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ois Ozon 2004年的作品,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影片。
女主角Valeria Bruni Tedeschi以此荣获最佳女演员,长相不见得很精致,却很有味道,胸和腿长得很美。
片名5X2,2个人的五段故事,很有点意思,另个名字《爱情赏味期》显然没意思的多。
而我看的却是2X5,无意玩数字游戏,事实耳。
影片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对30多岁夫妇从相识到离异的的五段故事,双张套DVD,偏偏塞进去的以为是正片的Disc1其实是个正叙的花絮讲解碟。
全不知情的两个傻人慢慢看完全部诧异于结尾的突然打算看看Disc2中导演评论音轨时才发现放错了碟看错了片,竟然在一个下午将小小一部全不复杂的片子翻过来倒过去看两遍。
没语言了,D商害人。
至于故事,其实就是那么回事。
什么5X2,2X5,差别也不过是顺序,内容除了少数几个镜头基本一样。
不过呢,个人认为倒叙着看会更有味道一点,这是废话,导演的意图本也如此。
不谈影片想讨论的深层含义,爱情这回事原本即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了解奥桑,或者说欧容,没看过著名的《八美图》,只看过《游泳池》,还不是很喜欢。
然,以《游泳池》和《5X2》来讲,对伊的风格还是有点感觉。
舒缓,娓娓道来,些微小火花夹杂其中,让你看到导演的智慧。
心急期待过高会觉得闷,慢慢静心看则会觉出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味道。
想起安妮以前写喜欢那种片子,中间出去抽根烟泡个面,回来还能继续看。
奥桑的片子就有点这个意思,看得累了,睡了,醒来再看亦然。
ps1.期间,rachel反复跟我提及奥桑的英俊,还好啦,不是我那杯茶。
不过以导演来说确实不错,而且看着智慧。
2.片中扮gay的那个男生卖相相当不错,湿漉眼神,明朗笑容,可爱酒窝,阳光灿烂的样子让人心生向往
晚上看英剧Professor T第三集片尾曲放了一首意语歌Bobby Solo的《Una Lacrima Sul Viso》(脸上挂着一颗泪珠),一识别发现原来欧容的《爱情赏味期》(5×2)里就用到过,竟然是八年前看的,“赏味期”一词来自日语,并非指保质期,而是最佳品尝期限,类似于保鲜期,借来指代爱情别出心裁。
《爱情赏味期》故事其实并不新鲜,与众不同的是其叙述结构,从一对夫妻离异开始,接着是家庭聚会,再是生育,然后是结婚,结尾是邂逅,不,这不叫“倒叙”,这是“逆叙”,多数观众误解了,“倒叙”是指将结局、高潮抑或某一片段放在开头,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在电影与文学中很常见,“逆叙”是时间上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叙述,逆转时间,犹如返老还童,在文学与电影中都很少见,类似于回文诗,故事“逆叙”与“顺叙”都能成立。
奥地利作家伊尔泽·艾辛格尔(Ilse Aichinger)写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镜中故事》(德文:Spiegelgeschichte,英文译为Story in a Mirror,中译本收录于短篇集《被束缚的人》)即采用“逆叙”手法,讲述一个死于堕胎手术的少女在手术台上重新“醒来”的遭遇,她从镜中看到自己被爱人逼迫去堕胎,看到自己怀孕、遇见所爱之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忘掉所有语言回到襁褓之中,最后在母亲的子宫中再次死去,影射了西方社会诸多颠倒的现象,象征着一种对直线型时间强权的拆解,亦是对父权语言秩序的瓦解。
不确定这是否就是最早使用此手法的小说。
近些年里,出版于2014年由香港作家陈浩基创作的推理小说《13 67》亦是采用“逆叙”手法,六个短篇故事从2013年回溯到1967年,勾勒出香港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仿佛看到了时代的终结。
《镜中故事》同时采用了第二人称叙述,这亦是颇为少见的叙述手法,日本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出版于2014年的推理小说《绝叫》便是第二人称叙述佳作。
最早运用“逆叙”结构的影视作品并不是2004年的《爱情赏味期》,此前有2002年《不可撤销》、1999年《薄荷糖》与1997年动画短片《中转》,其后有2017年的英剧《谋杀回溯》、2021年《稍微想起一些》,不确定《中转》是首创。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逆叙”却偏偏将毁灭的东西重新拼回原貌,然而并不能因此逆转悲剧为喜剧,让你看到花瓶碎片完整如初时的模样,却不能改变其破碎的结局,只会比悲剧更悲伤。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关于时间的非线性叙述,电影《降临》的原著,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里,外星人的时间不同于地球上的顺时针流动,我们的未来即他们的过去,所以他们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女主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了“预知未来”能力,可即便知晓悲剧,亦欣然前往,读者以为已经发生的事其实是将来的事,可对女主而言是当下已知的事,从叙述手法上来说,这算是时间上的“叙诡”,而此手法并非只是叙述结构上的花样,同时与故事内容及主题密不可分。
谁说倒叙可以减轻哀愁?
