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

The Outpost,72小时前哨救援(台),前哨基地

主演: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奥兰多·布鲁姆,卡莱伯·兰德里·琼斯,雅各布·西皮奥,杰克·凯西,米洛·吉布森,阿历克斯·阿诺,塞莱娜·辛顿,泰勒·约翰·史密斯,科里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前哨》剧照

前哨 剧照 NO.1前哨 剧照 NO.2前哨 剧照 NO.3前哨 剧照 NO.4前哨 剧照 NO.5前哨 剧照 NO.6前哨 剧照 NO.13前哨 剧照 NO.14前哨 剧照 NO.15前哨 剧照 NO.16前哨 剧照 NO.17前哨 剧照 NO.18前哨 剧照 NO.19前哨 剧照 NO.20

《前哨》剧情介绍

前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奥兰多·布鲁姆将主演Millennium Media打造的阿富汗战争题材影片[前哨](The Outpost,暂译)。罗德·拉里执导影片,影片则根据CNN记者Jake Tapper著作改编。影片故事将围绕53名美国士兵的真实故事展开,这些士兵与阿富汗东北部约400名敌方武装分子拉开持久的作战。他们所建造的前哨基地位于巴基斯坦边境仅14英里处的三处陡峭山脉底部。基地则面临塔利班恐怖分子的袭击。而驻扎在那里的士兵则面临着巨大威胁。片中斯科特·伊斯特伍德扮演克林特·罗马沙军士,卡赖伯·兰德里·琼斯扮演专业军士Ty Michael Carter,布鲁姆扮演的Benjamin D. Keating在阿富汗战争中不幸丧生。该片预计将在今年8月展开拍摄,影片也将在戛纳电影节寻找买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铁拳蝴蝶梦厨病激发BOY嗨翻姐妹行女仆琳恩时间都知道差不多的朋友强尼凯克预审逃狱三王中国地龙之界点赏金杀手无聊现代生活周末生日游调香师第一季十字区的最后国王第二季美食不美第二季辣身舞2:情迷哈瓦那卧狼行动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九龙城寨奇门机关卷今夜天使降临拳王勇者斗恶龙:达伊的大冒险一弦定音!无所不能心跳潜伏在黎明之前

《前哨》长篇影评

 1 ) 50人 打 400人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 由CNN记者Jake Tapper著作《被遗忘的前哨: 美军阿富汗战争亲历》改编。

9·11之后,美国人打着反恐旗号到处派兵,这个故事就在此背景下。

他们跑到巴基斯坦边境靠近阿富汗的地方,建了一个前哨营地。

这个前哨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四面群山环绕,碍于塔利班武装没有重武器和远程武器( 不过他们也时不时的居高临下枪火袭击, 歪打正着终归也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最终,美军撤退的消息走漏,塔利班也决定做出一次猛烈的攻击…… 这是阿富汗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卡姆戴希战役”。

2009年10月3日, 坚守在前哨的53名美军与约400名塔利班武装展开了对战! 整体观感,上半场将近一小时的前戏过于平淡,铺垫太冗长。

而下半场虽然全程在突突突,但激烈有余精彩不足,没有拍出50打400的爽感。。。

片中最有名的演员是精灵王子: 奥兰多·布鲁姆, 但他出场20分钟就领了盒饭, 而且死的有点尴尬, 行军途中,峭壁翻车摔死了。

其次则是大导演东木老爷子的儿子:斯科特·伊斯特伍德(二线熟脸)。

PS: 塔利班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是“宗教学生”的意思, 因此他们也有“学生军”的含义。

 2 ) 前哨|煎熬

老美在全球的横冲直撞,有点不可理解。

人阿富汗的事儿,是人家的内政,互不干涉内政,这不是应该得到公认的“真理”吗?

之所以选择阿富汗,老美的考虑,大概是既然老毛子来过,咱也得来刷个存在感。

这搞得当地的族长很困惑,这些歪果仁,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究竟在琢磨个啥呢?

