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才

ヒミズ,不道德的秘密(台),Himizu

主演:染谷将太,二阶堂富美,渡边哲,吹越满,神乐坂惠,光石研,渡边真起子,黑泽明日香,绪方义博,村上淳,洼冢洋介,吉高由里子,西岛隆弘,铃木杏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1

《庸才》剧照

庸才 剧照 NO.1庸才 剧照 NO.2庸才 剧照 NO.3庸才 剧照 NO.4庸才 剧照 NO.5庸才 剧照 NO.6庸才 剧照 NO.13庸才 剧照 NO.14庸才 剧照 NO.15庸才 剧照 NO.16庸才 剧照 NO.17庸才 剧照 NO.18庸才 剧照 NO.19庸才 剧照 NO.20

《庸才》剧情介绍

庸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前所未有的东日本大地震以及随之引发的海啸、核泄漏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这其中包括15岁的中学生住田祐一(染谷将太 饰)。灾难过后,他与母亲(渡边真起子 饰)以及夜野(渡边哲 饰)、田村(吹越满 饰)等灾民住在自家的租船场,间或忍受滥赌的父亲(光石研 饰)和讨债的黑社会金子(点点 饰)的骚扰。同班同学中,茶泽景子(二阶堂富美 饰)是唯一欣赏住田的人,她记录住田每一句精彩的语录,自顾自闯入对方的生活。他们心甘情愿做一名毫无成就的普通人,却无法避免残酷的生活对他们无情碾压。在一个血腥的夜晚,住田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由此展开了自毁的人生…… 本片根据漫画家古谷实的同名原著改编,并荣获2011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染谷将太 & 二阶堂富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血色残阳公主日记2奔向大海窒息家庭第三季一周不死,全额退款夺命煞星宝莱坞之国王归来骨语2赢取女孩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恒久定律走进我的人生辩魔士塞西尔侠客行夜叉新娘欢乐合唱团第二季王牌继承者不可告人为儿取名莫斯科陷落爱尔兰式告别白宫水管工无穷之路上帝难为唐人街1871范海辛大闹天宫自动机器人·铁臂阿童木暴力史远方牧场梅格雷的陷阱

《庸才》长篇影评

 1 ) 仅为个人截图存档

很想打四星,剧情稀奇古怪,还是我很吃的那一套,相依为命的爱情,风格也很喜欢,演员也演的好好,但是why,why这样了还要当妈,我可以理解神经质但是我不理解妈,我太难受了,哪怕女主是初中生,哪怕女主家里也没人爱她,哪怕和男主相依为命只有彼此,还要当妈,还要追求女性版老婆孩子热炕头,我太烦了,我太烦当妈的人了。

结尾还是太过温和了,很希望男主一枪把女的崩了,我恳切的盼望着。

小松菜奈

红黄绿

胆小瑟缩的

仅为个人存档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

 2 ) 电影和漫画原著的一些差别

按:只说两者的差别,不评改编的得失。

>>电影以2011年福岛海啸和核泄为背景,但漫画原著创作于2001-2002年,原本故事里住田并没在船居收留一群灾民,只是到了故事后半段才收留了一个流浪汉,结果这个流浪汉强奸了茶沢,但这段情节在电影里却删了。

>>夜野正造在原著里是住田的同学,而在电影里变成被住田收留的受海啸影响破产的老社长。

他和惯偷男合伙盗窃并意外杀人,被害者在原著里是个无辜的角子机店老板,而在电影里是个罪有应得的黑帮分子、杀人犯。

这个改动使夜野的行为部分地“正当化”了。

>>原著里惯偷男是杀人后过了一段时期,因怕夜野暴露身份连累自己,才萌生灭口的念头,他骗夜野返回埋尸地,但夜野侥幸逃脱,并用替住田还债后剩下的钱雇佣黑帮分子驱逐了惯偷男。

