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愿望

小小的愿望,伟大的愿望,The Last Wish

主演: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曾梦雪,贾冰,岳旸,李歌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小小的愿望》剧照

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7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8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9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0

《小小的愿望》剧情介绍

小小的愿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突然患上肌肉萎缩症的高中生高远(彭昱畅 饰),被医生告知时日不多,决心在临死之前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得知这个消息的身边两位好兄弟徐浩(王大陆 饰)和张正阳(魏大勋 饰),为了兄弟最后的愿望,不惜一切奋战到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怒火街头2怪兽大学回归恐怖草原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寻凶诀花花型警黑凤凰海边电影院隔楼女孩:我们之间的层距藏色之物赛马娘你想沦陷于我汉时关考古奇兵:翡翠石碑的诅咒莫斯科绅士援藏日记歌舞青春刺杀小说家金鱼郎朗琴音:迪士尼金曲查尔斯三世同车异路父子神探之玫瑰园疑云深囧尖叫耐撕男女之恶犬女友拳击少女和爆疯大叔沉重伦敦路皇家圣诞惊喜

《小小的愿望》长篇影评

 1 ) 首映日变零点场,这愿望一点都不小啊

电影《小小的愿望》上映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影片最初在4月22日定档8月9日,随后又在5月31日提档到7月18日。

6月25日,又因为所谓的“市场原因”(具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得不更改影片名。

(此前为《伟大的愿望》)

7月5日,继《少年的你》《八佰》之后,《小小的愿望》也被迫撤档。

8月29日,官方宣布定档在中秋档9月12日。

临近上映,影片又因为番位之争上了热搜,彭昱畅、王大陆两位主演各自发表声明,随后演员彭昱畅宣布与片方解除合约。

9月12日,影片正式在全国公映,豆瓣开画5.9分(目前已降到5.2分)。

接下来重点来了,12日晚上片方真的是一顿骚操作,玩各种花样,行为令人作呕。

9月12日首映日变为点映场,改为9月13日才正式上映。

猫眼、淘票票上映日期从12日改为13日,只有豆瓣仍然显示为9月12日。

上映一天后晚上突然变成点映,请问你见过8.4万场次的大点映吗?

12日的单日票房3000万全部计入零点场,这是要载入中国电影史册啊,这愿望一点都不小。

12日晚,在两大购票平台猫眼、淘票票开启锁分模式,不能评分。

12日晚,有网友见到这一系列不要脸的骚操作之后,于是到官方微博底下留言评论。

官方选择无视,据说还删除了大量评论。

13日早上10点之前的场次,大量进行锁场、满座。

不要跟我说什么这场次票卖光了,大清早的电影院有这么多人?

这不就是相当于“幽灵场”吗?

用票房造假手段制造场场火爆、上座率高的假象,从而刺激其他观众的观影欲望。

影片《小小的愿望》在公映一天后,口碑扑了。

为了保住第二天的排片,公然作假抢排片,想靠数据吸引更多人去影院观看。

我可去你妈的垃圾影片!

 2 ) 孩子是不会被骗到的

看完之后就一点比较震撼,那就是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懂得少,需要被照顾。

其实真正需要被照顾的反而是大人。

所以以后育儿时还是以朋友之道相处,尽量平等对待。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交友,也希望他能有几个不错的朋友,男女皆可。

也会让他适当的放松,毕竟青春只有一次,没了就是没了。

至于电影,总的来说还可以吧,也可能是我笑点低的原因

 3 ) 一个星耀带一黄金和一青铜

两颗星给彭昱畅,一颗星给魏大勋。

抛开电影上映前发生的风波,回归到电影本身,这依然不是一部好电影,导演,编剧得背锅。

即使是有面对审查的因素在内,然而整部电影被剪的支离破碎,本应该深入的东西没有深入,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贯穿片子,为捧某男一号,刻意添加戏份,使得剪辑混乱,剧情跳跃,使得观众出戏。

