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致敬那些在危难时刻营救大众的救援英雄们,致敬!
但回归电影的本质,这部电影的问题真的是有些多。
导演在经历了《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这种高质量影片把控的能力之后,居然在这里呈现出了一种几近失控的状态,先不说文戏和武戏之间的衔接非常生硬,即使是在最拿手的动作戏上也草草了事。
我不知道剧本一开始是想着重描写一场铭记于心的救援行动,还是像本片一样刻画了多起救援事件。
其实,如果着重描写一起救援行动,不管是在场面的调度上,还是人物心理的描写中都会更加体现救援英雄们大无惧的精神。
可是,刻画多起救援事件,反而降低了影片所产生的共鸣,让电影的叙事节奏有些杂乱,看似想交代影片的重点却没法抓住核心的中心思想,使人在看完影片后产生的情绪不是特别高涨。
还有,非常不喜欢男主为了执行救援任务而放弃照看正在癌症手术的儿子,这种太英雄主义化的描写实在有些难平易近人。
真正美好的英雄刻画并不是抒写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是在最平凡的实践中更真实的展现救援任务的过程。
最后,这电影的台词不仅观众听着尴尬,估计演员们说着时也挺尴尬的吧。
影片的题材很新颖——海上救援队的救援故事。
然而,对比同一导演的前作《红海行动》,感觉少了刺激和紧张的感觉,更倾向于突出人物和彼此之间的感情,但的确没什么看点。
前半部分的内容太碎片化了,就是在秀动作戏和特技;后半部分又变成强行煽情,主角光环不死,就是看到最后只想问什么时候结束。
不过,就冲演员们基本都是自己完成高难度系数危险动作,还是值得点赞。
蓝莹盈可能真的适合演女配。
这种不起眼的小角色,她演着不费劲,甚至不怎么用力,反而能给人觉得挺舒服。
赵呈的台词设计,让人怀疑他会领盒饭,结果他真的就领了盒饭。
辛芷蕾很用力地演,感觉很好,但是又有点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永远少不了的是主旋律,有点尴尬的煽情,有点破坏氛围。
亲情线和爱情线,外加奇奇怪怪的陌生人偶尔来一下的莫名感动反悔,反正就觉得有点怪……总之,比恶俗烂片要好一点,但是绝对算不上能值回票价的华语大片。
林超贤是特别的专业。
拍海上救援的戏,都是烧钱的实景。
这都是巨烧钱的。
但是,林超贤真的是不擅长文戏,而且怙恶不悛。
明明不会,也不服,也不学。
就这么硬干。
演的都很硬,尬演,尬聊。
想靠文戏串联四段大视觉救援戏。
结果真是灾难。
铺垫队员婚纱照,明显想置他于死地,最后真的做到了。
彭于晏依旧金刚不坏之身。
而且还遗传。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觉。
还是我对辛芷蕾有刻板偏见?
怎么觉得她演的那么糊弄人,那么水呢?
看她演《绣春刀2》也没那么水啊。
本来跟彭于晏就没什么CP感。
这么硬加感情线真是瞎整。
最后我只能说:“清点糟蹋钱吧,7个亿的制作费用是认真的吗?
”
此片再次证明林超贤导演拍大场面是国内顶级,四场救援场面拍得紧张又惊险,钻井平台着火,客机迫降失败等都非常真实,但是情节有些松散,主线有些套路,如果只有动作救人情节,表现战友情深兄弟情义的桥段,虽然单薄了些,但恐怕要比现在的成品更好。
这次情节的编排有点太随意了,就是把过去用过的《激战》里的人物关系再用一次,男孩和父亲,但又没那么深刻。
彭于晏和辛芷蕾的恋情也不那么真实,他俩就不像恋人。
里面的小男孩与彭也不像父子,看不出来他们的关系。
冲着诚意十足的功作场面,这片还是值得一看。
影片结局点出救人还要救自己,人生要争一口气,这气就是勇气,但还有运气吧。
最后夸一下王彦霖和辛芷蕾,这两位都演得不错。
看完《紧急救援》后,我就一个感受:累!