而在电影里惯偷男在埋尸时就对夜野动了杀机,这个改动是为了缩减情节。

>>原著里没有交待茶沢的家庭背景,她就是个性格有点怪的普通女生,而电影给她加了一对变态的父母,似乎是为了解释她心理和性格的怪异和迷恋住田的原因。

>>原著里梦想当漫画家的赤田兄弟、住田脸上被黑帮划的刀疤和出外打工的经历,以及他让初学纹身无处练习的同事用自己身体练习等情节,在电影里都删了。

住田的纹身经常出现在漫画封面和插图,其实是一个象征:他对自己身体和痛苦的轻视和无所谓。

而电影里的住田没有了这个纹身。

不过把一部长篇漫画改成两小时的电影,删减情节也是必须的。

>>住田每次惹茶沢生气后茶沢就往口袋里攒一块黑石头,以及茶沢念的那些诗句,都是电影增添的内容,漫画原著没有这种“文艺气息”。

>>原著里全部的绝望都是住田精神方面的、内在的,可以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日本文化传统方面寻找他的性格成因。

而电影里增加了极其震撼的自然灾害背景,这些外在的绝望因素原著里没有。

电影似乎希望在日本普遍而畸形的文化和社会现象与艰难的自然条件之间寻找精神层面的共鸣,但因此大幅度地简化了住田这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内容:尤其是他的性格成因与日本文化的渊源,他裁定自己是“庸才”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贬抑个性的日本文化的内在联系——应该说,电影里的住田远比原著里的容易理解,而电影里反复表现的自然灾害也远比原著里完全由住田的个人因素造成的灾难更易打动更多观众。

>>最能表明电影里和原著里的住田不是同一人的一幕是:住田的妈妈跟男人跑了后,电影里的住田大吵大闹发脾气,而原著里的住田只是冷冷地露出厌恶的表情。

电影里的住田会伤心,证明他仍对生活怀有希望;而原著里的住田早已觉悟了自己人生的无望,他的意识主动否决了所有希望,以此规避因无法避免的落空而招致的痛苦。

>>漫画原著的结尾和北野武的《花火》相仿,都是在被警察逮捕前的一刻自杀:住田在茶沢熟睡后独自走出船居,拿到那把手枪,然后画面一黑,一声枪响——古谷实没有画出住田自杀身亡的画面,但根据整个故事刻画出的他的性格和他最后所处的境况,几乎可以确定他吞枪自杀了。

而电影的结尾好像是茶沢在湖边喊了一阵,住田就活着跑出来了?

我忘记电影最后茶沢有没把住田杀父的事情告诉警察,在原著里这是促成他提前自杀的外因。

我以前写的漫画原著评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7167933/

 3 ) 最可怕的是被生活摧毁的心灵

印象深刻的日系电影都或浓或淡地散发出一股压抑的气息,并且将极端的思想斗争尽情演绎,《庸才》亦是如此。

该片以大地震后的废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被残酷生活折磨不堪的少年从绝望边缘被拉回的故事,然而从影片侧面感受到的是,得到救赎的岂止是主角“住田”一个人,一心甘愿与住田一样做一名普通人的“茶泽”又何尝不是?

灾难将世间无情的摧毁,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生活摧毁的心灵,重建内心的秩序,抑或是一种蜕变与新生。

 4 ) 太好的青春片

太好的青春片。

大地震后的日本社会,厌女、贫穷、暴力。

里面所有人都很疯,似乎这是大萧条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共性。

底层人的绝望,只能贩卖肉体的女性,频发的随机伤人报复社会事件,那是一个怎样动荡不安又没有出路的社会。

破碎又潮湿的青春,总是在淋着大雨,半是沉没的人生,就像湖中央被淹没的扭曲的房子。

阴暗压抑的原生家庭,冲不破的阶级与像一滩烂泥一样的败类,大吼着要成为不一样的人,却并不知道自己是谁、未来在哪里。

弑父并不能解决自我是谁的问题,青春依旧是迷茫的,人生的意义感依旧是丧失的,空洞虚无,还要一个人去面对这一切,痛苦的生活和无望的人生。

男女主的感情线一点也不像偶像剧中的浪漫唯美,他们像两只困兽,挣扎嘶吼。

互扇巴掌的戏真的好喜欢,困兽犹斗,所有的痛苦、压抑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然后又被爱救赎。

老人的线想到了鲁迅的“救救孩子”,在一个近乎绝望的社会,教育救不了下一代,影片中的老师只会喊一些空洞的口号。

而震后沦落为社会边缘的人们,更像是整个日本社会的弃民。

好人也会被逼到做坏事,少年也会被逼着拿起屠刀。

很多人可能觉得结尾有些伟光正,但我可以理解导演的用意。

比起自杀,挣扎着面对痛苦的人生,在废墟上重建生活,似乎更难一些。

在影片中下一代终究是可以被拯救的,他们会成为日本社会未来的希望。

但我看后却不由得怀疑,这样的社会真的能拯救下一代吗?

