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的爱情,看着像是徐来追着杨伊,但杨伊一开始就给了徐来机会,她说“机会只有一次,你来不来?
”电影画面放着哥哥和梅姑的《胭脂扣》,却配着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这三人都是已故之人,很巧妙和寓意,意味着徐来和杨伊的这段情即便再热烈也是注定要故去的。
他和杨伊一直想吻,要么撞倒了书架,要么惹着了狗……始终不得行。
徐来和杨伊之间似乎天生有着某种相拒磁场,怎么着都会因为一些小意外分开。
徐来和蔡菠像是一切都很顺其自然,蔡菠很会把握徐来的内心,杨伊离开后,她瞬间补上,在徐来的内心狠狠扎上一记普罗旺斯饭盒。
就连之前徐来和杨伊因为种种困难连个吻都没吻上,到了蔡菠这也因为一个小小的别人的失误吻一起了。
同学会上杨伊的出现配的音乐是哥哥的《为你钟情》,商场里徐来远远看着女神般的杨伊,配乐竟然是《大话西游》那首歌《一生所爱》,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天边的你漂泊白云外,相亲竟不可接近……徐来独自一人坐在巴士上的音乐是哥哥的《倩女幽魂》,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我不知道是不是徐导故意的,巴士上坐在他身边的两个人一个道士打扮,还有一个是个蒙面美女。
配角个个精彩,王晶、苑琼丹、葛民辉、李璨森。
观影结束 徐峥来问了两个问题:1.一共爆了几个铁头人?
2.纪录片之母是谁?
杜鹃问了一个问题:用了几首张国荣的歌?
——————————————————————————————都有人说出了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一点都不难,问题是每个人关注的问题肯定不一样,我匆匆而过的,一定是你弯腰捡起的,这就是电影,无法预料会在每个观众眼里变成什么。
电影导演们最爱说一句话:“我觉得观众没看懂我的故事。
”其实想让观众看懂,一点都不难,比如《港囧》,它讲的还是朱砂痣和白月光的故事,只不过加入了枪战、警匪、港片和粤语歌。
就像配合宣传的月饼,别管是什么颜色,别管是什么皮子包着,掰开里面一定有馅儿,而馅儿一定无外乎甜咸两种。
如果不是因为刚拍完徐峥的封面,我可能不会这么早去看这部片子,我对徐峥的好奇源于他本人身上的矛盾性。
银幕上,他总能让你相信他就是实现当下成功学的典范,那腔调那举手,不身在国贸就身在徐家汇,不是出没于中环就是穿梭于置地广场。
而银幕下,他的谈吐像个文人,偶尔诗人,不修边幅也不怕展现不修边幅,笑容总在脸上一闪即逝,大多数时候严肃而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不易取悦,透露着高智商的傲娇。
说到高智商的傲娇,悬在璀璨灯火中的那面玻璃就极好地诠释了这点,力学、社会学、心理学杂糅在一起,就连观众可能的吐槽也被料中,借包贝尔之口说出。
《港囧》之于《泰囧》最棒的地方是,徐峥终于如愿让观众看到除了搞笑之外,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泰囧》像夏夜串摊的冰镇啤酒,一口气喝下,打出无比舒爽的嗝。
《港囧》则是烦闷工作后端上的一杯雪树威士忌,喝一口,爽,顺下去,有回味。
总算没辜负这三年时光磨出来的剧本,和挨个儿计算笑点的精准。
爆笑与思考,徐峥完成了对观众情绪的实时切换。
经典粤语老歌就是留白处晕开的水墨。
说回故事。
香港有趣的地方在于,穿越一道门就是另一个世界,那么高那么薄的楼,挤进了世间百态。
这厢是墨西哥黑帮的烟花地,那里就成了本地古惑仔的追思堂,再一墙之隔可能是热气蒸腾的浴室,又或者是同样热气蒸腾的后厨。
回字型楼里的追逐戏,完成了我们对港片的绝佳复刻。
不知怎了,去年的电影统一致青春,今年的电影开始致港片,挨个儿向濒危的物种发起预先悼念。
《港囧》之所以不是《煎饼侠》,正是因为徐峥已经完成了对梦想的建筑,不再会被逐梦过程中的艰辛打动。
无论是否遵循了初心,那批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需要徐峥来和他们一起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什么又都有了,却还是不快乐?
