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情节设计,和演技方面,我没什么好特别评价的,因为各方面来看都只是一部一般般的电影。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意外的呈现出我结束不到半年的一段感情。
分手,复合,再分手。
电影里有个情节是女主角发现男主角的暧昧短信,虽然没有直接因此而争吵,但是谁说这不是后面无关紧要小事争吵的伏笔。
我和ex的大吵到分手也是因为一个暧昧信息,然后真的是觉得回不去,中间三个月有交往别的男人,唯一与电影不同的是我没有说中间的这一段,而他是否中间有新欢我也不知道。
只是终究放不下又复合。
复合后的心情就如同电影里说的:如履薄冰,相信会好,不敢吵架,小心翼翼。
只是我们跨过了这一段,一年后,因为他单独和女生出去旅游,虽然据他所说,只是普通朋友,而我却受不了这种我认为不太合适的行为而吵架分手。
这一次,我们突然发现,不再有曾经那么的痛苦,那么的不舍,这条路已经走到熟悉,分手突然变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电影结局是开放的,他们又一起去吃饭,但是我想再怎么样也没有勇气选择在一起,然后重复过往。
有人说电影那女生中间有和别的男人睡,所以后面即使后面复合,也心里有刺。
我个人觉得不是这样,记得电影里他们复合后第一次,男主角说他很紧张,如果介意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一句话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其实复合后他们也有好一段时间,只是导演没有把这段时间表现得非常清楚,而让我们觉得是复合后几天就再次分手。
在电影里面那一次去公园,两个人的争吵,才是分手的主要原因。
他们都有努力,有认真,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只能看到自己努力,自己的挣扎和痛苦。
如果恋爱时候,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只想当然的认为对方如何,放大自己的痛苦,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
以此纪念我过去三年的感情。
前任三很火,没有去看,偶尔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推荐,和同学一起看完了。
刚刚分手,两个人恢复到了朋友的关系,看完了这部电影,很能理解。
是怎么分的手的呢。
我是属于遇到问题直说,积极去解决这个问题,走向好的方向;那位先生,我刺激到他了,我做的不对了,不会去说,而是一点点的累积成失望,自己憋着,以失落解决。
我意识到我自己的错误会改正,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刺激到他,说话也开始小心翼翼,处处提防,那种感觉,被束缚着,是种折磨。
分手一开始,我们是异地恋,如果能见面,我一定会扇他要不就泼他一杯水,现在大家也把话说清楚了,也算是正常的朋友相处吧。
也会说以前的事情,也会说让对方找对象,不用小心的守护,很自由。
你说我真的放下他了吗,我不敢确定。
有时候还是会想他,动不动会不提起他,和在一起不同的是,这种挂念,不会计较得失,不会讲求回报,类似于,熟悉的朋友的关怀。
毕竟是,说了上句,能猜出来下句的关系。
两个人的熟悉感很可怕,会变成习惯,会让你依恋,只是明明知道不行的东西,不必强求,当做共同的秘密一样彼此知晓,沉默不语,朋友是最好的结局。
PS:写到这,我还是哭了。
有人给我发消息,我还是希望是他发的,只是真的不可能了呢。
从女性视角看来,小英在这场恋爱里的所作所为都很像另一个“我”。
晚上吵完架说完分手,失魂落魄走回家,自动忽略还在客厅家人,游魂一样飘进房间,关上房门 ,瘫倒在床上大哭。
早上假装若无其事在饭桌上跟家人玩笑,出门搭乘公车,想想还是委屈,继续低头啜泣。
因为太生气,在公众场合不顾颜面大吵甚至大打出手,想方设法用幼稚的伎俩向对方复仇。
听到前男友有了新女友,千方百计想得到对方信息,猜SNS密码,看对方照片。
跟新约会对象吃饭,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发生一夜情。
在别的场合遇到前男友,假装不经意告诉对方有了新的交往对象。
这些好像都是自己身上曾经的影子,大部分人的爱情似乎都这样,不凄美也不浪漫,平淡又无奇。
因为相爱在一起,因为怨恨而分手,因为想念又重新开始,然后为了3%战战兢兢守护重新开始的爱情。
影片便用如此朴素的叙事方式讲了这么一件“分手 复合 又分手”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所以才分分钟击中内心+无意识地对号入座。
PS1:OST很好听PS2:男主多吃一点,你真的太瘦弱了
“分手后情侣再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为什么?
