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29+1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29+1》剧照

29+1 剧照 NO.129+1 剧照 NO.229+1 剧照 NO.329+1 剧照 NO.429+1 剧照 NO.529+1 剧照 NO.629+1 剧照 NO.1329+1 剧照 NO.1429+1 剧照 NO.1529+1 剧照 NO.1629+1 剧照 NO.1729+1 剧照 NO.1829+1 剧照 NO.1929+1 剧照 NO.20

《29+1》剧情介绍

2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复仇同学会威胁黛西的日子科曼先生脑震荡全员切腹有翡梦里花落知多少高斯福庄园花钱月下铁色高原拂晓的尤娜来自谁的启示曼陀罗为爱放手新甜蜜的事业错误的啦啦队长“骗骗”喜欢你辛亥革命关山度若飞灵书妙探第七季我的主夫男友骨肉之躯月上心辰夏威夷特勤组第三季不愉快的果实节礼之日山歌梦想照进现实合子异种

《29+1》长篇影评

 1 ) 细致的开头,潦草的结尾,30危机并不是一部电影就能解决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香港职场女性的故事,林若君,下个月她就要30岁了,可怕的30岁。

日复一日地检查自己的皮肤,每当一条皱纹出现,就咬牙狠心买下越来越昂贵的抗衰精华。

一步步把上班需要的装备穿上,可是无论怎么装备,都不想上班。

林若君是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段不痛不痒的爱情,男朋友的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他还没有做好步入婚姻的准备。

林若君有一个很钦佩的上司,上司总是要求别人之前先要求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上司最近提拔了若君,上司问了她今年几岁。

-29岁

上司说,土星围绕太阳30年为一个周期,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人生由很多变化,很多挑战。

她的土星周期也快到了。

若君的父亲有老人痴呆症,当她每次在工作的时候,父亲都会打电话叫她回家吃饭。

她每次都表示很厌烦。

若君给男朋友的猫喂食,猫猫挠伤了她,她尝试了好久,这只猫好像和她都处不来。

打电话跟男朋友聊天,两人依然不痛不痒地聊着天,前言不对后语,其实他们这段感情已经很鸡肋了。

过了几天,若君到男友的家里,她晋升之后工作很多,在男友家里还在不停处理工作,男友发脾气了,他很讨厌若君把职场上的压力带到他的家中。

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但她也只是想多赚多点钱,为之后的生活付出,起码以后的生活里,男友弄乱的屋子,她有钱请佣人来收拾。

很多感情里都是这样,总是一个人在默默计划这未来,而另外一个人在感情里面却分了心,两个人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各自奔向不同的未来来。

男友说要去公干,两个人分开一下,冷静一下。

恰好此时,若君的房东临时把房子卖出去了,她一直找不到住的地方,房东就介绍她到自己亲戚家去住。

这里住着黄天乐,一个永远都很开心的女孩,黄天乐去了巴黎旅游,若君得以在这暂住。

黄天乐和林若君居然是同一天生日,她们都快要步入30了。

天乐有一本日记,里面记录全都是她人生中有趣的事,她的字里行间,总是透露着快乐。

天乐长得胖胖的,不算好看,她迷恋《日落巴黎》这部电影。

突然一天,正在工作的若君收到通知,爸爸脑溢血住进了icu。

但她负责的一场发布会遇到了麻烦,本来沟通好的明星因为不满意安排的服饰而不出场。

作为负责人,她必须去处理这件事。

可是明星还是不依不挠,想要立刻离开会场,使得发布会不得不延期。

若君追了出去破口大骂明星,骂她因为自己临时反悔就浪费掉自己团队所有心血。

原来刚刚只是她的想象,的确这样骂了一顿心里很爽,但是于事无补。

这世界什么人都有,所以不会所有人都会迁就你。

上班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人家的尊重。

若君立刻追出去,用专业精神处理好了这个烂摊子。

同事眼里觉得她无所不能,是他们的女神。

若君陪伴在父亲身边,跟他分享遇到的趣事。

她忘了带手机,想去电话亭给母亲打电话,却发现自己忘了家里的电话。

这里回忆开始闪回,没有老人痴呆前的父亲,什么都记得,每次跟她谈论起那些趣事,她都心不在焉忽略掉。

当父亲老人痴呆病发之后,他还记得家里的电话、奶奶的电话、米铺的电话、若君的电话......关于家里的事情,他都尽最大能力记着。

而记忆力好着的若君,连家里的电话都忘了。

突然仪器响了起来,父亲的呼吸骤停了。

父亲的去世让她冲击很大,她跟上司提出辞职。

原本她以为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女生。

后来辞掉工作,才发现自己平时依赖工作,依赖工作之后和朋友去吃饭,没事干就依赖睡觉。

发现自己根本不懂得和自己相处。

她阅读这黄天乐留下来的日记,发现只是在唱片店打工的她,却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