”困惑来自于结婚多年的不育,“我的小蝌蚪是不是还没找到家”;释然来自于亲不下去的旧日嘴唇,“我为什么就戛然而止了呢”。
男人的冲动和生命力永远来自于那股子肿胀,困惑和释然也是。
于是,责任就归咎于“不甘心”,青春时迟迟未能抵达的那个吻,成了一切“平淡乏味”的罪魁祸首。
采访时,我不太明白《港囧》故事的灵感来源:“一个人到了香港,想见初恋。
”香港和初恋有什么关系?
看完之后明白了,不是因为初恋和老婆都曾同时有过香港中文大学的交换名额,也不是因为去了香港的初恋成了画家,而失去她的徐来成了资深倒插门。
香港,不就是这一代电影导演们的初恋么?
因为录像厅里的港片,因为画在墙上的海报,在那个全国都是小镇,人人都是小镇青年的时代,港片唤醒了他们心中的梵高。
《港囧》可能真的会流失一部分从《人在囧途》和《泰囧》就追随徐峥而来的粉丝,他们想要的爆笑,在这部片子里并不是主角,每一个笑点收拢之后都是嘴角的无奈:“我tm怎么就不能完成这么一件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儿!
”如果没有搅局的蔡拉拉,如果没有一路无比折腾、无比囧的遭遇,徐来顺利地见到初恋,和她相携进入2046房间,会不会得到另一个答案?
《港囧》无意解答,因为它的设定就是:哪怕我们坐在青春的面前,中间也已经衡隔了无法翻越的生活。
就像一共响了三次的“药不能停”(如果我记错,欢迎纠正)我们总以为,我们的不快乐,是因为没有在该拥有一个吻的时候,完成那个吻。
我们总以为,我们的不快乐,是来源于时刻甩不掉的,不能停的药,因为它斩断了所有可能,让生活只属于一条跑道。
直到我们有机会随心所欲地刺破一回,奔向通往其他可能的跑道,才明白,正是不能停的药为我们规避了所有可能的危险和深坑。
恰恰是药,续着我们的命。
这一次,朱砂痣和白月光不打架。
一个甘愿只做当时的月亮,而一个在即将消失前又被男人小心呵护在了胸口。
可这,肯定无法作为所有问题的正确答案。
每个人的青春都无法复制,每个人的此刻都有他人无法理解的痛与惑。
生活是幻境,电影只是给你喘息的机会,舔舔手指,戳开隔壁的纸窗户,终于明白原来每个选择的参考价值都只能适用于当事人。
全片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徐来和初恋杨伊第二次相拥。
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我们的过去和解,放下我们的不甘心,不论是被时间逐渐抹淡,还是刺破裹在外面的茧肆意折腾追逐之后。
而这样的和解和放下,才是又一次的新生。
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有点感觉好多人拿包贝尔替代王宝强的意思······从泰囧到港囧,从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到第二季·····然而挨个看过来,包贝尔还是比不上王宝强······其实个人觉得王宝强是一个长得很憨厚的人(内心憨不憨厚不了解不评价),士兵突击对他特别有好感,笨!
但是踏实努力,而且坚持!
