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花痴的心,冲着Ewan来看的这个片子。
果真,E没让人失望片名有些误导了我,还以为这会是一部充满硝烟战火的动作片没有宏大的场面,却给我绝对不会忘记的震撼影片开始的平淡,女主人公和儿子平淡却幸福的日子,亲情片,注定不温不火女主角紧张,无奈的婚姻生活,迫使她深夜在酒吧,只是想找个人交谈邂逅了。
如此迷人,魅力十足的男人,地球上任何一个正常的女人都无法抗拒,更何况是女主角,一个懂得爱的漂亮女人一夜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只是这一次,代价是这世界上她最爱的两个人,丈夫和儿子后悔,内疚,悲伤,不愿接受却也无能为力不得不提一下,内位女主角丈夫的同事真的太不地道了,在她最脆弱的时候,提出他龌龊的想法幻觉的出现是因为悲伤,想念到了极致耳边不停出现小Lenny的声音,甚至认为孩子又回到了她身边,她们还像以前那样幸福的平淡着。
而事实是她在自己对着空空的一切母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甚至于不管是谁的孩子,即使是残忍带走1003条生命的凶手的孩子,她也可以为这个孩子挡子弹,即使她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带走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我本以为女主角没那么坚强,她会追随着丈夫和孩子,从那楼上跳下,然后电影就可以落幕了,一个悲伤的结局可是她没有屈服,看见孩子在楼下问丈夫,"Is mummy coming with us?"孩子的呼喊,以为妈妈会说"yeah,mummy is coming"然后纵身一跃一句"I can't come with you now"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可笑,她还有希望一个小生命的降临为这个故事画上句号,很圆满,女主角的生命重新有了重心,这个世界也重新有了希望至于女主角给本拉登写的那封信,呵呵,愚蠢的,可是很美丽很崇高的思想不屈服的爱,赋予不屈服的灵魂上帝保佑这些灵魂
恐怖袭击带给人们的伤痛,没有太多的歇斯底里也没有太多的政治元素,就想片中人物只是伦敦城里一个人普通人身份那样,普通平白地展示在电影里。
记得大学时候一个教授推荐过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从来很少看那方面接近自己所学专业,或者说描述论述跟政治等利益相关的著作,但是那本书相当好,一直到现在都记着。
记得那本书里就很好的论述过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无法磨合的问题。
我不知道究竟哪种文化哪种主义才更人道,但我肯定恐怖主义是一种罪。
电影里的妈妈经受的失去丈夫孩子的痛,看得人心里一阵一阵的不忍和难过。
抛开她对婚姻对丈夫的某次身体出轨不忠,她只是个伟大的妈妈。
and '电影里她写给萨达姆的信还是要对萨达姆说的那些话,个人觉得很出彩。
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是啊,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呢。
另外:曾经猜火车的 Ewan McGregor 在电影里饰演那个日报记者,猜火车到现在这么多年,他的身形胖了,脸蛋上肉更多了,貌似头也比以前大了,但还好,那种气质一点没变。
我依旧喜欢。
再另:最近跟猜火车相关的东西很多啊。
貌似这次奥斯卡捧走小金人的贫民百万富翁的电影导演,就是他导演了当时的猜火车吧:)
原以為是一部帶著些許懸疑,驚悚的劇情片呈現了一段至深的親情更描述了在得知實情之後所面臨的心靈上的煎熬值得一看
Ewan McGregor and Michelle Williams work together for the second time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 since "Deception". But this time she is the main actress and speaks British accent. Well, the story is not very original, but it's a very serious drama and political oriented, and a little bit fictional, such kind of movies are hard to make.I have a question for those who saw it already.The last scene seems to me very confusing, maybe I was wrong about the color of that baby, but in my eyes, that new born baby is black.What's that all about? I didn't get the point. Anyway,it's not really a must-see, but if you like the actors and have some time, it might be worth for u watching it.
这个片子下在电脑里很久了,当年下来是因为看了简介以为有点类似惊悚片,结果看了十几分钟,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停手了,因为最近没有啥片子可以看,所以开始翻库存了,就把这个片子找出来了。
片子开始是一段很温馨的母子情,还让我以为是单亲家庭的成长故事。
而后看到了记者男,才发现原来是个熟面孔,才发现原来还是有大牌的。
片子1/3的时候看到了一点香艳场景,不过这个恰恰衬托了内心的失落以后接下来的巨大悲痛。
后面的故事都是很平淡了,当然女猪的演出还是很尽力的,足够展示了怎样才是一个母亲。
这样的片子虽然没什么大场面和特技,不过依然是挺有味道的,特别适合有孩子的人去看去体会,因为不管人有没有钱,不管是母亲在海滩的陪伴还是父亲陪伴孩子去球场,对待孩子的爱那都是一样的,会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那个爱的本质是没有不同的。
片中的母亲因为在孩子离去的时候自己在偷情感到愧疚不已,但是如今的现实中,为了所谓的感情,抛家别子的女人亦不在少数,至于搞婚外情或者婚外性的那就自然更多了,不知道是所谓的文化古国已经失去了传统的道德呢还是西方国家逐渐的开始注重了家庭概念,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追求所谓的人性自由,我看到的知识现象而看不到内在的原因。
当然片中的女人似乎对丈夫也没有任何愧疚感,或许是因为在婚内已经感受不到太多所谓的爱了,这个就是给自己的借口和理由了。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和快感的权利,但是追求的过程中要想不伤害别人是不可能的,无非就是看故意还是客观,以及有无愧疚,自己的良心是否安宁罢了。
换言之,就是怎样才算是心安理得的面对另一个人?