老美在这方面,向来不吝啬损一下老毛子的。

老毛子“来到”阿富汗,那是烧杀掳掠,咱老美过来,那可是来送钱来的。

只不过,那些阿富汗的族长颇有“扮猪吃老虎”的嫌疑,钱是要拿的,但是承诺什么的,这个可不好说。

“碰瓷”这种事儿,偶尔做做,让老美非常无奈。

前哨阵地的部署位置,实在是个“死地”,大兵只能无奈的选择被动防御。

时不时的冷枪已经是常态,至于大兵光着屁股反击这种事儿,也属于常态。

大兵私下的抱怨,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儿。

身为大兵,想法很单纯。

跑到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来驻守,天天当靶子,究竟是为了啥?

这个问题,长官可回答不了大兵。

毕竟,在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大兵们可是“送”了好几任长官。

你说老外的长官也实在不咋滴,咋就不知道保护自己呢。

最后,天天喊的“狼来了”,狼终于来了。

浴血奋战不可避免,但战斗到最后,大兵们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煎熬的结果,往往只剩下生存的欲望和战友之间的相互护持。

老外的反战,从来不说教。

只是在战争中充满了调侃的味道。

故事中有两句话,大概道出了真谛。

第一句:我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好。

情况一天一天的糟糕下去,长官“走”了好几个,这样的境况仍然没有得到当局的重视。

老外的官僚,同样害死人,同样需要把事情闹大了以后,才会收拾残局。

第二句:阿拉和耶稣,究竟哪个对呢?

如果其中一个是对的,那另一个一定错了吗?

这个疑问,对于都有坚定信仰的双方而言,是个不死不休的较量。

这样的问题,大兵如何解答呢?

当然不可能都是对的,但有可能全错。

但是,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3 ) 从装备与故事节奏两个角度谈谈《前哨》

总体来说,前哨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电影,中东,阿富汗,塔利班,美国大兵,尘土飞扬,灰头土脸,各种要素统统齐全。

m4a1卡宾枪下挂m203榴弹发射器+ACOG瞄准镜的美军对战手持AK的塔利班打的是热闹非凡,但塔利班之所以能击杀几个美军,说白了还真靠居高临下的地形和概率运气。

(补充一下,塔利班的rpg与迫击炮对美军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个在电影中有很多体现)美军现在的悍马车是真的厚啊,虽然依旧没法与斯特瑞克等正牌装甲车相提并论,但比起90年代黑鹰坠落里面的悍马,门和玻璃的厚度增强了几倍,机枪手拥有了可旋转的防弹机枪塔 上面有防弹钢板和提供视线的防弹玻璃,至于m2老干妈倒还是熟悉的味道和熟悉的配方。

里面很神奇的一个场景是东木家的少爷小东木,一个美国大兵,用苏联产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与塔利班狙击手对狙,这画风看一看也是有点意思。

说说缺点吧,缺点就是一个小时的前戏过于平淡了,2个小时的电影,完全可以用20分钟的时间把前面的剧情铺垫好,而《前哨》中的铺垫过于冗长,甚至有些昏昏欲睡,我个人认为这样处理电影的节奏是很不成功的。

《前哨》不像《血战钢锯岭》,后者至少的讲一个主角的故事,大量的铺垫剧情可以让观众更好的去了解主角的性格和信仰。

而《前哨》则拥有50多个角色,虽然有几个看的出来是主角,但是通过长时间展现士兵们之间的对话来加深观众对角色们的形象的方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

再强调一下,不是说电影讲述士兵们之间的各种生活状态和闲聊不行,而是说长时间多角色之间的生活与闲聊是不可取的,电影前半部分节奏过于缓慢,偶然的几次袭击也就是走马灯一闪而过。

其实应该打4星,但贵在疫情期间有这样的大片可看,实属不易,电影的真实感也很不错,给个5星也并不过分。

 4 ) 真实的绝地反击

片尾连续30多分钟的战斗场面质量很高。

海报上的这支疑似M110,在片中从未出现过。

唯一一个狙击桥段,还是美国大兵顺了阿富汗政府军的一支SVD。

维基百科显示,2009年10月3日的这场战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塔利班那边大概组织了三到四百人,美军这个前哨阵地只有58人,另外还有些正在训练的阿富汗伪军,打一半还全跑了。