一段感情由浓变淡,当事者回忆起来时往往会从最后的破裂追忆。
这么在脑海里如电影般逐格逐祯的经过,偏偏又是由淡到浓,明明是以浓烈的相识结尾,那甜蜜却已经带不来丝毫的快乐,对比现在,自然伤心更多了。
我看的时候连字幕都没有,凑合的听的法文,大概也晓得情节是如何。
竟然别有一番味道。
男女主角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5×2=10,5个人生阶段,两个人,十种感情体验。
另一个译名是《爱情赏味期》,比较喜欢这个数字公式,无限解读可能。
欧容,法国电影导演新贵,玩形式,背离巴赞学说的法国圈外人。
听说他的《千娇八美》,但没机会看到。
这是第一次看他的片子,算新片,与《咖啡时光》共同竞争威尼斯的作品。
贾樟柯的《世界》也在其列。
三者差别可真大。
以一对年近三十的夫妻办理离婚开场,接着以五首60年代意大利经典情歌作为识别倒叙他们的另四个重要生活阶段——请客、生子、结婚、相恋。
这样来叙述婚姻的破灭实在触目惊心,假如按照传统顺序,这部片子也许十分平凡,讲述的只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相恋容易相处难”“爱情有保质期”这些道理,端看怎样拍摄才能获得激赏了。
欧容安排的叙事极其简练,每个片断都适可而止,留下无穷回味;而且每个人生片断都出乎意料。
本该好言分手却在强暴中结束,本该开心派对却互相伤害,本该共同分享得子的喜悦却要独自承受,本该甜甜蜜蜜共渡新婚夜却有了夜半出轨,直到最后一段两人相携走入大海,知道他们将相恋结婚生子,然后是,离婚。
真残忍。
可以感觉到欧容的睿智机敏,他新鲜有趣,还很会选择音乐,每一段之间的情歌好听极了,毫不吝啬的原声,大方。
片名有点让人费解,保持一贯高水准的法国文艺片。
台译名爱情赏味期颇让人回味。
导演Francois Ozon,作品有《八美千娇》和《枕边迷》,抱歉我都没看过,无法比较,以后有空补完。
故事采用了完全倒叙的手法,从一开始就已经走到了结束。
两个人在他们最重要的五个阶段讲述了从相遇到分离的故事,每当动人的拉丁歌曲出现,故事将走向下一阶段。
如果事先知道结果,如果还有机会,不知他们是否愿意在每一阶段的重要时刻重新作出选择。
第一段,憔悴的两人沉默地办理离婚手续,理智的分配财产。
完毕后,两人同去旅馆房间,做爱做的事。
途中女人反抗,男人硬上,女人留下了眼泪。
完事后,男人对女人即将离开的背影说:“我们还能重新来过不?
”女人没有回答,音乐响起,她走出了房间,关上门。
事到如今,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段,有了可爱的儿子,两人和朋友在家开PATRY。
朋友说:“忠诚是不自然的,每对夫妻都存在谎言,还有秘密,这样才完美。
”“忠诚是对配偶的忠诚和信任。
”女人义正言辞地说道,仿佛为了说服自己一般,“拒绝诱惑让我感到更加坚强。
”男人开诚布公坦白了曾经欺骗她的事情,女人流泪了。
后来才知道,这泪水不是为了男人,而是为了她自己。
聚会结束后,两人生活恢复到琐碎的家务事中,生活如同真相一般,都是后妈。
第三段,女人在医院生产,男人埋首于工作中。
接到电话虽然赶去了,却不敢面对妻子。
男人的车就在医院外面,他们通电话,给儿子取了名字,然后挂断。
”两人爱的结晶诞生的时候,男人却没有陪在妻子身边,这种缺陷可能谁都不会再提起,但谁也不会忘记。
第四段,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两人举行婚礼。
聆听誓言,说出“我愿意”,接受神和众人的祝福,然后接吻承诺一生。
洞房当晚,怀着巨大喜悦和期待的妻子却发现丈夫已经在床上睡着了。
他也许太累了。
掩饰不住失望的女人选择离开家。
参加婚礼的朋友们依然很热闹,却仿佛跟她无关,幸福原来可以如此之近,也可以如此之远。
这时候该死的诱惑来了,是谁并不重要,对的时间对的地方,不该发生激情故事上演。
也许女人后来连那个男人张什么样都不太能记起来了。
回到丈夫身边的女人,抱着他一直在他耳畔说:“我爱你。
我爱你。
我爱你。
”夫妻之间果然会有这种无心伤害的秘密?
