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情设定的角度看,男主是大英雄啊,原来是残忍的器官回收人,但自从自己有了人造心脏以后开始不忍心杀人。
没有了收入来源,于是也进入了被回收者的行列,成了弱者。
于是为了免于被杀,他“被迫”打入总部,经过一系列炫酷的舞枪弄刀,杀了一干人等后成功解除自己的器官记录...end of storyBut...请我们来好好想一下,男主虽然后期策反器官公司,但他根本也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
换了人造心脏以后,他 “不忍心” 再杀人了,但打入公司,他又杀了多少人?
这些人大多是器官公司的员工,也不算什么坏人。
在酷炫打斗动作和音效的遮盖下,我们本能地觉得男主就是英雄啊,以一敌十好嘛!!!
再说,男主闯入公司总部,也不是什么拯救人类,拯救所有器官到期的人好嘛,不过是消除了自己和小三的器官记录,其他人对他来说爱怎的怎的!!!
In conclusion, 男主不过是一个为了自己活命,想要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不惜劳财伤命,只图一己私利的小人
现在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社会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公平,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起码在医疗这一方面。
尽管富人们有更好更健全的医疗资源可以利用,但是面对不治之症的时候,人类还是束手无策。
好的医疗条件只能够让你死的更舒服一点而已。
等人类发展到我们所幻想的极乐世界,那个时候医疗水平足够强大,钱不再是能够决定人的生死的时候或许是最为公平的。
但是从现在这个阶段发展到极乐世界那个阶段,中间必然会历经一段富人活,穷人死的过程。
而《重生男人》这部电影的背景就处在这一极其不公平的发展时期,只要你有钱,你身上坏的器官随便换。
如此看来,富人只要脑子没坏,想活多久活多久。
而穷人的话就只能承担器官带来的高额利息,一个器官就像现阶段的一套二环内的房子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本电影的男主雷米所服务的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从事买卖高科技器官的公司,而雷米的职位是回收者,工作内容就是把那些逾期的器官回收过来,这并不像是现在把逾期的车子拖走那么简单。
逾期的器官当然还是在人体内的,所以雷米的工作就是先把人电晕,再开膛破肚把逾期的器官取出来。
这样男主的工作就算结束了,那么剩下的那个人怎么办?
这就和雷米没有关系了。
男主当然知道被取出器官的那个人基本上逃脱不了死亡的结果,但这是雷米的工作,或许他自己心里也是知道自己的行为无异于杀人,但他每天必须要面对这些。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一次事故中,这次事故是在一次回收过程中雷米将心脏除颤器的阴阳两极接反了,直接导致自己的心脏坏了。
等到雷米醒来的时候,自己的心脏已经被他同事和他老板换成公司最新的心脏产品。
如此一来,面对高额贷款的压力,雷米就只能继续这份工作。
而雷米也就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了,类比于现在的房奴来说,可以称他们为生命的奴隶。
和背上承担着房子的巨大压力的人群不一样,毕竟房子这还不是个必需品。
但是身体上的器官却是离开一刻都不能活的必须品,所以这个群体的人拼命的工作也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已,而且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即使拼命干活任然负担不起这巨额的月供,如此一来这让人生显的更加绝望。
而当雷米在成为和他的“客户”同一类的人后,当他再次执行任务时,他面对眼前这个“同胞”却无论如何都下不去手。
他会想到面前的这个男人也会有老婆也会有孩子,就像自己一样,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每天都在等着他回家,陪他玩耍。
这个时候雷米把眼前的人真正的当人看了一回,不像他以前把“客户”只是当做赚钱的工具。
他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还不上贷款时,也会有一个回收者如此残忍的对待自己。
雷米开始思考自己所做工作的性质,他现在觉得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在杀人,是在杀一个活生生的“人”。
雷米知道自己如果不继续“杀人”,就会还不起月供,但是直到最后雷米任然是没有杀一个人,这份工作雷米在以前已近重复好几千次了,但是这次雷米无论如何都没有选择动手,这是一个质的转变,生命这两个字的意义在雷米的眼里已经改变了本来的意义。