从清晨开始,美国皇军差不多鏖战整个白天,阵亡(KIA)8人(起亚在美国卖不出去就因为这个,忒不吉利),受伤27,伪军也有十几个伤亡,这在美帝的阿富汗战争过程中已经算是重大伤亡了。

对面大概战死150,当然大多数是被中午才到的空袭消灭的。

本片战斗场景还原度较高,塔利班真的一度冲进的围墙内,随即美军组织了有效的反击又把他们赶了出去,与电影表达不同的是,围墙外的阔剑地雷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所以从三面山上涌来的塔利班最终也只能猛攻大门。

这个哨站的真实样子比电影里的还操蛋,基本上兵家大忌都占全了。

在这地方驻扎,不被打死也分分钟被吓死,拉个屎脑袋顶上乱飞RPG,谁受得了?

斯科特东木感觉渐渐上路了,一招一式越来越像他爹,尤其是眼角的皱纹,总感觉他会从腰里掏出把左轮来乱射。

至于精灵王子,这张脸确实不大适合战争片。

 5 ) 美军的战斗力也太差了吧?

说真的,这部剧战争场面挺真实的,节奏也不错但是真的对于剧中的美军,我不知道这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真的特别想吐槽一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第一,就是基地选址的问题很多人吐槽基地为什么直接建设在山中的盆地,这个倒是可以理解,以阿富汗连绵起伏的山脉,一个容纳上百人(包括了阿富汗国民军)的营级营地,可能建设到山顶的确很困难,山顶没有足够大的空地,除非将山顶铲平,而且运送物资军车也上不去,只靠直升机进行弹药补给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山顶和山坡没有足够大的面积来建设营地,所以基地选址这个其实可以不用吐槽了第二,就是美军的战斗力的表现真的令人堪忧,我感觉这战斗力可能跟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有得一拼,实在是差到没边在电影,美军面对的就是只装备了迫击炮,RPG和AK,压根没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塔利班民间武装,结果三百多人的塔利班武装竟然将五十多人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有的人肯定要说了,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军和苏军都在这里折戟沉沙,美军打不过也很正常但是我真的想笑笑,不考虑其他的,单单从电影来看美军最有效的反击手段就是迫击炮,可是偏偏塔利班武装用迫击炮炸了好几次都毫发无损可见塔利班的战斗素养之差,但是美军这边也不怎么样,迫击炮就在那里立着就是没人敢去用,个个都情愿在那里挨炸,也不出去用迫击炮另外,就是塔利班都已经翻墙进来了,结果还有一半以上全都躲在后方的屋子里,我是真的无语躲在装甲车里的也是,机枪坏了,车也开不走了,就坐在车里面等死吗?

连跑出去都不敢的吗?

此外,营地距离塔利班的所在的山坡大概也就八百米,按理来说,SVD的射程是完全够得到的没有迫击炮,狙击枪总可以吧?

就美军这种土豪,不可能一个加强连连几把SVD都没有吧就是没人用狙击枪,就是当活靶子到处乱窜真的无语,也就只能够靠空军火力压制,炮火覆盖才能打赢,真的到了小规模部队的遭遇战,简直不堪一击就这实力,甚至还没有抗美援朝的时候的美军战斗力强

 6 ) 疯狂吐槽下美军的打法

看了前哨, 实在想吐槽一下, 我实在不能忍受美军这个样子, 实在有损我心目中蓝星第一的形象,换成我兔, 这仗就跟玩一样。

基地的选址就不再讨论,山顶和山脚其实没区别, 这地方没后勤就没法活, 建在山顶上,难道永远不下来?

人家伏击你一样。

所以问题不在前哨的选址,问题出在基地的建设上。

美军前哨就是一个随时打仗,几乎天天打仗的阵地,到了这个程度, 这个基地简直修的不是漫不经心,而是严重自杀的境地。

大约美帝就想着如何生活舒适了,没想着怎么打仗。

看了电影的同学就发现, 其实美国大兵都是冤死的,死在跑来跑去的过程中,简直就是送人头。

建设基地的时候,直接挖掘交通壕不行了嘛?

一点成本也没有,基地的建设肯定没少用机械,多挖点交通壕算啥?

