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藍藍,飛機出現在畫面,背景樂不緊不慢,畫面質樸,光線明亮的世界。
每一個角色穿著都顏色簡潔,或素白或純黑,要不就是淺灰咖啡色。
還有那湛藍的大海,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平和而恬淡。
日常穿梭來往于人流的我們免不了質疑這片天地是否過分刻意?
這樣寧靜的世外桃源竟然還存在于人世間?
每天早上都會盡興merci早操,也許是感謝上蒼的賜予吧。
婆婆領著一群小學生在海邊早操,動作略微古怪以至於有點好笑。
細沙在腳趾間的流速是多少?
早操過後是令人期待的早餐,或日式配以新鮮採摘的蔬菜和煎魚,或西式掰開好吃的吐司配上秀色可餐的雙荷包蛋。
找到地圖指向不夠明確的地方需要才能?
看懂簡單卻比想像中好用的地圖?
愛埋寶物而記性很差的叫做koji的母狗,每開春便會出現的神秘婆婆,在高中教生物的年輕女子,做得一手好料理的中年男子,愛喝啤酒的年輕男子,還有擅長鉤針卻總是略微局促的女人。
到底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什麼呢?
會不會就是眼鏡呢?
所謂的twiligh似乎就是一人獨處想事吧。
治癒心靈的炒冰,海水的聲音,mandolin慢條斯理的撥弦,棋子敲擊棋盤的聲響。
所有都是緩緩的,這樣的生活不能一直下去但還是忍不住去嚮往去憧憬。
想要咕咚咕咚地喝啤酒吃螃蟹,想要坐在沙灘上看潮起潮落,還有和自然說說話的時間。
这部电影,很多中国人都说慢!
其实那不是慢,那种速度是应运而生的。
是为了特定人群而准备的。
当你花钱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就明白了。
日本的电影院也很难的放映类似的影片。
而且,需要看的都是需要休息的。
这叫做治愈系电影系列。
就像前面所说,日本人需要花钱去体会时间的奢侈和浪费,这一段电影的时间,才是专属于你自己的。
不会有人干扰你,因为除了冲绳的几个小岛以外,电影院也是全日本无论大都会还是乡下地方仅有的接收不到手机信号的地方,这是常识。
进入电影院,就要关掉手机。
多么自相矛盾的现实问题。
看《めがね》,当然是冲着对荻上直子的热情而去的。
一个女人来到小岛,碰见一个、一个、又一个——人的故事。
依然是女导演擅长的小格局小场面小人物。
而这一次的叙述完全不知所云。
无非就是几个人坐在一起吃早餐,每顿都要展现他们是如何吃的,就算是吃同一种梅子的场景,竟也高达三次以上,而吃法、每个人吃完后的表情及谈话内容(几乎为零)又并无独特之处。
风景当然好美。
旅店的餐厅也很舒适。
海也好看。
就连海边的冰屋都呈现出简约美。
你看她坐在海边,仿佛自己都能闻到咸海风味。
但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吹着海风,到最后也木然起来了,鼻孔里好象被塞满了细砂粒。
在无聊的海风中,影片已经过去一半有余。
女人问:这里的人都有什么消遣那?
