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部典型的粉丝电影,比如我,主要就是去看雷吉·米勒的,这位支着两条瘦腿跑过整个三分区、绕过掩护的队友、接球、再支开同样瘦削的手臂、起跳张手、三分命中、手起刀落、杀人不见血的英雄,在我的心中、在詹姆斯重回克利夫兰夺冠之前,都是篮球的世界中仅次于乔丹的存在,甚至比纳什的地位还要高。
在我心中,雷吉·米勒的三分球才是完美的三分战术,哈登、库里,你们自己运球过半场就投进的三分,只能算你牛X,却谈不上完美。
以上就是一位粉丝在说话,听不懂很正常,粉丝自有一套自圆其说的价值观和逻辑体系,旁人有时真的难以洞悉一二。
我想即使同样是NBA的球迷,也一定有人没有见过雷吉·米勒、克里斯·韦伯在球场上大杀四方,甚至都没有看过大鲨鱼奥尼尔在篮筐下支配一切,这都是没有见过这一切的人的遗憾,你的NBA是不完整,真是遗憾!
以上的第二段也是粉丝在说话,他们有着令旁人莫名其妙的兴奋点、荣誉感和鄙视链,有着独立的知识体系、纪年法则和历史典故,所以当电影院中响起哄笑声时,去看电影的同伴总是会转过头来看我,我知道她是想问我其他人在笑什么,可是我又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为什么大荧幕上那个梳着金刚狼发型的大块头高喊:科比,快传球。
全场就哄堂大笑。
我也只能简单地向她表达一下遗憾。
所以,本片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让像我这样的粉丝在黑暗中狂欢了一百多分钟,而是让陪我一起来看电影的,对于篮球的认识只限于姚明、流川枫和阿隆·戈登手里那双乔11的同伴,在看完电影后对我说:打篮球真是一件很帅的事情。
知道吗?
这至少证明她在电影的最后部分没有因为无聊而走神,甚至睡去。
这一点是很多声称自己是商业大片的电影都没有做到的,制片方应该感到骄傲。
至于电影的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我又看到了雷吉·米勒打篮球,还能有什么不满足呢?
这篇写给篮球迷:人不是变老了才不打球,而是不打球的那一刻变老的。
体育电影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逆袭。
《传奇的诞生》,《李宗伟:败者为王》……这两年的体育电影,都讲了天才球员一开始各种不顺,最后逆袭为一代球王。
喜剧电影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意想不到。
《西虹市首富》里,穷人王多鱼一开始艰难生活、东拼西凑,突然有了10亿变着花样造,观众意想不到;有了10亿该过有钱人的日子里,但穷人思维一下子转换不过来,于是发生了各种搞笑事件,又一次意想不到。
【沈腾主演的《西虹市首富》】那么,体育喜剧电影什么样的?
是逆袭+意想不到。
2014年,百事可乐拍了一支“逆袭+意向”的广告片:一个老头德鲁大叔来到球场边上看年轻人打球,结果场上人不够,有人就邀请大叔上场凑人数。
于是,他就上场了。
【头发花白的德鲁大叔】上场后还真是凑人数,球也接不住,投篮各种三不沾,防守被花样过掉……连路人都开始看他笑话,潜台词就是:篮球是年轻人的运动,你还逞这强干什么?
但德鲁大叔就是德鲁大叔,他年轻时候是街球场上的传奇。
投了几个三不沾,被人过了几次后,他也活动开了,开始大杀四方:过人、抢断、突破、三分、暴扣……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简直就像一个职业球员来到菜鸟群里虐菜。
【德鲁大叔在虐菜,轻松过人】
【德鲁大叔突破后暴扣】一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的白胡子老头,突然变成了篮球场上的战神,这就是逆袭;同时,从观众预期中的老人打不好球,到后来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就是意想不到。
所以,这部名为《德鲁大叔》的短片是典型的体育喜剧电影。
一个老头这么厉害,这不科学呀?
当然不科学,短片最后揭秘了答案:那个老头其实是凯里·欧文扮演的,通过化妆变身而来的。
【欧文变身为德鲁大叔】
【欧文变身为德鲁大叔】篮球迷都知道:欧文是2011年的NBA状元秀,多次入选全明星和NBA最佳阵容,2014年代表美国队参加男篮世界杯,获得男篮世界杯的冠军并当选MVP。
这样的人到了野球场上,面对普通的篮球爱好者,除了虐菜还能怎么样?
