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2018】是真垃圾,又臭又长又土又尬,场景、道具、服装硬植到喧宾夺主,飙车戏拍得像卖车广告,要不是透着股暴发户夸富的乡气,还以为是改开40年经济成就汇报。
兄弟情谊,江湖道义全靠喊口号,海鸥和〖当年情〗滥用到令人发指,像土包子报书名,这辈子就指着这个卖弄(可惜倒背如流也拯救不了见识和审美上的贫困)。
导演居然还有脸在片尾向86版致敬……[捂脸]亮点也有:马天宇又娘又给,但硬仿张国荣,个别镜头还是神似得有模有样。
资本主义警察总是姗姗来迟,咱们人民公安却能及时赶到,为新时代叫好~棒子8年前也翻拍过【英雄本色】,叫【无籍者】。
同样是烂片,起码还耍个帅。
期待了很久,终于看到了,有点失望。
几点感想。
1,故事很陈旧。
虽然完整,但完全没新意。
一个浪子回头又回不了的故事。
背景和时代都很模糊,说是内地吧,一堆台湾香港演员;说是现代吧,枪战、警匪、以及人物造型都很过时的感觉。
要知道,现在是高科技智能化的时代哎,这里完全没有新时代的影子。
2,全程无爆点。
这个锅是编剧及导演的。
大概导演总觉得男人戏,就是要内敛、隐忍,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点到即止,观众情绪刚刚上来,就没了。。
怎么都差了一口气,很不爽。
编剧也许是把最后的枪战当做高潮?
事实上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人诟病,马超女友被绑,他作为警察不报警,而是单枪匹马行动,怎么都感觉很可笑。
而且最后还不是要靠警察来,否则全军覆没女友还是救不到。
话说如今和平发展年代,还搞这种枪战爆炸戏也确实很违和。。
更别说一个个左一枪右一枪,还总能挣扎着再爬起来,简直要笑场了。。
3,演员及格线。
王凯没啥挑,一个字,稳,两个字,颠覆。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角色,让人看到他的塑造人物的能力和各种可能。
大陆很可爱。
从少女时代开始,我就还蛮喜欢他。
演戏很放松,独有魅力。
但是目前来看演过的角色还比较单一,比较类型化。
天宇其他还好,就台词太弱,一开口就有点出戏。
反派们人设有点单薄,但也ok。
4,导演很任性。
都说电影是导演的作品,他想展现什么样的故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这部英雄本色,大概就是导演想完成的一个梦吧。
我不知道导演多大年纪,是不是70后。
反正我作为70年代的人,看着会别有感触。
毕竟老版的英雄本色,是大学时挤在浑浊不堪的录像厅里站着看完的。
那时候的小城,几乎没什么电影看的,录像厅通常是循环放映,两部轮着来,五毛钱随你看多久。
有些痴迷的同学就会半天半天地泡在录像厅里。
其实现在想来,真正的精品也没多少,但是大约因为那会子是文化沙漠,以及内地人对港派文化的向往,对于港片总是情有独钟。
女生容易爱上港星的帅气外貌,而男孩子们可能更多为英雄义气、江湖热血所倾倒。
而现在时代不同了,真正是文化百花齐放,令人应接不暇。
我们面对的是极大丰富的物质、文化的供给,所以需求和眼光也格外挑剔起来。
翻拍经典总是吃力不讨好的。
有勇气这样做,一定是极爱。
本片导演肯定是超超超超……超极爱的。
贯穿整部电影的歌曲,以及精心模仿的桥段,无不在诉说他的爱。
他的爱如此用力,简直扑出荧屏。
略过猛。
我是荣迷,都觉得电影里哥哥的歌实在是过多了。
我在想,当年导演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今他又在渴望着什么?
这样的一部翻拍,已经不仅仅是致敬这么简单。
但是很遗憾的,越是紧张,越是重视,越是想做好,有时往往出来的作品效果却难如人意。
对于导演来说,也许这部作品会是他导演人生里最失败的一部作品,但是如果,这是完成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梦,那么好吧,导演,你高兴就好。
我其实还蛮羡慕导演的,做想做的事,无论结果如果,也是无悔无憾。
抱着三星半的预期,看了个四星的开头,结果一星结尾。
开头感觉还是很有戏的,弟弟警察和哥哥走私犯的矛盾,哥哥和哈哥关于贩毒的矛盾都很有张力可以发挥,但是剧情展开真的可以说是有气无力的典型,不知道是剧本太懒烂还是导演驾驭能力的问题,感觉就像折腾俩小时一直射不了最后打飞机了事一样。
本来想着谁演技还算在线给加个一星以资鼓励,但凯凯王演技赶不上扮相的进步,马天宇一脸受气根本全程撑不起来,大陆从来就没进到戏里,还是算了。
新年第一观影留念。
很多人在骂为什么要毁经典,其实我个人觉得翻拍是OK的,就像国外的星球大战、异形、死神来了、电锯惊魂等等经典系列一样,头几部做出影响和效果形成了品牌,以至于过了很多年都依旧有受经典熏陶的各种导演接班拍下去延续这个品牌的系列电影,其实中国电影也可以如此,不应该抵触。
不过又换个角度,天朝山寨货和烂尾的肆无忌惮让观众们都怕了翻拍和续拍,比如阴阳路系列在前几部尝到甜头后各路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续拍简直烂到不行…对于这部电影的质量来说,真的只能用差点就及格来评价。
演员演技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剧本差了点,故事逻辑略混乱、剧情发展较散漫,以至于结尾莫名其妙的悲壮让人纳闷和不解!