整部片子很好笑没错,可是笑点较多都是流于表面,低俗,无聊,为笑而笑,并没有对剧情推进有较多的帮助,导演功力可见一斑。

彭昱畅的演技是整部电影的高光,亮点,由于角色设定,他无法使用太多肢体动作去表达人物情绪,仅靠面部表情来施展演技,这是很难做得到的事,可是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完成的非常棒。

无论是独白的台词功力,还是眼神的表达,都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整部片子我能入戏的时刻,除了高远的戏份,另外就是高远妈妈的戏份了。

至于所谓男一号的表现,先不说演技了,说台词,台词功力太差,差到极致,对乞丐的咆哮,独自回家路上的独白,这些能表现的机会统统被他用来展现台普,演技部分就是没有演技,他就是严重拖后腿的那位。

魏大勋的表现中规中矩,且个人认为笑点较多集中在他身上,挺好,虽然某部分会略显演技不足,但也不显尴尬,符合角色设定。

总而言之,对彭昱畅的未来永远抱有期待,无论他接什么戏,我都对其表现充满了信心,影帝到手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只想对片方说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金子时时刻刻都在发光,你们再怎么使手段,也无法掩盖金子的光芒。

 4 ) 去年我许下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以下纯主观。

去年这时候我在厦门,赶上愿望拍摄。

夏天的尾声,在凌晨在深夜见过很多次彭彭大勋大陆。

三个呆瓜兄弟在剧组里的沙雕故事层出不穷,杀青时呜呜嘤嘤的舍不得。

大勋杀青的时候说 “因为很不舍 太开心了 这个戏”。

演员之间的默契,让我对这部片子有了期待。

那时候,《快把我哥带走》终于把彭昱畅带到了更多人面前。

拍摄期间,彭昱畅去了金马,《大象席地而坐》拿下最佳影片。

我在想,《闪光少女》时愧疚自己不红不能给电影带来好票房的他,是不是快要实现他小小的愿望了?

而在那时候相识的伙伴,这一年里我们也总是在盼着,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

走入2019年夏天,电影定档,提档,改名,撤档,补拍,重制,再定档,终于上映。

戏外片方违约,首映变点映,公告声明信函,争执风波不断……我的期待渐渐消散。

剪刀手之下,剧情变得支离破碎。

彭昱畅的主角戏份大幅删减,补拍了王大陆魏大勋的戏份,《小小的愿望》变成《我帮好兄弟完成愿望》。

预告片里的镜头也几乎在正片消失,堪称迷惑行为大赏。

剧情:规则之下,也许已经是竭尽全力的结果。

但是修改之下, 人物声音和镜头的不对位,大量的画外配音,都让人出戏。

剧情的推进变得急匆匆,结尾强行升华变得僵硬和突然。

喜欢的几处:设想中的海滩,有灯光有开心的时候;三兄弟在摩托车上,高远笑的时候;帮高远换装的时候;末尾高远望向另外两位的时候。

(我还是喜欢温暖的时候吧 -w-置景: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时代背景支撑的故事,导演硬是要拗到80年代。

