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感谢法国能给你想不到的惊喜吧。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沉浸在弱小打败强大的神话里面不能自拔,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烦透了美式动画里头那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了。
如果有人和我一样,那你也一定会反复追问各种为什么和凭什么,为什么非要温情地泪流满面,为什么非要奋斗地头破血流,为什么非要勇敢地上天入地,为什么那些我们矫饰造作的一切特征都要出现在动画片里面,为什么原本质朴真实的猪牛狗兔非得被强加上那么多人类自以为是的智慧,难道即使在动画片,也真的连一头只想自由安静吃草的山羊都不放过么?
但是我也承认,如果说有那么一部既有各种动物形象又有连续影响的作品不拟人,不比喻,那只能是BBC的那部《kill it ,cut it, use it》的纪录片,甚至连动物世界也不是。
但是《吓吓叫》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它让我不用时刻准备纸巾等着看一头猪和母亲相逢的时候痛哭流涕;不用让我看着开头就把情节和结尾猜的八九不离十,不用让我看完以后深有感触地写出长达几万字的人生理想和追梦计划,不用让我看完以后觉得每个固有的权威都应该是而且必须一定千万要推翻打败的,不用让我觉得我做每件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骄傲自豪。
它让我毫不思索,毫不猜测地,毫不分心地投入到种种略显白痴但是无比机智的情节里,让我被人性的真实和不完美所吸引。
《吓吓叫》和其他所有的动画片一样,就是在瞎折腾,力求通过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引出来接下来几十分钟的故事情节。
我想说他们折腾的真的很白痴也很多此一举,但我在欣赏完这几十分钟的情节之后竟然不觉得自己白痴,而是觉得全世界人民都很白痴。
电影里精彩的法式幽默,粗线条但又精准的造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大概在其他片子里找不到这样的形象了。
从头到脚,出现的任何一个场景和情节都丰满精彩,愣头巴脑里面又真诚自然地没挑。
主要的人物自然不必说,但是就连买砖头系统里的机器人脸,到音乐学校里吹拉弹唱的各种动物,到马路上看热闹的奶牛都是一个个值得回味的亮点,也就是所谓的梗。
每部皮克斯动画都造型可爱,制作精良,每部迪士尼动画都精彩感人,每一部有着万千崇拜者和感动者的动画下面都有那么多长长短短的评论。
但我以为,小村吓吓叫里面不落俗套的真诚和质朴是那些赚钱赚眼泪的动画片没法媲美的。
我小时候也喜欢白雪公主,但我是黄种人这个事实让我没办法做白雪公主;我喜欢睡美人,但每天叫醒我的是闹钟,最多是一个王子形状的闹钟;我喜欢玩具总动员,但我小时候的玩具根本就不会找回来;我喜欢怪兽大学,但是我真的从没有战胜过全校第一。
我现在虽然还喜欢白雪,还是渴望在爱人的亲吻中醒来,但我同时也认识到那些渴望都不可及。
但是我却真真切切地和《吓吓叫》里的角色一样做过很多愚蠢但是又不能避免愚蠢的事情,和他们一样诚恳地对待我的好朋友。
我很开心看到他们和我一样不是千辛万苦刀山火海才能获得的什么巨大的幸福,我很开心看到的是在平凡又白痴的生活里发生的种种温柔的矛盾即使偶尔偷懒,即使偶尔挨骂也都能渐渐地化解。
看完《吓吓叫》我觉得生活轻松简单,平凡愉快。
我的朋友都很白痴,但我不需要用什么所谓的人生理想社会责任激励他们改变他们,也不需要共同奋斗、开拓什么美好明天。
