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菜奈是破碎的美,坂口健太郎是破碎的演技。
亲情、爱情、友情三条线中,着重表现的是爱情,却很难让人共情。
妈妈和爸爸的演技才叫不落痕迹,抱着妈妈哭那场,爸爸在后面默默颜面,直接飙泪了。
即使是出场不多的姐姐,黑木华是好演员,倔强又心疼,刀子嘴豆腐心。
总之,亲情组完胜爱情组。
和人后期更像一个中年男,少年人的清澈呢?
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病床上删除甜蜜录像的那段,会让观众质疑,惋惜,痛心,又会回味过来转而理解。
这是编剧的功力。
如果这时候茉莉直接去世不是更好吗?
这个结尾是不是更有冲击力?
再抢救过来,男友赶来,总有些狗尾续貂了。
总是,很美很温馨,樱花下的场面铺排的很充分。
美术满分!
最后,不能理解:明明是《余生10年》,为啥改名为《余生那些年》?
画面一流,叙事非常细腻,情节其实都可以猜想到,但仍能在很意想不到的地方瞬间击穿我茉莉拒绝了男主的告白后在酒吧聚会,被朋友和其男友说要给她介绍男朋友,支吾后,对方终于说出要介绍的人也患有先天心脏病,觉得二人会比较理解对方。
茉莉愣了下但很快收拾情绪,说“好呀 快介绍我认识!
帅不帅呀”……那一刻我真的疯狂共情女主——茉莉得多难过!
不刻意提及自己的病人身份,平日努力佯装健康告诉家人朋友不必过于担心,自己有分寸一切都hold的住;就算警醒自己千万次不要踏入关系否则双方都会痛苦,但在现实世界中真的被点醒属于可能随时离开的那部分人,再坚强也会被击碎。
就像现实淡定的拉着她指了指——喏,这是你的“同类”,你们可以抱团取暖,你可以到这个世界找到温暖……即使理解这是好心……那晚她独自喝酒,往嘴里送塞着食物。
也在那晚的地铁口,她决定接受并拥抱男主。
她说“要是那天不参加同学聚会就好了”心里也是庆幸的吧“还好那天参加了同学聚会…”似乎拥抱一个正常健康的爱人,就像自己终于愿意承认——我,其实一直也渴望着,去拥抱一个正常健康的人生
太美了,少女在大片的樱花树下举着dv拍摄,此刻好像只有花瓣落下的声音。
电影的第一个外景画面就吸引到我了,上次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还是四月物语。
撇开其他,这部电影的氛围感和美学在我心目中是五星的,每一个角色都选的很好,很贴脸,茉莉是阳光又忧伤的,和人是凌厉又温柔的,姐姐是从容又忐忑的,爸爸妈妈是脆弱又坚强的,朋友们是开朗的。
所以这样一部电影会让人沉浸的看完,而不会有跳脱的感觉,每个人就像真的是那个世界的他。
说回剧情,确实是一个有点古早的设定,绝症少女遇到了自己的挚爱,在生命只剩十年的倒计时的声音中,她从不敢爱,到接受爱,到陷入爱,再到放弃爱,最后怀念爱,从希望医生找到特效药,到放弃所有尝试等待死亡,再到抱住妈妈说自己不想死。
因为爱情,她枯萎的心被再次唤醒,但是十年期到,她也不得不迎接死亡。
不得不说,除了绝症,茉莉的人生可以说是王炸牌,她漂亮,有才,她的家庭美满幸福,父母相爱,姐姐也很爱她,还有很好的朋友,和心动的爱情,她的人生本该像她最后走马灯时的那样,旅行,恋爱,结婚,生子,度过平凡的一生,没错,原来平凡的一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了。
茉莉的书中写道:如果生命只剩十年,你想做什么。
其实就像我经常会想到的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被动的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和很多的人产生羁绊,我们每天工作赚钱,吃饭睡觉,度过的一天又一天,是为了什么,无论是十年还是五十年,我们努力活下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其实很多时候都会陷入迷茫,想不到一个答案,活着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活着。
可是当我看到茉莉和和人在樱花树下被忽而的风起掀起头发和衣衫,两人下意识的弯腰然后又抬起头对望的瞬间,我忽然有点明白了,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几个瞬间,在这个瞬间,灯光是为你而打的,花瓣是为你而落的,你的眼睛在此刻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你的心在此刻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跳动。
无论是十年还是五十年,我们活着都是因为在期待这个瞬间。
回想自己的人生,第一次拥有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的瞬间,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和一个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常年在外工作回家时远远的看到在门口等待的父母的瞬间,和久违的朋友拥抱的瞬间,在闪烁的光点中他单膝下跪的瞬间。
日本的剧集总是会让人把视线从主角投射到自己身上,茉莉是一个很具体的人,具体到细碎真实,不过有点遗憾的是,除了茉莉,这支影片的其他人都有些单薄,好像都是围绕茉莉去设定的角色,而且剧情的发展,甚至台词,也是可预知的,少了一些惊喜。
不过这个电影真的很美。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年,你会选择怎样度过其中的每分每秒?