环境营造不在细节处用心,全靠粉红、昏黄色调的迷之滤镜。

在影院大荧幕硬是看出了一种电视机信号不好的卑劣质感。

笑点:不知道是不是情节删减的原因,笑点来得密集却粗暴,仿佛就是“你看啊哈哈哈哈哈好好笑快笑吧”。

(笑点是个人主观,同场仍然有大部分观众喜欢,应该是倾向年轻群体。

演技:王大陆的口音实在太出戏,还偏要在开头cue魏大勋是东北人,明明他才像转学来的。

嘶吼那段真的觉得快冲出屏幕把我吞噬了。

一些静态点的镜头还可以。

/ 魏大勋的综艺感很好,但是出演这种搞笑角色真的.....笑点是有的,但尴尬更甚。

// 重点是这两位演高中生真的太违和了。

彭昱畅:无论是床上病恹恹的高远,还是片尾闪回时打球奔跑着的高远,都让我有很多话想说却也什么都说不出口,总觉得心里揪着一块。

也许这就是这个角色留给我的东西吧,就好像我曾见过他一样。

总有人说“拜托彭昱畅好好挑剧本吧”,但一个人能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呢。

我们都要做100件不喜欢的事,才能选择一件喜欢的事。

去年我许下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一星给电影。

一星给彭昱畅和未来的他。

 5 ) 说到演技值1星,说到眼泪值2滴,说到搞笑可以笑很久。

说在前面的话:1.虽然是翻拍,但是影片对于肌肉萎缩症患者的讨论,还是有意义的。

关注少部分特殊病症患者聚焦疾病治疗。

2.王大陆的演技真的是尬。

伴着旁白的内心世界与和街边乞讨的人爆发的声嘶力竭,都显得苍白,没有内涵。

没有走心只是留于表面。

3.感觉评分较低有一个缘故,就是国内对于“废柴”人设和对于浮夸生活的展现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对于高中毕业还被父亲查电脑热度、被欺负衣着破烂被警察追等剧情就当作调节剂看别认真还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本身看多了韩剧的我接受起来还是不难,所以也就不尬黑这一点了。

)4.看见一个花絮,一个海边戏份拍摄的工作人员对彭昱畅说“你以为这部戏躺着就把钱挣了。

有这么轻松吗。

”我觉得这个工作人员真的很过分。

全片最大的难度也正是彭昱畅饰演的“高远”。

彭彭真的是实力演员。

—————————

关于打星:作为喜剧,可以给4星因为看电影期间,影院多次响起了笑声。

特别是魏大勋,真的可以说是长在笑点上。

一举一动都是搞笑。

父亲打太阳穴然后看世界一片红色,真的是笑出眼泪。

作为励志片,我只想给这部电影2星看到魏大勋减掉自己心爱的鞋子让彭昱畅穿着合脚,别说,真的笑中是带着泪的。

插一句:如果这部电影在前期宣传不立足于“愿望”不过度的营销梦想,而是立足于喜剧,我觉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大火的《我不是药神》,前期宣传基本都是强调“喜剧”而不是感动,而后期口碑发酵成为了“感动”。

)毕竟魏大勋➕王大陆➕彭昱畅的喜剧阵容还是有人买账的。

另外在我这里口碑和分数真的不至于5.1。

至少及格以上。

也许是映前维权(番位之争)败坏路人好感,所以有所影响吧。

————————关于梦想:当得知离死亡不久后,所有人都问彭昱畅“你还有什么愿望吗?

”然后每个人都自作主张的想着去帮别人完成“心愿”。

爸爸的长跑,妈妈的篮球,朋友的海边。

说到底,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强加给生病的孩子的负担。

以至于彭昱畅为了满足身边关心自己的人欲望,给自己来了一个“成为男人”的强行愿望。

这个剧情非常的贴近生活。

人们总是“我觉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总是把“我觉得你需要XX”的“XX”强加给对方。

