苦和绝望。
当驱使者不是怨恨而是恶魔时,那传播或许没有意义。
恶魔在西方是与神而非人对立,人们要借助神的力量来驱赶它。
它本身就可以屠戮人类,又何必借着录像带四处传播呢?
最后,为经典场景只出现了一次表示遗憾。
剧情没太看懂,好像讲的是一对男女为了盘录像带把一家恐怖解谜主题酒店砸了的故事?
起因是这个酒店设施陈旧不全,之前女主的外甥女和同学去玩就玩得很不开心,不仅拒绝付钱给老板,回来后还忧愤难平气死了。
女主去参加外甥女葬礼时,发现她们去这个酒店玩时拍的照片脸都气歪了,才知道外甥女原来是被气死的,冲动之下一个人就去酒店打算找老板麻烦。
去了一看,发现老板人高马大,万一动手怕是自己反而要麻烦,而且态度和善搞得自己不好意思当即发难,只好吃个哑巴亏付钱给老板,推说自己是过来住店的。
女主在酒店住了一晚,发现这个酒店果然设施陈旧不全,有盘录像带她特别喜欢,但是酒店播放机有问题把录像带搞坏了,放起来断断续续的根本没法看。
女主把录像带带回去跟男主(前男友,女主儿子的父亲)吐槽这件事,男主见女主为了盘录像带脸都气歪了就很惊讶,根本不相信一盘录像带能有这么好看。
于是女主把录像带拷贝了一份让他自己去看。
男主看后果然也很喜欢,甚至有天他在商店买东西时,因为看到一台闭路电视,就联想到被酒店老板破播放机搞坏的录像带,也气歪了脸。
他去找女主——可能是想找女主一起去把酒店老板打一顿——发现女主正试图通过录像带画面中的线索找它的制作者,目的大概是想问问有没有母带或者备份。
男主燃起一丝希望,跟女主一起找线索,两人废了好一番功夫,终于找到录像带画面中女人的丈夫马场主。
当年马场发马瘟,很多马都死了,马场主女儿疯了、妻子死了,只剩一盘录像带保留着她们的音容相貌聊以慰藉,谁知却弄丢了。
多年来马场主一直念念不忘,苦苦找寻,现在得知录像带搞坏了,又绝望又生气,把女主打了一顿然后自杀了。
最有希望的线索就此中断,女主和男主都很失落,他们抱着残存的希望在马场主家里搜寻一番,什么也没找到。
两人失望至极,墙上一幅单独一棵树的涂鸦却引起了女主注意,因为毁掉录像带的酒店旁边也有这么一棵孤零零的树,一想到酒店,女主的失望便化为怒气,她跟男主立马跑去把那家酒店给砸了。
谁知酒店地板下竟然藏着一口井,女主不慎掉了下去,还在井底发现一具女尸,怪不得酒店房子这么陈旧了老板却一直不找人翻新。
女主和男主报了警,等警察来后就回家去了。
之后两人还是念念不忘录像带的事,有一天男主因此郁闷自杀了,女主得知后特别伤心。
回家后难过了一夜,醒来发现她儿子在偷偷看录像带,原来他也迷上了。
女主怕儿子步他爸爸后尘,冲动之下把录像带砸了,然后烧给了男主。
但是冷静下来后又舍不得,幸好还有一份拷贝。
女主担心自己哪天冲动再把仅剩的拷贝也砸了,又想到儿子虽然小,但是心智远比自己和男主成熟,不至于像他爸那样,于是又去拷贝了一份交给儿子保存。
评价:这部影片有种“黑色幽默”的趣味在里面——就如其海报所体现的那样——为了一份平平无奇的录像带,6个人把命搭了进去。
人真能为一些平凡的东西疯魔至此?
仔细想想,也许吧,现实中似乎确实能见到这种事,也许是常常见到这种事。
慕名而看恐怖电影,但是完全从娱乐角度来看一部电影我觉得太那个了,也难以做到,比如我看杀破狼时,更多考虑到一种较量和感觉和无奈,而更多影评或者说导演可能的重点是在那种暴力上,当然很过瘾,所以这部影片的恐怖度当然很带感,我还感觉到一种勇气,是,勇气,母亲的勇气,与鬼斗,其乐无穷的志气,没有吓到,反而感觉自己会更勇敢。
没看过日版,看过美版之后觉着这片子故弄玄虚,有些地方搞不明白事件的发生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吧?
那个马场主夫妇领养了小女孩之后岛上就总是闹灾,小女孩还不睡觉,狠心的老爸把她送精神病院之后岛上就恢复了正常(这是那岛上的大夫说的),后来她老妈又干脆就把小女孩推井里杀了,在井底下过了七天才挂,挂了之后马场的马就发疯,她老妈得了幻想症,最后跳崖,她老爸也是总听到她在耳朵边咕咕哝哝,最后也是自杀可是那录像带是小女孩精神病院的脑景象投影(一开始还以为是她老妈的,后来仔细看才发现不是),根据录像带,这小女孩没死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了,精神病院的大夫劝她“不要伤害老妈”,她也回答“会的,并且不会停止”这么说,这小女孩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催命鬼俯身,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并不是被父母杀了之后又变成鬼的小说里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啊?
贞子露了下脸是干毛?
学院电影节的闭幕片,在大礼堂感受了女生的种种尖叫~
吓尿。。恐怖片永远是我不能理解的范畴
电影其实到没吓到我,主要是看到关键时刻电话突然响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电影音效)...而且是八百年不带响一回的座机,没敢接...
冲着娜奥米沃茨看的,悬疑性做的较强,拍摄工整,毕竟有前作在。摄影算是恐怖片里较好的了。
美版和日版相比,更像是一个悬疑电影,女主仿佛在破案,七日而亡的那种恐怖氛围反而淡化了,而且其中加了许多温情的片段。
开始节奏有点慢,总体还行
5.5分,果然西方人是真的搞不懂东方“哲学”,翻拍得过于粗糙,跟原版差距过于巨大!
Brian Cox好大的酱油,坑呢吧!
算是恐怖片里还能接受的. 不是乱吓人的那种烂片.
1星半
日版咒怨真的催眠,美版好太多了,对比之下,午夜凶铃的翻拍尚算成功,精华部分还是老一套。
一连看了2部《午夜凶铃》,这部美国人改编之作仍为上乘,特别是女主角的演绎很到位。说道对于恐怖片的诠释,日本人确实做到了骨子里的寒冷,欲说还休的惊悚,不敢深想的战栗,美国人改编的初衷正是想弥补这些,但似乎又总差点什么,说不清,这或许就是魂!
仍有别番风格!
比日版观影体验强非常多,无论是稍微插入的危机中的幽默感还是整体紧张氛围都好过日版拖沓的剧情又故作恐怖的氛围,不过老美的这个horror tape一点也不horror。
让老美理解东方的冤魂文化真是折磨死他们了
活该得两星,女主竟然是Naomi watts。。。以前跟同学在家看这部无聊到后半部两人吹NB
越看越想笑啊= =
原作是个很棒的幻想小说,日版电影是个不吓人的恐怖电影,美版把日版里的黑色眼珠换成了蓝色后,连原本唯一有点惊悚的亮点都没了,但是美版的故事比较好。
因为不敢看原版,所以看的立柱直播。终于知道台湾那部咒是模仿谁了,这不是纯纯的膈应观众么?恐怖元素方面,美版也太拉垮了,真正吓人的只有开始和最后的死状。因为是b站版,该删的也都删过了。这下敢尝试原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