我们要的就是吃饭喝咖啡泡妞都能开心真诚互相分享,只要生活能朴实幸福我们的明天就已经美好地够用了。
而这些东西,才是一部令人真正动容的动画片的神奇所在。
如果在虚拟的猫猫狗狗世界中间还要不停地玩味竞争的压抑,成长的烦恼的话那我还不如回到现实中面对真正的压力,承担真实的责任。
但是,我也承认,有的人获取力量是通过那些所谓的正向激励得来的,我也是在这种现在看来略显怪异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我也是在欢快的歌声里和公主王子的爱情里做梦的。
我一直觉得,生活需要正能量,我们一定得向前冲,我虽然懒惰,虽然花痴,虽然笨,但我知道这不对,我得否定自己的奸懒馋滑坏才能更上一层楼。
所以,我能说这种激励给我的暗示其实是自我否定么?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努力,也不是每次努力都有结果,我想这点谁都承认。
但我从《吓吓叫》里面,摆脱了以往动画片里貌似积极向上实则阴暗不堪的自我否定,让我收到一种,即使我有所不足,即使我不去追求最好的东西,即使我生活的简陋原始,我也能在身不由己里,在平庸里得到些小而美好的东西。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看法一样,但我们希望自己能得到认同和尊重。
如果我们尊重《吓吓叫》里每个善良低能又真诚直白的角色,我想,我们能得到的是对自己的认同,对自己不完美的认同,对自己纯真的认同,对自己心里那个真正的孩子的认同。
我想,如果以后我和我的王子遇见了,他不会矫情地每天都把我吻醒,但我们平凡的夫妻俩可以在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和我们考试从来考不了第一名的傻孩子一起看《小村吓吓叫》,然后告诉他,不是只有高的远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是真的亲的才会更美好。
Amay2013.9
我觉得这是一部意义深刻的电影。
前半段看,只觉得搞笑,看到中段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用幽默的方式讲述殖民与被殖民,或者等级制度的寓言式电影。
影片中的人类脚底都有着蓝色的固定板,走起路来十分不便,而动物却反而没有,正是用动物作为贵族、高阶动物甚至上帝视角来看人,与现实生活截然相反,别有一番趣味。
这些人正如生活中被奴役、被殖民者,身体的行动总离不开枷锁,譬如栓绳、镣铐等。
《惊恐小镇》一点也不惊恐,它有点像是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的某种演绎,看似情节那么简单,却又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被奴役者时间久了,还常常会沉浸在被奴役的思维中,在逼仄的空间里依然觉得快乐,不觉得自己受到了压迫,并心甘情愿为了主人的一句赏赐之语而奋不顾身,却对自己的同胞生死视而不见。
当房屋倒塌的时候,小马和印度安人还有牛仔一起去寻找盗贼的时候,两人还在因谁去开盗贼家门而争先恐后,当其中一人被熊追赶后,另一人若无其事地上前和小马说,“这回该我了,谁让他刚才先上前的。
“表现出的冷酷让人震惊。
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是当印第安人以为牛仔死了,小马将来复枪交给他的时候,他瞬间从悲痛化为喜悦的时刻。
还有最开始捉贼的时候,作为人类的警察只因为一个荒诞的逻辑就抓了能用工具掐断绳索的人,这种糊涂僧断糊涂案的作法,就是潜意识逻辑里先排除了“动物做的”这种想法。
贵族与平民之间,不同种族之间,种姓之间,千百年来法不平等之事便一直长存。
实际的盗贼是海底动物蝙蝠?