根本不知道对方真正的需要什么。

因为这些没必要的给予,真的导致我们的生活负重太多。

————————最后关于性:我非常能够理解彭昱畅的角色想要在人生的尽头有一次性的享受。

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哪怕最后没有正在的性发生。

即使发生,我觉得也情理之中。

 6 ) 比预期好很多

本来以为很差,看这电影纯粹是因为喜欢这仨演员,结果电影很好看啊。

悲中带喜,把青春时期青少年的友谊演绎的很浪漫💕。

虽然有一点点荤,但是俗中有雅。

彭彭还真挺适合演这种带有喜剧色彩的剧情片的。

王大陆也还不错。

第一次看魏大勋的片,也很有喜剧天分。

结尾部分三个人嬉闹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

画面很美好。

 7 ) 《小小的愿望》,没能实现

01看《小小的愿望》之前,特意先看了韩国原版的《伟大的愿望》。

原版是一部性喜剧,概念还挺有趣的,讲了一个将死的少年想要“破处”,两个伙伴帮助他达成愿望。

有感动,有荒诞,有成长,也有少年情谊。

而且它抓住了“喜剧内核是悲剧”这一特质,把一个人走向死亡的过程,置换为了一段“向死而生”的性爱,并在“高潮”中落幕。

这个创意本身是结实的。

但同时我也觉得,原版拍得并不够好,无论是节奏、剧情的设置,还是结局处理,都不够精细。

看完我就想,这是多好的“翻拍”机会啊。

一个好的创意没有被执行好,我拿来把它重新拍,拍出一个更完美的结果。

这样的翻拍,不才有意思吗?

但很显然,我们的绝大部分翻拍还只是单纯的“市场思维”,不是“创作思维”。

更直白讲,是赤裸裸的“拿来主义”,是他人的成功我可以复制。

你可以这么做,这是你的自由,也是商业的自由。

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创作态度。

从结果说,你把一部90分的原作,一比一复刻下来,又能怎样?

更何况,原作也只有60分而已。

抄,都没找对人。

02《小小的愿望》基本上是照着《伟大的愿望》拍下来的。

从人设到剧情,甚至连很多构图分镜,都完全一样。

至于那些不一样的部分,也多是“被动的改编”,比如一些必须要本土化的东西,还有就是为了过审要做的改动。

提到“审查”,创作者也确实值得同情。

比如对本片最伤筋动骨的发动,就是把“愿望”的内容给改了。

从原版到国产版的预告片,都很清楚,主人公的愿望是想“破处”,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后再死去,但在最终的影片中,迫于审查,却改为了主人公想要“谈一场恋爱”。

这样的被迫改动,还不止是直接抽掉了一部性喜剧的“性”字,更具破坏性的地方在于,它使得整个剧作的“关键行为”成了个说不清的事。

“破处”是个具体行为,不管当事人心里怎么想,只要行为发生了,事儿就成了,愿望也就达成了。

这是很清晰的,可预想,也可评判。

以这个具体行为作为愿望,整个故事的推进才是扎实的。

可“恋爱”是什么呢?

不清不楚。

它无法提供一个可预知的行为,也无法勾勒一个可幻想的情景。

以至于当这个愿望被说出来的时候,观众根本不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牵手?

是亲吻?

还是冲到病房说一句:“我愿意做你的女朋友”?

完全不知道。

作为影片最大的“麦格芬”,如果这个愿望本身虚了,不够实在,不够有力度,那么整个故事也就泻了。

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当然,这无疑是审查造成的。

但在发动过程中,是否有更好的改法?

比如改成初吻?

至少是一个清晰的动作。

但这样改,势必就要部分放弃“大保健”、“点穴”的梗,这显然也不是主创们希望的。

对他们来说,至少“恋爱”是个模糊的词,还可以塞下一些暧昧的性元素,打几个擦边球,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他们或许来不及深想。

03影片另外一点较大的改动,是结尾。

据导演自己说,这不是一处被迫改动,而是一种创新。

具体说就是,在原版《伟大的愿望》中,主人公最终完成了“破处”的愿望,没有遗憾地死去;而在《小小的愿望》中,结局是一个反转,主人公高远对小姐姐说,这个愿望是他编出来的,他只是想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不要太难过,至少还有件事情可以忙碌。

这也使得两部影片有了截然不同的落点。

《伟大的愿望》比较单纯地诉诸于少年成长和同伴情谊,而《小小的愿望》在此之上,将主题又一次升华。

它实际提出的问题是:与一场“死亡”相关的的所有人,该如何面对死亡前的最后一段时光。

那个愿望,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它使得将死之人和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至于深陷痛苦,而焕发出了生机。

