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目标希特勒

Valkyrie,华尔基利暗杀行动(港),行动代号:华尔奇丽雅(台),刺杀希特勒,伐尔克里计划,瓦尔基里

主演:汤姆·克鲁斯,肯尼思·布拉纳,比尔·奈伊,汤姆·威尔金森,卡里斯·范·侯登,托马斯·克莱舒曼,特伦斯·斯坦普,艾迪·伊扎德,凯文·麦克纳利,克里斯蒂安·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08

《行动目标希特勒》剧照

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2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3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4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5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6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3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4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5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6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7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8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9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20

《行动目标希特勒》剧情介绍

行动目标希特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4年,二战如火如荼,战争局势波谲云诡。纳粹德国四面出击,但在盟军的合力反击下,德军攻势已成强弩之末。此时此刻,德军一部分高级军官意识到战争的天平已经倾斜,希特勒(David Bamber 饰)的战争策略将引领德国走向灭亡。越来越多的军官相信,只有除掉希特勒及其支持者,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通过和谈与盟军达成协议,才能最终拯救德国。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一个名为“瓦尔基里”的计划应运而生。在整个计划中,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Tom Cruise 汤姆•克鲁斯 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出身贵族的施陶芬贝格一度倾心希特勒及其纳粹纲领,他于1943年率装甲师驰骋北非突尼斯战场,并在此失去右手臂、左手两个手指以及右眼。战争的残酷令他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回到德国后他作别妻儿,与刺杀组织高层军官共同开始策划谋杀最高元首希特勒的危险任务……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爱上的人是奇葩第二季福星临门乘上夏日影像邪恶与疯狂二见钟情小Q画个圈圈女射箭手:冠军传奇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我不是葫芦瓢钻石王牌OAD消失的士兵战士哈斯木荒城纪1947独立任务夜盲大选风暴我们从烟硝开始推手老师们亲人之间薄樱鬼黎明录零点空之境界终章空之境界锦衣卫之暮光之下谤法:在此矣宿命诱惑父子情劫汉谟拉比小姐

《行动目标希特勒》长篇影评

 1 ) 刺杀万万岁

  记得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曾经这么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在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邪恶有可能战胜正义。

不过成王败寇的道理让我们知道这种可能性永远是零,因为正义往往不过就是胜利者牙签上的残渣。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事后隔岸观火地去思索这种问题,当身处其间的时候,正义也就像永动机那样是最好的燃料。

一定要先确定自己是为了正义而战才能战斗到底几乎是唯一办法,譬如刺杀希特勒。

  刺杀希特勒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像要依靠青霉素对付病毒那样天经地义,但对于曾经发誓效忠他的德国军人而言不啻叫一个宗教徒放弃自己的灵魂,放弃生命这种肉体损失在这种近乎渎神一样的罪恶感面前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

希特勒前后遭遇四十多次刺杀,其中以陆军上校克劳斯o冯o施陶芬贝格于1944年发动的最为有名,曾经屡次被搬上大小银幕,就我看过的至少就有三次:   1970年05月07日 (前苏联)解放  1988年11月13日 (美国)战争与回忆 War and Remembrance  2004年02月25日 (德国) 刺杀希特勒 Stauffenberg  最近的这次便是由好莱坞大明星汤姆克鲁斯扮演主角并投资制作的超级大片《行动目标希特勒 Valkyrie》。

  在如今充斥戏说,搞笑,无厘头的银幕上,重新看到《Valkyrie》这样的正片简直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严谨的场景调度,细密的服装美工,流畅的故事结构,以及兢兢业业的表演。

这至少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的自娱自乐作品,或者常常说什么一个男孩的梦,一次草根的狂欢之类对电影粗制滥造的姑息纵容。

于是,让我们透过银幕来看看这部用七千五百万美元堆出来的胶片都记录了些什么。

  宣誓意味不是为自己而活  有人信誓旦旦地号称自己在入党和移民时候的宣誓是不一样的,但就皈依程度而言,后者由于可以用货币计量更容易被人理解。

在这个一切要靠货币计量才显得更为可靠的年代,军人铁血滚烫的宣誓也许是最后值得相信的允诺了,哪怕是错误的时间发生的错误的战争,军人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浴血奋战,无论是炮灰还是先烈,无定河边的枯骨只要被命令就会这么一直闪烁着"忠勇"的磷光。

可这一次,军人要对他的领袖开枪,军队要向他们的元首倒戈。

我们所能想到的赞美也许不能是大义灭亲而更接近于识时务者为俊杰。

电影中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德国军官曾经在屋顶破损的教堂里沉思,教堂因为炮灰的残缺犹如在他的信仰之城崩溃出一个巨大的缺口,继续效忠会不会使得教堂从摇摇欲坠彻底沦为废墟呢?

显然这样的守护违反了他们效忠于一个凡人的本意。

于是这个人可以以效忠于更本原的神来欺骗自己,对他们在凡间宣誓守护的神所做的背叛是符合更高更纯粹的神。

他想,别人也是这么想的?