”
与其把它当成一部爱情片,我倒更喜欢导演在影片中关于别离,关于生命,关于死亡等这些宏大的命题的探讨。
爱情反而是其中只能远观的一环。
那种“因为有你赋予了我生命的意义”的相遇难得却又让人物变得无比虚浮。
真部和人与高林茉莉的爱情就像在欣赏景区里的花朵——享受它的美丽,甚至采撷,却不用为它的生存负责烦恼。
茉莉的爱像一种书写,像在寻找一种理由,在这个理由背后有温存,有生命的真谛,有她可以暂时逃避死掉的未来。
和人的爱更像是在守护他活下去的勇气,他喜欢的是一种意义,而非一个人。
车站相遇前的奔跑,茉莉垂危时猛踩脚踏车的追赶,和人在演一场戏,演一场只有当事人沉浸的戏,他必须要在茉莉离开前说出三声“你很努力”才可以完美离场,自我感动的意味远超真正的爱意。
或许我对爱情的理解只有暴戾和刻骨铭心,所以最终我只是把手指停住,长按图片保存,收藏住小松菜奈和坂口健太郎的美貌。
DV机里舍不得删除的瞬间,就变成我们平行时空相遇时的记忆吧。
疾病背后的死亡。
在各种访谈中,人们总是聚焦于绝症患者的家属。
患者真实而痛苦的想法,却在高额治疗费和反复的化疗中销声匿迹。
健康的人残暴粗鲁的形成了一条潜规则——生病的人没有话语权。
没有人询问他们的痛苦,没有人询问他们的绝望,没有人拥抱他们轻声说不要怕。
一朝疾病,他们被迫学会了接受,勇敢和坚强。
死亡是可以度量的恐惧,而他们却只剩麻木。
茉莉拒绝转院治疗后点了满满一桌披萨汉堡,明明已经吃不下却一口一口硬塞进嘴里,最后抱着马桶呕吐的场景看的我整个人泪流满面。
她每一口咽下的不仅是食物,是对疾病的无力,是对为什么生病的人是我的埋怨和愤怒,是面对家人还坚持不懈的寻找医院治疗而她自己已经快要没有力气继续抗争的疲惫,是对自己的自暴自弃。
自毁是她能对自己所做的当下最容易的控制。
她抱着马桶呕吐时,眼泪掺着鼻涕流下,也是她不得已的和解。
她还有爸爸妈妈姐姐,她还年轻,她还有那么多地方没看,她还想继续活着,她还想触碰一下未来。
“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当疾病加速了死与生的交融,也是我们离生命最近的时刻。
不该放弃对死亡的书写的。
余命十年也不该是余生那些年的。
23年520最新引入的日本爱情片,余生那些年讲诉的是女主罹患绝症,只能存活的最后十年,在这十年间发生的故事。
视角以女主展开,除了爱情外,亲情友情也在这十年间的剧情中占剧一部分。
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划分为一部爱情片。
笔者觉得一般,如果您是符合一下几点,或许适合观看该片:1、【小松菜奈】喜欢女主,小松菜奈(管田将晖的老婆)最早我是在林宥嘉的《天真有邪》MV中见到的,一副厌世脸引人注目,她出演过漫改剧《才不对黑崎君言听计从》。
2、【坂口健次郎】喜欢男主,坂口健次郎也出演过另一部引入的日本爱情片《与君相恋一百次》,笔者认为后者比《余生那些年》更好看一点。
3、【与女主处境共情】有些类似的疾病或苦难经历或许更加的喜欢这部电影,电影中女主有一句台词,大致意思是如果喜欢男主和男主相恋会让女主变得更加害怕面对这即将死亡,所以与男主分开也是减少了一半自己的悲伤。
4、【容易被触动观众】容易被触动的友友们可以看,即便是普通的爱情片也会被打动到热泪盈眶。
总的来说,这部悲伤爱情的电影,因为拍的不够甜,所以痛也不够痛,如果只是为了最近520去看的话或许也可以看看别的。
最后值得一题的是为电影做配乐和片尾曲的是RADWIMPS(就是给《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配乐的那个。
)
- [ ] 死亡是令人生畏的话题如果从此刻开始生命就进入倒计时,是否会活的越来越畏手畏脚,越来越约束拘泥呢?