这是雷米的一次自我救赎,也是整个影片的转折点。
男主在执行任务时候的纠结当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而且不肯再伤害一个人之后,雷米的人造心脏贷款终于逾期了,他最好的一个同事作为回收者来回收他的心脏,在尝试逃走无果后,他最终选择了反抗。
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关乎生命的时候,已经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只能选择消除公司的记录来让自己活下去。
这也是这个电影的这个设定的巧妙所在,因为器官这个东西是和现在的车贷房贷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是关于自己的生命的东西,所以估计所有器官逾期的人应该会组织在一起抵抗这个公司,这种组织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有纪律的。
我相信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社会的话,一定会有这样的组织的。
而制造器官的公司也会有在器官上安装开关的善后措施。
但是电影里并没有过多的去讨论这个,电影的重点还是雷米和浑身都是假器官的一个女人的求生之路。
当然从社会规则上来说,贷款逾期不还是不合法的,就像现在有人贷款买了个手机,而这个手机在没还完贷款的时候丢了,那手机贷款是不是就可以不还了。
不还的话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所有的公司都是要盈利的,即使做这种人血馒头的买卖。
所以看到最后反转的结局我并没有太吃惊,一方面是前面中的剧情提到这种神经系统,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铺垫。
另一反面就是这种公司能够生存下去,必然是有它生存的道理的。
在这种最新的神经系统产品的作用下,雷米带着他的“女朋友”成功炸毁了公司总部,而后在海滩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雷米看起来真的很快乐。
尽管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雷米自己本身任然是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并不是成功了才算完成了救赎。
成功的结局固然很美,但是没成功的结局也是有一种孤军奋战的凄凉美。
如果雷米继续心安理得的过着原来的生活,他一样可以靠“杀人”得来的大把佣金来还心脏的月供。
但是雷米在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后,选择为了自己的生命反抗下去,在面对以前被自己杀害过的生命的时候,虽然在电影里面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雷米的内心一定无数次在为自己以前的罪过所忏悔。
重新装的心脏不仅让雷米获得了新的肉体上的生命,而且这颗冰冷的人造心脏也唤醒了雷米作为人的赤子之心。
如果没有最后五分钟,我会给两颗星,看的时候无初次想要吐槽剧情的不合理,以及人设的不合理故事设定和《时间规划局》极其类似,都是先给了一个赛博朋克的世界观,然后被压迫者因为一些“意外”或者“伤害”而觉醒,决定反抗。
但是,他们的反抗,往往只能治标而无法触及根本。
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再配上一个美丽但没有任何“大脑”的女性,时不时来上一些激情场面,刺激观众感官。
就好像说:你们别再揪着逻辑细节不放了,都给你们看了激情戏了,就忽略各种bug吧。
各种追车戏以及打斗戏份都是这个作用。
高设定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世界观的设定,因为在这其中往往会影射很多社会问题,我们想要看到的是“高设定”的中“金手指”对于这些问题是如何回应并解决的。
但遗憾的是,这种电影,往往在前期特别吸引人,到了故事中间开始走向反抗之后,剧情和逻辑就开始全面崩塌了。
《时间规划局》是这样,《重生男人》也是一样的通病,后者比前者因为最后的五分钟而比前者好一些。
此外,在这种电影里通常还有一个主角行动是否正义的问题。
一开始,男主们(主角往往是男性)是受压迫者,但这时候他们往往保有一些朴素的是非观和正义感,观众是能够理解他们的。
但当他们走向“反抗”之路,他们的价值观一夜之间就可以发生180度的转弯。
之前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例如杀人,一下就变得可以接受了,于是他们开始“滥杀无辜”,他们的反抗行动,也变成了为实现个人私欲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这时候,观众往往很难再跟主角站在一起,然后主创们如何应对这种“信任危机”呢?