  他看见的是一堆高谈阔论的政客,似乎他们并不是在进行什么惊世骇俗的弑神策划,而不过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公园演讲。

在一片唾沫横飞之际,他的声音刺耳地挤入这个子宫般喧嚣温暖的小客厅:刺杀之后怎么办,我的意思是如果行动成功之后你们怎么办?

政客们在相顾愕然之后首先是质疑对方发问的权利,然后答非所问地再次重复类似狗熊分馅饼一样的饕餮智慧。

那时候汤姆几乎是绝望的: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光杀死希特勒是没有用的,因为并没有摧毁那个体制。

那些军人甚至依旧会对希特勒的亡魂效忠到底。

其实那批政客也意识到这点,所以在第一次刺杀可能性很高的时候竟然像菜场买菜希望饶上一把葱一样:不能同时刺杀希姆莱就停止活动。

可怜的政客们知道如果不把希姆莱同时干掉最后不过是替人做嫁衣,也就是说他们也清楚自己不过是一堆要把老虎都杀死才能耀武扬威的猴子。

他们宣誓太久了,他们不是作为自己而活着太久了。

于是哪怕爆炸发生了,施陶芬贝格在"狼窟"安排的卧底连报告的电话都不能正常结束,慌乱切断所有外界联系之后,使得本来就犹豫不定的刺杀希特勒嘉年华现场办公室主任也变得只会咬自己的手指和一味地咆哮:等待,等待,在无法确定元首是否已经真的遇刺之前只能等待。

现在,我能做的是去食堂吃午饭。

当气喘吁吁的施陶芬贝格看见犹如正在休假般的战斗队伍,他暴跳如雷地质问:为什么还是这样?

其实回答恰如那批政客早已给过他的:只有他觉得是在弑神,别人不过是貌似而已。

但这个弑神者还是通过那个制弹专家强行打开了谋反的潘多拉之盒:当一批几代遗传密码里都烙上守护雅典娜的圣斗士小强开始要对雅典娜的世界发出最后的摧毁了,因为小强施陶芬贝格号称把雅典娜希特勒干掉了。

电影中有一段施陶芬贝格短暂叱咤风云的描写,那一刻他几乎就变成了雅典娜希特勒,他在签署文件发出指令,以至于逮捕戈培尔和逮捕施陶芬贝格的命令同时被传达到大德意志警卫营营长手里。

  神只需复活便意味着一切  记得前不久放映的电视剧《金婚》里有一集反应了没有资格看文件的老百姓突然听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从收音机里被宣布逝世的场景:举家皆哀,是人都哭了。

撇开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电影中反映电报局打字员那依次升起的手臂,那情不自禁流出的眼泪,对她们而言,是扎扎实实地如丧考妣。

那一刻,被众人视之为神的凡人重新变回凡人而死去,而真正的凡人,匍匐于地的凡人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的:太阳既然落下还能升起,领袖死了,可真的是死了。

一个世界,或者准确的说一种体制,一种思维模式在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终结的时候竟然同时崩塌,这恰恰极大讽刺了这种自然生命在生前缔造的神话是多么荒谬苍白:皇帝轮流做也许是谎话,皇帝轮流死绝对是真话。

希特勒貌似被刺事件就像最好的燃料一样使得忤逆的机器隆隆作响,无数旗帜被摘下来,无数旧旗帜下不可侵犯的人被拘捕,无数被认为不会改变的真像多米诺股票那样以几何速度递增崩塌。

直到突然希特勒复活。

  以发动雾月政变的拿破仑而言,自他登陆法兰西本土开始,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兵不血刃地让敌人望风溃逃,后世的史家称拿破仑本身就是大炮和军队,他做需要做的只是伸出手臂登高一呼。

希特勒也许没有这么大的魅力,但是当他的声音重新在戈培尔的电话里响起在被谋反者蒙在鼓里的大德意志警卫营营长耳朵里,重新在广播里响起在无数德国人的耳朵里,造反者失去了把造反换名为革命的一切机会。

如果说不久之前那黄色的证件是他们胜利的徽章,现在则是正在开始的大搜捕中的催命符了。

毫无悬念的逆转,毫无悬念的失败,他们宣布那个神是假的加以摧毁,可惜的是那个神复活了。

  历史意味着只能看见灰烬  一场事件的结果不过是大火过后的余烬,历史上这场瓦尔基里(北欧神话中众神之王奥丁的女使,是女武神和命运之神。

)行动其实从先天上就是一场闹剧而非历史剧。

虽然密谋叛乱的一方计划结束战争,使得德国摆脱希特勒的统治。

但追根到底,这是老贵族和纳粹新贵之间的斗争。

到了施陶芬伯格作为核心的阶段,更具体而言,是军队和政党之间的斗争。

  密谋集团首先是软弱的,行动目标不明确的。

虽然在希特勒上台之初,贝克等人就已经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而且身为陆军参谋长的贝克还于1928年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时以辞职表明自己的态度,然而希特勒在东西两线摧枯拉朽的胜利,征服了德国国防军所有的军人,密谋集团彻底失势。

