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最最最最最最垃圾的电影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发现这电影的拙劣之处了做作的表演 没有交代的剧情 没有逻辑的悬念 以及一大堆似曾相识的场景故事 我说你拼接就拼接 干嘛那么牵强·········· 莫名其妙!
但是我还是坚持看下去 怀着一颗渴望找点平衡的心 我忍着看完了哎 知道我看的end三个字的时候我才发现这片子就是一不折不扣的垃圾·················· 浪费时间 浪费钱 这一天的心情都破坏了············满怀期待看的一部科幻片却把我搞郁闷了··············是不是科幻片都这脑残!!!!!!
哎··········· 谁能推荐几部经典点的科幻片啊······· 我来冲冲味儿·············
又说是一本继哈利波特之后的,先是暮光之城,现在又轮到这么一本书。。。
感觉很一般,银舌,这种有特异功能的故事没有魔法来得要精彩和刺激,对于女儿遗传老爸的银舌的特异功能,怎么太容易想出来了。。。
何况这世上只有一个J.K.Rowling。。。
想换点新鲜的口味可以看看这个那些新鲜的动物 华丽的场景都是不错的看点刻画人物方面虽然简单点但至少是大众口味的观赏片子复杂的世界 简单点好 开心就成
积压了很多电影没看。
不是没心情,就是没时间。
总觉得,每部有价值的电影,需要准备不同的心情。
前天晚上,把不久前留着的《Inkheart》看了,是部奇幻片。
以前也看过种种科幻、奇幻的电影,但都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出彩的就在那些神奇与不可思议上。
但是,这部片看完后,忽然发现我很喜欢。
似乎它的定义,远远不止奇幻。
人总想具有某些不一样的能量,好证明自己的special。
当这种力量变成一种负担,甚至一种灾难时,人又那么的期待平凡和简单。
这似乎有点像美剧《Hero》的感觉了吧,呵呵。
故事里,Motimer的speical就像神笔马良似的,能让纸上的人物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与神笔马良不同的是,他不需要画,他只需要大声的读出来,就想咒语一样……所以,他被那些从书里出来的人们称作“silvertone”。
在不知情下,灾难就这么发生了。
当他在她女儿摇篮前,他的妻子前,读着《Inkheart》这本书时,一切成了现实,刹那,他的妻子消失……因为,从书中叫出一个人物,似乎总有个人会被替换进去,他的妻子就……十多年里,他瞒着女儿Maggie真相,寻找着几乎绝迹的《Inkheart》,望着哪天能把妻子救回来……而被他叫出来的人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做着贪婪而罪恶的美梦。
《Inkheart》是本魔幻书,从里面出来的,都是恶魔和怪兽似的动物,他们在书中是被唾弃被鄙视的物种,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他们得到了所谓的自由与报复似的快乐。
他们,不愿回到那个书中的世界。
所以,他们几乎毁掉了所以的《Inkheart》。
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Dustfinger。
他渴望回到书中与家人团聚。
所以,他一直在找silvertone,在找《Inkheart》。
故事倒叙似的展开着……以前,没有想过,万一哪天,书上的人物活生生出现会怎样,哪怕演成了电影,哪怕生活中的确能找到书中某些人物。
但是,都没有直接出来的那种强烈的震撼。
因为,你发现,他们灵魂真实的存在着,而且完全符合书中对他们任何一处细微的描写。
看书的时候,只是在脑中构出那种种画面。
其实,不然的。
看书时,应该把自己放到书里,跟那些人对话,聊天……输入自己,而不是输出结果,这,才叫身临其境吧。
正如最后《Inkheart》的作者一直以来的梦想一样:进入他梦想里的世界。
应该是进入他创造的世界里,他称那是“set him free”。
Dustfinger在书里,丑陋无比,自私无比。
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是那样,完全匹配作者的角色。
但后来,他也set him free了。
因为,他突然明白:他永远是自由的,不是作者把它写成那样,他就该那样。
他可以控制自己。
他,可以!
是啊,生活中,你真的就是大家想当然的那样的你吗?
伪装的面具后面,真实的你,躲在了哪里?
是不是有些时候,你该用你的坚定与勇气,摘掉世俗的面具,做真正的自己呢?