【欧文在骑士队的比赛】这部短片很励志也很搞笑,同时也没有违反科学道理,短片告诉观众:既使你胡子花白,也有权力追求自己的篮球梦。
正因为励志和激情,短片在2014年一上线就火了,百事可乐顺应大家的期待,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后面几部又成功邀请到了凯文·乐福,雷·阿伦,内特·罗宾逊,巴朗·戴维斯等球星,甚至还邀请了女飞人玛雅·摩尔。
女飞人玛雅·摩尔饰演贝蒂,她不仅各种突破、三分,还在一个小伙子的头上暴扣,因为女飞人本来在正式比赛中就可以扣篮,野球场上防守弱,扣起来当然跟玩儿似的。
【女飞人玛雅·摩尔饰演贝蒂】
【老太太贝蒂在一个小伙子头上暴扣得分】短片到了这里,早已经超过一个广告片的内涵,各路NBA球星都想上来玩一下,毕竟,谁不想又励志又搞笑呢?
就这样,短片收获了9.2分的高评分。
4年之后,《德鲁大叔》大电影终于在美国上映。
欧文继续领衔主演,在短片中出现的球星集体出现,还请来了被篮球耽搁的影帝大鲨鱼奥尼尔。
奥尼尔饰演的大壮老了之后没事儿做,教一群小孩子功夫,但他其实并不喜欢这份职业,恨不得没下课就赶走这群小崽子。
但一到篮球场上,他野兽本性暴露,各种推土式背身单打、各种强吃,简直毫无人性。
基本上可以参照下面这个场景,比这个场景还残忍好多倍。
比起短片,电影明显制作更加精良,故事也更加完整:一个失败的街球教练达克斯被自己的队员抛弃,女朋友也被球场夙敌抢走,自己被女朋友赶出家门背着一个塑料袋到处流浪。
【一无所有的街球教练达克斯】他在球场边上偶遇了德鲁大叔(欧文饰演),他看到德鲁大叔在场上虐菜,就想让他做自己的队员,赢了街球赛然后拿奖金。
【德鲁大叔虐菜】最后,德鲁大叔被他一番忽悠竟答应了。
于是,德鲁大叔开着房车,走了几天几夜,集齐了自己的几位队友,拿下了比赛的冠军,而达克斯也克服了小时候的心理阴影,抱得美人归。
【分别是哪个球星大家认得出来吗?
】电影除了励志和搞笑,还给观众灌了两碗心灵鸡汤。
第一碗:人不是变老了才不打球,而是从不打球的那一刻变老的;第二碗:生活就像篮球一样,上场干就行了,只是想,只是逃避,是永远拿不到胜利的。
【达克斯终于勇敢出手抱得美人归】电影的结尾,很多NBA名人出现,比如中国观众熟悉的姆特姆博,他出镜致敬了美国街球传奇“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
相比于其它的体育电影,这部电影很有趣,是一部值得篮球迷看的电影。
看过的同学来聊聊。
↓↓↓↓↓↓
单纯是冲着欧文去看的电影。
虽然没有添加任何特技,比赛场面也的确是很热血。
但剧情设计的实在比较随意。
人物立场实在太容易被推翻。
首先是一群老头。
几十年不碰篮球,你偶尔兴起怂恿一句就「来啊,来比赛啊」然后就都去了,三十年的坚持一下子被推翻,欠缺真实。
牧师老婆更是搞笑…为了给她加戏也是费足了心。
原本安排她劝说牧师回家工作,别打篮球。
谁知后期直接上场打起来……这赛制也是奇葩,可以男女混着打。。。
还能随便换人…奥尼尔这一块儿,可以说比较重点描述。
不过这剧情也太随便了吧。
自己的女友被队友上了……绿帽子往头上带,去了墓碑说了句对不起,继续打球。
还做功夫师傅呢,心脏都受不了第一个下场是吧,不符合逻辑…好吧,这整出电影如果是喜剧的话,那剧情随意,逻辑性不强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结局还是显而易见,主角必赢定律。
秀的啥球技,一看就知道是演的。
还没NBA赛事好看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说出请原谅。
周四晚上在美国看了提前场,实在太嗨了!