片长134分钟,动作戏和文戏不断切换,但节奏把握的太差!
明明看着一段救援戏还挺紧张,结果过一会就结束切入到文戏走轻松诙谐路线了,导致观影情绪不上不下的,完全找不到一个好的释放点。
并且文戏让人觉得突兀且无趣,这部电影我想看的就是全程无尿点的救援行动,穿插这么多糟糕情感戏是在干嘛…而且明明可以删掉一些无关紧要的文戏,例如山中训练直升机出现故障而在瀑布悬崖旁迫降的一段,这一段对男女主感情也没起到升华的作用,就是变相解释了之后副机长辞职的原因,可这对于整体剧情而言根本无关紧要啊,不明白为什么要留下这些,导致电影这么长。
想说剧本是真不行,片中分四段救援戏,太散了,没有特别突出的高燃点,其实好好讲个两段就行了,贪多必失。
并且情节套路,让人完全猜得到后续发展,看到给男二都安排了感情戏,就能想到他之后铁定会牺牲,果不其然。
而男二牺牲的那段还让人看得头大,明明因为救援时间到达了极限,上级为了队友们自身的安全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结果还英雄主义上身,就非得多救一个人,结果人没救到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搏自己的命就为了换取那微小的几率,他也有爱人在等着他安全回家好吗!
另外救援人员不是更该注重纪律吗?
听从命令发挥团体作用才应当是摆在第一位的,救援人员的命也是命!
所以这种「造英雄」式的桥段设计并不会让我觉得感动,只会反感!
这片看得太累,并且就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我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救援队的各种随身装备了,灭火弹有意思,还有片尾彭于晏在海底望着沉没的残骸那一幕确实壮观,最后彭于晏身材是真好!
除此之外,完全没什么记忆点。
恐怕是再过段时间,这片讲了些啥我就都得忘了…
用电视剧剧本拍了部电影。
可以一边刷刷手机等救援来了,好好看一看。
再加两个救援,或者其他队员的戏份补足些,拍个12集短剧肯定是爆款。
而且,从结尾给彭儿子做手术的情节看,脑洞林超贤下一部拍什么,我觉得林超贤下一部是不是可以试水一下医疗抢救类题材了,紧张的医疗操作,医患关系矛盾,如何面对生死。
加上我们对疫情记忆犹新。
这不是有那味了。
不恰当地说,疫情是否一定程度上成全了电影观众,没有造成质量和市场之间的通胀。
到目前为止,2020春节档的几部电影都没有预期的口碑和质量。
其实有些为《唐人街探案3》遗憾,如果是一起的口碑不佳,那么真就辜负我对它的喜爱和期待;如果真不错,那从同档的几部电影看真的可以大杀四方,成为爆款。
毕竟热度降了一年了。
公主号:西瓜味少年 欢迎关注哦竞技体育比赛里总有不同的组别,比如在网球赛场上,我们看到的四大满贯赛事总是众星纷纭,关注度最高,而其实不论男子还是女子这些关注度最高的都是成人组比赛,同期进行的还有表演组别、青年组别,这些比赛除了球迷之外少被外人所知,毕竟,顶尖的对抗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像青年组选手,基本上打个一两年就会转到成人组,开始寻找赛场聚光灯下最闪耀的那个点,持续的奔去,吸收全世界最多的目光。
我想这放到彭于晏身上也再适合不过,他从青春偶像转型到被外界夸赞“自律的彭三岁”,从而上演一出出荷尔蒙爆棚的硬汉电影,这些故事已经被诉说的烂俗,这部《紧急救援》乍一看也会以为是这个套路下的故事。
然而,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是,彭于晏在《紧急救援》里突破了以往的“少年感”十足的形象,这回他做起了一个父亲。
确实,细想想这几年他在动作戏电影里的角色都有个“老大哥”式的人物存在:《邪不压正》的姜文、《湄公河行动》的张涵予、《寒战》的梁家辉、《激战》的张家辉,到了《紧急救援》里,他自己饰演的人物变成了大哥,还有个儿子。
也意味着,在这样的动作戏里,他的角色不再是青年组选手,在成人组的比赛里,他开始绝对的挑大梁了。
我去年一整年都吊在船上,在直升机上。
