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个剧情绝对不烂,而且这个电视剧神就神在他是属于看了就不会忘型。
硬伤就是摄像和剪辑了,我特想跟摄像大哥说,摄像大哥,您能不晃了么,您能不转了吗,您能好好拍不滴,我眼睛都让你晃花了,还用重复N次的动作冒充打斗动作,小时候追的时候都没发现这些问题,我昨天看第一集的时候,笑的差点把奶喷屏幕上。
00年的特效不好可以理解,但也不能这样啊,你这不是骗人吗,把那些了花了呼哨的去了,还能够30集吗?
演员方面我觉得还好,虽说猴哥面瘫(就没见过这么不苟言笑的猴)加上颈椎有点问题,还动不动就指人家(而且指个人而已,有必要指个人也放那么多遍么。。。
),一打人就不像猴,各种飞脚,要不就突然开挂推理,但我还是蛮喜欢他的。
就我个人来说,比较讨厌陆游(那个女的好像是叫陆游。。。
),整天灵儿灵儿的,还就知道哭,那个发型也不好看。
这个剧虽说评价不高,但看过的人应该不少,毕竟是个童年的回忆。
况且op,ed那么高能,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我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评价来总结一下:片头片尾曲:S,剧本:A,演员:C,特效:草泥马。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
至于说佛祖都能恋爱的,你们搞清楚是灵儿恋爱,不是佛祖,灵儿也是个凡人,即使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了,还是个凡人,凡人就是有七情六欲,恋爱有什么不正常的。
你们可以去看看六世达赖的诗,有一句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想这句诗来形容灵儿最确切不过了,但是最后还是为了佛界牺牲了感情,这还不够么。
当然缺点是很多,但是不能掩盖剧本的优点,算是这么多年除开港澳台,大陆不错的魔幻剧了,至于仙剑么,人家游戏都写好了,就改编改编,这个可是凭空硬想啊。
好剧,一改以往的翻拍西游记,做出的改变很大也很感人,思想性很强故事性更强,唯一的诟病就是武打动作重复太多。
悟空为了三界最后舍身成仁,灵儿为了三界和碧游莲花永别,无天虽死但是也十分的发人深省。
(最后佛祖出来那段说悟空没法救回来真是可笑,三界平定可以说是悟空出力最大结果却是佛祖出来封这个佛封那个佛 啧啧啧 和现实联系一下 都是领导功最大 你们都懂)也别说无天该死,就无天那档子事让谁碰上不抓狂啊。
我的任务是为以前的国产老剧平反。
相似题材的神话电视剧,花千骨6.2分,仙剑奇侠传三7.3分,古剑奇谭6.4分。
不高也不低,这实在是很悲哀的评分。
而这三部剧除去爱情还有什么?
西游记后传5.9分,有多少人是因为鬼畜动作打的?
鬼畜还好,我要说这部剧最大的败笔才是爱情。
要是去除乔灵儿和碧莲的三角恋,悬疑情节简直给跪。
一开始就是一场三界范围的欺骗、反转、破案。
师徒四人之间的感情才是真正的信任,好想他们去拍一部暗黑风格的西游记。
其他情感也是为了剧情做铺垫而不是边谈恋爱边做任务,倒是五天和阿秀又负如来又负卿的爱情值得大书特书。
这是万恶之源啊,很有故事的样子。
现在的神话电视剧都爱起一个很宏大的名字:仙剑奇侠传啦、古剑奇谭啦、上古情缘啦、女娲传说啦,故事内容除了爱情空无一物。
西游记后传这么谦虚的名字要是改成斗战胜佛会不会评分高过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古装爱情片?
虽然我认为它完全配得上这个名字。
就像歌词里那样“总该有故事给后人看”,西游记后传做到了,可惜后无来者。
倘若有一部神话剧做到剧情、颜值、演技、打戏、世界观完整性都高于或等于西游记后传的,欢迎来打我的脸
小时候看西游记后传,一个打斗动作要翻来覆去各个角度放好几遍,很鬼畜。
那首主题曲我欲成仙,我每次听到最后那句“让自己对得起美丽寓言,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该有故事让后人看。
”我都会感动到差点热泪盈眶。
👩❤️👩 碧游可真美。
我只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很讨厌碧游,因为她插足灵儿和白莲花,还有那个歌曲,相思,“最难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真的是能听哭…😂 猴哥后来变成舍利子的时候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虽然这部剧鬼畜的地方太多,但是剧情和武打戏还是挺好看的,最后在怀念一下我乔灵儿莲花还有史上武力值最厉害的师傅。
😏
算是童年回忆吧,虽然可能在当初播的时候不少争议,毕竟86版西游记太经典,86版西游记师徒四人给人很深的映像,所以到西游记后传里孙悟空的设定变了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吧!