最终,Dustfinger还是没有走出叫“自私”的圈子。
他没有相信Motimer跟他许下的承诺,救出她的妻子后,Motimer也会把Dustfinger念回出。
他准备黯然离开时,Motimer追了过来,最终把他送了回去。
不要因为自己自私,就把别人都想成时自私的。
不要因为自己曾经自私,就认为自己永远会被人瞧不起,被遗忘……每个人,都有悔改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那罪恶贪婪的人群们,本性永远如此。
他们的世界就存在于书中那些阴暗的角落。
在光明世界里歇斯底里的叫嚣,无非在掩饰内心无穷的自卑。
愈是放肆,愈显出他们的恐惧与不安。
在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或者说,不属于他们能承受的道德、良心里,他们终将化为灰烬……正如故事的结局。
人的潜力无限。
我永远相信。
往往,也总在被逼迫的时刻迸发到极限罢。
Maggie遗传他爸爸的神力。
她同样可以把纸上的一切读出来。
于是她被那些恶魔们控制着。
在高潮部分,情节的变化,全部由Maggie掌控。
恶魔比她读出邪恶的Shadow,最终,她在《Inkheart》作者的鼓励下,在他爸爸爱的鼓励下,在自己那份坚定与善良的心灵下,编写着不一样的故事:The shadow turned away from innocent and back to the evil master who had controlled him all these years. The shadow reached out to him with ashen hands. And as it did, Capricorn began to crackle and fade like the old page of a book, growing transparent and thin as paper… Capricorn’s ink-black soul filled with terror…As he saw the end was near. And, so, too, did the souls of all those within the shadow’s gaze who’d committed villainy in Capricorn’s name. And then they blew away, like ashes in the wind, while the terrible monster himself disintegrated and was no more…奇幻电影中,普通人类的力量总会渺小,脆弱。
但永恒的,也是无敌的总穿插于故事始终,编剧们也乐此不疲的用着,那便是——爱。
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父女之爱,夫妻之情,姐妹之情……最喜欢的角色是Maggie的姨妈,Elinor。
她嗜书如命,原以为是自己的妹妹抛家弃子的跑了而对Maggie的妈妈有些怨气。
虽然她急着性子,大大咧咧,但永远刀子嘴豆腐心。
她对Maggie这个小女孩的爱,以及对妹妹无尽的牵挂不是在她嘴上体现,是在她的行动,她的一举一动上毕露无疑。
我喜欢这位女魔头似的大女人,够个性,呵呵。
尤其是一大把年纪还骑着摩托车像侠女一样飞驰到山顶拯救亲人那一幕,太帅了!
这是一个对于喜欢看奇幻电影、小说的人们来说,很普通的电影,但是对于喜欢阅读,喜欢摸着厚厚的旧书痴痴笑一下的,喜欢享受生活、享受微笑、享受爱的人们来说,绝对值得一看。
记于09年5月3日
早上把墨水心的书最后几章看完,觉得结局的确可以引续集出来……想么反正介绍说了是三部曲第一部,那么给后面续集留个BOSS也是正常的……书有点长有点罗嗦,情节倒是很不错,悬念设置以及斗智斗勇的场面什么的,虽然我因为看各种小说以及悬念片看多了很早就知道蕾莎MM的真实身份,但是女主MM的老爸那个特异功能我还真没想到……结果看到一半手贱去翻了封底的介绍,被惨无人道地剧透了……算是个悲剧……看完书我觉得有这个资本去看电影了……发现先看书再看电影是一个悲剧……书里的悬念多了不少不说,电影居然把结局也改了……乃居然把留给续集的BOSS一起弄没了……还有电影最后居然是让女主MM亲自写了念……太疯狂了……早知道这样就不用找书念道具出来了,直接写了不就完了囧……好吧……这个据说是“伪大片”也就是国内炒得很厉害其实人家拍电影的根本没觉得自己在拍大片(但是这部片子明显用了那么多STAR,某女星居然还是跑出来客串的只有1个镜头ORZ)= =||| 