这是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的一句话,也是即将40岁的彭于晏顶着一张“彭三岁”的脸笑着说的,他还是那个阳光、正能量的男孩,但在电影里却狠劲十足。
在《紧急救援》里,彭于晏再一次挑战身体的极限,出演一名海上救援队队员,就像之前被人们认可的作品一样,属于“体验派”的他还是疯狂进行练习,憋气、潜水,在冰水中练耐力,每天被吊在空中拍摄。
如果说以前的他是为了证明自己拼命,而现在完成蜕变的他,更能直面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改变也是角色带给他的。
而我想,《紧急救援》之于彭于晏同样也是一个契机,可以说是转型,也可以说是进步,就像莱昂纳多从白面小生的形象一直寻求突破,直至《荒野猎人》带给他的一切,不仅仅是那座小金人,同样是对于他寻求转变与挑战的一种具象的肯定。
彭于晏也是如此,因为对角色豁得出去,这让他获得了外界对他的肯定,也因为豁得出去让他对这些职业有了更多的热忱。
我们被“流量演员”绑架眼球太久了,能有这样的一个人不断在寻求演员生涯的突破,着实让人觉得可贵,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他不断改变呈现的形象,这种可贵更是我们所需要的。
再回来说说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彭于晏的突破,更有故事上的不烂俗。
看之前我本以为这是一部大团圆的美好故事,毕竟是本来要在春节档上映的片子,每个人好像都在寻求一种圆满,而这样的“英雄式”电影也很容易陷入“小人物拯救大世界,爱情事业都美满”的故事套路中。
而如果真是抱着这种心态去看的话,可能真的会失望。
我一直评断一部电影是不是精彩的标准是“在故事套路中会不会死人”,这个标准虽然有点偏颇,却往往奏效,因为出现“死人”的桥段总是能触发观众的悲愤、怜悯的情绪,让故事更加好看。
比如在电影里,蓝盈盈饰演的女二号和王彦霖饰演的男二号是一对小夫妻,前半段总是出现甜蜜蜜的过家家场景,我挺好奇的,蓝盈盈这么会演的女演员,不至于在这里扮公主打酱油吧,果不其然,后半段王彦霖这个角色因执行任务牺牲,在自然面前,特勤员毕竟没有超能力,血肉之躯踩还是踏空在了死亡的深渊,他的牺牲成了故事的助推器。
而蓝盈盈的戏份就来了,以她情绪转变为主基调的转折点,让这个故事的走向也多了一点悲悯,直至最后彭于晏在片中的人物也差点牺牲、他的儿子生病手术生死未卜,这些都让“英雄式”电影的故事结尾不再是完美的句号,更多成为了省略号,让观众更觉得这就是真正的生活。
正像电影后半段,彭于晏看着每天驰骋的天空,感慨上天为何总是折磨他,要带走他身边所有亲爱的人一样,脱下英雄的外衣,一个中年男人、单身父亲的生活总是那么不好过。
影片里的孩子也是不得不聊聊的一个内容,对剧情来说,除了凸显整个故事的亲情元素,增加一些“童言无忌”幽默梗之外,升华彭于晏饰演的这个人物,也是这个孩子的角色的重要任务,毕竟,孩子的喜怒哀乐总是让人难以不动容。
比如在电影中,孩子一起和父亲的日常互动、玩玩具、参观展览,还有一次次噩梦惊醒,手术后生死未知,都撰写了一幅五味杂陈的父子生活图鉴,凸显“英雄式”人物的另外一面。
也终于可以让看客们感叹一下,彭于晏在做了这么多年男友之后,终于开始可以做爸爸了。
网球青少年组的选手,即便在青少年比赛里拿了冠军,也很有可能在进入成人组的比赛里掉队,不是说你一定转入成人组就能站在那个聚焦的位置,他们仍然要日复一日的训练,甚至更多。
同样的,转入“成人组”赛道的彭于晏在这样的类型片里肯定会越来越占据挑大梁的角色,这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的找到他,我自然相信他是能做好的,毕竟,天道酬勤需要的只是时间。
因为豆瓣评分只有6.5,所以去电影院看的时候基本上当烂片看了。
但是看完了觉得挺可惜的,林超贤需要被紧急救援。
1.贪婪的大导演林超贤作为有着超50亿总票房成绩的大导演林超贤,这次拍《紧急救援》的成本据说有7个亿,票房20亿才有可能回本!