这不是致敬经典延续传奇该有的质量啊。
本片没什么血肉横飞暴力美学,期待着如原版一样小马哥孤身复仇1vs18的观众请摆正心态。
本片也没有宣传所说的什么多激情的“船戏”,肉欲到令人热血沸腾是根本不存在的。
片里的主演们他们都出身于小城市的底层,一枪就能被放倒,没有什么叱咤风云主角光环,无论是儿女情还是兄弟情都是冰冷的现实。
但是要说《英雄本色2018》不是英雄本色,我是决定不同意的。
在导演丁晟的拍摄之下,我们熟悉的框架注入了新时代的现实和更接地气的故事,火爆的场面与热血沸腾的动作戏也恰到好处。
那些手枪、炸弹和拳脚,镶嵌在电影的主线情感中,一点没浪费。
导演丁晟,是中国当代难得的男人戏导演了,之前执导过的作品有《硬汉》系列、《警察故事2013》、《大兵小将》、《解救吾先生》。
他作品的风格往往偏硬,且爱零散地在全片过程分布些笑点。
但这部戏与以往不同,早在上映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丁导就说过“这部戏对我不是一个行活,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我想将男人戏拍的细腻、好看。
”有幸看到首映,我觉得,他做到了。
本人泪点很低,对于新版的英雄本色,我基本上是哭了全程,丁导在情感上真的处理的恰到好处。
无论是同甘共苦的江湖兄弟还是血浓于水的亲生兄弟,互动和那种情感的纠葛都真实动人。
周凯周超这对亲生兄弟,曾经幼时的警匪游戏有一天忽然成真,那么曾经的感情有多深,在被背叛后就会感到越痛。
不同于原版弟弟责怪哥哥有一主要原因是因为哥哥的黑历史害他永远不能晋升,新版将这一原因完全砍去,弟弟对哥哥的怨主要来源于哥哥对自己信任的欺骗和父亲的去世,谈不上是恨,只是因为曾经多年的信仰崩塌后那种无法释然的挣扎。
这种不带利益冲突的怨,使得两人的兄弟情更加纯粹。
周凯马珂这对江湖上的兄弟则又不同。
正如马柯时常唱的那首《海海人生》“人讲这人生,海海海海路好行,不敢回头望,望着会茫”,新版中的小马哥有着很多的故事,他孑然一身,没有家人,流浪于台湾街头,直到被周凯救下,成为江湖兄弟。
马珂与周凯的兄弟情是属于江湖的,是更加血性的,也因此马柯才会希望与周凯“办个仪式,拜兄弟”。
但不同于老版,新版的小马哥是一个对哥哥依赖感更强的人,对于周凯不想“再干”的选择,他不是没有怨,但他没有不满,对他来说,周凯这个大哥和他们的兄弟情是更重要的。
此外,还有感情戏,这是意外之喜。
丁导的男人戏拍的好在我意料之内,爱情也如此好看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了。
尤其是周凯美琳和马珂璐璐这两条线,感情线戏份不多,但点到为止,影片以外没有呈现的故事真的让人无限遐想和感慨。
再说说演员。
丁导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角色谁演就是谁的,没有什么谁生下来就该是什么角色,没有”。
在本片里,由于背景不一样,这次三位主演的人设相较原版更为底层。
三位年轻演员的表演都出乎意料之外的出色且稳定。
王凯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演员本身心中那种坚定和锋芒在周凯身上得到了外现,顶着圆寸的周凯完全突破了他以往偏向正派的形象,但也不同原版阿豪的那种香港老大的高高在上,他是一个出身市井,在底层磨炼出来的“社会大佬”,足够邪,在心里又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而且在出狱之后又成为了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人物。
王大陆的马珂真的是呈现了另一个的小马哥,非常有魅力了,像小混混一样痞但又有这江湖人的义气,不像发哥的风流,王大陆所演绎的扎着小辫叼着棒棒糖的小马,带着一种天真掺杂着痞气的混不吝。
马天宇这个角色也很让我意外,很多片段爆发力很强,而且在新版把人设上怨恨无法晋升这一点改了过来后,他的情感更为充沛,也因此更为动人,带有浓郁的人情味。
此外,余皑磊、林雪、吴樾、李梦等一众配角的人设演技都很出色。
人性的丑陋与善良、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结合,呈现在银幕上,带来了一个“再做一次兄弟,再闯一次江湖”的全新“英雄本色”。
本片在故事上其实改动很大,不是一个纯粹的翻拍或者改编片,除了基本人设和大致的故事框架,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作品了。
