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不要错过

您一定不要错过,内蒙古民族电影70年,Do Not Miss It

主演:崔永元,王心刚,王晓棠,恩和森,斯琴高娃,腾格尔,艾丽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蒙语,日语,俄语年份:2018

《您一定不要错过》剧照

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2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3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4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5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6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3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4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5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6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7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8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19您一定不要错过 剧照 NO.20

《您一定不要错过》剧情介绍

您一定不要错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型文献纪录片《您一定不要错过》跟随真诚实在的崔永元领略黑白电影老胶片,看于洋、王晓棠、王心刚、恩和森、朱兰琪琪柯、葛根塔娜、刘世龙、谢飞导演的青春年华,穿越70年找回爷爷奶奶们被遗忘了的岁月。听经典好歌“敖包相会”“蒙古人”“嘎达梅林”“草原晨曲”看天上草原、万马奔腾、醉马豪情,断桥落马,我的黑骏马。解析成吉思汗成长,东归英雄长眠,嘎达梅林永生,额吉的3000孤儿,骆驼祥子和虎妞的爱情。看斯琴高娃、三宝、腾格尔、娜仁花、艾丽娅、涂们、宁才、巴音、巴德玛成为影帝影后,荣获集体演员“金鸡奖”的电影人生。一起告别难忘的八月,到成吉思汗水站饮一口清泉,上天边的老哨卡聆听古老的牧歌⋯⋯这么好的故事、这么好的音乐、这么好的电影,您一定不要错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罪人第四季永远超级幸福大明星将装修进行到底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四季辩魔士塞西尔红衣诡村之幻·谜谁是我们老爸卑劣之人冲上青天太极魂之虎落平川魁拔之十万火急坂本龙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性别为本我的隔壁有男神爱情狂想曲太阳的后裔愤怒之上唐·海明威离别心事深海蛇难暴风眼夏目友人帐第七季香肠派对伊万娜异度公寓19号消防局第五季圣鹿之死烈火中抗倭英雄戚继光

《您一定不要错过》长篇影评

 1 ) 马背上的民族啊,勇往直前

从包钢建立到自治区成立从十七年电影到新青年电影当嘎达梅林倒在了夕阳下的血泊中马背上传酒的蒙古汉子依然血性不减这片土地是我们骑马踏来的土地上的人比起其他民族更加勇敢坚忍当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定格在镜头前本身就形成了艺术真实,不得不为之动容赫尔措格把船拉上了山草原上的巴音纵马跳崖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同质性——那种用生命做电影的义无反顾没有特效,不用替身这不是好莱坞英雄梦工厂这是真实生活着的电影英雄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幅内蒙古的时空画卷从来处,到去处,马背上的民族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扬起马鞭,尘土飞扬,呼麦阵阵,饮酒茹荤...也许您对拍摄效果各执一词但珍贵的影像资料“您一定不要错过”。

片子的撰稿人是我大学的授业恩师李树榕荣幸的是,同时也是我的毕业论文导师记得当时我写论文时间比较紧,内心焦灼老师跟我聊治学的态度,一下子打通了我今天看了这部影片,百感交集。

 2 ) 一群认真的艺术家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导演和演员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甚至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能用最生动和最直接的方式把个人,社会,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处的东西展现给你,让观众也能一路体会和了解,最后被深深感染。

这其实就是真正的艺术的魅力所在。

也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的来源。

一个忘记了过往,历史,天地,家国,自然的人,社会,民族是没有信仰和精神的。

没有一以贯之和需要传承的东西。

那他,他们的生命之火只能渐趋萎靡。

崔永元和麦丽斯用这部电影,虽然是在讲述蒙古电影的辉煌和持守。

但却传递出一种人类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

这种精神说大了是一种美学精神。

说具体了就是知道你这个人,你这个族群,这个民族从哪里来?

天命何在?

往哪里去?

然后每个个体在这种自知中尽人力,听天命。

这才是对生命最深的热爱和敬畏。

工业社会也好,现代文明也罢,都不过是宇宙苍穹中的一瞬。

再强大的文明,只要将自己设定为顶点和中心,迷茫和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如此。

艺术家是对生命有特殊经验或者拥有特殊视角的人。

他们的职责,就是要用艺术的方式告诉人们,那些隐而不显却真实成就我们,我们民族生命力量的东西。

当然这是说真正的艺术家。

现在大多数的导演和演员担当不起这个职责。

因为可能连他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

在他她们眼里,艺术只是玩转金钱交易的途径之一。

这是这个时代缺乏信仰和精神的必然恶果。

就像电影中最后的那句台词,70年之后还有电影吗?