其实据我所知就有好多人是因为士兵突击去当了兵······虽然不是很喜欢港囧王宝强特意装傻卖蠢的人设,但是于他本身我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泰囧很成功······其实包贝尔以前都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道,神马时候红的,也就是在他代替王宝强出演奔跑吧兄弟才知道的他。
觉得他没有王宝强那种憨厚的感觉,其实有点小精明,和王祖蓝很像,但是王祖蓝是那种明着的卖弄精明,有时候显得倒是很可爱,而他······港囧也是,带着特别LOW的假发,故意卖萌的眼镜,装疯卖傻······演技不行,也没有让人相信他老实傻气的长相······各种黄段子,死皮赖脸·····是我是徐峥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前段还不错,笑点很足,娱乐性也很强····后半段就有点后劲不足了,天台玻璃那段显得有点尴尬······不过如果只是为了求一乐,看看娱乐下也不错····PS:不得不说这张图片很传神哈哈····嫉妒你没有才华还能无法无天!!!
包贝尔这种没撒演技的还能这么来毁剧,也是幸苦徐峥了,那么用心的做电影!
为徐峥点赞!
·
电影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日复一日下滑的单日票房和评分,让我希望这部电影最终能定格在两星,不要再低了,毕竟徐导演还是用心拍的,徐演员还是有演技的。
主要是想说说电影分级的事情,什么是适合孩子看的电影,什么是合家欢电影,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有限制级镜头。
我们已经有了几亿人的观影人数,却还是一部电影给所有人看,这或许就是电影中开始有马震、有低俗的荤段子、有血腥、有惊悚的原因。
因为这些就是噱头,就是在芸芸电影中凸显出来的特点!
然而在电影院看到孩子被电影画面吓哭吵闹,听到坐在旁边的小朋友问妈妈:“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呢”,渐渐成了心中的痛。
为了带孩子看场舒心的电影,先研究豆瓣评论,成了我玩豆瓣的最直接原因。
是不是挺悲哀。。。
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了二十分钟才进影院,进去的时候旁边座位的妹子笑成哈(傻)儿一样,闺蜜一边坐下一边对我嘀咕,这个人是不是有病,怎么笑的楞个傻……然而坐下没到十分钟,我和闺蜜也笑成了狗……一路而来因为迟到郁结的情绪也一扫而光。
所以,对于一向把看电影当做打发时光调剂心情的我来说,这部电影已经足够,何况还有家驹和哥哥的歌。
青春,梦想,这两个被表演过太多次的词语,之前那些各种各样充斥着堕胎逃学打架恋爱床戏的青春片从未让我想起这两个词,但是,在这部明明该是痛快笑一场的喜剧片里我却想到了青春,青春的执念。
因为我也曾有过那样的执念,所以更能体会到执念是什么。
想起年少时我爱过的那个男孩,写下过无数次握手的我们却从未牵过一次手。
如同徐来执着于那个吻一样,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牵一下他的手,哪怕碰一下也好啊。
然而虽然曾经见过很多次,也曾单独的两个人出去逛街吃饭,莫名的不敢也不愿,因为我和徐来的爱情一样,已经悄悄的换了对象。
于我,这份执念永远只是青春的回忆了。
如同哥哥的monica中所唱那样,"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 “此美梦永远藏于心底”。
but片中两人在酒店互诉心怀解开执念那一幕,讲真,过于做作,太不和谐了,杨伊的表情比台词还要生硬,这个角色也因此失去了灵魂。
而菠菜这个角色出场虽少性格却更为分明,在最危险的时候的菠菜带着哭腔使着小性子的样子反而更为可爱。
不得不说小燕子演技越来越好了,闺蜜一句话点评,赵薇一看就大气!
然后虽然徐铮已经老了胖了长胡子了,但当他带着铁头套在街头狂奔的时候,那就是我记忆中的猪哥哥啊,还是那样可爱。
最后,原谅我的孤陋寡闻,看完后很想问王晶拍戏真的是这样?
古惑仔真是这样拍出来的?