还是什么,自不必说。
当小马三口要借宿他人家时,邻居尽管是人,也对小马说“我只看在你一个的份上。
”这种感觉就是当社会阶层较低的人因为暴发户等原因变成了上流社会的人,就依然会像从前一样看不起自己的同类,思维始终未曾改变,颇具讽刺意味。
故事中也有人类试图用高科技战胜动物的时候,几个科学家在巨型企鹅里研究击打动物的技术,被击打的小鹿却从中探出脑袋来无动于衷,尽显人类的愚蠢。
有的时候,只有当角色扮演倒置的时候,这个世界才能被看得更清。
很少看到如此真诚二逼的电影,任何事情,即便是二逼,你二逼出风格和水平,并且极致,那绝对是牛逼的。
《惊恐小镇》中的牛仔是最二逼的角色,他神经兮兮的言语、总是怕吓到的小声音和颤颤巍巍的行为,让牛仔这个总是慌里慌张的角色活灵活现。
另外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家有一堆畜牧动物的大嗓门男人,牛仔和大嗓门男人完全占据了我的兴奋点。
可以吹起来的家具、连通海底的小水塘以及能变大变小的警察局,都让《惊恐小镇》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清新可人又机灵聪慧的水灵劲儿。
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长显得稍短,当动画中的主人公小马和身为母马的音乐教室拥抱时,我真怕小马应该极长的阳具不小心就那么插入母马。
那样的话,这动画完全可以五星评价,毋庸置疑。
2011年11月10日
迄今为止看过最神经病的动画,我喜欢。
奇特之处:第一,奇特人设:大马、牛仔、印第安人;第二,奇特美学:刻意粗糙的橡胶人偶、刻意巨大化的器具;第三,奇特技巧:在网上购物、天上打雷等几个桥段用2D动画表现;第四,奇特剧情:太tm神经病了。
剧情略写:第一段:生日牛仔与印第安人给大马垒烤炉,买了五千万块砖。
第二段:灾难砖压倒房子。
第三段:疑云盖房子,房子被偷。
第四段:追逐追小偷,经历了地心冒险、极地冒险、海底冒险。
第五段:战争摧毁小偷房子,小偷与惊悚镇居民展开超级魔幻现实主义战斗,导致双方家乡被毁。
第六段:合欢双方痛改前非,各建家乡,其乐融融。
(第七段:再难牛仔与印第安人送大马烟花,双方家乡再次被毁。
)惊恐小镇全系列总结:1.小村吓吓叫(5m20s)(2002)(偷吃蛋糕+惩戒棕熊+熊偷蛋糕以报复)2.惊恐小镇之牛仔巨人(5m)(2002)(牛仔吃了外太空物质,“红化狂暴”与“退化”交替发生)3.惊恐小镇(75m)(2009)(本篇)4.惊恐小镇之圣诞蛋糕(27m)(2013)(毁灭树桩蛋糕失去圣诞礼物,偷取树桩蛋糕再得礼物,事情败露又失礼物,铤而走险抢走礼物)5.惊恐小镇之欢乐双击(26m)(2016)(未看过,B站、迅雷clb.biz搜资源、youtube,都没有)
确实是一部无厘头喜剧,看着轻松愉快,细节却是细思极恐。
剧情里每个角色都有阴暗的一面,全剧却没有一句责备,没有一句怨言,简单而不能再简单的对白,表面一片祥和。
剧情开始由邮递员引,也由邮递员结束。
印第安人和小马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农场主骄傲自满,脾气暴躁。
警察公报私仇。
学校的门卫多管闲事。
科学家破坏生态平衡。
人鱼奸诈狡猾。
就是这样一群坏人却让人恨不起来,农场被大水冲毁后,大家团结一致各自建造自己的家。
我想,这大概是我近来看到最温暖的一部电影了!
初看时,是满满的质疑,这样的片子也能在豆瓣拿8分?
看起来就是一群无脑的傻子来搞笑的,全片就是一场闹剧,二,荒诞不经、无厘头、没正经:堵车不停时小马竟直接在路口睡了过去,
死里逃生后牛仔的第一句话是“我睡的真香”
房子被毁后他们最先关注的是他们送给小马的烧烤架是否完好
房子被毁也能在废墟里打乒乓球取乐
坐在坠落的石块上即将掉入万丈深渊,前一秒还惊恐万状,下一秒就悠哉的开始打牌
如此这般场景数不胜数,也难怪我们会对它留下如上种种印象。
可是待到看完全片有一天突然回想时,我想起一句话:“只有自身的病患和亲友离去的痛苦是真实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带给你的。
”我们之所以觉得它荒诞,是因为它太不符合人之常情。
该伤心难过时不以为意,该惊恐万状时悠哉悠哉,该在意的点全然视而不见……可是仔细想来这竟是人生的大智慧!