后来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天乐去巴黎是为了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

天乐在最近做了身体检查,发现自己有乳腺癌,命不久矣了。

她很诧异,不知为什么天乐为什么会总是这么开心。

相比之下,她有更好的职业,有一个男朋友,还有爱她的父母,一切已经是顺遂。

可是她却一直快乐不起来,30岁的她反而迷茫了。

觉得自己一直往前冲,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父亲的离世,男友的冷战,使她开始迷茫起来。

她每一方面都想做好,但是每一方面都好像没有做好。

她被时间推着走,成为工作的奴隶,30岁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

这里时空交叉,天乐与若君相遇,天乐告诉若君,事情的好坏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

最后,若君闯入天乐的世界,在巴黎,他们相遇。

故事戛然而止。

这部电影有漂亮的开头,却只有一个仓促的结尾。

一开始对若君30岁遇到的烦心事描述地太绝妙了,我深有同感,其他我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啊。

总觉得自己忙,可是又是瞎忙。

我期待电影会给30岁的女孩一个答案,告诉我们30也不必焦虑。

可是电影里没有这个答案,只是告诉我们天乐在面对生死有着超人的豁达。

当时看这部电影前,看到女主角是周秀娜,心里惊讶了一下。

周秀娜,不就是那个嫩模嘛。

但是认真看了下来,她个人表演给我的震撼大于电影本身。

知道她经历了和男友分手,事业不顺,整个人暴瘦。

也许这部电影就是她对30焦虑的一个答卷。

她演得很好,有港女独特的坚韧,也有女性的柔美。

她在当中投放了很多自己的情感,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坐在码头默默流泪的她,虽然脆弱,但是我相信她一定会再爬起来,继续迎接挑战。

我想,若君的问题,也并不是快要死亡的天乐能回答的。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这些问题还是会存在,30岁甚至31岁的若君也还会为即将到来的40岁、50岁焦虑。

社会对女性的苛求是一直存在的。

女性一直被灌输30岁过后青春就不再的概念。

可谁说的呢?

30岁不正是最美丽的年龄吗?

脱离了稚气,又有处变不惊的淡定,有一点小钱,又有一点女人味。

30岁,正是能够好好体验做女人美好的年纪。

我觉得不必听从社会告诉你,30岁该拥有什么,而是聆听自己内心,30岁的你想要什么,然后去争取,毕竟30才是人生的一半不到呀。

30危机,并不是看一部电影就能解决,也不是听一首歌就能解决,对呀,我也知道,可是就是会企图把希望放在一部启发自己的作品上。

到最后的最后,你才发现,所有东西还是需要你硬着头皮去解决问题,去面对问题,是需要一番苦战的,学会和自己相处,寂寞也没关系,心灵丰盈就好了。

30岁的你,应该是更有选择权的你,更加愿意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付出的你。

也许,以后站在另外一个节点的你,会看过去的生活,就会觉得30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2 ) 给深陷初老忧虑的你我

“其实有什么好怕的?

”即将30岁的主人公内心默念着,随后重重倒地。

拥有漂亮的脸蛋、完美的工作、稳定的男友,和已然步入正轨的大都市生活。

表面上,别人觉得你真的很不错,内心里的焦虑恐慌却在无时不刻的蠢蠢欲动,似乎就等在某一天,开始爆发;长相普通、事业平平、未曾尝过恋爱之果,还意外患上了乳腺癌。

看上去有悲惨色彩的女孩,依旧乐观通达,准备在自己人生分岔口之时,赶去实现儿时梦想。

改编自彭秀慧执导同名舞台剧的电影《29+1》,就将镜头对准了两位状态相异的“奔三”女性,在千篇一律的快节奏环境当中,展现她们定格在29与30这两个数字之间的暂停人生。

漂亮女孩林若君的焦虑,来自于她“幸运的流逝”。

原本拥有一切的完美女孩,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自己与父母产生交流沟壑,与身边朋友逐渐疏远,与男友貌合神离;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每件事情都尽十分努力,也未必能够通通做好;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有条不紊的工作与生活中,感受到了压力与疲惫。

“何时”。

她的无力感、失落和反差,促使其跌落的节点,恰恰在于时间的推移。

年久失修才晓得是坏了。

顺风顺水时候不会在意,等到不再那么游刃有余,那些细碎的磕绊便会突然垒成一座大山,全面化的扑倒而来。

说起来,30岁也不算大,但只有在这个略带“刺眼”的数字之上,人们才会停下脚步,整理那些堆积已久了的疑问与迷茫。

影片设问一个接一个如绵针突刺,“这么开心做什么?

”“回忆过去做什么?

”似乎青春已过,激情不再。

觉得爱情也没有什么大意思,觉得成功也难得成就感,金钱则不能换来健康。

这么累,为了什么呢?

都这样累了,为何还要面对年华渐逝的自己呢?