不管那个人是自己法律上该忠实的人还是所谓的情人。
影片推荐指数:四星,看着那沙滩上母子相戏的画面,值得在多加一星,特别适合有孩子的人去观看。
我不知道为什么叫“燃烧弹”,显然,这可不是一个好名字。
你会误以为是一部大场面的制作,至少免不了机场经费追逐战,还有数不清的枪林弹雨。
其实电影里面什么都没有。
只是讲述一位遇难者的母亲。
Michael饰演一位四岁男孩的母亲,电影里开篇铺陈了很久,他们之间难舍难分的母子感情,所以才演变到最后的崩溃,绝望,救赎。
她难以抑制内心的欲望,才与麦格雷发生外遇,在偷欢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伦敦的恐怖事件,她的丈夫和儿子都遇难了。
难以原谅自己的不忠和儿子的离去,Michael一直在痛苦中寻求解脱。
替身,寄托,幻觉,都是为了能接近儿子。
“is mammy come with us?
”“i can't come with you now.”这个时候,Michael终于抽离出来,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Michael精湛的表演,就彻底的失败了。
这部电影到底在搞什么飞机,之前是如何做的企划,这个案子居然也能通过,居然也能吸引大腕来参演,至少有三位都是大家可以叫得出名字的明星。
还取了个这么白痴的名字,燃烧弹。
这部片子最大的感受,就好比一个长得像李逵的易装癖,粗枝大叶的婉约派,搞一个那么大的故事,恐怖组织炸体育场,结果着重点放在一位年轻母亲上,这还不够,还在她身上发生了一夜情,最后编剧一咬牙,还让她生了一个小情人的孩子,电影的后半段又让她走向“癫妈”的路子,接近鬼片。
白瞎了Michael的一身好演技。
做不来面面俱到,就老老实实的讲故事,这个片子就应该把悬疑,灾难统统砍掉,做成一部“清洁”或者是“雪莉宝贝”那种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
什么恐怖组织,还神秘兮兮的追查名单,暗中有什么狗屁阴谋,多余,太低估观众了,难道那么一点点的悬疑我们就会跟着心惊肉跳?
反恐片拍成这个样子不错了,应该说英国片还是好过好莱坞。
伊万还是很帅,米歇尔很可爱。
爱是否永远和背叛一起出现?
正义是否真的总是需要牺牲?
这个问题也许真的要问智者先知,奥萨玛?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当在本片中第N次的看到女主人公回忆起儿子在海滩上玩耍的样子,第N次听到来自虚空里的“妈妈”把主人公从昏睡中惊醒,我不能不联想起了祥林嫂的故事。
虽然影片结尾其实还说得过去,终于点题讲到了要战胜失去孩子的痛苦,重新站起来生活——就像古代曾浴火重生的伦敦一样。
本来影片可以拍得更细腻深入:当主人公的丈夫儿子在足球场被恐怖分子炸死之际,她正在和另一个男子偷情,这种错位对她产生了极大刺激,多么好的一个切入点来反思生活的荒谬和不可捉摸的恐怖啊;本来影片也可以拍得更流畅紧张:警方(丈夫的上司)居然事先知道这一切,为了钓大鱼却宁肯牺牲百姓,这完全可以拍成一个紧凑的故事。
结果这位《BJ单身日记》的女导演却把影片拍得乏味绵长,陈腐无聊地反复用回忆试图表现主人公的痛苦,打动观众。
真是可惜了米歇尔•威廉姆斯等几位的演技——她几乎是片中唯一的看点了。
很强大很人性的主题和架构,一路铺陈下来却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叙事和表演都欠火候,用苍白的独白来平庸的推进和呈现主题更是忙中添乱,编导演和观众都无法按照预先的设定抓住悲伧和新生的力量反恐大幕下的人性探讨,这部比较失败,虽然算是UK出品的主旋律命题应景之作,既不煽情,更不冷静。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部伊万同学和已婚少妇的纠缠情事,,开场开的不错,,,漫漫到后面就成给拉灯上课了,凄惨啊。。
大爱音乐!小伊万又裸了一把o(╯□╰)o
一星只给米歇尔威廉姆斯,多半星是给配乐,半星给裸戏,情节婴儿幻觉都他妈狗屎
阿森纳球迷是无辜的
怎么感觉剧情这么诡异呢?!
女神一个人撑起整个影片!信的独白和新生的孩子非常好
一位不称职的妻子;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米歇尔威廉姆斯点亮了这个本来有些沉闷的故事,破碎世界的再度屹立。
you fucking fuck! fuck you woman you fuck!! fuck! you fuck slapper!!
演技出色。
还好,哭了,这如果不是米歇尔演的话就一烂片了。。
你的幻觉在哪里
2009-09-19 看过。拔高,矫情。
当初看过,但根本没印象。这片一般。
个人挺喜欢这种手法的~
总算看完了
忠孝不能两全啊 哈哈。。。少了点政治,少点意识形态挺好
虽然情节过渡的有些荒谬,但并未掩盖这部片子在恐怖主义威胁下的信仰和人性光芒
恐怖主义者是软弱的无权的,因为反对西方当权者而无法近身,只能屠戮不确定的芸芸众生,从而以大众选民理论影响那些在位者。普通人受到这些伤害以后,只能选择封存记忆继续生活,在废墟上rebuild our lives。
实在是莫明其妙。。。导演以为自己在拍MV?小米还不错
一般般吧,伊万终于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