不过这部剧比现在的垃圾剧强多了,还有无天是我童年阴影😂 西游记后传的整个故事构建在《西游记》这个耳熟能详的大格局上也是有利有弊。
好处是本来一个大框架都摆在那了,装修总比盖楼容易得多。
第一集还生怕大家不知道花了六分钟把整个西游记讲了一遍。
这样师徒几人的深厚情谊不用花大笔墨重新铺垫,大家对三界也有了初步的认知,不用像钟馗伏魔(不要问我为什么看过这片)一样剧里的一半时间都在阐述世界观。
加之以前电视剧里天庭众人的呆萌形象,孙悟空和无天这两个智商爆表的存在也就可以着力凸显。
每个新人物出场也有个原本印象,减少了观众记名字的时间(虽然很可能颠覆观众原有的心中形象)。
导致在无限鬼畜加完成主线剧情的同时居然还有工夫来搞出一条崭新的佛祖之爱的感情线。
虽然这条感情线在我眼里啥用没有,完全是为了给片尾曲《相思》提供MV画面的。
首发于公众号“视觉志”作者:霹雳蓝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欲成仙,快乐齐天”这8个字的歌声响起,脑子里一派金光闪闪。
一个挥舞着金箍棒的斗战胜佛瞬间成像。
一晃。
距离第一次听到这首片头曲已经21年了。
2000年2月15日,《西游记后传》首播。
当年,挂着西游记前缀的作品,几乎是“默认精彩”。
拿现在的话说,自带流量(这批流量基本都是当时处在童年期的8090们)。
在互联网没发达起来的时期,电视收视率就是“火不火”的标准。
当时,《西游记后传》一经播出,就成了收视亚军。
但是,当那批只会看个热闹的小孩们长大一点后,再回看突然觉得“小时候啥欣赏水平”:鬼畜式剪辑……360度醉酒式运镜……面瘫式表演……“是不是明里暗里都在蹂躏着我的智商?
”
再加上2005年豆瓣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出口。
于是,3.9分的认证,就这么把《西游记后传》钉在了「烂片」的耻辱柱上。
直到近几年,大家再尝过各种口味的“经典翻拍”之后。
越来越意识到,《西游记后传》虽然依旧是神神魔魔那些事。
但是,却是对“西游”解构中最颠覆,逻辑最顺滑自洽,价值观最普世的“神剧”。
偶然翻了翻豆瓣,评分也悄无声息地涨到了7.9分。
很显然,这么多年过去,大家都成熟了。
“三流剪辑,二流演技,一流剧情”,也成了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评价。
尤其是在剧情方面,有人毫不吝惜赞美之情,肯定它是“神一样的剧情”。
甚至有网友评价它为“国产翻拍剧的巅峰”。
有没有达到“神剧”的标准,我们暂且不论。
但是可以感受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
《西游记后传》更像是一瓶陈年老酒,瓶身朴实无华甚至还沾带些旧土,但是内里越品越“到位”。
>>>>从猴到神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后的三百年,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出现。
佛祖圆寂,整个天庭被一锅端……
主要人物基础配置上,延续了西游记的取经四人组。
但真正的剧情几乎是另起一行,展开了一个新的叙事。
就像吃东西,反复咀嚼类似口感的食物,难免食之无味。
包装可以从简,但是原料必须重新挑选组合。
有新鲜感,有嚼劲,有余味。
因此,这就需要创作者产出大量原创情节,而人物和情节、故事是不能有割裂感的。
所以,不管1986年那版《西游记》再经典,大家脑海里的固有印象再深刻,后传里的悟空还是跳出了抓耳挠腮的猴相。
完整了大家对“斗战胜佛”的所有想象:“深谋远虑,冷静克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版的悟空,也是首次让大家忘掉了更多“猴”的感觉,而反复被用人类视角中的“帅”字来形容。
《后传》导演兼悟空主演曹荣也说了:“之前的孙悟空是七分猴三分人,我演的孙悟空是三分猴七分人。
”当佛有了“人的特质”,就产生了一种“神性”。
这也是后来被大家称之为高明的地方。
而手无缚鸡之力,慈悲到“善恶不分”的唐僧,在后传里也升级成有勇有谋的真正求道者。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悟空师徒二人,真正意义上地“合作”了一把大的。
另外两个灵魂人物,本来是正邪的两个极端:佛祖和无天。
然而在后传的设定里,至高无上,无欲无妄的佛祖。
转世成乔灵儿却深陷男女情欲的纠葛。
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原本却是奉命传教度化众生的佛门弟子。