除了担任本片的导演外,林超贤还担任编剧和动作设计指导。
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导演中心制,可以说这部电影,林超贤一个人说了算。
如果林超贤足够克制,并且只做好导演这一件事,《紧急救援》也许有冲刺奥斯卡的实力。
可惜的是,他太过贪婪了,不肯舍弃掉任何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相信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比电影更加惊心动魄,但是拍电影必须有所取舍。
人可以拼命救,故事却不能拼命塞。
贪多嚼不烂是小孩子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但是成年人却常常被诱惑蒙蔽了双眼。
如果你看过《萨利机长》看过《地心引力》,你可能会更明白,能把一两个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萨利机长 (2016)8.32016 / 美国 / 剧情 传记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汤姆·汉克斯 艾伦·艾克哈特
地心引力 (2013)7.92013 / 英国 美国 墨西哥 / 科幻 惊悚 灾难 / 阿方索·卡隆 / 桑德拉·布洛克 乔治·克鲁尼太多的故事会让观众觉得很赶,长时间的紧张节奏也容易让人疲倦。
林超贤当然比我们清楚,所以他加了很多文戏来过渡缓冲。
且不说文戏效果不佳让很多观众吐槽不已,就算你文戏拍的再好,它也不是挑大梁的啊!
对于观众们的期待以及林超贤的个人能力而言,加了这么多的文戏,无异于饮鸩止渴。
本来就够长了,这下成了巨无霸汉堡包,一层一层的夹,多到让人吃不下,多到让人觉得没有品质。
我想这大概是《紧急救援》的只拿到6.5分的主要原因。
2.谈谈文戏聊聊演员林超贤给人的印象就是拍动作大片的导演,拍起文戏来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彭于晏没什么问题,《紧急救援》里他的动作戏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文戏倒算是本片发挥最好的。
不太清楚为什么女一定了辛芷蕾,明显不是最佳人选,而且和彭于晏的感情戏根本没有化学反应,一点火花都看不到,动作和情绪都在很直白地告诉大家,我就是逢场作戏你别当真。
父子戏也是文戏里的重头戏,可是呢,儿子这个小演员真的谈不上是老天爷赏饭吃,表现地比他的那个小朋友还要差,实在不知道怎么挑中他演儿子,真的没什么灵气。
除了以上,基本上就没什么感情线了,除非你把卖腐和露屁股也算上。
加了这么多文戏,却没选对演员,这份儿失败和尴尬,堪比往日帅气的郭晓冬油腻出场。
3.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你说本片一文不值,那你肯定是走极端了。
毕竟别人能拉来7个亿的投资啊,除了你父母,别人能投资你7万块你就很厉害了。
电影工业方面,林超贤依旧是国内翘楚。
放眼全球,能有实力或者是有资本拍出《紧急救援》特效视听水准的国家可是不多,虽然林用了很多国外的团队。
剪辑指导蔡志雄和声音指导必须加鸡腿,都是《红海行动》的老班底,水准是超越这部电影的存在。
反过来也可以看出《红海行动》为什么成功,因为班底真的很强。
摄影指导发挥还行,但算不上超水准。
编剧呢,因为是大导演的缘故,直接烂掉了,不抽筋洗髓是改不好的。
当我们在观看营救场面的时候,气氛还是非常非常抓人的,整个感觉传递的非常到位,国内能做到这种扣人心弦效果的导演,并不多。
可惜啊,比如最后一个故事,和那些消防员电影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就算拍了那些故事,就真的能体现这支队伍的特质吗?