清风徐来,波彩伊扬;缓缓而至,恰到好处。
《港囧》首映场归来。
这是午夜第一次观首映场,因为,相信徐峥。
时而爆笑,时而怀旧,时而紧张,娱乐片中的五星电影与诚意之作。
说点儿别的。
也许有人关注的是一个秃顶男人的中年危机,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大学廿年之后的两位女子,当时同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一个放弃了男友追求梦想与改变,最后成为了周游世界爱好广泛的画家;一个放弃了学业追求爱情与安稳,最后成为了拥有爱情家庭儿女的主妇。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问题是:如果是你,你要做哪一个?
印象深刻的。
电影中的音乐,粤语老歌啊,那么熟悉,恰如其分,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从凤梨罐头到洲际酒店,从《重庆森林》到《2046》,娱乐片中居然看到了王家卫,有点儿意思。
只不过,无论是蔡波还是杨伊,说到底,毕竟还是蔡波靠着徐来才能获得幸福,而杨伊尽管心里放不下徐来,然则却依旧拥有或进一步或退一步的主动权。
亦或是,与其说是梦想,莫不如说是一个秃顶满身榴莲味道的中年男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臆想与胡话罢了。
以前看过泰冏,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票房。
后来看过催眠大师,觉得徐峥确实是个好演员。
所以当朋友拿着免费赠票来请我看港冏时就去了。
当然也是因为目前只有这个中国电影在美国上映,没有选择,(如果我可以选择引进什么中国电影,那肯定我首选捉妖记。
)总之抱着对催眠大师的美好印象我去看了港冏了。
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这电影果然是没有最俗只有更俗,这个是比泰冏是更加低俗的电影。
现在是越低俗的电影越票房高吗?
我也不想评论演员的演技了,这么烂俗的故事,可惜了那些名演员。
海外的进口商们,什么时候才可以进一些正能量的正经电影呢?
我真的好想在美国看到捉妖记。
当徐峥也开始怀念青春,搭档就不能是黄渤和宝宝了。
初恋和婚姻,又是一场红白玫瑰之争。
男人步入中年,发现梦想越来越远,心有不甘,竟生怨怼。
于是对现状不满,从而用想象蒙上了自己真实的心,只是追求遥不可及的梦。
演员选的都是合适的,笑点也足,只是老套的段子太多,情节出奇地方太少,可能是因为人生中的快乐千差万别,但是不幸与悲伤却是大同小异。
所以要从中年男人感伤梦想远逝的桥段中,寻些离奇也是不易。
说真的,坐在电影院里开头就被夫妻船戏搞得很尴尬,虽然开头的经典粤语歌插曲不错。
随着剧情的进展,笑料很多,可能我笑点低,大部分插曲的插入都恰到好处。
不得不说,在电影院回忆经典粤语歌感觉很爽。
但看到最后还是不喜欢整个故事立意,后面剧情也偶尔觉得尴尬,其实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出轨未遂记,所以插曲出现一生所爱时配上那段剧情莫名觉得有点毁经典。
看到徐峥在公车上发表青春感言时总觉得是为出轨找借口,而徐峥和杜鹃在2046那段,更恨不得能快进。
不过徐峥演技还是很好的,其他黄金配角都很赞 ,赵薇演技不在线上,在玻璃上那段表演的略尴尬,但录DV那段演的不错。
角色最喜欢李灿森的警察,浩然正气,开头学儿化音那也很萌,哈哈。
虽然以前觉得李灿森长得不帅,但他演的警察都很拉好感,也觉得帅。
葛民辉的坏警察演的也不错,虽然我是等到回家才想起来是他演的。
(PS电影主演番位真的很讲究,赵薇虽然戏份不多,但排位不输徐峥,逼格决定番位)
囧系列第三部,徐峥风格的喜剧,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在到港囧!
一开始看还以为是励志片,被抛弃的那个男孩成了实干家,但是还是架不住美色的诱惑,走上寻找初恋的路!
来到香港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其实徐峥的喜剧是画面给人搞笑的感觉,被追杀,从号楼坠落,在车上被风雨吹得凌乱,还有在初恋面前那种囧样!
后面选择是就初恋还是就现任有些狗血和拖拉!
经典老歌串烧倒是加分不少!