堵车不得过时,因为没有办法,与其干坐着生闷气,与其抱怨不如睡一觉什么都不想。
死里逃生已经过去了,与其陷在过去的惊恐里倒不如去关注值得庆幸的地方,比如“睡得真香”。
房子终究是外物,而烧烤架却是他们送给小马的一片心意,所以更加关注。
房子被毁已成事实不可改变,沉溺于无法改变的痛苦反倒不如把握当下的快乐,所以废墟中也能快乐玩耍。
这样想来,即将坠入深渊也能悠哉悠哉得打起扑克牌就不难理解了!
比起常人执迷于喜怒哀乐的情绪难以自拔,他们反倒活的通达,心无挂碍。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苦难时,常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笼罩在消沉的气氛里,整个人提不起精神,影响了整个生活。
可是这种情绪除了把人击倒,却于事无补,抛开这些情绪,生活本身并没有改变。
反倒是小孩子,上一秒哭闹不止,下一秒就抛到九霄云外玩儿的不亦乐乎,不为心绪所困,方能无忧无虑。
究竟是人们自己画地为牢,把无能为力的事搁置心中,或是忧愁过去,或是忧患未来,反倒无法享受当下之乐。
反观片中的人物,他们不耽于自己的情绪,却反倒能以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这样的他们,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反倒充满温情,能关注到真正值得关注的事,真正值得关爱的人。
小马生日,全镇的人都记得,特意来为他庆生。
牛仔和印第安人正在为了送什么而绞尽脑汁时可谓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最终建了一个烧烤架放在院子里。
无奈小马刚驾车回家就撞在烧烤架上,车子毁了。
可是前一秒他还怒气冲冲冲进屋里问是怎么回事,当得知是送给自己的礼物时一句抱怨也没有。
后来,小母马帮他修好了车。
小马吹生日蜡烛时用力过猛,把大家全都吹翻在屋子外,感到很抱歉,众人没有一句抱怨,而是贴心的安慰它。
小马看到房子要塌,第一反应是冲上楼把印第安人和牛仔叼下床,一起驾车逃离。
当它收到信知道这一切灾难都是印第安人和牛仔导致的,只是闹着玩儿式的把他俩打飞,然后立刻叫他们一起重建,再无抱怨。
他们辛辛苦苦建了两回的房子都被小偷偷走,小马瘫倒在床上,但是当它听说斯蒂芬被当成小偷误抓,先是表示了绝对的信任,然后立刻爬起来第三次重建,为了引出小偷还朋友清白
小马、牛仔、印第安人被小偷引到很远的地方,珍妮立刻表示很担心,警察最先想到的是安抚她的情绪
当发现证据证明他们确实失踪,他则费尽全力的到处张贴告示,散发传单,寻找他们
追寻小偷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等他们历尽艰辛终于被大水冲回小镇,见到小母马的第一眼,小马想起自己答应了小母马要上钢琴课却一直没来,即便事出有因,他却没为自己找任何理由,而是很抱歉的对小母马说:“抱歉,我迟到了“,而小母马同样暖心的说:”没关系,见到你就已经很开心了“
在这场与小偷的斗智斗勇中,整个小镇都毁于一旦,面对如此重大的打击众人开始失落,牛仔和印第安人立刻跑出去找到扫帚,对众人大喊“找到扫帚啦,现在我们能打扫啦!
开工喽!
还杵着干嘛?
坚持住!
”短短几句话,却让众人很快振作起来。
新的一年,又到了小马的生日,大家又来一起帮它庆生,这次庆生的队伍里,包括了他们曾经的“敌人”,那几个水底的“小偷”,想必在小镇的重建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邮递员送信也会去水下,而小马的这次生日也是在水下度过。
说起来,上次的祸事皆因小马的生日而起,因为牛仔和印第安人准备礼物的疏漏才引来了之后的一系列麻烦,那时,面对被毁的房子,他们说“我就知道烧烤架是个馊主意,还不如送顶太阳帽!
“
一年后,他们选择的礼物是盛大的烟花,整个小镇都笼罩在华丽的氛围中。
然而,麻烦又来了,这次,他们又说:“我就知道这是个馊主意,还不如送顶太阳帽!
”来年他们会送太阳帽吗?