因对妓女产生怜悯之心,而被佛界驱逐,走向黑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性的两面、善恶因果的矛盾交织,被尽数摊在明面上。
也正是这种大刀阔斧的魄力造就了,《后传》颠覆式解构的核心,这也是它经得起"品"的原因。
有这样一群人物基础,后续被网友称为"神一样",有着超前和普世价值的剧情的打开就更加丝滑了。
>>>>打破二元对立一直以来,国剧喜欢呈现明亮、温暖、善恶分明的基调。
坏人坏到底,好人不能有二心。
我们很少看到复杂的人性。
《后传》里的无天恰恰是善恶的混沌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情有可原的恶人”。
无心原本是佛门弟子,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渡化本地三毒:小偷、混混和妓女。
他秉着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尽心尽力渡化三人完成任务后,领导却因为他怜悯妓女,以“六根不尽”的名义将他驱逐出界。
导致他一直以来对佛界的信仰出现坍塌,也认识到了“统治阶层”的虚伪。
于是彻底黑化,成了魔罗无天。
但是事实上,无天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向善的白无天。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悟空、唐僧,虽然站在对立面。
但是,他却愿意对三藏吐露关于妓女阿羞,这个藏在心底的秘密,并触动自己的善念“发作”,白衣无天现身。
而且毫不掩饰对三藏的欣赏,称赞他是“少有的心诚之人”。
对悟空甚至有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非常欣赏悟空的能力和智慧,说他是“介乎邪正之间的人”。
想想确实啊,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不也被当成“妖猴”吗?
悟空自己也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魔罗,也许他们可以成为朋友。
电视剧中大部分的反派,都是残忍暴虐,滥杀无辜,一条道走到黑。
而无天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杀戮,只是试图改变「统治阶级的虚伪」,为自己讨回公道。
所以,他占领三界之后,也只是把仙、众神、佛、菩萨等的元神困住,安置在另外一个地方,并没有伤害他们。
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赏罚分明,黑莲圣使和悟空交手多次均失败,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来说,不杀即罚。
但无天并未施以惩治,反而多次给黑莲圣使疗伤。
而另一位手下犀牛精,在未得到无天授意的情况下,把某镇百姓杀害,无天得知后惩罚了犀牛精,用还魂珠救活了全镇的人。
剧中无天那句金句,用来总结他自己恰到好处:哪有什么善恶,一切都是境遇所致。
正是中国这部20年前的片子里,让“传统恶人”不再脸谱化,也在“非善即恶”这种二元价值观之外,让观众了解到人性是复杂的。
“立体丰富客观”的人物形象和剧情,也是这部片子散发魅力,经得起考验的原因。
>>>>影射社会现实《后传》虽然已经是20年前的剧,但是一些剧情的设计,直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
比如泾河龙王冤案。
武德星君和泾河龙王有私人恩怨,于是便想招勾结了渭水龙王和阎罗王,陷害泾河龙王。
最终,泾河龙王含冤被斩首。
小白龙想为惨死的叔叔泾河龙王翻案,对师兄悟空说出了叔叔被斩杀的真相。
刚烈正直的孙悟空是不可能看着“正义失守”的,于是,请求如来出面主持公道,上前道明事情前因后果之后。
众佛听后,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天庭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
如来虽明知泾河龙王是冤死,但因为关乎玉皇大帝的名声而面露难色。
孙悟空求真心切,据理力争,此时两个阴阳怪气的护法质问悟空:“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
悟空被激怒,当面怒怼如来佛“佛界不作为”。
这般勇气和尺度,恐怕后无来者。
如来盛怒之下,要剥掉悟空刚受封的佛籍,将其幽禁,后来在一众菩萨的求情下才作罢。