让男女主来一场船戏,转移观众注意力。
然后结局部分,浮皮潦草地收场。
最开始高远深刻的立意,也流于表面。
《时间规划局》里的男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抢银行,他们不会触及背后所蕴含着的富人对于穷人的阶级压迫与剥削;《重生男人》里的男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也是想要炸掉储存信息的“粉门”,或者杀掉回收者,而不触及人造器官所产生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以及不公平的分配制度。
我们来看这种电影的时候,已经对细节和常识的严谨,不抱多少期待了,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有很多常识问题,就是电影的糊弄了。
虽然有些问题注定无解,但是如果能体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诚意,不糊弄观众,那便是能给五星,例如《千钧一发》。
看到结局并不意外,毕竟科幻电影总是有着不完美的设定,人造器官,贷款分期支付,确实合理,唯一让我不能接受的地方就是取下的器官在到另一个人身体里是,兼容性,损耗率该如何择取,我们早已习惯回收废品,但回收生命(器官)却没法接受,技术的发展让太多在过去时代本该逝去的人存活下来,那么代价呢,背上技术革新带来一个又个的债务,科技创新带来的幸福并不是人类的愿景,因为获取总有代价,牺牲一群人成就一部分人的游戏何时才能停止,钱在技术里运行,人性在技术中挣扎,毫无温度的存在让人麻木,是不是技术革新越快,堕落已成为习惯。
电影切入点很多,比如现代营销手法的虚伪,比如科幻题材引发的伦理讨论,比如文艺片糅合动作片的尝试,比如电影改编的讨论,但是,鉴于基友情实在太闪,所以,好吧……没事儿打闹欺负,落难的时候互相照顾,这些都是正直而CJ的“男人的友情”没错,但是——真的,当发际线君(谁能告诉我他左耳上方那个小点究竟是发型师失手还是——斑秃?
)执行任务出了意外时,立刻就不CJ地想到“该不是黑胖子干的吧——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既然有倾家荡产给装M5的觉悟,为啥一开始不给钱全款支付人工心脏费用?逻辑很简单:欠债就不能换部门,不换部门就不会拆伙,不会拆伙老婆就会发飙,随之而来必然是分手。
这就是一部“爱你拗不弯你,至少把你留在身边”的苦情戏啊XDPS:还记得遗传学歌剧吗?
没错,就是同样的背景设定。
能把哥特摇滚音乐剧拍成蓝莓之夜充满爵士味的小资调调,导演你可以的。
这是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学医的看到解剖,学法的看到物权和人权的冲突,学社会学的对男二号对男一号暧昧的感兴趣;电影前三分之二平淡之极,从男女主角杀入联邦公司总部开始风格向黑色幽默转变,结尾那惊鸿一瞥,又让影片变了调调……
十几年前写的观后感,存个档……写的是啥我也不记得了,也不想看哈哈~~今天看的科幻片,据说结局很出乎意料。
故事主要讲未来科技发达到人工器官可以像车子房子一样租用,然而过期时,也会强制收回。
收回的过程理性而血腥,点击后,像是对待牲畜一样把器官挖出来,剩下一摊死肉。
偏还要假惺惺地按照法律流程来,无视客户——或是说受害者,哭叫、挣扎甚至大笑。
主角就相当于回收员,执行任务冷静迅速。
和一起上学、上战场现在一起工作的老伙计不同,主角有个家庭牵挂着他。
在妻子带着儿子搬出去后,决定洗手不干了。
最后一票的客户是个有名的作曲家或是DJ,结果出了意外,主角被电击,第三次昏迷。
心脏换成了人工制品,主角从拿钱办事的猎手,沦落到餐盘上待宰的羔羊。
这样的心理落差,加上妻子和自己的矛盾,听旧日伙伴调侃如何游戏一般杀人。
明明是曾经做过上千次的活计,主角却无法跨过这道坎,从此无法再接任务了。