它也使得一个被保护者和被成全者,最终成了保护者和成全者。

这是死者最后的善意,也是生者得以继续活下去的心理基础。

坦白讲,比起原作,我还觉得这个改动是挺有意思的。

我不能说它多有深度,但至少在原作的基础上,它挖掘出了一个更高的涵义,这是好的“翻拍”应该努力争取的事。

但是另一方面,它的问题也很大。

最关键的就是,影片并没有为这一层最后的反转,做任何一点有效和必要的铺垫。

它的前面完全照着原作拍,只是最后靠一次闪回和几句对白,就把反转完成了。

这简直太生硬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翻拍不应该是照着拍,而是要弥补原作的遗憾,进而挖掘原作并未涉及的那个更深的意义。

《小小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摸到了一点边儿,但很可惜,它并没有抓住这点意义来重新组织它的剧本。

以至于这点创新,也成了生硬的组接,失去了它本来的力度。

04最后聊几句题外话。

《小小的愿望》也真是命途坎坷,接连经历了改名、撤档、撕番等风波,上映后,票房和口碑也不尽理想。

说到撕番这件事,我看到很多评论都在说:番位有那么重要吗?

争来争去很丢人。

对此我的态度是:番位没有那么重要,但合约很重要。

如果番位这件事是合约里写得很清楚的,就应该履约;如果没履约,当事人有权利也理应站出来撕。

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行为,无论受害者是普通人还是艺人,我们都该支持他,因为这背后隐含的是所有人的权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

围绕《小小的愿望》,我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希望早日看到成功的翻拍片。

“翻拍”不是用来规避“抄袭”的挡箭牌,也不是智力懒惰的合理借口。

它同样也理应是一种独立创作,是可以与原创相提并论的创作。

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翻拍”的态度。

 8 ) 尽管我的评论并不重要

但从观影路人的角度,如果我想去看这部电影,第一吸引力就是彭昱畅。

资本掌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这不是我这样平凡的人所能控制的,但我也有我这样平凡的人说话的权利。

这部电影在我的第一印象了里就是三位主演,而彭昱畅绝对是最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算不上大帅的男孩有说不上来的好眼缘,不管是当年#演员#里令人惊叹的初见,还是后来看了#大象#和#快哥#里的真诚,又或是在#往生#的谦卑。

我都看到了一个年轻演员的真诚和感动,我在心里给他的定义:未来可期的演员。

所以关于他的电影我会想要看到他表演的提升,我对他作为演员有所期待。

关于这部电影的纷争我今早看了微博,我相信关于番位之争这个话题彭昱畅他个人本身可能也无法做主,他只是个演员,只能怀有赤诚之心去掌控他的表演,其余的他做不了主,我等这样的普通观影路人也做不了主。

但因为喜欢彭昱畅我想我能控制自己的钱包,彭昱畅这个年轻的演员我喜欢,彭昱畅的电影我支持,如果没有一番之争我会第一时间去买票,但现在我可能会等网络上线再去看,我会看彭彭的这部电影,但我可能就不贡献票房了,因为我喜欢的演员被欺负了,所以我拒绝去电影院。

尽管我这个路人对这部电影,对票房,对市场一点都不重要,但是我觉得我的观影感觉很重要,我还是期待彭昱畅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我期待他有所突破,我期待他永远对电影充满真诚!

 9 ) 非常好笑,看完很开心

突然想到赵本山的一段采访,大致是不上春晚演小品,是因为苛刻的要求影响了艺术的发挥,什么小品都得是表达了什么,弘扬或者评判了什么,不重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生活每天都在教育我们,不需要看个小品,看个电影,还要有多少深刻的认识,简单点嘛,开心就好,嘿嘿。

彭昱畅特别像我一个好朋友,看起来也很亲切,好想去青岛见他一面,喝喝酒,聊聊天!