第五段,男人和自己女友一起度假,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女人。
“这片海水很危险,有很强的暗流,尽管海水看上去很平静。
”这句话预示了他们的爱情已经在心底萌芽,但碍于某种道德或者情感上的束缚,两人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直到心中的暗流突破表面的平静,剧情走向了剧终。
每段恋情的开始都很甜蜜。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谎言和坦白究竟是谁毁了爱情?
爱情的赏味期究竟有多久?
是否所有的爱情都跟超市里的生鲜一样,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标签,注定将在某个时候走向结束。
倒叙的电影,从一对夫妇的离婚场景说起,记录了他们爱情的五个片断。
离婚,老夫老妻,生育,婚礼和热恋。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在岁月里慢慢迷失了对彼此的感情。
影片放肆的裸露和性爱场面,虽然不很久,但还是刺激到了我。
赤裸裸的直面一对夫妻的人生,我想我还没有上升到那么纯粹艺术的角度。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得不承认,这些场面大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感情才完整。
很不错的电影,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那样的无可奈何,说不清是哪里出了错,但就是不得不走到终点。
还是选择站在女性那边,认为是男人的不负责任毁灭了他们的关系。
我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片子中丈夫表现出的复杂情感和自以为是,即使我知道那是如此真实。
而妻子,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但至少是明白的。
丈夫在生产时的缺席逃避,在度假时参加群交派对,虽然当时不觉得,但过后都是很大的伤害。
其实话说回来,真的有谁对谁错么?
沧桑的心灵可能正是受迫于这种完全无法分清是非的无奈,唯有粗糙才能够愉快的生活。
无论如何,轻松一点看,这也不过只是一部电影。
只愿我那未来的你爱我且有担当所以在你恐慌的时候想想我也同样恐慌 而且需要你就可以让你变得更坚强简简单单地陪伴着我最后一幕的配乐实在好棒 给人一种啊 这是悲伤的最后一幕了吧的感觉
看着真的是挺闷的一个片子,就算是他们结婚的那一段,也感觉很闷。
整个片子笼罩着一股抑郁的氛围。
我也不知道多少人分手会有xx的方式。
这个方式不管是男主和前女孩还是和女主,都用了这种方式。
当精神世界无法交流沟通的时候,肉体的接触可能带来了些许的安慰?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婚礼的那一段。
well,喧嚣过后,男主醉倒在床,女主并没有脱衣上床,而是选择出去走走。
她看到屋内的几对恋人,甜蜜的样子,她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然后她走到河边,一个人坐了下来。
这种对于婚姻的恐惧写在了她的脸上,我相信她两段婚姻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从她的内心中我感觉到了冷漠。
然后出现了一个美国游客,和她坐在一起,她感到脊背发凉,然后起身想走,却遭到了强吻,她反抗了几下居然从了,这个也可以看出这个女主的性格。
其实这种外来的强行介入,让她感受到了刺激也好,释放也好,为她后面婚姻的破碎埋下了伏笔。
(其实一个人越简单越能得到生活的的快乐)有评论说:“一份爱情的倒叙,明明是在走向甜蜜,心却越发悲伤。
最后那一幕最动人也最难过。
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够见识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和激烈的性欲,这些美好的代名词都随着互相伤害变成一曲悲歌。
相爱的意义,不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些都是会过期的吗?
”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写的挺好的。
过期的感情,赏味期极短的爱情。
让人还是看的挺难过的。
ozon的作品《5x2》,沒有《8 美千嬌》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枕邊謎》的神秘難解;觀眾看到的,是ozon全神貫注地闡釋一段變淡中的關係,而這種全神貫注,所依賴的,竟是一種將關係變得陌生的手法:將關係發生的過程拆散,掉轉方向,各自開展,或許是再認識一段關係的方法。
故事從一對夫婦面對「打份工」的律師,巨細無遺的告知m(妻)和g(夫)離婚的法律意義和善後安排開始。
許多介紹都會談論的離婚後性交,效果上與簽紙離婚一樣,都是企圖令觀眾寫實地與演員一同經歷痛苦和創傷的「時間」,一同感受不耐煩,一同感受時間流過的不可迴避:給割一刀的痛,便需要給割一刀的時間來感受等等。
電影這樣的開始,彷彿預告著「時間」這維度便是本片的problematic。
ozon以頭幾幕鎖定了他的旨趣,但隨後便不留情地將它反轉、扭曲,彷彿越陌生,事物便越能看得清楚似的。
很清楚的是,故事是以倒敘的方式開展的,ozon的倒敘當然與一般的倒敘與別不同,他的倒敘不是先講結果,然後再從頭說起,令結局變成了解全個故事最重要的鎖匙。
ozon的倒敘法,是先講離婚,講婚姻破裂,再講生小孩,然後才是結婚,最後才是相識。
我本來以為電影的點子是在於越來越淡的感情關係,以倒敘,即越來越濃的感情狀態,來減輕其哀愁,但這看法究竟一廂情願地將一段關係的不同階段,都假設為可與其他環節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實情是,每個階段甚至不能說有對下個階段有甚麼影響力(當然花點想像力,又或作點過度闡釋,甚麼都解釋得到),有點關係、有點線素,卻最終抗拒解釋。
電影的名字也許已說得夠清楚了,《5x2》,五個階段中的兩個人,不是簡單的男與女的對陣,更不是在五個階段都有統一性格的男女對陣,企求看完後能認定男方還是女方比較值得認同,徒勞無功者居多。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m在新婚當夜,g酒醉不省遺下她弧單空虛,耐不住誘惑與抽紅萬的美國男孩幹了,是誰的錯?