毕竟军人信仰的是胜利,而一个能带来胜利的元首,必然会导致军人的崇拜。

直到1941年,德军在苏联的攻势受挫,才促使军队中的一小部分人清醒过来,反对希特勒的密谋集团才得以获得继续活动的土壤。

  密谋集团的领导人中,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保守分子,他们的要求之一是恢复霍亨左伦王朝的君主政体,但这帮老贵族甚至为了选择霍亨左伦王朝中的哪个人来作为新政体的国王争吵不止。

这种陈腐的思想,比较于希特勒"完美"的国家社会主义,对德国民众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

因此,密谋集团真正的行动起来,完全是在以特莱思科夫为代表的中下层军官加入到密谋集团中以后的事情。

密谋集团起初的目标是趁着德国占优势地位时和英美讲和,从而能保住战争前期获取的奥地利、苏台德和波兰西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密谋集团反对的不是"取得胜利的希特勒",他们反对的是"失败了的希特勒",其功利性一目了然,因此在希特勒还在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完全争取不到军队的支持。

然而41年英美的大西洋宪章宣布:战后普遍裁军以前协定签署之前,德国必须解除武装。

这意味着,盟国并不会把密谋集团和纳粹区别对待。

这是对密谋集团极大的打击。

因此导致他们被迫加紧动作,企图在德国占有大半个欧洲的情况下和盟国讨价还价。

而时间的紧迫性和大部分军人忠于希特勒的事实,促使中下层军官团体达成了"除掉希特勒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这一共识。

  于是出现上文剖析的情况不仅仅是顺理成章简直可以被视之为水到渠成。

  邪不胜正。

这几乎是我们这个世界得以存续的基础和理由,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实更多的存续就是在挑战这个基础中得以生生不息,一开始人们是自以为正邪而捍卫坚守,之后便聪明地开始重新定义正邪这个概念从权,最后便是我们可以把一切都看得就像一部电影那样庄严,也仅仅不过是一部电影的庄严。

何谓正义战胜邪恶,早已经不是我们觉得值得感到危险的事情了,只要太阳还在东升西沉,这样的危险便将不可能变成现实,我们还可以仅仅把到底站在正义或者邪恶哪一边仅仅看作是益智游戏。

  神圣德意志万岁!

其实,这种正义和邪恶的互相偷换概念才是真正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2 ) 勇敢的行动,精彩的电影

不管施陶芬贝格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德国,还是为了私利,他们能够意识到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和战争是没有出路的,他们想推翻希特勒,提前结束战争,仅凭此点,他们就是正确的。

在希特勒被绝大部分德国人神话、崇拜、权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敢于密谋反对希特勒,挽救战争中的德国,他们无疑是勇敢的也是可敬的,历史应该肯定他们的行为。

至于狂人邱吉尔对他们“狗咬狗”的斥骂,可以忽略不计。

在骄横自大的邱吉尔眼里,没有几个是值得他肯定的,看看他对苏联和中国的态度就知道了。

电影拍的很精彩,把整个“瓦尔基里”计划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即使没有历史常识的观众也能看得明明白白。

尤其是片子的结尾很是悲壮,让人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唏嘘感。

其实,只有希特勒被干掉,政变才有成功的可能。

只要希特勒还喘气,政变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在绝大多数德国人心目中,当时的希特勒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就如同日本的天皇一样,有可能会被本国人推翻吗?

我看的是泰盛出的正版D5碟,效果还不错,尤其是国配,非常棒。

但片头的效忠希特勒的誓词中文字幕翻译只把希特勒的身份翻译成德意志帝国元首和三军最高统帅,故意隐去了希特勒也是德国人民的代表的事实。

英文原文如下: I swear by God sacred oath: That I shall render unconditional abedience to Adolf Hitler Fuhrer of the German Reich and people,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rmed Forces, And that I shall at all times be ready,as a brave soldier,to give my life for this oath......... 中文字幕翻译如下: 我在神前宣誓, 无条件效忠德意志帝国与其元首、 三军最高统帅希特勒, 并且随时准备为元首英勇捐躯......... 很明显,英文第三行的中文意思应该是:“德意志帝国和人民的元首”,而不仅仅是“德意志帝国的元首”。

个人认为应该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原貌,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还有开头的“Tunisia”就是北非的“突尼斯”,字幕非要译成“突尼西亚”,希特勒的“狼堡”(Wolf Lair)非要译成“狼窝”,个人感觉有点太小心眼了吧。

但瑕不掩瑜,总体上碟子出得还算不错。

PS:不管哪个国家,不管什么制度,只要搞个人崇拜、个人集权、个人造神,这个国家就危险,就会走上歧途,就会祸国殃民。

这应该是个真理。

另外关于这次行动还有一些后话:那位一个电话就倒戈的雷默尔少校,在之后自然是飞黄腾达,在杀害了施陶芬贝格等人后旋即被晋升为上校。

不久被调到希特勒的近卫部队担任旅长。

之后又被升为师长。

二战结束时被俘,活到1997年;影片开头那位用葡萄酒炸弹企图刺杀希特勒的将军特里斯科夫(也是最后用手榴弹自行了断那位),他的助手菲利浦·冯·伯泽拉格尔(就是和特里斯科夫一起等电话那个年轻军官)是这次行动的炸药提供者,也是暗杀小组中屈指可数幸存的人,他也活了下来,于2008年5月1日辞世;还有电影中没有出现的一位斯派达尔中将(Hans Speidel),他也是阴谋核心人物,但是事发后他立即来了个“坦白从宽”,像只疯狗一样乱咬别人,想着谁就要谁。