林若君的空虚和疲惫,正在于此。

所幸,毫不客气之余,影片还是在长段恐慌和无力当中,留出回路。

比如,29岁的胖姑娘黄天乐觉得,开心快乐没烦恼最值钱。

比如,人过中年的女上司认为,人要年纪到了才能明白,经历是很宝贵的。

经历让她少做后悔事,不后悔所以能得轻松快乐。

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数的黄天乐,决定在三十岁的当口,及时调转桥头,去温习过去的美好时光,去追逐未曾实现的儿时梦想。

当林若君偶然触碰到黄天乐的生活时,这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开始了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

身材偏胖,父母早逝,一事无成,甚至在三十岁来临之前,得到了身患癌症的噩耗。

阴影大于光明,与“拥有一切”的林若君相比,属于黄天乐的东西太少了。

因此,她格外珍惜能够得到的一切,格外感激能够遇到的美好。

如此看来,与丢掉快乐的林若君相比,黄天乐的快乐,恰来自于她那不怎么幸运的人生。

一纸癌症诊断书,给黄天乐下达了生命通知。

时间不等人这句话,似乎仅于期限在望时才会显得那么刻薄与冷漠。

似乎只有在紧张起来的时候,时间的推进才会真正令人恐惧。

于是,抓紧每分每秒享受快乐、能多走一步就绝不停歇的黄天乐用她的乐观态度感染了负能量爆棚的林若君。

于是,正苦于习惯独处的林若君,开始停下忙碌的脚步,尝试回顾与展望之味。

亲人离去,朋友消失,健康危机。

生活没有电影里那么多的拆解和分析,却拥有比电影更复杂的残酷现实。

初老症状,养生大法,佛系日常,丧。

影片对准都市青年的时代性焦虑,用快速推进的画面和层层堆积的生活步骤,与银幕前的观众达成共鸣。

怕冷不能熬夜,贪食却不敢多吃。

害怕社交,懒得认识新朋友,疲于了解新事物。

想表达但无处出声,不情愿的事情,还总得去做。

不想被禁锢,但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条条框框已然成为束缚人的无形锁,年少时期反感的事情,也已然成为习惯。

电影《29+1》就像跳转之后发出“啪嗒”声响的闹钟,打了我们一个冷战。

其实,未必一定要是29+1,不一定要是30岁。

也许是25岁,35岁,40岁,等到磕磕绊绊不如意多起来时才开始体会的,就是刚刚走出的稚嫩时期,在体验这个事情上面,只有阶段快慢,没有早晚之说。

影片所展示的焦虑与不安,不仅仅是由年龄加法造成,更多来自于在时间带来生活变化后,人们面临的生存之难。

这时候遭遇的困苦,必然是与从前的小打小闹大不相同。

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生活的态度,就要发生转变。

三十岁的黄天乐第一次走出香港,追逐偶像走过的“日落巴黎”,沉浸在《从零开始》的音符里。

三十岁的林若君度过了与自己相处的孤单时刻,推开那扇铁塔形状的照片墙,发现自己与真正铁塔那头的女孩,仅有一墙之隔。

三十岁了,她同样可以“从零开始”。

影片有所侧重,故而黄天乐就像是林若君内心的另一面。

林若君在她“过分”乐观的指引下,找到曾经的快乐,寻回失去了的对未来的憧憬,在数字29与30之中得到可以释缓的情绪空间。

作为观众,近100分钟的压抑、痛苦、无助和泪水,我们被电影牢牢抓住的软肋,在最后一刻得到豁然开朗般的释放。

生命的长度与速率皆不可控,唯有好好把握现在。

或许只要轻轻一碰,便可以打开枷锁,便可以推开堵在心口的那面墙,便能够体会释然。

如此,幸福永远遥不可及,却又好像随手可触——全凭你自己的眼光。

既然选择在你,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3 ) 《29+1》:30岁没有男人的单身女人,到底可不可以活下去?!

好久没有写字了,把粤语版的《29+1》看了第二遍,写了这个影评。

前两天在准备搬去厦门。

两天在深圳、香港跟在认识的好朋友告别,跟一个哥哥开玩笑说,如果你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看看我的朋友圈,好像我的实况报道。

不开心的时候就看我播报到哪里了...哈哈(因为我比较喜欢发朋友圈)。

就好像《29+1》的电影中黄天乐说的一样,有得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于是就选择一种东西把自己的每一天记录下来,回头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同名舞台剧,讲述了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30岁来临的困扰时的不同人生态度。

电影很文艺,讲的也都是女性在生活中会经历感受到的。

(BTW,个人觉得周秀娜真的是挺漂亮的,而且演技越来越好了。

)三十岁的林若君是中产阶级职场女性的代表,性格坚强、独立、美丽上进,又得到公司老板的器重而升职。

看似表面把人生掌控很好的她,在面对爸爸过世,男朋友心不在焉的爱情,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失控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三十岁的黄天乐,一个长相胖胖的天真活泼女孩,在唱片店里卖了10年的唱片。