点缀在片子中有着许多属于原版老粉丝的彩蛋,无论是小马哥的照片还是小混混们叼着牙签亦或是几段兄弟重逢的戏码,都让人在似曾相识中会心一笑。
剪辑和画面也都是丁导的特色,配乐也极为出彩——当年情在电影中被反复演奏,被马珂一直念念叨叨用各种调唱起的《海海人生》,还有枪战戏中的京剧最为惊艳,带走邪性与张狂。
浓烈的色彩和真挚的情感相融、再加上动作戏和极为出色的配乐,不得不说英雄本色要是出改编版,除了丁晟,不知道谁还能拍得出。
我时常觉得,丁晟导演是当下难得的一个纯粹的电影人,他说“我的视角其实没有那么大,比如当今影坛请谁谁谁比较合适拍什么什么题材赚钱,没想过的”,他拍戏,只是因为这个题材自己没拍够。
对于为什么要拍这部戏,丁晟自己说“这个剧本找到我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戏要我来拍,因为我怕万一我推掉这部戏等拍出来一看发现还不如我当初接了呢。
我这个人最怕后悔。
”他自己也清楚“这部戏拍完了肯定会挨骂”也很清醒“不要想着超越,这个东西想着超越本身就很愚蠢。
”2017年一整年,他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在这部戏上,从拍摄到剪辑到推广曲主题曲作词到后期调色,亲力亲为,直到1月10号才结束一切工作,“拍完这部戏我老好几岁!
”最后从成片上来看,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不同于别的翻拍片一心圈钱,我能看的丁导满满的诚意和创作热情。
对于新版的大结局,丁晟表示:“很多桥段故意和老版的像,但又做得不一样,才能有新意。
大结局是非常难做的,老版的结局气势非常足,我故意做了一个比较心软的。
希望观众觉得这个片子塑造的几个英雄是凡人,一枪就能被打倒。
”新版的英雄本色,是属于市井的兄弟情,平凡人的情感纠葛,也因此格外的细腻动人。
英雄本色2018碰上导演丁晟,真的是一种幸运了,也成就了我近期观影的意外之喜。
【韩寒】的客串可以这样拍。
【马天宇】要征用他的车。
【韩】说,你上车,我来开。
【马】说,你开得够快吗?
【韩】说,应该比一般人快一点。
然后,【马】坐上副驾驶室。
接着,就是【韩】的 show time 了。
一翻风驰电掣之后,【韩】毫无悬念地追上了反派。
【马】有些惊魂未定地下了车,问,你平常是开什么车的?
【韩】淡定地回答——赛车,接着,一个销魂的【漂移掉头】,绝尘而去。
cut!
从伪装者开始喜欢王凯,这部剧感情真挚,震撼人心!
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活在这个无情无义的世界上是痛苦的,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因为我们都太念旧……八十年代,社会动荡,人心沉浮,金钱至上,道义沦丧,颠沛流离,尤其是年青一辈观念薄弱。
而今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雄,英雄本色已成为一种象征。
首先,我没有看过原著,自然也不是原著粉,所以我是带着看新作品的眼光去看这部影片。
开片拍海的一段空镜,挺诗意的,也让人知道这个故事跟海有关,然而正当我想为之点赞的时候,突然衔接爆炸画面让我警铃大作——因为这种类似剧透的预告是那么突如其来,而且毫无必要,几乎在所有影片上都难以遇到(除了科幻片,然而它们的设定通常是情节或者影片结构的需要)。
然而越往下看,我越坐不住,因为它的缺点是那么明显,明显到让我想问问导演到底是怎么想的。
剪辑,音乐,故事,三大灾难,从左到右递减。
首先是剪辑。
问题从第一场群戏就开始了,主要角色四个人在餐桌上对谈,对白之间蕴含危险和杀机,双方对峙的拉锯感靠全景镜头,正反打,加之语言停顿适当留白使气氛紧张感更强,然而这片子里的镜头是指哪儿打哪儿,皮筋儿说一句话,镜头给皮筋儿,凯哥说一句话,镜头给凯歌,提到小弟就给小弟镜头,两边小弟都要表示一下,仿佛不知道对话的重点在哪里,戏点在哪里,不给情绪酝酿的时间,甚至突然打算情绪,造成强烈的碎片感,这种碎片感不止群戏镜头里有,甚至在非常平淡的人物动作描述镜头中都会出现,凯哥一个下蹲动作,其实镜头平着过去就可以,然而剪辑非要中间给你来一下子,还不是景别的转换,只是让你觉得整个镜头突然放大了一下——我剪MV的时候为了追求镜头的动感或者为了配合音乐的节奏感会玩这手,但是这是在电影里,不是在MV里!