时限很快就到了,主角无法支付巨额的租金,只得选择了逃亡。
主角和酒吧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女歌手,似乎像是受到命运的牵引,慢慢走到了一起。
一起逃亡,一起战斗。
他们杀死追封者,在垃圾堆中翻找生存资料。
似乎这辈子就要在亡命天涯中度过了。
男主当然不甘心这么过下去,就带着除了心脏身上都是过期人造器官的颓废女歌手一起逃亡。
通过变装很顺利地拿到了干扰器(可以干扰检测人造器官的系统),企图蒙混过关,逃往外国。
不过很可惜,女歌手膝盖受了伤,追捕的人员到了机场围攻他们,不过在老友网开一面的情况下,还是顺利逃脱了。
女歌手去黑市换器官,刚刚换完,就被发现了。
男主和女歌手合力对抗一个追封者,男主脑袋受了重创。
不过最终赢了,老友又一次出现,这回男主英勇地打败了老友。
老友中刀,跌落到下一层,不知死活。
后来男主望着避难所满地劫后不完整的尸体,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去终结这一切。
冒险和妻儿见面后,男主带着女歌手来到了制造人造器官的总部,一路杀死守卫、穿过实验室、杀死数名高层人士,用女歌手的人造眼通过了关口检验。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却突然发现没有键盘,无法破坏系统。
沮丧之际,男主想到了最后的办法,就是剖开血肉,把探测器深入体内消除记录。
于是他们真的这么做,也成功了。
好友最后选择站在了男主这一边,炸毁了核心设施后,三人在海岸沙滩享受着悠闲生活。
如果这就是结局,那就是个改过自新、个人英雄主义获得成功的故事。
不过,那最后美好的画面(海岸沙滩)闪了一下。
画面从阳光海岸切到了阴暗的废楼,就是男主最后一次脑袋受重创的地方。
只见若干工作人员在清理现场,男主头上插着好多金属针管一样细棒,躺在担架上,几个医护人员把他抬上救护车。
从男主的老友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可以知道男主神经在最后一次撞击中受损,现在安装了新推出的人造神经,已经永久地生活在自己的美梦中了。
也就是说,上面一整段的内容完全是男主自己为自己编织梦而已。
而那个女歌手也陷入了昏迷,估计是逃不过了被解剖取器官的命运了。
电影放到这里就结束了。
那个人造神经,在电影开头老友就在研究它的广告,结尾果然用到了。
于是电影的大半部分都是男主的梦境,男主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美妙的后半生。
那么《重生男人》的“重生”,一个指的是心理上的,从冷血但合法的杀手,变成无辜但犯法的逃犯;另一个就是生理上的,从生活在人类社会的真人变成了存活在思维囚笼的植物人。
那么再看下男主的梦境,从他到密室,被人用刀抵着脖子质疑到信任。
相当于完成了一个仪式,从杀戮者的角色完全变成了受迫害的弱者,同时也是弱势却正义(?
)的那一方。
虽然无法偿还债务导致了这一切,但活着才是高于一切的。
相对比的是,另一方不过把杀戮当成工作甚至是竞赛。
另一方的残酷,让男主反杀戮的行为变得合情合理。
不过说到底,都是杀,你死我活,结局如何,还是看胜利的那一方是谁。
而后面男主和妻儿告别之际,儿子用电枪击昏了咄咄逼人喋喋不休的母亲,好和父亲告别的一幕,这可以说是男主内心的渴望。
男主渴望孩子的信任,家庭的完整难以弥补,孩子却是他思想和血脉的唯一继承者。
后面像割草一样杀人的场面,比前面活体解剖更加血腥残忍。
是男主压抑已久的阴暗面的一次宣泄,场面暴力,人们如成熟的稻谷一般一个一个倒下。
鲜血随着乐声洒出,诡异的是竟然十分优美。
电影中血腥的场面和优美的配乐,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那纯白的实验室,全身纯白的实验人员,对闯入者有着一瞬的讶异,却又回归了工作。
全白的实验室和粉红门内全白的圆台相映,是在表现科学的无辜么?