取舍的问题,真的蛮严重的。
4.拯救市场还是被观众拯救?
因为之前作品的成功,对林超贤抱有较高期待的观众恐怕不是少数。
可能很多人都指望他出来引领一下电影市场,爆一下呢。
可是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拯救市场还是当笑话听吧,如此低的评分,如此大的硬伤,如此庞大的制作成本投入,林超贤拍了一部讲紧急救援的片子,我看,现在应该被紧急救援的人,应该是他吧。
而救援的主角,就是真金白银投票的观众。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 我觉得林超贤值得一救,不够好的理由有千条,那是大家的要求高。
要说大烂片,还真的算不上。
5.向海上救援人员致敬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还真的和海上救援人员接触过,当然,并不是影片中的那些团队。
进过他们的机库,也乘坐体验过他们的救援直升机。
怎么说呢,我接触到的救生员并没有电影里那么酷。
上天之前我很忐忑,但是真上去了发现直升机是真的稳,也可能是搜救员给我绑了安全带的缘故,安全感十足,舱门开着飞也一点不害怕。
看着救生员慢慢垂下飞机,做各种动作,不由的让人感叹,少侠好腰啊。
虽然他们看起来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却是把别人从地狱里捞回来的英雄!
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紧急救援》值得被紧急救援。
很自豪我曾在几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体验过搜救队的训练。
这个片子,在看到第50分钟的时候放弃了。
因为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导演在干什么。
打开这个片子也是没有什么目的的,随便打开的。
开始的前几分钟在海上救援那部分其实拍的还蛮精彩的。
很有点大片的味道,特效也还不错。
然后就开始了长达40多分钟的漫长又莫名的讲述。
说他莫名其妙,是因为除了镜头分配能看出来主角,完全不知道故事主线在哪里。
没有头,没有尾,没有高潮,镜头里一群人,茫然的来来往往。
导演围着救援队这一群人,东一头西一头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好像是要把每个人的背景都介绍一下。
但是在放弃之前,也只记住了两个人,一个是男主人公和他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在快乐大本营上表演铁门槛的一个男生。
之所以记住这两个人,因为主角镜头最多,然后铁门槛的那个男生,是因为他的故事莫名其妙。
他为什么不喜欢穿西服?
为什么一直拖着女朋友不去拍婚纱照?
导演也没有给出什么理由,就莫名其妙的在尬讲。
然后还有很大篇幅的介绍救援队的日常。
这些日常也没有一条主线,穿起来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
看起来特别像那种队员自己拍的随手拍,想起来就拍一镜头,想起来就说几句话的感觉。
然后,就把vlog发到网上了。
差不多看到30分钟的时候,无聊到开始拿着手机翻。
然后看到50分钟的时候,就怀疑这是不是一个电影。
电影不应该是讲一个故事吗?
故事呢?
50分钟了,故事呢?
我就想……为什么要看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然后就放弃了。
从影院出来那一刻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部片子这么不好看。
我的第一直觉是“拖沓”,如果删减掉多余的戏份可能还不错。
但是仔细一想,删掉大量尴尬的文戏,真的能挽救这个故事吗?