在三十岁得知了自己得了乳腺癌而想要开始谈恋爱、完成自己十几年想要去法国旅行的梦想。

不知道现实是不是真的有林若君和黄天乐这样的性格和故事的人存在,但我觉得每个女人都要学着不去依赖工作和爱情、也都有一个“黄天乐”去值得发掘。

林若君说自己从小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后来发现其实自己是一个很依赖的人,依赖工作,依赖和朋友去吃饭、就依赖睡觉。

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打发剩下那些无聊的时光。

当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

工作和爱情好像是这些女性们用来填满生活的两件利器,没有合适的男孩子恋爱,或者觉得男孩子靠不住就会努力想要赚钱,可是钱赚到了,职位升了,其实最后生活也就那样了。

工作和爱情真的可以给女性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吗?

电影中用黄天乐乐观的口味问“三十而立”“立”是什么?

应该是“三十而下”吧!

三十岁倒下,身体检查。

是啊,“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是什么呢?

就算有钱、有房、有车、有家庭?

三十岁的生日的那天也不过是人生中最普通的一天。

就算没有,也其实都没有什么所谓,因为每一天都是人生的倒计时,有一天我们最终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29+1》的电影真的很文艺,用对比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两种女孩面对都充满问题不同生活,面对不同生活的态度。

导演可能也是想让更多的女孩们,跳出“30岁盒子”的标签,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最后找到我们自己。

用我今天才看到朋友的ins的一句话结尾:Over my life I have met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people. Those who are extraordinary are those fully themselves. (我的一生见过寻常人和不寻常的人,那些不寻常的人是追寻到自己的人。

 4 ) 从零开始

29岁第一次看,那时和你一起,习惯晚饭后一起相依观影;35岁再看,在同样的房子,你却不在身旁了。

独自一人,真切经历体会了林若君的一无所有,泪水不停流过脸颊、经过下巴、落在心口、滴在地上。

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很独立的人,离开了才发现自己依赖感那么强。

再看是因为记得周秀娜的痛郑欣宜的笑,想寻找一些启示。

确实再难过,挤出笑的表情,还是可以释怀一瞬的。

愿如BGM张国荣的《从零开始》:来日你我再度相见,仍是旧日动人笑脸。

给我熊热眼光一遍一千遍,还望说声不变不改变。

 5 ) 女人30,是一战还是一站?

2017年,我整整30岁。

在30岁的这一年,我结了婚,换了一个城市生活。

像是又一次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许多的事情,从零开始。

我不得不去适应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去了解新城市的人,找新的朋友。

我无法单纯地总结这一切,到底是好还是坏?

起码有一种状况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新的环境与状态之中,我从来不敢有一丝偷懒。

总想在这一段路的起跑线上,可以走的多一点。

也想着,付出全部的努力把要做的事都做好。

生了孩子的朋友跟我说,得趁早生孩子,过了30岁,身体会大不如前。

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多赚钱见世面,是女人的安全感。

出门倒垃圾都在盛装下楼的朋友告诉我,漂亮才是女人的第一生产力。

这些我全部都认同,又觉得全部都空洞。

30岁女人的矛盾,大抵都如此。

还有一个月过30岁生日的林若君,也陷入在同样的矛盾之中。

每天早上都一百个不想上班,却又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化妆、选衣服、赶车,开会。

结束这一切,和朋友们吃饭,收喜帖,被人问什么结婚。

认识十多年的朋友变的没什么话聊。

在深夜打个电话给在出差的男朋友,只是换来很累,早点睡的只言片语。

好吧,既然生活这么无聊。

那就努力工作吧。

工作的回报果然高于其它一切付出,30岁的林若君升职成了总监。

接管了超级厉害的女老板依琳的接力棒,不得不像依琳一样,每天早上要最早一个来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公司钥匙在林若君手上。

小姑娘们穿着吊带吃着红豆沙吹着十几度的空调,热情似火。

坐在办公室的林若君却围着围巾、喝着热的姜枣茶。

依琳跟林若君说,每30年,是土星的一个周期,这代表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多变化和考验。

这个说法是真的。

客户的刁难、男朋友的不冷不热、家人生病。

住的好好的房子,被房东通知一周内就得搬出去。

一向认为自己独立坚强的林若君,面对于这些考验,根本应付不过来。

她问大家,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没来由的就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脸一直流。