导演在结尾呼喊日本民族加油,让男女主一起向前奔跑,或许他也是想说,绝望而破碎的生活只有爱能拯救,只有具体的爱和具体的人能重新赋予生活意义。

我接受这一点,所以我并不讨厌这个结尾,反而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5 )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幸或不幸,是和大逃杀一起看的,然后得出一个想法:日本人怎么就老在那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打转转,就绕不出这个圈子么?

估计他们是受老美屁护时间长了,有轼父,轼母或者其他什么情结了,哈哈经历过核爆,经历过大地震,小日本也不容易!

够他们反省的,天灾易躲,人祸难防啊!

这话搬中国怎么样?

中国人自大惯了,不太可能进行什么反思什么的,那玩艺太玄乎,不如实用点的犬儒,逍遥之类的“和其光,同其尘”的好。

-我觉得叫好的是最后一段男女主角两个未成年人的对话,好象成长就意味着要接受那些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可你拒绝,那又算什么呢?

不过最后男主角还是接受了所谓的成长吧,所谓价值观吧,然后就去自首了。

那还加什么油啊,是我病还是你病啊!

或许是看了《菊花与刀》的缘故吧,不自觉会用这种社会学方法来看电影,这也够累的!

政治是肮脏的这一点没什么新鲜的,不过就算如此,还有一句话是没有人能逃离政治。

因此,也就是说,必须在肮脏中生活。

接受肮脏的价值观,并不一定就能活下来,不过至少免去了自杀的苦恼。

多年在美国庇护下的日本,其国民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就算脱离这个庇护又怎么样呢?

面对一个肮脏的世界,你必须要学会生存与战斗。

成年人或许对未成年人严厉一些,甚至可以象住田的爸爸一样潇洒地说,我真的不需要你,听到这样的话的孩子有几个没有怨恨之心呢?

经历那么多苦难,已经害怕这个世界的残酷与冷漠了吧。

不管是急于成长还是不得不成长的未成年人们,BR法都是强加于你的,没有例外,想要逃脱,你以为凭玩电脑的小聪明与持枪乱扫的狂暴就可以了吗?

外表冷酷内心温暖的北野武啊!

是厌倦了啊!

既痛恨于不被需要,又害怕失去成年人庇护的世界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凶残与冷漠,恐怕这才是日本人的情结吧。

 6 ) 花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美丽的绽放!

我在几年前曾经看过漫画的原作,看完原作的感觉很不舒服,我不喜欢悲情的结局,尤其是整部作品给我带来的感觉让人觉得更加的黑暗。

这部电影是不同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会说这是讲述一个善良的内心深处怀揣梦想同时又是生活在不幸家庭中的男孩渐渐的犯错后成长的故事!

我很喜欢住田对黑社会流氓的怒吼的情节——“我不会服输的,我的志向高远,才不会因为这种老套情节而沮丧,我只是碰巧被一对渣男渣女生下来,但是……但是,我可不是人渣,我可不是像你们这样的人渣,走着瞧,谁也改变不了,我的未来,我不会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渣,我会成为优秀的人。

”住田绝没有沦为渣子,哪怕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他仍没有沦为渣子,住田也一直怀揣着梦想,他很平凡但绝不平庸,我不清楚住田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梦想,但是我不认为他最后的打算就是一直在打理自己小小的租船场,在赎罪之后他会和每个怀揣梦想的人一样去绽放自己花朵,甚至我觉得住田会将花朵绽放的异常美丽,美的惊天动地。

我很喜欢电影中将梦想比作花的情节。

(虽然台词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开头的时候老师告诉同学们所有的梦想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所有梦想的花绽放的都很美丽。

茶泽问老师梦想的花朵的绽放真的很重要吗?