镜头被切碎,镜头语言就没了,影片酝酿的气氛就被破坏了。
电影剪辑的职能其中之一就是完善镜头语言,剪辑把握着影片的节奏,它应该是隐形的,因为它负责串联每一场戏的情绪,然后不着痕迹地把观众一点点拽入影片的世界中来,然后操控观众的情绪,如果观众无法入戏,又怎么会被影片打动呢?
其中有一场周超和马柯在老马酒吧船舱外吵架的戏,导演给了一个中景背光,令我疑惑不解,因为我看不出导演意图表达什么,这个场景非常浪漫漂亮,但它能用在两个正在撕逼的人身上吗?
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丁导那么吝啬给特写,特写是最常用的景别之一,因为特写最能表现演员脸上的微表情,情绪的变化有时就是靠微表情体现,然而中景中景中景,你始终看不清演员的表演,演员演出来的情绪他不给镜头,一剪子下去过了,全片中我印象最深的特写竟然只有女配往小马哥身上倒红酒。
在周超出车祸周凯背着他跑的那段,我心想高潮点到了,该给特写了吧,伤心欲绝的哥哥是怎么流泪的,是怎么后悔的,弟弟是怎么奄奄一息的,空气是怎么凝重的,结果我还没幻想完呢,人家镜头已经过了,没了。
再前面一点,哥哥第一次瞒不住弟弟被弟弟从后面逮到的时候,哥哥倒在地上,弟弟上前观察,我心想总该有特写了吧,结果还是全景中景,而且人物打光特别弱,我知道下水道很黑,但是你这是在拍电影,是在拍表现人物的电影,怎么样把这个人物脆弱的那一刻漂亮且深刻的拍出来,是你导演和摄影应该强烈讨论的问题,不是叫观众在一片黢黑中找演员的演技。
别人片子里的剪辑是勾着观众走的,这个片子的剪辑是赶着观众走的,跟欧洲四日游一样,屁股没坐热呢,导演就叫你赶紧去下一个景点了。
整个片子的节奏被剪辑毁得稀烂,就像个被捅了无数洞的气球,你再往里面吹气,它就是聚不了一口气。
被毁坏的还有情绪,演员的情绪被呈现出来是碎片化的,整个片子的情绪是不连贯的,而镜头语言是不存在的。
导演抓不住戏点,戏剧没有张力,演员使劲演了,导演使劲剪了。
全片摇晃的镜头和碎片化的剪辑,第一次让我在电影院除了坐不住还有头晕的感觉。
第二是音乐,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柯走去杀皮筋,一到场地,突如其来巨大的日本风格环境音乐扑面而来(实话实说,我要那么强烈的环境音乐干嘛,我不知道这是个日本餐厅吗?
),瞬间让我把它前面说的啥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接不上。
丁晟用的音乐和他的剪辑风格一样,突如其来,一惊一乍,让我摸不着头脑。
本来前一个场景还在抒情,结果要换场景里就给你突然一掐,跟电源被踢了似的,根本不考虑场与场之间的链接和过度,不考虑上一场积攒下来的情绪会不会被突然打破——音乐是用来调动情绪,是用来烘托气氛的,不是用来给观众泼凉水的。
然而我觉得这电影不止泼了我一盆冷水。
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了《当年情》,我在进电影院之前我就知道这是英雄本色复刻,但我不需要导演反复强调,甚至为了唤起情怀而刻意放不符合2018年潮流审美的老歌!
老歌的经典毋庸置疑,但您现在拍的是发生在现在的事情,音乐是最容易显示年代感的东西,而片中营造出的落差感巨大到让我感到不现实,更何况您没在香港,您在青岛。
第三是故事。
我没看过原版,所以无从对比,但我就算不对比,我也知道这算不上这是个好故事。
不是你人设出了问题,而是你的故事支撑不起这个人设。
它的情感支撑太薄弱了。
首先马柯当周凯的小弟当的死心塌地。
马柯在开头说了,因为你十年前救了我,然而对他而言的这种深情只在一句台词里出现过,说不定观众两分钟以后就忘了。
没有表现出来的感情基础是不扎实的,哪怕不拍十年前发生过事,导演也能另作设计,比如说周凯因为救了马柯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胳膊不好使啦,脸上留疤啦,情感受创啦,几百万没啦,都可以,只要能让观众觉得人物之间的情感基础是扎实的那就行了!
周超和周凯之间的兄弟情份,仿佛只存在于小时候,然而他俩现在都那么大了,难道他们成年后的就没啥情感交互了?
哪怕你说他俩妈死的早,爹又病重,大儿子为了给家里添柴火毅然辍学跑船呢?
你说大哥不听话也行,那他为什么不听话,他爹怎么把他打出去了,既然都打出去了干嘛还要后悔,是不是还有一大堆能说呢?
这些不是废话,是让人物关系夯实情感扎实的细节,如果还是啥事都不想说,难道你还不能安排他们一起做顿饭,一起吃顿饭,互相多看几眼,给几个特写,加点小动作让人物亲昵起来吗?