我说,当然有啊。

哭几乎是我人生中最能让自己暂时解脱的方式了。

可是,解脱也不能解决当下林若君的问题。

分手、父亲去世、辞职。

在什么都想做好的30岁,却突然像一脚踩空了楼梯一样,一切失去了控制。

亲情、爱情、友情、事业,一个都没有守住。

这个时候的痛苦、无奈 、不甘,并不是哭能释放的。

和林若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也在面临着她的这个土星周期。

同样是30岁,跟林若君比起来,黄天乐要“惨”的多。

她很小就失去的父母,从20岁到30岁,一直在一间小小的唱片店上班。

每个月赚的钱只够自己吃穿住,她长的一点也不漂亮,不会化妆,不会打扮,还长的很胖。

30岁的黄天乐,还是像个孩子一样。

她的座右铭是:凡事笑一笑,自然没烦恼。

即使拿到了乳腺癌的报告,她也没有哭。

她只是做了一个决定,去完成一个梦想:她要独自去巴黎。

她在完成这个梦想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她家里的一面墙上,她用自己的相片拼贴了一个埃菲尔铁塔,张国荣的《日落巴黎》是最她喜欢的音乐电影。

黄天乐还有一个自传式的日记,里面记下来这些年来,她所有的快乐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30岁的林若君和30岁的黄天乐,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遇。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其实,我上面的说的林若君和黄天乐,是一部电影的两个人物,这个电影叫《29+1》。

如果我们非要延续剧情的话,我想,你我大概是林若君又是黄天乐吧。

电影中,正经历第二个土星周期的成功女老板依琳说,现在你们经历的一切,都是选择造成的,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接受你的选择所造成的代价,以及,你在每一次选择时,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去做好它。

我在游泳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62岁的阿姨。

她说她从60岁时开始学游泳,用了两年时间,才终于算是学会。

最开始学的时候,家人反对、同龄人讽刺,和一群孩子在池子里扑腾,自然也免不了被围观。

不过,都不用在乎。

她说,重要的是我自己愿意这么做。

她说,天天跳广场舞也好,我来学游泳也好,看起来不同,活法也一样,只是选择各异。

不要把某个年纪是就应该是某种状态当作一种常态。

同样的30岁,林若君、黄天乐、还有我。

看似都应该被划到一个范畴里面去,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大不相同。

或者说,我总是穿梭在她们二人之间。

我做起事也激进如林若君,偷起懒来,也是一个黄天乐。

成天都盼着着我的日落巴黎的梦想快点实现。

有时候,我也会迷惑,我到底是林若君还是黄天乐。

前段时间,在网上抄过一首小诗: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所有关于特定年纪的判断,似乎都不是正确的。

每一个认为30岁的女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无疑是在给自己一个枷锁。

忘记年纪的焦虑,或许才真正是这个土星周期最应该有的变化。

曾经以为,30岁,将是人生一战。

事实证明,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站。

 6 ) 三十而立,我很快乐

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塞满,甚至忘记了如何独处。

当你每天只能喝红枣水养生,却不敢尝试红豆冰的爽感。

当你清晨起来又发现多了一条皱纹时,你觉得整个人生都完了。

这是三十而立的女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同样,这也是电影[29+1]探讨的主题。

电影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周秀娜饰演的林若君,一个典型的都市白领。

一面忍辱负重,一面与相恋多年的男友面临七年之痒,却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郑欣宜饰演的黄天乐,极为平凡但人如其名每天活得都很开心。

作为同名舞台剧改编的[29+1],在电影语言处理上虽然偶显稚嫩,但贵在感情真挚。

你甚至可以隔着银幕感受到,导演彭秀慧那种单纯而坚定的情感。

电影中的两条线尤以林若君那条处理的完整。

亲情、友情、爱情包括职场状态都有所涉猎。

电影有几个手法处理的很微妙。

首先是时空错位剪辑。

比如,林若君面临刁难自己的女客户时,电影剪辑出两种情景,一种是她假想的画面:和客户撕逼赢得尊严;另一种则是现实生活中她不断向客户委曲求全。

这样的情景,想必所有上班族都有所经历。

这虚实之间的对比,愈加令人感触在忙碌的生活中,工作到底是否要左右一切?

除了剪辑,周秀娜此番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在观众以往印象中,周秀娜是性感的代言词。

但这次,她努力脱掉性感小猫的外衣,每一次情感发力时,对情绪的拿捏都比较到位。

时而女强人,时而撒娇任性,时而流露出坚忍的目光,性格转换自如。

除了剪辑、表演带来的小惊喜之外,电影对于生活细节的真实呈现,也会让观众完全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开篇林若君的朋友忙着结婚,为大家赠送喜帖里面包裹着精美的西饼,而彼时的林若君内心os的却是:送什么西饼,奔三的女人不应该送点面膜吗?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电影在林若君的故事中融入了更多现实成分,而相反黄天乐的故事则过于梦幻。

这也是本片问题之一:过于煽情。

女导演煽情起来也是很难抑制住情感。

很明显,黄天乐的出现更像是辅助林若君的成长而存在,这个人设显然过于单薄。

而黄天乐在遭遇生活重创时那种天真,电影也并未做出合理解读,难道只是性格使然?