不过孙悟空并没放弃,多番努力下,最终让玉帝看到了真相,替龙王洗刷了冤屈。
有网友说这一段剧情的设计,是对官官相护,腐败昏匮官场的抨击。
这种涉及敏感信息的,我们不再这做过多讨论。
但是,这个20年前的剧情,却莫名地和某些现在的事契合上了。
谁能相信“这里”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而台词里那句:“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
又如此让人无力和绝望。
无论如何,每一个时代都有"斗战胜佛们"的出现,对于正义和公平,我们应该抱有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般的影视作品仅仅讲好一个故事,已经需要花费大力气。
但是优秀的作品,不仅能讲好故事,还会试图传达价值观。
图源网络 幕后剧照原《西游记》中,三界五行、四大部洲、儒释道三教、神族人族妖族,这些庞大雄奇的架构被延续了下来。
而《西游记后传》中,佛祖圆寂、黑暗力量降世、三界遭逢灭顶之灾。
这是一个崭新的洪荒宇宙,属于重新创作的部分。
这个宇宙也是人物变化的想象力基石,所以,可以做到整体颠覆很大,但不突兀。
天然地就游于“正常”和“主流”之外。
还有一些关于这部剧的彩蛋。
《西游记后传》的导演曹荣,不仅做导演,还是孙悟空的主演,同时还是动作指导。
而他和西游记的缘分,从1998年杨洁导演那版《西游记》中就开始了。
当时,曹荣担任动作导演并饰演”摩昂太子“。
当年,很多人对帅气的摩昂太子和他漂亮的打戏印象很深;
《西游记后传》的编剧钱雁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被盛赞的剧情几乎都是出自他手(他也是后来《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编剧)。
钱雁秋的父亲钱雨润与钱锺书是同宗同支的亲戚,母亲则是当时人艺演员团的团长,这样的背景为他的创作打下了颇具文化性的扎实底子;演员中,饰演陈五真这个美艳角色的于月仙,同时也是乡村爱情中谢大脚(于月仙女士于2021年8月9日车祸去世🙏)。
世事无常,荧幕上永远留下了她鲜活的形象。
最后。
豆瓣上两个相邻的短评,时间上相差了整整7年:
无需多做评价,也许正如剧中歌词所言:“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
”文/霹雳蓝
这是一部上来就让佛祖扑街的神剧。
西游记后传。
小时候受不了里面的特效,所有记忆都停留在刘欢的片头和毛阿敏的片尾里,“怎样勘破命中缘,怎样参透情中线,无非是再多一点,再少一点,谁知深和浅。
”如来把所有的际遇都懒惰地归结为“定数”,那时是很反感的,大师兄一人之力对抗三界,舍生取义,你说是定数,开头面对冤案集体失声失明,“这事以后再议”,也是定数?
真是虚伪得很。
电视剧里的孙悟空,是我见过最悲情的男主,他的悲剧不在于被背叛伤害,而是在与无天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全世界除了他自己,全都是假的!
师傅是假的,猪八戒是假的,转世的佛祖也是假的。
在这个所有人都在骗他的背景下,他还能孤身一人去搜集17颗舍利,为了拯救那些打着官腔的神仙,拯救这个不是那么美好的世界。
面对一个伪善,复杂的世界,是否还要坚持初心地去对抗,值不值得用命去换,这就上升到一个只能无奈一声叹息的高度。
最后他说,“我们这些修仙的一直都强调去除七情六欲,但现在我才知道,爱才是世上最美的东西。
”他选择爱众生,爱所有的好人和坏人,包容一切放下一切,也用毁灭自己的方式承担一切。
曾经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真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都不能改变的猴子,结束在自己燃起的烈焰里。
一众仙佛在轮番悼念之后,升的升,迁的迁,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大师兄牺牲以后被点化成佛,这是最让我难过的,看他成为金光闪闪的万佛之祖,比他死还要让我难过。
想他本来是花果山的翩翩美猴王,水帘洞里悠然自得,上天入地,无所不敢,那般纵情恣意,逍遥快活。
取了个经回来,武力值和智商上去的同时,境界也上来了。
这也是他最后能打败无天的原因,他有普度众生的大爱之心,非无天一点私情的执念可比。
然而,这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悟空,还是当年那只自在的猴子吗?