到时候人们是少了一条述说的途径还是少了一门欺名盜世的营生?

 3 ) 加长版主题的电影传奇

陪着老妈看的,难得是场次极少的片子也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年纪。

1.片名故弄玄虚,直接点名是内蒙古电影七十周年的主题更好。

2.崔老师就是电影传奇里的感觉,另一位主持人的感觉很尴尬,不知道是串场还是点题。

3.播放的老电影和后面的几部获奖影片大多是听说没看过所以也算是难得。

4.可以看出电影的主题分类,而访谈人物仍是电影传奇的套路,在二十几分钟不觉得什么,而放在快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觉得松散了许多。

且对某位演员的赞扬篇幅过长了。

从放映的电影来看,明显塞夫等几位导演的贡献更大,当然也可能是老人已经去世,没有访谈素材。

总结一下,有情怀,珍贵素材,适合电影频道播放的记录片。

 4 ) 【您一定不要错过 观影札记】

从纪录片的角度其实只能给三分。

后期剪辑实在是太硬了,材料也没有用好,前后畸轻畸重。

麦丽丝讲巴音马戏那段非常感人,但一直在跳切崔永元摆弄设备。

专业影评人方面找的也有问题,没说出更为丰富的内容。

但素材确实相当好。

虽然讲出来的话语是空洞的。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五七十年代的重要遗产,而从主流制片厂生产的大众文化(拿金鸡奖)到小众艺术电影(那国际电影协会奖项)的变化,正是这份遗产亟待继承和反思的重要时刻。

 5 ) 在生命和艺术中的抉择

我母亲很期待的一部片子,所以上映不久便抽空陪她去看了。

因为堵车,到达影院的时候已经开始播放了,跑到取票机取票,票面上印着《内蒙古民族电影70年》我还挺懵的,跑去问检票员是不是搞错了。

走进影厅的时候正在播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感觉很无厘头,又打开豆瓣看了一眼只有5.5分,当即有点后悔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但是看妈妈看的津津有味,便静下心陪她看。

更准确的来说更像一部访谈片,编年的顺序请来了导演和演员,讲述那些心路历程。

应该说是写到塞夫和麦丽丝那段我开始真正进入这部电影,那个部分经典电影的剪辑也开始步入正轨,看着那些画面、那些故事,同样作为一名蒙古族人的我可以感同身受,尽管我没有出生和成长在牧区,但是耳濡目染也能体味其中一二,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电影的评分不高,可以理解很多人体会不到这样的民族情怀和英雄主义。

我流泪的第一个点应该是《悲情布鲁克》那段吧,看着每个人为巴音勇于为艺术献身而感慨落泪,唯有巴音自己低着头沉默不语,不得不赞叹内蒙古民族电影能够佳作频出正是因为有巴音这样的演员、这样的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的电影也唯有蒙古人能拍出如此豪迈。

麦丽丝这样评价丈夫塞夫“他一直活在梦中”,想着他们携手拍出的《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等佳作,不得不感慨他们之间的爱情与亲情。

电影结束时,一批新生代的蒙古族导演展现着蓬勃生机,为民族电影注入新鲜活力、绽放新的光彩,内心依旧波涛汹涌,这是传承,是蒙古族基因在电影史上的传承,希望能够不忘初心,打造经典!

 6 ) 我一定不会错过

期待这一纪录片有续集。

99分钟的篇幅不足以囊括内蒙古电影70年的历史,后半段显得有些仓促了,尤其对于当下新一代的内蒙古导演和演员的讲述过于短,期待之后的纪录片反映除当下内蒙古电影的创作实绩。

贯穿全片经典内蒙古电影片段、老一辈导演和演员的讲述十分精彩。

曾经耳熟能详的一些歌曲也找到了记忆的存放点,愈发清晰,并且引起了我观看经典内蒙古电影的兴趣。

除内蒙古电影之外,其他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电影发展情况如何呢?

期待在之后能看到类似影片,也期待自身去探索中国56个民族的电影。

 7 ) 当游牧民族遭遇现代文明

观影日课之《您一定不要错过》十部电影。

东归英雄传 1993悲情布鲁克 1995黑骏马 1995成吉思汗 2000嘎达梅林 2002天上草原 2002季风中的马 2005额吉 2010告别 2015八月 2017一首诗歌。

九月 · 海子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8 ) 推荐您看《您一定不要错过》

电影是可以传播正能量的,那一代电影人是有情怀的,是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好的电影总是令人难忘!