主角最开始是迷茫的,但最后她慢慢走向真实,走向“人性的自私”(纯褒义)。
最后,主角对家人对爱人敞开心扉,可以抱头痛哭,可以畅所欲言,学会了去真切的感受体会,真实的活在这个世上,用活着的感受去渡过漫长又短暂的十年。
- [ ] “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难以想象这部电影是🐟宝给我推荐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是白日梦想家)。
能够找到🐟已经是我此生的奇迹了。
就像主角男友的厨师师傅说的“还有下一个。
”主角男友说“没有下一个”。
师傅说“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
最后主角男友将新餐厅的名字取作“茉莉”,在她临终前还去看望了她。
故事没有走向狗血没有走向大喜大悲,而是在一眼可以望到头的路线里走向了普通人平凡又平庸的结局。
- [ ] “让他离开,可以减轻我一半的痛苦”主角选择独自走向死亡,爱情让她贪恋生的快乐,但是她不得不面对死亡,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这是孤勇的,壮丽的。
她在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但是她还是最终选择了体验这段美好的感情,她在救赎男友的同时,也是男友在救赎他,在给她带来活着的真实感受。
- [ ] 影像记录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影像记录的意义。
主角拿起dv站在飞舞的樱花树下的场面非常唯美,也是她的dv让我们从第一人称视角了解她的心路历程。
有时候影像记录仿佛让我们在“在场”的时候无法专心致志,摄像头作为人类的第三只科技眼会让我们看待事物更加抽离冰冷,或者从事后看和我们的记忆和体验有所偏差,但是对于只有鱼的记忆的当代人,或者我,来说,影像记录是必要的,也不一定是冰冷的,记录也可以是有温度的,有带入性的。
我经常感觉到如果我不给自己拍照,我就会忘记自己的长相,或者我会不认识自己,无法认出识别出自己,或者自我认识变得模糊。
(这也可能是重度脸盲的一种表现)
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很一般的爱情电影…故事的内核特别简单,很容易看得无聊。
但是拍的画面真的太好看了…怎么去形容呢,符合我对日本电影的刻板印象吧哈哈哈,那种日式的拍摄手法确实…我可太喜欢了,真的很美啊啊啊!
小松菜奈和坂口健太郎再长这么好看试试看呢…真的很喜欢看帅哥美女谈恋爱啊…再者,坂口健太郎真的和小文有点像…啊啊啊啊啊啊啊每次看他我就有点…真的有点像…但是比小文帅哈哈哈,真的很像小狗啊…我就是天生吃这种风格男生的颜…菅田将晖也特别帅啊…真的长得很在我点上…虽然故事很一般,但是画面和配乐真的很好啊!!