最后连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上司,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都咬了进去,逼得隆帅被迫自杀。

希特勒并没有想对待弗洛姆一样把他杀了而是留下了他的一条小命。

战后此公向盟军大吹自己是刺杀希特勒的“功臣”,结果官运亨通,先是当上了西德军的陆军司令,后来又担任了北约欧洲部队的总参谋长。

 3 ) 好莱坞化的刺杀

试映点,熙熙攘攘的人群,美国人估计和我们一样都是小时候读的这段历史。

那时常想,如果历史再来一次的话,可是历史再来一次它就不是历史,所以刚刚好皮包给搁在了桌脚边。

也许阿汤哥也会诧异为什么自己演的施陶芬贝格会在没有检查希特勒生死的情况下匆匆逃离,原因估计有很多,刺杀者一刹那的情感很复杂,谁叫他不是荆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回到总部之后不会像阿汤哥这样统领全局——他是执行者,不是号令者。

这也许就是搞惯了X-Men这样的商业电影的Singer犯的最大错误,也可能只是对汤哥的妥协,不然爷炸完碉堡以后演啥?

结果这本该是严谨的刺杀历史回顾,却时时刻刻充斥着好莱坞的娱乐化味道,比如几个故意安插的玩笑,比如第一次在抵抗组织与他人会面时说几句不一样的话让别人注意到汤哥,比如老婆一定会让离别的汽车停下来再献个吻,比如完成任务后大家齐齐注视的目光。

刺杀永远是不能推动历史的,施上校的角色也没高大到需要煽情的地步,因此这些蹩脚的小把戏让影片显得很情绪化。

Singer虽然没有恢复他出道时<非常嫌疑犯>的水准,好在他对影片的节奏和对气氛的烘托还是不错的,顺便在瓦格纳的女舞神上玩一小点蒙太奇,不巧把这个让很多人懊悔的事件拍出了些许惊悚的感觉。

其实我很关心隆美尔当年是怎么牵涉到这案子的(因为他确有与抵抗组织者有联系,但主张的是拘捕而不是刺杀希特勒),我也很关心施陶芬贝格本人,是如何建立起强烈的刺杀欲望。

可惜Singer只就事论事,对刺杀之外的东西没有什么发挥。

或许他也知道,自己的强项就是说一个简短时间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于是对个人感情的刻画就只是停留在照片特写这样的简单镜头下。

其实汤哥的造型还是挺帅的,独眼龙的样子可以换身衣服去演海盗,可Singer只是给他短镜头,没有多少发挥表演的余地。

特型演员还像那么回事,希特勒和戈培尔。

这故事真应该让严肃的德国人来拍,回到<帝国的毁灭>里那种写实的情绪内,可是那样的话,美国人就不会捧着爆米花来撑起票房了。

 4 ) YY

二战系,靓汤转型之作,德国军服大秀,各国帅锅乱炖。

同人女不看岂不暴殄天物?行动目标希特勒 哦靠我讨厌这个引进的名字 不要相信广电X局的一刀未剪 那都是放屁纯当历史教材片去看的 因为历史老师上课拿这个发春来着= =倒也确实 心理戏真少二战片 纯好莱坞运作就成了YY大片 希特勒出场时那一票将军中尉跟班儿们绝对就是【男模夹着佝偻老大】的排场 暂且不论瓦尔基里在历史上是不是史陶芬贝格一个人的SHOW 但汤姆克鲁斯绝对不是以前的动作花瓶了 哦他妈的太帅了 原谅粗鄙之人无法用其他语言来描摹一个男的有多帅……再来YY 我不是个标准同人男 但在这只有史陶芬贝格上校一个人的媳妇出现了的军事体裁影片里 面对披着英姿飒爽的德国小军服的军官 是人都要忍不住YY...颜控层面上来说 第一次就在泳池里半裸出镜的那个少校 堪比丹尼尔克雷格的出水芙蓉 再一是给史陶芬贝格打下手的那个Haeften 多粉嫩一孩子 枪决时为了让自己的Sir最后一个倒下颠颠跑到上校的面前凝视这他…… 不过看客的眼球全被靓汤给吸走了 没人关注德国地产美男……话说那德国媳妇确实很美……

 5 ) 刺杀希特勒 细节的困惑、迷茫

最近看了同一题材的两部电影。

《刺杀希特勒Stauffenberg》德国人拍的。

《行动目标希特勒 Valkyrie》美国人拍的。

两部电影都很精彩,事实的描述基本一致。

但细节的处理让人困惑。

贝克将军的死亡。

帅汤版中,贝克将军(就是那个穿西服的)最后自杀的。

德国版中,贝克将军(穿军服)要自杀,但开了一枪没死,摊了。

别人帮忙死的。

爆炸后,施陶芬贝格穿过检查站。

帅汤版中,打了个电话,走了。

德国版中,也打了电话,走了。

两版中不同的是,德国版中,那个小军官听了电话,电话里有人命令放行。

弗利德利·欧布利特将军,政变中的表现。

帅汤版和德国版中,完全是两个人。

战争部的头(忘了叫啥)帅汤版中很暧昧,德国班中是死跑龙套的。

戈培尔帅汤版中含了颗毒药,德版中很镇定。

有的细节,有取有舍。

有的细节,完全相反。

帅汤版中配角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印证他的不凡。

德版,像记录片。

计划周密、影响巨大的政变,能参者都应该是意志坚定、行动果敢。

帅汤版看不到。

两版的细节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不知道,没人能知道。

就算是有活着的参与者,立场的不同,回忆的也不同。

历史没有真实,历史永远在改写。

戈培尔如果拍一部刺杀希特勒,会是什么样的那?