與g 和m兩口子日後沒頭沒腦的貌合神離是否相關?
與其說zon希望回答這些問題,不如說他希望將這些問題永遠懸空,整色整水打扮成答案好了。
電影沒有以成兩條相反方向的直線的交叉,固然不代表ozon思維簡單,愛情只應是簡單純潔,更不代表在他的想法中,男女關係沒有up和down的辯證。
故事是一個離婚收場的故事,戲本卻以斜陽海灘作結;雖然定鏡來看,斜陽與朝陽本沒甚麼分別——剛剛開始相愛的氣氛將斜陽的急景殘年味道掃光掃淨。
但也是在這個離婚故事矛盾地充滿希望的結尾,畫外卻放著像tom waits般低迴神傷的美麗情歌(當然不是英語的)——這算是開端還是結尾?
開端必然充滿陽光?
還是離婚不一定雷電交加呼天搶地?
http://yeahayeah.blogspot.com
对于没有同性恋文化背景的中国来讲,很难想到男主角其实是个同性恋。
证据是:一、一对同性恋朋友来访,其中一个问他,是不是更爱妻子。
二、新婚之夜男主角有意没有与妻子同房。
三、离婚后妻子只要求男主角拥抱与接吻。
四、男主角大概知道孩子不是他的。
五、男主角与前女友也没有同房的镜头。
7/10一刷,2024.12.27。结构和叙事方式还蛮有参考价值的。倒叙除了信任观众,最重要的还是信任角色本身。
欧容真的很擅长拍女人。
预见细节走向 没意思。依旧是海和沙滩但比 沙之下 平庸太多
还好在淘宝上买了百度网盘的资源,看了下优酷,居然是正叙的故事,笑死。。
倒叙手法开展的不错,反正从头上说,大家都不是什么好鸟。都有点罪有应得的样子。但是男人真的,我搞不懂。
在一起 或者 分开 其实都没有原因 别问 OST好棒
在预知结果的情况下,以往的一切都显得感慨万千,这是一种把悲伤和无奈放大的方法。结构来自李沧东,但是节奏放缓内容冲淡,变成了法式的东西
倒叙的力量,让你看清爱情如何一步步走向枯萎。爱情是会过期的。
虽然不爽,但却是爱情的无聊宿命。
大学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就去百度了赏味期的意思,直到现在看完后才觉得可以隐隐懂一点。be a love freelancer,freedom自己from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情况。
倒着播,别有意味.难道婚姻都是这么脆弱的吗?也许是吧
终于看了,看的时候,心和女人离婚的时候一样,冷冷的。女主爱男主,一开始的小憧憬,新婚夜男主耗尽精力背对着她睡着,生孩子时的等待(真为她心疼),婚后她的让他和人群P,谈起落泪,男主当晚却不和她睡,离婚,强J,肉欲发泄的,还要重新来?从一开始男主嫌弃旧女朋友,到几次不顾忌女主感受。
男主悲观,他认为一段感情需要双方付出,不能只一方单纯付出。女主乐观,她认为一段关系的相处模式可能不符合常人认可的(如开放式关系),但彼此信任能正常维系下去、适合双方就行。倒叙使一段感情的终结的伤感加倍,喜欢两人感情开始的留白。
正序的爱情是悲剧,倒序的爱情是因果报应。对于一段感情的流逝如果最终定格在脑海里的能是相遇时的美好倒也没什么不好,可惜这点很多人都忘记了,最后只有歇斯底里的争吵。谈到欧容在5×2里的小心思,那就是舍弃了以某一个人物为中心展开叙事而采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这样男女双方都有展现自己的内心的机会,而不是永远是一方在感受一方被凝视。/ps.欧容真的很爱海边,沙滩,晒太阳,比基尼,and夸一下配乐顶级~
真的没看懂
很平淡的
用一部法国片催眠,果然是好选择啊。
海面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暗流丛生。
算是ozon拍得最没劲的一部片子巴-__-。
Valeria Bruni Tedeschi