哪怕是在山中无人赏识任凭雨打风吹独自凋零的花呢?

然后她并未听老师的回答便跑着走开了,无论是住田还是茶泽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答案,经历家庭的不幸,却仍然想要将自己的花开的美丽的答案。

看到这部电影梦想的花,我想到一篇有名的励志文章花开不败中的句子——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

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着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

梦想的花朵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绽放,或许不是每一朵花都美的惊天动地但是每一朵花都真真切切的绽放过,过去的日子里无论你有多么的 颓废,无论你是个多么令人深恶痛绝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仍然有可能将自己的优秀的花朵、善良的花朵、梦想的花朵绽放的美丽,绽放的感天动地!

 7 ) 一个花痴,两个疯子

1.人生能得几个知己片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景子和住田之间的羁绊。

也许人们会想,景子为什么会对住田这样的人如此着迷,像住田这么一个永远都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而且胸无大志,只想平凡度过一生的人,怎么会有人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虽然我们旁人对于住田的看法是这样,但是在景子的眼中,住田虽然甘愿平凡,但却是一个有自己想法,而且敢于坚守信念的人,与其说景子对住田是一种爱慕关系,更不如说景子其实是把住田当成是自己的一个知音,住田对她来说是一面镜子,她在住田身上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2.两者相似的人生遭遇其实片中对于景子为何痴迷住田的原因也做了交代,住田和景子都有一个很残酷的家庭环境。

住田的母亲对她不闻不问,父亲则是一个醉鬼,动不动对他拳打脚踢;而景子的家庭环境则感觉交代地有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父母居然一心想着要用自己亲手做好的装置来吊死自己的女儿,由于前因后果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反而让人看了觉得有点胆战心惊。

对于两者的父母来说,子女对他们而言就是累赘。

相似的生活环境,景子也就理所当然的和住田走到了一起,生活已经让人充满了绝望,对于景子来说,住田就是她的曙光。

景子一直给住田加油鼓劲,他不希望住田自暴自弃,而是要他重新拾起自己的信念,坚强地活下去,当住田燃起了生的希望,那景子的生命就有了新的色彩。

有了信念,那什么都有可能!

 8 ) 没有谁能温暖谁,除非紧紧依偎

片头是一个女孩在地震之后的废墟里念着一段独白:“我都知晓,苍蝇掉进牛奶,黑白一目了然;我也知晓,我都知晓。

凭借装束便知身份,这点我也知晓;天气好坏,我也知晓,我都知晓;看到苹果树就能识别苹果,这点我知晓;勤者与懒者一看便知,任何事情都了然于胸,除了自身以外。

总而言之,我都知晓。

健康的脸色和苍白的脸色大有不同,我也知晓;死亡会给万物带来终结,任何事情都了然于心,除了自身以外。

” 是的,世间的东西也许我们都知晓,却独独不能真正知晓自身。

我们应当如何给自己定位?

影片背景建立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无秩序现象上,人们处于混乱迷茫的状态,所以影片中不时出现受虐女人、无所事事的混混、神经质的犯人、公交车上的极端青年。

灾后重建不仅仅意味着城市设施的重建,也包括社会人崩坏后脆弱心灵的重建。

作为男女主角的茶沢景子与住田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然而茶沢却崇拜住田,认为他是天才,住田像看怪物一样看茶沢,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庸才。

他们是不合群的边缘人,他们被当做“不应该存在的存在”,家庭暴力让两个孩子的性格变得古怪孤僻,并且没有同龄人愿意跟他们一起玩。

除非他们两人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住田被父亲一次一次质问,为什么当初没有溺死?