也好,这样也省得商业气息太浓重……说实话这样看下来大成本大规模的特效场面除了结局那段也没多少……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话说中文版小说翻译囧……Dustfinger=灰手指(电影)=脏手指(小说);Silvertongue=银舌(电影)=魔法舌头(小说)……难道是因为从德语翻过来的英文和中文是不一样的么……稍微讲下人物……女主萝莉MM在原著的感觉更年轻一些,像12岁的样子……但是电影啊……乃真的只有12岁么……我怎么看乃都觉得是15岁了啊(于是发现如果真的是15岁的话电影里就该长得跟20岁一样了= =|||西方人的悲剧么)……还跟一千零一夜里面掉出来的正太眉来眼去的……太疯狂了……吐槽完毕,说正事:那个……女主的性格还是很不错的,属于相当淡定的那种,碰到BOSS临危不惧,很坚强的姑娘(我喜欢),不过就像我说的,在看书的时候我自己YY的女主MM的样子更偏向黄金罗盘的莱拉一些,电影里稍微有点差异……不管了,外形不是最重要滴,性格对头就好最后让我吐槽她在结局朗读的那套衣服……那是什么衣服啊,就好像千百根白色的咸菜贴在身上啊喂……还有,片尾曲是你唱的吧,肯定是的吧……性格改动比较大的是她老娘,本来书里面人家MM是相当淡定相当理智不轻易表露感情的女人,跑到电影里感觉就desperate了很多,尤其是看到自己老公的那个时候(话说书里面哪来这么早就见到自己老公的)……虽然我是很理解她的内心痛苦……但是这个性格改动比较大,稍微有点不太能接受,而且居然流着眼泪当面认女儿,你这不是直接送把柄给BOSS抓么真是的……电影里比书里看得爽的是Dustfinger,我姑且按照中文版小说里叫他脏手指好了……那个……用了好帅的演员……真的很帅……很强的人……放日式民工漫里可以做主角小强……大衣也很有爱偶很喜欢这个角色……于是为了脏手指我就给这电影4分了……其他人我就不多说了……老头囧,性格也变了……欧巴桑倒演得很棒,不愧是HELEN MILLEN(是这么拼的么),姜还是老的辣……算了……不讲了……就到这里了……我敲字敲累了……一个问题是,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把人物从书里面念出来的特异功能的话,我念谁比较好呢……原作写于2009-08-18
这是一部童话似的电影,如果现在我还是个小孩的话,我一定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很美,画面也很美,主题也是十分有创意的。
虽然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优点莫名其妙,但是慢慢的就喜欢上了,结局扣人心弦,但是又是那样合情合理,让人心生美好。
"英国有写《哈利波特》的J˙K˙罗琳,而在德国则有柯奈莉亚˙冯克"电影"Inkheart"改编自冯可的同名小说,德语"Tintenherz"在08年的预告片中,我就对此片上心了,别笑我幼稚,要知道,与书有关的魔幻故事本身已够吸引人的了!
故事情节挺简单,"The reader"通过大声朗读可以召唤出书中的人、事、物,而他的妻子却消失于其中了接踵而至的是一团混乱,与由此开始的冒险独出心裁之处,即是当那些童话、魔幻书中的人物来到现实之中,此前的故事将第一场景设置为魔幻,而这个则是将魔幻代入到作为现实的第一场景中老酒换新瓶,但换得挺有趣......我对原书很有几分兴趣,文学往往是这样的,差不多的故事,看你如何组织、安排,以及,使用怎样的语言只要这些元素搭配、选择得当,即可引人入胜再来瞧瞧电影,我先摘录几条评论:一个圆满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相当的美妙。
——Cinematical.com 本片的故事性不差,但缺少一种让人为之叫好的理由。
——aceshowbiz.com 布兰登·费舍(PS:影片的男主角,女主角的父亲,所谓的"Silvertongue")一再重复自己的银幕形象,难道不会感到厌倦?
——《纽约时报》虽然的确觉得费舍似曾相识,我基本同意前两条的评论,这是一个好故事,至少影片头开得不错,一点有关魔幻的预示,父女结伴前行的设计,还有那些堆得满屋子满屋子的积了蒙蒙的灰的厚厚的书们,真是对书籍的莫大的礼赞!
我看得简直像掉进了米缸的老鼠!
