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里的福特,让我看的想哭。
不要再演动作片了,你那把老骨头会折腾散的。
演些温情小品吧,就让琼斯,就让那个无所不能的总统,都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吧。
看《防火墙》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
喜欢哈里森·福特是从《亡命天涯》开始,然后才是《空军一号》、《夺宝奇兵》三部曲。
这几部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江南一直对这类影片非常嗤之以鼻,认为过于夸大个人的作用,于情于理都不真实。
我们都喜欢真实的东西,譬如喜悦如纯良孩子的童真、痛苦如永失所爱的彻骨、悲凉如西出阳关的沧桑……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真实的是简单生活中的淡然平和。
这种对”真实“的理解,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界定。
西方社会中弘扬的”个人英雄“,拿到中国社会中,就会被批判。
所以,从这点出发,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在中国这个宣扬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大环境中,可以简单评价为“不真实”。
这是官方语言。
我这里还有“个人语言”,只能在这个不为人知的私人地方随便说说罢了:集体主义不能过于强调,就如不能过于弘扬个人主义。
这是个开放的社会,个性不能被压制。
没有人会拒绝具有非凡个性的人,虽然总有一部分人显得没个性,也许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但更多的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他们隐藏了内心深处的自然地方。
这恰恰是在日光中的翩翩君子却在霓虹灯下买醉的原因,也恰恰是人们为什么对《防火墙》、《亡命天涯》之类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趋之若鹜的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如此,西方社会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防火墙》较之哈里森早期的影片,其精髓是类似的:一个人运用其智慧以及其强悍的身体与歹徒斡旋斗争,最终邪不胜正,正义取得胜利,大到保卫了世界国家,小到保卫了家庭和个人清白。
此片结合了信息社会的流行元素:internet、firewall等等。
说这些流行元素是高科技吗?
好像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了。
此片还是将之生硬地拉扯进来,但并没有过多渲染此技术的细节,也没有过分夸大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所以在我看来,此片并不是着重在字面意义上的“防火墙”,而是引申意义上“家庭的防火墙”。
家庭,对于人们的意义是高于一切的,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家庭亲人的重要。
在此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当哈里森的家庭遭遇极度危险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捍卫家庭的行动中。
此时,他的工作以及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地位都被抛到一旁,这些在他看来仅仅是建立家庭并维系家庭欢乐的一个途径罢了。
我觉得这是此片惟一可取之处。
在剧本和拍摄手法都显得非常庸俗商业化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看到此片的闪光点。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此片从头到尾,从哈里森闪烁游离的目光,步履蹒跚的姿态,急促深重的呼吸,可以看到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廉颇老矣!
我和许多人一样,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
这位1942年7月13日出生的“老人”,可真是心不老,还要摆硬汉的POSE呢。
片中显示数码技术的场面还是太少,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仍旧靠老拳笨脚。
只可惜,印第安纳·琼斯的魅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计算机专家,被歹徒盯上了,然后,家人被绑架,他被胁迫,再然后,他救出了家人,解决了银行危机。
嗯。
剧情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比较喜欢扮演秘书的那个傻姑娘,可爱ING。
为了怀旧,看一次还是值得的。
谁知道哈里森·福特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至少,搞动作片的可能性应该很少了。
想起,据说,最初,《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就是比照着40岁的哈里森塑造的男主人公。
遗憾,时光不能倒转。
老哈 as Jack Stanfield. 本来很是想念福伯老哈的,因太久没有看他的戏了。
上次他的《好莱坞重案组》光看剧照就不想看,觉得他老得不行了。
这部片他刚亮相了两分钟,我就想关机。
他真像那两个孩子的外公,not father…他是一家叫做Landrock Pacific Bank 的网络安全主管,看了半天还是不太懂这个位置的工作范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混饭的。
他的秘书是《24》里的克罗伊吗?
本来就一脸苦相,跟老哈配戏也老得一塌糊涂的样子。
终于磕磕碰碰地看完了,实在是失望。
前半段还努力往悬疑上引,后半段又非得让老哈来个近身肉搏,和坏蛋拳打脚踢。
那张老脸惨不忍睹啊。
如果我是歹徒,肯定是下不去手的,人家都老成那样了容易吗?