两部电影,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感受。

很佩服帅汤版的编剧,没有篡改具体事实,通过细节表达了他想让你知道的,你应该相信的。

 6 ) 《目标希特勒》观后感:信息畅通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昨天陪老婆看电影,《目标希特勒》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28647/据说是德国版的山寨版,不过这个山寨版做得确实不错,也据说,是因为大牌的气场强大所致。

看到豆瓣里很多豆油都在讨论刺杀为什么不成功,其实我觉得,重点不在刺杀的结果,而在于刺杀行动本身。

如果把整件事情看成一个项目来操作的话,项目的简单流程是这样:取得希特勒的领导权──>进而与诸国和谈──>避免杀戮和谈和避免杀戮才是项目的目的,而刺杀希特勒仅仅是取得他领导权的一种方式而已。

事实上,整件事情失败的原因在于关键的两点:1.那位将军没有及时派出军队,拖延了三个小时,导致盖世太保的头头及时与希特勒联系上;2.没有取得信息传输中心的控制权。

第一个问题是执行力的不够,没有选对人,或者其实在整个实施团队中,除了别有所图的政客,在事情开始前,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导致在执行力上大打折扣。

包括阿汤哥演的主角,鼓舞他的更多是对战争的厌恶,身处其中的厌恶,而不是博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这一点,很真实,很深得我心。

第二个问题是整体布局的问题,也就是前期策划,也许时代的不同,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如果取得信息中心的控制权,那么即使希特勒没死,即使没有及时派出军队,事情的主动权仍然在刺杀者一方,通过信息中心,可以控制更多的人。

我比较纳闷的是,军队派出后,主角能够意识到迅速占领电台的重要性,为什么在筹划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信息中心这个节点呢?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比较好看的,我欣赏其中的人性的真实,以及国体政体清晰分开的清楚概念。

 7 ) 我是来搅笑的.....

HC BL 剧透宅女版,请直男们绕行......................................................................................................................................................................................................................我挖帅哥啊,挖呀哇....称得上有名有姓的帅哥的,是Stauffenberg的副官Wener von Haeften,由英国小帅哥Jamie Parker扮演。

仔细看看,这两个人真的有点像呢,就是现代护肤技术突飞猛进,Jamie看起来是个不超过25岁的粉嫩正太,虽然Haeften本人已经是老大不小了。

小帅哥一出场,有点Matthew Modine的味道。

Stauffenberg一见之下,马上好感大增。

既然小副官是自己人介绍的,索性把阴谋和盘托出。

下面是一段邪魅的对话:Stauffenberg: 我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一个反叛的计划。

Haefton: 任何命令,长官,我都服从。

Stauffenberg: “任何“是一个危险的词,中尉。

小副官大概看到上校眼里的一点邪光,呆呆的看着独眼龙,镜头特写真是唇红齿白,脸颊上的细绒毛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好一个正点正太啊!

小副官穿什么不好,非要穿副官制服。

那制服上的勋带啊,深色的底色啊,还有必备的武装带啊,其实都是希特勒这个艺术家设计出来花痴用的。

任何一个金发小男孩配上勋带马裤长桶靴,马上一个玩偶兵的样子,让元首领袖们爱不释手啊!

小副官身佩一级铁十字一枚,步兵突击一枚,那个在衣扣上的,是不是二级铁十字简化版?

小副官名字也带von,世家出身的,无怪乎入伙造反。

反正看得出这些老贵族很不受宠。

别看造反的将军一大队,只有Olbricht还有个象模像样的RK,其他人都顶多一个一级铁十字而已。

倒是“京兆尹“Remer,有个加了橡叶的RK。

因为护驾有功,此人在日后飞黄腾达,战争结束前已经飞升到少将一级,连waffen-ss的红人们都自叹不如。

因为小胡子的抬爱,此君日后成立了Socialist Reich Party,义无反顾的死硬纳粹一枚。

士为知己者死也。

除了Stauffenberg的小副官,Fromm将军的小副官,大概名字是Herber,但比Haeften还娇艳无辜。

几个星期后,发现此演员原来是Matthias Schweighofer啊,红男爵主演,当红小生耶!