很好看的电影啊,也许是人们看了人在囧途了,觉得很好看,这个没那个搞笑吧
挺搞笑的,这部电影笑点很多,包贝尔的发型,徐峥的头盔,很多情节都要笑喷了!而且还有赵薇的表演,真的挺好看的!
勉强的三星,尤其是在赵薇的浮夸演技面前,我感觉这部电影简直一落千丈。有点像一碗佐料放太多的乱炖,口味重可是不太好吃。
和小伙伴来看首映的,前半部分广告植入太多。。前半段略微有点让人烦,后半段很精彩,尤其是悬空玻璃那段。其实整部电影说的是爱情,结婚后的,我的看法是,即使是结婚后也有可能碰到真爱,人都是自由的,你可以离婚,但是婚姻本身就是一纸约束束,爱情的结局不一定是结婚,结婚的原因不都是爱情。
尴尬症发作,与此类喜剧几乎无缘。在有为小朋友们拍MV的郭导之后,终于诞生了为老朋友们拍MV的徐导。包贝尔的所有戏份几乎都是想让人快进般的惹人讨厌。再加上赵薇无力的演技杜鹃苍白的美,这碗鸡汤我不想干了,请您随意。
徐峥太令人失望了。
不说是《囧》系列或许还能加一颗星,只想打一星,第二颗星是给徐峥的勇气(这样的本子也敢拍,胆儿真大)。这是我看过最失望的一次首映。搞笑得吃力,费劲的煽情。几个主演的演技一秒被打回原形,之前我不理解为什么王宝强和黄渤不继续接演这部戏,看完这个剧情,我明白了。with DXD
几乎每一个桥段都恶俗到负一百分。最不能忍的是,香港对包子X治下的这一代人来说,唯一可榨取的剩余价值就是那几首K歌发泄用的粤语歌了。
近几年难得的好喜剧
该有的都有
看此部电影的最大乐趣——细数那些出镜的香港演员的名字。如果这是一部港剧,能凑齐这么多明星配角,那肯定比这部戏精彩啊~~
横冲直撞东方荷里活啦~
本来对王宝强感觉一般,但是看了包贝尔我无比怀念王宝强,不知道包贝尔怎么红起来的。还有赵薇这种0演技演员也是醉了
徐崢向許多香港經典電影致了敬。包貝爾的角色像是硬塞的,沒有王寶強那種自然,充滿「囧」的戲劇性,在觀眾心裡自然不夠深刻。導演想表達的點很多,可太重疊沒有分出重點,也比較流於表層,略淺,不深入,所謂的笑點痕跡重,刻意,也非常生硬。還沒有前一部好。
刚开始有点不太适应青春片+家庭伦理片的设定……包贝尔真是欠揍到爆,从中间开始笑点密集,虽然结尾很狗血赵薇哭得像个观众,惊险设定让人想问有必要吗?但不否认这的确是国产好片,至少我笑得像个傻逼。要知道想要看个真心搞笑的喜剧真的是不容易啊。
3.5(10)/首映礼,演员选角整体的失败让这部看起来成了徐峥的独角戏,剧作大都是俗套的段子集和陈旧的喜剧梗以及徒有其表对荷里活的致敬,喜剧的背后还是想说男性的中年危机,挺好的几场感情戏被演员戏虐式的表演毁于一旦,包贝尔和赵薇。唯一印象不错的也就只有配乐和片尾曲了。http://t.cn/RyJfDKH
真是服了,连这样一部无脑2B喜剧都跑来讲什么青春初恋,什么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折磨人还嫌不够。只有粤语老歌可以吸引人,另外小燕子0演技这句话终于也是信了,即使有卖傻DV男和面瘫名模同场还是0分。
笑不出來 不過還蠻喜歡結尾氣墊床上的顏料表達方式
这辈子我只叫徐来,清风徐来。
没有泰囧给我的惊艳的感觉 很多是为了搞笑而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