但现实生活并非那么简单。

而那些拍照,独自旅行的梦想又显得幼稚,好在导演并没有给观众强加励志的嫌疑,可能彭秀慧就在生活中就是这般单纯美好吧!

我在看片时,同场的很多女观众都看哭了,这说明电影真的做到了“共鸣”,虽然每个人的共鸣点不同,但能戳中人心已经实属不易。

 7 ) 29+2

2017年,30岁的这一年。

年初彻底删除了关于前男友的一切联系方式,从此,一别两宽,再也不见。

3月份因为工作需要,临时调去人力部门,开始了更为累心的工作。

因人员大调整,一开始便是裁员,作为公司最老的员工,接手这样的工作,心里着实压力很大,很多熟悉的面孔,却再也不能作为同事。

7月份去南方的城市,进行分公司撤城的工作,所有善后的事宜中,最难处理的无疑还是辞退员工。

“夏日的燥热总是惹人心烦再见说了一次又一次和你 和她 和他 还有那些城市成长的路让人有多痛鲜血淋漓”现在在看这条微博,已经想不起当时自己的内心到底难过成什么样子了。

8月,人力部的工作告一段落,重新回到了原来的部门。

因为各分公司运营的不是很好,所以和本部门的同事说,一定要努力完成我们能做的所有事,帮公司渡过这个难关。

9月,快放十一假之前,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那时候就隐隐觉得,我可能要和这个从零一起陪它成长的公司说再见了。

两个在一起工作了四年多的同事,也在9月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公司,还记得我们抱头痛哭的场景,以及自己一个人落寞的走在街头,眼泪肆意的流,却再也没有人递过来纸巾。

10月,公司宣布调整,实则倒闭。

接下来我们十几个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处理善后事宜。

这期间,更为繁杂的工作,也见过警察,收到过威胁的短信,还有数不清的冷言冷语。

委屈的大哭过,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后来可以笑着和朋友说,没关系,就当是人生经历罢了。

以上,是在我30岁的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影片中,林若君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

辞了职,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

原来平时一直依赖工作,下班之后依赖和朋友吃饭,再没事做,依赖睡觉。

当你发现一个人真的无事可做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好。

还是我不懂得和自己独处呢?

你一个人在这个屋子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写写日记,吃个苹果,拍拍照,自己和自己说话?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因为每一分钟我都很努力的做自己。

我觉得所有的事都在我掌控之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我好像在走一条楼梯,突然间踩空了一脚,不知道跌到了哪里,好害怕。

你有没有试过,眼泪是一直这样流下来,流过脸庞,流到下巴,滴到心口,再掉到地上。

我以为自己一个人不会害怕,但是原来我好怕。

反反复复的看这段,泪水也始终在眼眶里打转。

因为这些话,感同身受。

只有和她一样经历过这样的事,才可以感同身受吧。

30岁,失败的感情,失败的工作,失败的生活。

但是,我的30岁,已经过去了。

希望在29+2岁,遇见另外一个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8 ) 18岁的我,有时也在想,三十岁的我是什么样子。

即将踏入三十岁的两个女子,有着不一样的生活际遇。

林若君,面对工作重压、双亲病重、脆弱爱情,身心疲惫;黄天乐,乐观积极,热爱生活,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追寻美好爱情,也从未因为微胖身型而错过美食。

意外闯进彼此的世界,影响彼此的生活。

到底谁的生活才是真正30岁女人的生活,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想活成黄天乐,却会不知不觉中过得像林若君。

18岁的我,有时候也会想,30岁的我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18岁,还很年轻。

那20岁呢?

也很年轻。

那25岁呢?

27岁呢?

29岁呢?

18岁的我们在父母家人老师的眼中,可能还是孩子,做的事情也显得幼稚,所以,我们自己也把自己当孩子看。

20岁的我们突然不得不考虑工作、生活,20与18只相差两年。

25岁的我们也许还一事无成,却不得不开始考虑成家,五年之间,我们得做好工作,开始建立家庭。

27岁的我们会被各种催婚,甚至生小孩,仿佛再不结婚就晚了。

因为我们又老了两岁。

29岁,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的大龄剩女,在奔三的年纪里,身边的朋友大多早已结婚生子,甚至已经有了不止一个孩子。

这时候还是一个人的你就成了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更变成社会问题。

30岁之后呢?

可能当初的满怀希望也被生活的泼的冷水浇灭,焦虑不安也逐渐挥发消散。

18岁到30岁,十二年,我们就要被迫完成长大成人,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等等重任。

仓促之余,我不禁又想,30岁之后呢?

40岁,50岁,60岁,70岁,甚至80岁,90岁,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把孩子养大,等孩子结婚生子,等孩子老去,享受老年生活,可这时我们已经太老哪都去不了了。

我妈24岁生了我,到现在还在跟我抱怨多么年轻就为了养我变胖变老,身材走样。

于是也经常跟我说,不要十七八岁就成天想着要谈恋爱,先自己学会好好生活。

老实说,慢慢长大也不错。

那要变成什么样呢?