虽然剧情属于一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那种,但无法掩盖每个人精彩的演出,简直是一群被篮球事业耽误的演员。
最爽的一点是,和《大灌篮》相比,里面所有篮球动作都不需要任何特效。
欧文总算是找了个好机会疯狂秀了一波自己的球技,还有雷吉米勒的三分、奥尼尔的篮下碾压、阿隆戈登的暴扣等等。
开场的大批名宿客串也是大饱眼福,包括纳什、穆托姆博、比尔沃顿、乔治格文、杰里韦斯特等等。
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篮球梗,某湖人名宿还莫名被黑(滑稽脸)。
最后,作为一个篮球迷,特别喜欢 Uncle Drew 的一句台词:Basketball is the most reliable thing in the world 😄
二文啊,当我在引擎里搜索你的名字时,已不再是绿茵场那个翩翩少年,而是凯尔特人十一号。
我就知道他成功了。
❛‿˂̵✧从骑士到凯尔特人一路走来,你都是我在学习之余想去操场挥汗如雨的动力。
还记得高中看你打总决赛受伤不满离场,后来我为你杀人诛心的三分所撼。
再后来你铩羽而归,,,再后来你离开了克利夫兰。
但是,你一直影响者我。
你说过谦逊和努力,对,就这样,希望打到东决吧。
作为一个篮球迷,这是欧文的小迷弟一直很期待他的这部电影,但是看过之后觉得真的很一般,可能跟我想像的那种感觉不一样吧,我真的很不喜欢它。
剧情不想我想的那样整部电影感觉乱乱的。
冲着欧文去看的,感觉很一般,还不如看看欧文的比赛剪辑。
在电影里面欧文已经是一个老年人了,跟一帮自己之前的朋友组队参加比赛最后取得了胜利,感觉好像就是说不管你年纪多大,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勇于去实现它题材是不错的,立意也符合篮球的精神就是永不言弃拼搏到最后一刻,但看起来还是怪怪的。
不推荐!
早十几年前我便看上了大鲨鱼奥尼尔的屁股。
结实、会抖、有弹性,扭得出好看的屁股舞。
总觉得比赛场上众人拦不住他,也必定有这屁股一功。
©奥尼尔在赛场上施展臀部大法如今退役2年后,奥尼尔在[德鲁大叔]中完整地露出了他的屁股。
加上米勒的投篮,欧文的盖帽……昔日巨星归来,情怀与热爱大于俗套的剧情。
天啊!
这屎屁尿般恶搞的电影,我喜欢!
©[德鲁大叔],奥尼尔扮演大块头,在医院里露着屁股但在电影中,这群退役的NBA老球星,并没有选择重回他们打拼多年的职业赛场。
转而走上纽约街头,和年轻的小伙子们玩起街头篮球。
才发现,这是一群被篮球耽误的演员,是NBA赛场困不住的猛兽。
街头,才是他们自由的归宿。
篮球本是一项室内运动。
是1891年一位体育老师,为帮学生打发无聊的冬季而发明的。
20世纪初,由于种族歧视,黑人孩子不能与白人孩子一起上学。
尤其是贫民区的黑人孩子,根本进不去篮球馆。
他们无所事事,感到头疼的家长们忍不住说:「滚去玩篮球吧!
」于是,街头篮球诞生了。
©美国加州海滩的篮球场以及街头篮球球员反正进不了白人的体育馆,这些黑人孩子索性也打破了传统篮球的规则与结构。
人数自己定,最少可以1V1,一般每组2—5人不等,3V3的情况较为常见。
规则自己讲,关键在于花样、技巧和创造性。
强调单挑方式进行攻防战,展示球员的技术,着重观赏性,注重个人动作和比赛的节奏感。
也正因如此,街头篮球很多动作在正规篮球里是犯规的。
©正在进行比赛的街头篮球球员们同NBA一样,街头篮球也有自己的赛事。
1950年,纽约市公园主任洛克先生,为帮助浪迹街头的孩子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洛克公园中举办了第一届街头篮球巡回赛。
从此,这座坐落在纽约155街上的洛克公园球场,便成为了街头篮球者心中的圣地。
也是影片[德鲁大叔]中最后决赛的场地。
©[德鲁大叔]中的洛克公园球场它改变了很多篮球爱好者的命运,就连乔丹、科比这样的球星来到此地也要保持谦恭。
所以在纽约的街头上,你常会碰到拿着篮球的小伙子们说:「走啊!