母亲抛弃他跟别人私奔,而茶沢的父母总是逼她,对她说,绞刑架做好了你就去死吧。

以至于,两个孩子不得不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应该存在,怀疑自己是社会的败类。

住田不止一次想要杀死父亲,对他来说,父亲的存在只会带给他灾难。

他要替父亲还债,要受父亲的辱骂和踢打,要被父亲质问为什么活着。

终于,他一怒之下杀死了父亲。

泥泞的道路,荒芜的场景,下雨的夜晚,厮打之后浑身的污泥,这些意象让父亲的死显得荒诞而合理。

面对父亲的死,他有一瞬间不知所措,只是拼命地将父亲的尸体拖到一片空地里,挖一个坑将尸体掩埋。

然后茫然地坐在屋门口的凳子上。

他虽然想要杀死父亲,但父亲真的被杀死后,又并没觉得轻松。

他觉得自己果然是罪恶的化身,不应该存在的存在。

电视里播放着白天与他交谈过的杀人犯。

于是他崩溃,黑化,一声释放性的吼叫,充斥着自己的愤怒和迷茫。

镜头切换至次日白昼,他从河水里出来,用各种颜料涂满全身,对着录音机说:“今天是五月七日,附赠人生的第一天,我没有自首也没有自杀,看来我比自己料想的要卑劣得多,反正也是贱命一条我想有效的利用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为社会做出贡献。

”住田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压抑和无助,越是极端越是证明他渴望被拯救。

他在活下去与自杀之间几度徘徊,最终没有按下手枪扳机的勇气,活着的人往往比死者背负的东西更加沉重,于是他只好自暴自弃,打着为民除害的幌子,将匕首装在口袋里寻找他以为的社会渣虫。

导演运用这种灾后的无秩序崩坏现象来警醒世人,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让观众在看到这种可想见的崩溃混乱混乱的社会后能够反思自己的过错,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重塑自己的心灵,至少不因自己的崩溃来摧残下一代。

园子温导演对原著的背景设定改动,将这种警示效果做得更足更有噱头更高明,且不谈电影与原著的情节区别和人物设定,单看警示目的便知其是成功的。

况且,文学作品与电影本身就有不同方式的表现技巧,不必要计较故事设定和情节删改,而应关注两者之间是否有着同样的“神”。

只是重铸自身需要相互扶持,需要相互温暖。

若社会温暖,那便不会再存在崩溃的社会体制,也不会再存在扭曲的人格。

故事最后是开放性的美好结局,住田被茶沢说服,决定第二天去自首,也在这之前的一晚诉说着彼此对未来的美好设想。

两个人说着,一边哭一边笑,那种温情而悲伤的场面不禁让人叹息,青少年的心智并未发育成熟,还存在诸多可能性,存在尚未泯灭的人性,所以,有新生在,希望就在。

就像最后两个主角向着前方奔跑着呐喊着“加油”一样,一切都再会有新生。

2013年3月21日ps:一直想写这部电影的影评,一直没机会。

今天有机会写了,但是觉得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有没有表达出来。

还需努力。

 9 ) 绝望中的希望

前所未有的东日本大地震以及随之引发的海啸、核泄漏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这其中包括15岁的中学生住田祐一。

灾难过后,他与母亲以及夜野、田村等灾民住在自家的租船场,间或忍受滥赌的父亲和讨债的黑社会金子的骚扰。

同班同学中,茶泽景子是唯一欣赏住田的人,她记录住田每一句精彩的语录,自顾自闯入对方的生活。

绝望中的希望,活下去就没有放弃。

凡人和伟人看似遥远却又能触手可及,无非就是凡人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烛光旁的女孩儿,废墟中的一把枪,一个是未来一个是终结。

加油,跑下去。

看完很容易让人坏掉的电影。

刚开始愤懑结局为什么会这样,但细细回想,主题早在前半段就已昭然若揭,只是自己带入了过多的个人情感而进行选择性记忆罢了。

 10 ) 语录

任何事情我都了然于胸,除了自身之外。

如果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那可就乱套了。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上唯一的一朵花。

平凡是最棒的!

爸爸是死了能让我开怀大笑的头号人物。

我要像鼹鼠一样默默地活着。

我的梦想是和心爱的人互相扶持、共度一生,最后笑嘻嘻地死去。

从现在起,我很生气的时候,就会捡起这条河里的一块石头放进口袋里。

等口袋装满了,我会把它们全都狠狠地砸向你!

你一个中学生整天得工作,已经不普通了。

你有空同情我,不如去背背英语单词。

我是丫头片子,但丫头片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门牙还在吧?

门牙很贵的。

我的志向高远,才不会因为这种老套的情节而沮丧!

我只是碰巧被一对渣男渣女生下来,但我可不是人渣!