哎呀,还是让他去探个险吧,怎么看他也不像个玩高科技的网络主管,巨想念Jones教授。
情节混乱,演员失败(不是演得失败,是老得失败)。
看完了《防火墙》,我便坚定了要他们冚家铲的想法。
像这种主流商业片,前半段坏人表演,后半段好人发威,坏蛋到最后冚家铲是再正常不过了,结局早已可预测,其间的斗智斗勇是看点所在。
突破网络防火墙,盗取银行存款的桥段并无多大意思,因为技术含量太高,面对这些专业术语、专业技术,普通观众不会有多大认同感,即使主角运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真机、iPod来组装盗窃工具,也不会为盗窃过程过程增加观赏性,这种技术局限性太大了,一没有实际可操作性,二没有操作过程的满足感。
福特与反派几个回合的智斗也因反派的弱智而告终(哪个反派挟持人质一家时会连人质家的狗也带上?
),智斗本应是这类片的重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引入更可以增加可看性,像《全民公敌》、《少数派报告》那样充分利用高科技,增加智斗过程的想象力,让智斗过程不逊色与飞车追逐短兵相接。
本片的智斗过程只能说非常一般,高科技对双方交手的观赏性影响并不大,而几个回合的交手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本片又欲向传统动作片回归,结局急于收尾(港产片的毛病),出现了福特孤身入敌营,赤手空拳横扫罪恶。
记住,你不是黄蓉,也不会武功。
这种动作场面的看点只在于分析哪个镜头用了替身,如何挡住替身的脸,其他不要说惊喜了,连惊都不会惊一下。
剧情如此无力,自然希望看到点意外的东西,比如某句聪明的台词,比如某个有意思的角色,如果恶人能让观众咬牙切齿也算小有成就了。
比尔一开始便控制了杰克(哈里森·福特饰演)一家,杰克耍了点手段,结果比尔一负责监视杰克的手下被比尔干掉,由此可见比尔是非常狠的一个人,但他只对自己的手下狠,很难明白,杰克有一妻一子一女一狗,至少有三个人质,干掉一个并不过分。
刚开始比尔用杰克家人的性命来威胁他,但并未下杀手,后来杰克用转移了帐户的钱来要求比尔释放人质,比尔气急败坏下只有骂骂咧咧,他大概忘记他的身份了,他之前已经杀了不少人,绝不是善男信女,但为何对这吉祥的一家如此宽容呢?
要是我,我会在杰克刚开始耍手段时干掉其中一个家庭成员,至于干掉哪个就让杰克来选(还可以制造家庭矛盾)。
在后来杰克讨价还价时再干掉一个,然后在杰克出现时再当面干掉一个,大不了一拍两散,做大事的人就应该不拘小节,做大坏人就应该不拘小命。
那样的话,这部电影再不济也至少会留给我一个坏蛋的形象。
让主角冚家铲或几乎冚家铲是我对于普通影片的希望,那样即使没有黄秋生,也基本可以上升到反社会的高度(黄曾自诩说邱礼涛只有跟他在一起才能将影片上升到反社会的高度)。
很明显,我没有得到满足。
老了就是老了,连跑都无法两只脚同时离开地面了,没有腾空?
那不是竞走么?
是的,老人家就是这样竞走着去救自己的家人的。
既然叫防火墙,那么关于片中的高科技说两句,谁叫俺们也算是干安全这个行业的呢。
首先拍的镜头就很少,兴许是导演和编剧都不太懂?
还是以为观众不懂?
其次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影片开头这位老专家敲了几个命令,处于职业敏感,我跟BF都集中注意力瞅了一眼,“什么啊,敲了一个无用路由的命令”,狂倒!!