去洛克公园!
」街头篮球是穷小子们的乐趣,而洛克公园则是他们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殿堂。
在他们眼里,这里比NBA的地板铮亮的球场,好着呢!
街头篮球打得好的人都跳得一身好街舞,听着嘻哈哼Rap。
二战后,街头篮球越来越受欢迎。
到20世纪70年代,纽约黑人贫民区中又孕育出,与街头篮球同根生的嘻哈文化。
在理念上,街头篮球与嘻哈文化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贫民,自由与个性的表达。
在装扮上,两者也都是松松垮垮的over size穿着。
因为贫民区孩子的衣服,常常是捡兄长或大人们的穿。
©[舞出我人生]中一身over size穿着在玩街头篮球的男主可以说,嘻哈街舞、音乐与街头篮球,都出自黑人穷小子的消遣,只是方式上不同。
于是很自然,在嘻哈文化诞生后,一些街球手将嘻哈音乐与舞蹈,融入进了街头篮球中。
在嘻哈音乐的节奏中像跳舞一样打篮球,动作花哨、炫酷,增加了观赏与可看性。
所以有关街头篮球的电影里,音乐必选嘻哈,街舞成了标配。
如[酷乐街球]里球手们在广场上来的这一段,与广场舞大妈相比,毫不逊色。
©[酷乐街球]中的一段街舞而在[德鲁大叔]中,嘻哈文化更是融入进街头篮球的血液中,在每个球手身上都有。
牧师给孩子洗礼时不好好读圣经,飙着一口Rap,抱着新生儿摇摇晃晃,差点没晃掉进水池子里。
彼此间说话也要打着节拍,相互diss。
比赛期间几个大叔组团去嗨,老胳膊老腿跳起街舞也毫不逊色,尤其奥尼尔扮演的大块头,蹭地转三圈,简直就是个灵活的胖子。
©[德鲁大叔],正在尬舞的大叔们舞池里看不出他们是玩篮球的,球场上也猜不到他们扭得一身好舞。
街头篮球已不只是一项运动,在与嘻哈文化的结合中,更像是一种自由艺术。
球手们,亦是拥有独特创造力的艺术家。
如果对球手们来说,NBA是庙堂的话,那街头篮球就是江湖。
江湖出高手。
绰号「山羊」的厄尔·麦尼考尔特,就是街头篮球的一个传奇。
1996年影片[篮板:山羊传奇],描绘了他的一生。
©影片[篮板:山羊传奇]海报山羊小时候袜子里绑沙袋在街头练球,18岁在高中的时候身高1.88m,弹跳度超过150cm。
他总与人打赌,能摸下3.95米篮板上的硬币。
其篮球天赋百年难遇,在他称霸篮球界的时候,迈克尔·乔丹还只是个孩子。
影片中,有「天勾」之称的NBA巨星贾巴尔,亲口称赞他是「未曾打过NBA的最伟大球员」。
©「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如此有天赋的球手为何没有打过NBA呢?
1969年山羊因吸食海洛因被捕入狱16个月。
出狱后,犹他星光队的老板曾找他试训,不幸他的身体被毒品侵噬,体力不支,以失败告终。
接着1977—1979年间,他又因预谋抢劫第二次坐牢,遂与NBA再无缘分。
源起于纽约杂乱贫民区的街头篮球,常与暴力、毒品相关联,一名厉害的球手同时也可能是个三教九流。
©影片[霹雳硬小子]中街头篮球球手暴力的一幕毒品和犯罪摧毁着他们的人生,就更别提什么职业篮球生涯了!
于是山羊最终只成为人们口中的一个传奇,以至于后来的NBA球员贾森·威廉姆斯说:世上最被过分吹嘘的球员就是所谓的「街头篮球传奇人物」,因为他们只跟街坊邻居打过球,又没有比赛的攻守统计,谁知道他们的真正身手与表现如何?