他原本追求的,不过是有桃子吃有太阳晒,皮痒了和别的猴子打打架,只因为一身好本领,合着就该他扛起大旗么?
不过是多了一点善念,一点冲劲,就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小天地了。
孙悟空最后的牺牲,与一开始帮小白龙洗冤是不一样的。
就像渡边淳一《失乐园》里所表达的,年轻人的爱固然纯洁,但是中年人在社会中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和角色,他们背负着各种负担还能获得爱,这种爱更加纯洁。
阅尽冷暖,还能把握住自己,知道再多一点,再少一点,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真的很让人动容。
而最后成为至高无上的佛,那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当我看到区区五点几分的时候,我深信豆瓣用户有相当一部分吃里扒外崇洋媚外的双标犬。
他们可以为特效满分剧情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欧美大片打五星,却为一个剧情饱满起伏,音乐经久不衰,表演张驰有度,只镜头鬼畜的电视剧打一星。
现在特效进步有目共睹,你们特么的倒是给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打五星啊!
吾国之民,当下匮乏的不是于天之比高,于地之比广的雄心壮志,确是判断之客观,初原之本心!
可悲!
可叹!
好吧,承认最近是看了《大圣归来》后燃了我一脸,然后就打算去看小时候看过的所有西游记系列。
确实,就如一个影评中所写的那样,陪伴我长大的不是那个有着神奇口袋的蓝胖子,也不是什么保卫地球的英雄,而是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孙悟空。
现在首先看完的就是这部《西游记后传》了,之所以选择这部,是因为除了六小龄童的那版外,对这部的印象最深刻了。
也许是因为一个动作重复3遍的鬼畜剪辑,也可能是因为脑洞巨大的剧情。
总之,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此剧。
看完以后,不得不对此剧的剧情点个大赞。
超多的反转,好人和坏人之间身份不停的变换,你以为他是好人,结果他是坏人变的,你觉得好人被坏人阴了,才发现反过来才是。
一看编剧是写狄仁杰的编剧,一下子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怪不得有种悬疑剧的感觉呢。
接着就要说一说此剧的主角,孙悟空了。
不得不说,这部戏里的孙悟空是最智勇双全的。
简直就是心目中男神的化身,聪明绝顶,重情重义。
这智商燃爆了小宇宙。
最喜欢里面的两句台词,一句是,你觉得你很聪明?
那你看看我是谁。
然后坏人就会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接着就是猴哥的分析。
这些分析在之前剧情正常推进的时候,镜头也有一些停顿的表示。
不得不说,真的是拍的挺用心的。
举个栗子,就是假观音去骗悟空的时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了一遍,没看出破绽,但是后面还是用话套观音,观察观音拿净瓶时的动作,这些都可以看出拍这部剧的用心。
每当看到这里,就会有种悬疑剧的赶脚。
还有一句就是,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
这里面的孙悟空是除了大boss无天,智商武力值秒杀所有反派角色的存在。
真是苏了我一脸。
小时候看这部剧的时候,好几个电视台一起放,但是神奇的我从来没看过完整版。
就感觉这剧情超级烧脑。
好人坏人傻傻分不清。
再加上这眩晕的特效,于是并没有怎么追剧。
现在从头到尾重看了一遍,觉得写的真是棒,国产剧里少数世界观逻辑完整的电视剧。
狗血剧情也不多,除了为了表现孙悟空勇武众天神无能,以及反派中二的剧情时,其他都不错。
这是部00年的剧,按照现在的水平看当时的特效确实不太好,但是当年能做到这点的国产剧真心不多。