该副官在历史上可能扮演了比Haeften更重要的角色。

当年在Fromm被扣押之后,他手下的一群青年军官意识到除了事,马上在Fromm的办公楼里发难,把Stauffenberg一众制服并关押起来。

然后才有了Fromm灭口的心黑手辣。

在电影里,那个彷徨的小副官坐在门口的打字机旁边,诚惶诚恐的看着达官贵人们吵来吵去,不知所云。

直到Fromm被关起来,在门即将被关上的一刻,时间停止了。

我们粉嫩娇艳的小副官在人群中,趁着这个历史一凝神的沉思,看到了Fromm老头儿那无可奈何的脸。

Fromm没说话,只是举起手,手腕上翻,看似打了个招呼,其实那是一个纳粹礼。

小副官马上一脸通红,羞辱的颜色燃遍了脸颊,小宇宙爆发了!

....不久办公楼里立刻枪林弹雨....这么一看,那个纳粹礼突然很诡异的高尚起来....从今天起我是副官控。

最后Stauffenberg的小副官很荣幸的跟着几个大人物落入了Fromm的魔爪。

四个人(确切地讲,是三个长人和一个短人)被挨个枪决的时候(我纳闷为什么挨个。

四人一排不是可以节约点子弹吗),Stauffenberg本来是第三个,小副官最后一个。

但在卡车车灯的聚光照射下,象莎翁的舞台剧一样,小副官挣脱卫兵的束缚,大跨步的走到Stauffenberg面前,和他的上校面对面的直视... 两人的面孔距离那么近!

....这是阴谋,一定是阴谋!

五短阿汤怎么会高到可以深情滴直视的地步?

.... 反正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深情滴,无言滴看着他!

时间再次停滞,宛如千年回眸.........罪恶的枪声响起,小副官倒在了上校的脚下......T_T 原来德国的子弹穿透力这么滥,怪不得斯大林格勒的巷战被人狠揍。

行刑队的抬起小副官的尸首时,他还是那么安安静静的漂亮着。

镜头转向Stauffenberg,后者眼含着热泪,高呼........他呼什么其实真的不重要。

枪声再次响起,Stauffenberg不甘心的眼睛盯着黑色的上苍: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另外一个正太大集合场面,是Stauffenberg跑回柏林,发现反叛分子都严阵以待,准备打电话的时候。

超多feldgrau制服正太挺立在办公室门口,每个人年轻的面孔一片纯净,都会心的微笑着,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了粉红色的三....不是!

是橙黄色的通行证!

原来,我们有这么多同志!

Stauffenberg第N次被感动了,原来大家厉兵秣马,就是为了此刻的出柜!.....不是,是出击!

好景不长,发现电话叛乱被搞黄后,大家纷纷作鸟兽散,制服正太们也跑的飞快。

转眼间只剩下Stauffenberg和一个女秘书鸟。

老汤激动地热泪盈眶:“谢谢,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女秘书歉意的回答:“偶是老牌同人女嘞......“(如果有冲动,请用拖鞋拍死我吧)

 8 ) A visit to history

Valkyrie is one of a host of female figures who decide who will die in battle In Norse mythology. It also stands for an emergency continuity of government operations plan developed in Nazi Germany, which was intentionally used by Colonel Claus von Stauffenberg in an attempt to assassinate Adolf Hitler in 1944. Hereby we are talking about a film shot in 2008 based on this historic event, starring Tom Cruise.Besides Colonel Stauffenberg, several military officers were involved in this assassination, including Marshal Erwin von Witzleben, Colonel General Ludwig Beck, General Friedrich Olbricht, General Erich Fellgiebel, Major General Henning von Tresckow, and Colonel Albrecht Ritter Mertz von Quirnheim, etc. We can see all these key figures in this film, together with Adolf Hitler, Joseph Goebbels, Heinrich Himmler and Hermann Göring.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we have General Friedrich Fromm, who remained quiet in spite of his awareness of the assassination until the action failed, when he immediately had the conspirators executed against Hitler’s orders to take the conspirators alive. This is kind of festival ceremony to history buffs like me, although it is a pity that all German officers are speaking English here.As a Hollywood production, we can find Hollywood-style elements everywhere. The film focuses on the assassination event itself, with typical Hollywood’s tension plot. We can even find a beautiful, Hollywood like Ms. Stauffenberg here. It is a pity of the ignorance of deeper exploration in Colonel Stauffenberg’s mind and motivation. Instead we have a perfect minded anti-Nazi warrior at the very beginning.It is a surprise to find Bill Nighy as General Olbricht here, whose hesitation indirectly causes the failure of the action. If you ever watched British movie “Love Actually”, you probably got impressed by the outdated rock singer. That is Bill Nighy. It is fairly interesting to meet him as a Nazi officer, an indecisive one. He and General Fromm star the most vivid figures in this film following Stauffenberg.Besides Tom and Bill, all the other roles are played by German actors with typical German faces, including real Colonel Stauffenberg’s grandson. Enjoy these shining young figures in German uniforms,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ajor attractive point to female audience.The film ends up with Marshal Witzleben’s speech in Nazi court: “You may hand us over to the executioner, but in three months time the disgusted and harried people will bring you to book and drag you alive through the dirt in the streets.”I personally visited Berlin last year, including Bendlerblock, where the conspirators were executed in real life. It is a commemorative museum now. Even the street where it locates is named ‘Straße von Stauffenberg’ . Here are some pictures I took there, just contrast them with the scenes in the film.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9 ) 这样的刺杀,很和谐