 10 ) 2022.2.15(21:00)小小的愿望

友谊地久天长这句话,让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下,刻骨铭心。

一生说起来也很简单,几个真心的朋友,一个相爱的爱人,一段美好的旅程,曲曲折折,就是这样。

愿望真的有很多,但每天却过的还是那么单调乏味。

我们是因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实现呢?

我想了想,是没有时间、是没有金钱、是没有勇气,还有没有同行人。

渐渐地看透了人生中的很多事情,渐渐地变得更加爱自己,渐渐地不去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无聊事情。

有愿望就去实现吧!

无论是去一次大理,还是换一个许久未换的发型,还是买几套好看的衣服,去做吧!

《小小的愿望》短评

多年前看到这条新闻时,内心被狠狠触动了。如今能够拍成电影,真的挺让我惊叹的,没想到国内审批尺度会这么大,这种题材都能上映。看完后发现结尾果不其然被和谐了。电影三星,司马缸加一星,照搬翻拍减一星。

2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还行

9012年了王大陆还在用嘴演戏

5分钟前
  • habanero
  • 还行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也要学会乐观和积极,因为在青葱的岁月里,我们曾经充满感恩,且那样美好。

6分钟前
  • 大赢家
  • 推荐

令人羡慕的友情~为友情干杯🍺

7分钟前
  • 中華丫头
  • 推荐

虽然被阉割好歹还算吧故事讲完整了 片尾曲young for u一出来我就不行了 我真的对这首歌太有感情了

11分钟前
  • 其實我很羡慕你
  • 还行

彭彭很可爱 魏大勋很适合这个角色 承包了笑点…剧情就不说了

14分钟前
  • 苏打咕噜咕噜
  • 较差

陪朋友看。在电影院里指着问朋友这仨人叫啥,哈哈哈,名儿都听过,就是没看过正脸儿。

16分钟前
  • 拝啓、あなたへ
  • 还行

和你一起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到最后片尾曲叫《好好告别》 差点泪崩

19分钟前
  • DuoDuoC☆~
  • 力荐

最根本的问题还真的不在删改审查,就是审美网大化,剧作技巧粗暴单一,人物表演生硬抽离,喜剧段子三俗低劣的问题。关于审查的部分,观众其实已经脑补了,这带来了一种原文本,现文本和观众解读文本之间的割裂。如果原版或许能有性喜剧上的六十分,但也绝不会再高了。

23分钟前
  • 闵思嘉
  • 很差

怎么,是当我们穿越了吗?9.12变成了预售+点映?? 资本太恶心了。本来一星,加一星送给花絮里的彭彭。

25分钟前
  • 酒渍杨梅🌠
  • 较差

笑中带泪,致敬灌篮高手,致敬乔丹,也是我们的青春。想起自己躺在病床上的痛苦日子,默默感动。

27分钟前
  • 张博
  • 推荐

不够三星,但为了性喜剧的尝试愿意给个三星。

28分钟前
  • Em
  • 还行

要我说这个改完的价值观也不对,哪有人恋爱只谈一晚上的。

29分钟前
  • J_S_Li
  • 还行

前段好玩,后段煽情。比较符合二逼高中生的生活。

32分钟前
  • 旧集散地
  • 推荐

怎么炒作都没用,烂片,辣眼睛

36分钟前
  • 驴是念来过倒
  • 很差

操着主投主控的心...

40分钟前
  • 刘小青
  • 力荐

看到爸爸带他跑步还有去海边的时候笑出了鹅叫,三个主演选的特别好,地主家的傻儿子凑齐了

44分钟前
  • katie
  • 推荐

相比价值观混乱,刻意潦草,笑点低俗,演员装嫩,恶意煽情等等来说。导演的审美低廉和谜之滤镜调色更胜一筹!

47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换个导演,小彭就彻底没神了,托剧本的福,算有笑点,但是强行拉回2002年,演员却一副9102年的做派,有点难看咯

49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破处说成谈恋爱,打飞机变成点穴。为了上院线也是拼了。分级制度还是难以实现啊。

51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