我想不会的,他们还是会绞尽脑汁,带着满满的诚意送上小马可能会喜欢的礼物。
至于麻烦么,生活中总是充满麻烦也充满惊喜,而他们,以他们通达乐观的态度,以他们彼此之间的温情和体谅,总能化解的。
这并不是惊恐小镇,而是温情小镇。
小小村的白痴牛仔和印第安,为了送万能马管家输人不输阵的生日礼物,却引发一场地心历险,还被东洋怪博士绑架当成恐怖武器,衰尾双人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扯烂爆笑令人绝倒。
风靡全球的比利时Kuso动画,也是影史首部进军坎城的塑胶停格动画。
如同贾克大地领衔酷狗宝贝搏命演出,对白简单并且绝对没营养,带你进入塑胶小镇的疯狂失序欢乐生活。
泥胶玩具世界里的牛仔不打红番酋长,两人还是好朋友,密议如何在骏马生日那天给它惊喜。
谁料乌龙百出火烧后栏,三人组辗转到达地心,发现那里别有洞天,俨然是奇幻旅程的出发点。
天马行空的意念令人永远猜不到下一步,造就无厘头动画!
无厘头的情绪比星爷还要强三分钟的尴尬和后面60几分钟的开怀大笑脑洞真是要突破天际了好让人喜欢的一个粗糙又俗不可耐但是超级喜爱的精神分裂片子666个赞开起来总像是小孩子的黏土作品这样清奇的脑洞怕是100年天朝都不会出现了吧法国人 好牛超喜欢大马、印第安、牛仔的sb组合如果能每年出一季就好了好短暂的70分钟
整个电影真的没什么逻辑可言,从一个熊的房子里进去竟然能直通地心,找到一个出口出来竟然又连着一个类似南极的地方,有个巨大的机器企鹅,里面有几个力大无穷的科学家,爱好就是像无限远的地方的生物丢雪球,猛犸象也复活了,与三个科学家大战起来。
牛仔,印第安人,还有马,追着鱼人跑到海里了,然后发现这个海有一个出口还连着农夫家的池塘。
农夫暴脾气,早上能吃下比他们家桌子还大的面包,以及一杯和人一样高的咖啡……这一切真是没啥逻辑可言,要真的有人去找出内在的逻辑,我真想说这是funny mud pee。
不知道豆瓣为什么把这个电影推荐给所有人来看,这个行为也没啥逻辑,或许就是套路,看看大家对于豆瓣推荐都持什么样的态度,这就是funny mud pee。
这个电影属于法语电影,法语一直被认为是很优雅的一种语言,但只有法国人才知道,完全是那些贵族的自吹自擂。
普通人使用的法语大概就是很接地气的。
法语从英语中借来的词不多,“幽默”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不代表法国人不幽默,恰恰相反,法国是个很逗乐的民族。
无法用一个公式概括法式幽默,但它确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法式幽默瞄准一切,总统、农民、诗人……所有人都摆脱不了被嘲讽,所有人也以幽默感接受嘲讽式幽默关注现实,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法式幽默中包含着黑色幽默。
其实,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就像春天里不能没有鲜花。
法国人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并将其渗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种独特的幽默生活方式,使他们法国人以及文学作品中大多具有新奇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历史上,法兰西是一个充满幽默和喜剧氛围的民族。
幽默风趣也是法国的民族特性与精神体现之一。
其实,生活中的法式幽默有点小国小民式的自嘲。
跟法国人聚在一起,很少有人以富国人的态度傲慢自居,相反,他们往往会笑自己国家小,大家都生活在村子里,所以法国电影尤其是喜剧,极少出现美国电影里那种频繁使用的“大国英雄拯救世界”的玩笑。
小国小民的情怀培养了法国电影中渗透着的无英雄主义,幽默的灵感多来自普通人间的调侃及其生活中所遭遇的尴尬。
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幽默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法国人民的灵魂里,即便是伟大的文豪也不例外,因此在任何时期的法国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幽默的笔触。