——看黄昏。
看了几次心不再焉的黄昏以后,女人终于无法和闷到极致的生活方式达成共识。
提了包换旅馆,但也并不顺利,总之最后,她还是坐在冰屋前吃了刨冰。
说是无奈的选择,还是小小的兴慰,又或者是浅浅的理解,这谁也说不准,反正你也不觉得它想说清楚个什么事儿。
但是渐渐地,女人开始变得心满意足起来啦,习惯了奇怪的人生以后,看什么都不觉得别扭了。
这静悄悄的地方,要说魔力,多少还是有一点。
但是恐怕不足以把每个看电影的人都吸进去吧。
话说影片呈现出来的细节美,还是深得我心。
如果把它看成一部无印良品宣传片可能效果上会很不错。
浅色沙滩,与天连在一起的海色意外澄净。
那些个不变的瞎转悠,感谢体操,晒太阳,看黄昏,钓鱼的时光都象蔓陀铃的曲子,宁静轻快,无忧无虑。
而每次放在桌上的日风的食物,从配色到形状到想象出来的味道,都具有一种洁净风格。
另外要说,字幕配得太差,可见翻译者完全不尽心,“黄昏”翻成“黎明”,谚语部分也不加以说明……辛苦我又重新找了日文字幕,逐字逐句的抄下来,查字典,参见剧情,依稀辨认它们的意义。
一整天,都用来干着事儿了。
过程中坚定了我当字幕小组成员的决心。
外面在下雨,树子清绿。
我坐在沙发的脚踏上,耐下心来,把这部电影看了。
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有一点像正在下着的春雨,一点一滴,看到会心处,不由浅笑。
妙子开始到处寻找度假的感觉,即使已经身在美丽的小岛,还是一直不肯放开,那个巨大的装了很多书的行李箱,就像放不下心中的重负。
直到樱花帮她丢弃了箱子,她才开始投入身边的美好,才肯去尝试樱花的刨冰。
早上起来,客人主人一起在洒满阳光的餐室里,每人面前一碗白米饭,一碗味噌汤,还有别的小菜,桌子中间是一大萝的新鲜蔬菜,一碟据说可以避邪的很酸的腌李子。
每个人都是用筷子拈起一小团米饭,放进嘴里,夹菜也是小心的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虽然只是很简单的饭菜,却让我觉得仿佛是世间至上的美味。
樱花的红豆刨冰,也不复杂。
只是在煮红豆的时候,她专注而认真,甚至害怕大声说话会吵到了豆子,所以才成就了最好的红豆冰。
也许你会觉得是神话,只是如果你不用心去做,低耳倾听,你怎么知道红豆真的会不会唱歌呢。
回去的路上眼镜丢了,妙子却笑了,在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
来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操,一起早饭,一起在沙滩上吃樱花的红豆冰,就好。
看《海鸥食堂》,第一个画面出来,就知道是自己会喜欢的片子。
《眼镜》是同时下下来的片子,却忽然舍不得看。
前几天,终于把她看完,刚开始担心自己会不喜欢。
却在那个爱穿黑白衣服,戴黑框眼睛的女人,扔下行李箱,坐上樱花那小小的车子,慢慢的离去时,很感动。
喜欢海滩上的致谢操,感谢身边拥有的一切,淡然的人和事。
可爱的樱花奶奶,最后,戴着那条红色的围巾,显得很有气势。
呵呵 她在《海鸥食堂》里就这么让人喜欢。
我是一个很爱追问意义的人,可在迷茫时,追问意义就是生活最大的煎熬。
和大家一样,我最迷茫的时刻也是大学毕业的这几个月。
查阅了很多书籍,听过了许多解释,脑子里依旧是「迷茫三连问」: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我要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边听书边洗菜时,听到马东老师说「感到迷茫,是为自己而活的开始。
」他用了一个很有有趣的比喻就道破了我们大学毕业迷茫的原因:如果把人生的每个阶段比作不同的游戏模式,那么大学毕业前我们玩儿的是线性游戏,就像是闯关游戏。
在这种游戏里,所有的流程都是安排好的,你下一步要干什么,非常明确,你只要按部就班的的往下玩儿就一定能通关。
而大学毕业后我们的游戏就变成了沙盒游戏,就像大家说的「开局一双手,装备全靠捡」。
你要干嘛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没人告诉你要干嘛,你要去哪里。
大学毕业的这段时间,就是从线性游戏向沙盒游戏转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也很迷茫,读历史,看哲学,甚至开始学习道教,在师傅的指点下已经达到了可以给人算命的阶段。
可当我算完自己的命之后,更加迷茫了。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人是神,还是其他的神秘力量,都不能告诉你怎样消除迷茫。
后来我回到了成都,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没有成为很厉害的人,也没有继续游荡。
日子很平常,生活也很简单,可我总觉得自己像村上说的那样「为了活着而煮意大利面,为了煮意大利面而活着」,我好像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为了活着而吃饭。
直到有一天,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刷知乎,看到这样一句话「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仿佛醍醐灌顶的了悟。
大学时认为生活应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凌晨三点的海风、是如火如荼的爱情。
现在忽而明白,生活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一一剔除,让那些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东西逐一消失。
留下一个宁静的、专注的、让自己乐在其中的世界。
我曾经觉得「是谁来自山河湖海,却又囿于厨房和爱」中的「囿于厨房和爱」是很俗气的生活。