一个两米深的交通壕,上面盖上伪装网,有条件可以做水泥预制件加盖, 同一个位置至少有三个路线可到。

敌人的子弹还能打到人?

因为对面没有重炮,大规模进攻也没有用迫击炮充分火力准备,就一个RPG,射程最多300米,我盯着RPG射手不行了?

(当然对面要是有反坦克导弹,需要更远程火力掩护,不过那个算重炮级的火力。

)不乱开火,就等着他们冲上来,不冲咱就等着,过一会航空火力来把他们都炸死算了,连枪都不用多发射。

美国纳税人多可怜,花这么多钱让这些小伙子疯打,几十万发打死一个敌人,效率太低了。

美国GDP再高也不能这么玩。

修好交通壕,基地的周边可以挖防护壕,防护壕下设平行工事,远距离根本看不见,打不到,等他们下了防护壕就知道子弹有多硬了。

炮党那么菜,修这种工事还手拿把攥,害死我解放军多少人,没炮没优势火力,没几百号人都填不平一个壕沟。

剩下就是一个大门了, 一个L型的门设置不就足够了?

对面啥都看不见,一挺机枪看的死死的。

话说要是我军,一个连两天就能用工兵铲修出这么一个基地来,就是美国少爷兵不想干活。

话说这地方,高大上的直升机还不如机枪塔管用,美帝就做集装箱式的机枪塔,重甲保护,带有瞄准设备,1000米外的塔利班挨个点名,对面没有重炮就别想。

要是塔利班能拉重炮,那归情报部门提前预警。

一个基地周边6个机枪塔,每个配双联老干妈,10000发子弹,对面没炮,来一万人也不行。

要是我兔,反正五对轮便宜量又足,可以开过来几辆五对轮干这种活,当然要是炮塔换成四联14.5毫米机枪塔那就彻底舒适了。

塔利班要是跟我兔这种配置打一回,就绝了再来的想法了。

重点部位保护也是一塌糊涂。

发电机这么重要,需要专门有多重围墙保护。

轻易被人家打坏,结果就瞎了。

迫击炮阵地为啥不设置到坑里?

参考二战的迫击炮工事就够用,现代条件下可以做一个钢铁罩子,上面开一个狭缝天窗,给炮口留开空间就可以了,这些美国大兵就可以吃着饭,打着炮了。

话说他们其实准备挺充分,把周围区域已经细分标定好了,说敌人出现在啥位置,直接调好就可以把炮弹打出去就可以了。

这是通行做法。

这么聪明,自己不保护好自己,那不瞎了。

这些人倒是挺英勇,就是没预案。

一个基地,各部队的职责应当相当明确,有自己的阵地,每个单位,乃至每名士兵的射击纪律需要十分严明,除非失去了战斗力,否则其他单位不需要无谓增援。

指挥官要有预备队,首先击破敌军的弱势方向,这样逐次缓解压力。

看到美国大兵英勇无敌,就是跟没头苍蝇一样,简直跟没受过训练一样。

这些人还能躲在车里, 聊聊天, 回忆下过往, 也就欺负对面更傻, 为啥不一发RPG送他们回美国。

 7 ) 盘点电影里那些粗俗的英语俚语

常见的英语脏话有Fuck,shit,bitch,damn it,go to the hell。

自从看了电影《前哨》,我粗俗的英语词汇量明显增加了许多。

1,新兵给长官敬礼,长官回复:Jesus,Yunger,get your fucking hand down.战场上有规定,士兵不允许向长官敬礼,这等于是向敌人标明指挥官是谁。

在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军SAS侦察部队发现阿军阵地上有人四处奔跑,大喊大叫。

英军判断这是敌方战地指挥官,SAS 狙击手击毙此人后,敌人阵地立刻溃败。

2,Hey,you fucking pussies.你们这些TM的娘娘腔。

3,Come on,you motherfuckers来吧,你们这些王八蛋。

4,Must be the honkies.(黑人对白人的冒犯称呼)白鬼来了。

5,But on the other hand,I will carry all of you like a big fucking stick但另一方面,我会作为威慑(棍棒)把你们所有人都带上。

I am afraid you do not have a big enough stick.恐怕你的棒子还不够大。

6,Well,shit,who knows what these assholes are shitting out见鬼,谁知道这些混蛋拉出来的是什么7,Are you jerking off to my fucking wife?

jerk off:你懂的。

Yunger,you were beating your meat to his wife?

beat the meat:你懂的。

8,I could fuck you for that,white boy. But your freaky ass might fall in love.我可以为这事OOXX你,小伙子。

你那XXX可能会坠入爱河。

9,I pledge allegiance to your pussy.我发誓效忠你的XXX。

10,Goddamn it,even the fucking hajis have seen her snatch.