其实也是因为偶然听到了这个电影的配乐觉得很好听而去看的电影。
看完这个人都淡淡的了…一点淡淡的悲伤吧…看的时候总是在想要要是我自己也剩余个十年会怎么办哈哈哈,或者做个时间胶囊,或者买个DV机…要是我剩个十年,我可能会马上退学,然后到处去旅游…时不时找朋友去玩,多给她们拍点什么,想要留下点什么,少点抱怨,多点自由吧。
多记录点什么吧。
永远会被日本电影娓娓道来的感觉所打动。
相比“余生那些年”我更喜欢“余命十年”这个翻译,生命这个词汇所汇集的是千言万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丝丝缕缕爱恨交杂。
从前几天看完的《玲芽之旅》至《余命十年》,无不感叹人类之渺小生命之脆弱,我们应该怀有着敬意生存下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而不是试图成为主宰者“我深知命如蜉蝣 深知死亡如影随形,但此时此刻 哪怕再多一年 再多一日 再多一时也好”只有在生命如临大敌之余,便得知生之可贵
终于看完这部在片单里躺了很久的电影。
怎么说呢,剧情说实话挺老套的,但有些场面还是让人感动,让人心疼。
最让我感动的是茉莉靠在妈妈肩膀上痛苦的那段,压在心里很久的情绪终于可以说出来,她的人生明明可以那么精彩,是啊也真的很想问为什么一定是她呢?
但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茉莉最后要把之前拍的所有视频删掉。
那些鲜活的生活瞬间,那些心跳加速,开心大笑的时刻,不应该是留给自己的礼物吗?
我总觉着那些快乐的瞬间,会在之后的日子里有无数连锁反应,后来想想也还是会很快乐。
记录是有意义的,即使不分享,也是很棒的存在。
我真的截了很多图,樱花好美,但这么美的樱花每年都有,我还能陪在和人身边和他一起看吗?
最后茉莉不舍得删这段视频时会是这样想的吗?
那阵风吹的好有感觉,第一次风吹两个人同时低头躲风,然后抬头相视而笑,欢喜而又悸动;最后的樱花树下只剩和人,又一阵风吹过,这次只有他,想念过后还是笑了,就当这是茉莉给我的拥抱吧,他会是这么想的吧。
“那些最煽情的电影情节,都说爱能超越生死离别。
”想到了这句歌词,或许就是茉莉与和人爱情的具象化。
那些照片和视频记录了他们的幸福,一直到永远。
《余命十年》引进之后,官方译名变成了《余生那些年》,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失败的译名,既失去了原汉字名一望即知的悲剧感,又没有了原汉字名日式表达带来的陌生化的语言美感,简直像是一个烂俗的小甜剧名字,让这个平庸的电影失去了可能是唯一的亮点。
因为最近深陷一段无望的感情,内心十分痛苦,所以很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就着电影哭一哭。
当时我的眼泪已经充盈到有人用食指给我戳一下就能哭出来,可是这个电影硬是把我的眼泪逼回去了。
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角色情绪很足却给不到观众,加上内容明明很单薄,却非要拍成两个小时,都是电影的问题,前一个半小时我还能认真观影,后半个小时我的耐心已经被消磨光了,坐在电影院恶毒地想:女主怎么还不死?
女主怎么还不死?
女主还能不能死了?
不能为之一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女主的人生是可羡慕了——有爱她的家人,真心的朋友,互相喜欢的人,做着喜欢的工作,虽然短暂,但是开心而充实,又不会过度饱和,所以她最后才会如此想要活下去。
比起她的状态,男主最开始的状态才让我觉得可怕,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不想活,又死不了。
所以女主指责自杀未果的男主自私的时候,我也不是很能理解,活着并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幸事吧。
比起在漫长的人生里忍受空虚寂寞的折磨,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我宁愿像女主一样,开心充实地过完短暂的一生。
最近常常问身边的朋友一个问题——“现在让你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换500万,你换不换?
”我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交换的人,所以听到很多朋友说不愿意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对我来说500万意味接下来的几十年我都可以比较随心所欲,不用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了,为什么不换呢?
难道在不喜欢的工作上浪费的时间不是远超过十年吗?
并且在工作上浪费的时间还是最能享受生活的时候。
比起生命的长度,我真的更在意生活的体验和质量。
我甚至愿意用十年换一副好的歌喉,或者任何能充实生活的爱好/特长,我愿意用二十年可以换一个互相喜欢能彼此陪伴的人,我愿意只留下十年的生命,换取梦想的实现。
我总是戏谑地说,余华的《活着》应该改名叫《死神来了》,除了是对一连串的死亡事件的评价,也因为这本小说给我带来的真就是惊悚恐怖片的感受,一个人经历那么多不幸,他无从抗争,只能忍受,那何为活着?