片子下载有一段时间了,昨天才看。

看完后第一感觉是,这种刺杀太小儿科了。

第一,能带一包炸弹,必定能带两包或者3、4包,又或者干脆带别的,手枪,手雷什么,反正大把机会接触到希特勒,只要往嘴里或怀里一塞,OVER。

第二,关键是主角施陶芬贝格想全身而退,也有可能想为自己谋一份福利,这种刺杀,不成功是正常,成功了才叫反常。

仔细想想,施陶芬贝格被塑造成了一个想改变德国的人,避免德国走入被打败或占领后的惨境,而即使失败了,也“向世界证明,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希特勒”。

而仅仅杀掉希特勒也许容易,但为了达到与盟军停战、向盟军投降之目的,需要更多,包括合法合理的夺取政权,取得军队的信任或者有足够的威信能指挥所有德国军队。

这促使施陶芬贝格想到了利用Valkyrie这个希特勒本人制订的计划。

这是一个为了确保即使发生政变、希特勒政权也一时不会倒塌的计划。

如果对之稍作改变,再将那些可执行此计划的人煽动过来,就可以将此计划引导至完全相反的用处。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希特勒必须先死掉。

所以我们看到:第一,这些计划来计划去的人手上没有枪,没有炮。

有一些权但无法直接指挥到大批军队。

第二,参与计划的人很多,角色齐全,什么官什么爵都分好了,只要计划成功,立马上位执政。

而事实上直接做刺杀希特勒这件事的人,只有2个 ,主角和副官。

第三,而这两个刺杀希特勒的人并未抱有杀身成仁之心,也可能无法抱有,因为事实上施陶芬贝格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棋子,重要到这种地步:他不单要杀掉希特勒,还要不尘不染的全身而退,回来后再指挥整个夺权行动。

可以想像的是,没有人能做到这样,也没有人应该做到这样!

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这个必然失败的计划不单未能完成施陶芬贝格个人和德意志民族的救赎,也为剧中所刻画的英雄形象留下了一些阴影——如果施陶芬贝格抱着必死之心,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向东方文明学习、了解一下究竟何谓刺杀艺术;又如果此计划参与者们都如他一般坚定,那么,也许世界历史没什么变化,但德国的战后历史将完全改变。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当然,现在坐在电脑面前一边打字一边看着女儿在旁边嬉戏的我,也许根本无法理解65年前的其时其景。

处于Internet时代的人们被极度丰富的信息资讯天天泡着,久了就难免看轻很多人很多事,会觉得有些事不过尔尔,有些人可以随意嘻笑辱骂。

所以,就当是戏言吧。

 10 ) 不能单纯做个好人

2009年旧作昨晚去电影院看了该电影,上映已经好几个礼拜了,一直在等英文版,但是居然等来等去只有译制片……也罢,虽然是纳粹故事,演员基本却是英美的,为此听着汤叔说德文难免有点寒……说真的,没把这片子当成好莱坞剧观赏,我得说自己觉悟可能不高的缘故,自始自终都在思量应该如何评价这15次暗杀希特勒中的最后一次?

但在开始这种话题前,先点评下该片中的诸多帅哥帅叔帅爷爷们。

汤叔:作为绝对主角,这次已经拿出浑身解数来饰演德国贵族纳粹军官Stauffenberg,虽然不经意间美国味仍旧扑鼻,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让人惊艳了一把,对于人物心理颇有把握,但最大的败笔还是陈词滥调的“诀别”煽情……Bill Nighy:扮演Olbricht。

英国老戏骨,演技不消说,在他心乱跳等希特勒是否死掉的消息的时候,不知道是电影院音响效果还是他的演技出众,我ms也紧张的手心流汗了。

Thomas Kretschmann:扮演Otto Remer,该演员是扮演纳粹军官专业户,还记得那部《钢琴师》么,那个可怜钢琴师的纳粹就是此人扮演的。

作为本土德国人,演纳粹当然得心应手。

剩余还有许多。。。

不做一一点评,跟在汤叔身边的小帅哥譬如。

回到正题,这场刺杀行动,说到底真是好比火烧上方谷,眼看着就要成功了,结果又熄灭了。

此关乎气数乎?

而这些贵族纳粹们究竟有怎样的精神气质?

又是怎样的“作案”动机呢?

1。

精神:与平民或一般名流的不同贵族者,向来是骄傲的,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

这点上,他们就不可能像平民阶级,或者一般名流,脱离德国,而移民到外国去——哪怕当时德国已经国之不国。

身世的正统,让他们心中有一个别样的国家概念,这个概念并非“文化德国”,是“荣誉德国”,为此他们能够一开始追随希特勒为了国家之“荣誉”,以及在看穿纳粹的自取灭亡后也能想到去刺杀希特勒,“拯救”德国之“荣誉”,但与文化,人性无关。

刺杀任务决定后,接下去个人的心路是不同的。

Stauffenberg对刺杀希特勒拯救德国的行为颇为义无反顾。

但Olbricht的投机心理则明确表明,个人所为英雄主义行为在面对希特勒这样的卡利斯马式的强大统治者前的脆弱不安。

但不管怎么说,这群要刺杀希特勒的人当然要比苟且偷生的人强,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丧失原则,但在我看来比不上托马斯曼这种真正理解“文化德国”真义,从来有原则的人。

2。

手段:修正主义?