之后的部分情节到还说的过去,比如必须联入银行系统内网才能去找中转站还是什么来着。
不过最令我佩服的是秘书那台破笔记本,在外面贴了n多贴纸真是难以想象那是一家高级金融机构秘书所使用的东西。
跑题了,呵呵,主要是就这么一台破电脑能坚持在汽车上颠簸几个小时并且提供一直提供GPS帮助老专家追踪它那条跟家人在一起的狗狗。
哇,俺的IBMT42也才坚持1.5个小时,BF的破电池才20分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哈哈。
说这部电影是大片,可我左看右看,怎么也没有大片的感觉,但是作为一般的动作片来说还算是不错吧。
故事不错,完全适应了高科技时代的要求。
老美的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除去老福特外,其他人演技平平。
想不通,怎么回把这部电影作“大片”来引进了。
年过中旬的杰克·斯坦福(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饰)是位于美国西雅图市太平洋银行的网络安全高级主管,他凭借其主持设计的高科技防火墙软件而备受高层的重视,也因此杰克与妻子儿女过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
然而,他的重要性也同样引起了不法之徒的注意。
歹徒比尔•考克斯是个高智商的罪犯,他和他的团伙用一年的时间研究斯坦福一家的作息习惯和相关资料。
在一切准备充分后,比尔绑架了杰克的家人,并胁迫杰克破解太平洋银行的防盗系统,从而盗出一亿美元现金。
顾及到妻儿的姓名,杰克违心答应了比尔的要求,与此同时他也和这个狡猾的家伙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对决……©豆瓣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尽情的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当我们的存款,身份,信用记录都依赖一个2进制编码的所谓防火墙软件来保护时,你会觉得安全吗?
高科技是把双刃剑,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高科技时,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也会越来越大。
虽然人工智能控制人类世界还停留在科学幻想层面,但通过网络进行犯罪已经频繁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了,小到盗取帐号密码,大到窃取国家机密。
以前抢银行是我们熟悉的90年代香港警匪片的画面,如今,不需要任何硝烟,甚至看不到现金,只看到一个个数字在跳动,大笔金额就被盗了。
只要是人编的软件,就会有漏洞,看看XP的补丁就知道了。
而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类这种动物,就会有人想法设法的利用这些漏洞。
所以,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高科技,而是贪婪的人性。
凭心而论,作为一部在淡季上映的低成本影片,制片方还是很清楚该片的定位的,不会有太大的票房野心。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夸张的表演,大打亲情牌。
一个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与劫匪斗智斗勇的故事,又一个滥俗的好莱坞英雄形象。
不过作为一部B级片,有个大牌明星,有个虽然老套但还新潮的故事,有不错的配乐,那也比一些粗制滥造的片子强多了。
毕竟好莱坞不是全年都是暑期档,淡季时还是要靠这类型的片子来吸引观众到影院去看电影的。
本片唯一的卖点就是Harrison Ford了。
这个以“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出名,并以“亡命天涯”这大陆第一部引进大片而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动作演员,如今已经64岁了。
影片的后十分钟,Harrison Ford总算表现了一些老牌动作明星的风采,只是,我真担心这把身子骨随时会散架。
劝老人家一句:老了,要服老。
一般般吧,剧情狗血。。。
前半局坏人当道,后半句好人发威,典型的美国商业片。
唯一的亮点就是老哈里森福特了吧。
里面竟然还有24H里面的一个女的
哈里森福特演的人都差不多
软绵绵的叙事,节奏拖拖拉拉,属于那种只高潮十分钟、萎靡90分钟的场面戏,也许是剧本限制,呈现出来的效果一点也不利落干脆。
美国式英雄片,不给力
爷爷级的福特又来硬汉了
我只能说,看到那一条条的unix命令还是比较激动的看,至于大部分人看不懂无所谓
20100117沪上兰花,cctv6.预告的时候熊猫王一直当成另一片在等。在三分之一后,觉得还不错,就继续。空气回暖。
105分钟,5.0/10
有些无聊的科技。
他的那个女秘书~演的好啊~
银行绑架劫案,难得还大团圆了
福特太老了,不适合演动作戏了
银行副总裁家人被挟持,通过服务器获取钱财。外景很多雨景。质感不错,坏人太弱。关于计算机的,联想电影 剑走偏锋。
亲情感人,片子普通~ 哈里森福特还是很不错滴!3
IT高富帅的逆袭, 从业人员必看啊 ^____^
BUG太多,老福特身手依旧矫健。
所谓好莱坞的动作大片 除了Harrison Ford再没看点
故事非一般的弱
动作场面不是很精彩,情节还算扣人心弦。
暴力
20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