从书本世界而来的人物焚毁了书籍(话说,都几千年了,为什么科学家不能发明不会被火吞噬的书呢?
电子不算。。。
),劫走了父女俩,邪恶的城堡是又一个童话故事,独倨山巅,在重重山林之后,attention!这不是德国的天鹅堡,而且坏蛋就是那副坏蛋的模样,至此,影片开始流于俗套,唯有见到牛头人、飞天白马时,才稍稍满足了一下,最后的大拯救拍摄得有些混乱,大团圆的结局也委实甜腻了点,但的确适合不想动脑筋的全家人共享
想看墨水心是因为,很小的时候看到了 六公主 的播放简介——这种能够把幻想的东西光靠动动嘴巴就带出来的设定,简直就是每一个写东西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想想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仍然不觉得这个设定是一件非常过时的事情,加上最近热映的《刺杀小说家》,我决定去看看墨水心到底讲了什么内容。
电影的故事中规中矩,因为“等价交换”的原则,能够把小说人物脱离书本,那么有人就会进入书本,所以男主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时候能力就懵里懵懂把妻子推进了书中,从此就踏上了追妻之路。
最后想想这种,追妻之路还带着女儿姨妈和一路上的伙伴的主角团配置,结局就一定会是HE无疑。
算是比较能够猜到结局的有点小俗套的故事,因为情节并没有很大的波折。
但是因为是 把书本故事带到现实生活中,看到主角团一伙人在城堡里面见证了那么多童话中人物的时候,有一种在看 头号玩家 的感觉。
这算是情节加分;因为见到了很多 由剧情推动或者主角冥思苦想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人家光靠一张嘴就能够在任何时候化险为夷。
这算是情节加分(重点描述主线故事好评);人物的刻画和读出来的文字如出一辙,朗读书本文字的时候声音处理和逐渐把文字现实化的过程给足了描写很有趣。
这算是亮点加分。
但是电影还是有不太恰当的地方——同样都是秉承着“等价交换”的原则,《钢之炼金术师》中的等价交换明显有来有回,你让我获得“拍立得”就能够制造物品的能力,我让你弟失去身体,你失去手脚,没有任何BUG。
但是电影中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谓是只对妻子有效果——只要碰到需要把妻子带回现实的情节,就需要想想等价交换会不会带走身边其他重要的人;只要和妻子没关系,女儿或者男主靠着一张嘴可以站撸全场,完美五杀以后满血满蓝的那种——尤其是在最后女儿靠着自己的随手写,最后大获全胜的时候,反派接二连三的消失,主角团却全部都完好无损。
电影的后半部分的故事相对来说有点无聊了——既然都说了是“读书”,那为什么早点没有想到“写书”来解决问题;同样是作家或者想要成为作家的人,主角团的元老作家居然会在命悬一线的时候说:只有高端的文字才能够配上《墨水心》这本小说。
——人都没了,高端还能带进骨灰盒里吗?
相比之下,女儿在最后几分钟光靠写在手臂上即兴创作的文字就直接把反派老巢一锅端走的能力,简直就是天生的小说家啊。
而且,既然都可以依靠自己书写出来的东西来改变原书中人物的命运了,最后给灰手指一个完美结局多好。
还要剥夺人家多年钟爱的小老鼠(不是)。
虽然有槽点,但是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对于那些喜欢写文字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应该会给他们带来无限幻想。
2021.3.1R
昨天晚上看着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睡着了。
天蒙蒙亮的起身喝水。
看了一会INKHEART接着躺下。
我梦到X坐在桌前。
好像那是一个古旧的书店。
又好像是我们高中一起上课的教室。
X看看我。
我看看他。
我注意到他手边的那本黑色鳄鱼纹皮的手抄本。
我惊愕的大呼。
他得意的举起来朝我摆了摆。
我跌跌撞撞的冲过去夺过手抄本。
泣不成声。
走到门口的时候。
已经哭得无法喘气。
于是一头栽倒。
后面的梦我忘了。
醒来之后刷牙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刚刚的梦境。
梦里面我那么害怕。
我们都有秘密。
那些锁在心里写在本子上的秘密、一旦被人发现。
就放佛赤身裸体的站在演讲台上。
众目睽睽之下。
一丝不挂。
我突然打开抽屉。
四处寻找那本鳄鱼皮面的手抄本。
完全没有了踪迹。
于是想起来。
上一次搬家的时候。
随着那满满一箱子的回忆。
遗失了。
我们都有秘密。
藏在心底。
害怕被看穿。
我们做了很多坏事。
我们撒了很多谎。
我们伤了很多心。
我们忘了很多人。
我们把我们做过的坏事小心翼翼的写在本子上。
放在最角落的写字台。
以为谁都拿不到。
谁都看不到。
好好的掩藏起来继续生活。
可是有一天。
突然心门大开。
为了某个人。
他看完你的黑色鳄鱼皮的手抄本。
鄙夷的大笑。
让你无地自容。
转身逃开。
我知道这是个梦。
是个梦。
醒过来。
大口喝水。
你能不能再送我本黑色鳄鱼皮的手抄本?