 8 ) 最近几年看过最菜得一部军事片

不讲剧本真实性了。

光从本身来看没什么情节,没什么代入感,有的地方不符合常识。

前哨设计不合理不说,正常的军队山顶和山坡夜里都会有暗哨,白天也会人有巡逻,这美军也太烂了。

本来M4得ACOG是4倍光瞄,但里面看起来是20倍以上,手都不带抖得,稳如山,而且枪的后坐力为零,也不需要算距离,指哪打哪。

塔利班打过来的枪榴弹和迫击炮弹威力明显比正常小很多,无破片杀伤。

影片中的塔利班被演的就是弱智,基本没有战斗力,进攻没有散兵线,没有梯度,没有掩护,没有组织,几百个人各自为战,还不如村子里械斗的水平。

来增援的轻步兵,一般是会前出侦察小队观察报告情况,并联系友军,指挥官再上前,电影里面演的似乎是指挥官打头进入战场,望远镜里面按照比例塔利班就在几十米外,这么近又不是丛林,双方就这样擦肩而过,无态势感知,看起来两边都是过家家啊。

那两家阿帕奇飞得那么靠近那么低,怕是马上就要撞山了。

总之呢,双方都很菜,菜鸡互啄,哪边有空中支援哪边胜。

 9 ) 前哨

 科幻元素,场面还算大,但感觉有些虚幻。

演员的表演中规中矩,表演痕迹存在,比如小队前进的动作为拍摄而站位。

思路很俄罗斯,不停的杀杀杀。

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上帝’是美国,‘撒旦’是俄罗斯最仇恨的XXX教。

撒旦控制的教徒有自杀式攻击,人数众多,俄罗斯解决的办法就是碾压杀戮。

  ‘上帝’也有能力,开始还是帮俄罗斯,但后来暴露真实目的,俄罗斯人觉得其也该死。

  当然俄罗斯人也还是‘’善良的‘’,结尾莫名其妙的留下外星人的孩子,也就是其他教派人的孩子。

也许因为毕竟可以教化,可以为其所用。

 按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世界观来说全世界就剩4个人了。

我就想说一句:他们作为仅存的4个人类有什么资格去原谅一个灭亡了70亿全人类的外星种族?

  我的观点认为凭他们4个人已经不可能再延续人类种族了,人类只能灭亡了。

(虽然存在理论上延续的可能,但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10 ) 美国战争史上的污点

前不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发表言论:很不幸,中美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具体言论如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先不谈这个言论可信度有多少,2020庚子年由新冠开始,随后接连而至的蝗灾、暴动、洪灾等苦难让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美国大选在即,中美之间的关系明显开始紧张,再加上突然而至的领事馆争端。

于是阴谋论自然而然出现:是不是要发生战争了?

战争,对于生在相对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既陌生也熟悉。

陌生到我甚至敢说屏幕前的各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熟悉到我们每个人都隔着屏幕“经历”过战争。

美国作为世界警察,似乎从未停止过战争,关于战争电影的素材也非常多。

这部根据2009年10月3日发生在阿富汗北部美军与塔利班真实战役改编而成的《前哨》让我们重新体验了一次战争的惨烈。

2006年,美军在阿富汗北部建立了一系列前哨,其目的主要在于阻止塔利班武装分子从巴基斯坦流入。

这部《前哨》对准的是兴都库什山脉一处前哨。

影片主要以四任指挥官时间线展开,叙事方面平铺直叙并没有什么亮点。

上半场主要介绍了美军在基地里一些日常,并把两任指挥官的死亡呈现给了观众。

影片利用手持摄影给观众一种纪录片风格,增强了纪实感。

各位没有经历过战争,可能对军事也不是了如指掌,但相信很多人都玩过真人CS。

即使在真人CS这种模拟战场中也贯彻一个原则:占领制高点。

而影片中的基廷前哨却建立在三面环山的山谷里,所有来到这里的美军都惊呆了,第一反应都是: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位于山上的塔利班分子对基地情况一览无余,对这易攻难守的据点自然不会客气,有空就对基地放两枪。