我想,在三十岁的年纪,我应该是忙碌的,不是忙着照顾孩子,维持家庭,而是,在工作几年后,能够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忙着享受自己的生活,把生活过得精致优雅一些,淡定从容一些,恣意妄为一些,然后,为以后的生活阶段积累更多东西,金钱也好,经验也好。

就像曾经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把手表调快五分钟,多给自己五分钟的假想时间,不仅能让你准时,还能让你更从容。

多给自己五年的时间,准备更多,收获更多,毕竟我们还有往后五十年的时间。

所以,在19+1的年纪,为29+1做些准备,不是准备找个人建立家庭,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起加油吧。

 9 ) 奔向心之所向,才叫做不留遗憾

三十岁 土星转到的第一圈父亲因病去世、多年男友出轨分手、工作升职但是觉得忙到忘记学会自洽或许这就是平常的其中一种呈现乳腺癌第三期另一种呈现苦难很多 都在猝不及防的时候奔涌而来 能不能平安渡过 靠的不只是当下的去努力不放弃 还有从前的积累 任何方向的所以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every cent count 即便过去有遗憾 但是遗憾本身也是一种指导 它存在的意义除了它本身 就是别再重蹈覆辙要珍惜回忆 重置遗憾 活出更好的人生 活出并非仅一维成长(只被时间年岁推动)的人生

 10 ) 远去……那日落巴黎,再去找那自由再冲刺

由大热舞台剧改编的电影《29+1》于6月2日正式在内地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两个30岁的女子不同的际遇与心境,表达大都市强压环境下,我们只要保持初心,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所需,重新出发,一样可以乐观拥抱明天。

我自己最喜欢的应该是电影的音乐,因为用了我很喜欢的歌曲,哥哥的《由零开始》及Beyone《早班火车》 。

记得上一次在电影中听到《早班火车》是《点对点》,这次又听到了,与电影画面也配合得很好。

当时黄天乐,在东铁偶遇初次暗恋对象,“愿永不分散,祈求路轨当中永没有终站……”电影中,这位暗恋对象用了一位外形稍逊的演员,而黄天乐并未因为对方外形老去而不开心。

这里的表达手法,一方面是为了搞笑,另一方面表达了黄的乐观性格。

即使对方视她如无物,但能重逢这事对于她,已经是十分开心。

多挖掘生活里的小幸确,开心的能源就会增加。

另一曲为《由零开始》,影片最后的字幕说:出发,每个阶段都可以重新开始。

我们往往在紧张生活中迷失,家庭爱情事业的种种压力,令我们喘不过气,甚至乎如片中主角一样,无助得让眼泪直流,泪水从脸颊滴落下巴,再滴落那颗伤透的心……我们都曾傍惶无助、爱人背叛、亲人离开,那一刻,恍若天塌下来,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当林若君身于这处境时,是黄天乐的日记唤醒了她。

黄天乐令林若君明白,重拾初心了解自己的需要,向真正向往的生活迈步,即使已经30,仍然可以是起点,仍然可以重新出发,找那心中所想。

电影的表达语言很细腻,从一开始的起床序曲,已经可见一斑,这就是导演的编剧能力。

那样早晨中女子,大家都一样。

每天我们为了维持职场里的形像,为了保持爱人心中的完美形像,我们起床后,就如上战场打仗一样紧张,每个动作、步骤,天天重复的繁琐,不但做着累,看一遍你也觉得累。

那是为了什么呢?

还不是我们的不安感。

我们害怕失去,失去爱人、失去地位,所以必须每天努力拼命维持。

从这一序幕,已经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我们都不安……之后电影更逐步推开林若君面临的困境:事业的压力、业主的逼迁、爱人的背叛、亲人的离开……接踵而至的难题,令林若君一再失望。

可即使失望,不能绝望啊。

林的心境从黄天乐的日记中,阴霾逐步散去,是黄天乐的乐天,影响了她。

电影最感动的是林与父亲那段对话,“你记唔记得……”。

年纪越大,我们越回忆以往,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不可以回头,但趁着我们还能回味,让我们细说过往那种种,那些愉快的玩乐、那些消失了的美食、那些粗心的遗憾,让我们多说说,才能在分别后减少遗憾。

一场电影下来,平常压抑的情感宣泄了,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这是一部讲述30岁女子的故事,也是一部不只适合30岁女子看的故事。

你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进影院感受。

每个阶段,你都可以放下,寻觅旧日动人故事,迈向美好明天PS: 蔡瀚亿与郑欣宜演绎了一段清纯真挚的感情,给观众清新的初恋味道娜姐抛弃了以往的花瓶形象,表现出演技实力的一面,值得赞赏。

《29+1》短评

不知道如何评价这部算不上电影的电影,又是一位新导演的不成熟的作品。就说个从这部电影想到的一个题外话吧,香港很少出现天赋派的演员,大概是地域狭窄不能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吧。周秀娜如此,Asa如此,邓丽欣也如此,就连现在封神的张曼玉和郭富城也是如此,都是演了几十部电影后忽然开窍演什么像什么的。周秀娜虽然很努力,也不跳戏,但总觉得是在演。而郑欣宜连表演的门都没入,怎么可以演得如此做作过火,极度不自然。

7分钟前
  • 卡卡
  • 较差

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以后我就要拍这样的片子。它在适合的时候说了一句step out.