因为和第一次的分手理由一样”。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是2013年现在已经是2023年了,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我从十年前没谈过恋爱的人到现在也经历了几段感情,但是我还是不太懂爱,长大的爱好像掺杂了一些其他东西,没有那么纯净了。
分手后两个人明明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导致出了一系列事情之后还是能和好,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相处模式导致了分手,所以两个人都特地的压着自己的脾气,不希望重蹈覆辙再次分手,但是不自然的状态非常明显,两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最终戏剧性的又是在游乐场分手,他们最后和好了吗,我个人倾向是没有,只是他们曾经相爱过,但是确实不合适,已经释然了。
所以,人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的,还是要找合适的人在一起,张英在生活上把李东熙照顾的很好,不得不说她是非常好的女人,这可能也是我这么喜欢金敏喜这个演员的原因。
但是男主也是敢爱敢恨的人,李东熙这种男人说的少做的多,但是两个人在一起沟通很重要,不要憋着等到吵架了才一股脑的说出来,这样不利于感情的发展。
前一小时的质量非常高,采用男主女主各自的独白镜头来诉说着他们分手的态度,觉得分手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各种接触新的异性,彼此的感情就掩藏不住了,女主会跟踪男主的新女友,男主也因为女主和闵次长有说有笑而不爽,在餐厅和女主争吵了一番,最终因为偷拍事件,男主爆打闵次长而达到顶峰,两人发现自己内心是如此的在乎对方,随后走向同一部电车。
好的感情真的人润人心田,刚和好两人在打印空隙的甜蜜牵手,男主给女主的脸上涂鸦,无不充斥着恋爱的甜蜜与美好,转折点应该是在女主提结婚这件事情上。
女主心中明白两人彼此相爱,所以想要通过结婚来将这一感情升华,毕竟离婚可比分手要难一些,但是男主显然还没做好准备,男主听到要结婚以后有接近二十秒的沉默,而此刻的女主以为男主这种反应是不愿意结婚,便自顾自的说话,“我只是突然想到随口说了”“不结婚也没关系的,可以以后再说”“不结了”,这三句话可以看到女主内心情绪的波动和起伏,我觉得男主也是因为这件事而觉得自己要成熟起来,要更加珍惜这段感情所以在之后的相处中也显得小心翼翼如屡薄冰。
这是男主成熟的态度,却殊不知在对方眼中他这般模样是如此的不自然不和谐,以至于女主觉得他一直在拉着脸相处。
而女主内心呢,一方面觉得这样的相处模式很窒息,跟自己说没空,结果两人在聚餐中相见,这时就已经接近顶点了,男主要女主做紫菜包饭和炸鸡第二天一起去游乐园,男主也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对,他试图通过出去玩这种方式来改善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女主也很开心男主这样的提议,能感受他愿意为感情做出努力。
第二天女主早早的起来做好便当,男主却把这件事忘记了,本身就已经让女主不开心了,外面又是下雨天,很明显不适合去游乐园,在吃便当的时候也是板着脸,女主再也受不了,最终在雨中两人进行了争吵和爆发。
两个人都很努力,都很委屈,都为了这段感情在付出,但是也许真的是因为不合适吧,所以就这样,他们再次的分手,再次的在游乐园这里分手。
恋爱的温度,是冷是热也许只有恋爱的双方才能体会的到吧。
当我还没有第一次恋爱时,我看过一次,看到半路无法看下去,因为觉得这样的恋爱很琐碎,很累很烦人。
当我谈了恋爱后,大约两年后再看,觉得无比真实。
两个都不完美,甚至挺有缺陷的loser的恋爱(尤其是男方),就是这样的。
把自己的青春消耗在彼此一文不值的生活里。
虽然恋爱会有美好,但是有缺陷就是有缺陷,loser就是loser,时间长了,当初那份甜蜜刺激也会褪去,剩下的就是各自庸俗的灵魂。
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么个感觉。
有大把的青春却不去学习不去上进,浪费在本来就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然后?