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时代法国文学中的幽默元素进行探讨,找出幽默在文学中的角色担当,并以此分析法国的民族特性与精神。
法国电影在喜剧的范畴里,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往
影片中灌输笑料,无时无刻不在宣示“喜感”的在场。
这种做戏的努力,有时甚至 遮掩了叙事与人物塑造的流畅性,甚至刻意超越日常经验,将卡通式的夸张作态嫁接在真人的表演当中。
虽然这种创作方法有 令人眼花缭乱的试听效果,相对于美国电影貌似真诚的撒谎,更具有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但对于不谙熟法国文化的电影观 众,特别是那些力图通过观影来建构某种文化意义的电影爱好者们,却难免陷入哭笑不得、不知所云的尴尬境地。
其实,我上面到底分析了跟这个电影有没有关系,说实话,根本没有,除了第一段剧透有联系,其他的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这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原本意图,生活以及电影,有时并非完全充满了意义,有时就是严肃的浪费时间,有时就是funny mud pee。
本片的的人物均为回收的废旧玩偶,据导演解释:马、牛仔和印第安人之所以成为最终的主角,得益于它们在废旧玩偶中出现的概率最高……这些玩偶的底部本身就带有托板,他们借此特点“将计就计”设计人物的动作。
“比如印第安人有3个不同的模型,每个模型是一副神态一个姿势,用胶水将每个模型固定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拍摄,然后再连续播放。
这个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定格动画,是具有颠覆性的操作。
”将计就计,现成的符号,就有的影像集成为新语言;回收的废旧玩具,所指向的,是几十年内全球膨胀的大众文化——就像大蒜一样,从果实变为根儿,长出了蒜苗,跨越民族文化的藩篱,成为观众和作者共同的商品和经验。
这些物品本身就是积累了大众文化经验的某种怀旧,附着的笨拙和陈旧,成为一种新风味……物品的意义恰恰在于,他们拥有历史,而不是3D软件里愣生生的、闪亮的创造物。
物体的价值在于提示观看者,存在性。
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灰尘和痕迹,当然还有笨拙。
而全球化,带来了忘乎所以的融合和狂欢“比利时的漫画,50年代美国西部片,那些优秀的无声电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我们的灵感来源”,“不同的文化冲击创造了丰富有意思的世界,怎么想就怎么做,率性而为没有考虑更多。
” 注意,导演强调的,“文化冲击”和“想怎么就怎么”,可以翻译为跨文化狂欢——带有各自文化背景的符号撞击,形成浅层次的闹剧式样的无厘头。
这恰恰是动画这个特殊媒介最锐利的功能。
颠覆和奇异视觉,农场、爱情、人兽、陆地海洋界面、互联网、迅速转移……充分杂糅。
最重要的是将蹩脚风格化,别扭的角色加别扭的动作,匪夷所思的故事,吃吧,一盘回收物体为原料的全球化烩饭!
2的太可爱的片子了,喜欢马管家哈哈
儿童邪典
粗糙的很 好久没看动画了 就不给低分了
整理移动硬盘时,又重看了一遍,第一次看距今小十年,居然全忘了。再看还是很好玩儿。
不喜欢这种艺术风格,乱吼乱叫。
僵直的塑胶玩具如何制造活泼的闹剧,这里将其尝试到了极限,且全部渗入成人思维。
四星半,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创意,最后的烟花场面真是美。 每一个人物都可爱到极点,连配角都刻画得很丰富。粘土动画总是能带给人惊喜。
好好笑
好耍好耍
就挺二的
冷到不行了
带站盘儿的小人这玩意儿太叫人怀念了。
2得我很无奈
挺有想象力的^_^
太疯癫了。
2死了
黏土定格不容易,但这剧本是啥玩意儿?
太有创意了,
真是一部很脱线的另类动画片啊。拍部粘土定格动画比拍真人电影还累吧!!
果然法语地区的动画在高潮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但因为贯彻无厘头而剧情偏松散,以致前半段昏昏欲睡。同时使用了许多在非儿童群体能够接受的子供向设定:淡化货币概念,不过于强调恩仇感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