这部片卖的是情感,不是情节,你情节再俗再土也不耽误把情感做到真实可信。
这片子和《无问西东》有同一个毛病,说的太多,表现得太少,仅仅靠兄弟之间突如其来的插科打诨是不够的,非但不够,甚至有刻意而为之的生硬感。
兄弟情,除了为你兄弟豁出命去,还能是隐藏在一举一动之下的关心和照顾。
如果我是编剧,我会让马柯和周超有个友好的认识过程,因为他是兄弟的兄弟,所以就是我的兄弟,我就算不喜欢他,我要顾着我兄弟的颜面,再往后,弟弟不认哥哥了,要伤害哥哥,我作为你哥哥的兄弟,我要质问你你身为弟弟知不知道你哥哥为你付出了多少。
这样表现能让这两个角色的联系感更强,而不是我家里有个弟弟,我外边还有个弟弟,到最后两个弟弟打起来然后问哥哥你爱哪个弟弟。
周超也不是个小孩子了,他在一开始查走私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想到他哥哥,不是怀疑,而是因为他哥是跑船的,他应该知道他哥有门路,问问他说不定有线索,在事情逐渐发展之后再去怀疑亲哥,一边怀疑一边矛盾,因为他相信他哥不坏,但一切描述为啥那么像他哥,然而丁导让他一无所知,最后再来你坑我,我说你是傻子吗?
周超作为一个缉毒警,他肯定知道很多细节,肯定做过多方面的打听,哪怕他再相信他哥哥,在交流之中他也应该有所怀疑,最后在抓到他亲哥的时候,这种矛盾痛苦的情绪能再一步放大,“我以为我想多了,可是我没有,你真让我失望,你还是我认识的哥哥吗?
”——从情感逻辑上来讲,是成立的,不但循序渐进,而且增加了最终的矛盾冲突,不是简单的大起大落。
再然后是时间感。
片中出现了几天后、几个月后、几年后的变化,然而除了马柯的发型之外毫无变化。
周凯没进大牢前,好歹是也是个大哥,然而为什么他好像就只有马柯一个小弟?
一个没有排场的大哥,说自己是大哥,谁信?
一个跑船界的大哥,一个搞走私的大哥,不应该一开头就那么接地气,哪怕他在船上日晒雨淋,他下了船见客户,是不是该把胡子剃剃?
头发是不是要修一修?
至少要把蹲大牢前和蹲大牢后的状态分开吧?
他要进两个日本人的地盘,身后多带俩保镖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如果是一点排场一点手段都没有的“社会底层”大哥,人家逼格高上天的老大哥干嘛听你的呢?
人家是人认识的不够你多还是钱不够你多?
三年大牢,表现的跟去监狱一日游一样,如果你是个有势力的大哥,你在牢里也不能能不吃香,如果你的势力被撺掇了,你在牢里可能只能靠自己的拳头生存,然而丁晟只拍了曾志伟。
周凯出狱的那一刻就应该有事发生了,他的小弟马柯该来接他了,或者阿仓要来找他麻烦了,或者日本人要派人弄他了,因为他进监狱前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他坏了日本人的好事,成全了阿仓的好事,结果他出狱之后自己去找昔日小弟,有没有搞错?
他不是大哥吗?
他兄弟不应该掐着秒表数他几点出来吗?
就算马柯不接他,刻意断了联系,但是情感还在,周凯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兄弟之后,也是应该有情感激荡的,马柯为了大哥残疾了,过着被人欺压的生活,他心里应该有很多故事,很多情感,很多委屈,在见到大哥的那一刻就应该喷涌而出,哪怕他千言万语化成一句:“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以为周凯在牢里想通了做英雄就是敢回头,加上在他弟弟当上警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想干正经行当,所以他一出来就该到警察局投诚,早点把阿仓那窝端了,警民合作,和弟弟握手言和,或者跟弟弟设个局表面上跟阿仓和和气气,答应他帮他卖粉,其实攒着一个大招,最后再教育阿仓我周凯是个有底线的男人,你没底线,我要端了你。
结果呢?
结果是我想得太多。
导演吝啬于给演员酝酿情绪的镜头,又没有把情感线丰富完整,所以让电影显得空洞,总共115分钟,其实他给的信息量在90分钟里妥妥能结束了。
总结:对我个人来说,看到这样的成片我只有扼腕叹息,我不认为导演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要做什么才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如果他想要复刻,为什么不连镜头语言,符号化信息一起复刻?
如果他要创新,为啥还要他们三个可怜兮兮的做个没有行动计划的小傻子,就为了拍他们三个躺在地上手牵手?