位于据点的美军就饱受折磨了,你正在逗狗呢,突然子弹就落到了你身旁。

你脱了衣服正准备洗澡,敌人的攻击开始了,你只能光着身子迎战。

可能很多人对营地设在山谷里抱有很大疑问,既然如此被动为何不直接把营地设在山顶呢,这样起码便于防御。

其实如果把基地设在山顶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基地在山顶就完全要依赖于空运补给,而当时驻扎于此的美军只是一个旅,可以利用的直升机资源非常有限,如果完全靠空运补给不现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补给都跟不上,还怎么打。

但如果把基地设在山脚,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公路靠陆运获得充足的补给。

可后期证明,糟糕的路况也并没有理论上那么容易实现。

影片中第一任指挥官本杰明·基汀上尉就是因为糟糕的路况导致车辆坠入悬崖而亡。

如此被动的基地自然没办法继续维持下去,于是高层决定关闭基廷前哨。

可是这个决定却一拖再拖,原本决定于7月份关闭的前哨被拖到了10月6号。

这里面所牵扯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一方面是因为阿富汗大选。

2009年8月20号是阿富汗第二次民主选举。

上一次卡尔扎伊的五年任期于2009年10月为止,而前哨关闭日期正好被拖到10月。

第二个方面就是美国高层自身问题。

打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比方:你所在的市投入了数十亿打造一个商业中心,并号称这个商业中心未来将创造多少多少收益。

结果商业盖好了,却发现利益并不如预期,甚至亏损,于是决定将整个商业推倒。

请神容易送神难。

一个小小的前哨中间所涉及到的政治、利益甚至面子等因素超乎我们想象。

结果就是在撤离日期到来之前,塔利班武装分子决定大规模入侵基廷前哨。

于是2009年10月3日凌晨5点半,号角吹响,入侵正式开始。

在观摩了一个多小时的军营生活后,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奉献给观众。

这段长达半个小时的战争戏份在我看来精彩异常。

除了前半部分的纪实感,这半个小时的战斗采用了大量跟镜头以及长镜头。

跟镜头与长镜头地运用大大增加了观众临场体验感。

跟拍镜头让我们瞬间化身战地记者,跟随士兵的脚步穿梭于枪林弹雨,宛若亲临战场。

长镜头地运用让我们更全面了解到战场上一位士兵从生到死的过程,少了多余的剪辑让影片连贯性更强。

诚然,大量对于人物的跟拍忽略了整体布局,就战场宏观性上来说让人意犹未尽。

不过考虑到影片成本(据悉影片成本仅1800万)问题,这番取舍也是无奈之举。

半个小时惨烈的战争场景让人历历在目,跟拍、长镜头所营造的写实风格让人不寒而栗。

这半个小时的战争让我们看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

战争中没有所谓的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没有所谓的身中数枪仍然屹立不倒奋勇杀敌的超人,也没有临死前嘱托身后事的烈士。

战争有的只是残酷。

你的弹药会耗尽,你的队友会突然倒地不起。

战争中没有戴斯蒙德·道斯(血战钢锯岭)。

战争中会奏响的战歌只有一种——血与泪、肉与骨的交响曲。

最后说回开头提到的可能产生的中美军事冲突。

无论是前段时间的中印边境冲突,还是最近的中美暗地对抗,评论几乎一边倒:打他丫的!