男主的主线:1.救援队队长,勇敢果决,坚持自己,用直觉执行救援。
超暖奶爸。
→2.目睹队友死亡,被恐惧震慑,变得怯懦。
→3.重新找回勇气女主的主线:1.冷峻、坚信数据的飞行员,保护队员的决心,不容许冲动的行为。
私下与工作两面。
→2.为了心爱的人变得冲动乍一看男主女主的人物性格转变都挺中规中矩的,应该是不会出差错的剧情走向。
但是败笔就出在细节上。
4场救援戏码就不展开讲了,概括起来就是:特效不错,演员们也演出了惊险刺激的感觉。
不足之处是太满了,节奏太紧,没有起伏的紧张感,只有一直紧张的感觉。
绷太久了就厌烦了。
仔细讲讲其他的戏份。
首先,聪聪的戏码,从男主的转变路线来看,他儿子在里面的作用主要是在后半段让男主重拾勇气去面对灾难,重新回到救援队伍中。
另外的次要作用就是推进男女主的感情线。
好,那么导演给聪聪的戏会不会太多了呢?
剧中有两个不短的片段1:聪聪在学校内向的片段2:聪聪肿瘤动手术的片段。
这两个片段在剧中的作用是什么?
1片段引出了聪聪的妈妈过世,聪聪想要找个新妈妈,聪聪因为内向才被高谦接回身边。
私以为这三个作用不值得用这么长笔墨来描绘,而且在逻辑上也挺突兀的。
聪聪为什么想念妈妈(没有片段说明聪聪想要一个妈妈),聪聪(我甚至觉得聪聪在后面的剧情里有点吵,一点儿都不内向)的自闭性格在后面的剧情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2肿瘤片段,聪聪之前有肿瘤在我印象里没有任何伏笔(可能是我记漏了),只是为了让男主说出“是不是因为我在你那里救了太多的人”“我偏要跟你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这几句台词,太太太太生硬了。
这个片段也是拖沓得让人想快进。
而且聪聪面对肿瘤没有很勇敢,激励男主重新去救援的,是聪聪的话而不是聪聪的行动。
这就更显得聪聪的手术在剧中毫无作用了。
建议酌情删除。
第二个讲讲直升机在山里失事的情节: 1为了引出副驾驶的失职,2为了让男主给女主讲他跟亡妻的故事。
第一条看似是在为主线铺垫,但实则没有作用(again)。
副驾驶后来辞职了,跟女主前文中职责男主“队员离队就是你的问题”呼应,但除了呼应以外,女主没有因此事发生任何改变,四舍五入等于又一个无用情节无用铺垫(引出主任复出做副驾驶,也没有任何剧情上的帮助,副驾驶是谁对飞机失事那个救援行动来说没有实质差别)。
我甚至觉得女主如果劝回了副驾驶,然后副驾驶在救援中阵亡了,女主陷入自责,虽然老套但是更合理。
第二条感情戏我放在下面一起说。
另外就是赵呈跟小白被放在山林里,只提供了一个尴尬的“直男互相拥抱”的笑点。
来顺着上一个情节总结一下感情戏。
我一直觉得这种正能量片子可以把感情戏写的很淡很浅,不用花笔墨观众也不会在意的。
但是导演选择了另一种着重描写的方式,却又没有描写好。
我对感情戏一向不太苛刻,我觉得感情这东西就是没道理的。
但,你刻意设置场景了,却又没渲染好,就是你的失职。
直升机失事后,男主给女主讲亡妻故事,两人感情本来要升温,却啪得一下,没了,没下文了,下雨了,镜头就切走了。
我思前想后,这段描写的作用在哪儿,可能只是让女主觉得女主有一点点浪漫?