然后过了多年,发现自己毫无进步,变胖变丑变懒惰,一点也不吸引人,即使想分手...也没办法吧,这样的自己。
其实我都没有成长。
我都不是大人。
甚至没有面对狂风暴雨的能力。
真无谓。
其实青春就应该独处。
恋爱总是那样这样,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长流,又或者分分合合,来来回回。
我们之间的温度就是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总是有说不出的话语挂在嘴边,总是吵不完的小事翻来覆去,总是温情却又悲伤,总是记忆深刻又迷失其中。
话说复合后能走下去的比乐透的概率还大,即使做到了87%,终究抵不过那97%,更别说3%了,所以没复合过,好像也没那么悲伤了。
若复合了,可是又多少人能走下去,我们的感情在变,已经不是那份情感了,只是心中的念想和遗憾罢了,如果如果怎么样,希望希望……现实哪有那么美好,那么格式化,“有情人终成眷属”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仅仅是悬在心中的情得到了释放,影片快结尾时女主人公说:“我们的恋爱,既不甜蜜也不美好,也没有很多浪漫惊喜,只有平凡单调,没有什么特别的普遍的恋爱,但我们两个人都付出了真心,真心相爱也许是在我人生中不会再发生的,最像电影一样的事”恋爱中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是你的真心,是那心中的情,恋爱的温度是两个人的甜蜜,是两个人的遗憾,两个人的悲伤,也是两个人的痛。
影片充满了扑面而来的清新感,符合我的类型,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情节的设置,开放式的结局令人回味无穷,并且首尾呼应的巧妙,两位演员表演真实、细腻,让我观看的时候很投入,我好像就是拍记录片的人,上帝视角,真真切切完完全全感受到男主女主情感的变化,和那悸动的感觉,电影也通过这两位主演的演技得到了升华,恰到好处,悲中带喜,喜中带悲,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从《彩虹罗曼史》开始就喜欢民基。
民基的角色似乎总是特别二特别呆萌,受伤的时候特别招人疼。
很真实的小男人形象。
喜欢这样真实的让人有小感动的民基。
女主角长得并不是惊为天人的漂亮,但是那种越看越顺眼的漂亮姑娘。
现在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姑娘了,笑眼很亲切,好可爱。
整部片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
故事很真实,各种细节,总能让人找到自己的影子。
拍摄手法也有趣,穿插实时采访的片段。
韩国感情片总是太真实了,非常贴心。
简单也确实的问题。
我喜欢你,你喜欢我。
我们吵架,不停地吵架。
分分合合。
尽管如此还是如此地喜欢你,知道你有了新欢气得要死了。
我们会是那百分之三吗?
或者因为总心怀不安觉得太疲惫就这样放弃了呢?
电影里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句话莫过于“分手后又复合的几率是82%,最后走到底的只有3%,97%的人都会再次分手,分手的理由往往和第一次分手时一样。
”分手后又复合的几率有82%那么高吗?
有点怀疑。
不过走到底的只有3%,这个可怜的数字我还是能理解的。
我是一个很笨的家伙,我常常不明白人们最终都是为什么分手的。
就像电影里的这对,他们自己也想不起来是为什么吵架为什么分手。
他们明明那么相爱啊,为什么要分手呢?
于是他们真的复合了!
前提真的是,他们那么那么在乎对方。
所以才会在分手后做那些幼稚而难看的举动。
姗姗说,许多看起来独立自强的女生们遇到一个在关键时刻必会fight到最后的男生,都会觉得无比温暖,这仿佛是最能感动她们的奇怪品质。
真的,我也是那种会被fight到最后的人感动的人。
虽然我从来没遇到过。
电影里的男主对女主的关心其实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
比如走散时他永远会让女生呆在原地别动,他自己找过去。
这样的情节不止一次地出现,有触动到我。
有一次一个女生对我说,他男友也没有对他做过些什么特别好的事,但是你就是能感觉到他是喜欢你的,比如走在路上总会让她靠里走。
你看,女生其实被这种很细小的事情就可以打动。
她们更容易感受与体会。
这么好哄还不哄,男生们你们都在干嘛帮女主讨回公道恶扁偷拍男应该是男主最fight的一件大事了。
而分手又复合后双方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样子真是细腻又戳人。
很能共情。
这时候,又被感动了。
尽管两人都这么辛苦,都有善意的伪装,可是他们彼此真的有为这段感情而认真付出啊!
他们在学着忍耐,学着宽容,尽管有时学得还不太好。
他们分手又复合又分手……最后又复合了吧(我愿意这样去认为这个半开放式的结局)即使万分之一的中奖几率也会去买乐透的男主,鼓励女主相信那3%的男主,让人觉得这种闪闪发光的fight气质实在是太耀眼太感人了。
应该是可以依靠的人吧。
这段爱情也许真的是他们人生中最像电影的所在了。
即使痛苦艰难也是美好的。
希望世界上多一点愿意fight到最后的人。
请fight到最后吧,好吗?