走着瞧吧!

谁也改变不了我的未来!

我永远不会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渣!

我会成为优秀的人!

生活虽然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事。

你要是想死就去死,其实——我根本不需要你。

谎话说多了,对身体可不好。

今天是五月七日,附赠人生的第一天。

我没有自首也没有自杀,看来我比自己料想的要卑劣得多。

反正也是贱命一条,我想有效地利用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为社会做点贡献。

老子我最讨厌欠陌生人的人情了。

“你为什么要替一个小屁孩还债?

”“为了未来!

因为他还有未来。

”这个国家的蠢货太多了。

我到底是谁?

出来混的,迟早都得还。

你现在病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却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渐渐看不到周围,自己选了最糟的一条路。

就连职业杀手都很难拿把菜刀杀人啊。

经历过不幸的人,哪怕舍弃自己也要努力活下去,这是所有人的义务。

我脑子太笨了。

到头来,别人不替我强行决定的话,就作不出正确的判断。

我一直给别人添麻烦。

《庸才》短评

191215临睡前,不是很喜欢,不像是真实存在的,荒诞也应该差不多就对了。

5分钟前
  • 狄恭至
  • 较差

电影看起来感觉还是非常触动的。无论是是善是恶其实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和借口。影片的演员们演的都很有真实感。其实也算是一种励志吧。震后绝望,相互的扶持,从青涩走向成熟,都不错。

6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推荐

里面好多圆子温的御用演员哦. 可是, 虽然是圆子温的调调, 但却总觉得不太像他. 这大概是他的作品里最不喜欢的一部了...哎

7分钟前
  • 啊啊啊阿诗玛
  • 还行

总有那么一些疯女人像迷恋同人漫画一样迷恋那些细皮嫩肉的男人。

9分钟前
  • 德克老师
  • 还行

擦太变态了,真的是从头崩到尾

10分钟前
  • 揍小朋友
  • 还行

低级

15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较差

男主比女主养眼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说女主像宫崎葵的瞎了麽。。。分明比宫崎葵丑多了!PS. 洼冢洋介还是那么标致~

19分钟前
  • 萌萌
  • 还行

哪怕是为了抚慰灾后人们破碎的心,这点温和毕竟也不能把希望缝补完好,所以何必呢,还不如黑暗到底。年轻的人们扯着嗓子喊着各自的话,只让我烦躁。是我太麻木么?==

23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地震后满满的日本加油。

28分钟前
  • 左哼哼
  • 推荐

喔唷~这回走温情路线

29分钟前
  • ポニー
  • 推荐

你妈

32分钟前
  • 正直的撸哥
  • 很差

和《大逃杀》连着看倒是不错的选择。

36分钟前
  • 艾晨
  • 力荐

看完本片可以确定园子温已经有一帮御用演员,初次看他的电影就觉得其与古谷实是同好,这次的合作在我看来非常成功,期待两人继续合作《17青春遁走》、《深海鱼男》……

39分钟前
  • zhang 2nd
  • 力荐

依旧压抑与歇斯底里的调调,但居然没有一路虐到底。。。结局甚至励志了。二阶堂富美这姑娘给人印象深刻。

43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是说日本大地震后国民脆弱的心灵么?看得纷纷欲睡。

47分钟前
  • 小蚪
  • 较差

女主角简直太像AOI了~额

51分钟前
  • 花宝瀛
  • 推荐

这种全员疯批的日本电影有点看反胃了,每个人都处在歇斯底里的状态,演员好像很怕有一秒钟不表现的像个变态,就会被人看出实际上是个傻逼。

53分钟前
  • 袁牧
  • 较差

中二 宫崎葵 场景还原度100%

55分钟前
  • 粉圆
  • 还行

自赎比自杀难 也可贵

58分钟前
  • 闭卷考试
  • 推荐

园子温玩惯了的一套把戏的重新拼接,轻车熟路拍得倒是不错,将311的镜头剪进来很聪明,用一种讨巧的方式及时的记录了一次大事件。但现在看园子温的电影,最别扭的是无论故事的情节多曲折,都无法在情感上给我带来太大冲击,有些麻木。喜欢染谷将太的演技,高度差很大很有爆发力。

59分钟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