最终,这片纯白还是被各种人的鲜血污染了。
男主“重生”了,现实一切未变。
这个电影。。。
故事创意构思还行、演员也不赖,但是怎么看都觉得不给力。
开头就搬出了薛定谔那只知名的猫,让我误为以为通过这个强力悖论能够形而上,达到一个何等高度。。。
但导演讲的总是畏首畏尾。
家人、朋友、公司、路人的冲突,好像都欲语还休,不给力。
俺之前被哲学思辨高高吊起的胃口,重重摔在了地上,好疼啊。
最后,M5的梦境结局,给之前那一大段无比狗血(恩,也混和了大量人血)的剧情多少扳回些许分,但依然不太和逻辑。
虽然觉得美国杂志批评片子“无脑”“金酸梅”的影评有些言过其实,但片子看的颇不爽到也不假。
裘德洛。。。
你那M头。。。
该植发了
看完之后,第一反应是现实中,华尔街雷曼兄弟破产…再牛逼的帝国也有崩塌的一刻!
再牛逼的英雄巨头也有死去的一天!
鸡吃蜈蚣,也总有一天鸡被蜈蚣吃!
万事万物皆有循环!
若是恶,必将自吞恶果!
用一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第二反应是,没有对与错,只有立场角度的问题。
开始的战友,同事,朋友…变成了敌人,对手,仇人…简直就是马哲教育啊,哈哈,环境条件变化,性质随之改变!
第三,我们的房贷,车贷,手机贷…日后真的没准出现手术贷,生育贷,养老贷…这部电影…反应的社会问题不久就会被验证…我们拭目以待!
感觉基调好残忍,打开了四次才把这部电影看完。
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裘德洛的电影,《千钧一发》就分数高,还是top250;《重生男人》就分数低,还籍籍无名的样子?
从让人共情以及未来现实主义的展开角度来看,《重生男人》直让我不寒而栗,而《千钧一发》我看的时候就没啥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无聊。
为什么呢?
或许,是还不上负债就会死这个设定让我更加的感同身受?
音乐很棒 音乐跟画面的配合很棒 但是导演不该只是把电影拍得像MTV
这都什么呀
一般
题材不错,可惜剧情太烂
3星半。
lacklustre plot, sloppy ending, excellent soundtrack.
结局不错‘
硬伤太多
以恶心人当卖点,末了结尾还来个抄袭,鄙视。球得罗再次证明歇顶是中年男人一大杀手
剧情理解不了...
如此血腥,看的我都饿了...
不好,无质感。怪不得票房惨淡!这么烂的片都有7.2分,实在是不能理解豆瓣。也许是JUDE的功劳吧。
很一般的片
看得我胃疼,如果不是结局有点转折,真想给二星
惠特克演的真好,面瘫影帝啊。
大悲剧啊,最后爆炸的实在是太EVA了。。。为什么为什么要是这样的结局!我要Happy ending啊!!!!!
模仿。拼贴中还好有点野心创意,导演还年轻,暂时看好。
开膛破肚,下水乱飞,血腥之极。
首先我觉得这个设定的基础站不住脚,我无法想象一个社会可以这样生存下去,回收员直接杀人不受法律制裁,那这些也不用体现在条款里?就是说签了之后如果因为回收死亡概不负责之类的?这么大一个事情想必每个字都会看清楚吧?这一点感觉无法自洽不成立。然后,女主角就这个吸毒了换了一堆器官的,我真的没办法relate.你自己作的然后不还钱怎么还有理了?。男主角一边说着自己不能杀人了,他们也有孩子也有老婆,哈喽???你后来杀得那些人是都是机器人吗?别人也是做自己的工作真的b了狗了。裘德洛演技也太浮夸了除了有点好看一无是处。最后的反转也没用。但是我不介意这么生活。
光结尾就可以给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