分两天看完了这部片子。
很真实的描绘出了恋爱中的男女的分分合合,剧中谈到恋人复合的概率为82%,而最终结婚的只有3%。
说明双方总是会被对方的一些固定的特质反复吸引,同时又会因为某些固定的缺点儿最终逃离对方。
所以不难勾勒出男女之间情爱的基本原理之一:即边际效用递减。
由于正常的人类在感受同样一种幸福美好的事物的感觉会随着重复次数增加而效用降低;但反过来由于现代社会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使得大家每次承受对方给自己带来类似痛苦的感觉缺很难随着机械的重复而增大太多抗击打能力。
故此,此消彼长之下陈奕迅口中便吟唱出:“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片中女主角曾一度给出了解决上述为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即试探着和男友求婚。
是的,貌似婚姻是解决上述恶性循环的最佳途径,在双方的爱情肌还没有分泌出太多乳酸导致过度疲劳之前(亲原谅最近再练习单车骑行,恶补了一些运动学知识)过度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打破了两个人在一起以个人喜好为第一原则的相处瓶颈。
另一方面绑上一些家庭责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之类的现实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分道扬镳的成本。
想到名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呵呵,我只能说你把爱情太当一回事了,或者说是你混淆了爱情和激情的区别。
相守相伴才是最高哲学,爱情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开始的理由。
不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手的人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概率只有3%,剩下的97%就会再次分手。
和第一次分手一样的理由。
在剧中,基本上就是这个定律,在一起,分手,然后在一起,再分手。
结尾来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成为了那3%。
一开始,男主的性格就让我非常恼火,尤其是明明还在热恋约会,就开始让女方请客,明明已经分开还不停的去纠缠女主。
但到后来,只要女主一有什么事,男主虽然大脑发热到令人发指,但确实可以看出他的爱一直都在。
研讨会大闹一场后,在火车站,男主说,相对于中乐透,3%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于是,他们再一次在一起了。
约会,在公司偷偷牵手,逃开聚餐见面,一起看电影……好像有那么些改变了,好像可以像刚开始一样了,连听到女主接受闵次长的道歉,最后也不像以前一样大闹,可是还是有什么变了,看电影的时候,男主会一个人偷溜出来,开始宁愿不接电话避开她也不吵架。
最后,明明是男主提出来去游乐园,自己却睡过了头。
终于一起去了游乐场,却被告知之前的活动券过期了,一起玩,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最后,还是吵架了。
她问他,你还爱我吗?
我们这还是在恋爱吗?
男主也许有自己的苦衷,可是当他说出那句你一个人在努力让我怎么办的时候,我真想甩一耳光。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我明白的是,那3%真的太稀有,如果成为了3%,那真的太幸运。
大部分人,在哭泣的游乐场后,就没了下文。
祝,幸福。
无论在一起,还是,在一起过。
分手后的逞强和失控,复合后的小心翼翼和如履薄冰,有时候明明很在意却莫名抗拒,有时候心怀芥蒂却试图掩饰,恋爱的过程有一千万种情绪,而韩国导演恰好都很擅长捕捉,于是跟着笑了虐了。幽默的点都戳中了,纪录片访谈加新浪潮跳切很有灵气,配乐也很用心。从头到尾都是我最喜欢的爱情片类型。(金敏喜年轻的时候没有现在好看,李民基好像宋威龙…… )
历历在目。原来所有的人,都一样。有过这样恋爱的人,一定都能看懂。最后导演给了一个美好有想像空间的结尾,但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真的,就只是最后一别了。
这电影怎么能打到7分以上,不知道怎么看到92分钟的,实在拖沓,毫无意义的拖沓。92分,身为谈过恋爱的人。一个男人成了这,还有女人和他谈恋爱,应该很庆幸了,这情矫的真没多大意思,难道有更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我没看出来。那就是我水平问题了。推荐别浪费时间。
难得没有绝症和车祸,放在过山车那里结尾吧(一直这么默念啊,请努力在一起吧!)
这是那种看了开头就不想看下去的片子~
总之我没看完
因为真实,所以好看。
道出心声
一段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因为金敏喜的存在而闪闪发光。。情侣之间的相爱相杀看得教人灰心。。失恋的冷战的多年没有恋爱的就别看了。。因为与这种片子感同身受而泪如雨下的场面实在是太惨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金敏喜的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撩人的感觉说不出是故意表演出来的还是自然散发出来的。
怎么说,这么普通的情节,拍成这样不错了。酸甜苦辣以及尴尬。金敏喜好看,加一分
白sir,越看这种片子越压抑!
女主越看越耐看!分手的情侣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会再次分手。中乐透概率是814万分之一,但是还是会有人中奖,所以3%是很大的数字。。。
平实如生活,文艺如电影。
好好看
这个做作和磨叽啊。
分了合,合了分
结尾有点画蛇添足,又似乎有点韵味,真是难以取舍啊。演得不错啊,后半段煽情得不自然了。
对号入座。想哭却哭不出,只好任由这些真真切切的甜蜜和苦涩在我心里翻来覆去。
所有的激情,就像后来那个下雨的游乐园,再也燃烧不起来。压抑的言语,委屈的心事,和好后的每一天都胆战心惊…过山车上两个人都没有闭眼,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放下更害怕…“两个人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是82%,但复合后能一直走到最后的只有3%,那97%再分手的理由其实都跟第一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