丁导,您以后再拍电影,找个人把门儿好吗?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有一部电影距离现在上映已经整整32年了,它叫《英雄本色》,吴宇森导演,狄龙、周润发和张国荣主演,1986年夏天香港上映,拿下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
开始回忆时,让我们先点一首张国荣演唱的电影主题曲《当年情》32年后的2018年,丁晟导演翻拍了这部港片经典,而新的英雄三兄弟由王凯、王大陆和马天宇饰演,分别对应旧版的狄龙、周润发以及张国荣。
新版和旧版的比较总是再所难免,而似乎也是为了怕过度比较,新版三兄弟的名字也做了对应的修改。
1986版的大哥原本叫宋子豪阿豪,亲弟弟叫宋子杰阿杰,而小马哥其实取自英文名Mark,原本姓李。
而2018版大概为了配合王凯,大哥叫周凯,弟弟则叫周超,而小马哥则直接姓马叫马柯(Mark的音译可还行)。
新故事当然也不再发生在香港,火拼的也不再是香港黑社会,大哥带着新的小马哥做的也不是伪钞的行当。
2018版王凯带着王大陆做的是走私的事情,来往于中国和日本,而马天宇是一名缉毒警察,查的就是走私中可能夹带的私货。
而1986版最出彩的人物小马哥在新版里改为一个来自台湾的小混混,跟着大哥一心就想做大事,有种把走私看成是冒险的梦想主义。
这种改动可能是考虑王大陆不过是个91年的年轻人,影视资历也相对较浅,和25岁就演了《上海滩》声名大振,30岁就提名金像奖的周润发不一样,新版马柯更多的是有点可爱的“少年气”,和点美金抽烟的“小马哥”还是有许多差别。
但核心故事并没发生改编,大哥被陷害被弟弟亲手抓捕,小马哥为了自己大哥寻仇被打断腿,出狱后的大哥为了保护亲弟弟犯险挑战黑社会,三兄弟最后一起火拼恶势力,这些核心故事情节都还在。
相信你熟知1986版电影的话,这些都能回忆起片段,而如果你第一次知道这片子,我说的真的很笼统,很多细节还是电影院里看的真切。
2018新版的导演是丁晟,之前拍过的《解救吾先生》、《大兵小将》都是国内同类电影中的优秀作品,虽然导演人长得凶,片子也大多是硬汉电影,但其实导演风格粗中有细,是个很会用节奏讲故事的导演。
而丁晟自己就是《英雄本色》系列的影迷,剧本也是自己亲自撰写,英雄豪气和兄弟情依然是片子的主题,但是人物的身份、故事氛围、环境都是全新的。
2018版更多是要向吴宇森致敬。
1986版是吴宇森导演的转折点,不仅一扫他之前的低潮,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港片时代。
而1986版也是基于1967版的老港片的翻拍,上映后不仅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还一举拿下了香港金像奖,风头一时无二。
但全片看下来,2018版是无法复制1986版的成功了。
尽管丁晟已经用了最大力量来优化这个故事,但32年后,在2018版则可能是“兄弟”,可能是“勇敢”,却难以做到“英雄”的高度。
2018版最弱的一个角色想来依旧是王大陆的马柯,同样是寻仇,同样是被打断腿,周润发的“小马哥”身上堵上一条命的血性则怎样都还原不出来,而王大陆则更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出门打群架。
1986版的小马哥叼着牙签是无视生死只赌一口气,32年后王大陆则叼着棒棒糖只是想活的简单一些。
不免让人感慨,几十年过去,男子汉们对“英雄”的理解竟然也有了代沟。
王凯演的大哥是2018版的核心人物,两个弟弟其实都是以他为目标在生活着,但和狄龙区别的是,王凯身上有着许多正气而少了迟暮英雄的落魄。
1986版狄龙有句经典的台词非常打动人,也成为大家后来口耳相传的流行语,就是那句“阿sir,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尽显一个曾经风头无二的黑道大哥想要做好人,以及做好人很辛苦的处境。
对比王凯虽然气质形象都较当年狄龙更佳,但唯独转折后的“想做好人而不得”的这份落魄和委屈演不出来,面对亲弟弟的指责,面对不得不改行做小买卖的处境,面对小弟质问他为何放弃冒险,“周凯”这个角色都略显单薄,使他受苦的仅仅是不依不饶的黑社会以及毒品对身边人的祸害。
对比下马天宇和张国荣的亲弟弟这个角色似乎是差别最不大的,非要踩马天宇过于年轻白净这些多少都是偏见。
30岁出演《英雄本色》时的张国荣比现在的马天宇还要小一岁,同样白净,粉丝众多,也是当时的“流量小生”。
但戏外,马天宇却缺少哥哥当年的决定性作用。
吴宇森回忆拍摄《英雄本色》时,曾说过排片没钱,狄龙被邵氏炒了鱿鱼,周润发则背着“票房毒药”的称号,是张国荣的加盟搞定了要有当红大明星才肯掏钱的投资方。
可以说哥哥是个福将也不为过。
此外,配角的戏份上两版其实也有不少可对比之处,但都不如三兄弟对“英雄”的影响来的大。
2018版在“兄弟”上着的笔墨过重,让这部片子或许叫做《兄弟本色》更为恰当。
但2018版有一点却是真的串联了这32年的《英雄本色》情怀,那就是电影中时常出现的由张国荣演唱的1986版主题曲《当年情》。
音乐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即便你在看的事30几年后的电影,但传唱了30多年的歌就还是可以把那种风雨飘摇的情愫拾起,敲打你的记忆。
想来这也是丁晟导演对原版致敬的一个要素了,比起用一些新歌,老歌可以为2018版无限放大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
张国荣的歌声,或许是2018版最出色的一个选择了。
但无论怎么比较,已经2018年了,新的时代总会有新的作品,翻拍并不是原罪,电影总是顺应着当下人们的心境而变的。
也许2018版就是这一代人的经典呢
这部片子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种不去看都知道是烂片的感觉。
但我依旧去看了?