令人感动!

当代国产垃圾电影充斥的电影院,反映人性卑劣的电影,向上亿人们包括青春期的年轻人心灵传递的是些什么,真是值得深思!

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在人生宝贵的岁月里,耽误了我们许多周末美好的时光,但毕竟时间宝贵呀!

电影院这部片子排的很少,说明商业娱乐化的头脑里,缺乏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观众的尊重,也缺少对新时代、新机会出现的敏锐性。

我惊喜的看到《我不是药神》这样的反映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良心电影,获得大众的喜爱,看来好的电影内核是一致的,是传承的,也是大众期待的。

之所以打五星,是发现大众口碑很好的豆瓣评分在5.5分,太不公平了,看来电影院不排片导致看得人太少了,感觉至少在三星以上,6分以上应该没问题。

值得一看,您不该错过。

 9 ) 您一定不要错过,不是影评的影评

6月底,在朋友圈看到大学导师发的一篇文章“您一定不要错过,中国传媒大学首映”,才获知这部影片取得“龙标”要登陆院线,也有幸返回母校观看了过审后的内部首映。

但实话说,我本人并非专业电影人更谈不上是发烧友,顶多算是每年看几十部电影的爱好者,得益于大学时修过的影视赏析课,了解基础的镜头技巧、情节预判、视觉效果等,参加首映也是怀着对“口述历史”的热爱,对文献纪录片的兴趣,对崔老师的敬佩去的。

崔永元为主角的电影海报在那之前,我不知道麦丽丝导演是谁,对于内蒙古的电影隐约知道《悲情布鲁克》、《东归英雄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就是发生在内蒙大草原上的《狼图腾》。

而观影之后,甚觉惭愧,我欠麦导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里先对这部电影的主创和所有付出过的人致敬,“匠心所致,金石为开”,这是一部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文献纪录片。

放映结束后,主持人说了句“如果觉得影片不错,请大家去各个电影在线售票平台点击一下'想看',好增加它的排片率”,忽然就觉得好心酸。

受电影市场商业化影响,该片的实际排片率估计不会太理想,虽然电影主创和发行方应该不会用“下跪”的感性方式来求取关注,但为了能让大家看到老一辈电影人的用心和真诚、让更多的人重视纪录片、懂得文献乃至口述历史的社会价值,就需要去传播去扩散。

我为《您一定不要错过》打call,建议电影爱好者们去影院观看,因为这里讲述了内蒙古民族电影70周年的发展历程,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从斑驳到高清,那些埋藏的记忆会被一一唤醒,年代感呼之欲出。

我为《您一定不要错过》打call,建议热爱口述历史和喜欢纪录片的你们去影院观看,因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献纪录片,除了能欣赏到70年来珍藏的宝贵影像资料,你更体会到人类特有的传承方式“口述”特有的魅力,听当事人回忆曾经的过往、幕后的花絮、惊喜动魄的故事,脑海中会自然呈现生动的场景,而这比文字更鲜活比画面更真实。

我为《您一定不要错过》打call,建议喜欢大草原的所有人去影院观看,不管是生长于内蒙古的你们,还是向往那天那地那云那血性的你们。

因为它带来了天上草原、白云雪山、黑白骏马、铁汉柔情,还有那敖包相会、嘎达梅林。

我为《您一定不要错过》打call,建议崇尚颜值热衷追星的年轻人去影院观看,当然,可以带上自己的父母,寻找两代人共同的话题。

因为这里偶像大腕齐聚、帅哥美女如云,你会发现虽然时代替你们塑造了“审美观”,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才更赏心悦目。

我为《您一定不要错过》打call,建议追求镜头特效、宏大场面、实力特技的新生代去影院观看。

因为这里有史诗级镜头、真人特技惊险上演,同样也有借助电脑科技制作的移步换景,让你在蒙太奇空间里穿梭游刃有余。

正是由于崔永元的加盟,《您一定不要错过》也自带了话题效应,在开场致辞中崔老师有一句调侃“7月6日上映当天,据说某部有众多明星参演的电影(《爵迹》)撤档……”,他果然是心思很重的悲观主义者(崔老师自嘲)。

电影临近结尾部分,用以评价内蒙古电影事业和电影人的一话是“用心做出来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大概意思,抱歉没记清楚),拍摄于去年的本片,却正好映衬了当下的“娱乐话题”。

最后用时下比较“火”的广告体帮呼吁一下:您一定不要错过!