- BY ANN
《墨水心》有个很好的故事(格局和创意)。
导演(K-PAX的导演,貌似作品不多)把细节和一些性格特点拍得很可爱。
特效不多,但相对6千万美元的小规模投资(放到好莱坞看)来说用得还不坏。
化妆和动作都很草~~ 外景选得不错。
坏蛋很笨,主角更笨,结局来得又傻又突然。
不过,看在一部儿童片的分上,也可以不计较。
只可惜了这个故事,还有那些小细节。
★ 能把童话故事“念”到现实世界里来,这个想法好玩极了。
尤其是主角第一次发现这个能力的乐趣或者“后果”,时,应该作为重头戏表达出来。
比如,这个能力积极的一面,尽可以参照《大鱼》的风格,或者用wall-E收集小玩具时的情调来表现。
让主人公沉醉其中,浑然不知后果。
当坏蛋被召唤出来,老婆被搞丢时,这个场面本来可以像《博物馆之夜》一样又新奇又惊险(俺都是套用儿童片的标准)。。。。
可惜电影里瞬间跳过,只用了10分钟回忆。
又故作往事不堪回首状,这个悬念用得十分无聊。
★ 关于穿越“出来”,和穿越“回去”的法则。
在这部电影,也可能在原著中都是一个硬伤。
穿越的法则是怎样作用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像样的解释。
经常让人觉得无中生有,不可思议,但是又说不通。
在怎么解释这个游戏规则上,电影和小说都没有一个自然的表达。
影片一开始,小女孩就用对话的方式在解释老爸的古怪行径,暗示他在找一本书。
这个表达在任何电影里都属于低级手段。
对话不是用来讲来龙去脉的,三流的电视剧才这么干。
后来这种三流手段又重复了好几次,大多数都用来解释“游戏规则”了,一直解释到告诉大家小女孩也有超能力,但是又解释不清为什么早不发现。
后来小女孩突然就有了下笔成章(虽然水平很低),念出来就成真的本事,之前依然没有铺垫。
这段也是:作者说,要有超能力,于是就有了超能力。
来得很神经~~ 只能让人感叹主要角色都太迟钝,或者是读书太少,生活经验太笨。
这部分剧本没有改编好,直接影响了整个故事。
怎么看怎么不自然,废话不少,漏洞还是一堆。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像我前面举的例子,把第一部分拍好了,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这就像玩游戏先玩预演一样。
开头那部分绝对不可以省。
那个“一晃女儿就长大了,老婆就没影了”的情节绝对不可以直接跳出来。
应该按部就班地演,起码演出这样一个状态:男主人公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了,从此再也不给女儿念故事。
应该让观众在熟悉规则的情况下去接受故事。
这个原则对同类的剧情都有效。
★ 这是一集加长版的英剧。
除新线掺了一脚,原作者德国人,外景取道意大利以外,导演/演员基本上都是英国制造(Paul Bettany ,Sienna Guillory,海伦米勒,格鲁姆...)请忽视Brendan Fraser,虽然他是主演。
但那是原作者Cornelia Funke坚持,导演不得不妥协的结果。
这个作者格调之古怪难以理喻,她除了贡献一个上好的故事,几乎对这部电影丁点正面作用也没有。
她坚称是Brendan Fraser为她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对制片人挑三拣四,不允许德国人改编,最后以联合制片的身份把家搬到了洛杉矶(相信德国人会很欣慰),并最终得到了Cornelia Flakey(疯子科妮莉亚)的称号。
据她自己说,塑造Dustfinger这个角色参照了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维果莫藤森....(同情两位大叔)以上来自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4238/trivia最后,这部备受干扰的影片实际上是交给了英国人。