(男主跟亡妻的故事一点点浪漫)其他的没了。
另外的感情戏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三场不与聪聪有关,1是女主开头与男主的观念冲突,2是女主打鼓,3是男主用魔方跟女主暧昧。
其他的大部分是利用聪聪的“童言无忌”来推动他们的感情,小部分是用聪聪的病来推进。
我甚至觉得女主爱上的是聪聪而不是男主。
男主与女主的观念冲突在后文中也没有激化也没有化解(可能有但是不够明确很模糊)。
居然想要描写了就好好描写,不然是在无法感受到他们俩得cp感。
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啊气死我了,想到都尴尬。
就是彭于晏的露肉戏。
太过刻意了,实在刻意到尴尬。
我不排斥露肉的,那么好的身材很脸蛋谁看了会不爱呢。
但是太过刻意就有点唐突了。
你说让他们在训练的时候露出身材不好吗?
在救援的时候露出肌肉不man吗?
为什么一定要拍他裸睡,他洗澡?
这两段露肉删掉对剧情难道有任何影响吗?
洗澡时候的对话放在哪儿不能进行一定要用屁股吸引观众注意吗?
最后一个唐突的点比较浅,可能只有我一个人觉得。
就是赵呈的死。
早在婚纱照那里就立了他在牺牲的flag了,但是他没死,死里逃生了,然后跟老婆开开心心拍了婚纱照。
我觉得到此为止他的flag已经算是用过了,梅开二度就是过分。
我说不出哪里感觉不对,但我就是感觉他不能死。
不然他第一次死里逃生就又成为了另一个无用的剧情,因为它没有改变赵呈一分一毫,他还是因为他的莽牺牲了。
好了大概就是这么多,希望以后的电影市场不要这么奇怪了,有些电影因为删减导致剧情不够精彩不够饱满,而有些电影却因为塞了太多无用的剧情变得难看。
这样太奇怪了。
灾难片的种类挺齐全:海上、水下、空难、火灾、野外遇险……还揉入了喜剧、爱情、励志、催泪等各种元素。就是越看到后面越累,还不如好好讲好一个题材,把感情推进得有层次一点。
如果是这么烂的文戏,我宁愿电影删减一个小时只剩四段救援戏,上天入地无缝救援,让我看着爽就行了,拿那尴尬的感情戏膈应谁呢
能难看到这个程度我震惊了!除了彭于晏的屁股,文戏一地稀碎,特效场景一眼看假,除了炸就是炸,让人怀疑林超贤走了卖拷贝路线,没有一点扎实东西,这啥垃圾剧本。
林超贤主旋律红利吃上瘾了,全程惊叹于紧急救援队的通信设备如此牛逼,上刀山下火海也不会中断。结局让男主牺牲应该更符合现实,而不是主角光环上身绝地开挂。节奏还不错,救援场面挺抓人。
四场惊心动魄的紧张救援是电影最大的看点,虽然某些特效场景还是有着肉眼可见的建模感,但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整体制作质量,几处实拍和大场景依旧带来了扑面而至的压迫感,动作水准绝对硬核。那么电影最大的问题便是用大体量的文戏来穿插衔接,本来是标准的主旋律套路,却顾此失彼的注重了量忽略了质,导致节奏变得冗长。林超贤用直男视角将超越生死的信念归结于天意,简单粗暴的堆砌苦难以此来展现男主的神性光辉,然而一味的悲情不仅缺乏动机而且显得十分公式化,故事走向以及谁要领便当一秒也就猜出了大概,大量的情感铺垫更是由机械的台词念出,即使帅如彭于晏,也难抵满屏的尴尬。
对主旋律价值观不认同,感情戏有点鸡肋,小孩子可爱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让他得脑瘤?还手术前离开,这样逆人理真的好吗?男二必挂催泪并促男主成长的套路,但比起烈火英雄,金刚川之类,这部是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林超贤的动作戏一如既往的硬核,看着那么多震撼的大场面不忍心打低分呢