他们是被过度神话的一群家伙。
直到2001年,阿伦·艾弗森将街头篮球的球风带到了NBA的赛场上,带着费城76人队杀进NBA总决赛。
那些对街头篮球抱有怀疑的人,都闭嘴了。
©阿伦·艾弗森与NBA相比,街头篮球虽充斥着放荡不羁的野性,却绝不是什么肮脏的野球。
街头篮球的赛事好比一场武林大会,江湖的中各门各派都有机会大显身手,它更接近于侠客式的精神。
只要站上街头篮球的赛场,就是一种勇气和自信,即便失败了,也会赢得对手和观众的尊重。
凯里·欧文退役了,[德鲁大叔]中的德鲁老了,一群看上去没什么用的老家伙再次站上球场。
德鲁大叔说,篮球已融进他们的血液里。
街头的巨星,永不退役。
-作者/武且文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
德鲁大叔是一部刻意制造悬念但是又毫无悬念的电影,就像超级英雄电影里不管英雄被反派欺负得多么惨,都不妨碍他绝地反击一样,当欧文扮演的德鲁大叔踏上寻找老队友的旅程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可以猜到结局:他们一定会赢下最后一场比赛,而且还会是零秒绝杀——这是篮球场上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最好方式。
但是对篮球迷来说,这又是一部充满悬念的电影——悬念在于德鲁大叔要寻找的老队友分别由哪四位传奇球星扮演。
于是克里斯韦伯、雷吉米勒、内特罗宾逊、沙克奥尼尔贴着假的白发和白胡子依次出现在德鲁大叔奔赴洛克公园的车里。
当然,在电影里他们都在扮演真正的老人——平均年龄75岁,已经到了可以给总决赛MVP颁奖的年纪。
他们像年轻时那样组成一队,回到街球圣地洛克公园打比赛,目的不是奖杯奖金,而是“关乎爱和年轻的热血”。
最后一场比赛里他们和年轻人肉搏,把年轻人帽翻在地,像年轻人那样投篮,突破。
不服输的倔脾气不减当年,几乎要像穆托姆博那样对着对手不屑一顾地摇起手指,年少轻狂写在他们满是皱纹的脸上。
这帮因为伤病无奈退役的老大爷,终于借助电影这造梦的艺术扬眉吐气:“老子还没老!
”年轻,不能总是用年龄来计量。
皱纹,也不应该是衰老的标志。
就像内特扮演的老靴有精神病加残疾,几乎就要在轮椅上度过晚年,他每天看着医院窗外单调的景色,意志消沉。
可是当队友扔来一个篮球时他还是可以条件反射一般迅速的接到,眼睛里忽然有了光。
当他穿上德鲁大叔送给他的球鞋之后,他更是奇迹一般的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当然,剧情需要这个奇迹)。
年轻,就是还有东西让你提到时两眼发光,就是对简单纯粹还抱有期待。
在电影里,这个简单纯粹的东西就是篮球——是区别于NBA的街头篮球,不需要选秀、训练、穿装备戴护具,只需要一句“加一个,不太会打。
”和摇滚,嘻哈这些东西一样,街头篮球只属于年轻人,它是中二少年们和无趣的世界干一架的武器,因为它的规则自由,让森严的社会秩序感觉到被冒犯,它需要把战斗的意图明晃晃地用动作表示出来,用垃圾话喷出来,这完全不符合“文明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努力保持一团和气的习性。
但是不可否认,在这里,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只需要用热血和汗水来换取。
球场上没有阶级,也没有勾心斗角,想要证明你更强的方式就只有把篮球更多地投进篮筐那么简单。
公平就是篮球或是所有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
正因如此,新秀年的艾弗森可以用杂耍般的技巧把乔丹晃倒在地,电影里的四位一瘸一拐的老前辈也可以和健壮的年轻人争个输赢。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可以唤起青春记忆的电影,对每个热爱过篮球的人都是。
重新单手拿起篮球的瞬间奥尼尔一定会想起他扣碎篮筐的神迹,雷吉米勒也一定会在投进三分的时候眼前闪现出他当年即兴创作的“米勒奇迹”。
对我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过去半年我几乎把篮球遗忘了。