为什么,票价9.9人民币,好像很难拒绝。
好吧,看在票价便宜的份上我骂得温柔一点好了……先说说这片子的优点。
本土化的背景做的还不错,至少没有什么太不合国情的地方。
两个反派很出色,余皑磊演技很棒,不比李子雄差,甚至可以说是此片中唯一和86版相比肩的演员;吴樾虽然片未过半就挂了,但也很棒。
此片的缺点太多了,枪战戏假的一笔,飙车戏活像车广告,但这都不是大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剧本、剧本、剧本。
英雄本色主要刻画的是男人之间的情谊,与男人在落魄时候不认输的坚韧。
但不得不说,此片的兄弟情的描写很油腻,很像基佬情(感觉此处有点污蔑基佬情了,再此对基佬朋友们说声抱歉)。
港片中对兄弟情的描写始于张彻电影《独臂刀》,我一直觉得张彻电影中对男人情谊的描写已经很基了,结果此片一次一次重复“兄弟情“——简直是神烦。
看完之后我想了一下,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 张彻电影,狄龙姜大卫两人私交比较好,演员演起来真情流露,不尴尬,而此片中的演员给人一种很不熟的感觉,有点生硬;2) 造型不好,英雄本色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华语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造型做的很出彩,狄龙那身白色西服,一出场就妥妥一大佬范儿,周润发那小烟一抽,一看也是个狠角色。
两人的惺惺相惜,至少在形象上很统一吧?
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吧?
——哎呀我就是想和这样的男人交朋友拜把子!
相比之下……王大陆那个大背头和王凯的渔民大哥的打扮,可就没什么说服力了,整整一个渔市混混二人转。
3) 国内的年轻一代演员基本没有社会底层的经验,所以演黑帮、演混社会的头目都没什么感觉,像王凯和王大陆,一看就是没混过社会底层的,没有在社会底层“混朋友”“拜兄弟”的经验。
所以说,演中国式大佬演的最好的,是演惯农民的李雪健,和真的混过社会的胡军、孙红雷,此片中吴樾也给我一点那种“混子”的感觉。
4) “兄弟情”的描述实在是太多了,所谓事不过三,我觉得一部电影一百二十分钟,一个重点词重复三遍,大家都能记住了,我都懒得数“兄弟情“三个字到底重复几遍了。
六十万字的《水浒传》,大概对“兄弟情”出现的频率也没有此片高。
再说说其他的缺点,片中让我很反感的一点是对女性角色的描写。
这一版中给几位男主都安排了女朋友,但几个女性角色很多余,有点莫名其妙,张彻和吴宇森的电影虽然以男性为主,但似乎他们片中对女性的态度是把女性作为男性主角电影的点缀,并不像片中这样“染了毒谁都能上”“有钱谁都能上”这样的负面描写。
相反,张彻的电影不乏那种右派文人对弱势女性的同情,比如说《报仇》和《刺马》,透露出的是对女性无法掌握个人命运的同情。
张彻的《无名英雄》和吴宇森的《纵横四海》,两片中井莉与钟楚红对剧情的推进作用,不逊于任何一位男主角,张彻和吴宇森拍女人拍的不出彩,但绝无对女性的负面描写与敌意。
里面有很多对86版致敬的内容,包括一次又一次出镜的周润发张国荣,包括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主题曲,包括一个又一个类似的场景和分镜,但这些反而成了此片的负担。
这两部电影的差距就如同周润发抽烟和王大陆叼棒棒糖的差距一样大,实在没什么好比的,一次又一次的致敬只会显得此片很幼稚,场景很小家子气,如此而已。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的剧本、演员、制作都是工业化标准流程,水准高且风格统一,而香港电影的剧本、演员、制作都是帮派式的作坊水平,水准层次不齐但有精品和惊喜,那么现在的大陆电影则是,剧本作坊水平,很粗糙,演员全听资方的,而制作则是工业化标准流程,最后的成品效果奇怪。
剧组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成片不好票房不好是这届观众品味不好。
张彻说,他当年提倡阳刚电影,是为了打破女性主导的华语电影的阴柔局面。
他觉得中国男人最崇拜、最向往的感情是刘关张桃园结义,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义气,所以他才会想要从古典文学中提炼出男性的友谊,并将之转化为阳刚电影中的重要元素。
但张彻电影中的男性情谊,尚且属于“腐眼看人基”的感觉——并不是很过火。
要说张彻拍基佬片,张彻是打死都不认的,老爷子的名言是:“在佛洛依德眼中,乜都是性的象征,你要说武器、剑是性的象征,男人之间的情谊都是同性恋,那我问你,‘刘关张桃园结义’是不是同性恋?