一定不要错过啥?

《您一定不要错过》不要错过什么啊?

《您一定不要错过》一定不要错过?

一定不要错过!

……哎,你去哪儿?

去电影院啊~~(完)

 10 ) 《您一定不要错过》有哪些亮点和记忆点?

内容挺真实的,还是推荐大家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人,不是人民的要求高了,而是没有真正的电影人了,还有那些给差评的,你们忘了吗,破跑男都能拍成电影,那是个综艺节目,这个是讲述电影,凭什么不能拍成电影,还有没有能力创新的就去抄袭别人的电影,那个好看吗,你可以不爱,但是不要伤害,

《您一定不要错过》短评

文化是中力量,需要传承。

8分钟前
  • 霍辛仁
  • 还行

浪费题材与素材

11分钟前
  • 妖灵妖
  • 很差

卧槽

14分钟前
  • LeZero
  • 很差

小崔老矣

19分钟前
  • 以敖以游
  • 还行

之所以制作成电影,大概是为了更好地呈现里面涉及的胶片电影。那个年代的蒙古男人,真的特别man特别带劲儿,演员和导演是真的都在认真对待电影,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很感动,不像现在,那么多为了圈钱的烂片。想把里面的电影都找出来看。

20分钟前
  • 音匀筠
  • 推荐

致敬老一辈少数民族电影人,当时的电影都点套路化,但是很朴实不过纪录片有点一般

24分钟前
  • 王悦欢
  • 还行

想说什么啊,完全没明白。

26分钟前
  • 闲云野鹤
  • 很差

不怎么样,失望

31分钟前
  • 吃瓜吗
  • 还行

可以拍得更好,但是蒙古族真的是个马背上的民族啊。

3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拉一波

39分钟前
  • 生涯
  • 力荐

很好看

42分钟前
  • 豆友Xu4SI7upYk
  • 力荐

崔永元的访谈电影还不错,除了配乐里小提琴连续拉了两个小时差点把我耳膜磨穿,其余都非常棒(。・ω・) 麻麻看完贼开心,她说好多电影小时候都看过,大部分演员导演都认识,这一说,我心一软,也就没有啥意见了~

44分钟前
  • tinkle
  • 力荐

不冲片 冲人

48分钟前
  • 一位不愿意透漏
  • 力荐

因着崔永元的名字去的。但是发现纪录片就是一场座谈会。很失望。

49分钟前
  • 以风
  • 还行

陪妈妈看。她好像中途睡着了,倒是我—没看过蒙古电影,对导演的认知也是听过名字而已—这样的我 居然乖乖地看完了片子 真的想表扬自己

50分钟前
  • 夏洛洛
  • 还行

我的天,我不应该抱着支持崔老师的心态浪费钱的

54分钟前
  • 跳跳
  • 很差

7/8@华夏金谊 回顾内蒙民族电影70年,非常棒的题材但不知创作者(貌似崔永元站台? 导演锅甩给了麦丽丝)怎么想的,不但无思路无策划基本综艺水平以下,引用老片还会出现画幅比等低级错误+盛装膈应。好在银幕片花珍贵,十七年时期到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也很值得研究。看看人家老一辈电影人的职业精神。

58分钟前
  • mecca
  • 较差

生生毁了一个这么好的题材,崔xx的解说别说跟正经纪录片比,就是对比电影频道每年除夕夜的《世界电影回顾》也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就这还有脸抨击电影人?就是一跳梁小丑。访谈环节,就非要土里土气的一帮人坐在红地毯上说吗?工作室、酒吧、片场、咖啡厅,哪不比这个效果好?

1小时前
  • 雨妖
  • 很差

豆瓣也不是一片净土,尤其这个片,许多人打分时都带了很强的情绪化,这多少有些丧失了独立思考之精神。我本人是非常支持崔永元的,所以挤时间到影院看了此片,从纪录片角度看,确实不虚此行,增长了一些见识,但总觉得拍摄手法、旁白、叙事连贯性等一些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打6分。

1小时前
  • 蒙奇
  • 还行

太正确了,很难被触动。

1小时前
  • 🎹知之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