就像是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无法被唤起一样,一段时间不看球,不打球,不打篮球游戏,让我失去了走着路的时候冷不丁做一个运球动作的条件反射。
不过看到这几张熟悉的面孔,听见沙克的那句“pass the ball,Kobe”,熟悉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
一同回来的,是连成串的无法割裂的记忆,那个疯狂收集艾弗森的海报的暑假、那些波波维奇讲过的冷笑话、还有那些给你传球抢你篮板的兄弟......原来曾经热爱过的东西可以这么坚不可摧地存在着,时间完全拿它没办法。
既然如此,那就一直打下去吧,毕竟,就像德鲁大叔说的,“篮球是这世界上最可靠的东西,不会抱怨,不会质疑,你扔下它,它立马会弹回来。
”【本文来自公众号 星月夜】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关于影片的剧情没啥好说,最最普通的故事情节,而主题也是最简单的成长与热爱,然而看着一群现役以及退役的nba球员能上大屏幕虐菜,不用什么特效的粉饰单纯的球技就足够让人赏心悦目。
全片充斥着美式幽默,笑料虽说老套,但是看着一个个球星扮老耍宝贡献演技还是值回票价(有点遗憾的是奥尼尔没有表现出该有的笑果)。
美国的街球文化,洛克公园的传说,对于篮球迷来说这个真的比《篮球火》什么飞天遁地的好太多了。
说实话是被短片《德鲁大叔》吸粉而来观看的此片,欧文不愧是现役打球最骚球员,过人就像过清晨的马路一样,骚的足够的亮眼,抛开别的,让我们静静看着Uncle Drew装逼就好。
1、各种梗比诚意更满,“传球啊Kobe”,各种笑出盒盒盒盒盒盒盒鹅。2、虽然瑕疵很明显,但who cares,看了20年nba的虎扑jr值了!3、奥尼尔之后再无奥尼尔,但为什么欧文跳舞也这么好!!!!斗舞这段儿看到嗷嗷叫!!!!4、这个五人天团我pick了!每个人的人设都好贱好契好骚包。5、球场cut太少,完全不过瘾,单是韦伯中投、奥胖盖帽摘板、米勒三分、欧文断球我可以各看三小时,求无限出单人短片
不如短视频。
看他们打球就好,其它就算了
一群二十来岁的球员来演七八十岁的老人来打篮球,真的是好尴尬,尤其是有人还腿脚不行,有人是近视。作为一部运动题材喜剧,拍得中规中矩很合格,但实在俗气,许多剧情都能一眼看到发展,很无聊了。晚饭后作为消遣还不错
5.5
一群从cctv5打到cctv6的男人。篮球场加摄影机。
劇情公式 但是看得過癮就夠了 "不是老才不玩 而是不玩才會老"!1星給Shaq 1星給Miller 1星給Webber 1星給Nate 1星給Kyrie !
一个老旧的,不可信的故事。看装出来的老头秀球技?
超难看,难以下咽的那种,又吵又无聊,还充满了都能放进博物馆的老套笑料,这样的故事,伪纪录片才是你的活路。
"My man Kevin Durant started a new beginning in Golden State..."hahaha!话说各种熟脸啊,居然还有Lisa Leslie,我说怎么这么脸熟呢!几个运动员里,Chris Webber演的最好!
黑人篮球电影,没兴趣看。
加一星给鲨鱼屁股。
为什么我就觉得最后的绝杀踩线了。
熬夜看完G1欧神仙的空砍后阅看完总感觉这标题有些偏题😨,总之与今天凌晨让我振臂高呼、心脏狂跳的比赛完全没法比😤给个三星祝篮网"逆袭",抢七冲出首轮!
戈登?
还是拍拍短片就好,这……这就算了吧。PS:作为球迷看到欧文、戈登、鲨鱼、内特、纳什还有当年叱咤风云的老将们一起嗨自然很爽,但作为电影它无论从文本还是人物都成了地平线……
满天飞梗太好笑了救命!!!!!!wolverine's grandfather, pass the ball, kobe. 全程垃圾话,能再看到大家打球真的太好了౿(།﹏།)૭
nate robinson ,进军好莱坞吧哈哈
篮球迷会很喜欢,尤其是看着自己学生时代的那批球员出来时候的样子,奥尼尔,雷吉米勒等等 至于电影本身,只能说一般了
说实在的没什么剧情没什么内涵,就看那几个人搞笑的,笑点挺密集的,德鲁大叔的球技依然那么骚,但也没啥新花样,小土豆估计是记不住台词,就让他演个不说话装深沉的大爷也蛮好的,香港把德鲁大叔翻译成祖伯我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