我居然想到这个词语了。

当然这里是笼统的理解。

历史过去后,人人都聪明起来变作事后诸葛亮,现实摆在眼前的时候,修正主义也可算作勇举了。

但我的想法是,面对纳粹之流的作为,修正主义是不够的。

尤其到了垂死挣扎的时期弄个修正,实非什么大义。

犹如中国历朝历代要亡国了跳出些忠臣义士来,才想到要杀奸臣保国家社稷,其实不是什么大义。

在希特勒上台前不知就里,可以原谅,在他统治一开始附和,也可以理解,但在德国开始屠杀犹太人,发动全面欧战,接着国内经济江河日下后,还在那头帮忙做事就不能原谅。

1944年,犹太人也赶尽杀绝差不多了吧,纳粹德国灭亡指日开待了,才想着要杀希特勒。

太晚了!

3。

动机:所谓的另一个德国影片中反复声明的是这个句子:我们(刺杀希特勒的人们)要向世界展示另一个德国,不是纳粹的德国。

这仿佛就是他们刺杀希特勒的动机了。

问题是,有这样一个所谓的别样德国么?

这个德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虚拟理解。

他们其实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刺杀希特勒成功之后该如何——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把握和意向。

他们以为,刺杀希特勒后,掌握国家中央系统,纳粹就可以真空消失了?

和盟军和平谈判人家就会接受了?

整个纳粹欠下的血债当然不是希特勒的一条命就可以偿还的。

我的理解是,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所谓的“另一个德国”。

这只是脱离了群众基础的小部分修正主义纳粹贵族的意淫。

他们的失败,在所难免。

4。

结论:不能单纯只做个好人这些要刺杀希特勒的人其实都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贵族,狭义的道德情操上应该都算好人。

但又如何?

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狭义的只做个好人是不够的。

只做个好人经常会很不幸的如钱钟书说两头的坏事都“一箭双雕”了。

你若就是坏人到底,那就如同很多其实是老纳粹,但是德国投降后却说自己“身受迫害”的人,那或者一辈子也就善终了,并且坏人不受良心的折磨,我们也都是知道的。

但你若不幸出身珍贵,跻身上层,想做个好人,就必须得审时度势。

忽略了大环境作小好人,也许正是最不得意的一种。

当然我们作为平民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做糊涂人,做逍遥派,做历史里的一粒微尘。

当然我们更可以做这样一种人,有原则的,不被狭隘爱国主义情绪感染的,从文化角度上理解国家概念的,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托马斯曼在纳粹上台后几经流转去美国后,曾被问到是否想念德国。

曼答曰(便于理解,取了英文翻译):Where I am, there is Germany. I carry my German culture in me. I have contact with the world and I do not consider myself fallen.”另一个德国”不在Stauffenberg们手里,而跟着托马斯曼这样的人去了别处。

《行动目标希特勒》短评

20120708周日 CCTV6早上播出。。。挺好。。。。

5分钟前
  • IVAN
  • 推荐

可以用来学习如何干事。。。

10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这个事件是二战中最感兴趣的事件之一,要是德文版的就完美了。4

12分钟前
  • 旅行者二号
  • 推荐

演员演技不错,影片极烂

15分钟前
  • yeats
  • 较差

20分钟入睡。谢谢啊!

20分钟前
  • Vaka
  • 较差

说实话。。整体感觉比较一般,但值得一看。

25分钟前
  • fence2004
  • 推荐

可惜历史没有假如,致敬!

27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除非你真的对那段历史感兴趣,或是真是喜欢阿汤,要不就算了。

32分钟前
  • 格兰芬多
  • 较差

完全的克隆作品,里面的配角很大牌

36分钟前
  • 秽语综合征
  • 还行

是应该更真实 还是应该更艺术

39分钟前
  • 雕刻時光
  • 力荐

这是我所见的汤姆克鲁斯演的电影里最烂的一部,看得云里雾里,囧。不过德国国防军的气势实在是没话说呀!

44分钟前
  • 墨语
  • 较差

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实在太过平淡,而如果是要探索德国军人的思想矛盾及转变,又显得极其生硬和肤浅。

47分钟前
  • 木犀
  • 较差

not bad. at least they didnt tortured him as bad as in Born at 4th July

50分钟前
  • francisca
  • 推荐

那些身着军装的金发青年们

51分钟前
  • 减肥减肥减肥
  • 推荐

3.7

56分钟前
  • 麓人
  • 还行

革命先驱

1小时前
  • 小溺沫
  • 还行

猪一样的队友

1小时前
  • 光头
  • 还行

嗯 一般 没有惊喜

1小时前
  • simonx
  • 还行

好看的政变

1小时前
  • 阿尔法
  • 推荐

这是二战影片中最让我失望的作品!如果经历过二战的国产电影还算在内的话 我或许可以在范畴上加一个矜持的——“之一”

1小时前
  • 但愿人长囧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