可当我沉静在厨房之中时,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我喜欢一边听程姑娘唱「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一边理葱剥蒜;一边熬甜甜的果酱,一边回忆和恋人在一起时甜蜜的时光;一边听蒙曼老师品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边品尝芳香四溢的茉莉梅子酒。
我终于明白「厨房和爱」才是真正细水长流的美好,若能囿于其中,便是幸,便是福。
现在的我,依旧说不出生活的意义。
在这个从线性游戏向沙盒游戏转变的过程中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玩法。
可我觉得林语堂先生的这句话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我们附加给生活的外物,关键在于生活中的一时一刻,每件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可以成为艺术。
」有人喜欢像我一样在厨房中做暖心暖胃的料理,也有人喜欢拿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捕捉每个灵动深刻的瞬间,还有人喜欢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感受肌肉的变化……
所有让你深入光阴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什么都不做,只是感受日常的茶饭事也是美好的。
正如电影《眼镜》里的人们一样,不问从哪里来,也不问到哪里去;不问什么时候走,也不问什么时候来;不去想任何事,只是认真的吃饭,认真的看海,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生活。
从不厌倦重复琐碎的生活,只是珍惜一期一会的人生。
说要看完小林聪美所有的电影和剧,再来掰掰手指,有《海鸥食堂》、《山中的汤姆先生》、《游泳池》、《比海更深》、《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西瓜》、《森林民宿》、《蔚蓝海岸 N°10》等。
每一部都喜欢。
《眼镜》还是由荻上直子执导,参演的除了小林聪美,其他的也都是一些老面孔,比如加濑亮、市川实日子、光石研、罇真佐子。
这些人聚在一起能成一个日系治愈系的组合。
影片以女主妙子的视角展开,她因厌倦都市的喧嚣和忙碌,选择来到一个南方海岛小镇度假,试图在这里找到一丝宁静。
在住宿的旅馆里,她遇到了一群看似奇特但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养了一条和自己同名爱犬的旅馆主人裕二;戴着眼镜经常微笑的刨冰高手樱花太太;经常在附近转悠的高校教师春奈,以及前来找妙子的青年艾草;这五人组,各自带着自己的故事和背景而走到了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戴着眼镜。
他们每天一起在海边做奇怪的早操,然后一起吃早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妙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每次看完这种类型的电影,都会来一句:这样的电影,我真的是百看不厌啊!
在一个远离喧嚣、没有手机信号的小岛上,坐在海边的长椅上,吃着龙虾和刨冰,享受着日出和日落。
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人们可以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压力,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
“享受乐活”,什么是享受乐活呢?
面朝大海,晨起做操,认真享受一日三餐,钓鱼、发呆、织围巾......随心、随性,真好!
里面做感谢操这个情节还蛮有意思的。
清晨的海边,阳光刚刚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金色的碎片在跳动。
五位主角,妙子、裕二、樱、春奈和艾草,都戴着各自的眼镜,站在海边的小沙滩上。
他们的眼镜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是他们内心的窗户,映照出各自的世界。
随着樱花太太的引导,他们开始做起早操。
樱花太太的动作轻盈而优雅,她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给这个早晨增添了几分温暖。
妙子虽然初来乍到,但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奇怪的早操中。
她的动作虽然有些笨拙,但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好奇。
裕二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偶尔还会和樱相视一笑,流露出一种默契和温暖。
海风轻拂,带来了海水的咸味和清晨的清新。
这个场景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美好。
它让打工人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瞬间,也让打工人们思考如何在忙碌和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电影:《眼镜》国家:日本上映:2007导演:荻上直子主演:小林聪美、加濑亮、市川实日子、光石研、罇真佐子豆瓣:8.0====2024年,继续我的1000部电影计划!
大家好,我是亿亿!
今天给大家推荐1000部电影的第119部:《眼镜》之前-over-
春天来了,樱花太太来了,海边刨冰小木屋开张咯!
农妇用蔬菜来换,小女孩用手工折纸来换,冰店老板用冰块来换,旅店老板和教师用曼陀铃音乐来换,带着钱来的旅客拿什么来换呢?