为何活着?
真的就为了活着吗?
对我来说,起码我不会接受和忍受不可改变的痛苦,真到了那个时候,会一死了之吧,而现在,我也只是面无表情地等着好事发生。
妈的边校对边找纸巾
都是纯爱系的元素,但一点也不觉是纯爱,包括那些泪点和台词都没有打动到人,最动人的场景还是和家人的时候,而且即使面对死亡,家人还是尊重她的选择,真好;演员都选的很对,男女主都很好看,虽然没有什么cp感但刚好两个人的爱情在电影里本就可有可无
笑拉了女朋友胸前那么大两道疤,男朋友居然不会百度不知道那是绝症。两个小时的故事还不如最后一句根据真事改编令人感动。
我的天我竟然没标!他俩确实很般配啊,故事没啥新意啦。坂口还是那个小天使,卡哇伊。
7/10分。在天桥上女主接受男主表白之前的那一大段剧情的氛围都很怪,看谜语人的莫名其妙感,从抗拒到接受表白的转变也很诡异,但在一起后的那些镜头闪过太快,没感受出女主的情绪线,引用原著小说下的一个豆油的评价「情绪太私人化,我心硬如铁」,完全贴合我的感觉,感觉男女主的故事和情感都很遥远,而且感觉演技有种刻意感不甚自然,但后面的部分桥段氛围营造的还不错属于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樱花坠下,她走了,留下了没有实现的未来,而我,哭了。没有未来的人,才会对未来更加渴望。
十分感动,但不咋地
人是真美,演得也好,取景漂亮,就是剧情,过了岁数,无法触动。
3.5
又温暖又难过的电影。女主真的很好看啊。如果生命只剩下10年,你会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会把那些吃爱的东西都再多吃几遍,那些想去的地方都去一遍。可能找个喜欢的人谈一场恋爱,然后甩了他,让他记恨自己,这样可能离开了他就不那么悲伤了。这样也不好,毕竟自私了些,或许我就不会爱上任何人了,既然结局是离别,那么还不如不开始。我会找一个无人的地方默默死去,不让爸爸妈妈看到我痛苦的样子。但是估计我会舍不得他们,所以还是会珍惜所有的时间去陪他们。想到这儿,就觉得还是活着好啊,一切就都有了期盼。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的活着,要很努力的活下去。
编和演都相当不错;节奏的明快,已经超越大部分当代日影,好评。
完全没哭。就是那种很工整的日式绝症纯爱流水线片,不过好在演员都好养眼!坂口健太郎好帅啊啊啊啊!!!怎么说呢,男主角的性格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没想到是这么乖巧的大狗狗。
玩尬的
四舍五入我和小松菜奈结婚了(那个樱花飘落的场景哈 我真的想一坨子打在导演的头上
如同开水,平淡无味。描述绝症斗争的日影日剧实在太多,所以相同题材的本片在上映前我很好奇它会怎样另辟蹊径,结果还是失望——同样的套路:诊断绝症、充满绝望、遇见爱情、痛苦挣扎、离世,没有任何惊喜与意外,唯一的看点就是小松菜奈日趋成熟的演技。但全片仅仅依靠小松菜奈的表演也完全无法搭建一个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电影语言,不同于《花束般的恋爱》,本片男女主的感情从一开始就觉得有点牵强附会,即便人在一起我也感觉不到“在同一个频道上”的爱情共鸣,而男主阿和的种种行径也让人不禁好奇他对女主的感情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对于一个把他从泥沼中拉出的人的感激之情?生命诚可贵,但片子实在是有些寡淡无奇。
故事挺老套的但胜在感情过渡自然,不过比起男女主的爱情,还是亲情和友情部分更打动我,小松菜奈的哭戏越发动人了,她和松重丰一哭我也会跟着想哭
【2.5】
作为nana的粉丝参加提前观影活动,哭得头好痛……请大家去电影院看哇20号就要上映了~
坂口和奈奈都太好看了/日影的镜头真的夸不完!/頑張ったね/彼女に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最后野田洋次郎的声音一出来 整个人都软了…
不觉得女主很自私吗?瞒着男主实情和他谈恋爱,充实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然后写成书。好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