而这个结果很对得起英式魔幻:它太像一部简陋的电视剧了。
而不是一部魔幻题材商业片。
英式魔幻剧的典型特点《墨水心》都具备:小格局小视野,人物单纯,心态简单,任务无厘头,没有计划性(或者计划都是用来失败的),碰巧拯救了世界。
那些随机产生的转折,小人物的鬼点子,因为缺少计划而误打误撞得到的结果,笨呼呼的对抗,正邪都比较低能的一面,其实正是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
比设计好的卖特效的商业片更像一个真实故事。。。。
而且也着重小人物的机智。
只不过《墨水心》这个故事展开的方式有问题,铺垫不够,结尾太突然。
否则,正像那些可爱的英式魔幻一样,它有有趣的人物,有趣的细节,还有笑料。
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6千万美元的底气啊,估计也是缺钱闹的~~★ 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有些细节是不是疯婆子Cornelia的贡献。
不过这电影里有几个好玩的地方没有继续发挥真是太遗憾了:走单的四十大盗之一冒出来之后,一直念叨着“这是梦,这一定是梦”。
如果能继续念叨下去,并且因为是梦,所以不怕死地做了一把英雄,该多好。
可惜半途而废了。
结巴念出来的都是半成品,这个创意也灰常好玩。
如果具体表现一下独角兽,飞猴,还有其他的妖精们是怎么“半成品”的就好了。
坏蛋头目根本就是在玩游戏,看来最后他想把灰姑娘叫出来。
可是之前的游戏我们多么想见识多一些?
大盗和Dustfinger多么般配??
如果故事终结在他们从此远走高飞,永远在一起.... 很多人就乐了。
插播一句,Paul Bettany的老婆Jennifer Connelly在这里演了他老婆.你能拿一个顾家的好男人怎么样呢?
唉......
nice story bad shooting
好吧。儿童文学魔幻片,不硬挑刺儿~只是用大脑想的时候,那些不合情理的地方总是让人忍不住也想修改它。。主题立意有新意,表现方式有欠缺,有种没高潮没冲动让人莫名的感觉。
是个好故事.而且内波斯男孩好帅..
拍的太烂了,特别是戏份很多的女儿从头到尾那演技让人不忍直视
女孩家祖母家书房看书的飘窗,皮质包墙真喜欢,坐在那看书肯定很舒服
最近越来越喜欢看魔幻类型的电影,这部片挺好的,喜欢爸爸。。。还有那个从书里面跑出来的小盗贼,哈哈
很好的idea,很好的故事,可是导演却不会讲故事,我没看过原著,但这部拍的真算是烂的。比较喜欢那个阿里巴巴和可爱的作家。
一再被推迟上映的作品绝大多是烂片。除了沿途风景和偏远的小镇,一切都可无视。
我只想说阿里巴巴大盗帅到了,小清新的美好,三颗星星就是给你的。故事忽略不计。。。外貌协会成员女巫发表完毕。
那阿里巴巴 真TM可爱哇。
后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动物简直太混乱了。。
故事情节还行,就是电影太乱了,改编的编剧不行,估计原书会好很多
是个挺可爱的魔幻片子,不过有点低龄
念书可以把书中的人物弄到现实中来
真坑爹啊,剧情硬伤不少,打四星全是为了布兰登·弗雷泽~安迪·瑟金斯也蛮给力的啊
老实说创意算是很好的,可惜拍得惨不忍睹……简直没有一处可以赞扬。
大烂片,浪费观众时间和感情,浪费美元
男主角怎么老演这种类似的电影,没有突破
这是一部很确定曾经看过但如今却没留下多少印象的电影,可见它当时并没有让我看得很享受其中!
我是真的不太欣赏得了这类魔幻影片,说的那本书我完全不清楚,只是看情节就漏洞百出,逻辑混乱。演员也不赏心悦目,能看完真算敬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