10分钟前
  • 普拉
  • 力荐

我已过三,顺其自然吧。

14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整体还不错

17分钟前
  • 小杨树
  • 还行

心情真复杂,转眼周秀娜、郑欣宜都开始演30岁的女人了……#舞台剧的改编还是有硬伤,电影的冲击力毕竟不是舞台,所以可以再砍短一点。#

19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用力过猛,尬得抠脚。1.正好在同业做过管理,我不会提拔内核这么不稳的一个人做主管。2.都什么年代了提起旅游还张口闭口巴黎,low爆了,编剧如果提冰岛中东中亚勘察加南美甚至南太平洋跳岛我好歹还敬你懂玩会装。综上,这些错误设定让我觉得编剧段位不够,故事不可信,人物立不住,不值得看。

2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我觉得不好看

29分钟前
  • 风味人间
  • 较差

年度最佳港片,一次出色的舞台剧改编。我们终于有一部<Toni Erdmann>式的女性电影了,生动细腻,简洁纯粹,对生活与生命的解读更超越<七月与安生>。锁定金像奖女主提名。

31分钟前
  • Hello
  • 力荐

背景非常熟悉 年纪也相当接近 蛮有带入思考的一次观影经历

34分钟前
  • Cosine 万一
  • 推荐

AB还是当年的AB,而周秀娜已经不是当年的周秀娜。同样嫩模出生,一个还在靠脸,一个在拼演技。PS:被张汉明吸粉!幸好来看了,没错过这样一部很用心的电影,看完哭成大红眼。

38分钟前
  • 小包子~
  • 力荐

很遗憾没赶上稀少的排片。刚经历过29+1,特别知晓所谓年岁压境的惶恐,但林若君,更多要面对提炼过的家庭工作爱情友情的变迁。但幸运之处,又是遇到世上的另一个自己,仿佛一无所有,却又朗然自若。少的那根筋,允许人从零开始。虽诸多巧合,但动人。周秀娜刮目相看,郑欣宜很暖。软硬天师老了。三星半

3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看过题材介绍就等着资源来看,看完之后竟然觉得比看了好评批评后带来的预期还要好。这部电影在我心里是完美的,它讲的每件事情都砸进了我的生活,两个女孩,那么多女孩,我都有与她们的故事感同身受的灵魂碎片。哭笑交融。刚好的舞台剧感我个人很爱。

43分钟前
  • 诶你叫什么来着
  • 力荐

哭晕厥,站在30的路口,谁又不彷徨呢?其实评论里那些恶毒的指责我觉得很莫名,导演只是通过两个具象化的人物,展现不同的遭遇可以用一样乐观的姿态面对,为何导演需要给你们答案?为什么导演要面面俱到,给你一个完美的女性人生?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是吗?

47分钟前
  • Ecane
  • 力荐

成也舞台剧,败也舞台剧。两个角色掰开看都有可取之处,能用真情实感让人共鸣,对于新导演就算得上合格了。不足反倒是两个角色的链接,这种形式化的实践在舞台上成立,对于电影来说就略草率了些。另外,电影整体气质也很真空,没有什么烟火气,这也是舞台剧改编没落实的问题。

49分钟前
  • 较差

谢谢你闯入我的生活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算是一部比较走心的小清新电影了

53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两条线,一条现实,一条理想。离30好像还有很久的现在,突然觉得某一天我也会经历这些问题:因为生活轨迹而变得互相不理解的朋友,因为生活方式而变得无话可说的爱人,因为生活压力而变得无法珍惜的亲人。我更喜欢这条线,尤其是开头的片段。唉,后来的交集显得刻意了。

58分钟前
  • 陈一日
  • 还行

若时间注定要让你离开,我又该怎么学会不依赖。

60分钟前
  • 最后一颗栗子
  • 推荐

所以这部电影是在说除了傻乐呵的胖女孩,其他女性升职也不值得喜悦且没有男人很惨?真是离谱好吧。

1小时前
  • .
  • 较差

香江都市版fleabag 无奈主题人物叙事毫无新意

1小时前
  • 一叶
  • 较差

我是直男。不懂女性视角。

1小时前
  • 甲马不是马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