而且现在想来,这被人吐槽的一个动作反复放3遍的武打,也是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为了表现打斗的激烈程度而想出的办法,也算是别出心裁了。
虽然镜头晃动确实厉害,但是也不算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个不同角度的机位拍摄出来的。
况且比起后面那些让孙悟空谈起了恋爱,西游众人荒诞不经的奇怪经历,这部戏确实拍的相当不错。
里面的人都是重情重义,行为逻辑都符合人物性格的设定。
乔灵儿作为佛祖转世,在下界也显示了其善良的一面,特别是舍生感化白莲花那段,也让人想起了佛教典故里的佛祖割胸肉喂鹰的那段。
当然,主要还是冲着猴哥去的。
特别是看到后面悟空被关在炼丹炉里炼舍利的时候,明知道八戒一定会救出悟空,还是看的揪心的不行。
孙悟空最后舍生取义的时候,真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和朋友讨论这部老剧,虽然他们表示不喜欢里面的孙悟空,因为太过于完美了,简直就是没有缺点的存在。
但是因为他已经成为斗战胜佛了,也取下了金箍,做事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战力爆表。
原著中的孙悟空也是很聪明的,只是行事有时要考虑唐僧作为一个凡人的感受,又有八戒的叽歪和沙僧的冷漠,为了完成取经大业,也是不得已示弱的一种表现。
并不代表猴哥就不行。
总之,这部剧很多细节之处拍的还是非常用心,脑洞也是相当大,虽然对西游记的颠覆也很厉害,但是其本身讲的就是西游取经之后的故事,所以完全就是和原著关系不大的同人作。
比起那些对原著故事随意改编的电视剧,这部剧拍的真心不错。
显得更有诚意。
也希望那些对于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不要以为在原著基础上让猴子或者唐僧去谈个什么恋爱就算是新编了。
完全就颠覆了原著的精神。
这部剧虽然故事是放在了西游的框架下,但是也是讲了邪不胜正,惩恶扬善的道理。
总之,是部不错的剧啦!
个人表示挺喜欢的。
剧情仔细咀嚼的话,也可以看出编剧的一些隐秘台词,讽刺了一些什么。
可以慢慢反复咀嚼。
可惜这些年来,这种有内涵的好看剧越来越少了,都是些都市狗血家庭伦理剧或者狗血恋爱仙侠剧。
真是越来越失望了。
希望可以再有人翻拍此剧,当然,不是石敢当这种冷饭。
那实在是令人无力吐槽啊。
啊,那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碧游美得不行 哪咤美得不行 悟空帅的不行 毛阿敏的相思唱的好听的不行 你们这些挑刺的或者装逼的想挑挑吧 但是这是我记忆中的好剧 弘扬无我济世 抑恶扬善 这样的剧在你们心目中会唤起羞耻感也是奇怪。
特技烂到令人发指!一个打斗动作多角度重放N遍还绝不打折!不过,片尾曲《相思》真动听~~
很烂,那个悟空演的不能看简直。。。。
一个动作无限次循环
儿时看的剧集大多内容已经没有什么记忆,甚至于大家的那些吐槽也记不太多了,但当时还什么不懂得自己,印象深刻的是这是一部沉重的剧,所有的人都扛着很多责任和很多的身不由己,还有很多源源不断的苦难。听说最近要重映,想再去看一看找点记忆了
我小时候觉得超好看
这是一部十几年后回过头再看,会发现好看至极的戏。 编剧脑洞实在是大,好好的佛祖说投胎就投胎了,好好的三界说被控制就被控制了,然后佛祖一路谈着恋爱找着舍利,已经成佛的师徒四人上天入地救神仙,再加上各种传说里的妖魔鬼怪,现在才发现原来是这么精彩。 善恶一念之间 !
垃圾
我欲成仙,快乐齐天。小时候还觉得雷人,后来发现,所有关于西游记的脑洞这个是最精彩的
这么好的剧本,尽然没人翻拍
红豆生南国,那是很遥远的事情。青春记忆吧,高二在广东揭阳玩~
一般还不错,但是算的上经典的还是属六小龄童版本。
歪脖猴
哈哈哈哈哈,槽点素材
反派一直很便秘
毁经典
我欲成仙~~~快乐齐天~~~开启了一个武打动作重复好几遍的国产动作片视听语言先河。
这一星是为毛阿敏打的
看到我想死。
多年后哥们告诉我“我欲成仙,快乐齐天”这片尾曲是刘欢老师唱的,我的内心是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