那就在这没有风景的风景里,织一条不知道织啥的围巾,来年春天再相遇。
生存不易,享受生活就容易么?
如果你不再被迫去做一些事时,且可以不用考虑任何约束条件时,你会做什么,这些事会让你开心吗?
你多久会腻呢?
一天二十四小时,其实很长的。
基本就冲着小林聪美、加濑亮、光石研和罇真佐子来的。
初春,度假的小林聪美来到一个海岛小镇上,在住宿的旅馆里,她遇上了一群人:养了一条和自己同名爱犬的旅馆主人光石研,经常微笑的刨冰高手罇真佐子,不是旅馆客人但经常在附近转悠的高校教师春奈以及前青年加濑亮。
五个人戴着眼镜每天一起在海边做奇怪的早操,一起吃早饭……虽然生活平静而美好,但妙子还是决定继续旅行……电影基本没什么情节,对白也不多,基本就是美食、美景、安静的音乐,几个在享受一切的人。
但这样的电影实实在在让人放松啊。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电影,或是觉得节奏太慢以至于昏昏欲睡,或是觉得剧情太平以至于无聊。
实际上这样的电影在日本本身也只是拍给少数有需求的观众看的,也就是治愈系电影,观众是花钱看电影求治愈的。
影片构造了一个乌托邦,这里没有手机信号,小林聪美初来乍到无法融入:不吃刨冰,不跳操,不和大家一起吃饭,不喜欢早晨被打扰,随后小林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去了另一家旅馆,却发现需要劳作,小林又再次返回,正好遇上罇真佐子骑着车,小林聪美扔掉了沉重的行李箱,完完全全地融入了他们的世界——这便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扔掉包袱,融入美好的世界。
“我了解自由是什么 走在街上 远离神秘的海洋 我忘记了你曾经的话 月亮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黑暗中的鱼就像宝石 某人不经意间告诉我 所以我来了 我到底在怕什么 我到底在争什么 现在是时候放下肩上的重担 给予我更多的力量 给予我善良的力量 我了解了什么是自由 我了解了什么是自由”
虽然我还不认为我是个会享受乐活的人…
中文字幕稀烂的逼我只能看英文的,然后我还得自己再过一遍脑子还原成日本人的语气。奶奶的。
荻上直子的电影就是这样恬淡又安静
我承認我沒辦法樂活...
好平静甚至好平淡的一部电影,对我而言,就是漂亮的场景,柔柔的阳光天气还有清风,以及极治愈的氛围。散文式的电影,太多的可爱和细小的有趣,但是对于更多的人,这些静谧与慵懒更多的是一种期盼。那个早操太可爱了,我想我老了应该也会跟樱太太那样,成为一个怪婆婆。PS:加濑亮还是我的理想型❤
慢生活,治愈。
景色不错,节奏实在是太慢了~
虽然整片氛围很好但不明就里的内容实在需要耐心,看这类片子唯一的兴趣点就在于寻找生活的质感。一个人到一个手机不通的地方,其实不用手机就够了。另外字幕能不能不用糟糕的英文二次翻译。
大半夜的,魂儿都被勾走了~
无聊至极,不是治愈,是麻醉。
一个无聊的导演+一群无聊的享受余生的人。
太文艺了。。。
已经没有心境看这样的电影了
就觉得不如海鸥食堂
画面是真美,节奏是真慢。
其实评价的时候不说电影本身好不好 就只说这部电影带给了你什么就好 对于我 看完眼镜 就好像去了一次旅行 旅行中我什么也没做 就是在海边发呆 而且 发呆的时候 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想 人果然还是需要放空一下子 只有放空 才能真正放松吧
矫情造作。虽然我时常get不到这类剧情治愈影像清新的日影,但观影感受还是较为自然和缓的,这部完全背道而驰,各种咯噔咯噔的做作。
没有过多的对白只是在吃早餐,做早操,散步,望海,钓鱼,吃刨冰,编织~最后却让我泪流满面~
这类的片子都很脱离现实但是却很温暖。
喜欢过这样的生活,确认。(电影本身就还好 比海鸥食堂还是差点意思 导演风格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