”我觉得,现在国内的编剧,要刻画这类由传统小说中提炼出来的感情,还是应该多看看古典小说对男性情谊的描写,《三国演义》里面刘关张晾着太太们三个人睡一张床,《水浒传》里面鲁智深与林冲肝胆相照,吴用自杀在宋江坟前,也不会给人搞同性恋的感觉。
编剧们,想要写男性情谊,你们呐~还是要学习一个~
故事与现代社会有太强的脱离感,怎么说?不接地气,感觉飘在空中的一个世界以及故事架构。兄弟情铺陈的不够深入,实在不能理解为啥就兄弟情深了。我爱王凯,但我不能尬吹他的这部作品。
期待!!
在哪打负分?!&他们是要集体出柜吗?!
《警察故事之下水道飞虎》,主创有预见性啊,王凯(cos狄龙)因走私被弟弟马天宇(cos张国荣)抓进监狱,狱友是近期风口浪尖的曾志伟...找王大陆cos周润发真眼瞎!槽点无数,兄弟情毫无火花可言,最后告诉你这算个P,都闪开让我人民公安帮你打坏人救人质。吴宇森拍崩《追捕》,丁晟拍崩《英雄本色》..
本地化得不错,是《基情本色2018》了。马天宇和王大陆根本就是王凯的大小老婆,尤其王大陆简直虐恋:为王凯义无反顾出生入死,而王凯就连个结拜(hūn)都不能答应他!最后死的时候人握一下你的手你还松开了!薄情汉!
我想导演说的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警察叔叔!
就像电影里阿仓说的,现在钱最重要,谁还在乎什么兄弟。虽然是改编的电影,故事,配乐,处处透着怀旧的气氛。一张张沧桑的脸和埋藏在胸中的一腔热血。
完全没有必要的翻拍,三个男主集体演技不在线,还不如几个女配。丁晟的快速剪辑在这里简直只是为烂更烂。杀青至少3个月,连车牌马赛克处理都如初级品一样。还有,直男之间打死不会天天把兄弟情放在嘴上,而且台词写得像在谈恋爱一样,虽然吧……然后情怀彩蛋乱扔,巴不得直接喂到你嘴里!
时代变了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了这片怎么看还有点基情的味道,也许翻拍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永远要记住经典的周润发和张国荣,无法磨灭和赶超的时代记忆
没有指望这部片子超越原版,但也真觉得是一部惊喜之作。15号看完很高兴,英雄本色这个片子要是出续集真的只能丁晟来拍,丁导在上映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希望能把兄弟情拍的细腻好看”我觉得他做到了,当年情贯穿全程,多个片段我都落泪了,感情戏的处理也恰到好处。几位年轻演员意外地演得不错。
剧本本身问题就很大了 兄弟情义大部分都是靠咆哮出来的 mty人设和演技都很减分 wk形象上很糙但是感觉起来像忠厚老实人被迫入黑道了…听到《当年情》还是很激动了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吧,谁能每天都活得枪林弹雨,谁又能保证富到流油,权势滔天呢。活下去已经得卖力卖成狗,但是还要拼尽乃至竭尽全力,做自己,也做自己在乎的人的英雄。
单就电影完成度而言,其实是比较丰满完整的。但无奈的是这部电影从出生就是要被摆在与吴宇森的那版去比较的。且不去说周润发所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小马哥,狄龙和张国荣所饰演的兄弟也都是影迷心中无法替代的经典。再加上吴宇森赖以成名的枪战动作场面,所以当看到王大陆去复仇的慢镜头出现的时候,虽然感受到致敬的意味,但还是挡不住满屏的尴尬。如果说要真的放低姿态表示出临摹致敬的意思,那么在选角上也是令人失望的,王大陆其实表现还可以,但是跟他对应的是发哥。王凯形象上相差了一点,好在演技拉回了不少质感,马天宇实在是相去甚远,相比之下,几个配角倒是表现得游刃有余,特别是李梦,虽然戏份不多,但表演的效率很高,令人印象深刻。总得来说,类似这样的电影本来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此英雄非彼英雄 不是取个英雄的名字就是英雄了gay里gay气的 一点都不带感
三人组演技烂到爆表...
三朵塑料姐妹花,还不如小时代呢!
难看的 陪同学一起看 浪费时间…wk这张脸不适合大屏幕 吹到飞起的演技放大特别单薄,王大陆竟然是最不出戏的
明知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项目,但还是在它的限度内做到了及格--还根据实际把老版的台北寻仇喋血戏还有女性角色部分的作用都算调到了因地制宜。但选角不过脑子:比如王大陆会让人觉得在看八点档,王凯则是演惯了正剧有点违和,还很抖机灵的加了堆客串--我这多的一星给戏外互动良好的三人组。2.5/5
没看过原版,及格上下吧
最大的惊喜是韩寒的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