没有一丝惊喜的主旋律之作,你甚至能猜到每一处的故事转折,下一秒人物要说什么。林超贤动作商业片逐渐落入爆米花的窠臼,最明显的就是嵌入的爱情与家庭戏公式。小孩文戏棒读略尬,航难拍的最好,但大场面都失去了红海的那种压迫窒息感,彭于晏在火海里,他儿子在手术台上,我们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这部电影没有主线,编剧根本没有想好是要以事件为中心,还是人物为中心去叙事,现在呈现的是两种都想要,但两种都没做好,整个故事就是片段式的救援场面和小品式的文戏串接。二.文戏是学生作业级别,差到好几个场戏我以为自己在看周杰伦的MV,特别是海边的戏,对白写的很不口语,加上彭于晏的口音,听着太难受了。三.我真的非常反感在主旋律电影中,把角色神性无理地放大。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永远不会是因为他什么都不怕,而是因为他怕,但他还去。
林超贤真是每年一部惊喜。今年的《紧急救援》和之前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感觉都不太一样,惊险刺激的主线剧情又搭配了温情的文戏,说实话我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一次是。。。一次是。。。不给大家剧透了,真的很棒。ps:为什么哪个导演都喜欢彭于晏露肉,虽说他露肉我真的很爱看,我在说什么。。。😂
林超贤远不止这个水平,但好说歹说比《中国机长》《烈火英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糟糕的台词 开头节奏快却不精 后面又拖拖拉拉 中间还要扯一堆感情线
直升机出问题那段 那两个队员拿着芭蕉叶遮雨的镜头好像真人版龙猫呀哈哈哈哈哈哈 太可爱了
很无聊
特效可以了,故事拉胯了。讲不好文戏可能也就意味着出不来顶级武戏。
彭于晏身材真好,每次都忍不住大赞他的自律!海陆空都拍了一大遍,光从视觉感受上看,这部电影的体验值绝对一流,肾上腺素飙升。救援场面让人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拍的太紧张,适当加入的家庭戏不小心就戳到泪点。这个题材值得所有人去看,记住那些始终在奉献的人。敬我们最可爱的中国英雄!
故事散乱陈旧。最可怕是林超贤已经没有一点点港味了,文戏的水准对于公认不擅长拍文戏的他来说也是最差。
1月份首映看的,比林超贤的前几部真的差的不止一星半点,全篇炸炸炸,文戏和剧情太差,这次提档也算是明智之举,不然在春节档会被淹没的。
2.5吧 三个救援事件中间胡乱拼了一些感情戏,包括结婚新郎去世,孩子得癌这种老掉牙梗...整体更像是招募队员广告,苦情戏也没法产生共鸣....
四段大高能,有点多了。过分饱满和塞剧情,导致虽然最后一段很精彩,但是多少有点疲劳。但是山体那个在水里,真的能做这么多事儿?而且一直用最后一秒的老套剧情。画面,转场和镜头表述以及特效真的太酷了。但是确实文戏好出戏啊,不知道是台词功底关系还是台词尴尬,特别别扭。没有着重说感情线倒是不错。虽然勉勉强强但是一笔带过就行。小朋友演技很不错。还上钻井平台、悬崖油罐车、海上客机、海上油轮。相对喜欢的还是客机的那段救援(不包括自信爆棚结果搭上自己性命的可以煽情),最后油轮火势的反反复复虽然真实,但是在电影里来说很疲劳了。反正内心知道大主角不会怎么样。另外卖肉卖腐和卖萌对我挺无效,只觉得尴尬和不搭。
真的不太行,看起来火爆刺激的动作戏全都是用特效堆出来的,然后在一场场高潮段落中间再插进去令人尴尬的文戏,影片的节奏可不是这么铺的啊。最重要的是,人物写的真的不好,主角刻意“英雄化”,一众配角完全“纸片化”,走煽情和走深度都很不够,动机不足,比较缺乏力量。还有就是,这种灾难片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我觉得始终是要警惕的。唉,看到现在还是觉得《勇往直前》真的好,真的,国内编剧学学人家的主旋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