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密的一夜
One Night in Miami...
导演:雷吉娜·金
主演:金斯利·本-阿迪尔,阿尔迪斯·霍吉,小莱斯利·奥多姆,Eli Goree,兰斯·莱迪克,Christian Magby,妮基·罗宾逊,Joaquina Kalukango,迈克尔·因佩里奥利,小拉里·吉拉德,D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演员雷吉娜·金将执导电影《迈阿密的一夜》( One Night in Miami),改编自肯普·鲍尔斯处女剧作的舞台剧。现在肯普·鲍尔斯已经将原本的舞台剧剧本改写成了电影剧本。 故事发生在1964年2月25日的夜晚,年轻的卡修斯·克莱击败了桑尼·利斯顿成为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却因种族隔离法..详细 >
刀光剑影的思想对撞,精彩精彩。没提名奥斯卡最佳可惜了。
抱歉,欣赏不来,就开头还行
这样的剧本往稳里走怎么拍都不会错。人物原型的意义已经说明一切了。
本片是演员转行导演的处女作,一部信息量很大的电影,保留了原版舞台剧的大量对白,将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黑人的事迹与种族隔离问题的各种怪象浓缩在两个小时内,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也有明显的影射,它是黑人平权运动蓬勃发展之年的较好纪念品。
感觉这样的脚本还是更适合拍成舞台剧,不适合电影这样的载体。首先无法假设所有观众对背景有了解,在小旅馆大段大段四人对话台词,显然不符合观影体验,后面无奈快进⏩完了。
简单来说,就是马尔科姆舌战山姆·库克(两人后来在本聚会发生一年内相继被枪杀),阿里(当时还叫Cassius Clay)在纠结是否皈依伊斯兰教和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马尔科姆此时刚退出伊斯兰国,阿里后来与其断交,但再后来他也退出了),吉姆·布朗充当和事佬(相对最没存在感)。
第一次看到海报只看到了名字和四个人的pose,还以为是The Hangout的黑人版……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是非常严肃的讨论黑人民权运动的片子。四个人都大名鼎鼎,不过看这部电影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互相认识,也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夜晚。很明显是舞台剧改编的,重在对白,80%的场景都发生在Malcom X住的旅馆里。四个人分别代表了黑人内部的不同声音,对如何进行民权运动有着激烈的观点冲突,非常有意思。Jim Brown后来还和Kanye一起去见了Trump,也是很实用主义了。
看完之后就知道为什么皮克斯要找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的Kemp Powers加入Soul的创意团队了。同样是舞台剧改编,第一次执导长片的Regina King的基本功还是挺扎实的,观感要比《蓝调天后》好很多,四位主演的发挥也是相当出色,但台词的设计感依然相当舞台剧。而结尾只字不提Malcolm X住所被纵火、最终被刺杀的幕后元凶正是他在片中即将划清界限的极端组织Nation of Islam,反而被有意误导成“为种族正义而殉道”,这就有点扭曲历史、迎合当下了
完整复刻了对于“实然”和“应然”的争论。Malcom是怒其不争的哲学教授刘擎,Sam是哀其不幸的经济学教授薛兆丰,Jim是左右逢源的文艺界老炮蔡康永,Cassius是游戏人间的天选新秀李诞。他们不需要电影,那些慷慨激昂的可以被印在美国中学课本上的发言,给一个演讲台足够。
四个著名的美国黑人1964年在迈阿密的一夜,以不同的信念追求黑人的梦想。
门槛好高啊 要完全理解内容 你得知道Sam Cooke Malcolm X这几个人的背景 那个特定的年代 不同领域的黑人KOL对于黑人在美国的地位和struggle都有不同的意见 话剧感很强 后半段基本就是酒店房间内的大段讨论对话 非常考验听力 但是结尾Sam Cooke唱起A change is gonna come我还是鸡皮疙瘩起来了 怒加一星 以后如果有Sam Cooke的传记片 请一定找Leslie Odom Jr啊 嗓子太棒了!
有点无聊
5/10
行云流水般的一部,事件选取角度不错,短短2个小时把平权这件事描绘得足够立体又不刻板。
比绿皮书强太多了,最后一首歌的emotional payoff只能以惊人来形容。作为处女长片,Regina King值得为此骄傲。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一夜争论。
Really boring. One of the most overrated films ever.
据称这片子要被CC收录了。私心说,这是目前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所讨论的议题和我们毫无关系,它呈现出了一个社会中精英或者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为没有话语权的人们发声、代言。偏颇、激进甚至极端,人无需为自身的局限性而感到羞愧,正因为这样,讨论激辩才有意义和价值,方向总是在不断的对抗与质疑中慢慢显影的。反观当下,反观我们,最应该发声的精英们,要么噤若寒蝉,要么作壁上观,要么随波逐浪,我们有的是知道分子,缺的是知识分子。
阿里真的太漂亮,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