键盘侠手抱键盘无所不用其极的在网上发表极端评论。

仿佛他们手中抱着的不是键盘,而是毁灭除中以外的核弹按钮。

和平年代的人们似乎忘了战争有多惨烈,忘了战争之下埋葬着多少平民的尸骸。

嘿,我操心这么多干啥。

说到底,我也只是一介屁民罢了。

《前哨》短评

好看的战争片,因为改编自真实事件而加分,不足还是算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夸张,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6分钟前
  • cilei
  • 推荐

对于队员的刻画还是比较到位的,虽然有很多无效镜头,镜头语言也并不够精炼,但众多人物基本都给了相应的镜头,尤其是荣誉勋章获得的技术兵卡特刻画的尤其真切,没有小伊斯特伍德那种牛仔式主角的违和感,战争的惨烈也展示的较到位,诚然战争的哀歌实在让人垂泪,电影也够有感动之处,但美式主旋律这种一边倒以侵略姿态却自诩上帝之师迎战恶魔的气息实在难以挥去,虽里面借卡特之口说出了也许两边都是错的,但在描绘中依然是单方面的,里面透露出的美式自大也实在难以遮掩了。

8分钟前
  • monkey
  • 较差

把哨所建在山谷裡是為了敵人從山上發動圍攻更方便嗎

10分钟前
  • 与大人
  • 较差

抛开电影外的事实背景,就电影而言,这片子不错,紧凑、流畅、干脆。

14分钟前
  • 李卜克内西
  • 推荐

TCCC橋段好評, 當天兩位拉脫維亞士官參與了戰鬥, SVD是拉脫維亞人和美軍換來M4投入近戰驅敵的結果. 卡特事實上也沒像片頭那麼楞頭, 陸戰隊時期就已經具備PMI資歷, 戰鬥後那隻枕睡的EBR也是現實中他實際用過的配置.

18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真实感不错,对美军的了解很有帮助

19分钟前
  • ice
  • 推荐

屎一样的前哨,屎一样的《前哨》。

21分钟前
  • 万点万点
  • 较差

战争洗白片 还是羡慕美帝的文化输出 💩都给你整成🍫

23分钟前
  • 较差

看着挺乱的,脸盲。只知道一通乱说,一通乱打。也不知道为什么打,也不知道打的什么。

27分钟前
  • 西山老鬼
  • 还行

单纯美国主旋律,剧情可以忽略,战斗乏善可陈,比较无聊的一部片子。

31分钟前
  • 双城记
  • 较差

真实战例只发现一名塔利班的尸体

33分钟前
  • 名侦探兔美
  • 较差

趋近真实,视角很讨好~可惜没有通透性,流水账般讲完了事~ps奥兰多是片酬不够么,下次盒饭领的是否可以不这么草率

36分钟前
  • Jason_波波
  • 还行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残酷,无情,人如草芥

40分钟前
  • 屋大维SAMRUAI
  • 还行

中规中矩,这个设定得亏是真事改编,不然编剧都不会这么写。战争部分看得出力求真实,其他时间又在很商业化的处理,结果就是爽没爽到,深刻也不够。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我精灵王子又一次在战争片里非战斗阵亡……

41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还行

就这样的战争片国产永远拍不出来

43分钟前
  • 绿脚趾
  • 推荐

苏联人四十年前就来了,在苏帝的战略中借尸还魂。对着别人妻子照片打飞机。上级给的任务比塔利班更危险。给家里打电话说的都是谎言,有什么意义呢。上帝的计划是使我们混乱。美国人也可能活得一团糟。他们夺走一条孤独的生命。我们可能都错了。只有反战,没有对帝国主义的反思。去帝国的反思没有展开,很难指望民主与和平的到来。

46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为什么会有那么愚蠢的前哨设置……苦了这些兵

49分钟前
  • 刘冰格
  • 推荐

对比黑鹰坠落,手持摄影追踪的战斗场面代入更强的真实感;阿富汗战争算依靠人和武器完成现代战争的终章,预计很难在此之后,还有出现混乱、惨烈、人性的爱国题材纪实

54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美军对自己的装备和军人素质太有信心了吧?在四面环山的谷底建基地。。。

58分钟前
  • 安静的一个
  • 较差

真实事件电影中,故事性最差,但是战斗场面最出色。不过因为人数众多,死亡了8人,所以难免脸盲。奥兰多布鲁姆老了还是很帅,东木老爷子的儿子越来越像爸爸了。……重要提示:片尾有彩蛋,不能错过。

59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